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old rol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al, magnetic, mechanical,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AISI 316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10
1
作者 S.Tanhaei Kh.Gheisari S.R.Alavi Zare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30-640,共11页
This study has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old rolling(from 0 to 50%)on the microstructural,magnetic,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316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in Na Cl... This study has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old rolling(from 0 to 50%)on the microstructural,magnetic,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316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in Na Cl(1 mol/L)+H_2SO_4(0.5 mol/L)solution.Microstructural examinations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 revealed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phological texture from coaxial to elongated grains during the cold-rolling process.Phase analysi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X-ray diffraction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the ferromagneticα′-martensite phase under the stresses applied during cold rolling.This finding is in agreement with magnetic measurements using a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Mechanical properties determined by tensile and Vickers microhardness tests demonstrated an upward trend in the hardness-to-yield strength ratio with increasing cold-rolling percentage,representing a reduction in the material’s work-hardening ability.Uniform and localized corrosion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via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orrosion tests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In contrast to the uniform corrosion,wherein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ld-working degree because of the high density of microstructural defects,the passive potential range and breakdown potential increased by cold working,showing greater resistance to pit nucleation.Although pits were formed,the cold-rolled material repassivation tendency decreased because of the broader hysteresis anodic loop,a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by observation of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after electrochemical cyclic polarization eval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 stainless steel cold rolling morphological texture 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 work-hardening ability repassivation tendency
下载PDF
变形速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林高用 张蓉 +1 位作者 张振峰 任芝兰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94,共4页
采用室温拉伸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速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速度的提高,该材料的屈服强度σ0.2略有增加,但抗拉强度σb有所下降;断裂延仲率δ明显降低,屈强比σ5/σb则明显提高;而变形速度对该材料室... 采用室温拉伸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速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速度的提高,该材料的屈服强度σ0.2略有增加,但抗拉强度σb有所下降;断裂延仲率δ明显降低,屈强比σ5/σb则明显提高;而变形速度对该材料室温拉仲变形过程的加工硬化影响不明显;该材料均匀拉伸塑性变形的加工硬化曲线可描述为:σ=1 638.43ε0.6328+0.0361Inc(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室温拉伸 变形速度 加工硬化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不锈钢管表面冷作硬化处理对其抗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贾建民 Melanie Montgomery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7,共6页
通过对一组运行了4年的不锈钢过热器管样内表面机加工区和非机加工区氧化皮的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内表面冷作硬化处理对于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不锈钢管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表面冷作硬化处理对于改善细晶TP347HFG... 通过对一组运行了4年的不锈钢过热器管样内表面机加工区和非机加工区氧化皮的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内表面冷作硬化处理对于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不锈钢管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表面冷作硬化处理对于改善细晶TP347HFG和Super304奥氏体不锈钢在相对较低温度蒸汽中的抗氧化性能非常有效,但在600℃左右高温蒸汽中Super304管样内表面冷作硬化效应消失,除冷作硬化试样氧化皮的总体厚度略薄外,氧化皮的结构形貌特征与未冷作硬化处理的管样没有多大区别。另外,含Cr量大于22%的SAVE25具有非常优秀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其机加工区域和未机加工区域的蒸汽氧化行为没有任何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锅炉 不锈钢管 蒸汽氧化 表面冷作硬化
下载PDF
铁道车辆用不锈钢00Cr17Ni7冷轧板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诚 《山西冶金》 CAS 2004年第4期47-48,共2页
全不锈钢铁道车辆在我国已经开始生产和应用,并将会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介绍00Cr17Ni7冷加工硬化高强度冷轧板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 不锈钢 铁道车辆 冷加工硬化
下载PDF
冷加工不锈钢螺钉耐蚀性的恢复
5
作者 董红军 史利军 年德立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67,共2页
分析了1Cr18Ni9Ti不锈钢冷加工螺钉耐蚀性降低的原因,采用真空淬火、真空稳定化处理和化学钝化的综合工艺方法,对零件进行了处理,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考察了零件处理前后耐蚀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上述处理工艺恢复了零件的耐蚀性,确... 分析了1Cr18Ni9Ti不锈钢冷加工螺钉耐蚀性降低的原因,采用真空淬火、真空稳定化处理和化学钝化的综合工艺方法,对零件进行了处理,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考察了零件处理前后耐蚀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上述处理工艺恢复了零件的耐蚀性,确保了不锈钢电连接器耐环境性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冷加工 螺钉 真空淬火 真空稳定化处理 化学钝化 耐蚀性
下载PDF
含银高氮无镍抗菌不锈钢HNSAg的冷作硬化和耐磨蚀性能
6
作者 袁军平 王昶 +3 位作者 陈绍兴 卢焕洵 申柯娅 黄宇亨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2,共4页
试验研究了超低碳Cr-Ni-Mo奥氏体不锈钢316L(/%:0.023C,0.55Si,0.86Mn,17.57Cr,11.23Ni,2.03Mo)和抗菌超低碳C卜Mn-Mo-N-Cu-Ag奥氏体不锈钢HNSAg(0.024C,0.48Si,18.72Mn,18.05Cr,1.96Mo,0.55N,0.48Cu,0.13Ag,0.12Nb)的冷作硬化和耐磨蚀... 试验研究了超低碳Cr-Ni-Mo奥氏体不锈钢316L(/%:0.023C,0.55Si,0.86Mn,17.57Cr,11.23Ni,2.03Mo)和抗菌超低碳C卜Mn-Mo-N-Cu-Ag奥氏体不锈钢HNSAg(0.024C,0.48Si,18.72Mn,18.05Cr,1.96Mo,0.55N,0.48Cu,0.13Ag,0.12Nb)的冷作硬化和耐磨蚀性能。HNSAg钢由10 kg增压感应炉熔炼,锻成15 mm板,再经1 100℃1 h固溶水冷处理。结果表明,固溶状态的HNSAg钢的形变抗力较316L钢高,但仍然保持优良的塑性变形能力。在相同腐蚀磨损条件下,HNSAg钢耐磨蚀性能比316L钢高,其32 h耐磨蚀失重率约为316L钢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含银无镍抗菌不锈钢HNSAg 316L不锈钢 冷作硬化 耐磨蚀性
下载PDF
冷拉拔对410马氏体不锈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宾宁 宋仁伯 +1 位作者 谭瑶 陈雷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及万能试验机等手段,分析了冷拔过程中410马氏体不锈钢丝在不同变形量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探讨了加工硬化机理。结果表明:410马氏体不锈钢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铁素体,随拉拔过程的进行,由Φ7.5 mm拉拔...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及万能试验机等手段,分析了冷拔过程中410马氏体不锈钢丝在不同变形量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探讨了加工硬化机理。结果表明:410马氏体不锈钢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铁素体,随拉拔过程的进行,由Φ7.5 mm拉拔至5.0 mm时,平均晶粒尺寸由22.7μm减小到13.8μm;抗拉强度由504 MPa增加到741 MPa,断后延伸率由38.2%减小到13.1%。钢丝的应变硬化存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n值较高为0.85,与铁素体塑性变形有关,第二阶段n值较低为0.25,与马氏体开始塑性变形,两相塑性应变不相容性下降有关。410钢丝在拉拔过程中的加工硬化机理主要为细晶强化及位错强化。由Φ7.5 mm拉拔至5.0 mm时,细晶强化的强度增量为46.8 MPa,位错强化的强度增量为17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0不锈钢丝 冷拉拔 加工硬化
下载PDF
控轧工艺对301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鹤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67-2669,共3页
对某厂生产的0.99 mm厚301不锈钢薄板进行冷轧试验,进行了室温拉伸试验、维氏硬度测量、金相组织观察以及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冷轧时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造成了301不锈钢硬度及强度的增大,且这种增大会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301不锈钢薄板 冷轧 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加工硬化
下载PDF
热处理和冷作硬化对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华旸 赵艳丽 +4 位作者 邓话 吕亮亮 李云 张林 张坤 《科技视界》 2019年第22期5-7,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冷作硬化加工率对304和316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AISI304管材选用加热900℃保温60min热处理和8.3%冷作硬化加工率,AISI316管材选用加热1050℃保温10min热处...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冷作硬化加工率对304和316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AISI304管材选用加热900℃保温60min热处理和8.3%冷作硬化加工率,AISI316管材选用加热1050℃保温10min热处理和12.5%冷作硬化加工率时,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管拉伸力学性能与国外进口管材拉伸力学性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冷作硬化 奥氏体不锈钢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制造难点的探讨(上)——再论冷加工对不锈钢管性能的劣化及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德孚 张玉兰 +3 位作者 许明炜 苏永强 容松如 罗剑 《钢管》 CAS 2018年第4期67-77,共11页
介绍丙烯酸的理化特性、制造流程及选材经验;分析翅片管制造方法及其标准化状态;探讨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的技术难点,提出改善方法。分析认为:冷加工状态直接应用的304钢翅片段塑性变形过量脆化且缺少有效的NDT检测是造成开裂泄漏的主要... 介绍丙烯酸的理化特性、制造流程及选材经验;分析翅片管制造方法及其标准化状态;探讨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的技术难点,提出改善方法。分析认为:冷加工状态直接应用的304钢翅片段塑性变形过量脆化且缺少有效的NDT检测是造成开裂泄漏的主要原因。缩短翅片高度,降低冷加工变形量;明确要求母管的退火软化状态;选择合理的辊轧预热(环境)温度及应变速率以控制形变感生马氏体(及/或孪晶)分布形态;采用快速的回复奥氏体相变热处理工艺值得探索。此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的ET等NDT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冷辊轧 翅片管 铜和铜合金 加工硬化
下载PDF
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制造难点的探讨(中)——再论冷加工对不锈钢管性能的劣化及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德孚 张玉兰 +3 位作者 许明炜 苏永强 容松如 罗剑 《钢管》 CAS 2018年第5期64-71,共8页
介绍丙烯酸的理化特性、制造流程及选材经验;分析翅片管制造方法及其标准化状态;探讨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的技术难点,提出改善方法。分析认为:冷加工状态直接应用的304钢翅片段塑性变形过量脆化且缺少有效的NDT检测是造成开裂泄漏的主要... 介绍丙烯酸的理化特性、制造流程及选材经验;分析翅片管制造方法及其标准化状态;探讨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的技术难点,提出改善方法。分析认为:冷加工状态直接应用的304钢翅片段塑性变形过量脆化且缺少有效的NDT检测是造成开裂泄漏的主要原因。缩短翅片高度,降低冷加工变形量;明确要求母管的退火软化状态;选择合理的辊轧预热(环境)温度及应变速率以控制形变感生马氏体(及/或孪晶)分布形态;采用快速的回复奥氏体相变热处理工艺值得探索。此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的ET等NDT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冷辊轧 翅片管 铜和铜合金 加工硬化
下载PDF
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制造难点的探讨(下)——再论冷加工对不锈钢管性能的劣化及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德孚 张玉兰 +3 位作者 许明炜 苏永强 容松如 罗剑 《钢管》 CAS 2018年第6期70-76,共7页
介绍丙烯酸的理化特性、制造流程及选材经验;分析翅片管制造方法及其标准化状态;探讨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的技术难点,提出改善方法。分析认为:冷加工状态直接应用的304钢翅片段塑性变形过量脆化且缺少有效的NDT检测是造成开裂泄漏的主要... 介绍丙烯酸的理化特性、制造流程及选材经验;分析翅片管制造方法及其标准化状态;探讨冷辊轧不锈钢翅片管的技术难点,提出改善方法。分析认为:冷加工状态直接应用的304钢翅片段塑性变形过量脆化且缺少有效的NDT检测是造成开裂泄漏的主要原因。缩短翅片高度,降低冷加工变形量;明确要求母管的退火软化状态;选择合理的辊轧预热(环境)温度及应变速率以控制形变感生马氏体(及/或孪晶)分布形态;采用快速的回复奥氏体相变热处理工艺值得探索。此外还必须通过严格的ET等NDT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冷辊轧 翅片管 铜和铜合金 加工硬化
下载PDF
高速机车用301L不锈钢无缝管工艺的研发
13
作者 王连华 郭玲 +1 位作者 刘富强 刘静 《钢管》 CAS 2020年第6期22-24,共3页
介绍高速机车用301L不锈钢无缝管的研发情况。采用热穿孔工艺制备301L不锈钢荒管,再通过多道次的冷轧变形成功研制出Φ44mm×2 mm规格的无缝管材。结果表明:经过冷轧变形,钢管沿轧制方向产生了大量的马氏体组织,加工硬化明显;随后经... 介绍高速机车用301L不锈钢无缝管的研发情况。采用热穿孔工艺制备301L不锈钢荒管,再通过多道次的冷轧变形成功研制出Φ44mm×2 mm规格的无缝管材。结果表明:经过冷轧变形,钢管沿轧制方向产生了大量的马氏体组织,加工硬化明显;随后经950℃固溶处理、再结晶充分,晶粒均匀。开发的301L不锈钢无缝管的化学成分、组织及性能均满足ASTM A 666-2015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管 301L不锈钢 冷轧工艺 固溶处理 加工硬化
下载PDF
冷轧变形量对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周翠兰 刘红梅 +3 位作者 白晋钢 聂志水 周禾丰 乔珺威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0-75,共6页
研究304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的硬度随冷轧变形量的变化规律,为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工业生产提供指导。同时,采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测量、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冷轧对304不锈钢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在室温对0.5mm... 研究304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的硬度随冷轧变形量的变化规律,为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工业生产提供指导。同时,采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测量、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冷轧对304不锈钢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在室温对0.5mm厚退火板材进行冷轧,使冷轧变形量从10%增加到52%。结果表明,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是导致304不锈钢冷轧时产生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冷轧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当冷轧变形至40%时,304不锈钢的维氏硬度是未变形时的2.2倍,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增大到未变形时的4.2倍(880MPa)和1.8倍(1 31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薄板 冷轧 位错 加工硬化 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
原文传递
316L不锈钢冷变形加工硬化机制及组织特征 被引量:26
15
作者 宋仁伯 项建英 侯东坡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0,共6页
通过对316L不锈钢的不同变形量的压缩试验,对其冷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修正的Ludwik模型对流变应力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了316L不锈钢的真应力应变模型和加工硬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修正的Luiwik模型能较好的反映316L不锈钢真应... 通过对316L不锈钢的不同变形量的压缩试验,对其冷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修正的Ludwik模型对流变应力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了316L不锈钢的真应力应变模型和加工硬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修正的Luiwik模型能较好的反映316L不锈钢真应力与应变关系;根据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316L不锈钢冷变形流变应力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真应变小于0.02的强加工硬化阶段,真应变在0.02与0.29之间的稳加工硬化阶段,以及真应变大于0.29的弱加工硬化阶段.电子显微技术研究表明316L不锈钢三个不同的变形阶段,其加工硬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冷加工 硬化 微观组织 硬度
原文传递
301奥氏体不锈钢薄板拉伸强度与冷轧硬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聂志水 田晓青 +1 位作者 周禾丰 周翠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7,共6页
为对冷轧不锈钢薄板的产品硬度控制提供指导,尝试用一个新的方法来取代试轧,既达到控制冷轧板硬度的目的,又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0.99mm厚的经过退火的301奥氏体不锈钢薄板进行冷轧减薄,并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测量其维氏硬度。通过观... 为对冷轧不锈钢薄板的产品硬度控制提供指导,尝试用一个新的方法来取代试轧,既达到控制冷轧板硬度的目的,又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0.99mm厚的经过退火的301奥氏体不锈钢薄板进行冷轧减薄,并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测量其维氏硬度。通过观察金相和利用X射线衍射,验证了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是导致301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和拉伸时产生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冷轧和拉伸有着相似的加工硬化趋势,综合拉伸与轧制试验数据,确定了拉伸强度与冷轧硬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通过拉伸强度来得到对应应变下的冷轧硬度,具有很好的预见性。冷轧可以提高301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1奥氏体不锈钢薄板 冷轧 维氏硬度 加工硬化 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原文传递
冷轧压下率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宇飞 刘海涛 郑淮北 《轧钢》 2022年第6期159-164,182,共7页
针对当前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强化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现状,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压下率为5%~70%的冷轧及拉伸实验,利用OM、SEM及TEM观察并分析微观组织,研究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 针对当前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强化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现状,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压下率为5%~70%的冷轧及拉伸实验,利用OM、SEM及TEM观察并分析微观组织,研究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轧压下率增加到15%时,位错从单滑移变为多滑移和交滑移;冷轧压下率增加到30%时,出现形变孪晶;冷轧压下率增加到50%时,出现马氏体相变。当冷轧压下率由5%增加至70%时,钢板的屈服强度由529.9 MPa增加至1 499.8 MPa,抗拉强度由917.0 MPa增加至1 698.6 MPa,伸长率由71.3%降低至12.2%。利用Ludwigson模型拟合了冷轧钢板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发现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实验钢的应变硬化指数降低,均匀变形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冷轧压下率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加工硬化
原文传递
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性能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垚 杨剑洪 +3 位作者 王碧 钱学海 陈小龙 田宇航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166,共4页
针对200系J5A、J5两种牌号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压延性能的差异,对比分析J5A、J5钢成分设计、组织、力学性能和马氏体含量,研究冷加工性能差异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J5A钢成分设计不合理,镍当量较低,奥氏体稳定性较差,马氏体转变... 针对200系J5A、J5两种牌号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压延性能的差异,对比分析J5A、J5钢成分设计、组织、力学性能和马氏体含量,研究冷加工性能差异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J5A钢成分设计不合理,镍当量较低,奥氏体稳定性较差,马氏体转变点Md(30/50)高,在轧制过程中产生大量冷加工变形诱变马氏体,加工硬化程度严重,压延性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镍型不锈钢 马氏体 冷加工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