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滑环形液体密封流态演变规律及静态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张万福 冯金 +1 位作者 张宇聪 李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9,共10页
光滑环形密封静态刚度系数直接影响转子系统稳定性。为探究影响光滑环形液体密封的静态失稳机制及影响因素,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光滑环形液体密封模型,研究密封在不同流动状态(层流、过渡流和湍流)、偏心率、进出口压力和转速下流... 光滑环形密封静态刚度系数直接影响转子系统稳定性。为探究影响光滑环形液体密封的静态失稳机制及影响因素,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光滑环形液体密封模型,研究密封在不同流动状态(层流、过渡流和湍流)、偏心率、进出口压力和转速下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黏性效应是导致层流到过渡流状态下直接静态刚度先减后增主要原因;在过渡流和湍流中,黏性和惯性效应会使高偏心率下密封产生的气流力和刚度系数均为负值;随雷诺数增加,密封静态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环形液体密封 直接刚度系数 静态稳定性 气流力 黏性效应
下载PDF
拟静力法在基坑抗震中的应用探讨
2
作者 陶连金 任育杰 贾志波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2期401-408,共8页
基坑工程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关系城市安全。随着地下枢纽、立体交通等理念的提出,部分基坑呈现规模大、周期长、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此时,不能简单将其视为一种临时结构,需要考虑地震等偶发灾害的影响。为了计算地震工况... 基坑工程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关系城市安全。随着地下枢纽、立体交通等理念的提出,部分基坑呈现规模大、周期长、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此时,不能简单将其视为一种临时结构,需要考虑地震等偶发灾害的影响。为了计算地震工况下的安全性,将拟静力法引入到基坑的稳定性分析中。汇总归纳了现有规范中的拟静力法,基于各规范的特点讨论了折减系数和放大系数取值原则。通过时程分析法,从剪力、弯矩和位移等方面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应用拟静力法时,应该考虑基坑工程的特点。区别于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加速度小于或接近地表设计地震。因此,加速度放大系数可取为1。折减系数取0.25时,拟静力法计算结果略大于时程分析法,可以达到包络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稳定性 地震力 拟静力法 加速度放大系数 折减系数
下载PDF
基于试验设计方法的液相孔型-迷宫密封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3
作者 薛文松 王天昊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8,共11页
为了评估新型液相孔型-迷宫密封在转子偏心下的泄漏特性,提高其运行稳定性,提出了中心组合设计的试验设计方法。对新型液相密封中影响泄漏特性和静态转子动力特性的关键几何参数(迷宫腔室深度、宽度、孔深和孔径)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基... 为了评估新型液相孔型-迷宫密封在转子偏心下的泄漏特性,提高其运行稳定性,提出了中心组合设计的试验设计方法。对新型液相密封中影响泄漏特性和静态转子动力特性的关键几何参数(迷宫腔室深度、宽度、孔深和孔径)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基于动网格技术和稳态RA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25种几何参数组合的新型液相密封在2种偏心率(0.1、0.2)下的泄漏量、静态气流激振力和静态刚度系数;分别以泄漏量、静态气流激振力和静态刚度系数为响应,以4个几何参数为变量获得主效应图。结果表明:偏心率对泄漏量的大小以及其几何参数敏感性影响很小,当腔室深度、宽度、孔深和孔径分别在40%、24%、56%、44%水平时,泄漏量最小;在转子偏心下,切向力随着迷宫腔室深度与宽度的增加而单调递减,随着孔深与孔径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径向力随着腔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腔室宽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偏心率增加到0.2时能找到使静态直接刚度最大的几何参数组合,此时腔室深度、宽度、孔深和孔径分别在24%、48%、40%和64%水平。在转子偏心与不偏心工况下,腔室深度与宽度的增加均会造成静态交叉刚度的单调递减;转子偏心时静态交叉刚度随着孔深与孔径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液相孔型-迷宫密封的性能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密封 泄漏量 静态流体激振力 静态刚度系数 试验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变桨与襟翼协同的降载特性研究及机理分析
4
作者 白冬晓 王冰 +1 位作者 李寅生 王万成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8-1074,共7页
研究了尾缘襟翼长度、偏转角和攻角对翼型降载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变桨与尾缘襟翼的协同控制可有效实现挥舞方向上的降载;尾缘襟翼长度越大,尾缘偏转角越小,攻角越远离临界值,降载性能越佳;偏转角增大会导致临界攻... 研究了尾缘襟翼长度、偏转角和攻角对翼型降载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变桨与尾缘襟翼的协同控制可有效实现挥舞方向上的降载;尾缘襟翼长度越大,尾缘偏转角越小,攻角越远离临界值,降载性能越佳;偏转角增大会导致临界攻角位置前移;为实现快速降载,在正偏转角、大攻角下优先选择尾缘控制,其他情况下均优先选择变桨控制;降载特性与翼型及翼缝流体分布密切相关,压差越小,降载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力系数 静压 尾缘襟翼长度 襟翼偏转角 攻角
下载PDF
分离式路线段高墩桥梁施工用大跨度桁架通道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海涛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6期28-31,共4页
对某分离式路线段高墩桥梁间的桁架通道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研究,计算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的极限受力状态是否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并通过荷载试验进行校核,为桁架通道结构安全评定建立指导依据。介绍施工工艺流程... 对某分离式路线段高墩桥梁间的桁架通道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研究,计算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的极限受力状态是否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并通过荷载试验进行校核,为桁架通道结构安全评定建立指导依据。介绍施工工艺流程与注意要点,提出桁架通道一般性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通道 连续刚构 分项系数 等效静阵风风速 梁横向力系数
下载PDF
薄壁墩连续梁桥静力学特性及静力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谢晓辉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文章以广东省深—汕西高速公路某双肢薄壁墩连续梁桥为例,通过Midas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墩壁厚度对桥梁上部结构、墩身静力学特性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墩身厚度对桥梁上部结构弯矩的影响顺序为边跨、主跨、左肢支点、右肢支点... 文章以广东省深—汕西高速公路某双肢薄壁墩连续梁桥为例,通过Midas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墩壁厚度对桥梁上部结构、墩身静力学特性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墩身厚度对桥梁上部结构弯矩的影响顺序为边跨、主跨、左肢支点、右肢支点;墩身厚度显著影响墩顶和墩底弯矩,均随壁厚增加而增大,最大变化量出现在左肢墩底,为23.14%;墩壁厚度对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各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均高于设计规范值。研究结果可为桥梁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双肢薄壁墩 连续梁桥 静力分布 稳定性系数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静摩擦学特性的预测研究-理论模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田红亮 赵春华 +3 位作者 方子帆 朱大林 陈保家 李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44,66,共6页
对分形几何理论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法向载荷、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系数的改进分形模型。通过中间自变量实际接触面积,构建了金属材料结合面静摩擦学特性的预测模型。计算和分析表明:静摩擦系数随着法向载荷或材料特性的增大... 对分形几何理论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法向载荷、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系数的改进分形模型。通过中间自变量实际接触面积,构建了金属材料结合面静摩擦学特性的预测模型。计算和分析表明:静摩擦系数随着法向载荷或材料特性的增大而微凹弧式增大,但随着分形粗糙度的增加而微凹弧式减小;当分形维数较小时,静摩擦系数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分形维数较大时,静摩擦系数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双常用对数坐标系统下,最大静摩擦力与法向载荷大多呈现出线性正比的关系;分形几何理论适用于法向载荷极小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结合面 静摩擦系数 分形几何理论 最大静摩擦力
下载PDF
金属橡胶非线性干摩擦副的接触作用机理及其仿真结果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宇燕 黄协清 宋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81,共5页
从金属橡胶材料的干摩擦阻尼产生的机理入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金属橡胶非线性干摩擦结构单元力学模型,该结构单元由一对带有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弹性元件构成,它们既表示了金属丝之间的摩擦特性,同时也表示了螺线卷线匝在受力变形时的... 从金属橡胶材料的干摩擦阻尼产生的机理入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金属橡胶非线性干摩擦结构单元力学模型,该结构单元由一对带有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弹性元件构成,它们既表示了金属丝之间的摩擦特性,同时也表示了螺线卷线匝在受力变形时的弹性特征。以建立的金属橡胶材料力学模型为基础,采用多个摩擦副单元串联组成的结构,深入研究了线匝的摩擦接触,通过对结构单元组成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对金属橡胶元件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滞迟回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研究了结构单元的摩擦系数、结构单元的摩擦角对金属橡胶结构摩擦耗能的影响,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研究了载荷的幅值、载荷的频率、载荷的初始相位对摩擦耗能的影响,此项研究工作大大减少了静态和动态试验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摩擦副 摩擦系数 摩擦角 滞迟回线 静动态载荷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高墩大跨箱梁桥静风力系数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安里鹏 李德建 +1 位作者 王元礼 袁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3-149,188,共7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某连续刚构桥主梁不同截面、不同工况下的风场特征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梁高、风攻角、桥梁横坡等参数对桥梁主梁截面静力三分力系数(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扭矩系数)的影响,并结合气动流场特征分析了...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某连续刚构桥主梁不同截面、不同工况下的风场特征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梁高、风攻角、桥梁横坡等参数对桥梁主梁截面静力三分力系数(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扭矩系数)的影响,并结合气动流场特征分析了不同截面及攻角下的压强和速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梁截面高度、风攻角、截面横坡均对桥梁静力三分力系数有较大影响,但三者对三分力系数影响的侧重点不同:梁截面高度对阻力系数影响最大,变化幅度达0.494;攻角对升力系数影响最大,变化幅度达0.382;截面横坡主要体现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变化幅度为0.17。静力三分力系数对梁体截面的形状及尺寸变化较敏感,梁体截面左右侧迎风时,阻力系数相差0.04~0.21,升力系数相差0.009~0.2,扭矩系数相差0~0.07;梁高越大,截面钝体特征越明显,周围的流场分布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箱梁 静力三分力系数 参数影响
下载PDF
宽体扁平钢箱梁气动力特性及涡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阳 张亮亮 +1 位作者 吴波 符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5,共6页
针对宽体扁平钢箱梁对风作用比较敏感的情况,以寸滩长江大桥主桥[(250+880+250)m双塔单跨悬索桥,加劲梁宽高比为12]为背景,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钢箱梁气动力特性和涡振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其在... 针对宽体扁平钢箱梁对风作用比较敏感的情况,以寸滩长江大桥主桥[(250+880+250)m双塔单跨悬索桥,加劲梁宽高比为12]为背景,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钢箱梁气动力特性和涡振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其在不同风速和风攻角下的静力三分力系数变化情况及0°、±3°、±5°、±7°7种风攻角下的涡振响应,并通过软件模拟加劲梁断面周围压强随风攻角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宽体扁平钢箱梁在不同风速下的静力三分力系数十分接近,雷诺数对其影响较小,加劲梁断面具备气动稳定的必要条件,气动性能良好;风攻角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断面迎、背风侧及上、下方压力差,导致静力三分力系数变化;该梁对风攻角变化敏感,大风攻角作用下扭转涡振响应变化幅度大于竖向响应变化幅度,更容易发生大范围大振幅涡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宽体扁平钢箱梁 风洞试验 有限元法 静力三分力系数 涡振 风攻角
下载PDF
驸马长江大桥非线性静风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熊龙 廖海黎 +1 位作者 卓凌骏 王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1,共6页
驸马长江大桥为主跨1 050m的单跨简支梁悬索桥,主梁采用流线型钢箱梁。为研究该桥非线性静风响应,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采用增量法与内外双重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加劲梁初始攻角、附加攻角、缆索风荷载等因素对静风位... 驸马长江大桥为主跨1 050m的单跨简支梁悬索桥,主梁采用流线型钢箱梁。为研究该桥非线性静风响应,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采用增量法与内外双重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加劲梁初始攻角、附加攻角、缆索风荷载等因素对静风位移、静风失稳风速及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1∶80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静风位移计算值低于风洞试验实测值,这是静三分力系数的雷诺数效应造成的;缆索风荷载约占结构总体风荷载的15%,不考虑会低估风荷载;不考虑加劲梁附加攻角会高估静风失稳风速;初始攻角、附加攻角、缆索风荷载对加劲梁静风位移响应影响较大;结构动力特性会随风速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静风响应 非线性 静三分力系数 附加攻角 动力特性 风洞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静风稳定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洪刚 葛耀君 +1 位作者 张伟 杨咏昕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4,42,共4页
三门口跨海大桥北门大桥为主跨270 m的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对该桥静力系数进行试验和数值分析,并对拱肋三分力系数进行雷诺数修正。验算大桥静风稳定性,结果表明,无论在施工阶段,还是在成桥状态,抗风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风载荷 静力系数 有限元法 稳定
下载PDF
铁路简支梁桥制动力有效系数的静力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丹华 刘建村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建立了线桥结构承受列车制动力的静力分析模型,通过对不同桥长、不同的道床-桥墩综合刚度条件下的静力分析,研究了PC简支梁铁路桥制动力有效系数与桥长、综合刚度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有效系数的动、静力分析方法上的差异,避免了动力... 本文建立了线桥结构承受列车制动力的静力分析模型,通过对不同桥长、不同的道床-桥墩综合刚度条件下的静力分析,研究了PC简支梁铁路桥制动力有效系数与桥长、综合刚度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有效系数的动、静力分析方法上的差异,避免了动力分析计算的复杂和繁琐,用简便的方法给出了可信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制动力 有效系数 静力分析
下载PDF
附属构件及桥面粗糙度对近流线型宽体箱梁气动静力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亮亮 吴波 +2 位作者 杨阳 刘连杰 刘书洋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0,共7页
针对高宽比为1/12的近流线型宽体箱梁进行了一系列参数化的三分力测力试验,研究了栏杆透风率、检修车轨道位置、桥面粗糙度对三分力系数的影响。运用CFD工程软件Fluent 15.0模拟二维风场,对三分力系数变化的可能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 针对高宽比为1/12的近流线型宽体箱梁进行了一系列参数化的三分力测力试验,研究了栏杆透风率、检修车轨道位置、桥面粗糙度对三分力系数的影响。运用CFD工程软件Fluent 15.0模拟二维风场,对三分力系数变化的可能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对于近流线型宽体箱梁:(1)随迎角由负到正加大,C_D先降后升,C_L与Cm总体趋于升高,但均不关于零迎角对称或反对称;(2)栏杆透风率的减小一方面加大了断面挡风面积,使尾流变宽,C_D升高;另一方面扩大了断面上方负压区范围(正迎角工况),提高了上表面压力系数(负迎角工况),使正、负迎角下的升力均增加,即C_L绝对值升高;(3)正迎角来流时,检修车轨道的内移使断面下方的负压区缩小、压力系数减小、尾流变窄,则C_D、C_L均降低;但负迎角来流时,其位置的移动未对分离区造成明显影响,则C_D与C_L均未出现显著波动;(4)正迎角来流时,桥面粗糙度的提高减小了上表面的分离角,使负压区缩小、尾流变窄,则C_D降低;且负压区的缩小使得朝上的升力减小,即C_L降低。负迎角来流时,粗糙度的提高使上表面的阻力与压力系数均增加,则C_D升高、C_L的绝对值升高;(5)栏杆透风率、检修车轨道位置及桥面粗糙度对Cm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箱梁 气动静力系数 节段模型试验 桥面粗糙度 栏杆透风率 检修车轨道位置 绕流场特性
下载PDF
S形曲线斜拉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吉新 刘畅 +1 位作者 黎建华 孙亭亭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年第5期827-831,共5页
跨越复杂地形且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曲线斜拉桥由于其特殊的空间几何结构形态使其结构受力与直线斜拉桥有较大不同.为判断其抗风性能,依托大连滨海大道曲线斜拉桥工程,对S形曲线斜拉桥的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展开研究.验证数值模拟准确性后通... 跨越复杂地形且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曲线斜拉桥由于其特殊的空间几何结构形态使其结构受力与直线斜拉桥有较大不同.为判断其抗风性能,依托大连滨海大道曲线斜拉桥工程,对S形曲线斜拉桥的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展开研究.验证数值模拟准确性后通过WORKBENCH平台建立主梁断面数值模型并划分结构网格,导入FLUENT中分别求得五类风攻角作用下主梁三分力系数,并分析其流场分布.采用ANSYS建立全桥模型,通过ANSYS中程序设计语言(APDL)编写桥梁非线性静风失稳临界风速求解程序,对曲线斜拉桥静风失稳动态进行全过程求解.结果表明:随着风攻角的增大,曲线斜拉桥主跨扭转变形逐渐增大至发散,具有较高的风荷载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斜拉桥 静风稳定 风攻角 临界风速 静三分力系数
下载PDF
标定偏心下压电力传感器测试精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军 齐亚州 +1 位作者 任宗金 宋鹏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3-877,共5页
面向大型薄壁构件自寻位加工检测一体化测控原理,研发了一种小型化多维压电力传感器并进行标定研究。分析静态标定时,偏载对压电传感器多维力测试精度的影响。通过对静态标定加载有偏差时传感器受力的理论推导得到,加载偏差使传感器的... 面向大型薄壁构件自寻位加工检测一体化测控原理,研发了一种小型化多维压电力传感器并进行标定研究。分析静态标定时,偏载对压电传感器多维力测试精度的影响。通过对静态标定加载有偏差时传感器受力的理论推导得到,加载偏差使传感器的转换系数改变,导致向间干扰补偿系数失真,影响了横向干扰输出,降低了测试精度;分析了偏载程度对传感器测试精度的影响,提出了衡量加载点偏差程度的判别方法,发现微小加载偏心带来的附加干扰会超出传感器自身向间干扰指标规定的5%;针对机械连接偏载不可避免事实,找到了克服偏载对转换系数影响的输出比例归一化法,将向间干扰降到5%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标定 压电力传感器 转换系数 向间干扰 偏载
下载PDF
静态均布人群对大跨人行悬索桥气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宇 王佳豪 +2 位作者 范陆 李琛 李加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4,共11页
以某大跨人行悬索桥为例,利用ANSY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再根据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08)的行人交通级别,按照不同工况的静态均布人群密度(μ)将人体模型布置在节段模型上,以设计人-桥系统的节段模型,并通过... 以某大跨人行悬索桥为例,利用ANSY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再根据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08)的行人交通级别,按照不同工况的静态均布人群密度(μ)将人体模型布置在节段模型上,以设计人-桥系统的节段模型,并通过测力和测振的风洞试验获得了不同μ的静力三分力系数和气动导数,进而研究了μ对大跨人行悬索桥的静力三分力系数(阻力系数CD、升力系数CL和扭矩系数CM)和气动导数[H_(i)^(*)、A_(i)^(*)(i=1,2,3,4)]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行人数量的增加,CD和CM都逐渐增大,C_(L)则逐渐减小;2)人群密度对直接气动导数(H_(1)^(*)、A_(2)^(*)、A_(3)^(*)、H_(4)^(*))和间接气动导数(A_(1)^(*)、H_(2)^(*)、H_(3)^(*)、A_(4)^(*))的影响都十分显著;3)静态均布人群在改变了主梁的气动参数后,会显著影响大跨人行悬索桥的侧向和扭转的抖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风洞 静态均布人群 静力三分力系数 气动外形
下载PDF
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静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加武 宋特 +2 位作者 林立华 姬乃川 霍五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5,共8页
对某大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跨中断面、1/4跨断面、支点断面进行了节段模型风洞测力试验,并对主梁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风洞试验结合数值的方式来研究连续钢箱梁桥变截面主梁展向、腹板高度变化及梁底线形不同对于模型静三分... 对某大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跨中断面、1/4跨断面、支点断面进行了节段模型风洞测力试验,并对主梁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风洞试验结合数值的方式来研究连续钢箱梁桥变截面主梁展向、腹板高度变化及梁底线形不同对于模型静三分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板高度变化及梁底线形不同对连续钢箱梁桥静气动力系数有显著影响,随腹板高度增大,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扭矩系数均有显著增加;在梁底线形为直线且斜率较小时,模型的静三分力不会随梁底直线斜率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在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中可以用等截面的节段模型来代替梁底有斜率的节段模型。而当梁底直线与水平线夹角大于3°或梁底线形为二次抛物线时,计算得到的静三分力系数与等截面模型的结果相对变化量较大,故对于变截面梁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使用等截面的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且应尽量采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与实桥梁底线形相一致以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静三分力系数 数值模拟 变截面 连续钢箱梁桥
下载PDF
扁平钢箱梁颤振气动措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加武 潘辉 +2 位作者 高广中 邢松 郑晓东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8,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颤振气动措施对扁平钢箱梁的颤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一大跨悬索桥扁平钢箱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别研究了设置上中央稳定板、封隔不同位置护栏、改变检修道护栏透风率3种措施对主梁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并利用静三分力与颤振... 为了研究不同颤振气动措施对扁平钢箱梁的颤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一大跨悬索桥扁平钢箱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别研究了设置上中央稳定板、封隔不同位置护栏、改变检修道护栏透风率3种措施对主梁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并利用静三分力与颤振导数的关系对颤振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设置合适高度的上中央稳定板可以有效提高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单独对检修道护栏进行一定的封隔(非全封),即适当降低一定的透风率对于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是有利的,但受风攻角影响;单独封隔检修道时,0°攻角下主梁断面颤振临界风速随透风率的增加近乎线性降低,而+3°攻角下颤振临界风速随着透风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受上中央稳定板高度影响,检修道护栏透风率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存在一个"过渡区间",即50%~75%透风率区间内,颤振临界风速随透风率的变化很小,而此区间外的更高或更低的透风率的改变都会对颤振临界风速产生显著地影响;在设置上中央稳定板的基础上,全封不同位置的护栏对于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全封最外侧检修道护栏时颤振临界风速提高了约13.3%,而在全封外侧防撞护栏时却降低了约18%。在各风攻角下,上中央稳定板间隔设置时的主梁颤振临界风速要普遍低于通长设置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气动措施 风洞试验 扁平钢箱梁 静三分力系数 颤振导数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核电站安全停堆时间的控制参数 被引量:3
20
作者 屈铁军 黄冶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55-60,共6页
提出了核电站在强地震作用下安全停堆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计算中所需的静态平均阻力及碰撞刚度系数.
关键词 核电站 安全停堆时间 强震作用 碰撞刚度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