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of Moderate and High Temperature Heat Pump Charged with Refrigerant Mixture BY-3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成敏 张于峰 +4 位作者 邓娜 马洪亭 张彦所 马丽筠 胡晓微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1年第5期386-390,共5页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 new refrigerant mixture BY-3 was conducted based on a single-stage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water-water heat pump system used BY-3 to produce hot water w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 new refrigerant mixture BY-3 was conducted based on a single-stage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water-water heat pump system used BY-3 to produce hot water when the low temperature was 20 ℃.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at the condenser outlet reached about 85 ℃; wh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ter temperatures at the condenser outlet and the evaporator inlet was less than 40 ℃,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was larger than 4; when the difference reached 55 ℃, the COP still kept 3; the discharge temperature of BY-3 was lower than 100 ℃, and the refrigerant vapor pressure kept lower than 1.8 MPa. When the water temperature at the condenser outlet reached over 85 ℃, nearly a 5 ℃ superheating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ate and high temperature heat pump refrigerant mixture SINGLE-STAGE compression heat pump system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下载PDF
某油田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佳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2期59-63,共5页
原油集输系统中的热化学沉降脱水,需要将原油温度升高,这一过程将消耗大量能源,其燃料主要为天然气,加热产生大量的CO_(2)。文中通过对某油田联合站生产流程研究分析,同时结合站内用热情况,确定采用压缩式热泵替代现有燃气加热炉技术路... 原油集输系统中的热化学沉降脱水,需要将原油温度升高,这一过程将消耗大量能源,其燃料主要为天然气,加热产生大量的CO_(2)。文中通过对某油田联合站生产流程研究分析,同时结合站内用热情况,确定采用压缩式热泵替代现有燃气加热炉技术路线,用于冬季采暖和一段原油加热。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能源8932×10^(4) MJ,折合标煤减少3481.8 t,减少CO_(2)排放2024.5 t,每年可节省能源消耗费用651.8万元,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该研究对油田联合站清洁能源替代,减少CO_(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联合站 污水余热 压缩式热泵 能耗 能源替代
下载PDF
大温升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锋明 李帅旗 +2 位作者 何世辉 宋文吉 冯自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8-1198,共21页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大温升热泵技术不仅低碳节能,而且能够有效利用更低品位热能,向更高温领域发展。本文概述了大温升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大温升系统)优化的研究进展,从制冷剂、组件、循环优化、示范验证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温升...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大温升热泵技术不仅低碳节能,而且能够有效利用更低品位热能,向更高温领域发展。本文概述了大温升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大温升系统)优化的研究进展,从制冷剂、组件、循环优化、示范验证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温升系统可行的优化手段。分析表明:当前大温升系统实践工程的常用制冷剂仍以R134a、R245fa等高GWP制冷剂为主;而在大温升制冷剂筛选方面,自然纯制冷剂中二氧化碳(R744)适用温度范围广泛,性能表现优异;水(R718)是大温升系统突破超高温(150℃)限制的潜力制冷剂之一;有机纯制冷剂发展迅速,R1234ze(Z)、R1336mzz(Z)等具有极低的GWP与优异的热力学性质;制备R32基、HFOs基、CO_(2)基混合制冷剂低GWP的混合制冷剂是当前具有前景的思路;在组件优化方面,压缩机变频技术等成熟技术为大温升系统组件优化提供了现行方案;磁悬浮轴承技术工业产品走向成熟,可有效降低大温升系统摩擦损失;线结构换热器技术等新兴技术为大温升系统提供了新的组件优化思路;在循环优化方面,补气/补液增焓与多级压缩等成熟技术为大温升系统循环优化提供了现行方案;喷射技术与涡流管技术等研究成果对大温升系统具有优化效果,但受到工程实践经验缺少、机理研究不明等方面限制;结合示范验证部分,补气增焓技术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宽泛、工业运用最成熟的大温升系统优化技术,一定条件下可提高大温升系统性能系数20%以上;串联多级压缩技术与复叠式压缩技术是提高系统温升范围、保障低温供暖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大温升 蒸汽压缩 优化 系统工程
下载PDF
吸收-压缩热泵回收高水分杂醇烟气余热研究
4
作者 徐琼 杜勇博 +4 位作者 张井坤 杨家辉 宗思雨 吕强 车得福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为了处理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副产杂醇并回收热能,本文设计了一台以杂醇为燃料的热水锅炉,并在锅炉尾部加装了一种新型吸收-压缩复合热泵来回收烟气余热,通过Aspen Plus软件对热泵回收烟气余热流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杂醇烟气蕴含丰... 为了处理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副产杂醇并回收热能,本文设计了一台以杂醇为燃料的热水锅炉,并在锅炉尾部加装了一种新型吸收-压缩复合热泵来回收烟气余热,通过Aspen Plus软件对热泵回收烟气余热流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杂醇烟气蕴含丰富潜热,采用该新型热泵能实现余热有效回收,额定工况下能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1.01%。进一步研究了压缩机压比、回水温度和锅炉负荷对热泵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分别基于节能和碳减排效果的热泵性能系数COP_(a)和COP_(e)来全面分析热泵的运行性能。结果发现在压比为9.6时热泵COP_(a)和COP_(e)最高,且在压比小于9.6时,热泵性能会受回水温度升高的影响较大。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大,热泵系统的COP_(a)和COP_(e)先增大后减小。本文研究可为高水分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和新型复合热泵的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杂醇 余热回收 杂醇锅炉 吸收-压缩复合热泵 COP
下载PDF
基于压缩式热泵的CO_(2)-MDEA/PZ碳捕集工艺优化
5
作者 俞苗 徐燕洁 +4 位作者 方梦祥 聂涛涛 王涛 吴海茜 曾伟强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76,共8页
当前化学法CO_(2)捕集系统的高投资、高吸收液再生能耗和高运行费用成为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回收解吸塔塔顶蒸汽中的潜热与显热,促进解吸反应的进行,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基于压缩式热泵技术的有机胺法捕集CO_(2)流程模... 当前化学法CO_(2)捕集系统的高投资、高吸收液再生能耗和高运行费用成为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回收解吸塔塔顶蒸汽中的潜热与显热,促进解吸反应的进行,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基于压缩式热泵技术的有机胺法捕集CO_(2)流程模拟模型,主要探究了解吸塔塔底压力、进解吸塔富液温度、有机工质气化率以及工艺流程对CO_(2)再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工质R123制热系数较R141b和R245fa高,其性能系数(COP)高达2.35,而排气温度较R141b和R245fa更低。压缩式热泵采用R123为循环工艺介质,热泵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贫富液换热器后的热富液以降低吸收液再生能耗。综合考虑解吸系统的再生能耗、工质循环量和解吸效果,通过12级位置注入15%的富液比合适。热泵回收余热工艺的投资回收期为0.82 a,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MDEA-PZ吸收剂 有机胺吸收法 Aspen Plus 压缩式热泵 再生能耗
下载PDF
带有经济器空气源热泵在超低温环境下制热运行实验研究
6
作者 宋一平 常骞 +1 位作者 李达君 吴林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6,共7页
选择用带有经济器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简称热泵机组)系统进行制热工况研究,设计4组实验对其制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实验工况下,主电子膨胀阀存在最佳开度,最佳开度为保证一定过热度范围所对应的最大开度,在最佳开度下,热泵机组... 选择用带有经济器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简称热泵机组)系统进行制热工况研究,设计4组实验对其制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实验工况下,主电子膨胀阀存在最佳开度,最佳开度为保证一定过热度范围所对应的最大开度,在最佳开度下,热泵机组最大值热量为额定工况的85.99%、76.58%、57.46%、38.25%,能效分别为2.21、2.08、1.95、1.55。补气电子膨胀阀的开启可以有效提升制热量,但随着补气阀开度的增大,系统能效有所降低,若以能效比作为热泵机组优化运行目标,可能导致制热量不足。此外,补气回液也是影响热泵机组制热量和能效的主要因素,在补气口未回液时,热泵机组制热量分别提高了18.35%、12.14%、25.95%,但补气口回液时,制热量降低了15.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环境 空气源热泵 准二级压缩 制热量
下载PDF
基于热泵技术的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研究
7
作者 厉严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以热泵制热系数COP为基础,通过增加级和增加效的形式比较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在回收循环水余热中的热经济性优劣,主要构建了单级压缩式、双级压缩式、单效吸收式和双效吸收式4种形式的热泵对循环水余热回收热经济性优劣的判定模型,... 以热泵制热系数COP为基础,通过增加级和增加效的形式比较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在回收循环水余热中的热经济性优劣,主要构建了单级压缩式、双级压缩式、单效吸收式和双效吸收式4种形式的热泵对循环水余热回收热经济性优劣的判定模型,对发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热泵的选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余热 压缩式热泵 吸收式热泵 热泵制热系数
下载PDF
闭式热泵精馏降低低温甲醇洗热再生系统能耗研究
8
作者 许仁春 朱铭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0期57-61,共5页
某石化工程公司低温甲醇洗工艺热再生系统能耗过大,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进。采用NRTL热力学模型,以年总费用和热力学效率为目标函数,提出了闭式热泵精馏模型。在不同压缩比的条件下,对其经济性和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常规精馏相比... 某石化工程公司低温甲醇洗工艺热再生系统能耗过大,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进。采用NRTL热力学模型,以年总费用和热力学效率为目标函数,提出了闭式热泵精馏模型。在不同压缩比的条件下,对其经济性和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常规精馏相比,采用闭式热泵精馏流程,在压缩比为1.8时,总能耗降低了62.71%;在投资回收期为5 a时,年总费用降低了15.64%;在投资回收期为8 a时,年总费用降低了32.79%;热力学效率从8.78%提高到20.96%,具有极佳的经济性和节能效果。该研究可为先进热泵精馏技术的开发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热泵精馏 低温甲醇洗 热再生系统 能耗 压缩比 年总费用 热力学效率
下载PDF
宽温域工况下热泵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易 张时华 徐笑锋 《制冷技术》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研究实际运行中环境温度过低或目标供热温度较高工况下,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及压缩机的可靠性,单级压缩循环已经不能满足供热需求。本文梳理了宽温域工况下热泵系统的应用现状,从补气增焓、双级压缩、复叠系统等技术分析了影响其系... 为了研究实际运行中环境温度过低或目标供热温度较高工况下,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及压缩机的可靠性,单级压缩循环已经不能满足供热需求。本文梳理了宽温域工况下热泵系统的应用现状,从补气增焓、双级压缩、复叠系统等技术分析了影响其系统能效的因素,相应热泵系统制热量较单级压缩系统可相对提高12%~15%。展望了宽温域工况下热泵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对热泵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技术 补气增焓 双级压缩 复叠系统 性能系数
下载PDF
低品位余热回收高温热泵系统能效分析
10
作者 井广宁 《有色设备》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针对矿山行业的冶炼厂低品位的热水,如设备的冷却循环水、矿井井下涌水等,本文采用单级和两级蒸气压缩高温热泵系统进行余热回收,建立了系统热力性能计算模型,并对2种系统能效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COP)受冷凝器出口... 针对矿山行业的冶炼厂低品位的热水,如设备的冷却循环水、矿井井下涌水等,本文采用单级和两级蒸气压缩高温热泵系统进行余热回收,建立了系统热力性能计算模型,并对2种系统能效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COP)受冷凝器出口温度、冷凝器进口温度、窄点温度、等熵效率等因素影响显著,两级蒸气压缩热泵系统(TS)的性能优于单级蒸气压缩热泵系统(SS),在热水进口温度85℃、出口温度115℃时,TS系统相对于SS系统COP提升幅度为22.60%,在等熵效率为0.7时,TS系统COP比SS系统COP提高了2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厂 余热回收 蒸气压缩 高温热泵 能效 两级压缩
下载PDF
空气源热管热泵技术用于煤矿井筒防冻的节能安全研究
11
作者 耿兴旺 路振江 商栓虎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针对煤矿井筒防冻这种特殊供热需求,本文采用分体式热管作为空气源热泵的冷凝换热器,空气源热泵采用低冷凝温度,小压比高效运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泵系统能效比高,同时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安全运行。通过实验样机测试,验证了热泵系统... 针对煤矿井筒防冻这种特殊供热需求,本文采用分体式热管作为空气源热泵的冷凝换热器,空气源热泵采用低冷凝温度,小压比高效运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泵系统能效比高,同时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安全运行。通过实验样机测试,验证了热泵系统小压比运行能效比很高,同时热管换热器可以提供较高温度的热风。通过2023年冬季在邢东煤矿井筒防冻的工业实验应用,验证了小压比高效能空气源热管热泵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井筒防冻供热需求,能够为煤矿井筒防冻提供能源应急保障、同时系统稳定,在环境温度-20℃下不但可以可靠供热,系统能效比也超过了3.0,远高于传统空气源热泵,节能效果显著、运行安全。该技术为煤矿提供了节能、安全的井筒防冻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管热泵 小压比 井筒防冻 节能
下载PDF
基于工业余热的高温空气源耦合热泵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健 秦宇 +1 位作者 郝俊红 杨勇平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7期40-47,共8页
工业余热的温度分布范围广,常规余热利用方式难以对中低温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利用,热泵用于回收中低温工业余热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安全环保等优点。传统的吸收式热泵与压缩式热泵由于热力学循环、工作介质热力性以及压缩机耐温耐压程度... 工业余热的温度分布范围广,常规余热利用方式难以对中低温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利用,热泵用于回收中低温工业余热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安全环保等优点。传统的吸收式热泵与压缩式热泵由于热力学循环、工作介质热力性以及压缩机耐温耐压程度的限制导致其只能在窄温域内工作,无法满足工业余热回收背景下的“高制热温度”“宽温域换热”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吸收-压缩式耦合循环的超高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回收工业废蒸汽(120℃)和空气热量,制取160℃热水(蒸汽)。通过使用工程方程求解器软件(EES)对提出的新型耦合循环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况为制取热水温度130℃,室外环境温度30℃时热泵机组热泵性能系数(COP)达到最大值1.600。在制取热水温度160℃下,热泵机组COP最高达1.400。研究的结果拓宽了热泵的工作温度范围,提高了热泵的制热温度。研究结果对热泵用于工业余热回收领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于提高工业领域一次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压缩式热泵 耦合循环 余热回收 空气源热泵
下载PDF
油气田余热的低碳化综合利用
13
作者 常小虎 陈祺锚 +3 位作者 徐梦瑶 吕晓芳 郭靖 李艺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124,共6页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石化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对其中低品位余热的合理回收与利用。通过对中国石化集团某石油、天然气处理工作站的主要热物料热量回收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冷热物流匹配分析得到最佳夹点...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石化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对其中低品位余热的合理回收与利用。通过对中国石化集团某石油、天然气处理工作站的主要热物料热量回收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冷热物流匹配分析得到最佳夹点温度为7℃左右,合理夹点温度范围为5~32℃,而工作站20℃以上物流夹点温差为44.1℃,总体传热温差偏高,余热有较大的回收潜力。采用压缩式热泵技术对可利用余热进行回收与利用的结果表明:全站可以降低能耗约10.62×10^(6)kgce/a(1 kgce=29.3 MJ),减少CO_(2)排放约13525 t/a;通过节约天然气用量,预计每年创造收益685万元,通过减少CO_(2)排放,每年可创造收益67.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压缩式热泵技术 用能优化
下载PDF
严寒条件CO_(2)跨临界循环热泵优化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锋明 李帅旗 +4 位作者 李江峰 田佳垚 何世辉 宋文吉 冯自平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3期255-263,共9页
以严寒条件CO_(2)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流管技术与二级压缩技术对其进行优化,采用工程方程求解器(EES)软件建立四个热力学模型(单级循环、单级涡流管循环、二级循环、二级涡流管循环),模拟分析了性能系数(COP)、排气温... 以严寒条件CO_(2)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流管技术与二级压缩技术对其进行优化,采用工程方程求解器(EES)软件建立四个热力学模型(单级循环、单级涡流管循环、二级循环、二级涡流管循环),模拟分析了性能系数(COP)、排气温度等参数随气冷压力、蒸发温度、过热度、级间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气冷压力变化对严寒条件下优化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大,在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内(7MPa~12MPa),单级循环、单级涡流管循环、二级循环、二级涡流管循环的COP变化幅度分别为74.40%、60.46%、110.38%、90.94%;涡流管技术在低压缩比条件下优化效果更佳,一定条件下,单级涡流管循环较单级循环COP可提高11.2%;二级压缩技术在高压缩比条件下优化效果更好,在最优气冷压力条件下,二级循环相较单级循环COP可提高18.2%,同时二级压缩技术可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使压缩机保持较高的等熵效率,且存在最优级间压力使得COP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当总压缩比不大、级间压力处于较低水平或者需要获取更高的第一级压缩出口温度时,通过改变涡流管参数调节过热度效果更好,与二级压缩技术匹配将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涡流管 二级压缩 跨临界循环
下载PDF
电动压缩式大温差机组设计实测与分析
15
作者 苗青 李敏霞 +3 位作者 马一太 党超镔 王启帆 张世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本文提出利用电动压缩式大温差供热机组与大温差长距离供热技术相结合的“零碳供热”模式,其适应了电网与热网的运行特性,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实现了以“绿色电力”为主的供电模式和以零碳的工业余热为主的供热模式,因此成为“热电协同”... 本文提出利用电动压缩式大温差供热机组与大温差长距离供热技术相结合的“零碳供热”模式,其适应了电网与热网的运行特性,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实现了以“绿色电力”为主的供电模式和以零碳的工业余热为主的供热模式,因此成为“热电协同”的关键设备。经过本文论证,其经济性可以达到热电联产相当的水平,可以大幅降低长输网回水温度从而增加热网的输送能力;而且其回水温度可以很低,结构紧凑,工况限制和空间限制更少。为验证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本文对实际应用于运城市的0.5 MW机组在2020—2022年度两个供热季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实测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机组在0~100%运行负荷范围内均能稳定高效运行;仅计算电动压缩式热泵部分的性能时,最小供热COP为6.5,最高供热COP为13.1,全年运行平均供热COP为8.3。热网一次网回水温度最低可以降至比二次网回水温度低33 K,最低回水温度可达15℃;相对燃气锅炉投资回收期为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供热 热电协同 电动压缩式热泵 大温差长距离输送供热 COP
下载PDF
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补气加速除霜实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文哲 徐林彤 +3 位作者 刘旭晨 倪龙 宋一平 吴林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3,60,共8页
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在除霜过程中,由于室外换热器面积大和室外环境温度低的原因,通过室外盘管表面的散热量更大,导致其除霜时间长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提升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的除霜性能,本文利用其既有的循环结构,提出补气除霜技术,... 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在除霜过程中,由于室外换热器面积大和室外环境温度低的原因,通过室外盘管表面的散热量更大,导致其除霜时间长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提升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的除霜性能,本文利用其既有的循环结构,提出补气除霜技术,并设计了5组实验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补气可有效缩短除霜时间,降低除霜能耗并提升除霜效率。电子膨胀阀在最佳开度时,除霜时间缩短20.61%,从水中的吸热量和压缩机输入功分别降低8.74%和17.98%,除霜效率提升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准二级压缩 除霜 补气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应用于长江流域供暖的适应性分析及节能性提升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龙爱 王传华 +3 位作者 陈一 张恩泉 刘磊 陈必奎 《暖通空调》 2023年第1期149-155,共7页
针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长江流域的供暖应用,从气候特征、供暖水温需求、负荷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分析,从系统设计及识霜、抑霜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性提升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出水温度35~50℃可有效满足... 针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长江流域的供暖应用,从气候特征、供暖水温需求、负荷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分析,从系统设计及识霜、抑霜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性提升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出水温度35~50℃可有效满足供暖要求,同时能效较佳;模块化变频单级压缩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可有效提升综合性能系数;基于最佳效率的压缩机加、卸载调度控制及基于最小换热温差的识霜、抑霜控制,可以较好地应对负荷需求,使机组运行在最佳效率点,制热工况性能系数最大提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长江流域 供暖 单级压缩 模块化 抑霜控制 性能系数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热回收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特征气候运行性能分析
18
作者 蔺连杰 范毅 +2 位作者 李晶 赵旭东 李云海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4期74-80,共7页
针对目前建筑供暖/制冷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新型热回收式准二级压缩热泵的太阳能热泵供暖/制冷系统。通过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在中国3种特征气候(重庆、太原、乌鲁木齐)下的运行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利用新型热回... 针对目前建筑供暖/制冷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新型热回收式准二级压缩热泵的太阳能热泵供暖/制冷系统。通过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在中国3种特征气候(重庆、太原、乌鲁木齐)下的运行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利用新型热回收技术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为建筑供暖、供冷,回收热量约占重庆、太原、乌鲁木齐房屋负荷的12%,光热供能占总负荷的30%,20%,15%;光伏利润占重庆、太原、乌鲁木齐房屋总运营成本的38%,26%,18%。可再生能源在新型热回收式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极大提升系统性能并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泵 供暖/供冷 回收式准二级压缩热泵 热回收 太阳能光伏光热 特征气候
下载PDF
Exergy analysis of R1234ze(Z) as high temperature heat pump working fluid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被引量:8
19
作者 Bin HU Di WU +1 位作者 L.W. WANG R.Z. WANG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493-502,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ion approach and exergy analysis of multi-stage compression high tempera- ture heat pump (HTHP) systems with R1234ze(Z) working fluid are conducted. Both the single-stage and multi-stage ...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ion approach and exergy analysis of multi-stage compression high tempera- ture heat pump (HTHP) systems with R1234ze(Z) working fluid are conducted. Both the single-stage and multi-stage compression cycles are analyzed to compar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with 120℃ pressurized hot water supply based upon waste heat recovery. The exergy destruction ratios of each component for different stage compression system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ergy loss ratios of the compressor are bigger than that of the evaporator and the condenser for the single-stage compres- sion system. The multi-stage compression system has better energy and exergy etticienc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pression stage number.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stage compression system,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improvements of the two-stage and three-stage compression system are 9.1% and 14.6%, respectively. When the waste heat source temperature is 60℃, the exergy efficiencies increase about 6.9% and 11.8% for the two-stage and three-stage compression system respec- 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tage compression high temperatureheat pump heat recovery exergy destruction R1234ze(Z) working fluid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a New-Type Multiple-Source Heat Pump with Two-Stage Compression 被引量:3
20
作者 ZHONG Xiaohui YANG Hailong +1 位作者 YANG Ke XU Jianzho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35-642,共8页
A new-type multiple-source heat pump cycle with two-stage compression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s of similarly existing heat pumps.Th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levels of typical evaporators are applied ... A new-type multiple-source heat pump cycle with two-stage compression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s of similarly existing heat pumps.Th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levels of typical evaporators are applied to the different heat sources of the proposed cycle,and the high-temperature heat sources are shown to enhance vapor injection.Then,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prototype are developed,and the results from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showed that the solar collector can improve the he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heat pump system.In the middle-temperature heating period,the outdoor temperature is less than-25℃,and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value of the proposed heat pump was 4.2,which was greater than the COPs of conventional 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source heat pump TWO-STAGE compression SOLAR COLLECTOR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