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Optimized Synthesis of Starch-g-Lactic Acid Copolymer with High Grafting Degree Catalyzed by Sulfuric Acid
1
作者 胡志颖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1187-1190,共4页
The starch-g-lactic acid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with catalysis of sulfuric acid by onestep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starch-g-lactic acid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R, 13C-NMR, HMBC, XRD, and SEM.... The starch-g-lactic acid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with catalysis of sulfuric acid by onestep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starch-g-lactic acid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R, 13C-NMR, HMBC, XRD, and S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grafting degree of starch can reach 75% when the starch-g-lactic acid copolymer is activated at 80 ℃ for 2 h and reacted with lactic acid at 90 ℃ for 4 h in vacu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starch lactic acid sulfuric acid starch-g-lactic acid copolymer graft copolymerization
下载PDF
Design and comparative in-vitro and in-vivo evaluation of starch-acrylate graft copolymer based salbutamol sulphat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2
作者 Pankaj Kumar Ashok Laxmanrao Ganure +2 位作者 Bharat Bhushan Subudhi Shubhanjali Shukla Pooja Upadhyay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3期239-246,共8页
The present work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of salbutamol sulphate(SS)using graft copolymers of methyl methacrylate(St-g-PMMA and Ast-g-PMMA)on starch and acetylated starch.Formulations w... The present work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of salbutamol sulphate(SS)using graft copolymers of methyl methacrylate(St-g-PMMA and Ast-g-PMMA)on starch and acetylated starch.Formulations were evaluated fo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like hardness,friability,drug release,drug content and weight variations,which fulfilled all the official requirements of tablet dosage form.The release rates from formulated matrix tablets were studied at SGF(pH 1.2)followed by SIF(pH 6.8).Drug release from the graft copolymer based tablets was found to be sustained upto the 14 h with>75%drug release.The in-vitro rele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graft copolymer based matrix formulations(F3&F4)exhibited highest correlation value(r2)for higuchi kinetic model and Korsmeyer's model with n values between 0.61 and 0.67 proved that release mechanisms were governed by both diffusion and erosion mechanism.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tmax,Cmax,AUC,Ke,and t1/2)of the graft copolymers matrices and HPMC K100M matrix tablets,indicating their comparable sustained release effect.The potential of graft copolymers to sustain the drug release is well supported by in-vivo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and their adequat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ake them promising excipients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butamol sulphate Methyl methacrylate graft copolymers Acetylated starch Korsmeyer's model In vitro and in vivo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酰胺对高岭土动态絮凝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博 刘新辉 +4 位作者 姚雷 袁雪 谢永鑫 卜祥宁 沙杰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高岭土等黏土矿的存在是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未有关于难沉降煤泥水动态絮凝过程的研究。相较于聚丙烯酰胺(PAM)合成单体的毒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SAM)合成的单体可降解性好。为此,以高岭土为研究对象,系统对比了SAM与PAM... 高岭土等黏土矿的存在是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未有关于难沉降煤泥水动态絮凝过程的研究。相较于聚丙烯酰胺(PAM)合成单体的毒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SAM)合成的单体可降解性好。为此,以高岭土为研究对象,系统对比了SAM与PAM对高岭土动态絮凝过程的影响。首先,考察了不同SAM与PAM用量下的沉降速度和絮凝效果。随后,通过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和颗粒录影显微镜(PVM)技术研究了高岭土悬浮液在SAM和PAM作用下的不同粒级颗粒数量变化。沉降实验和FBRM-PVM测试结果表明,PAM能够形成更多的+100μm大絮团,使得PAM具有更好的沉降效果;SAM形成的絮团更稳定,对细颗粒的絮凝效果更好。最后,通过FBRM获得的数据,基于Smoluchowski模型计算了PAM和SAM作用下高岭土的絮凝动力学参数,发现PAM作用下的絮凝指数明显高于SAM,同时-30μm和30~60μm颗粒数量的动态变化主导了絮凝动力学中絮团的形成过程。总体而言,PAM可以形成更多的、松散的大絮团,有利于高岭土的快速沉降,但对微细颗粒絮凝效果不佳。相较于PAM,SAM独特的多链立体网状结构,有利于微细颗粒絮凝和形成稳定的絮团,从而避免选煤厂洗水系统中细泥的循环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 聚丙烯酰胺 FBRM-PVM 絮凝动力学 高岭土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酰胺表面控制反应机理及接枝产物结构表征 被引量:31
4
作者 尚小琴 赖雅平 +3 位作者 陈展云 童张法 江惠仪 郑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10-2114,共5页
以木薯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手段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聚合机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淀粉与丙烯酰胺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 以木薯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手段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聚合机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淀粉与丙烯酰胺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团粒表面,符合表面控制反应机理;接枝共聚物中含有淀粉和丙烯酰胺成分;共聚反应改变了原淀粉的聚集形态,接枝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形的聚集态结构;但对淀粉的热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物 反相乳液 机理 表征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物在淀粉/聚乳酸共混体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37
5
作者 涂克华 王利群 王焱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8-110,114,共4页
研究了淀粉 /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考察了淀粉 -聚醋酸乙烯酯和淀粉 -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对淀粉 /聚乳酸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发现上述两种接枝共聚物均可有效地增加淀粉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
关键词 淀粉接枝共聚物 淀粉 聚乳酸 共混体系 作用 相容性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党亚固 费德君 +1 位作者 唐建华 黄开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0-52,共3页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絮凝剂的工艺过程 ,测定了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玉米淀粉为接枝反应适宜的原料 ,原料丙烯酰胺和淀粉的最佳重量比为 2 .7∶1,最佳引发剂浓度为 1× 10 -3 mol/L ;接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絮凝效果受...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絮凝剂的工艺过程 ,测定了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玉米淀粉为接枝反应适宜的原料 ,原料丙烯酰胺和淀粉的最佳重量比为 2 .7∶1,最佳引发剂浓度为 1× 10 -3 mol/L ;接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絮凝效果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小 ,絮凝湿法磷酸料浆的最佳用量为 4mg/kg ,而采用市售聚丙烯酰胺的最佳用量为 6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性能研究 絮凝剂 淀粉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下载PDF
淀粉-醋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朱常英 由英才 +1 位作者 赵幅凯 刁虎欣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0-724,共5页
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淀粉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用质子核磁共振谱研究了接枝支链的化学组成,用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晶结构变化,分别用实验室酶分解法和室外土壤掩埋法测定了接枝共聚物的... 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淀粉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用质子核磁共振谱研究了接枝支链的化学组成,用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晶结构变化,分别用实验室酶分解法和室外土壤掩埋法测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说明,仅接枝共聚物中的淀粉部分能被微生物降解,接枝支链部分不能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物 生物降解
下载PDF
降解淀粉与乙烯基类单体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吕生华 马建中 +1 位作者 吕庆强 杨宗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1-283,共3页
适当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乙烯基类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接枝聚合得到了改性淀粉鞣剂。当体系中w (降解淀粉 ) =10 %、w (乙烯基类单体 ) =2 0 %、引发剂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 .0 %、反应温度为 5 0℃、反应时间为 1 5h时所得聚合物的接枝... 适当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乙烯基类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接枝聚合得到了改性淀粉鞣剂。当体系中w (降解淀粉 ) =10 %、w (乙烯基类单体 ) =2 0 %、引发剂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 .0 %、反应温度为 5 0℃、反应时间为 1 5h时所得聚合物的接枝百分率为 87%、接枝效率为94%及接枝频率为 43。用其预鞣时可减少铬鞣剂用量 30 %~ 5 0 % ,铬鞣废液中铬含量降低到 ρ(Cr2 O3) =0 .2 6g/L ,用其复鞣时所得成革的选择填充性显著。成品革丰满柔软 ,粒面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淀粉 乙烯基类单体 接枝聚合物 预鞣 复鞣 合成 铬鞣
下载PDF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葛玉斌 吴永革 +3 位作者 孙文田 周慧 李惟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78-980,共3页
报道了一种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此球有很强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致孔率(30%~40%),平均孔径约为19.5nm.以其为载体固定化精化酶活力为1462IU/g干胶,比活为29.31IU/mg蛋白.
关键词 多孔 球状 淀粉接枝共聚物 酶载体 固定化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66
10
作者 赵彦生 李万捷 +1 位作者 沈敬之 温亚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70-373,共4页
本文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GM)为母体进行一步法改性阳离子絮凝剂(CSGM)的合成研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产物阳离子度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研究CSGM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性能。
关键词 红外光谱 SGM CSGM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淀粉与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德明 施云峰 +1 位作者 谢春兰 周长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5-838,共4页
采用三甲基硅烷基(TMS)保护淀粉作为大分子引发剂,辛酸亚锡催化,制备聚乳酸与淀粉的接枝共聚物。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实了共聚物的形成。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亲水性糖基的引入使共聚物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在pH=7.2的PBS缓冲液中... 采用三甲基硅烷基(TMS)保护淀粉作为大分子引发剂,辛酸亚锡催化,制备聚乳酸与淀粉的接枝共聚物。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实了共聚物的形成。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亲水性糖基的引入使共聚物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在pH=7.2的PBS缓冲液中,共聚物膜能较快降解,6d后失重率接近50%,10d后完全降解。对聚乳酸进行糖基化改性,将大大拓展聚乳酸类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淀粉 接枝共聚 生物材料
下载PDF
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存国 董晓臣 +3 位作者 何丽霞 刘维 董献国 高晓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04-1907,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用FTIR等方法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糊化时间、丙烯酸中和度、产物烘干温度、丙烯酸与淀粉不同混合比例等因素对接枝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优化出了在实验室用...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用FTIR等方法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糊化时间、丙烯酸中和度、产物烘干温度、丙烯酸与淀粉不同混合比例等因素对接枝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优化出了在实验室用玉米淀粉和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倍率吸水树脂的工艺条件,制备的吸水树脂吸去离子水近100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淀粉 丙烯酸 K2S2O8-Na2S2O3引发剂 接枝共聚
下载PDF
不同种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淀粉与丙烯酸接枝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存国 孙琳 +4 位作者 林琳 董晓臣 袁涛 肖红杰 赵树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0-292,296,共4页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H2O2、K2S2O8-Na2S2O3、Mn3+及Ce4+等不同种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用FTIR、XRD、DSC等方法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不同氧...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H2O2、K2S2O8-Na2S2O3、Mn3+及Ce4+等不同种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用FTIR、XRD、DSC等方法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不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分析和吸水性能测试结果比较,研究表明采用K2S2O8-Na2S2O3做引发体系时,接枝产物的吸水倍率最高,吸去离子水近100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淀粉 丙烯酸 氧化-还原引发剂 接枝共聚
下载PDF
淀粉接枝衣康酸/丙烯酸高吸水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7
14
作者 栗海峰 范力仁 +3 位作者 罗文君 宋吉青 李茂松 潘亚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65-3171,共7页
旨在为降低吸水材料成本、拓宽原料来源、提高生物降解性、减少对石油化工产品的依赖提供指导,以水溶液接枝共聚法制备了淀粉接枝衣康酸/丙烯酸高吸水材料(S/IA/AA),讨论了淀粉糊化条件、中和度、单体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材料吸水性... 旨在为降低吸水材料成本、拓宽原料来源、提高生物降解性、减少对石油化工产品的依赖提供指导,以水溶液接枝共聚法制备了淀粉接枝衣康酸/丙烯酸高吸水材料(S/IA/AA),讨论了淀粉糊化条件、中和度、单体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SEM、EDX等对吸水材料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淀粉糊化最佳条件为糊化温度80℃,糊化比为10g·g-1,糊化时间30min;吸水材料合成最佳条件为中和度50%,衣康酸40%,淀粉20%,引发剂为4×10-3mol·L-1,交联剂0.075%,反应温度50℃;利用40%衣康酸替代丙烯酸所制S/IA/AA同S/AA相比,其吸水性能有一定提高且保水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吸水高分子材料 淀粉接枝共聚物 衣康酸 溶胀动力学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微球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宁青菊 肖昊江 +3 位作者 李仲谨 王磊 朱雷 余丽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在反相悬浮体系中以K_2S_2O_8-NaHSO_3引发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微球,研究微球对Cd^(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SEM、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吸附机理。结... 在反相悬浮体系中以K_2S_2O_8-NaHSO_3引发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微球,研究微球对Cd^(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SEM、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微球对Cd^(2+)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吸附Cd^(2+)使微球的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同时促进了微球中主链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接枝共聚微球 吸附 Cd^(2+) 机理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6
作者 周明 蒲万芬 +1 位作者 胡佩 赵金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21,23,共5页
分别以化学引发法和辐射引发法阐述了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和生产情况。介绍了化学引发接枝聚合淀粉接枝丙烯腈类树脂、淀粉接枝丙烯酸类树脂、淀粉接枝多元单体类树脂、复合型淀粉接枝脂类树脂的研究现状,对化学引发的主要影... 分别以化学引发法和辐射引发法阐述了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和生产情况。介绍了化学引发接枝聚合淀粉接枝丙烯腈类树脂、淀粉接枝丙烯酸类树脂、淀粉接枝多元单体类树脂、复合型淀粉接枝脂类树脂的研究现状,对化学引发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讨论了辐射引发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中所应用的微波辐射引发、紫外光辐射引发和γ射线辐射引发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现状。指出今后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应该向多元接枝共聚、制备复合型树脂和抗盐性树脂、微波固相合成、简单工艺、高效引发剂和加强理论基础研究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淀粉 化学引发 辐射引发 接枝共聚树脂
下载PDF
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新方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姜绍通 伍亚华 赵妍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0-263,共4页
以简化生产工艺为目的,研究了甘薯淀粉经常温糊化后,通过水溶液共聚法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新方法;该法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吸去离子水达1 000 g/g,吸生理盐水达84 g/g,在70℃或110℃下12 h保水率分别为60%或18%。
关键词 甘薯淀粉 丙烯酸 接枝共聚 保水率
下载PDF
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对钢在HCl中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1 位作者 付惠 李云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5,共7页
以木薯淀粉(CS)、丙烯酰胺(A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CSGC);采用失重法、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SEM考察了CCSGC对冷轧钢在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 以木薯淀粉(CS)、丙烯酰胺(A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CSGC);采用失重法、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SEM考察了CCSGC对冷轧钢在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CCSGC在1.0 mol/L 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优良的缓蚀作用,20~50℃下,当CCSGC添加量为50 mg/L时,冷轧钢的最大缓蚀率均能超过92%,缓蚀性能明显高于CS、AA、DMDAAC或CS/AA/DMDAAC混合物。CCSGC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混乱度增加、放热的混合吸附过程。CCSGC为通过"几何覆盖效应"同时抑制阴极和阳极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结果表明:EIS呈存在弥散效应的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CCSGC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双电层电容值却减小。SEM结果表明:CCSGC能有效地抑制钢在HCl中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木薯淀粉 接枝共聚物 缓蚀剂 吸附 淀粉化学品
下载PDF
丙烯酰胺接枝活化淀粉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新玲 白守礼 +3 位作者 黄祖强 张友全 廖丹葵 童张法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4,共5页
以机械活化淀粉(St)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机械活化30 min和60 min的两种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M30-St-g-PAM、M60-St-g-PAM)。考察了索氏抽提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热分... 以机械活化淀粉(St)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机械活化30 min和60 min的两种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M30-St-g-PAM、M60-St-g-PAM)。考察了索氏抽提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并与原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物(St-g-PAM)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成功接枝于活化淀粉上;M30-St-g-PAM和M60-St-g-PAM具有网状多孔洞结构,丙烯酰胺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在淀粉的无定型区和结晶区同时发生,机械活化有效地提高了玉米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共聚反应改变了原淀粉的聚集状态,接枝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型的聚集态结构;热稳定性比St-g-PAM增强。M60-St-g-PAM与M30-St-g-PAM相比接枝反应不均,热稳定性稍有下降。确定了以乙二醇/冰乙酸(体积比60∶40)为抽提溶剂完全除去均聚物的抽提时间为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机械活化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新型运输用煤炭抑尘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来水利 柴强 +1 位作者 王宾 杨宁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氧化淀粉,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AA)为原料,经接枝共聚制备了一种黏结型抑尘剂。经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扫描电镜查看了喷洒抑尘剂后煤粉固化层的表面形貌。当m(氧化淀粉+PVA)∶m(AA)=1∶1时,接枝率可达94%。并对表面固化... 以氧化淀粉,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AA)为原料,经接枝共聚制备了一种黏结型抑尘剂。经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扫描电镜查看了喷洒抑尘剂后煤粉固化层的表面形貌。当m(氧化淀粉+PVA)∶m(AA)=1∶1时,接枝率可达94%。并对表面固化层的的抗压性、抗风蚀性、温度适应性和耐雨水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煤粉固化层的抗压强度为0.098MPa;经3h(风速为14~15m/s)吹扫,煤粉损失率仅为2.5%;在-12~50℃不同环境温度下和经3次雨水淋湿实验,煤粉固化层的抗压强度基本不变。该抑尘剂能有效减少在运输中煤粉扬尘污染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尘剂 氧化淀粉 丙烯酸 聚乙烯醇 接枝共聚共混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