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循环蓄热式导热油加热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探究
1
作者 魏星 白海军 张风坡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118-120,117,共4页
当今工业领域中有很多间歇式生产流程,在工作时需要过热蒸汽进行生产运转。而随着国内企业节能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将厂区内低品质蒸汽更清洁、高效地利用起来成为各企业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建立一种双循环蓄热式导热油加热系统,将清... 当今工业领域中有很多间歇式生产流程,在工作时需要过热蒸汽进行生产运转。而随着国内企业节能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将厂区内低品质蒸汽更清洁、高效地利用起来成为各企业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建立一种双循环蓄热式导热油加热系统,将清洁的电能转换为热能,间接加热蒸汽,将一个工作周期内的间断供汽所需最大热负荷需求转变为该周期内连续平均的电加热负荷,避免电加热器频繁启停,延长电加热器寿命,同时降低对电网的影响。由此对于下一步大规模工业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油 双循环 加热系统 蓄热 过热蒸汽
下载PDF
Flexible Operation Mode of Coal-fired Power Unit Coupling with Heat Storage of Extracted Reheat Steam 被引量:5
2
作者 WEI Haijiao LU Yuanwei +4 位作者 YANG Yanchun ZHANG Cancan WU Yuting LI Weidong ZHAO Dongmi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36-447,共12页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grid space for the renewable energy power,the traditional coal-fired power unit should be operated flexibility,especially achieved the deep peak shaving capacity.In this paper,a new scheme usi...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grid space for the renewable energy power,the traditional coal-fired power unit should be operated flexibility,especially achieved the deep peak shaving capacity.In this paper,a new scheme using the reheat steam extraction is proposed to further reduce the load far below 50%rated power.Two flexible operation modes of increasing power output mode and reducing fuel mode are proposed in heat discharging process.A 600 MW coal-fired power unit with 50%rated power i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wer output is decreased from 300.03 MW to 210.07 MW when the extracted reheat steam flow rate is 270.70 t·h^(-1),which increases the deep peak shaving capacity by 15%rated power.The deep peak shaving time and the thermal efficiency are 7.63 h·d^(-1)and 36.91%respectively for the increasing power output mode,and they are 7.24 h·d^(-1)and 36.58%respectively for the reducing fuel mode.The increasing power output mod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deep peak shaving time and the thermal efficiency,which is recommended as the preferred scheme for the flexible operation of the coal-fired power u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fired power unit flexible operation deep peak shaving extracted reheat steam heat storage
原文传递
某钢铁厂2×318 m^(2)烧结机低碳减排技术方案与应用
3
作者 李慧敏 游高 +1 位作者 黄亚蕾 郑绥旭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63-67,共5页
介绍了某钢铁厂2×318 m^(2)烧结机低碳减排技术方案,采用了富氧协同热风点火技术、烟气内循环协同热风烧结技术、大烟道合理取热技术和汽电双拖变频反发电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高炉煤气消耗量较传统技术降低35.24%;烟气... 介绍了某钢铁厂2×318 m^(2)烧结机低碳减排技术方案,采用了富氧协同热风点火技术、烟气内循环协同热风烧结技术、大烟道合理取热技术和汽电双拖变频反发电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高炉煤气消耗量较传统技术降低35.24%;烟气循环比例由15%提高到23%,返矿率降低3%,烧结矿质量提高,减排效果改善。单台烧结机余热回收产出蒸汽量约50 t/h,此部分蒸汽送入汽轮机拖动主抽变频运行,变频反送电单套机组年节电效益约760万元,较传统汽电双拖技术节电42.96%,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减排 富氧协同热风点火技术 烟气内循环协同热风烧结技术 大烟道合理取热技术 汽电双拖变频反发电技术
下载PDF
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布置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汀山 程东涛 李永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7,21,共4页
根据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不同布置方式,并结合实例分析研究其对双背压凝汽器高、低压差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联布置方式的优点是系统简单、投资小,但易造成双背压凝汽器的高、低压力不能同时达到设计值,甚至无高、低压差值;并联... 根据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不同布置方式,并结合实例分析研究其对双背压凝汽器高、低压差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联布置方式的优点是系统简单、投资小,但易造成双背压凝汽器的高、低压力不能同时达到设计值,甚至无高、低压差值;并联布置方式的系统相互独立,凝汽器压力和传热端差均可达到设计要求。建议新建机组的抽真空系统按照并联布置方式设计,投运机组可考虑优化改造为并联布置方式,以充分发挥双背压凝汽器的技术和经济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组 双背压凝汽器 压力 传热端差 抽空气系统 真空泵
下载PDF
抽汽蓄热方式对供热机组耦合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魏超 朱生华 俎海东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9年第4期7-11,共5页
针对某个含有储能装置的供热机组综合系统,研究了应用储能装置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的方法。基于燃煤机组和储能装置耦合基本原理,提出了2种储能抽汽蓄热方案,并利用EBSILON热力计算软件搭建了燃煤机组和储能装置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各方... 针对某个含有储能装置的供热机组综合系统,研究了应用储能装置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的方法。基于燃煤机组和储能装置耦合基本原理,提出了2种储能抽汽蓄热方案,并利用EBSILON热力计算软件搭建了燃煤机组和储能装置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各方案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能过程中采用两段混合抽汽方案的经济性要优于只有一段抽汽方案,机组热耗率可降低40 kJ/kWh;在相同运行工况下,增加蓄热抽汽量会降低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汽蓄热 供热机组 储能装置 热耗率 耦合
下载PDF
东汽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设计技术
6
作者 王建伟 莫琪辉 徐琼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8-34,共7页
由于大型双抽供热凝汽式机组可以在供应电力的同时,以最经济方便的方式向城市提供两种压力的抽汽,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是热电联供汽轮机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东汽新开发设计的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对供热机组的设计特点和... 由于大型双抽供热凝汽式机组可以在供应电力的同时,以最经济方便的方式向城市提供两种压力的抽汽,热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是热电联供汽轮机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东汽新开发设计的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对供热机组的设计特点和设计技术进行了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0MW汽轮机 双抽供热 设计技术
下载PDF
基于凝结水节流及热网蓄能的循环流化床供热机组变负荷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开萍 高明明 +4 位作者 张洪福 王勇 马聪 魏光 岳光溪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共8页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变负荷速率,基于火电机组锅炉侧和汽轮机侧响应存在差异,提出了基于凝结水节流和热网蓄能利用的快速变负荷方式。首先建立了抽汽系统以及汽轮机的机理模型,并计算了多个工况下负荷的理论值,验证上述模型的准确性...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变负荷速率,基于火电机组锅炉侧和汽轮机侧响应存在差异,提出了基于凝结水节流和热网蓄能利用的快速变负荷方式。首先建立了抽汽系统以及汽轮机的机理模型,并计算了多个工况下负荷的理论值,验证上述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抽汽系统蓄热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凝结水节流的除氧器蓄热和热网蓄热定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循环流化床供热机组蓄热能力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蓄热和负荷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供热机组因存在冷渣环节,可调节凝结水流量受限,除氧器蓄热较煤粉炉更小;热网蓄热作为一个巨大的蓄热体,充分利用可提供可观的负荷提升,且短时间内的波动对于热网整体并无影响;除氧器蓄热和热网蓄热2种方式结合使用,在带供热工况下,变负荷时间可以缩短达4 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冷结水节流 除氧器蓄热 热网蓄热 抽汽系统 快速变负荷
下载PDF
典型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策略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冀帅宇 段立强 +1 位作者 王远慧 姜越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103,共10页
为提高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出一种抽再热蒸汽储热和抽主蒸汽加热二次热风联合灵活调峰运行方式。以超超临界660 MW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机组在30%BMCR工况不同调峰方案下机组抽汽储热调峰性能、不同的释热工况下的能量复用... 为提高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出一种抽再热蒸汽储热和抽主蒸汽加热二次热风联合灵活调峰运行方式。以超超临界660 MW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机组在30%BMCR工况不同调峰方案下机组抽汽储热调峰性能、不同的释热工况下的能量复用率以及联合降负荷运行方式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调峰容量为20 MW、释热工况为75%THA时,抽主蒸汽储热、抽主蒸汽加热二次热风和抽再热蒸汽储热的能量复用率分别为55.13%、84.74%和46.24%;在保证锅炉燃烧和受热面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抽再热蒸汽储热和抽主蒸汽加热二次热风联合降负荷灵活运行方案,调峰容量可达46 MW,在释热工况为75%THA时能量复用率可达74%。研究结果可为燃煤机组灵活调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灵活性运行 抽汽储热 热力性能
下载PDF
基于图解法的含储热罐供热机组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耀函 曾德良 陈凯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7-60,84,共5页
供热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导致其调峰能力不足,储热罐作为一种蓄能手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供热机组热电解耦,提高机组调峰能力。本文采用图解法分析了储热罐与供热机组的热力学特性以及配备储热罐的供热机组运行特性,通过计算储热... 供热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导致其调峰能力不足,储热罐作为一种蓄能手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供热机组热电解耦,提高机组调峰能力。本文采用图解法分析了储热罐与供热机组的热力学特性以及配备储热罐的供热机组运行特性,通过计算储热罐储热流量范围,分析了供热机组调峰能力区间。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可拟合出储热罐与供热抽汽系统运行的定值曲线,为机组的安全灵活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储热罐 深度调峰 热电解耦 图解法 灵活性改造 以热定电 供热抽汽
下载PDF
大型机组一次调频性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汤可怡 杨建明 蔡喜冬 《发电设备》 2016年第6期374-377,共4页
针对大型机组直流锅炉储能不足、一次调频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在电网发生大幅频率扰动时,调整高压加热器抽汽流量参与调频的新方法。通过改进传统机组仿真模型实现汽轮机本体与回热系统的交互作用,基于仿真模型对所述一次调频性能优化... 针对大型机组直流锅炉储能不足、一次调频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在电网发生大幅频率扰动时,调整高压加热器抽汽流量参与调频的新方法。通过改进传统机组仿真模型实现汽轮机本体与回热系统的交互作用,基于仿真模型对所述一次调频性能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高压加热器抽汽流量改变机组功率有较强的负荷调整能力,机炉两侧共同参与调频可大幅拓宽机组的调频范围,升级机组一次调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组 一次调频 锅炉蓄热 回热抽汽
下载PDF
350MW火电机组热电解耦深度调峰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志强 陈晓利 +4 位作者 高继录 郑飞 付强 李博 王东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9-392,共4页
针对东北地区某350MW火电机组,通过研究抽汽改造、抽汽改造+电极式水蓄热系统、抽汽改造+固体蓄热系统等3种热电解耦技术方案,综合考虑调峰收益、投资成本、占地面积等因素,确定了不同调峰目标下的最优深度调峰改造方案,并对最优方案的... 针对东北地区某350MW火电机组,通过研究抽汽改造、抽汽改造+电极式水蓄热系统、抽汽改造+固体蓄热系统等3种热电解耦技术方案,综合考虑调峰收益、投资成本、占地面积等因素,确定了不同调峰目标下的最优深度调峰改造方案,并对最优方案的调峰收益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当调峰目标40%时,抽汽改造方案为最优灵活性改造方案;当调峰目标30%时,抽汽改造+电极式锅炉水蓄热系统为最优方案。与抽汽改造方案相比,抽汽改造+电极式锅炉水蓄热系统方案调峰收益显著,年调峰收益比抽汽改造方案增加了223%,有效地提升了机组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热电解耦 抽汽改造 电极式水蓄热系统 固体蓄热系统 调峰能力
下载PDF
火电厂抽汽储能深度调峰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坚 王辉 《电力勘测设计》 2022年第6期30-34,共5页
本文研究火电机组大容量抽汽储能的新型技术路线,即抽取部分主蒸汽和高温再热蒸汽,在加热熔融盐储能的同时维持锅炉较高的负荷率和烟气脱硝效率;利用太阳能热发电成熟的蒸汽发生器技术,储热的高温熔融盐生产高温蒸汽,返回原汽轮机做功,... 本文研究火电机组大容量抽汽储能的新型技术路线,即抽取部分主蒸汽和高温再热蒸汽,在加热熔融盐储能的同时维持锅炉较高的负荷率和烟气脱硝效率;利用太阳能热发电成熟的蒸汽发生器技术,储热的高温熔融盐生产高温蒸汽,返回原汽轮机做功,快速增大机组出力,满足电网顶峰的需求或直接生产稳定的工业蒸汽供热,不受机组电负荷制约。以350 MW机组为实例,提出60 MW容量的新型抽汽储能技术方案,分析其技术经济性。该方案不改变锅炉过热蒸汽与再热蒸汽的流量,无需对现有锅炉、汽机做任何改造,可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并降低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汽储能 熔盐储热 调峰 机炉解耦 热电解耦
下载PDF
抽汽熔盐蓄热技术在煤电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信华 郑祯晨 胡远庆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2期53-56,共4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正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能源将持续大规模发展,煤电正加速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其深度调峰能力面临更高的要求。抽汽熔盐蓄热技术因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长时间储能和深...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正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能源将持续大规模发展,煤电正加速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其深度调峰能力面临更高的要求。抽汽熔盐蓄热技术因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长时间储能和深度调峰的优势,在煤电灵活性改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抽汽熔盐蓄热技术的应用原理、应用场景、技术指标以及适应性等内容,结合工程实例,对抽汽熔盐蓄热技术的方案设计、工艺参数以及经济评价进行详细介绍,将进一步促进其在煤电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灵活性改造 抽汽蓄热 熔盐 深度调峰 热电解耦
下载PDF
抽汽与双储热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方案研究
14
作者 李京虎 赵兴勇 《电气自动化》 2021年第3期39-40,43,共3页
山西未来大规模的风电并网,不仅会导致山西电网的调节能力下降,还会造成严重的弃风问题。从节省成本和深度挖掘山西煤电机组的调峰潜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山西常规煤电机组进行抽汽与双储热的技术改造来降低常规煤电机组的最小技术出... 山西未来大规模的风电并网,不仅会导致山西电网的调节能力下降,还会造成严重的弃风问题。从节省成本和深度挖掘山西煤电机组的调峰潜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山西常规煤电机组进行抽汽与双储热的技术改造来降低常规煤电机组的最小技术出力的方案,在介绍了方案的基本原理之后,构建了最大风电消纳优化调度体系。通过算例仿真,对效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方案对提升山西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效果显著。在山西电网运行调峰严重困难时可极大地缓解调峰压力,降低弃风量以及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汽与双储热 常规煤电机组 风电消纳能力 最小技术出力 风电渗透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