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Younger Dryas Event and Holocene Climate Fluctuations Recorded in a Stalagmite from the Panlong Cave of Guilin 被引量:7
1
作者 Stein-Erik LAURITZ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55-465,共11页
: Comprehensive studies on a stalagmite from the Panlong cave, Guilin, have shown that the isotopic records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can reflect the changes of both palaeotemperatures and palaeorainfall, that i... : Comprehensive studies on a stalagmite from the Panlong cave, Guilin, have shown that the isotopic records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can reflect the changes of both palaeotemperatures and palaeorainfall, that is to say, it is possible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anges in climate of the area from the speleothem.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1) the Younger Dryas event might have persisted in the area from 11 300 to 10 800 a B.P.; (2) from 9000 to 7000 a B.P., the climate got warmer and wetter, and the summer monsoon was gradually enhanced; (3) from 7000 to 4500 a B.P., the climate was warm and wet, and the summer monsoon prevailed; and (4) from 4500 a B.P. on, the summer monsoon was weakened and the modern climate pattern appeared, but there were several cold and dry periods, namely, from 4000 to 2500 a B.P., ca. 2400 a B.P. and < 1000 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unger Dryas Holocene climate STALAGMITE GUILIN
下载PD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xygen Isotopes in East Asian Stalagmites and Large-Scal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Modes 被引量:2
2
作者 JING Yuan-Yuan LI Shuanglin +1 位作者 WAN Jiang-Hua LUO Fei-Fe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4年第6期540-545,共6页
The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is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limate, but the specifics of the relationship remain unclear. It may not represent variation in air temperature or precipitation, but instead reflect int... The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is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limate, but the specifics of the relationship remain unclear. It may not represent variation in air temperature or precipitation, but instead reflect integral changes of monsoon circulation, especially water vapor sources(the so-called "circulation effect"). Since large-scale atmospheric-oceanic modes such as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 and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 exer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sian monso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East Asian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with these modes. The last three centuries form the focus of our study, for which the authors use reconstructed as well as instrumental data. Considering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y, our analysis is conducted with respect to two periods—the pre- and post-industrial periods.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lead-lag connection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peaks when the PDO leads East Asian stalagmite δ18O by 3 years, which is persistent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while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AMO and NAO with the East Asian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ost-industrial relative to the pre-industrial period. This implies that the East Asian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may primarily reflect the PDO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LAGMITE oxygen isotop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lead-lag correlation East Asian climate
下载PDF
CLIMATIC RECORDS FROM ANNUAL LAYERS AND STABLE ISOTOPES OF A STALAGMITE IN BEIJING OVER THE LAST 2300 YEARS 被引量:1
3
作者 Tan Ming Qin Xiaoguang Liu Tungsheng Laboratory of Speleothem and Paleoclimatology, Institute of Geology, CAS, Beijing 100029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7年第3期16-25,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report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 Holocene stalagmite from Shihua Cave in Southwest Beijing.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hickness of annual growth layers which is defined by annual deposit hiatu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report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 Holocene stalagmite from Shihua Cave in Southwest Beijing.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hickness of annual growth layers which is defined by annual deposit hiatuses preserve changes with precipitation. In light with the thickness of annual layers the authors reconstruct the climatic variation history of the last 2300 years in Beijing area.The climatic patterns seems to reappear irregularly on millennium to decade scales in the last 1000 years. The stable isotopic sequence interprets that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Beijing could be separated into two stages in the late Holocene: the monsoon was strong and the environment was wet in the former stage and in the latter stage the monsoon was weak and the environment was dry. The annual layers and oxygen isotope could be taken as natural signals and carbon isotope as a comprehensive signal containing the natural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lagmite annual layer stable isotopes climatic change.
下载PDF
Progress in Spelean Stalagmite Paleoclimatology and Chronology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兆荣 彭子成 +1 位作者 倪守斌 马志邦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9年第1期25-29,共5页
Spelean stalagmite dating using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TIMS) on the basis of U Th disequilibrium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paleoclimatology, paleo environment, paleo oceanology, archaeology as well as ... Spelean stalagmite dating using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TIMS) on the basis of U Th disequilibrium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paleoclimatology, paleo environment, paleo oceanology, archaeology as well as modern volcano magmatism studies. Results of our studies on stalagmite chronology are also repor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S 年代学 同位素 古温度 石笋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High-Resolution Dating of Stalagmites and Reconstruction of Paleo-Environments
5
作者 王兆荣 袁道先 +3 位作者 林玉石 张美良 周杰 刘卫国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1年第3期282-288,共7页
The discovery of abrupt paleo\|climate change events and the prediction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future time have raised an urgent request for high\|resolution 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s. This paper reviews t... The discovery of abrupt paleo\|climate change events and the prediction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future time have raised an urgent request for high\|resolution 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made in chronology and paleo\|environment of stalagmites from karst caves in China and presents some of the results of TIMS\|U\|series dating of stalagmites composed of secondary carbonates, taken from the Dongge, Longquan and Yamen karst caves in Libo County and the Qixing karst cave in Duyun, Guizhou Province, on a MAT\|262 mass spectro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 TIMS-U测定 光谱分析 贵州 古气候 古环境 石笋
下载PDF
近千年气候环境快速变化的长江中游石笋δ^(13)C记录
6
作者 柳静 张伟宏 +4 位作者 徐昊 邵庆丰 卢海欣 李茂霞 陈剑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6-969,共14页
【目的】研究亚洲季风区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edieval Climate Anomaly,MCA)和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的生态水文过程及其两个阶段的转变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水文生态环境变化与季风气候之间的联系。【方法】基于长江中游湖北... 【目的】研究亚洲季风区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edieval Climate Anomaly,MCA)和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的生态水文过程及其两个阶段的转变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水文生态环境变化与季风气候之间的联系。【方法】基于长江中游湖北省永兴洞两支高分辨率石笋的δ^(13)C记录,采用ISCAM(Intra-Site Correlation Age Modelling)程序对这两条记录进行客观拼接,重建了该地区1 044~1 954 A.D.期间局域地表水文环境的变化历史。【结果】δ^(13)C在MCA和LIA时期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状态,δ^(13)C在MCA整体减小,而在LIA整体增大。此变化特征与西南以及长江中游地区众多石笋δ^(13)C一致,表明MCA到LIA局域地表植被呼吸活动和降水发生了从强到弱的转变。永兴洞δ^(13)C显示由MCA向LIA的转变过程迅速,Rampfit方法分析得出此转变过程发生在1 434~1 460 A.D.,持续时间为26年。永兴洞记录支持MCA向LIA的转变可能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所致的认识。通过与其他记录对比,发现永兴洞δ^(13)C与太阳总辐射量、热带辐合带、我国东部温度、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在MCA和LIA事件尺度上存在对应关系,表明过去千年长江中游地表生态水文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动力联系;人类活动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可能与区域或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相关联。【结论】通过对过去千年永兴洞石笋δ^(13)C序列的研究,发现MCA与LIA的生态水文特征差异显著,其变化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该研究不仅清晰地确立了MCA与LIA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时间界限,而且加深了对过去千年长江中游地区两个时期的生态水文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碳同位素 地表植被 转变 小冰期
下载PDF
重庆金佛洞石笋记录的410 ka弱季风事件
7
作者 许奕滨 杨勋林 +3 位作者 袁道先 胡明广 葛晓艳 龚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38,共20页
冰消期或冰期由于冰盖消融引起淡水排放,容易造成不同纬度之间海洋-大气传输的异常,由此引发一系列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千年级气候突变事件,如Younger Dryas(YD,新仙女木)和类似YD事件。MIS11c(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作为当前全新世的最佳参... 冰消期或冰期由于冰盖消融引起淡水排放,容易造成不同纬度之间海洋-大气传输的异常,由此引发一系列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千年级气候突变事件,如Younger Dryas(YD,新仙女木)和类似YD事件。MIS11c(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作为当前全新世的最佳参照物之一,对期间可能发生的类YD事件及触发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文章通过对重庆金佛洞石笋J33δ^(18)O序列记录的研究结果显示:(1)在MIS11间冰期盛期之前,亚洲季风气候区石笋揭示了一次发生于410 ka BP左右的千年尺度弱季风事件;(2)410 ka弱季风事件与YD事件均发生于间冰期盛期之前季风逐渐增强过程中以及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上升阶段,期间都发生了AMOC(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扰动,除了在变化幅度、冰量条件等方面有些差异,事件的持续时间、内部结构、变化模式相似;(3)410 ka弱季风事件主要受太阳辐射和AMOC共同驱动主导,持续较强的变暖进程加速了格陵兰冰盖融化并导致了冰盖的不稳定,淡水持续注入北大西洋,造成短暂的AMOC振荡。AMOC的减弱使得北大西洋上空产生了冷异常,通过大气遥相关作用导致了较弱的ASM(亚洲夏季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 MIS 11c 石笋δ^(18)O 弱季风事件 金佛洞 中国西南
下载PDF
激光-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石笋的Mg/Ca比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学贤 朱祥坤 +4 位作者 唐索寒 杨淳 蔡俊军 李世珍 李志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z1期75-76,共2页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g/Ca of stalagmite by LA-MC-ICPMS is studied. 24Mg/44Ca (Mass 22, intensity of 44Ca2+ , collected by ion counting and mass 24, intensity of 24Mg+, collected by Faraday cup) ratios were measur...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g/Ca of stalagmite by LA-MC-ICPMS is studied. 24Mg/44Ca (Mass 22, intensity of 44Ca2+ , collected by ion counting and mass 24, intensity of 24Mg+, collected by Faraday cup) ratios were measured in replace of Mg/Ca ratios. Both diameter of laser sampling spot and laser moving increment were 20 μm. The curve of Mg/Ca vs. distance directly was obtain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relative Mg/Ca ratios changed from 0.5 to 2.0 in this stalagmite and it is enough to reflec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A RATIO LA-MC-ICPMS STALAGMITE
下载PDF
中国南方发现大型文石笋 被引量:17
9
作者 林玉石 黄新耀 +6 位作者 张美良 覃家铭 姜光辉 朱晓燕 杨琰 向官生 黄智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41,共6页
中国南方大量石笋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石笋沉积纹(微)层结构构造特征大同小异,但是文石石笋的放射状纹(微)层构造更显著。文石石笋沉积生长的气候环境是滴水多而稳定,水温低、气温略高的冷... 中国南方大量石笋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石笋沉积纹(微)层结构构造特征大同小异,但是文石石笋的放射状纹(微)层构造更显著。文石石笋沉积生长的气候环境是滴水多而稳定,水温低、气温略高的冷、湿的洞穴气候条件。文石转变为方解石常保留文石的针状、柱状晶形,并存在于石笋沉积生长的始终。文石结构构造转化在常温或低温、常压或低压下自调整作用的成晶成岩环境进行,其强度取决于所在洞穴气候环境、滴水在石笋的渗流和石笋的含水度。转化作用不影响同位素分馏,石笋同时全面记录古气候环境信息。研究文石石笋对重建古气候环境、成岩成矿作用都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石石笋 沉积纹(微)层 石笋结构构造
下载PDF
洞穴碳酸钙微层理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其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05
10
作者 刘东生 谭明 +4 位作者 秦小光 赵树森 李铁英 吕金波 张德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51,T002,共12页
研究我国北部季风气候区石笋的微生长层及其气候意义,在北京石花洞石笋中发现微生长层。通过年代测定、气候事件控制分析,初步提出了石笋微层的年层时标含义及层厚变化主要响应降水变化的气候意义。试图利用微层的层厚-降水响应关系... 研究我国北部季风气候区石笋的微生长层及其气候意义,在北京石花洞石笋中发现微生长层。通过年代测定、气候事件控制分析,初步提出了石笋微层的年层时标含义及层厚变化主要响应降水变化的气候意义。试图利用微层的层厚-降水响应关系,重建北京地区最近1130年来干湿变化的年分辨率趋势,通过功率谱分析发现136年、50年、16~18年、11年、5.8年的降水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微层 气候变化 全球变化 碳酸钙
下载PDF
桂林44kaB.P.石笋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解译 被引量:49
11
作者 覃嘉铭 袁道先 +2 位作者 林玉石 张美良 李彬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7-416,共10页
通过大气降水多种因素的相关性 ,以及平均温差较大的 2个时段生长的石笋C、O同位素的明显差异性 ,论证了本区石笋碳酸盐的C、O同位素与全球气温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Pl 1和X 1石笋高分辨率的同位素记录取得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C、O同位... 通过大气降水多种因素的相关性 ,以及平均温差较大的 2个时段生长的石笋C、O同位素的明显差异性 ,论证了本区石笋碳酸盐的C、O同位素与全球气温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Pl 1和X 1石笋高分辨率的同位素记录取得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C、O同位素确定了冰期旋回冰消期的终止点“I” ,其时限为 10 .7kaB .P .。自 4 4kaB .P .以来桂林地区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 3个阶段 :4 4~ 2 5.6kaB .P .的冰期 ,寒冷 ,但比盛冰期暖和 ;2 5.6~ 10 .7kaB .P .的盛冰期 ,气候干冷 ,温度最低 ;10 .7kaB .P .至今的全新世 ,气候温暖、潮湿。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为自 4 4~10 .7kaB .P .由暖变冷 ,温差变幅由小变大。末次冰期最后一次冷事件 ,发生在 11kaB .P .前后 ,可能是新仙女木事件在本区的表现。这些特点可以与南极东方冰芯及苏禄海同位素记录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石笋 同位素 古环境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石笋与环境——石笋纹层形成的环境机理初探 被引量:53
12
作者 谭明 潘根兴 +4 位作者 王先锋 秦小光 滕永忠 宋林华 林玉石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7-205,共9页
石笋沉积的生长条带从剖面图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明确的沉积旋回界面,难以按层计数,称为“生长纹理”;另一类具有确定的沉积旋回界面,可以按层计数,称为“生长层理”。石笋生长层理可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断代工具。中国北方... 石笋沉积的生长条带从剖面图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明确的沉积旋回界面,难以按层计数,称为“生长纹理”;另一类具有确定的沉积旋回界面,可以按层计数,称为“生长层理”。石笋生长层理可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断代工具。中国北方型微层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干湿季变化明显的气候条件、以及富含有机质和碱性交换态离子的土壤类型密切相关。而南方型微层的形成可能主要与较长时间的降水和有机质淋滤以及盛夏高温少降水的配置有关。如果沉积物中某种要素对物源或水流通过路径的环境变化能够灵敏反应,并按一定的时间单元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环境 气候-土壤动力 石笋纹层 古气候
下载PDF
福建宁化天鹅洞石笋年代和古温度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平 彭子成 +8 位作者 文启彬 李玉成 杨辉 洪阿实 许志峰 王明亮 业渝光 和杰 刁少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石笋的实测年龄和δ18O的变化同深海岩芯V28—238对比相吻合,大于25万年前生长,1.8万年后停止,属中更新世产物,该区和全球古气候变化同步。同台湾海峡、中国南海古环境相同。δ13C的变化在δ18O7—6、5—4... 石笋的实测年龄和δ18O的变化同深海岩芯V28—238对比相吻合,大于25万年前生长,1.8万年后停止,属中更新世产物,该区和全球古气候变化同步。同台湾海峡、中国南海古环境相同。δ13C的变化在δ18O7—6、5—4、3—2段界期有明显的不同,对温度变化和年代划分亦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年代 氧同位素 古温度 天鹅洞
下载PDF
桂林全新世石笋高分辨率δ^(13)C记录及其古生态意义 被引量:37
14
作者 覃嘉铭 林玉石 +1 位作者 张美良 李红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1-358,共8页
桂林地区3个石笋分辨率达10~100a级的δ13C记录表明,全新世时期的古生态可以划分为森林植被由兴盛至退化(气候由暖湿至干凉)的3个旋回。早中期旋回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晚期旋回影响大,由于人类持续地对森林的破坏,草类... 桂林地区3个石笋分辨率达10~100a级的δ13C记录表明,全新世时期的古生态可以划分为森林植被由兴盛至退化(气候由暖湿至干凉)的3个旋回。早中期旋回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晚期旋回影响大,由于人类持续地对森林的破坏,草类植被得以生长,石漠化增强,石笋的δ13C值急速上升以后,很难再回复到全新世中期的水平。δ13C值大幅度跳跃式的下降,可以确定末次冰期旋回冰消期的终止点,其时限为10 700aB.P,与δ18O记录完全吻合,也可以与海洋氧同位素以及其它记录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碳同位素记录 古生态 全新世 古气候
下载PDF
桂林水南洞石笋的沉积学特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美良 林玉石 覃嘉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利用组成石笋的方解石成分、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结构、层面构造、沉积间断或风化壳等特征标志,阐述桂林水南洞石笋的沉积特征以及古滴水动态变化。经铀系法测年,确定石笋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其年龄为8.07... 利用组成石笋的方解石成分、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结构、层面构造、沉积间断或风化壳等特征标志,阐述桂林水南洞石笋的沉积特征以及古滴水动态变化。经铀系法测年,确定石笋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其年龄为8.07万年至22.91万年,经历了14.84万年,沉积速率为2.08~2.82mm/100a(未扣除间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沉积特征 石笋年龄 桂林水南洞
下载PDF
再论洞穴石笋的沉积速率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玉石 张美良 +2 位作者 覃嘉铭 朱晓燕 程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5-442,共8页
通过对滇、黔、湘、桂洞穴石笋大型剖面的综合研究,以代表性剖面和典型时(笋)段系统测年和沉积速率研究为例,初步认为,石笋沉积速率大小是气候演变、暖气候、冷气候的识别指标之一,沉积速率为10mm/100a 以上是冰后(间冰)期温暖气候的沉... 通过对滇、黔、湘、桂洞穴石笋大型剖面的综合研究,以代表性剖面和典型时(笋)段系统测年和沉积速率研究为例,初步认为,石笋沉积速率大小是气候演变、暖气候、冷气候的识别指标之一,沉积速率为10mm/100a 以上是冰后(间冰)期温暖气候的沉积,趋于10 mm/100a或以下者,是温暖期气候的冷转变,或冷期(阶)的沉积; 1mm/100a左右是冰期寒冷气候的沉积,趋于1 mm/100a或以上者是冰期寒冷气候的暖转变或间冰期的沉积;沉积速率极小,往往是冷气候显示,甚至是沉积间断,或是气候和地质、灾害事件的突变点。沉积速率具多变性,引用和识别时应避免以单一速率推算长时(笋)段年序和确定气候或地质事件的年代,不宜跨旋回计速,以避免遗漏沉积间断和气候、地质、灾害事件。石笋沉积间断很普遍,特别是寒冷的冰期气候间断更频繁,观测和测年表明,沉积间断时间累计占成笋期的28.92%-76.26%,全新世温暖气候的沉积间断时间累计,只占成笋期的13.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石笋 沉积速率 地质年代学 气候环境 地质条件 古气候学
下载PDF
神农架全新世东亚季风演化及其热带辐合带控制 被引量:39
17
作者 董进国 孔兴功 汪永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7-834,共8页
文章基于湖北神农架山宝洞3支石笋的13个^230Th年龄和505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全新世8.45—0.46kaB.P.东亚季风降水序列,其长期演化趋势与33°N夏季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曲线基本一致。神农架山宝洞与阿曼Qunf洞和贵州董哥洞的... 文章基于湖北神农架山宝洞3支石笋的13个^230Th年龄和505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全新世8.45—0.46kaB.P.东亚季风降水序列,其长期演化趋势与33°N夏季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曲线基本一致。神农架山宝洞与阿曼Qunf洞和贵州董哥洞的石笋高分辨率δ^18O记录整体相关(r分别为0.75和0.94),说明全新世东亚季风、印度季风系统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同-驱动机制,即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控制下赤道热带辐合带逐渐南移,导致亚洲季风降水持续减弱。功率谱分析表明:5ka以来山宝洞石笋记录具有显著的550a周期旋回,与树轮△^14C和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周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石笋 东亚季风 神农架
下载PDF
晚更新世东亚季风气候不稳定性的洞穴石笋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江滢 汪永进 +3 位作者 邵晓华 陈骏 许汉奎 穆西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3-419,共7页
据南京汤山葫芦洞石笋的23个热电离质谱测年结果和分辨率达100~200 a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数据,讨论了75~35 ka BP期间东亚季风气候的高频振荡特征。石笋氧同位素值的波动范围介于-9.165‰~-5.456‰之间,相邻峰谷的变幅可达2‰~3... 据南京汤山葫芦洞石笋的23个热电离质谱测年结果和分辨率达100~200 a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数据,讨论了75~35 ka BP期间东亚季风气候的高频振荡特征。石笋氧同位素值的波动范围介于-9.165‰~-5.456‰之间,相邻峰谷的变幅可达2‰~3‰,由其构成的16个气候不稳定性事件与格陵兰冰心δ^(18)O记录中IS8~IS20和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H4~H6有良好的对比关系,揭示了东亚季风气候变化与高纬极地大气温度变化存在着动力机制上的联系。石笋碳同位素记录呈现类似于δ^(18)O记录的高频振荡形式,反映了洞穴上覆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石笋稳定同位素曲线上72 ka BP左右的快速降温事件与印度尼西亚 Toba火山喷发事件基本一致,有可能说明晚更新世全球气候事件的发生并非单一源于北大西洋深层水体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东亚季风气候 不稳定性 洞穴 石笋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气候事件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中-晚全新世降温事件的石笋记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美良 涂林玲 +5 位作者 林玉石 覃嘉铭 王华 冯玉梅 杨琰 朱晓燕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3-289,共7页
通过对桂林响水洞、荔波董歌洞和云南宁蒗泸沽湖拉家仙人洞3根石笋进行高精度的TIMS-U系测年和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西南地区6000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6000aB.P.以来石笋记录的冷暖事件所反映出的古季... 通过对桂林响水洞、荔波董歌洞和云南宁蒗泸沽湖拉家仙人洞3根石笋进行高精度的TIMS-U系测年和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西南地区6000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6000aB.P.以来石笋记录的冷暖事件所反映出的古季风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6000~4000aB.P.间的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显示东亚夏季风由强盛逐渐变为减弱,气候温暖湿润;(2)4000~2100aB.P.间的中全新世晚期,是气候冷事件的突变或转换期,显示东亚冬季风增强,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气温降低,气候变化幅度增大,特别是在4000~3500aB.P.发生的降温事件可能是新仙女木事件(Y.D)以来最为寒冷的一次降温过程,也是历史时期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是全新世气候演化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变,标志着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晚全新世(新冰期-Neoglacial)的开始。(3)2100~130aB.P.间的晚全新世,是气候相对波动的降温期,在其内包括若干个由干冷到暖湿或由暖湿到干冷的气候变化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事件 石笋 晚全新世 中全新世 气候变化 冷暖事件 气候演化 中国西南地区 桂林 南宁
下载PDF
福建宁化天鹅洞石笋晚第四纪同位素古温度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洪阿实 彭子成 +3 位作者 李平 陈承惠 许志峰 王明亮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应用同位素测年测温技术,得出福建宁化天鹅洞内碳酸盐堆积物的同位素古温度,在与全球深海O同位素曲线对比后得出,该地区大约在210-18kaB.P.之间,经历过五次大的气温变化过程,分别相当于O同位素第6、5、4、3和2... 应用同位素测年测温技术,得出福建宁化天鹅洞内碳酸盐堆积物的同位素古温度,在与全球深海O同位素曲线对比后得出,该地区大约在210-18kaB.P.之间,经历过五次大的气温变化过程,分别相当于O同位素第6、5、4、3和2阶段。里斯冰期的结束时间估计在155kaB.P.,武木亚间冰期的起始时间估计在65kaB.P.。结果表明,宁化地区晚第四纪古气候环境没有形成冰川的条件,但明显受到全球气温变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古温度 晚第四纪 石笋 天鹅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