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探讨“久病入络”理论内涵
1
作者 张元馨 刘金民 +6 位作者 王苏妹 周玉嘉 王文鑫 姜俊辰 张帆 陈俊龙 刘佳霖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8期878-882,共5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属于中医学络病范畴,脑微出血的微血管病灶符合中医络病理论中脑络迂曲、多虚易瘀的病理特点。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从影像学的角度对中医“久病入络”的现代医学理论进行阐释与补充,并且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属于中医学络病范畴,脑微出血的微血管病灶符合中医络病理论中脑络迂曲、多虚易瘀的病理特点。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从影像学的角度对中医“久病入络”的现代医学理论进行阐释与补充,并且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基于“久病入络”理论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的诊断提供较为精确的影像学依据。因脑微出血病灶较小且脑微出血本身发病隐匿,故早期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故结合历代医家对络病学说及“久病入络”理论的认识,从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的角度探讨络病学说中“久病入络”的理论,可为临床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微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 脑微出血 久病入络
下载PDF
名中医刘佃温从久病入络理论运用角药治疗慢性便秘经验
2
作者 梁薇 刘佃温 杨会举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118-1121,共4页
刘佃温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病程长,病久则气血运行不畅,病邪由经入络,故刘教授提出应以“久病入络”为理论治疗慢性便秘。以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辨证辅以行滞化瘀、润肠通便等,并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总结出五组角药。临证中常用桃仁-红花... 刘佃温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病程长,病久则气血运行不畅,病邪由经入络,故刘教授提出应以“久病入络”为理论治疗慢性便秘。以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辨证辅以行滞化瘀、润肠通便等,并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总结出五组角药。临证中常用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当归-生地-牛膝补虚润肠、柴胡-枳实-厚朴疏利气机、黄芪-白术-大黄补气健脾通便、地龙-虻虫-水蛭搜风入络,引经报使,并在此基础上注重患者日常养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久病入络 从瘀论治 角药 虫类药 活血通络
下载PDF
基于“心络风动”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
作者 戴方圆 李赛赛 +1 位作者 郝千莹 李平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发作时病位不定、病势急骤、病情变化多端、病程时作时止、兼夹虚、痰、瘀等特点,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思维,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与风为阳邪、善行数变、百病之长、致痉等致病特点类似,阴虚、瘀阻、痰滞,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发作时病位不定、病势急骤、病情变化多端、病程时作时止、兼夹虚、痰、瘀等特点,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思维,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与风为阳邪、善行数变、百病之长、致痉等致病特点类似,阴虚、瘀阻、痰滞,风扰心络,虚、痰、瘀、风互结,阻塞心络,导致胸闷、心痛,在治疗上“通络”贯穿全程,重视“治风”,以滋阴、和血、化痰、搜风,少许温经之法为途径,从而达到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络风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通络治风 滋阴和血 化痰搜风
下载PDF
从肝风入络探讨偏头痛相关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婷 唐赛雪 徐胤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2001-2004,共4页
偏头痛与卒中存在相关性,尤其是缺血性卒中。从中医学角度探讨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认为偏头痛相关缺血性卒中病位在肝,急性期发病当责之气机逆乱,与肝密切相关,肝风入络为其核心病机,病久脑络瘀滞、脑髓失荣为其最终病理转归。
关键词 偏头痛 缺血性卒中 肝风入络 肝风 络脉 气机逆乱 脑髓 脑络
下载PDF
涤痰化瘀汤对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NO、E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缘 徐浩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涤痰化瘀汤对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 目的探讨涤痰化瘀汤对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涤痰化瘀汤治疗,两组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风痰入络证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O和ET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风痰入络证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O和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风痰入络证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化瘀汤治疗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风痰入络证 一氧化氮 内皮素 涤痰化瘀汤 安全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从久病入络论述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支气管扩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培 张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支气管扩张在间质性肺疾病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常见,为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发展而成,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病理演变,后期多伴有痰浊、血瘀而致肺络瘀阻,肺叶枯萎,与“久病入络”观点不谋而合。高分辨...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支气管扩张在间质性肺疾病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常见,为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发展而成,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病理演变,后期多伴有痰浊、血瘀而致肺络瘀阻,肺叶枯萎,与“久病入络”观点不谋而合。高分辨率CT表现为双侧和下底肺为主,胸膜下分布的网状影或蜂窝影。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是基本治疗原则,从“久病入络”之络病学基本概念、特发性肺纤维化和支气管扩张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论述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机制、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病入络 特发性肺纤维化 支气管扩张
下载PDF
从“久病入络”学说浅谈间质性肺病之瘀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木叶 张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2期1-3,共3页
间质性肺病多起病隐匿而病程漫长,无论从症状与实验室指标中均可见血瘀之象。"久病入络"学说由来已久,几经沿革不断发展完善,其含义具有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特点,符合间质性肺病的病变过程,可用来较好地阐释间质性肺病之瘀,分别... 间质性肺病多起病隐匿而病程漫长,无论从症状与实验室指标中均可见血瘀之象。"久病入络"学说由来已久,几经沿革不断发展完善,其含义具有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特点,符合间质性肺病的病变过程,可用来较好地阐释间质性肺病之瘀,分别从病变基础、五脏关系、致病因素、病理表现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久病入络"的认识对于间质性肺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为虫类中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为间质性肺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病入络 间质性肺病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被引量:5
8
作者 于盼盼 田晶晶 戚经天 《河南中医》 2020年第4期593-596,共4页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探讨其主要症状与其他症状间的联系。方法:收集1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四诊信息,诊断中医证型,采用CONCOR迭代相关收敛法、可视化分析法等对其相对中心度、节点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探讨其主要症状与其他症状间的联系。方法:收集1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四诊信息,诊断中医证型,采用CONCOR迭代相关收敛法、可视化分析法等对其相对中心度、节点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进行分析,并形成可视化图谱。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病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年人>年轻人>老年人。1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有明显诱因者136例,其中与情绪相关者50例,与饮食相关者58例,与劳累相关者16例,与感受外邪相关者8例,另因手术或药物诱发者4例。1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肝胃郁热证38例,胆热犯胃证26例,气郁痰阻证32例,瘀血阻络证10例,脾虚湿阻证29例,痰气交阻证21例,寒热错杂证30例。嗳气、乏力、反酸、胃痛贯穿于各个证型中,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关系密切,而嗳气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网络中相对中心度最高。子群2的内部密度数值最大,子群2的症状包括:乏力、反酸、口苦。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病机为"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嗳气、反酸、乏力、胃痛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关系密切,乏力、反酸、口苦三症状内部联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社会网络视角 证候分布 肝胃郁热证 胆热犯胃证 气郁痰阻证 瘀血阻络证 脾虚湿阻证 痰气交阻证 寒热错杂证
下载PDF
从“久病入络”理论辨治子宫腺肌病探微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新 王雁飞 +5 位作者 刁翰林 刘双 张绪丹 宁婕 张毅然 师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729-732,747,共5页
基于对“久病入络”理论的认识,从其邪入阴络、痛、瘀、病程久等特点出发,结合子宫的生理功能与位置、子宫腺肌病的病机与症状,深入分析“久病入络”理论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关联。并基于桂枝茯苓丸探讨“久病入络”治疗之法与“... 基于对“久病入络”理论的认识,从其邪入阴络、痛、瘀、病程久等特点出发,结合子宫的生理功能与位置、子宫腺肌病的病机与症状,深入分析“久病入络”理论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关联。并基于桂枝茯苓丸探讨“久病入络”治疗之法与“癥瘕”即子宫腺肌病治疗上的相同之处,对现有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大法进行补充与发挥,认为子宫腺肌病的病位在胞络,胞络亏虚、络气不利、瘀热阻络是其主要病机,通络化瘀、凉血清热与酸甘补虚、温肾暖肝并举是治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久病入络 胞络亏虚 络气不利 瘀热阻络 通络化瘀 凉血清热 酸甘补虚 温肾暖肝 桂枝茯苓丸 调经通络化癥汤
下载PDF
基于“久病入络”探析难治性哮喘的病机演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希涛 贾新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81-584,共4页
追溯“久病入络”理论的源流,结合现代医学对“肺络”的认识,系统分析痰、瘀、虚、毒等病理变化与络脉的关系,认为久病络损、痰瘀阻络、久病络虚、毒邪伤络是难治性哮喘病机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互相掺杂,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贯穿... 追溯“久病入络”理论的源流,结合现代医学对“肺络”的认识,系统分析痰、瘀、虚、毒等病理变化与络脉的关系,认为久病络损、痰瘀阻络、久病络虚、毒邪伤络是难治性哮喘病机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互相掺杂,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贯穿疾病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病入络 痰瘀阻络 久病络虚 毒邪伤络 病机演变 难治性哮喘
下载PDF
醒脑治瘫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左扁头 曲玉强 +3 位作者 汪刘根 黎黎 张华 杨雄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治瘫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醒脑治瘫胶囊,疗程3个月。分... 目的观察醒脑治瘫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醒脑治瘫胶囊,疗程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脂、hs-CRP、FIB、D-D的水平。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IMT、各个斑块大小,计算Crouse斑块积分。观察服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C、LDL较对照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TG较对照组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HDL的升高不明显(P>0.05);治疗组FIB、D-D、hs-CRP、IMT、Crouse积分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颈动脉彩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2.1%,对照组6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治瘫胶囊具有调节血脂紊乱、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小斑块体积,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治瘫胶囊 脑梗死 风痰阻络证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湿热侵络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2
作者 谢田 孙侃 +3 位作者 张松 翟力 庞硕勋 耿立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48-151,69,共5页
目的:观察湿热侵络型高血压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薛氏4号方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湿热侵络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苯磺酸... 目的:观察湿热侵络型高血压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薛氏4号方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湿热侵络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及联合组(n=60,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薛氏4号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眩晕、头痛、口渴少饮、肢体困重、失眠、心悸、胸闷、肢体麻木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湿热侵络型高血压,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压,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氏4号方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湿热侵络型高血压 疗效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灸治疗脑梗死风痰入络证临床观察
13
作者 贺军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4期2765-2768,共4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灸在脑梗死(风痰入络证)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天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增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灸治疗...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灸在脑梗死(风痰入络证)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天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增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BI评分、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NIHSS评分、IL-8、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灸治疗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受损及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梗死 风痰入络证 养血清脑颗粒 艾灸
下载PDF
基于“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探讨风湿性多肌痛的证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文 汪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05-1509,共5页
风湿性多肌痛以颈部、肩部及髋部肌肉疼痛和僵硬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常可合并血管病变,继而出现动脉炎性表现。风湿性多肌痛可归属于中医学“肌痹”范畴,若辨证准确,于早期干预疗效较好。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可从“初病湿热在经... 风湿性多肌痛以颈部、肩部及髋部肌肉疼痛和僵硬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常可合并血管病变,继而出现动脉炎性表现。风湿性多肌痛可归属于中医学“肌痹”范畴,若辨证准确,于早期干预疗效较好。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可从“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认识其病机的演变规律。风湿性多肌痛的发病责之于内外合邪,外感邪气为标、湿热内蕴为本,总因卫分之邪郁闭肌表,郁热不解渐传营血而成瘀热入络之证。针对本病及其变证,可进行分期论治,急性期外透内清,以祛邪为主;缓解期和解表里,以缓图收功;变证期以象之谓,凉血化瘀为务;此外,因其具有迁延性、反复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贵在效不更方,有方有守,持之以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多肌痛 内外合邪 湿热在经 瘀热入络 分期论治
原文传递
真方白丸子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风痰入络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
15
作者 宗芳 陈永华 代玉强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探讨真方白丸子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19年6月-2022年7月蒙城县中医院87例A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病历尾号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 目的探讨真方白丸子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19年6月-2022年7月蒙城县中医院87例A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病历尾号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真方白丸子。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生活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CRP、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VEGF、NOS、内皮素-1(ET-1)水平,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为76.74%(33/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2)。治疗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头痛眩晕积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38、3.77、2.69、2.60、2.36,P<0.01或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7.53,P<0.01),ADL评分高于对照组(t=2.99,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CRP、TNF-α、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07、5.70、5.30、3.36,P<0.01);VEGF[(364.54±33.04)ng/L比(346.86±29.63)ng/L,t=2.6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OS[(20.77±3.12)μmol/L比(29.46±5.36)μmol/L,t=9.27]、ET-1[(85.41±7.09)ng/L比(94.11±9.38)ng/L,t=4.8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真方白丸子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可改善AI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风痰入络 炎症因子 真方白丸子 注射用阿替普酶
原文传递
脏腑络脉探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英英 刘清国 +1 位作者 刘金艳 徐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4-226,共3页
脏腑络脉是指经脉系统中与脏腑相关经脉深延于里并与脏腑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深部络脉,具有自身的特点。是络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理论入手,以古代文献理论为依据,初步探讨位于人体深部脏腑络脉,... 脏腑络脉是指经脉系统中与脏腑相关经脉深延于里并与脏腑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深部络脉,具有自身的特点。是络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理论入手,以古代文献理论为依据,初步探讨位于人体深部脏腑络脉,旨从中医术语标准化角度探析脏腑络脉的功能、分布、诊察、病证特点和治疗特点及与十五络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脉 久病入络 脏腑络脉 五脏六腑之大络
原文传递
云南白药散剂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莉花 刘婧平 +1 位作者 钟涛 何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散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成云南白药散剂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的治疗组和单用荆花消紫合剂治疗的对照组,观察记录治疗1个月后患儿症状、体征和尿常规的变化。结...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散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成云南白药散剂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的治疗组和单用荆花消紫合剂治疗的对照组,观察记录治疗1个月后患儿症状、体征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疗效判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尿红细胞(RBC)治疗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南白药散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风热伤络型紫癜性肾炎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风热伤络型 中医药疗法 荆花消紫合剂 云南白药散
原文传递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舌下络脉瘀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明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63,共3页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舌下络脉 (静脉 )瘀阻状况在诊断中的意义。选择 2 0 0例CP患者观察其舌下络脉瘀阻程度与CP的关系 ,并与 4 0例健康者作对比观察 ;并对患者组治疗前后舌下络脉瘀阻、前列腺液检查比较。结果显示 2 0 0例明确...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舌下络脉 (静脉 )瘀阻状况在诊断中的意义。选择 2 0 0例CP患者观察其舌下络脉瘀阻程度与CP的关系 ,并与 4 0例健康者作对比观察 ;并对患者组治疗前后舌下络脉瘀阻、前列腺液检查比较。结果显示 2 0 0例明确诊断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有 18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舌下络脉瘀阻 ,健康对照组有 6例存在不同程度舌下络脉瘀阻 ,前列腺液检查其中有 4例提示患有慢性前列腺炎。两组舌下络脉瘀阻程度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舌下络脉 瘀阻 诊断
原文传递
郭子光教授运用“久病入络”学说临证经验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学宽 《中医教育》 2000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久病入络 郭子光 临证经验 神经痛
原文传递
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祎 刘旺华 +6 位作者 李花 姚伟平 李金霞 易健 何倩 戴思思 文菊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5-256,F0003,F000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验证。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初分为正常组和模型制备组。模型制备组采用高脂饮食复制痰证模型、附子汤灌胃复制肝阳上亢证模型,第31天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脑梗死"... 目的建立一种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验证。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初分为正常组和模型制备组。模型制备组采用高脂饮食复制痰证模型、附子汤灌胃复制肝阳上亢证模型,第31天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病证结合模型。然后将成模大鼠再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真方白丸子组、依达拉奉组,干预14天后,观察检测各组大鼠的宏观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液流变学、血脂、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皮质醇(Compound F,F)、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hree iodine thyroid,T3),基于"以方测证"思想,用真方白丸子干预模型进行反证。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液粘度、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LDL-C)、NE、F、TXB2水平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T3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真方白丸子组、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液粘度、TC、TG、LDL-C、NE、F、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T3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通过高脂饮食+附子汤灌胃+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方法可建立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息风化痰通络之古方真方白丸子对该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风痰入络证 真方白丸子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