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drought variability based on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in the Koshi River Basin, Nepal 被引量:1
1
作者 Nirmal M DAHAL XIONG Donghong +6 位作者 Nilhari NEUPANE Belayneh YIGEZ ZHANG Baojun YUAN Yong Saroj KOIRALA LIU Lin FANG Yip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433-454,共22页
Drought is an inevitable condition with negative impacts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climatic sectors,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a... Drought is an inevitable condition with negative impacts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climatic sectors,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and its trends in the Koshi River Basin(KRB)in Nepal,using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over the period from 1987 to 2017.The Mann-Kendall test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trends of the SPEI values.The study illustrated the increasing annual and seasonal drought trends in the KRB over the study period.Spatially,the hill region of the KRB showed substantial increasing drought trends at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scales,especially in summer and winter.The mountain region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drought trend in winter.The drought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duration,intensity,and severity of drought events were observed in the KRB after 2000.The Terai region presented the highest drought frequency and intensity,while the hill region presented the longest maximum drought duration.Moreover,the spatial extent of drought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hill region at the monthly(drought station proportion of 7.6%/10 a in August),seasonal(drought station proportion of 7.2%/10 a in summer),and annual(drought station proportion of 6.7%/10 a)scale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assist local governments,planners,and project implementers in understanding drought and developing appropriate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its imp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duration drought intensity drought severity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mountains hills Terai
下载PDF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drought trends in Xinjiang, China
2
作者 YANG Jianhua LI Yaqian +3 位作者 ZHOU Lei ZHANG Zhenqing ZHOU Hongkui WU Jianju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8期1098-1117,共20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Xinjiang),China have changed due to changes i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however,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Xinjiang),China have changed due to changes i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however,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the two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drought—have not yet been thoroughly explored in this region.In this study,we first calculated the standar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in Xinjiang from 1980 to 2020 based on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d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Then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 drought in Xinjiang from 1980 to 2020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Theil-Sen median trend analysis method and Mann-Kendall test.A series of SPEI-based scenario-setting experiments by combining the observed and detrended climatic factors were utilized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climatic factor(i.e.,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had experienced increasing trends at most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Xinjiang from 1980 to 2020,especially the spring temperature and winter precipitation.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trends of intensifying drought have been observed at spring,summer,autumn,and annual scales.In addition,the drought trends in southern Xinjiang were more notable than those in northern Xinjiang.From 1980 to 2020,temperature trends exacerbated drought trends,but precipitation trends alleviated drought trends in Xinjiang.Most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Xinjiang exhibited temperature-dominated drought trend except in winter;in winter,most stations exhibited precipitation-dominated wetting trend.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on drought in Xinjiang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r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 climate change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trend analysis arid area temperature trend contribution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蒸散发干旱指数的子牙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平 任明雪 李建柱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70,共10页
为探究子牙河流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01—2021年逐月降水和遥感蒸散栅格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标准化蒸散发亏缺指数(SEDI)表征流域干旱情况,运用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2001—2021年季尺度干旱... 为探究子牙河流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01—2021年逐月降水和遥感蒸散栅格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标准化蒸散发亏缺指数(SEDI)表征流域干旱情况,运用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2001—2021年季尺度干旱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统计了干旱面积、干旱次数、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等特征变量。结果表明:SPEI对子牙河流域旱情发生时间、程度和范围识别的准确率更高,2001—2021年流域SPEI呈上升趋势,表现出湿润化态势,冬季SPEI呈下降趋势,表现为干旱化态势,忻州、阳泉市等地存在显著干旱化的区域;流域各季节干旱面积占比呈现波动变化,部分年份出现大范围季节性干旱,夏旱和秋旱干旱面积占比最高,超过90%;忻州和阳泉市部分区域、石家庄市西部区域和衡水市北部区域呈现干旱次数少、历时长、烈度大的特点,邯郸和邢台市部分区域、衡水市南部区域、石家庄市东部区域表现为干旱次数多、历时短、烈度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蒸散发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标准化蒸散发亏缺指数 干旱特征 子牙河流域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的区域性特征及干旱过程演变
4
作者 叶许春 袁燕萍 +2 位作者 刘婷婷 段红鑫 李相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6,34,共9页
基于1960—2020年鄱阳湖流域及周边29个国家气象站的连续观测资料,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并结合游程理论,研究分析了气象干旱的区域性特征及干旱过程演变。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流域月尺度气象干旱的发生频率为31.7%~34.8%,不... 基于1960—2020年鄱阳湖流域及周边29个国家气象站的连续观测资料,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并结合游程理论,研究分析了气象干旱的区域性特征及干旱过程演变。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流域月尺度气象干旱的发生频率为31.7%~34.8%,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空间格局差异明显;②春、秋季节流域尺度SPEI呈现微弱下降趋势,干旱影响范围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夏、冬季节情况与此相反;③就干旱区域性特征而言,鄱阳湖流域季节性气象干旱以全流域性干旱和局域性干旱为主(发生频率分别为29.5%和23.4%),区域性干旱和部分区域性干旱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0.7%和5.7%)相对较低;④游程理论揭示在过去的61 a间共发生50次流域尺度气象干旱事件,干旱事件的发生频次随干旱历时的增加显著减少,其中干旱历时最长的可达49个月;⑤流域尺度气象干旱事件的历时、峰值烈度以及总烈度的演变呈现较强的年代际波动特征;⑥干旱历时与总烈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与峰值烈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与平均烈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明晰了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的区域性特征与干旱过程演变,为合理开展流域气象干旱影响评估和制定防范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 游程理论 干旱过程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中国中高纬地区植被物候对干旱的响应特征研究
5
作者 王前锋 陆锦阔 张容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9,共10页
植被物候直接影响其生物量,调控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目前,气候变化(尤其干旱)对中国中高纬度植被物候的影响依然不清楚。因此,文章基于GIMMS NDVI3g数据集,提取中国30°N以北地区中多种植被类型生长季的开始日期(Start of the Seas... 植被物候直接影响其生物量,调控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目前,气候变化(尤其干旱)对中国中高纬度植被物候的影响依然不清楚。因此,文章基于GIMMS NDVI3g数据集,提取中国30°N以北地区中多种植被类型生长季的开始日期(Start of the Season,SOS)与结束日期(End of the Season,EOS)两物候参数。然后结合野外观测数据,验证提取物候参数结果可靠性,并结合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与改进后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探究植被物候对干旱的响应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植被物候变化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单季植被与双季植被第1个生长季的SOS集中在每年的第30~180天,而双季植被第2个生长季的SOS集中在每年的第200~220天。单季植被与双季植被第1个生长季的EOS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180~300天,双季植被第2个生长季的EOS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260~300天。(2)森林季前VPD的上升导致植被的SOS提前及EOS延迟;草地季前VPD上升导致植被的SOS滞后以及EOS提前。(3)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的SPEI与植被的SOS、EOS均呈正相关,即干旱促使该地区植被的SOS、EOS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物候 植物生长季开始日期 植物生长季结束日期 饱和水汽压差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下载PDF
1961—2020年东北三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筱渲 王蕊 +2 位作者 单凤君 张婷婷 王艺霖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8-88,共11页
【目的】分析1961—2020年东北三省干旱时空分布格局。【方法】基于1961—2020年东北三省的86个气象站实测数据,计算1961—2020年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结合游程理论、Mann-Kendall检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等... 【目的】分析1961—2020年东北三省干旱时空分布格局。【方法】基于1961—2020年东北三省的86个气象站实测数据,计算1961—2020年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结合游程理论、Mann-Kendall检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等方法对东北三省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年尺度上,SPEI均呈缓慢减小趋势,但整体上高于-2.0,无显著突变点,干旱发生频率为25.5%~37.6%,中旱、重旱、特旱发生的频率自西向东呈“高-低-高”、“中间高两边低”、“逐渐降低”的分布规律;季尺度上,春夏秋季呈下降趋势,冬季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冬季东北三省干旱有所减轻,而春夏秋三季的干旱有所加重,干旱在空间上发生的频次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干旱历时越长其干旱烈度越小,代表站点越干旱;年际尺度上EOF分解得到的前4个特征向量和四季尺度分解得到的第一个特征向量的主要空间模态表现为全区一致、南北反向分布特征。【结论】东北三省除春季和冬季外,年和其余两季SPEI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南部干旱有加重趋势,北部呈现湿润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游程理论 时空特征 东北三省
下载PDF
长江流域旱涝急转演变特征及其社会经济暴露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孟长青 董子娇 +2 位作者 王远坤 张余庆 钟德钰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9,共16页
旱涝急转是指干旱和洪水之间的快速转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基于月尺度的旱涝急转量级指数,分析了长江流域历史和未来四种旱涝急转事件,并通过滑窗法构建了旱涝急转量级的时变函数,揭示了未来旱涝急转风险变化。... 旱涝急转是指干旱和洪水之间的快速转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基于月尺度的旱涝急转量级指数,分析了长江流域历史和未来四种旱涝急转事件,并通过滑窗法构建了旱涝急转量级的时变函数,揭示了未来旱涝急转风险变化。同时,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量化了人口和经济受旱涝急转风险变化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历史时期长江流域中下游旱涝急转事件频发,旱–涝和涝–旱事件每10年发生10~12次,而旱–涝–旱和涝–旱–涝事件每10年发生3~4次。未来旱–涝–旱和涝–旱–涝事件预计大幅增加,其中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增长了约7倍。对于历史基准期50年一遇的旱涝急转事件,未来发生概率将增加5~10倍,给长江流域的人口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人口暴露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淮北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8
作者 陈雨 章启兵 +4 位作者 吕海深 陈小凤 李杰 蒋鑫平 王振龙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7-77,共11页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1961—2022年气象干旱时空特征。【方法】采用淮北地区21个站点1961—2022年实测气象资料,计算月、季、年尺度各站点及区域平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该区干旱发生频次、干旱趋势及干旱发生强度时空变化特...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1961—2022年气象干旱时空特征。【方法】采用淮北地区21个站点1961—2022年实测气象资料,计算月、季、年尺度各站点及区域平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该区干旱发生频次、干旱趋势及干旱发生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61—2022年淮北地区月、季、年尺度SPEI呈下降趋势。(2)月尺度干旱场次及干旱平均持续时间呈逐年上升趋势,淮北站年均干旱场次最多(0.73次/年),泗县站干旱平均持续时间最长(4.61月/次),淮北站月尺度干旱风险最高。(3)春季、秋季呈不显著干旱化趋势,夏季、冬季呈不显著湿润化趋势;冬季干旱频率和干旱发生强度最高,分别为34.43%、21.86%;夏季局域性及其以上干旱频率最高;冬季全域性及其以上干旱频率最高;中东部及西南部春季干旱频率较高,东南部夏季干旱频率较低,东部和北部秋季干旱频率较高,西部和东北部、东南部边缘地区冬季干旱频率较高。(4)年尺度淮北地区呈不显著干旱化趋势(-0.01/10 a),干旱站次比逐年增加(1.4%/10 a);北部干旱化倾向较高,西部及东南部干旱发生强度较高,东北部及西南部干旱频率较高。【结论】淮北地区整体呈干旱化趋势,区域间干旱频率、干旱发生强度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气象干旱 干旱特征 淮北地区
下载PDF
黄河流域非平稳气象干旱特征的重构及时空演变规律
9
作者 陈仕豪 门宝辉 +2 位作者 庞金凤 张腾 王红瑞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基于平稳性假设的传统方法难以准确描述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演变规律。本文基于黄河流域1960—2020年逐月气象资料,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和游程理论提取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重构干旱特征... 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基于平稳性假设的传统方法难以准确描述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演变规律。本文基于黄河流域1960—2020年逐月气象资料,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和游程理论提取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重构干旱特征,结合Pettitt法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研究非平稳气象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多时间尺度黄河流域气象干旱均呈现显著性增强趋势,且各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序列均于1996年发生显著变化。考虑非平稳性的重构干旱特征时间上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空间上更符合流域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对厘清非平稳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黄河流域防旱抗旱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重构干旱特征
下载PDF
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10
作者 小红 王永芳 +3 位作者 郭恩亮 包玉海 康尧 美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2,共13页
为了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同一时期的MODIS(Moderate-reso... 为了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同一时期的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PP数据,运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干旱与N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NPP的影响。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气候整体呈湿润趋势,东部较西部更为明显;NPP呈增加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递减;SPEI与NPP呈正相关的面积达99.88%,说明植被状况随着干旱的缓解整体趋于好转;时间上,SPEI与不同植被类型NPP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典型草原;干旱的发生会造成NPP损失,其减少幅度随干旱强度和面积的增加而上升。研究结果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抗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草原 干旱 净初级生产力(NPP)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下载PDF
基于SPEI的中国干旱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
11
作者 高晴 孙金伟 +4 位作者 赵晓雪 吴立峰 赵静 谢恒星 姚付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0,127,共11页
干旱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探究中国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对干旱预防和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1979-2020年中国7个区域的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网格数据作为基础,应用干旱频率和强度指标,结合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MMK... 干旱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探究中国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对干旱预防和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1979-2020年中国7个区域的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网格数据作为基础,应用干旱频率和强度指标,结合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MMK)方法和滑动时间窗口法,分析不同时间尺度(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下的中国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青藏高原、内蒙草原地区、西北荒漠地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的干旱程度更为突出;干旱频率随SPEI时间尺度增大而减小,随干旱等级(SPEI-3、SPEI-6以及SPEI-12尺度)的增加而减少;中国空间趋势变化为西北荒漠地区、青藏高原、内蒙草原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北部、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南部、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具有显著干旱化趋势,青藏高原和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均具有明显的干湿差异。在时间上,西北荒漠地区的SPEI-1~SPEI-12尺度、青藏高原的SPEI-1~SPEI-12尺度、内蒙草原地区的SPEI-1~SPEI-12尺度、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的SPEI-6和SPEI-12尺度、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SPEI-1、SPEI-3和SPEI-12尺度的干旱较为突出。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干旱预防和影响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降水蒸散指数 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 滑动时间窗口 多尺度时空特征
下载PDF
基于SPEI的1992-2022年塔额盆地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12
作者 刘雨 梅华 +3 位作者 范文波 任聪哲 王世威 李顺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8-1347,共10页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是反映区域干旱状况的重要参数,基于塔额盆地近31 a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SPEI,采用Mann-Kendall检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索塔额盆地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是反映区域干旱状况的重要参数,基于塔额盆地近31 a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SPEI,采用Mann-Kendall检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索塔额盆地干旱演变的时空特征,讨论气温和降水量对SPEI的影响程度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塔额盆地近31 a来全年和四季SPEI均呈下降趋势,整体向干旱化发展。(2)年干旱在1994年开始发生突变,春、夏、秋、冬干旱分别在1995、1992、2009、2008年发生突变。(3)塔额盆地的干旱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显著,总体上北部干旱比南部严重,南部托里县和铁厂沟地区出现不显著的湿润化趋势。(4)相比于气温,降水量对SPEI的影响更大,尤其是春季降水量。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塔额盆地干旱演变特征,为该区域旱灾的预警预防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时空特征 干旱 塔额盆地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研究
13
作者 王磊 曾思栋 +3 位作者 阳林翰 黄珊珊 毛文耀 夏军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5,61,共8页
为明晰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选取CMIP6中10个气候模式,考虑每个气候模式历史情景与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情景,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分析了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来汉江流域年降水量与潜... 为明晰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选取CMIP6中10个气候模式,考虑每个气候模式历史情景与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情景,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分析了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来汉江流域年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最大差值逐渐增大,增长速率为0.92~2.40 mm/a,最小差值在不同SSPs情景下变化趋势不同,在SSP1-2.6和SSP3-7.0情景下逐渐缩小,而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持续增大;历史情景下流域干旱累计时长表现为东西短、中部长的特点,而未来流域中下游干旱累计时长减小,上游略有增大,且干旱在年内发生时间相对提前;未来低重现期干旱烈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极端干旱烈度将显著上升,100年一遇干旱烈度增长幅度为7.1%~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干旱特征 CMIP6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汉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甘肃省不同气候分区未来干旱演变预估
14
作者 刘丽萍 郑健 +1 位作者 鲍婷婷 陈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30,137,共8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甘肃省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按照甘肃省气候类型和地理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气候分区,计算未来76 a(2024—2099年)的季、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3、SPEI-12),并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空间插值等方法预估CMIP6... 为了更好地预测甘肃省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按照甘肃省气候类型和地理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气候分区,计算未来76 a(2024—2099年)的季、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3、SPEI-12),并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空间插值等方法预估CMIP6气候模式中4种情景下甘肃省未来76 a的气温、降水量以及干旱演变状况。结果表明:CMIP6模式中各情景下甘肃省不同分区2024—2099年气温和降水量都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情景下气温和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由小到大依次为SSP126、SSP245、SSP370、SSP585;CMIP6模式中各情景下甘肃省2024—2099年在春、夏、秋季表现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由湿润转变为干旱的突变年份都集中在2040—2060年,冬季表现为湿润化的发展趋势,SSP126情景下由干旱转变为湿润的突变年份在2033年,其余情景下都在2040—2060年;轻旱和特旱在SSP370情景下发生频率最高,中旱在SSP245情景下发生频率最高,重旱在SSP585情景下发生频率最高;甘肃省各气候情景下不同气候分区的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雨蒸散指数 干旱 CMIP6 预测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分析1980-2019年漓江流域干旱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褚彦琪 杨的山 +2 位作者 王星明 李子威 唐湘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分析漓江流域1980-2019年的多时空尺度干旱特征变化,为漓江流域气象预警以及科学减灾等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漓江流域6个气象站点1980-2019年逐月降水与气温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并结合Mann-Kendall检验法、Pett... 分析漓江流域1980-2019年的多时空尺度干旱特征变化,为漓江流域气象预警以及科学减灾等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漓江流域6个气象站点1980-2019年逐月降水与气温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并结合Mann-Kendall检验法、Pettitt突变检验进一步研究干旱突变、干旱频率以及干旱的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干旱事件以轻旱和中旱为主,空间上灵川的干旱频率较高,时间上2015年是漓江流域干旱情况的一个突变点。不同时间尺度上,春秋两季逐渐干旱化,而夏季则相对湿润,冬季无明显变化趋势;月与年尺度的SPEI值变化较为平稳。剖析成因,春秋两季的降雨量逐年减少而均温逐年提升造成流域内趋于干旱化,但结合夏季气象资料,年尺度上的降雨与均温均是增长趋势,导致流域内总体上并无干旱趋势且以微弱的速率湿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MANN-KENDALL检验 Pettitt突变检验 干旱频率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多时间尺度旱涝变化特征研究
16
作者 裴志方 张佈霞 +1 位作者 韩迎春 吴彬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利用丹江口库区1961年-2019年21个气象站点数据计算了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探究了库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时间尺度越小,库区旱涝发生越频繁,反之越稳定,库区干旱发生... 利用丹江口库区1961年-2019年21个气象站点数据计算了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探究了库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时间尺度越小,库区旱涝发生越频繁,反之越稳定,库区干旱发生频率高于洪涝频率,而库区未来呈偏湿趋势;除1个月时间尺度外,其余时间尺度库区干旱与洪涝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相反,而库区旱涝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库区多时间尺度旱涝周期交替现象一致,主要时间尺度以28年~32年、6年、14年为主,未来几年库区呈偏涝趋势,应加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多时间尺度 丹江口库区
下载PDF
基于SPEI的北疆1961—2020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
17
作者 卫炎豪 古丽娜孜 +3 位作者 巴特尔·巴克 帕丽扎提·玉素甫 祖力克艳·麻那甫 帕提古力·麦麦提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37-44,214,共9页
基于北疆26个主要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选取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气象干旱指标,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北疆年及春、夏两季SPEI和不同等级气象干旱影响范围变化特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北疆... 基于北疆26个主要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选取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气象干旱指标,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北疆年及春、夏两季SPEI和不同等级气象干旱影响范围变化特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北疆实际轻旱情况更适合以-1.0<SPEI≤0识别;与年尺度的湿润化趋势相反,北疆春、夏两季均呈不同程度的干旱化趋势,且夏季极端气象干旱(重旱、特旱)事件影响范围有显著扩大趋势;1961—2020年不同尺度SPEI有1~4年的主变化周期;北疆整体气候于20世纪80年代转变后在1993—2010年呈显著湿润化趋势,春、夏季气候分别于2014年及1997年出现了由湿转干的趋势信号;研究区夏季的干旱情况于1988年开始逐渐缓解,但在2008年再次突变后干旱情况又开始逐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气象干旱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北疆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LSTM模型的黄河流域气象干旱预测研究
18
作者 张恒斌 许德合 付景保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2,共8页
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气象干旱预测是干旱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为提高气象干旱的预测精度,将多变量方法应用到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预测黄河流域标准化气象干旱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 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气象干旱预测是干旱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为提高气象干旱的预测精度,将多变量方法应用到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预测黄河流域标准化气象干旱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的过程中,并和单变量LSTM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使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纳什效率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在对黄河流域临夏站、陶乐站、铜川站各自5种时间尺度SPEI(1、3、6、9和12个月)的预测中,多变量LSTM预测结果的3种评价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单变量LSTM预测结果;可视化结果也显示多变量LSTM方法的预测曲线更接近观测值曲线。研究证明了多变量LSTM模型对于提高黄河流域气象干旱指数预测精度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气象干旱 多变量预测 LSTM模型 标准化气象干旱指数
下载PDF
基于EMD-GWO-LSTM模型的新疆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预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许超杰 窦燕 孟琪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39,共13页
干旱预测一直是干旱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提高干旱预测的准确性是解决干旱问题的关键。基于1961—2019年新疆34个气象站点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计算得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 干旱预测一直是干旱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提高干旱预测的准确性是解决干旱问题的关键。基于1961—2019年新疆34个气象站点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计算得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对新疆气象干湿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GWO)-长短期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数据分解型干旱组合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进行模型性能评价。结果表明:(1)干旱周期性变化整体呈现平稳且周期长的特点;(2)EMD能够有效优化数据的平稳性,GWO优化预测模型参数,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单一预测模型有明显提高;(3)4个预测模型结果精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EMD-GWO-LSTM、GWO-LSTM、GWO-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actor Regression,SVR)、LSTM,拟合优度分别为0.972、0.939、0.862、0.830,EMD-GWO-LSTM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余3个预测模型。EMD-GWO-LSTM组合模型可有效提高气象干旱的预测精度,为新疆地区气象干旱预报及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GWO-LSTM模型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干旱预测 新疆
下载PDF
1991~2020年鄂州市旱涝演变特征分析
20
作者 姜润 叶永 +1 位作者 王保 张火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53,共9页
【目的】近年来鄂州市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本研究探讨了鄂州市近30a来的旱涝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可以为鄂州市合理构建干旱预警评估指标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通过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SPEI,并应用线性回归、M-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 【目的】近年来鄂州市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本研究探讨了鄂州市近30a来的旱涝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可以为鄂州市合理构建干旱预警评估指标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通过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SPEI,并应用线性回归、M-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鄂州市旱涝的演变及持续特征,最后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旱涝的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鄂州市中度及以下旱涝受旱几率高于受涝几率,而重度及以上旱涝正好相反;鄂州市整体变旱,但季节略有差异,其中春季、夏季和冬季变旱,秋季变涝;鄂州市旱涝发生季节差异明显,其中夏季易旱,但持续时间较短;春季易涝,持续时间长;降水量直接决定鄂州市旱涝程度,其次是蒸散量,而蒸散量的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结论】SPEI适用于研究鄂州市旱涝演变特征,可以作为气候变化和预警发布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州市 SPEI指数 旱涝布局 演变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