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超威 周晓农 +2 位作者 吕山 张仪 刘和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3-204,209,共3页
目的观察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实验室培养的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感染禁食24h的福寿螺,61d解剖,取其肺囊和足肌,常规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Ⅲ期幼虫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结果Ⅲ期幼虫虫体卷曲,头部圆钝,咽管... 目的观察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实验室培养的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感染禁食24h的福寿螺,61d解剖,取其肺囊和足肌,常规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Ⅲ期幼虫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结果Ⅲ期幼虫虫体卷曲,头部圆钝,咽管始于头部顶端的口孔,在咽肠连接处与肠管连接,尾部尖,肛管清晰。幼虫皮层为伊红染色,皮层外有一层无色透明的鞘膜。部分虫体尾部出现圆柱体,有些幼虫体内出现亚腹腺、很短的双管子宫等Ⅳ期幼虫早期特征。结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的形态学特征清晰,对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广州管圆线虫 期幼虫 形态学
下载PDF
闽北颚口线虫鳝鱼感染率调查及其Ⅲ期幼虫形态特征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江典伟 林陈鑫 +1 位作者 蔡武卫 谢汉国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6,14,共4页
目的了解鳝鱼体内颚口线虫(gnathostoma)感染情况,观察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形态特征。方法收购闽北浦城县的忠信、水南和永兴等5个乡镇农民自行捕获的165尾鳝鱼,同时采购闽北光泽、顺昌和建瓯等5个县区市售110尾鳝鱼;以压片镜检内脏,消化... 目的了解鳝鱼体内颚口线虫(gnathostoma)感染情况,观察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形态特征。方法收购闽北浦城县的忠信、水南和永兴等5个乡镇农民自行捕获的165尾鳝鱼,同时采购闽北光泽、顺昌和建瓯等5个县区市售110尾鳝鱼;以压片镜检内脏,消化法检测肌肉;观察和分析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形态学特征。结果 5个乡镇农民自行捕捞鳝鱼,平均感染率10.3%(17/165);5个县区市售鳝鱼感染率15.5%(17/110),这两类鳝鱼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获颚口线虫Ⅲ期幼虫,经文献资料比对为陶氏颚口线虫。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无论是购自农民捕获的鳝鱼还是市售鳝鱼,均有较高的颚口线虫Ⅲ期幼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应提倡熟食鳝鱼,以避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口线虫 鳝鱼 感染率 期幼虫
原文传递
丹东市部分海鱼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感染情况 被引量:8
3
作者 杜学婷 周秋颖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了解丹东市部分市售海鱼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海鱼品种感染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方法,在丹东市各大农贸市场随机采集海鱼样本,参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 目的了解丹东市部分市售海鱼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海鱼品种感染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方法,在丹东市各大农贸市场随机采集海鱼样本,参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异尖线虫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规定,运用直接解剖法检测异尖线虫。解剖镜检,按顺序查找鱼体内脏以及腹腔内壁、肌肉内部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分离鉴别。结果采集海鱼样本14种50份193尾,样本检出率为26.00%,鱼种检出率为50.00%,总检出率为18.13%;感染最严重的是鲅鱼,其次为梭鱼;平均感染强度为3.20条/尾。小黄花鱼、带鱼、鲅鱼、梭鱼、偏口鱼、雅片鱼以及鲭鱼7类鱼存在异尖线虫感染,其感染强度由大到小为:梭鱼>小黄花鱼>带鱼=鲅鱼>鲭鱼>雅片鱼>偏口鱼,感染强度分别为:8.00、3.20、2.00、2.00、1.80、1.33、1.25条/尾。其余7类海鱼均未检出异尖线虫。结论丹东市部分市售海鱼存在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感染,鱼种感染多样化,应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宣传,杜绝异尖线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尖线虫 期幼虫 海鱼 感染
原文传递
黄海海域鲐鱼感染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初步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健 郭佳妮 +4 位作者 周君波 施维 李雯雯 方芳 黄维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了解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在黄海海域鲐鱼体内的感染情况。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1月抽取产自黄海海域的鲜活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113尾(15~20尾/月),分别检查、记录每个个体的体腔,内脏器官,背部、腹部、尾部鱼肉等感染线... 目的了解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在黄海海域鲐鱼体内的感染情况。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1月抽取产自黄海海域的鲜活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113尾(15~20尾/月),分别检查、记录每个个体的体腔,内脏器官,背部、腹部、尾部鱼肉等感染线虫的情况,将所获线虫经乳酸酚透明液透明后于光镜下进行常规的形态学鉴定,并随机取192条(30~35条/月)线虫全基因组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鉴定。结果有98尾鲐鱼感染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感染率为86.7%;共检出4 770条异尖线虫,感染强度为5~194条/尾不等,平均感染强度为42.2条/尾;体腔和内脏器官感染虫数占鱼体总感染虫数的88.7%(4 229/4 770),腹部肌肉感染虫数占鱼全身肌肉总感染虫数的87.2%(470/539);感染强度随鱼体重增加而增大;所有检出的异尖线虫依据其形态鉴定均为异尖属线虫Ⅰ型幼虫;192条异尖属线虫分别为派氏异尖线虫191条、典型异尖线虫1条。结论黄海海域鲐鱼中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且感染程度与季节、鲐鱼体重、身体部位有一定关系,检出的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经RFLP分析以派氏异尖线虫为主,这对今后卫生检疫与渔业生产加工出口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鲐鱼 异尖线虫三期幼虫 感染 寄生虫 海鱼
原文传递
连云港市售海鱼异尖线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杨 曾巧英 +6 位作者 孙志华 张藜潇 王楠 刘晓雷 白雪 王光明 刘明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43-2347,共5页
异尖线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异尖线虫Ⅲ期幼虫的海鱼而引起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报道我国沿海地区海鱼仍有异尖线虫感染,为了解我国黄海海域连云港市售海鱼异尖线虫的寄生情况,于2... 异尖线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异尖线虫Ⅲ期幼虫的海鱼而引起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报道我国沿海地区海鱼仍有异尖线虫感染,为了解我国黄海海域连云港市售海鱼异尖线虫的寄生情况,于2017年3―10月对该地市售海鱼的感染情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与PCR鉴定。随机选取本地海鲜市场采购的不同种类海鱼,剖检鱼体、分离其内脏和肌肉中Ⅲ期幼虫;应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19种海鱼中有11种被检出有异尖线虫感染(57.89%),海鱼的总检出率为37.89%,带鱼、小黄花鱼、梭鱼、黑鱼检出率最高为100.00%,鲳鱼、鲈鱼、鮟鱇鱼、海鲫鱼、沙丁鱼、黄姑鱼、白姑鱼、巴浪鱼均未检出异尖线虫;阳性海鱼平均感染强度为5.24条/尾,总体平均感染强度为1.99条/尾,带鱼感染强度最高为10.60条/尾;感染部位以肠和肠系膜最为严重,占虫体数67.55%。多重PCR鉴定本次获得的虫体为简单异尖线虫、派氏异尖线虫、伪地新线虫和内湾宫脂线虫,其中简单异尖线虫为优势种。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本次调查为连云港市人群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异尖线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异尖线虫 期幼虫 海鱼 多重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