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动氮加追氮对不同密度大豆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文相 张明聪 +2 位作者 刘元英 吴琼 赵晶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11,共6页
以大豆品种东农52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设置3个密度和3种施氮方式,研究了启动氮加追氮对不同密度大豆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启动氮加追氮处理与氮作基肥一次施用相比,R5期后氮积累量和氮同化贡献率显著增加,其中25万株.h... 以大豆品种东农52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设置3个密度和3种施氮方式,研究了启动氮加追氮对不同密度大豆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启动氮加追氮处理与氮作基肥一次施用相比,R5期后氮积累量和氮同化贡献率显著增加,其中25万株.hm-2密度下启动氮加R4追氮处理的氮积累量增加109.5%(P<0.01)。相同施肥条件下,R5期前氮积累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R5期后启动氮加R4追氮处理25万株.hm-2密度下的氮素积累量较20和30万株.hm-2分别增加27.4%和16.0%(P<0.05)。R5期后氮积累量和氮同化贡献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5万株.hm-2密度下启动氮加R4追氮处理获得了最高产量,与其它各处理相比提高了9.1%~25.6%(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密度 启动氮加追氮 氮素积累 产量
下载PDF
启动氮加追氮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叶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志远 董彦明 +2 位作者 罗翔宇 孙文相 刘元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0,共5页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氮(N50 kg·hm-2)条件下,研究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叶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氮15 kg·hm-2加盛荚期追氮35 kg·hm-2(N15+35R4)既不会因大豆营养体过大造成群体郁闭,也不...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氮(N50 kg·hm-2)条件下,研究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叶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氮15 kg·hm-2加盛荚期追氮35 kg·hm-2(N15+35R4)既不会因大豆营养体过大造成群体郁闭,也不会因生长不足而影响后期干物质积累,并能延缓叶片早衰,提高大豆鼓粒期以后的净同化量和叶生产力(即单位干重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合成的干物质数量)。N15+35R4处理与氮作基肥一次性施用(N50)处理相比,鼓粒期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24.5%(P<0.01),叶生产力增加165.4%(P<0.01),产量提高30.4%(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启动氮加追氮 干物质积累 叶生产力
下载PDF
启动氮加追肥对氮在大豆体内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翔宇 董彦明 +3 位作者 刘志远 孙文相 罗盛国 刘元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8,共6页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氮(纯N 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一次性施用(对照);R3或R4期一次性追肥;启动氮15 kg加R3或R4期追氮35 kg共5个处理,研究启动氮加追肥对氮在大豆体内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5期,与对照相比...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氮(纯N 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一次性施用(对照);R3或R4期一次性追肥;启动氮15 kg加R3或R4期追氮35 kg共5个处理,研究启动氮加追肥对氮在大豆体内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5期,与对照相比,启动氮15 kg加R4期追氮35 kg处理叶片N积累量减少11.5%,荚果N积累量增加36.6%(P<0.05);而根系N积累量增加21.7%(P<0.05),根瘤N积累量增加64.2%(P<0.05),表明启动氮加追肥处理N运转通畅,可以满足籽粒充实期大豆对氮素的需求。在R4~R8期,启动氮加R3或R4期追氮处理的氮积累量分别比基肥一次性施用处理增加82.6%和105%(P<0.01)。启动氮加R3或R4期追氮35 kg处理单株粒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4.8%和15.8%(P<0.01),产量分别增加17.6%和19.9%(P<0.01)。大豆植株R4~R8期氮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95**),提高结荚鼓粒期后大豆氮素积累量是增加大豆产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启动氮 根系 氮积累 氮分配
下载PDF
启动氮加追氮对大豆钾素积累分配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明聪 孙文相 +3 位作者 罗翔宇 董彦明 刘志远 罗盛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4-669,共6页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肥料(N50kg·hm-2、P20,40kg·hm-2、K:050kg·hm-2)的条件下,设置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N50),R3/R4期一次性追氮(NO+50R3/R4),启动氮15kg·hm-2加R3/R4期追氮35kg·h...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肥料(N50kg·hm-2、P20,40kg·hm-2、K:050kg·hm-2)的条件下,设置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N50),R3/R4期一次性追氮(NO+50R3/R4),启动氮15kg·hm-2加R3/R4期追氮35kg·hm-2(N15+35R3/R4)共5个处理,研究启动氮加追氮对大豆各器官含钾量和钾素积累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6期,与N50处理相比,N15+35R3和N15+35R4处理叶片、叶柄、茎秆和荚果的含钾量分别增加21.3%和33.6%(P〈0.01)、18.0%和24.0%(P〈0.01)、8.24%和17.5%(P〈0.05)、4.60%和6.30%(P〈0.05),钾素积累量分别增加36.0%和42.3%(P〈0.01)、16.2%和17.9%(P〈0.01)、10.57%和25.6%(P〈0.05)、14.1%和23.6%(P〈0.01)。N15+35R4处理产量最高,与N50处理相比增加30.5%(P〈0.01),但与N15+35R3处理差异不显著。R4~R6期钾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启动氮加追氮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大豆鼓粒期后各器官的含钾量与钾素积累量,为大豆高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启动氮加追氮 钾含量 钾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Timing of N Application Affects Net Primary Production of Soybean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被引量:5
5
作者 ZHANG Ming-cong SUN Wen-xiang +5 位作者 LIU Yuan-ying LUO Sheng-guo ZHAO Jing WU Qiong WU Zhen-yu JIANG Y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778-2787,共10页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ing of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and crop primary production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high yield and N use efifciency in agricultu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ing of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and crop primary production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high yield and N use efifciency in agricultu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tarting-N plus topdressing N applications (as compared to the common practice of all basal application) on soybean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A if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wo growing seasons (2011 and 2012), and the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ill) cultivar was Dongnong 52, three planting densities (20, 25 and 30 plants m-2), and four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patterns (all N fertilizer of 6 g N m-2 as basal fertilizer, all N fertilizer as topdressing at beginning pod stage (R3), 1.8 g N m-2 as basal fertilizer and 4.2 g N m-2 as topdressing at stage R3 and full pod stage (R4),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same planting density, compared to applying all N as basal fertilizer, the application of starter-N plus topdressing N substantially reduced the rate of pod abscission, and enhanced leaf area index (LAI) signiifcantly at beginning seed stage (R5) (P〈0.05), 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 during stages R4-full seed stage (R6) (P〈0.05), contribution rate of post-seed iflling assimilate to seed (CPA) (P〈0.05), and yield (P〈0.05). Applying topdressing N at stage R4 resulted in higher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yield than applying topdressing N at stage R3. When applying starter-N plus topdressing N at planting density of 25 plants m-2, LAI after stage R5 and NAR after stage R4 were increased by 5.92-16.3%(P〈0.05) and 13.7-26.6%(P〈0.05) with the planting density of 20 plants m-2, respectively, and yield was 8.46-14.0%(P〈0.05) higher than that under 20 plants m-2. When planting density increased to 30 plants m-2, only LAI during stages R4-R5 and NAR during stages R4-R5 increased by applying starter-N plus topdressing N, while the other indexes declined. Overall,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pplying starter-N plus topdressing N could signiifcantly enhance soybean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after stage R5 at planting density of 25 plants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starter-n plus topdressing N density leaf area index (LAI) 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
下载PDF
复合发酵剂对羊肉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理化品质及安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德宝 孙学颖 +4 位作者 王柏辉 田建军 靳烨 吕金积 赵丽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145,共9页
为了探究微生物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理化品质及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添加清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及肉葡萄球菌的复合发酵剂制作发酵羊肉香肠,用GC、HPLC等仪器测定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亚硝胺、生物胺、pH、Aw、色差、亚硝酸盐等指标变化... 为了探究微生物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理化品质及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添加清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及肉葡萄球菌的复合发酵剂制作发酵羊肉香肠,用GC、HPLC等仪器测定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亚硝胺、生物胺、pH、Aw、色差、亚硝酸盐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清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复合发酵剂组产酸速率显著快于LS(清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LB(清酒乳杆菌)及对照(CO)(P<0.05),发酵结束时pH值降到组中最低;pH值下降改变蛋白质束缚水分能力,促使复合发酵剂LSS组Aw下降快于其它3组,成品时为0.67(Aw)。制作过程中香肠红度值(a)表现为:复合发酵剂LSS组>LS>LB>CO,且差异显著(P<0.05)。LB、LS、LSS 3组成品香肠亚硝酸盐残留量(18.54,18.43,19.34 mg/kg)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 mg/kg)及国家安全限量标准30 mg/kg(P<0.05)。发酵成熟过程中LSS、LS组香肠无尸胺和组胺检出,且添加发酵剂3组成品香肠生物胺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B、LS、LSS3组仅检出N-甲基乙基亚硝胺(NMEA),含量依次降低,且3组亚硝胺种类及含量均少于CO组(P<0.05)。结论:使用复合发酵剂可缩短羊肉香肠发酵周期,改善香肠色泽,抑制香肠中亚硝酸盐残留及降低有害生物胺、亚硝胺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羊肉香肠 复合发酵剂 理化品质 安全性 N-亚硝胺
下载PDF
如皋火腿复合发酵剂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蒋云升 汪志君 +3 位作者 潘明 薛党辰 席军 丁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在单菌发酵试验基础上,选择耳式葡萄球菌C131、德巴利汉逊酵母Y163、芽孢杆菌R132构建如皋火腿复合发酵剂,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游离氨基酸(FAA)、三甲胺-氮(TMA-N)含量和pH值为测定指标,建立发酵菌株的优组合。结果表... 在单菌发酵试验基础上,选择耳式葡萄球菌C131、德巴利汉逊酵母Y163、芽孢杆菌R132构建如皋火腿复合发酵剂,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游离氨基酸(FAA)、三甲胺-氮(TMA-N)含量和pH值为测定指标,建立发酵菌株的优组合。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28~34℃,接种量为3×10^7cfu/g、3×10^7cfu/g、2×10^7cfu/g时,火腿中的FAA最高,TMA-N含量最低,发酵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皋火腿 复合发酵剂 游离氨基酸 三甲胺-氮 发酵特性
下载PDF
启动氮对大豆可溶性糖积累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董彦明 刘志远 +2 位作者 罗翔宇 孙文相 刘元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48-52,共5页
为了探讨启动氮对可溶性糖积累、分配的影响,确定最佳施氮时期,延缓大豆叶片的衰老,增加叶片的光合能力,采用框栽法,按照氮肥施用时期设置了5个处理,研究启动氮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15+35R4... 为了探讨启动氮对可溶性糖积累、分配的影响,确定最佳施氮时期,延缓大豆叶片的衰老,增加叶片的光合能力,采用框栽法,按照氮肥施用时期设置了5个处理,研究启动氮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15+35R4(启动氮15kg.hm-2+R4期追氮35kg.hm-2)处理有利于大豆生育后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叶片后期的光合能力,并利于后期茎秆中可溶性糖的运转,增加籽粒中可溶性糖积累量,增加产量。N15+35R4较N50(基肥一次性施氮50kg.hm-2)处理产量增加了16.5%,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启动氮 可溶性糖 产量
下载PDF
添加沙葱与发酵剂对发酵羊肉干中亚硝胺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建林 赵丽华 +3 位作者 孙学颖 王丹 张晓蓉 杨帆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3,共7页
本文研究了添加沙葱与植物乳杆菌X3-2B对发酵羊肉干亚硝胺的降解作用,以及两者对发酵羊肉干理化指标(pH值、水分活度、色差)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葱与植物乳杆菌共同作用可以显著降低亚硝胺(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吗啉... 本文研究了添加沙葱与植物乳杆菌X3-2B对发酵羊肉干亚硝胺的降解作用,以及两者对发酵羊肉干理化指标(pH值、水分活度、色差)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葱与植物乳杆菌共同作用可以显著降低亚硝胺(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吗啉、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吡咯、N-亚硝基二正丙胺、N-亚硝基哌啶和N-亚硝基二正丁胺)的积累(P<0.05),促进pH值和水分活度的降低,抑制致病菌和腐败菌生长,提高发酵羊肉干产品的稳定性,在减少亚硝酸盐残留量的同时改善发酵羊肉干的色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羊肉干 沙葱 发酵剂 亚硝胺 理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剂对发酵红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秀明 周伟 +3 位作者 鲍佳彤 刘静静 杨华 马俪珍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3,共7页
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红肠品质的影响,将发酵技术应用于本无发酵工艺的红肠制品中,筛选出能够提高红肠品质的乳酸菌发酵剂。分别将常应用于发酵肉制品的7种商业乳酸菌发酵剂(木糖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THM-17)、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 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红肠品质的影响,将发酵技术应用于本无发酵工艺的红肠制品中,筛选出能够提高红肠品质的乳酸菌发酵剂。分别将常应用于发酵肉制品的7种商业乳酸菌发酵剂(木糖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THM-17)、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PRO-MIX5)、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WBL-45)、木糖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VHI-41)、木糖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SHI-59)、肉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WBX-43)和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乳酸片球菌(VBM-60))及8种单菌(弯曲乳杆菌、戊糖乳杆菌、清酒乳杆菌-1、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2、植物乳杆菌)以10~7 CFU/g的接种量接种至腌制后的肉馅中,拌馅灌肠后于35℃、80%湿度条件下发酵12 h,取样测定发酵后样品的乳酸菌数和细菌总数,再经干燥、蒸煮、烟熏、烘烤制得成品,测定其感官、pH值、色差、质构、亚硝酸盐、硝酸盐、生物胺及N-亚硝胺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5种发酵剂中以木糖葡萄球菌和植物乳杆菌2种乳酸菌发酵剂应用效果较好,所制得产品pH值分别为5.26和5.04,色泽美观,弹性适中,亚硝酸盐残留量(10.84、10.13 mg/kg)低,可显著抑制N-亚硝胺的形成(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分别为1.29、2.51 μg/kg),生物胺总量较低。由此说明,木糖葡萄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提高红肠产品的安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剂 红肠 N-亚硝胺
下载PDF
乳酸菌源亚硝化抑制剂对酱牛肉中N-亚硝胺形成的影响
11
作者 李佳怡 葛渠锋 +4 位作者 李珏 梁汉锋 唐靖仪 许德智 杨华 《肉类研究》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明确微生物源亚硝化抑制剂(microbial nitrosation inhibitor,MNI)对酱牛肉中产生的N-亚硝胺的抑制效果,将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LS)与商业复合菌WBL-45(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制备成MNI(LS-MNI与WBL-45... 为进一步明确微生物源亚硝化抑制剂(microbial nitrosation inhibitor,MNI)对酱牛肉中产生的N-亚硝胺的抑制效果,将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LS)与商业复合菌WBL-45(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制备成MNI(LS-MNI与WBL-45-MNI),以酱牛肉为研究对象,进行感官评定,测定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亚硝酸盐、生物胺及N-亚硝胺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酱牛肉中添加LS-MNI和WBL-45-MNI可显著改善其色泽和风味,WBL-45-MNI组总体感官评分显著高于LS-MNI组和对照组(P<0.05),亚硝酸盐残留量和生物胺总量则显著低于LS-MNI组和对照组(P<0.05);3组酱牛肉的TBARs值均未超过0.2 mg/kg;WBL-45-MNI组和LS-MNI组对N-二甲基亚硝胺的抑制率分别达70.94%和89.74%,对N-亚硝胺总量的抑制率分别达46.79%和36.50%。以上结果表明,清酒乳杆菌和商业复合菌WBL-45可以制备微生物源的亚硝化抑制剂来阻断肉品中N-亚硝胺的形成,WBL-45对酱牛肉的整体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酒乳杆菌 商业复合菌WBL-45 微生物亚硝化抑制剂 N-亚硝胺 酱牛肉 亚硝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