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etro Station Ridership Consideri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被引量:5
1
作者 GAN Zuoxian FENG Tao +2 位作者 YANG Min Harry TIMMERMANS LUO Jinyu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1065-1077,共13页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ridership analysis and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t environment, station attributes and urban rapid transit ridership at the station level.Alth...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ridership analysis and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t environment, station attributes and urban rapid transit ridership at the station level.Although spatial heterogeneity has been widely acknowledged in spatial data analysis, it has been rarely considered in travel behavior studies.Four models(three global models-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 spatial lag model(SLM), spatial error model(SEM) and one local model-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 model) are estimated separatel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station ridership, and identify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Using the data of built environment and st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of diagnostic identify evidence the existence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station ridership for the metro network in Nanjing, China.Results of comparing the various goodness-of-fit indicators show that, the GWR model yields the best fit of the data, performance followed by the SEM, SLM and OLS model.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population, number of lines, number of feeder buses, number of exits, road density and proportion residential area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ation ridership.Moreover, the study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i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It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to account in the station ridership analysis and the decision-making in urban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HETEROGENEITY RAPID TRANSIT ridership built environment station level SPATIAL models
下载PDF
基于乘降客流特征的轨道交通站点分类及客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庞磊 任利剑 +1 位作者 张哲浩 运迎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4-193,共10页
既有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相对成熟,但鲜有对不同类型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引入乘降客流特征时间序列聚类法对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基于多源地理大数据从建成环境、社会经济、站点属性与复... 既有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相对成熟,但鲜有对不同类型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引入乘降客流特征时间序列聚类法对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基于多源地理大数据从建成环境、社会经济、站点属性与复杂网络特征等维度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OLS)、地理加权回归(GWR)及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这3种回归模型探究不同类型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针对天津的案例,研究表明:基于乘降客流时变特征分类形成居住主导型、就业主导型与商住均衡型这3类站点,各类站点的空间分布及周边土地利用特征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对于居住主导型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的分析,MGWR模型拟合结果更优,而对于就业主导型与商住均衡型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的分析,OLS模型拟合结果较优,但与其他模型相差不大;不同类型站点客流量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不同影响因素对站点客流量的作用方向及强度也存在差异;公交站点密度和开通时长对居住主导型站点客流的影响程度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为天津市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效能,实现轨道交通站点为主导的综合开发(TOD)提供了分类分区的规划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客流量影响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轨道交通客流 站点类型
下载PDF
基于空间加权的LS-SVM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预测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家中 张殿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模型精度,简化模型数据需求规模,提出基于空间加权的LS-SVM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模型。基于交通网络距离重新划分车站的影响范围,提出分距离影响带的线型和指数型空间权重系数方程,结合空间权重系数...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模型精度,简化模型数据需求规模,提出基于空间加权的LS-SVM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模型。基于交通网络距离重新划分车站的影响范围,提出分距离影响带的线型和指数型空间权重系数方程,结合空间权重系数,输入区域特征变量和车站属性变量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LSSVM预测模型,运用动态改变惯性权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DCW-APSO)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取。应用模型预测2011年成都市地铁1号线部分车站客流,并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明显提高客流预测精度,简化数据需求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补充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 预测 空间加权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时段站间起讫点矩阵预测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成艳 叶霞飞 +1 位作者 王治 周利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6-353,共8页
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阶段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确定这一参数,需对高峰时段内出发的乘客选择的出发时刻与路径进行预测.高峰时段站间起讫点(OD)矩阵反映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出行需求,是整个预测的基础.... 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阶段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确定这一参数,需对高峰时段内出发的乘客选择的出发时刻与路径进行预测.高峰时段站间起讫点(OD)矩阵反映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出行需求,是整个预测的基础.在全天站间OD矩阵已知的前提下,以中国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传统的重力模型在预测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时段站间OD矩阵时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站间客流高峰时段系数模型.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数据源下,站间客流高峰时段系数模型能有效改善传统的重力模型所存在的缺陷,预测结果明显更优.该模型预测结果的标准误差为12.90人次,相较于重力模型的29.33人次降低了5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间客流 高峰时段系数 重力模型 交通阻抗函数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视角下的轨道站点客流预测——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孔祥夫 杨家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74-2083,共10页
从土地利用视角分析轨道站点客流的影响因素,基于直接估计模型,选择不同类型用地楼板面积、公交线路数量、站点中心性、站点可达性4个变量建立非线性回归函数,分析不同类型用地客流生成率与站点可达性之间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①相比... 从土地利用视角分析轨道站点客流的影响因素,基于直接估计模型,选择不同类型用地楼板面积、公交线路数量、站点中心性、站点可达性4个变量建立非线性回归函数,分析不同类型用地客流生成率与站点可达性之间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①相比于线性衰减规律,客流生成率随站点可达性的降低更符合指数衰减规律,用地距离地铁站0~0.5km时客流生成率下降最快。②单位面积各类用地客流生成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交通用地 >办公用地 >商业用地≈城中村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其他用地。③客流生成率受站点可达性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商业用地 >办公用地 >交通用地 >其他用地 >居住用地 >城中村 >工业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与土地利用 轨道交通 站点客流预测 深圳市
下载PDF
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公交导向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海龙 王燚 +1 位作者 王新军 周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7,共7页
采用了上海市域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层面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并确定了影响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重要的公交导向开发(TOD)因素.结果表明站点影响区域内的公交车服务次数、公交车平均发车间隔、步行至最近公交站点的时间、轨道... 采用了上海市域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层面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并确定了影响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重要的公交导向开发(TOD)因素.结果表明站点影响区域内的公交车服务次数、公交车平均发车间隔、步行至最近公交站点的时间、轨道交通站点的出入口数量以及站点周围是否有停车场等五个变量对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公交车服务次数和平均发车间隔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因素恰好表明了接驳型公交服务的增加对轨道交通客流提高的重要性.此外,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用来指导城市和交通开发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导向开发(TOD)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量 站点影响区域
下载PDF
基于圈层人口变量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俊芳 杨冠华 +1 位作者 邹江源 柴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3-429,共7页
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指进出站客流)吸引范围内不同距离的人口对车站客流贡献率不同的情况,将人口按照距离车站的远近分为不同圈层,以不同圈层人口作为变量进行车站客流预测.通过偏相关分析验证圈层人口作为变量的合理性,同时获得... 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指进出站客流)吸引范围内不同距离的人口对车站客流贡献率不同的情况,将人口按照距离车站的远近分为不同圈层,以不同圈层人口作为变量进行车站客流预测.通过偏相关分析验证圈层人口作为变量的合理性,同时获得影响车站客流的其他显著因素.针对线性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的不合理性,建立了可反映车站客流与自变量高度非线性关系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案例研究表明:基于圈层人口变量和BP神经网络的车站客流预测模型在减小误差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模型,且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已知任意车站背景变量,车站圈层人口对客流的贡献率模型.该模型验证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基于圈层人口变量和BP神经网络的车站客流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圈层人口与其他影响车站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同车站客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预测 圈层人口变量 BP神经网络 客流吸引范围
下载PDF
土地利用混合度对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俊芳 姚敏峰 +1 位作者 季峰 向蕾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5-1423,共9页
针对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如何影响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的问题,建立非线性回归方法对其进行量化研究.采用递远递减权重和相邻车站重叠区域人口分配权重来计算加权人口,并以车站客流/加权人口作为因变量,从而分析由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引起的车站... 针对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如何影响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的问题,建立非线性回归方法对其进行量化研究.采用递远递减权重和相邻车站重叠区域人口分配权重来计算加权人口,并以车站客流/加权人口作为因变量,从而分析由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引起的车站客流变化.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来分析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岗位居住人口比以及车站客流间相互关系.最后,以日本东京都109个车站的实际数据进行案例分析,案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对车站客流影响较弱,而岗位居住人口比与车站出站客流呈现显著正相关.因此,客流预测过程中应以岗位居住人口比代替土地利用混合程度作为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站客流预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土地利用混合程度 岗位居住人口比
下载PDF
重庆市轨道交通车站预测客流与实际客流误差分析
9
作者 刘海洲 李棠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的精确度将直接影响轨道车站建筑方案设计,对于后期轨道车站建设运营意义重大。提高轨道车站客流预测的精度已逐渐成为业内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以重庆市主城区轨道车站客流预测为例,将重庆市已运营的8条...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的精确度将直接影响轨道车站建筑方案设计,对于后期轨道车站建设运营意义重大。提高轨道车站客流预测的精度已逐渐成为业内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以重庆市主城区轨道车站客流预测为例,将重庆市已运营的8条线路、162座轨道交通车站实际进出闸机数据与工可客流预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找预测客流与实际客流的差异,研究发现仅有37%的车站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在20%以内,有60%以上的车站预测客流与实际客流差值在20%以上。重点从客流预测外部条件变化、轨道车站服务人口的确定、站点出入口模型构建、出行分布权重参数选择、乘客自身属性对方式选择影响等几个方面查找分析误差形成原因,并针对如何提高后期轨道客流预测精度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站 客流预测 交通生成 交通分布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利用可达性模型预测轨道交通站点发生客流
10
作者 刘学军 黄正东 《华中建筑》 2016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该文探讨了基于站点可达性和周边用地的轨道站点发生客流预测方法。在GIS中,通过双重约束蒙特卡罗模拟算法将居住人口分解到小尺度栅格上。根据可达性中的距离衰减原理,采用罗切斯特模型计算居民选择轨道交通的概率。基于各栅格位置的... 该文探讨了基于站点可达性和周边用地的轨道站点发生客流预测方法。在GIS中,通过双重约束蒙特卡罗模拟算法将居住人口分解到小尺度栅格上。根据可达性中的距离衰减原理,采用罗切斯特模型计算居民选择轨道交通的概率。基于各栅格位置的人口数量及其与轨道站点距离获得的出行概率,获得轨道站点的客流发生量。距离衰减函数的参数配置决定了客流发生预测的质量。以武汉市为例,对参数配置进行了探讨。与实际调查数据验证表明,通过选取适当的参数,基于GIS可达性的预测模型可以达到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轨道交通站点 公交发生量 可达性 负罗切斯特函数 GIS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多级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多级影响区内轨道客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同,且作用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级影响区 站点客流 空间计量模型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动车组列车站内解编、重联运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揭晖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0期40-45,共6页
为提高客座率,提出动车组站内解编、重联运行作业模式。通过阐述部分动车组旅客列车在车站站内解编、重联运行的目的、效果以及实际作业过程,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种模式为例分析总结动车组旅客列车在站内解编、重联运行的... 为提高客座率,提出动车组站内解编、重联运行作业模式。通过阐述部分动车组旅客列车在车站站内解编、重联运行的目的、效果以及实际作业过程,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种模式为例分析总结动车组旅客列车在站内解编、重联运行的模式、实施条件、存在的问题,分析取得的效果,探讨优化调整的措施,为优化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模式、提高旅客列车客座率、节约运营成本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站内解编 站内重联 客座率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舒诚 施非凡 +2 位作者 冯昕 和煜栋 孙静瑞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1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能够为站点周边交通设施合理配置提供理论指导。文中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与建成环境、站点类型、站点可达性、站点影响范围等因素,总结分析站点客流预测模型相关研究发展历程,发现国内外学... 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能够为站点周边交通设施合理配置提供理论指导。文中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与建成环境、站点类型、站点可达性、站点影响范围等因素,总结分析站点客流预测模型相关研究发展历程,发现国内外学者多在探究站点客流与站点周边环境因素内在机理、对轨道交通站点直接客流预测模型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而在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网络化条件下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在网络化条件下,利用AFC数据和POI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GIS等技术提出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有可能深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 建成环境 站点可达性 站点客流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特征影响程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壮林 杨兴 +1 位作者 胡大伟 谭晓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8-1439,共12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特征与其周边建成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且不同影响因素对客流特征的影响也存在时间和空间异质性。以车站工作日日均客流量、工作日特殊时段(如早高峰进站、早高峰出站、晚高峰进站和晚高峰出站)客流量为因变...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特征与其周边建成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且不同影响因素对客流特征的影响也存在时间和空间异质性。以车站工作日日均客流量、工作日特殊时段(如早高峰进站、早高峰出站、晚高峰进站和晚高峰出站)客流量为因变量,从车站属性、连接性和建成环境3个方面选择23个自变量,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构建客流特征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并以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相比,MGWR模型更为可靠;忽略早晚高峰客流影响的全天客流量预测模型拥有的显著自变量最多,到市中心的距离对客流量有显著的负影响,证明距离市中心越近的车站的客流量集聚性越明显;周边居住、生活类设施占比较高的车站对早高峰进站和晚高峰出站客流有很强的吸引作用,而周边居住、生活类设施占比不高的车站对早高峰出站和晚高峰进站客流有很强的吸引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部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特征 多尺度加权地理回归模型 影响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