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VA and Farinograph Properties Study on Blends of Resistant Starch and Wheat Flour 被引量:17
1
作者 FU Lei TIAN Ji-chun +1 位作者 SUN Cai-ling LI Chu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12-822,共11页
Resistant starch (RS) is the undigested starch that passes through the small intestine to the large intestine. As a functional low calorie additive, it has spec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industry. Rapid visco anal... Resistant starch (RS) is the undigested starch that passes through the small intestine to the large intestine. As a functional low calorie additive, it has spec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industry. Rapid visco analysis (RVA) and the Brabender farinograph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asting properties and the viscoelasticity of blends of RS (RS3 and RS2) and three wheat flours. The wheat flours represented strong gluten wheat (SGW), intermediate gluten wheat (IGW), and weak gluten wheat (WGW) flour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RS substitution (0, 5, 10, 15, and 20%). The influence of RS3 on the control wheat flours and RS-wheat flour blend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RS2. The peak, trough, and final viscosities of RS3-wheat flour blen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RS2-wheat flour blends. The peak, trough, breakdown, final, and setback viscosities ofwheat-RS blends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resistant starch contents from 0 to 20% in the blends. The 0-20% RS-wheat flour blends were all able to form doughs. The dough development times, dough stabilities, dough breakdown times, and farinograph quality numbers for the RS-wheat flour blends decreased as the RS proportion in the blends increased. The values for RS-SGW flour blends were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RS-IGW and then RS-WGW flour blends. The water absorption values for RS-wheat flour blends and the mixing tolerance index for RS-WGW flour blends were found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RS from 0 to 20%, but the mixing tolerance index for RS-SGW and RS-IGW flour blend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st the different ratios.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arinograph quality number was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ough breakdown time, dough stability, and dough development time (r= 1.000, 0.958, 0.894), and high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ixing tolerance index (r =-0.890). Data from this study can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ugh-based products. It also provides a basis for RS-wheat flour blend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ant starch wheat flour pasting properties rapid viscosity analysis dough stability farinograph quality number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resistant starch in bread: processing, proximate composition and sensory quality of functional bread products from wheat flour and African locust bean <i>(Parkia biglobosa)</i>flour 被引量:3
2
作者 Abdoulaye Sankhon Issoufou Amadou Wei-Rong Ya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年第5期122-129,共8页
Application of resistant starch prepared from parkia flour was produced by replacement of wheat flour with 0, 5%, 10%, 15%, 20%, 30% and 40% Parkia flour. Processing, proximate composition, digestibility of resistant ... Application of resistant starch prepared from parkia flour was produced by replacement of wheat flour with 0, 5%, 10%, 15%, 20%, 30% and 40% Parkia flour. Processing, proximate composition, digestibility of resistant starch in bread and sensory quality were evaluated. Resistant starch was significantly (p < 0.05) increased as Parkia flour level increase in all breads. The resistant starch prepared from Parkia flour was 47.21%. However, wheat bread was 1.47% and Parkia bread 18.52% to 22.28% baked of (200℃ at 45 min) with 2.16% wheat bread and 31.74% to 35.05% Parkia bread baked of (130℃ at 90 min). Supplementation of wheat flour with Parkia flour 0 - 40% increased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significantly (p < 0.05) from (7.89% - 15.68%), ash from (0.91% - 2.54%) and crude fiber (1.41% - 4.97%). Color of the bread treatments was remarkably affected by addi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Parkia flour. Therefore, Parkia flour could be added to wheat flour up to 15% without any observed detrimental effect on bread sensory properties.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read with 5% to15% Parkia flour were rated the most acceptable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acceptabilit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is could be used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bread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ere malnutrition is preval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a flour Resistant starch BREAD PROXIMATE Composition Sensory Evaluation
下载PDF
Edible Films of Blended Cassava Starch and Rice Flour with Sorbital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被引量:1
3
作者 Pomchai Rachtanapun Dararat Pankan Darin Srisawat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2年第2期252-258,共7页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山梨醇 混合 米粉 可食性膜 机械性能 高分子薄膜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tructur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lour and Starch from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4
作者 曾红亮 黄灿灿 +3 位作者 陈培琳 郑宝东 刘骏 张怡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825-1836,共12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structur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flour(DF), starch(DS) and purified starch(PDS). DS and PDS showed higher tot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structur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flour(DF), starch(DS) and purified starch(PDS). DS and PDS showed higher total starch and amylose content as compared to DF. Starch granules of DF were oval shape with rough surface while DS and PDS were relatively smooth by SEM. According to XRD measurements, FT-IR spectroscopy and 13 C CP/MAS NMR spectroscopy, all samples displayed C-type crystalline pattern, and PDS displayed the highest relative crystallinity and short-range order structure. However, DF contained the greatest content of the amorphous-phase. DF displayed the absorption peaks at 1730 and 1560 cm^-1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 groups of lipid and protein using FT-IR spectroscopy. Furthermore, DF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asting temperature while DS displayed the great peak and breakdown viscosity, as well as PDS had the highest setback and final viscosity, presumably due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differences. DF exhibited the highest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whereas PDS displayed the greatest gelatinization enthalpy. The pasting and gelatinization properties of flour and star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crystallinity, short-range order structure 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tarch and its associated compounds. The results allow the improvement in the manufacture of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flour and starch with desirable pasting and gelatinization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flour starch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魔芋凉粉的配方及工艺优化
5
作者 高雪丽 雷爽慧 +1 位作者 李光辉 郭卫芸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选用红薯淀粉和魔芋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及质构参数为实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红薯淀粉添加量、魔芋粉添加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产品感官及质构的影响,并选择正交试验来优化魔芋凉粉的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 选用红薯淀粉和魔芋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及质构参数为实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红薯淀粉添加量、魔芋粉添加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产品感官及质构的影响,并选择正交试验来优化魔芋凉粉的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以产品质量计):红薯淀粉16 g/100g、魔芋粉0.5 g/100g、纯净水83.5 mL;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11 min.该条件下制备的凉粉产品质地细腻,表明光滑,弹性好,不粘牙,质构特性较好,综合评分为87.4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粉 红薯淀粉 配方 工艺
下载PDF
阿拉伯木聚糖对面团及面制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耿梦园 罗登林 +5 位作者 白周亚 黄继红 冯军伟 李佩艳 岳崇慧 王立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369,共6页
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在面团加工过程中会与其主要组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面团特性和面制品品质。文章分析了AX与面团中面筋蛋白和小麦淀粉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归纳了其对面团持水性、流变性和发酵特性等方... 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在面团加工过程中会与其主要组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面团特性和面制品品质。文章分析了AX与面团中面筋蛋白和小麦淀粉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归纳了其对面团持水性、流变性和发酵特性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X在应用于蒸煮类、焙烤类、油炸类面制品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目前在AX的精细结构、链构象特征、量效关系等方面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建议,以期推动AX在面制品行业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木聚糖 面筋蛋白 淀粉 面团特性 面制品品质
下载PDF
玉米淀粉-卵白蛋白复合物替代小麦粉对纸杯蛋糕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洪玉珠 张佳乐 +3 位作者 张龙鑫 周彬 胡冰 褚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83,共7页
为满足消费者对烘焙食品慢消化、低糖等需求,用玉米淀粉-卵白蛋白复合物(corn starch-ovalbumin complex,CSOVA)替代0%、25%、50%、75%和100%(w/w)的小麦粉,用零卡糖代替传统蔗糖生产纸杯蛋糕,对蛋糕质地、感官属性和消化速率进行了评... 为满足消费者对烘焙食品慢消化、低糖等需求,用玉米淀粉-卵白蛋白复合物(corn starch-ovalbumin complex,CSOVA)替代0%、25%、50%、75%和100%(w/w)的小麦粉,用零卡糖代替传统蔗糖生产纸杯蛋糕,对蛋糕质地、感官属性和消化速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用CSOVA替代小麦粉获得了更好的蛋糕品质,纸杯蛋糕的比容从2.69 cm^(3)/g增加到3.79 cm^(3)/g,硬度从63.35 g降低到39.56 g,添加CSOVA后的纸杯蛋糕更加柔软蓬松。同时,CSOVA的加入可延缓纸杯蛋糕的老化速率,降低水分损失率。CSOVA替代小麦粉后,纸杯蛋糕的快速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含量降低,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增加。同时,CSOVA的加入强化了纸杯蛋糕的蛋白质含量,拓宽了CSOVA的应用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卵白蛋白复合物 小麦粉 纸杯蛋糕 快速消化淀粉
下载PDF
小麦制粉系统中各粉路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8
作者 张珺 唐永 王立荣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收集49根全粉路粉管样品,分析其理化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小麦粉粉质对其加工的挂面烹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皮磨前路(1B~2B)具有低的破损淀粉率,为4.92%~5.90%,心磨前路1M~2M具有高的峰值黏度,均大于60;挂面烹调损失... 收集49根全粉路粉管样品,分析其理化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小麦粉粉质对其加工的挂面烹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皮磨前路(1B~2B)具有低的破损淀粉率,为4.92%~5.90%,心磨前路1M~2M具有高的峰值黏度,均大于60;挂面烹调损失率与小麦淀粉糊化时的峰值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破损淀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破损淀粉率 主成分分析 烹调损失率
下载PDF
小麦淀粉对面团微观结构及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付苗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4-79,共6页
淀粉作为小麦粉的主要成分在决定面团特性以及冷冻面团馒头品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分离重组的方法,探究淀粉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15%、20%、25%、30%、35%、40%、45%、50%时,混合粉糊化特性、面团微观结构、游离巯基... 淀粉作为小麦粉的主要成分在决定面团特性以及冷冻面团馒头品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分离重组的方法,探究淀粉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15%、20%、25%、30%、35%、40%、45%、50%时,混合粉糊化特性、面团微观结构、游离巯基含量和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淀粉的添加量改变了混合粉的糊化特性和粉质特性,分别与淀粉添加比例呈线性相关关系。随着淀粉添加比例的增加,混合粉面团弱化度和面团中游离巯基含量逐渐增加,从微观结构的变化发现面团中面筋蛋白网络的连续性逐渐降低。当淀粉添加比例达到20%时,冷冻面团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达到最小值,分别为2833 g和2567 g。适当增加小麦粉中的淀粉含量改善面团的加工适应性,更利于冷冻面团馒头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小麦粉 加工品质 冷冻面团馒头 质构特性
下载PDF
玉米粉挤压液化工艺优化
10
作者 孟悦 刘香英 +3 位作者 孙洪蕊 康立宁 曾宪鹏 杨志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7-92,共6页
为优化玉米粉挤压液化工艺,以玉米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和α-淀粉酶完成挤压液化过程,以还原糖(dextrose equivalent,DE)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玉米粉最佳的挤压液化工艺。结果表明,玉米粉挤压液化的最佳... 为优化玉米粉挤压液化工艺,以玉米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和α-淀粉酶完成挤压液化过程,以还原糖(dextrose equivalent,DE)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玉米粉最佳的挤压液化工艺。结果表明,玉米粉挤压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粉含水量32%、α-淀粉酶添加量35 U/g、挤压温度108℃,在该条件下进行挤压液化,玉米粉的挤压液化DE值为19.95%。试验还利用扫描电镜对挤压后的玉米粉进行分析,研究挤压液化玉米粉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粉 挤压液化 Α-淀粉酶 淀粉糖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不同种类淀粉与黑米粉复配体系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靳凤芳 牛丽亚 +3 位作者 曾子聪 涂瑾 余莉莉 肖建辉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为了改善黑米粉的凝胶特性,分别将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与黑米粉进行复配。对复配体系的糊化特性及凝胶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进一步分析复配体系的分子结构特性。结... 为了改善黑米粉的凝胶特性,分别将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与黑米粉进行复配。对复配体系的糊化特性及凝胶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进一步分析复配体系的分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淀粉浓度的增加,淀粉-黑米粉复配体系的峰值黏度均显著增加,糊化时间和温度降低。绿豆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显著增强了复配体系的持水力和膨润力,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显著降低了复配体系的溶解度。三种淀粉均可以促进复配体系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改善凝胶的质构特性,包括凝胶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此外,三种淀粉增强了复配体系淀粉链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降低了凝胶的持水性,增强了体系的分子短程结构有序性和相对结晶度。上述研究表明,三种淀粉都可以改善黑米凝胶的品质,且绿豆淀粉的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黑米粉 糊化特性 质构特性 分子结构
下载PDF
小麦粉粒度对淀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梦 温纪平 +2 位作者 刘帅 黄梦凡 王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4-199,共6页
采用粉筛与气流分级结合的方式对小麦粉进行分级,得到9XX/13XX、13XX/15XX、F1、F2、F3共5种粒度区间小麦粉,分别制取小麦淀粉,研究小麦粉粒度对淀粉理化指标、糊化特性、凝胶特性、热特性及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粉粒度减... 采用粉筛与气流分级结合的方式对小麦粉进行分级,得到9XX/13XX、13XX/15XX、F1、F2、F3共5种粒度区间小麦粉,分别制取小麦淀粉,研究小麦粉粒度对淀粉理化指标、糊化特性、凝胶特性、热特性及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粉粒度减小,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直链/总淀粉、降落数值及沉降体积下降,破损淀粉含量、淀粉糊透光率增加;淀粉凝胶咀嚼性与硬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黏附性在F1粒度区间最小,内聚性下降,回复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弹性则无显著性变化;13XX/15XX、F1、F2粒度区间的淀粉凝胶冻融稳定性好;各粒度区间小麦粉的淀粉糊化温度和糊化焓显著上升、黏度下降,淀粉结晶度增加、短程有序程度增加,F3粒度区间的淀粉糊化焓、结晶度最大,不易糊化。小麦粉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小麦淀粉性质造成不良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小麦制粉行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粒度 淀粉 淀粉凝胶 特性
下载PDF
热处理对小麦粉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泽宇 卞科 +2 位作者 刘远晓 李萌萌 关二旗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178,共10页
热处理常用于小麦及小麦粉的杀菌、钝酶、脱毒、干燥以及改性,是小麦储藏与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研究发现,适当的热处理可显著改善小麦粉的营养品质、理化特性及储藏稳定性,而不当的热处理则对小麦粉的加工品质有不利影响。本文... 热处理常用于小麦及小麦粉的杀菌、钝酶、脱毒、干燥以及改性,是小麦储藏与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研究发现,适当的热处理可显著改善小麦粉的营养品质、理化特性及储藏稳定性,而不当的热处理则对小麦粉的加工品质有不利影响。本文总结了热处理在小麦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在处理过程中对小麦粉结构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认为,热处理主要通过影响淀粉的表面结构、结晶区域、淀粉链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以及基质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小麦粉的粉质、糊化特性等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过热蒸汽 微波 湿热处理 淀粉改性
下载PDF
糯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娄海伟 王媛 赵仁勇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8,共9页
糯玉米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谷物,是普通玉米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经过突变而形成的独特品种,其中支链淀粉含量在95%以上。天然糯玉米淀粉具有峰值黏度高、溶胀力强、抗老化、透明度高且易消化等优势特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糯玉米淀... 糯玉米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谷物,是普通玉米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经过突变而形成的独特品种,其中支链淀粉含量在95%以上。天然糯玉米淀粉具有峰值黏度高、溶胀力强、抗老化、透明度高且易消化等优势特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糯玉米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却十分局限,因此探究糯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拓展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成为糯玉米的研究方向。对糯玉米的起源、淀粉的合成机制及其优质特性进行了概述,总结了近年糯玉米淀粉在面制品、脂肪替代物、乳状液、增稠剂和微胶囊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还探讨了糯玉米淀粉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为其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淀粉 面制品 脂肪替代物 乳状液 微胶囊
下载PDF
红薯全粉与玉米淀粉共混体系的凝胶特性及其粉丝品质研究
15
作者 余振宇 韩嵊峻 +10 位作者 胡尧 郝宗围 王宇 李超 谷宗艳 张强 肖亚庆 刘英男 刘抗 郑明明 周裔彬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114,共9页
以玉米淀粉和红薯全粉为原料应用于粉丝的制作中,研究玉米淀粉质量分数对混合粉凝胶特性及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淀粉质量分数为40%~50%时,混合粉的回生值、G′、凝胶硬度和内聚性逐渐提高,粉丝断条率、浑汤透光率和烹煮损失率... 以玉米淀粉和红薯全粉为原料应用于粉丝的制作中,研究玉米淀粉质量分数对混合粉凝胶特性及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淀粉质量分数为40%~50%时,混合粉的回生值、G′、凝胶硬度和内聚性逐渐提高,粉丝断条率、浑汤透光率和烹煮损失率下降,硬度、咀嚼性增加。与红薯全粉凝胶相比,混合粉凝胶形成了连续、不均匀的网孔状结构。玉米淀粉质量分数为50%~60%时,混合粉凝胶老化能力减弱,粉丝耐煮性和咀嚼性下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当玉米淀粉质量分数为50%时,混合粉凝胶网络结构最致密,粉丝剖面孔洞数量最少且孔径最小,耐煮性和咀嚼性最佳。红薯全粉粉丝的膳食纤维含量是红薯淀粉粉丝的47.93倍,表明以红薯全粉为原料可以制作富含膳食纤维的粉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全粉 玉米淀粉 凝胶特性 粉丝品质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薯麦混合粉淀粉含量检测
16
作者 岳明慧 张姗姗 +3 位作者 张静 印祥 李宏军 马成业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7-202,共6页
为快速无损检测薯麦混合粉中的淀粉含量,在近红外(900~2500 nm)的光谱范围采集样品的高光谱图像,通过对比原始光谱和七种不同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模型效果,确定多元散射校正法(MSC)为最佳... 为快速无损检测薯麦混合粉中的淀粉含量,在近红外(900~2500 nm)的光谱范围采集样品的高光谱图像,通过对比原始光谱和七种不同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模型效果,确定多元散射校正法(MSC)为最佳预处理方法。采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法(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提取特征波长,建立PLS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结果表明SPA显著的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SPA-MLR模型检测集的决定系数(R_(P)^(2))为0.9181,检测集的均方根误差为0.4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麦混合粉 淀粉含量 高光谱成像技术 无损检测 可视化
下载PDF
优糖米熟粉的理化特性与血糖生成指数评价
17
作者 汤剑豪 白建江 +4 位作者 万常照 朴钟泽 龚长春 徐伟琴 杨瑞芳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
优糖米熟粉是以功能稻米“优糖米”为原料,采用焙炒工艺开发的口感风味俱佳的高抗性淀粉含量初加工产品。以优糖米熟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通过控制不同水浴温度条件(5... 优糖米熟粉是以功能稻米“优糖米”为原料,采用焙炒工艺开发的口感风味俱佳的高抗性淀粉含量初加工产品。以优糖米熟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通过控制不同水浴温度条件(55℃、65℃、75℃、85℃、95℃)测定其溶解特性;使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其糊化特性;通过开展人体试验,测定其GI值,并对其控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每100 g优糖米熟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87.62 g、蛋白质8.31 g、脂肪2.46 g。优糖米熟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61 g∕(100 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75 g∕(100 g),相比优糖米生粉,优糖米熟粉中各氨基酸含量均增加。优糖米熟粉的溶解度和溶胀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显著低于优糖米生粉的溶解度。优糖米熟粉的糊化温度、峰值时间分别为94.5℃、7.0 min,其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分别为92.0RVU、60.3RVU、123.7RVU、31.6RVU、63.4RVU和94.8RVU,相比优糖米生粉,优糖米熟粉糊化难度增加,溶胶黏度显著下降。人体GI测试表明,沸水冲调后的优糖米熟粉GI值为56,属于中GI食物。由上述结果可知,高温焙炒处理影响了优糖米粉的加工特性和营养价值,食用优糖米熟粉可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糖米熟粉 抗性淀粉 营养成分 溶解特性 糊化特性 血糖生成指数
下载PDF
3种青香蕉粉经压热处理后的消化性与结构研究
18
作者 张思维 赵康云 +4 位作者 王金梦 徐飞 陈小爱 申铉日 张彦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68-1477,共10页
香蕉(Musa spp.)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水果之一,因其味美香甜、营养丰富而广受喜爱,其食用方式以熟果鲜食为主。香蕉在成熟之前富含90%以上的抗性淀粉,有效利用青香蕉中的抗性淀粉可以显著提高香蕉种植产业附加值。此外,青香蕉在采收过程... 香蕉(Musa spp.)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水果之一,因其味美香甜、营养丰富而广受喜爱,其食用方式以熟果鲜食为主。香蕉在成熟之前富含90%以上的抗性淀粉,有效利用青香蕉中的抗性淀粉可以显著提高香蕉种植产业附加值。此外,青香蕉在采收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残次果,造成淀粉资源的严重浪费。本研究拟探究压热处理对不同品种青香蕉中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消化性能影响,选取天然青大蕉、粉蕉和贡蕉为原料,对压热处理前后的青香蕉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快速糊化粘度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探究其结构变化与消化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压热处理后,青香蕉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由91.50%~93.33%(RS2型)下降至39.17%~44.63%(RS3型),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青香蕉粉中的颗粒完全糊化崩解,颗粒表面粗糙,粒径分布不一,形状不规则;直链淀粉含量由23.3%~28.3%增加至32.7%~37.0%;青香蕉粉的热稳定性和凝胶焓显著下降(P<0.05),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升高,糊化温度降低。经压热处理后青香蕉粉仍维持B型结晶结构,相对结晶度由28.98%~32.56%下降至20.66%~22.26%。经过压热处理的青香蕉粉与天然青香蕉粉相比,未产生新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短程有序性R1047/1022由1.031~1.166降低至1.016~1.122。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经过压热处理后RS含量降低,但抗性淀粉由RS2转变为RS3,表明经过高压处理后抗性淀粉的稳定性显著提升。该研究可为热稳定性香蕉抗性淀粉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天然淀粉基材料的开发,对缓解香蕉产业中的产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香蕉粉 压热处理 抗性淀粉 淀粉消化
下载PDF
藜麦淀粉-小麦混合粉物化特性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19
作者 冯亚运 朱怡霖 +1 位作者 张浩 张宏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以藜麦淀粉和小麦粉为原料,研究藜麦淀粉添加量对混合粉(藜麦淀粉和小麦粉)物化特性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藜麦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膨胀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与最终黏度均逐渐增大,水溶指数和衰减值逐渐降低... 以藜麦淀粉和小麦粉为原料,研究藜麦淀粉添加量对混合粉(藜麦淀粉和小麦粉)物化特性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藜麦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膨胀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与最终黏度均逐渐增大,水溶指数和衰减值逐渐降低。混合粉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逐渐减小,吸水率和弱化度逐渐增加。当藜麦淀粉添加量增加到30%时,混合粉面团的延伸度、拉伸阻力和能量开始明显降低。综合来看,当藜麦淀粉的添加量不高于30%时,混合粉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淀粉 小麦粉 物化特性 流变学特性
下载PDF
小麦粉体系直接酶解制备淀粉糖和蛋白肽的研究
20
作者 王章存 李秀芳 +2 位作者 安广杰 张培旗 胡金强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3,66,共5页
以小麦粉为原料制备小麦淀粉糖和蛋白肽,分析小麦粉和小麦淀粉在高温、中温淀粉酶酶解过程中的特点变化,并与谷朊粉对比蛋白质水解度。结果表明:小麦粉分别经高温和中温淀粉酶水解125 min后,淀粉水解度分别为63.4%和60.3%,黏度分别为23.... 以小麦粉为原料制备小麦淀粉糖和蛋白肽,分析小麦粉和小麦淀粉在高温、中温淀粉酶酶解过程中的特点变化,并与谷朊粉对比蛋白质水解度。结果表明:小麦粉分别经高温和中温淀粉酶水解125 min后,淀粉水解度分别为63.4%和60.3%,黏度分别为23.5 mPa.s和25.1 mPa.s,淀粉糖得率分别为97.93%和92.63%,纯度分别为98.51%和98.21%;2种淀粉酶水解后所得蛋白质经碱性蛋白酶水解5 h后的水解度分别为14.97%和16.13%,相同处理条件的谷朊粉水解度为12.67%,表明湿面筋蛋白比经高温干燥的谷朊粉更易被蛋白酶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淀粉糖 蛋白肽 谷朊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