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 measured static and kinematic offsets at near and far field of the 2011 Mw 9.0 Tohoku-Oki earthquake 被引量:1
1
作者 Param K.Gautam Rajesh Sathyaseelan +5 位作者 John P.Pappachen Naresh Kumar Arkoprovo Biswas George Philip ChANDra P.Dabral Sanjit K.Pal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9年第3期213-227,共15页
The Mw 9.0 Tohoku-Oki earthquake that hit the mainland Japan on 11 th March, 2011 had resulted a devastating Tsunami due to an active thrusting between the Pacific and the North American Plates. Static and kinematic o... The Mw 9.0 Tohoku-Oki earthquake that hit the mainland Japan on 11 th March, 2011 had resulted a devastating Tsunami due to an active thrusting between the Pacific and the North American Plates. Static and kinematic offsets at the offshore epicentre of the Mw 9.0 event remain unanswered and being investigated along with their near and far field limiting distances from the epicentre. Accordingly, offset measurements from 60 continuously operating IGS and GEONET GNSS stations were radially classified from the epicentre and interpreted with analytical models to find their linear offset decay rates. Co-and post-seismic static positional anomaly offsets of sixty days show almost all near field stations had strong or appreciable eastward or south eastward static shifts. Near stations(<250 km) showed both kinematic and static offsets. GEONET station ’0175’ showed maximum resultant static offset of-4.5 m, which diminishes approximately 1-2 cm at far sites like SMST and AIRA. Characteristic decay duration(’b’) of the mean kinematic co-seismic shift(’a’)of near field stations was 17.28 s during earthquake hours with an EW component shift >1.5 m. Spatial models of projected N-S static and kinematic offsets show their asymmetrical distributions around the epicentre with maximum model offset of-1.84 m displaced towards south at-45 km north of the epicentre. The Tohoku-Oki earthquake produced a resultant kinematic offset of-10.2 m towards East at its offshore epicentre;while the estimated near field static offset is ~9.82 m. However, both estimates are bigger than double the resultant offset measured value(~4.3 m) in the Japanese mainland using GPS. The difference in the kinematic and static near field offsets highlight that the near surface had elastic or in-elastic kinematic strain dissipation as against the lithospheric level viscoelastic static response, which resulted rapid kinematic strain release(1.12 cm/km)within the limiting radius of ~220 km from the Tohoku-Oki epicent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 Tohoku earthquake GPS time series NEAR and FAR field static and KINEMATIC offsetS Spatio-temporal model
下载PDF
A Static Phase Offset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Multiplying Delay-Locked Loop
2
作者 Xinjie Wang Tadeusz Kwasniewski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5年第1期13-19,共7页
Static phase offset (SPO) in conventional multiplying delay-locked loops (MDLLs) dramatically degrades the deterministic jitter performance. To overcome the issu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PO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Static phase offset (SPO) in conventional multiplying delay-locked loops (MDLLs) dramatically degrades the deterministic jitter performance. To overcome the issu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PO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MDLLs. 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SPO of MDLL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non-idealities on charge pump (e.g. sink and source current mismatch), and control line (e.g. gate leakage of loop filter and voltage controlled delay line (VCDL) control circuit). With a high gain stage inserting between phase detector/phase frequency detector (PD/PFD) and charge pump, the equivalent SPO has been decreased by a factor equal to the gain of the gain stag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validated by a Simulink model of MDLL. The equivalent SPO is measured by the power level of reference sp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Phase offset Multiplying Delay-Locked Loop DETERMINISTIC JITTER Reference SPUR PLL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荷载作用下液压支架结构特性分析研究
3
作者 李锐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2期66-68,共3页
掌握液压支架的机械特性对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液压支架结构强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用于单个支架上的荷载上,而不是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体系。以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 掌握液压支架的机械特性对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液压支架结构强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用于单个支架上的荷载上,而不是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体系。以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体系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和关键支撑构件的刚度特性。找出了液压支架支护结构薄弱点所在,并提出加固方式。研究结果可用于实现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体系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提高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体系 数值模拟 偏移负载 静态分析
下载PDF
千米级铁路悬索桥轨道不平顺管理方法研究
4
作者 高存平 李再帏 +1 位作者 谭社会 何越磊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期1-6,19,共7页
轨道不平顺是线路服役状态的最直接表征,一直以来都是线路养修部门的重点管理内容。为了满足铁路沿线复杂的地理形势,我国修建了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桥,但现行轨道几何形位评价方法多是针对路基或跨度较小的铁路桥梁区段来制定的,是否... 轨道不平顺是线路服役状态的最直接表征,一直以来都是线路养修部门的重点管理内容。为了满足铁路沿线复杂的地理形势,我国修建了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桥,但现行轨道几何形位评价方法多是针对路基或跨度较小的铁路桥梁区段来制定的,是否适用于千米级铁路悬索桥梁需要进一步讨论。为验证其适用性,将华东区某千米级铁路悬索桥实测的轨道静态不平顺作为样本来源,给出了矢距差法与中点弦测法算法,对高低和轨向不平顺进行计算,分析其矢高弦长的状态变化规律,讨论了特殊部位的轨道不平顺状态特征规律。结果表明:千米级铁路悬索桥的轨道动态平顺性状态良好,现有的TQI法适用于其轨道动态平顺性管理;对于轨道静态平顺性的评价,矢距差法得到的高低不平顺幅值远大于10mm,超限占比55%以上,因此矢距差法的管理阈值不适用高低不平顺,主要原因在于复杂服役环境作用下千米级桥梁自身竖向变形大所致;选取10m、30m和60m弦中点弦测法得到的千米级铁路悬索桥轨道静态不平顺幅值,满足95%以上的置信区间,可以满足轨道不平顺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大跨度桥梁 铁路桥梁 矢距差法 中点弦测法 管理阈值
下载PDF
微极流体对错位轴承的润滑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丽丽 李龙超 段敬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8,共9页
错位轴承比普通径向轴承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因此对错位轴承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推导了微极性润滑时错位圆和错位椭圆轴承的动静特性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微极错位圆和错位椭圆的静特性,同时采用偏导数法计算... 错位轴承比普通径向轴承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因此对错位轴承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推导了微极性润滑时错位圆和错位椭圆轴承的动静特性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微极错位圆和错位椭圆的静特性,同时采用偏导数法计算其动特性,研究耦合数和特征长度对轴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耦合数增大,错位圆和错位椭圆轴承承载力和摩擦力增大、摩擦因数减小、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绝对值增大,轴承稳定性提高;随特征长度增大,错位圆和错位椭圆轴承承载能力和摩擦力减小、摩擦因数先减小再增大、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绝对值减小,轴承稳定性降低;相比于牛顿流体,微极流体的承载力更大,摩擦因数更小;微极流体会加大轴承的阻尼系数和刚度系数的绝对值,并且会提高轴承的稳定性;与错位圆轴承相比,错位椭圆轴承承载力大、摩擦力大但是摩擦因数小、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圆轴承 错位椭圆轴承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微极润滑
下载PDF
一种车载卫通天线的设计
6
作者 许名杰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7期181-183,187,共4页
车载卫通天线是一种移动的卫星通信站,它利用卫星作为中转,与各型卫星站进行通信。介绍一种单偏置形式的车载卫星通信设计,并进行了天线的抗风性能分析。根据性能指标要求,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天线在8级风(21m/s)条件下正常工作... 车载卫通天线是一种移动的卫星通信站,它利用卫星作为中转,与各型卫星站进行通信。介绍一种单偏置形式的车载卫星通信设计,并进行了天线的抗风性能分析。根据性能指标要求,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天线在8级风(21m/s)条件下正常工作、12级风(35m/s)收藏状态不破坏进行了分析校核。分析结果表明,天线指向精度稳定,结构性能安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静中通 卫星天线 单偏置形式 指向精度
下载PDF
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中的E_x分量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明生 阎述 陶冬琴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66,共7页
在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包括CSAMT)的各场量中,电场Ex分量具有分辨率高、观测信噪比高、不需作近场改正等优点。在有地表电性不均匀引起的静态偏移情况下,可通过转换相位消除静态偏移。因此在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可不局限于比值... 在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包括CSAMT)的各场量中,电场Ex分量具有分辨率高、观测信噪比高、不需作近场改正等优点。在有地表电性不均匀引起的静态偏移情况下,可通过转换相位消除静态偏移。因此在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可不局限于比值电阻率的模式,使频率电磁测深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电磁测深 近场改正 静态偏移 电偶源 测深法
下载PDF
频率域电磁测深的静态偏移及校正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阎述 陈明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38-247,共10页
在电磁法勘探中,频率域电磁测深法也存在静态偏移与校正问题。本文从不同物质界面的边界条件出发研究了静态偏移产生的机理,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地表电性不均匀造成的频率测深场强分量按某一常系数增减而与频率无关的现象。文中以山东横... 在电磁法勘探中,频率域电磁测深法也存在静态偏移与校正问题。本文从不同物质界面的边界条件出发研究了静态偏移产生的机理,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地表电性不均匀造成的频率测深场强分量按某一常系数增减而与频率无关的现象。文中以山东横河煤矿频率测深资料为例,指出了空间滤波等低通校正方法,应在地表电性不均匀造成的影响与地下地质构造、地质体产生的电性效应相比可视为“高频”的情况下才能奏效;而相位校正法则无此限制,适应性较强,但有时反演的稳定性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 电磁测深 静态偏移 电磁法勘探
下载PDF
张力腿平台拟静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志敏 董艳秋 +1 位作者 杨冠声 陈学闯 《中国海洋平台》 2001年第4期21-25,共5页
纵荡、垂荡等运动模态对张力腿内张力变动影响显著 ,为了确定张力腿内张力变动与两个运动模态的关系 ,采用非线性拟静态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给出张力腿平台本体水平偏移、垂直下沉、张力腿内张力变化、水平外力等重要... 纵荡、垂荡等运动模态对张力腿内张力变动影响显著 ,为了确定张力腿内张力变动与两个运动模态的关系 ,采用非线性拟静态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给出张力腿平台本体水平偏移、垂直下沉、张力腿内张力变化、水平外力等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初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腿平台 拟静态分析 静态偏移 动张力 坐标系统
下载PDF
吸力锚基础锚泊线准静力分析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国振 王立忠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共9页
随着海洋工程中吸力锚基础尺寸的增大,在系泊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锚泊线切入土体段对整体设计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坐标轴划分微段的准静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锚泊线切入土体段与水中悬浮段两部分,无需给定锚泊线的初始长度。计... 随着海洋工程中吸力锚基础尺寸的增大,在系泊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锚泊线切入土体段对整体设计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坐标轴划分微段的准静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锚泊线切入土体段与水中悬浮段两部分,无需给定锚泊线的初始长度。计算预张状态和工作条件下的锚泊线构形与张力分布,得到锚泊线顶端张力与浮体水平偏移特性曲线,分别对不同预张力和布置沉子对锚泊线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考虑锚泊线切入土体段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锚 锚泊线 准静力分析 锚链张力 水平偏移
下载PDF
铁路货车超偏载称量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易仲明 刘志申 王艳芬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0-62,共3页
介绍了智能化铁路货车动、静态超偏载称量装置 ,给出了系统的称量原理和方法以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该装置为无基坑、轮计量的动态检测装置 ,结构简单 ,便于安装 ,成本低廉 。
关键词 铁路货车 动静态测量 超偏载 轮计量
下载PDF
偏置转向轴原地转向轮胎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福阳 郭康权 +1 位作者 李岩 党小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5-392,417,共9页
农用柔性底盘原地姿态切换时车轮绕偏置转向轴原地滚动转向,为探明该过程的轮胎力学特性,对接地区域的滑移速度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据此将现有轮胎纵滑LuGre模型扩展成纵滑横滑联合的偏置转向轴原地转向LuGre模型;设计了相应测试装置,通... 农用柔性底盘原地姿态切换时车轮绕偏置转向轴原地滚动转向,为探明该过程的轮胎力学特性,对接地区域的滑移速度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据此将现有轮胎纵滑LuGre模型扩展成纵滑横滑联合的偏置转向轴原地转向LuGre模型;设计了相应测试装置,通过双因素试验测试了偏置距离和载荷对轮胎横向与纵向摩擦力的影响;根据实测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利用辨识值对柔性底盘原地姿态切换过程中的轮胎摩擦力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柔性底盘原地姿态切换时,轮胎受到阻碍滚动的纵向摩擦力和指向外侧的横向摩擦力,纵向摩擦力与载荷的1.82次方成正比,与偏置距离的1.61次方成反比;随着偏置距离的增加,横向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但变化较为平缓。轮胎横向与纵向摩擦力的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程度较高。本研究可为柔性底盘转向驱动力矩的估算和装置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柔性底盘 偏置转向轴 原地转向 LuGre轮胎模型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静校正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丽华 曾庆才 +2 位作者 罗焱鑫 李琛 张冬梅 《河南石油》 2002年第4期14-15,共2页
在塔里木沙漠地区,静校正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文中对该区静校正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低、降速带的分层,浮动基准面的建立,静校正中高频分量的处理方法以及剩余静校正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用分偏移距地表一致性剩余静... 在塔里木沙漠地区,静校正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文中对该区静校正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低、降速带的分层,浮动基准面的建立,静校正中高频分量的处理方法以及剩余静校正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用分偏移距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解决该区剩余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处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沙漠地区 静校正技术 分偏移距 地震资料处理
下载PDF
高保真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14
作者 曹飞 邓锋 +3 位作者 孙力 刁新东 田磊磊 曾天玖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126-131,共6页
塔河油田东部石炭系碎屑岩油气藏储层具有埋深大、厚度薄、变化快、预测难度大的特点,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地震资料保真和分辨率具有极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采用高精度静校正、保真叠前噪声压制、相对振幅保持等高保真地震... 塔河油田东部石炭系碎屑岩油气藏储层具有埋深大、厚度薄、变化快、预测难度大的特点,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地震资料保真和分辨率具有极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采用高精度静校正、保真叠前噪声压制、相对振幅保持等高保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较好地保护了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在保真处理的前提下提出了近地表Q补偿、低频补偿、井约束反褶积、粘弹性Q偏移等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系列,拓宽了频带,提高了分辨率。高保真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的应用,大幅改善了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1)通过高保真处理,改善了目的层岩性储层的地震相对振幅特征,为该区地震反演岩性油气藏预测奠定了基础(;2)通过高分辨率处理整体拓宽了地震频带范围,提高了分辨率,为该区薄储层的预测以及展布研究提供了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处理 高保真 高分辨率 层析静校正 叠前保真去噪 近地表Q补偿 粘弹性Q偏移 塔河油田
下载PDF
AIN、GaN立方晶体的静态性质和AIN/GaN异质结的价带偏移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国敏 郑永梅 王仁智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5,共6页
采用LMTO能带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闪锌矿(立方)结构AIN和GaN的静态性质;用平均键能方法,预言了AlN与GaN自由应变生长、以AlN为衬底和以GaN为衬底等三种不同应变状态下AlN/GaN应变层异质结的△Ev值;最后,采用超原胞(AIN)n(GaN... 采用LMTO能带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闪锌矿(立方)结构AIN和GaN的静态性质;用平均键能方法,预言了AlN与GaN自由应变生长、以AlN为衬底和以GaN为衬底等三种不同应变状态下AlN/GaN应变层异质结的△Ev值;最后,采用超原胞(AIN)n(GaN)n(001),(n=1,3,5)界面自洽计算方法,考察了超晶格中平均键能Em的“对齐”程度和验证了价带偏移△Ev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性质 应变层 异质结 价带偏移 半导体材料
下载PDF
等偏移距自动初至静校正
16
作者 茅金根 梁秀文 +1 位作者 杨午阳 冯有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9-472,共4页
茅金根 ,梁秀文 ,杨午阳 ,冯有奎 .等偏移距自动初至静校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4 6 9~ 4 72  本文提出一种自动计算静校正量的新方法。它首先在等偏移距道集内对相邻道的初至波采用高精度相关构建一个关于炮、检... 茅金根 ,梁秀文 ,杨午阳 ,冯有奎 .等偏移距自动初至静校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4 6 9~ 4 72  本文提出一种自动计算静校正量的新方法。它首先在等偏移距道集内对相邻道的初至波采用高精度相关构建一个关于炮、检时差的超大矩阵方程 ,然后采用优化统计迭代算法求解炮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量 ,并用概率分布函数确定精确的炮、检静校正量 ,最后用误差校正函数消除炮、检静校正误差。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本方法自动、省时、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校正 等偏移距 初至波 概率分布 误差校正 地震勘探
下载PDF
一种新型DVD小机芯主光轴倾角动态调整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建设 潘龙法 +2 位作者 汝继刚 张天水 陈俊波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DVD小机芯物镜出射光主光轴与盘片在切向和径向的倾角是DVD小机芯开发、生产和检测的两个重要参数。为了克服常规采用准直仪静态调整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分别基于径向脉冲宽度和切向反射光斑偏移两种新型倾角动态调整方法,推导了倾角调整... DVD小机芯物镜出射光主光轴与盘片在切向和径向的倾角是DVD小机芯开发、生产和检测的两个重要参数。为了克服常规采用准直仪静态调整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分别基于径向脉冲宽度和切向反射光斑偏移两种新型倾角动态调整方法,推导了倾角调整公式,探讨了动态调整原理的工程化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D小机芯 主光轴 倾角 动态调整 脉冲宽度 光斑偏移
下载PDF
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在苏码头构造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令霞 邹定永 +2 位作者 屠志慧 李楠 张琳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
苏码头构造由于受地形起伏和风化层厚度变化的影响,地震原始数据存在静校正问题,它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叠加剖面的成像效果和构造形态。为了消除近地表介质对反射波的这种影响,利用CGG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中的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对原始地震... 苏码头构造由于受地形起伏和风化层厚度变化的影响,地震原始数据存在静校正问题,它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叠加剖面的成像效果和构造形态。为了消除近地表介质对反射波的这种影响,利用CGG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中的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线性动校正,确定折射层的速度、偏移距的范围,然后在共炮点域、共检波点域求取折射波静校正量,再对地震道数据进行校正,有效解决了静校正问题,使苏码头构造三维地震资料的有效反射同相轴变得更连续、更清晰,从而提高了叠加剖面的质量,改善了成像效果,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波静校正 线性动校 偏移距 信噪比 同相轴
下载PDF
基于DTW的轨道动静态检查数据的匹配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晖 杨飞 +2 位作者 朱洪涛 张美芸 殷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6,共9页
目前,尚未明确轨道动静态检查结果间的匹配关系,其直接影响轨道不平顺的评价与维修。为实现动检与静检高低、轨向在数据层面的匹配,从动静检不平顺的定义出发,以矢距构造高低、轨向的查询序列与匹配序列。利用动态时间规整计算序列间的... 目前,尚未明确轨道动静态检查结果间的匹配关系,其直接影响轨道不平顺的评价与维修。为实现动检与静检高低、轨向在数据层面的匹配,从动静检不平顺的定义出发,以矢距构造高低、轨向的查询序列与匹配序列。利用动态时间规整计算序列间的规整路径,并由规整路径的稳健估计修正里程基准,以缩减搜索空间。对修正后的序列再次进行动态时间规整,得到最优规整路径,实现动静检高低、轨向不平顺在数据层面的识别与对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锁相值及平均绝对误差对匹配的一致性、同步性及准确性进行评价。以某高铁的左高低动静检数据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动静检匹配波形的一致性、同步性及准确性良好,其匹配后序列间相关系数为0.970,锁相值为0.954,平均绝对误差0.215 mm,优于单纯的里程基准修正的匹配结果。通过矢距序列的动态时间规整-里程基准修正-二次时间规整,可实现轨道动静检高低、轨向数据的匹配。上述方法为深入讨论不平顺的动静映射问题提供了技术依据,并可用于轨道状态信息的深度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态检查 数据匹配 动态时间规整 中点矢距 匹配性能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表层低速带引起的地震异常判识及消除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富英 张绍胜 +3 位作者 孔骅 张秀平 李本亮 郭泽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3,198,共9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近些年进一步的勘探实践发现,该区地震异常特征并不完全预示地层含气。经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地震异常从成因角度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表层低速带(非含气)引起的地震异常;二是由高丰度气引起的地震异常;三是由低丰度气与...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近些年进一步的勘探实践发现,该区地震异常特征并不完全预示地层含气。经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地震异常从成因角度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表层低速带(非含气)引起的地震异常;二是由高丰度气引起的地震异常;三是由低丰度气与表层低速异常带共同引起的地震异常。地震正演模拟和反复实验证明,应用共炮检距剖面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判识研究区表层低速异常带引起的地震异常,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与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将其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湖地区 地震异常 共炮检距剖面 地震正演模拟 层析成像静校正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