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CH-MODE METHOD AND ITS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ROTOR-STATOR INTERACTION SOURCE MODES AND PROPAGATION MODES IN AN ANNULAR DUCT WITH MULTI-TREATM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吕亚东 余永祥 +1 位作者 胡宗安 孙晓峰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12,共10页
The suppressing design of the engine nacelle in an aircraft can benefi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diction system for the sound fields in engine ducts which includes the prediction of the source generation and tha... The suppressing design of the engine nacelle in an aircraft can benefi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diction system for the sound fields in engine ducts which includes the prediction of the source generation and that of sound propagation in ducts. First, the acoustic match mode principle between the source modes of rotor stator interaction noise and the propagation mod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econd, by utilizing this principle,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method for rotor stator interaction noise generation and its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in an annular duct with multi treatments is developed. That means that the prediction of sound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in the segmented ducts might no longer completely depend on the in duct mode measurement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ound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in ducts can be accomplished not only by acoustic mode measurement, but also by making use of the source prediction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modes excited by rotor stator interaction. The effects of fan speed, blade/vane numbers, axial spacing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on the in duct sound attenuation and generated sound power level before and after ducts (also including the sound power level of blade passing frequency and its harmonics at the inlet of ducts) have been numerically calculated by using this prediction method.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prediction method is verified by reasonable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ed results with measured results in references.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ng cases, some reference criteria are provided for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suppressing engine nacel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acoustics rotor stator interaction noise sound propagation in ducts match mode
下载PDF
基于敏感度分层优化的Halbach永磁电机电磁振动分析
2
作者 高建宁 高锋阳 +4 位作者 姚普 宋志翔 杨凯文 高翾宇 徐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153,共12页
为解决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径向电磁力引起的电磁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分段永磁体采用Halbach充磁方式同时转子开设辅助槽的电机拓扑结构。首先,对电机气隙磁密、径向电磁力、电磁振动原理进行推导与分析,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其次,提出基于... 为解决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径向电磁力引起的电磁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分段永磁体采用Halbach充磁方式同时转子开设辅助槽的电机拓扑结构。首先,对电机气隙磁密、径向电磁力、电磁振动原理进行推导与分析,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其次,提出基于电磁场和机械场耦合的电磁振动分析方案,对电机径向电磁力进行时间空间阶次傅里叶分解,在机械场中,分析电机定子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加速度幅值大小,并计算出定子各阶模态。在此基础上,基于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构建电机参数敏感度分层优化方案,并求得样本点帕累托前沿从而确定电机最优参数,将优化后的电机与普通V型内置式电机进行比较。最后,在机械场中仿真得到转子所受等效应力和总变形,验证得所提电机结构符合机械设计要求。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结构电机在不损失电磁转矩的基础上,径向电磁力幅值大幅度降低,抑制了齿槽转矩,改善了气隙磁密和反电势的正弦度,在提高电机电磁性能的同时抑制了电磁振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Halbach永磁体 径向电磁力 定子模态 参数敏感度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基于超扭曲滑模的双定子绕组感应电机转速磁通控制
3
作者 贺银平 田密 +1 位作者 郑田娟 李密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7-338,共12页
针对双定子绕组感应电机DSWIMs(dual-stator winding induction machines)在传统直接转矩和磁通控制下转矩、磁通和电流纹波大,在低速下控制磁通难度大、噪声大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超扭曲滑模控制器STSMC(super twisting sliding mode co... 针对双定子绕组感应电机DSWIMs(dual-stator winding induction machines)在传统直接转矩和磁通控制下转矩、磁通和电流纹波大,在低速下控制磁通难度大、噪声大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超扭曲滑模控制器STSMC(super twisting sliding mode controller)的DSWIMs新型转速和磁通直接控制方法。通过设计满足李雅普诺夫稳定条件的有限时间收敛误差为0的非线性控制器,提出1种DSWIMs新型转矩分配算法,可使DSWIMs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运行,并包括零转速,所需电磁转矩由2组绕组根据其额定功率提供。此外,针对DSWIMs设计了1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全阶观测器,能够高精度地估计绕组磁通、磁通角和转子转速,以实现最优磁通状态。最后,在1个3.3 kWDSWIM驱动系统上进行实验测试,评估所提DSWIM控制方案的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转矩分配算法和全阶观测器在不同速度区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定子绕组感应电机 超扭滑模控制器 滑模全阶观测器 转矩分配算法
下载PDF
长短叶片转轮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数值分析
4
作者 管子武 何胜明 +5 位作者 梁权伟 康文喆 张健 曾杰 王钊宁 何启源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1期7-11,37,共6页
本文以5个长叶片和5个短叶片转轮(活动导叶数为16)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长短叶片转轮的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问题。结果表明,长短叶片转轮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比较复杂。在无叶区,水力激振模态“节径”数为相应倍频数,... 本文以5个长叶片和5个短叶片转轮(活动导叶数为16)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长短叶片转轮的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问题。结果表明,长短叶片转轮动静干涉引起的水力激振模态比较复杂。在无叶区,水力激振模态“节径”数为相应倍频数,如5倍转频对应5“节径”等;在双叶栅区,激振力模态既有长(短)叶片数的特征(如15倍转频的模态的节径数为1),又有叶片总数的特征(如20倍转频的节径数为4,且模态旋转方向与转轮旋转方向相同)。本文的研究为长短叶片转轮的水泵水轮机的结构避振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长短叶片转轮 动静干涉 水力激振模态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双模并网控制策略
5
作者 廖敦华 李炳璋 +1 位作者 贺西 戴茜茜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当前,我国陆上风电场大多采用双馈机组,虽然其变流器容量小、成本低,但是通常只能在±30%的转差率范围内运行,在低转速下无法正常并网。为了提高低转速工况下双馈风电机组的发电量,文章提出一种双模并网控制方案。其建立了双馈电机... 当前,我国陆上风电场大多采用双馈机组,虽然其变流器容量小、成本低,但是通常只能在±30%的转差率范围内运行,在低转速下无法正常并网。为了提高低转速工况下双馈风电机组的发电量,文章提出一种双模并网控制方案。其建立了双馈电机定子短接的异步数学模型,以确定最终短接电阻的取值范围;提出了双模柔性切换策略,即在转速较低时机组以异步模式运行,转速升高后机组以常规的双馈模式运行,从而实现低转速也能发电运行。仿真结果表明,低转速下,异步模式相较双馈模式,转子电流畸变率最大可降低55%,功率控制精度也更高(功率波动幅值可控制在3 kW以内);且采用柔性切换策略后,暂态冲击电流减小36%以上,仅150 ms就可达到新稳态,验证了风电机组双模并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双馈异步电机 定子短接 双模并网 柔性切换 低转速
下载PDF
汽车转向电动机振动模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孙浩淞 王洁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7期27-29,33,共4页
转向电动机振动与噪声的大小影响了驾驶者操作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了研究影响汽车转向电动机振动模态的因素,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上建立了精确的电动机各个部位的三维模型,在ANSYS Maxwell软件上进行了电动机定子铁心的径向电磁力仿真... 转向电动机振动与噪声的大小影响了驾驶者操作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了研究影响汽车转向电动机振动模态的因素,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上建立了精确的电动机各个部位的三维模型,在ANSYS Maxwell软件上进行了电动机定子铁心的径向电磁力仿真,使用宁波工程学院提供的试验设备在半消声室中进行了声学试验,通过模态仿真找出定子齿槽尺寸和材料参数对电动机径向模态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电动机 振动模态 径向电磁力仿真 声学试验 定子齿槽
下载PDF
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超螺旋滑模直接功率控制
7
作者 朱连成 肖阳 +2 位作者 苏晓英 金石 陈晓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5-602,共8页
结合新型背靠背笼障转子耦合内外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提出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将电机内、外同相功率绕组及内、外同相控制绕组各自串联连接,采用超螺旋滑模控制及SVPWM技术,以固定开关频率驱动控制绕组机侧变流器功率... 结合新型背靠背笼障转子耦合内外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提出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将电机内、外同相功率绕组及内、外同相控制绕组各自串联连接,采用超螺旋滑模控制及SVPWM技术,以固定开关频率驱动控制绕组机侧变流器功率器件,以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和Popov超稳定性理论设计发电机速度观测器,取代易发生故障的传统机电式转速/位置传感器。通过12/8极50 kW样机控制系统的特性仿真,验证了所提无速度传感器超螺旋滑模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力机 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 超螺旋滑模直接功率控制 最大功率跟踪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Mode Shape Piezoelectric Motor 被引量:1
8
作者 Jwo Ming Jou 《Open Journal of Acoustics》 2015年第2期46-65,共20页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use the coating of effective electrode surface and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polarization to design the mode shape piezoelectric motors of the first three modes. We also com-pare the gain of the...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use the coating of effective electrode surface and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polarization to design the mode shape piezoelectric motors of the first three modes. We also com-pare the gain of the mode shape piezoelectric motors with respect to the normal shape piezoelectric motor, including rotational speed, loading ability, torque, phase angle conversion and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we have found that the gain of the mode shape piezoelectric stators are larger than the normal shape piezoelectric stator on averag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we found that the gain of the rotational speed, loading ability, torque, driving phase angle conversion and efficiency of the mode shape (MS1 - 3) piezoelectric motors a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shape piezoelectric motor (NS) under driving condition of the second vibration mode. Also, the gain of the rotational speed and loading ability of the mode shape 2 (MS2) piezoelectric motor are higher than other shapes piezoelectric motors (NS, MS1 and MS3) under driving condition of the second vibration mode. The used maximum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mode shape 2 (MS2) piezoelectric motor is up to 946 rpm under conditions of 180 Vp-p driving voltage, 10.7 kHz driving frequency, 0o driving phase angle and 13.0 gw net weight. The maximum loading ability and torque of the mode shape 2 (MS2) piezoelectric motor is respectively 451 gw and 0.91 mkgw-m under conditions of 180 Vp-p driving voltage, 10.7 kHz driving frequency, 0o driving phase angle and 173 rpm rotational speed. And the gain of efficiency (output power) and maximum loading ability (torque) of the mode shape 2 (MS2) piezoelectric motor are respectively 2.28 and 1.54 with respect to the normal shape piezoelectric motor under conditions of 180 Vp-p driving voltage, 10.7 kHz driving frequency and 0o driving phase angl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we have finally found that the piezoelectric motors (NS and MS1 - 3) can be driven only by the second vibration mode because the stator can produce elliptical motion and allows the rotor to generate orientation rotation. However, the first vibration mode can allow the rotor to be rotated very fast but it can’t make the rotation of the rotor orientation. Furthermor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rotor can’t rotate by the third vibration mode because its vibration energy is absorbed by the structure itself, so causing the rotor stag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 SHAPE (MS) NORMAL SHAPE (NS) PIEZOELECTRIC Motor PIEZOELECTRIC stator GAIN
下载PDF
改进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控制方法
9
作者 李红岩 赵天玥 +3 位作者 安平娟 王磊 杨朝旭 王伟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123,128,共5页
为了提高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控制下传统滑模观测器在中高速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套基于定子电阻辨识的超螺旋滑模观测器。针对滑模控制本身存在的抖振问题,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下设计了超螺旋滑膜观测器,推导了... 为了提高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控制下传统滑模观测器在中高速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套基于定子电阻辨识的超螺旋滑模观测器。针对滑模控制本身存在的抖振问题,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下设计了超螺旋滑膜观测器,推导了新的切换函数引入到观测器中,能够进一步地削弱抖振,减小超调,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了提高电机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电机定子电阻进行在线辨识,降低了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定子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变化所造成的精度误差。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套无位置传感器系统能够减小抖振、提高控制精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切换函数 定子电阻辨识
下载PDF
基于改进ARINC的复杂机械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红秋 谢里阳 +1 位作者 王艺 何雪浤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76-1283,共8页
在航空发动机静叶调节机构的设计初期,由于缺少完整的失效统计数据,其常常会出现可靠性分配结果不合理或难以分配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以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CA)评价指标的非线性转换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RINC的... 在航空发动机静叶调节机构的设计初期,由于缺少完整的失效统计数据,其常常会出现可靠性分配结果不合理或难以分配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以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CA)评价指标的非线性转换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RINC的复杂机械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首先,对FMECA分析的失效率评价指标进行了非线性转换,近似地表示出了零件的工作失效率,并结合可靠性关键件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RINC分配方法;然后,提出了使用改进ARINC分配法进行复杂系统可靠性分配的步骤;最后,以静叶调节机构的叶片联动系统为应用实例,使用上述方法和步骤完成其子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分配任务;为了验证改进的ARINC方法的优越性,将其与传统ARINC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ARINC方法能有效解决实际工程中数据不足,难以科学地分配可靠性的问题,增加了ARINC方法的适用性;与采用传统ARINC方法得到的分配结果相比,通过改进ARINC方法得到的联动半环、联动半环搭接段和叶片摇臂衬套的可靠度分别降低了0.14%、0.33%和0.94%,其分配结果显示了该方法可以给一些关键零件(工作失效率较高、难以保证较高可靠性)分配较低可靠度指标的任务,比传统ARINC方法的分配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系统可靠性分配 ARINC分配法 静叶调节机构 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 可靠性关键件
下载PDF
行波型方孔定子超声电机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东升 张景阳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8-413,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方孔定子行波超声电机,并进行了参数设计、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定子由1个方孔金属体和4块压电陶瓷片组成,通过与直径大于定子内边长的转子配合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对转子产生预压力,便于驱动。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定子...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方孔定子行波超声电机,并进行了参数设计、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定子由1个方孔金属体和4块压电陶瓷片组成,通过与直径大于定子内边长的转子配合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对转子产生预压力,便于驱动。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定子进行模态分析,选择第三阶模态作为工作模态,得到定子最大振幅与激励频率、电压、壁厚、边长及圆角半径的关系,并研究了频率、电压及预压力对转子输出特性的影响。制作了实体样机并测试了其输出特性,测试表明,当电压为100 V、激励频率为31.5 kHz时,其空载转速为215 r/min,堵转力矩达到1.58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型超声电机 方孔定子 工作模态 输出特性
下载PDF
一种用于旋转调制技术的微型超声电机定子
12
作者 谢锦宣 周同 苏岩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2-838,共7页
微型超声电机是实现旋转调制技术在微小型惯导上应用的关键部件,薄膜型MEMS超声电机是微型旋转调制技术的理想载体,然而现有MEMS超声电机存在着纵向稳定性和转速稳定性较差、晃动干扰大的问题,难以满足旋转调制需求。为解决该瓶颈问题,... 微型超声电机是实现旋转调制技术在微小型惯导上应用的关键部件,薄膜型MEMS超声电机是微型旋转调制技术的理想载体,然而现有MEMS超声电机存在着纵向稳定性和转速稳定性较差、晃动干扰大的问题,难以满足旋转调制需求。为解决该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制造工艺的工作在B15模态下的行波微型超声电机定子结构,设计悬空式圆环形定子结构,对定子薄膜型锆钛酸铅(PZT)层进行分区激励来获取两相正交驻波,以提高驻波模态频率匹配度;采用边缘引线和边缘支撑方式,以减小引线磨损。所设计定子结构包括半径为3 mm的环形Si基底,20个PZT分区、Pt电极和20根支撑梁;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产生两相几乎对称且相位上相差四分之一波长的驻波,两驻波模态匹配度约100%,并验证了该结构下定子能够形成高质量标准行波,可为旋转调制技术提供稳定的驱动力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调制技术 微型超声电机定子 薄膜型锆钛酸铅 驻波模态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硅钢片固结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电机模态特性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宋金元 蒋伟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7-272,共6页
新能源汽车优点突出,成为各国近来新车发展的主流。电机转速的提高使得工作频率不断升高,容易与定子发生高频共振。定子铁芯的加工工艺会影响定子的模态频率,直接对定子进行数值分析会耗费大量计算资源与时间成本。因此,针对粘接定子的... 新能源汽车优点突出,成为各国近来新车发展的主流。电机转速的提高使得工作频率不断升高,容易与定子发生高频共振。定子铁芯的加工工艺会影响定子的模态频率,直接对定子进行数值分析会耗费大量计算资源与时间成本。因此,针对粘接定子的动力学建模运用叠片理论、针对焊接定子的简化建模基于半有限元方法,然后利用定子的模态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针对焊接定子提出了减振降噪的结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固结方式直接影响定子的刚度而对其动力学特性产生巨大影响;提出的两种建模方法结果精确,在电机设计初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叠片 振动噪声 固结方式 影响规律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固有模态研究
14
作者 苏明泽 李胜 +4 位作者 张明强 石利俊 陈海军 谢合成 邓友均 《内燃机与配件》 2023年第1期39-41,共3页
为了研究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铁芯的固有模态,总结了模态分析理论与圆柱壳体模态计算理论。采用Hoppe理论对电机定子铁芯进行了模态解析计算,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模态仿真,研究了前5阶模态振型与频率。对比分析了不同定子铁芯轭部厚度的固... 为了研究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铁芯的固有模态,总结了模态分析理论与圆柱壳体模态计算理论。采用Hoppe理论对电机定子铁芯进行了模态解析计算,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模态仿真,研究了前5阶模态振型与频率。对比分析了不同定子铁芯轭部厚度的固有模态频率。最后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态解析算法的准确性。表明了,Hoppe理论适用于低阶的定子铁芯周向模态频率计算,定子铁芯相邻模态频率变化率随着模态阶次的提高而降低,增加定子轭部厚度时可以提高各阶模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定子铁芯 圆柱壳体理论 周向模态仿真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变结构自抗扰控制设计与验证
15
作者 李娟 余尚尚 +2 位作者 陆浩 杨明晖 李生权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8,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存在较大的磁链,转矩脉动以及在低速运行段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超螺旋滑模(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STSM)的变结构自抗扰控制(active-disturbance rejection co...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存在较大的磁链,转矩脉动以及在低速运行段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超螺旋滑模(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STSM)的变结构自抗扰控制(active-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调速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幅值、相位补偿与死区补偿的定子磁链观测器,以解决直流漂移、积分饱和与开关时延的问题.其次,将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磁链环和转矩环上的滞环控制器替换成超螺旋滑模控制器以减小磁链和转矩脉动问题.再次,将变结构的思想引入到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设计中,在速度环上设计了一种变结构自抗扰控制器.最后,通过搭建调速系统实验平台,对PI+STSM、ADRC+STSM与所提的变结构ADRC+STSM 3种控制方法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变结构自抗扰控制 定子磁链观测器 超螺旋滑模
下载PDF
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志荣 黄卫清 赵淳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多自由度超声电机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研究的、在单自由度超声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机。由于这种电机能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的运动 ,且具有超声电机本身的独特优点 ,因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列举了几种最新出现的多... 多自由度超声电机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研究的、在单自由度超声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机。由于这种电机能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的运动 ,且具有超声电机本身的独特优点 ,因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列举了几种最新出现的多自由度超声电机 ,阐述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超声电机 定子 工作原理 结构
下载PDF
基于精确线性化解耦的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调制系统 被引量:46
17
作者 刘贤兴 卜言柱 +1 位作者 胡育文 朱熀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55-59,共5页
从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磁链模型出发,应用精确线性化理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输入输出线性化与解耦。将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成二阶线性转速子系统和一阶线性磁链子系统,结合磁链扇区判断方法和线性化解耦后的实际系统输入来确定目标空间... 从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磁链模型出发,应用精确线性化理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输入输出线性化与解耦。将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成二阶线性转速子系统和一阶线性磁链子系统,结合磁链扇区判断方法和线性化解耦后的实际系统输入来确定目标空间电压矢量,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转速和磁链动态解耦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精确线性化解耦的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调制系统具有理想的速度跟踪性、良好的鲁棒性和低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精确线性化 解耦控制 空间矢量 调制 定子磁链模型
下载PDF
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子模态频率的一致性调节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劲松 陈超 赵淳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5-608,共4页
从分析超声电机的工作机理出发,指出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子两相模态频率不一致影响超声电机旋转稳定性和输出效率。针对材料不均匀或加工误差引起的两相模态频率不一致的问题,利用结构摄动理论,通过求解定子的动力学方程,找到了调节两... 从分析超声电机的工作机理出发,指出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子两相模态频率不一致影响超声电机旋转稳定性和输出效率。针对材料不均匀或加工误差引起的两相模态频率不一致的问题,利用结构摄动理论,通过求解定子的动力学方程,找到了调节两相模态频率一致性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某TRUM-60型超声电机为例,进行了AN SY S有限元计算,寻找合适的调节位置,并对两相模态频率不一致进行了调节,利用多普勒激光测振仪,对修改前后的定子的模态频率进行了测试,两相模态频率差从调节前的0.42kH z变为调节后的0.04 kH z。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调节定子两相模态频率的一致性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有限元 结构摄动 定子模态
下载PDF
双作用滑块型双定子马达内漏特征与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闻德生 张少波 +2 位作者 王远 常雪 孔维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为了准确计算双作用滑块型双定子马达的容积效率以及获得合理的密封缝隙尺寸,基于马达的内部结构,对其内部各种缝隙存在的泄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马达内部泄漏可分3类,泄漏途径有10种.通过建立各泄漏途径的流量数学式,得到马达在普... 为了准确计算双作用滑块型双定子马达的容积效率以及获得合理的密封缝隙尺寸,基于马达的内部结构,对其内部各种缝隙存在的泄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马达内部泄漏可分3类,泄漏途径有10种.通过建立各泄漏途径的流量数学式,得到马达在普通连接和差动连接两种连接形式下的总泄漏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双作用滑块型双定子马达的泄漏情况不但与自身的结构参数有关,而且与工作压力以及输出转速正相关,其泄漏量随着马达进出油口连接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但总泄漏量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结合实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制约双作用滑块型双定子马达不适宜应用在中高压场合的主要因素,得出轴向泄漏在总泄漏中所占比重最大;同时,研究了轴向泄漏随缝隙变化的规律,为合理优化双作用滑块型双定子马达结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马达 泄漏量 容积效率 双定子 连接方式
下载PDF
圆柱-球体三自由度超声电机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志荣 黄卫清 赵淳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6-489,共4页
从实现圆柱-球体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的运动原理和提高其输出性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该种电机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电机定子结构,并用有限元法对该定子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设计计算。依据设计结果,制作了样机。实验结果表... 从实现圆柱-球体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的运动原理和提高其输出性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该种电机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电机定子结构,并用有限元法对该定子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设计计算。依据设计结果,制作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定子的工作模态基本上满足其设计要求,电机的输出性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证明所采用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 超声电机 定子 模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