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文化事业与旗手高介华
1
作者 吴庆洲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77-179,共3页
该文回顾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从1989年第一届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举办起,到第十五届的历程,论及“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科学意义和文化意义。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事业的旗手高介华先生的卓越贡献,表达了以高... 该文回顾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从1989年第一届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举办起,到第十五届的历程,论及“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科学意义和文化意义。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事业的旗手高介华先生的卓越贡献,表达了以高先生为榜样,将中国建筑文化事业继续发扬光大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化 事业 旗手 高介华
下载PDF
野间宏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述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184,共5页
野间宏是日本著名现代作家 ,属于“战后派”,是公认的战后派的旗手。他是一位有影响的进步作家 ,从大学时代起 ,即信仰马克思主义 ,关爱人民。他的“伤痕文学”对警醒日本民族具有莫大的历史作用。同时 ,他的意识流小说在文学技法上独... 野间宏是日本著名现代作家 ,属于“战后派”,是公认的战后派的旗手。他是一位有影响的进步作家 ,从大学时代起 ,即信仰马克思主义 ,关爱人民。他的“伤痕文学”对警醒日本民族具有莫大的历史作用。同时 ,他的意识流小说在文学技法上独树一帜 ,打破了日本文学的旧传统。他又是地球和人类命运的呐喊者 ,在晚年不顾年迈体衰 ,以发人深省的文学和身体力行的行动为保护人类环境而奔走呼号。本文概要地全面论述了野间宏其人其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间宏 战后派 旗手 意识流 人类环境 伤痕文学
下载PDF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Iu接口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传福 吴伟陵 《电子质量》 2001年第4期32-35,共4页
Iu接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中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它与 CDMA-95的 A接口有非常大的区别。它是一个开放的接口。本文主要介绍了对Iu接口的要求,Iu接口的结构及功能,Iu接口的协议结构及相关的协议。
关键词 CDMA IU接口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下载PDF
中国对苏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中苏关系演变(1949-1964)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洁 白文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7-57,共11页
中国对苏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与转换,既可以为当前学界对中苏关系演变缘由的探讨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也有助于厘清国家形象建构在国家关系演变中所发挥的作用。1949至1953年,为获取苏联的认可和支持,中国通过大众传媒和具有符号寓... 中国对苏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与转换,既可以为当前学界对中苏关系演变缘由的探讨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也有助于厘清国家形象建构在国家关系演变中所发挥的作用。1949至1953年,为获取苏联的认可和支持,中国通过大众传媒和具有符号寓意的政治行为刻意将自身形象建构为苏联虔诚的学生,并从而引得了苏联的认可,中苏关系逐渐升温,步入所谓"蜜月期";1954至1958年,在继续建构学生形象的同时,中国开始更多地展示自己的成就和自信,这使得中国的形象与苏联的认知基模产生冲突,两国矛盾逐渐积累、放大,中苏关系开始产生裂痕;1959至1964年,中苏分歧逐渐凸显,中国也开始致力于塑造反帝反修的旗手这样的国家形象。自此,两国透过敌意的滤镜来看待彼此,相互猜忌,疑虑加深,最终导致关系破裂。这一案例表明:在国家形象成功塑造之后,其将作为滤镜影响国家认知,从而长期作用于国家间关系。而在国家形象转变过程中,当传播国形象由"正面"转变为"负面"时,对象国将会产生预期落差,既有国家形象将会加速两国关系的破裂;而当传播国形象由"负面"转变为"正面"时,既有国家形象则会延缓两国关系升温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学生形象 旗手形象 中苏关系 演变
下载PDF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舆论的旗手──南社社友范鸿仙
5
作者 王仲山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4-96,共3页
范鸿仙是南社社员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主张,成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舆论的旗手。
关键词 南社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舆论 旗手
下载PDF
5G承载网络结构及技术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汤瑞 赵俊峰 《邮电设计技术》 2018年第5期1-4,共4页
5G对承载网的带宽、时延、切片和时间同步精度等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在总结5G承载网络架构变化的基础上,对5G前传、中传和回传网络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5G传送技术标准化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5G 承载网 前传 回传 标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