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分析叶用枸杞茶 被引量:5
1
作者 卢丽 周承哲 +7 位作者 徐凯 张孟聪 温圣菁 段淋渊 田采云 石碧滢 张波 郭玉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201,共11页
以26个品种(系)叶用枸杞芽叶干样及鲜叶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其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叶用枸杞芽叶干样滋味醇厚、鲜爽、有甜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显示,叶用枸杞芽叶中共... 以26个品种(系)叶用枸杞芽叶干样及鲜叶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其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叶用枸杞芽叶干样滋味醇厚、鲜爽、有甜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显示,叶用枸杞芽叶中共鉴定出879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酚酸类、糖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生物碱、萜类、有机酸、脂质10类。根据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21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亚油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苯丙醇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通路,此外还发现,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糖类和脂类是区分不同品种(系)叶用枸杞芽代谢物的重要组分。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表明,表儿茶素、异槲皮素、芦丁等26种代谢物共同影响叶用枸杞茶醇、厚、鲜、甜和苦等滋味。感官评价结合PLSR分析结果表明,‘宁杞菜1号’‘宁杞9号’、Z90、Z68、Q3、Q6-13和Z487种叶用枸杞具有感官品质较好且滋味物质丰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枸杞茶 感官评价 代谢组学 滋味 差异代谢物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9种有机酸和3种阴离子的含量及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品种茶叶的区分
2
作者 岳超 王冯宇 +5 位作者 赵超群 陶瑞 和肖营 赵竟凯 梁晶晶 陈碧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2-789,共8页
取0.25 g茶叶样品,加入50 mL水,于35℃超声提取30 min,静置5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亲水性聚醚砜注射过滤器,滤液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以Dionex IonPac AS11-HC色谱柱作分析柱,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洗脱分离样品溶液中的9种有机酸和3种阴离子... 取0.25 g茶叶样品,加入50 mL水,于35℃超声提取30 min,静置5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亲水性聚醚砜注射过滤器,滤液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以Dionex IonPac AS11-HC色谱柱作分析柱,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洗脱分离样品溶液中的9种有机酸和3种阴离子,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测定。以聚类分析法区分不同种类茶叶样品,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茶叶种间差异的关键因子。结果显示,12种目标物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35~2.3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9.8%~10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不大于6.0%。方法应用于31批不同品种茶叶样品的分析,富马酸、柠檬酸、乙酸和PO43-检出量较高;聚类分析将31批样品分为4类,其中红茶、普洱茶单独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的对茶叶种间差异贡献度最大的是阴离子PO43-,有机酸苹果酸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有机酸 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 定量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茶叶品种区分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三茶统筹”研究分析与发展建议
3
作者 吴芹瑶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51-57,共7页
茶叶是福建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民生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基于“三茶统筹”分析视角,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模型,考察2001—2022年中国知网文献库中以“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与特征,明晰中国茶叶研究热... 茶叶是福建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民生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基于“三茶统筹”分析视角,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模型,考察2001—2022年中国知网文献库中以“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与特征,明晰中国茶叶研究热点与脉络,为新形势下福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产学研协同发展思路。研究表明,近20年,中国茶文化动态演变更加注重文化价值与效益;茶科技的研究趋势向茶树基因组与测序技术、茶与健康、茶叶资源与利用及深加工领域拓展;茶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需要各方合力以达到产业更新与迭代。现实困境是福茶品牌效益运作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发挥作用减缓,国际化传播形式相对滞后,茶旅融合发展覆盖面不够广泛,全茶产业链科技创新力度不足。基于此,建议从确立统筹发展理念,文化赋魂,科技赋能和品牌赋力4个角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茶统筹 福建茶 现实困境 CITESPACE 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及其毛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罗红玉 王奕 +6 位作者 谷雨 袁林颖 杨娟 王廷华 张莹 王杰 钟应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59-266,共8页
以重庆地产茶鲜叶为原料加工重庆沱茶,比较60℃烘干(1号)、80℃烘干(2号)、晒3 h+60℃烘干(3号)、晒3 h+80℃烘干(4号)4种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及其毛茶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2号毛茶、沱茶综合感官品质好于3、4号毛茶、沱茶。3号... 以重庆地产茶鲜叶为原料加工重庆沱茶,比较60℃烘干(1号)、80℃烘干(2号)、晒3 h+60℃烘干(3号)、晒3 h+80℃烘干(4号)4种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及其毛茶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2号毛茶、沱茶综合感官品质好于3、4号毛茶、沱茶。3号毛茶茶多酚质量分数较低为31.3%,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香气物质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2.2%、43.9%、182.57μg/L,烯、醇类较多分别为16、7种。1号毛茶香气种类数量和含量均最多分别为54种、190.27μg/L,2、4号毛茶香气含量较少。经压制后,各沱茶游离氨基酸、醇、醛、烯、酸含量降低,咖啡碱含量升高,3号沱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变化,香气种类数量以及含量均最多分别为50种、252.11μg/L,酮类、酯类含量增加较多分别为64.6%、113%,1号沱茶酮类增加2种,2、4号沱茶香气种类、含量减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共识别出11种差异性香气物质,其中烯类5种,1、3号毛茶差异性香气物质种类较多,其对应的沱茶正二十一烷含量较高。β-紫罗酮在各茶样中的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e value,OAV)大于10,芳樟醇在1号、3号毛茶及沱茶中的OAV均大于1。综上所述,1号、3号毛茶及沱茶综合品质较好,其对应的干燥工艺更适合于重庆沱茶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工艺 压制 重庆沱茶 风味品质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绿茶汤色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立祥 梅玉 +1 位作者 常珊 董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采用色差分析和感官审评的方法对10种绿茶汤色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品茶师间对绿茶评分与评价呈现较高度一致,差异性较小。色差分析绿茶汤色各组间明亮度(L)、茶汤绿度(a)和茶汤黄度(b)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亦存在差异;但绿茶汤色各组间色... 采用色差分析和感官审评的方法对10种绿茶汤色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品茶师间对绿茶评分与评价呈现较高度一致,差异性较小。色差分析绿茶汤色各组间明亮度(L)、茶汤绿度(a)和茶汤黄度(b)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亦存在差异;但绿茶汤色各组间色差衍生指标a/b具有高度一致性。统计分析显示:品茶师茶汤评分与茶汤明亮度(L)和茶汤黄度(b)相关性较小,与茶汤绿度(a)相关性较大;而与色差衍生指标a/b达极显著相关。应用逐步回归对色差的衍生指标色相(a/b)进行绿茶汤色感官评分表征,相关性均达极显著,其决定系数均可达80%以上。应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对色差亮度(L值)和色差的衍生指标色相(a/b)进行绿茶汤色感官评分表征,相关性均达显著以上,其决定系数均可达95%以上。文中还对绿茶汤色的表述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色差 汤色 感官审评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不同产地珠形绿茶色泽与滋味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6 位作者 龚自明 冯琳 王雪萍 高士伟 滕靖 叶飞 胡邵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67-274,共8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珠形绿茶品质差异,采用密码审评法、色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3个主产地样品在感官品质、色泽及滋味化学成分组成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绿宝石的容重最大,干茶和茶汤色度a值最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 为探究不同产地珠形绿茶品质差异,采用密码审评法、色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3个主产地样品在感官品质、色泽及滋味化学成分组成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绿宝石的容重最大,干茶和茶汤色度a值最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产地,而黄酮含量最高;涌溪火青和绿宝石的茶多酚、儿茶素含量相近,均显著高于平水日铸(P<0.05);3个产地绿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解释了珠形绿茶特征变量62.293%的方差信息,不同产地区分较为明显。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鉴定出关键差异性成分8种:a(干茶)、b/a(干茶)、b(茶汤)、a(茶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总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形绿茶 色泽 化学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茶园主要天敌对4种害虫的空间跟随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夏芝 毕守东 +7 位作者 黄勃 柯胜兵 邹运鼎 施晓丽 柯磊 杨林 郭骅 林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9-498,共10页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了潜山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通草粉虱Dialeurodes citri、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和茶蚜Toxopetera aurantii与其主要天敌之间空间关系的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天敌和害虫空间变...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了潜山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通草粉虱Dialeurodes citri、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和茶蚜Toxopetera aurantii与其主要天敌之间空间关系的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天敌和害虫空间变程,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害虫与天敌变程的关联度,得出以下结果: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2位天敌是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和斑管巢蛛Clubiona reichlini;与通草粉虱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2位天敌是八点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与茶黄蓟马跟随关系密切的前2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和八点球腹蛛;与茶蚜跟随关系密切的前2位天敌是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草间小黑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害虫 天敌 地学统计学 灰色系统分析 空间跟随关系
下载PDF
3种清香型铁观音挥发性成分及香味特征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珍珍 杨远帆 +7 位作者 孙浩 洪鹏 黄高凌 姜泽东 陈峰 杜希萍 胡阳 倪辉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75-183,共9页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和感官评价分析清香型铁观音的挥发性成分和主要风味特征。通过GC-MS检测分析,在3种清香型铁观音中共发现3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均为反式-橙花叔醇、吲哚、正己醛、α...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和感官评价分析清香型铁观音的挥发性成分和主要风味特征。通过GC-MS检测分析,在3种清香型铁观音中共发现3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均为反式-橙花叔醇、吲哚、正己醛、α-法呢烯,质量含量分别为24751~41899、19958~33929、1875~3467、1033~3361μg/kg;感官评价结果显示,3种铁观音均具有典型的清香味和花香味;香气值(OAVs)分析表明,3种铁观音中主要风味成分相同,均为癸醛(128.92~299.37)、反式-橙花叔醇(110.01~186.21)、苯乙醛(31.27~37.89)、正己醛(17.86~33.02)和吲哚(9.50~16.16);聚类分析结合感官评价表明,清香味主要来源于正己醛、苯乙醛和癸醛,花香味主要来源于反式-橙花叔醇。该研究结果说明,3种清香型铁观音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和香味特征相似,但和其他乌龙茶具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感官评价 气质联用 香气值 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采用PLS-DA分析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滑金杰 王华杰 +4 位作者 王近近 李佳 江用文 王岳梁 袁海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0-27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明确新型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干燥设备的毛火效果,该研究以一芽一二叶初展嫩度的"福鼎大白"品种为原料进行工夫红茶加工,设定电磁滚筒-热风耦合(Rotary pot-Hot air coupling Fir... 为探究不同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明确新型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干燥设备的毛火效果,该研究以一芽一二叶初展嫩度的"福鼎大白"品种为原料进行工夫红茶加工,设定电磁滚筒-热风耦合(Rotary pot-Hot air coupling First-Dry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heat,RHFD)、链板热风(Chain plate Hot air First-Drying,CHFD)、箱式热风(Box Hot air First-Drying,BHFD)、滚筒式滚炒(Rotary pot First-Drying,RFD)等4种毛火方式,比较所制茶样的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可溶性糖、咖啡碱、氨基酸等29个非挥发性指标,114个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的挥发性香气指标,10个外形和汤色色泽客观评价指标,同时进行了毛火方式的热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性能指标的分析比较,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统计(PartialLeastSquaresDiscriminationAnalysis,PLS-DA)分析毛火方式对优质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并获得标志性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毛火处理下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显著最低(P<0.05),简单儿茶素含量较高,茶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综合指标TDE和茶色素综合指标10TFRB最高(P<0.05),毛火方式对茶黄素总量影响不显著(P>0.05);挥发性化合物总量以RHFD方式最高,RFD方式次之,CHFD方式最低;RHFD毛火方式芳香类、萜烯类等化合物含量最高。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毛火升温快、温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性好,热效率和生产效率高(分别为50.0%、220 kg/h),生产成本较低(仅0.32元/kg),预热时间仅14min;所制红茶在汤色透亮度、香气甜久度、滋味甜醇度等方面均得到提升,感官总分最高(P<0.05),达88.1。PLS-DA分析从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角度均可将工夫红茶4种毛火方式显著区分,并分别获得了43种和18种差异化合物,结合差异性分析获得标志性差异化合物,2,4,6-三(1,1-二甲基乙基)-4-甲基环己-2,5-二烯-1-酮、香叶醇、3-辛酮、水杨酸甲酯、茶黄素、茶褐素、可溶性糖、表儿茶素等,可作为区分工夫红茶毛火方式,以及定向加工甜香、甜醇、高亮等优质工夫红茶的指标物质。该研究为红茶加工基础和品质提升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控制 香气 工夫红茶 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技术 毛火 多元统计 茶色素 香叶醇 性能参数
下载PDF
外源酶对成品普洱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中皓 刘通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通过过氧化物酶(POD)、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对成品普洱茶品质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这三种酶制剂在不同浓度水平下对普洱茶的部分品质成分的影响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并且这三种酶制剂都具有加速普洱茶品质成分氧化的作用。通过正交实验... 通过过氧化物酶(POD)、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对成品普洱茶品质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这三种酶制剂在不同浓度水平下对普洱茶的部分品质成分的影响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并且这三种酶制剂都具有加速普洱茶品质成分氧化的作用。通过正交实验,以茶褐素含量和儿茶素含量作为普洱茶氧化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上述酶对普洱茶的促氧化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为: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而感官评审的结果表明,一定量的酶促处理对普洱茶品质成分的形成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酶 成品普洱茶 品质成分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沱茶风味描述感官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童华荣 唐多友 +2 位作者 许瑛 王云 谭和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11个沱茶样品的17个风味感官性质用9点间隔量表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表明,48个评员能在14个感官性质上区别各样品。香气、滋味性质可各选取4个主分量。按香气可将样品分为品质好、差两类,其判别变量为粗气、日晒气;按滋味也可分为好、... 对11个沱茶样品的17个风味感官性质用9点间隔量表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表明,48个评员能在14个感官性质上区别各样品。香气、滋味性质可各选取4个主分量。按香气可将样品分为品质好、差两类,其判别变量为粗气、日晒气;按滋味也可分为好、差两类,其判别变量为苦、涩、甜、平和、浓、水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分析 /沱茶 风味 描述分析
下载PDF
不同香型襄阳绿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琳 刘盼盼 +5 位作者 龚自明 王雪萍 程一方 杨伟 唐前勇 郑鹏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2-258,共7页
为进一步明确襄阳绿茶品质特征,在感官审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香气的17种绿茶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色谱联用法及多元分析法,系统测定分析其滋味成分、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香型襄阳绿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 为进一步明确襄阳绿茶品质特征,在感官审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香气的17种绿茶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色谱联用法及多元分析法,系统测定分析其滋味成分、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香型襄阳绿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和儿茶素总量是有显著差异的(P<0.05),氨基酸、咖啡碱、没食子酸和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同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栗香型>嫩香型>清香型,而氨基酸含量,栗香型<嫩香型<清香型;不同香型绿茶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出65种香气物质成分,包括醛类9种,酮类5种,醇类13种,烯类11种,芳香烃7种,酯类16种和其他类4种,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酯类化合物含量其次,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芳樟醇、己酸顺式-3-己烯酯和香叶醇;进一步进行差异分析,发现顺-氧化芳樟醇、反-丁酸-3-己烯酯、顺-3-己烯异戊酸酯可作为嫩香型的特征挥发性性组分,6-十一酮、反-香叶基丙酮、δ-杜松烯可作为清香型的特征挥发性性组分,苯乙醇、桉树醇、α-法尼烯可作为栗香型的特征挥发性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绿茶 滋味 香气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陕南老茶树扦插茶苗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明星 席彦军 +4 位作者 李厚华 李秀峰 李佼 吴军舰 王思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研究陕南地区老茶树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旨在为后续的茶叶育种提供优良资源。【方法】以55份陕南地区老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陕南老茶树资源的变化幅度和变异系数均较大,... 【目的】研究陕南地区老茶树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旨在为后续的茶叶育种提供优良资源。【方法】以55份陕南地区老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陕南老茶树资源的变化幅度和变异系数均较大,茶树资源性状差异明显,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聚类分析可将茶树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第1类群包含13个老茶树资源。第2类群仅包含1个老茶树资源,为B14-3。第3类群包含16个老茶树资源,第3类群的组成较为复杂。第4类群包含26个老茶树资源。第4类群中除了B14-34、B14-33、B14-18外,其余均不是来自南郑碑坝。【结论】陕南老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优异资源筛选潜力大,能为今后茶树育种提供各类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茶树 表型性状 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红碎茶滋味化学品质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同和 沈庆文 华再欣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对肯尼亚红碎茶、云南碎二、海南碎二茶样的滋味品质进行化学评分方法试验,采用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处理,从中寻找出一种化学检测得分与感官审评评分相一致的组合。不同处理的试验结果与感官审评给分的趋向是一致的;经过极差与回归分... 对肯尼亚红碎茶、云南碎二、海南碎二茶样的滋味品质进行化学评分方法试验,采用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处理,从中寻找出一种化学检测得分与感官审评评分相一致的组合。不同处理的试验结果与感官审评给分的趋向是一致的;经过极差与回归分析,选定实验号9、13和20,即A2B4C1D4E4F5、A3B3C2D3E5F5、A4B5C3D4E5F1,其化学滋味得分与感官评分相吻合。这3个试验都是比较好的组合。其中13号(A:15 m in,B:20mL,C:3 m in,D:2.0 mL,E:0.5 mL,F:8.5)是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碎茶 滋味 评分 品质鉴定
下载PDF
中国茶医学科技文献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永兴 邓君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从全国七千多种期刊中搜集到最近十多年来茶医学类科技文献1060篇。这些文献发表在399种期刊上,共有来自352个机构的653位第一作者。发表学术类茶医学论文最多的作者是曹进,最多的机构是浙江(农业)大学,最多的期刊是《茶叶科学》。茶叶... 从全国七千多种期刊中搜集到最近十多年来茶医学类科技文献1060篇。这些文献发表在399种期刊上,共有来自352个机构的653位第一作者。发表学术类茶医学论文最多的作者是曹进,最多的机构是浙江(农业)大学,最多的期刊是《茶叶科学》。茶叶中具有保健和医疗功能的成分有13种以上,它们具有抗氧化、代谢调节、提供重要营养等7类功效,疗效涉及肝、肾、肺、胃、五官疾病和肿瘤等二十多种疾病。文章还对茶医学类文献的发展规律,作者、机构及载文期刊的构成和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这类文献的生产、作用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学 医学 文献 科学技术 期刊 研究机构 作者 茶叶 统计分析 保健功能 医疗功能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特征分析的西湖龙井茶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明明 金钰 +2 位作者 胡筱波 胡定金 周有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369-6371,共3页
通过酸水解方法检测50份龙井茶叶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以相对氨基酸含量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区分西湖龙井(XHLJ)与非西湖区龙井茶(NXHLJ)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5.7%,Glu、Arg、Phe和Tyr... 通过酸水解方法检测50份龙井茶叶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以相对氨基酸含量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区分西湖龙井(XHLJ)与非西湖区龙井茶(NXHLJ)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5.7%,Glu、Arg、Phe和Tyr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酸水解氨基酸对龙井茶的地域初步区分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 氨基酸 叙述性统计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生茶水提物的特征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曾亮 田小军 +2 位作者 罗理勇 官兴丽 高林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以同公司、同批号、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7542)为研究对象,真空冷冻干燥制备普洱生茶水提取物,利用分光光度计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其内含... 以同公司、同批号、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7542)为研究对象,真空冷冻干燥制备普洱生茶水提取物,利用分光光度计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其内含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得出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生茶水提物的特征性成分和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水提物,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呈逐渐下降趋势,黄酮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溶性总糖和咖啡碱呈不规则变化;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提取物经UPLC-MS/MS共检测到107种化合物,经PCA,得到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生茶水提物的特征性成分包括柠檬酸、没食子酸、表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26种物质;CA表明,贮藏年份越接近的普洱生茶水提物样越易聚为一类,贮藏时间达到3 a和8 a时,茶叶聚类分类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生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特征性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生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田小军 王杰 +2 位作者 邓宇杰 罗理勇 曾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4-202,共9页
贮藏时间是影响普洱生茶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香气成分又是构成普洱生茶品质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以同厂家、同批号、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7542)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香气成分,同时结合主成分、相... 贮藏时间是影响普洱生茶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香气成分又是构成普洱生茶品质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以同厂家、同批号、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7542)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香气成分,同时结合主成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筛选出普洱生茶在贮藏过程中的特征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普洱生茶样中共检测到74种香气成分;(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醇和酸类呈下降趋势,碳氢化合物、酚类、甲氧基苯类和其他呈增加趋势,酮和醛类无明显变化规律,酯类保持稳定;(3)经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将16种香气(反-芳樟醇氧化物、乙基芳樟醇、4-萜品醇、α-松油醇、二氢猕猴桃内酯、柠檬烯、4-异丙基甲苯、4-乙基苯酚、3,5-二甲基苯酚、2-甲氧基-4-甲基苯酚、3,4-二甲氧基甲苯、1,2,3-三甲氧基苯、1,2,3-三甲氧基-5-甲基苯、4-乙基-2-甲氧基苯酚、4-乙基-1,2-二甲氧基苯和1,2,4-三甲氧基苯)筛选为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生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4)上述特征性香气成分可将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生茶很好地分类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生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多元统计分析 特征香气成分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临沧市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林龙 罗正飞 +3 位作者 刘艳丽 曹丹 谢飞 金孝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31-337,共7页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临沧市普洱生茶的香气品质,本研究系统分析了16份临沧市普洱生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其主要香气成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8个香气物质,平均含量大于2%的有11个;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平均含...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临沧市普洱生茶的香气品质,本研究系统分析了16份临沧市普洱生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其主要香气成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8个香气物质,平均含量大于2%的有11个;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24.68%。在香气种类上,醇类物质占香气总量的比例最高,平均含量为46.55%;其次是醛类物质,平均含量为26.81%;酮类、酯类和其他类物质占香气总量的比例相对较小。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表明: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样品能够明显区分开,南部地区醇类、酯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而北部地区醛类、酮类以及其他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海拔高度可能是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for the projection,VIP)大于1,筛选出23个香气成分或种类作为区分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香气的重要标志物,其中芳樟醇、异佛尔酮、酮类、醇类、醛类、β-环柠檬醛、α-环柠檬醛、2,2,6-三甲基环己酮、橙花醇、β-紫罗兰酮的VIP值相对较大,对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分类贡献较大。该研究为准确了解临沧市普洱生茶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临沧市普洱生茶品质、产地判定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沧市 普洱生茶 香气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金银花在茶饮中应用的专利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鑫鑫 彭英桂 +2 位作者 冯媛 蒋世超 郝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6期143-146,共4页
本文评述了金银花在茶饮中应用的重要性,从我国专利申请的角度统计分析了迄今为止金银花在茶饮中应用相关专利申请的历年申请量和公开量、申请人、专利申请地区分布和具体功能分布等,并对该领域发展前景给出建议。
关键词 金银花茶 专利申请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