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material of metallic frame on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s of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s 被引量:7
1
作者 Xuanyi An Chao Tian +1 位作者 Qitian Sun Yongxiang Do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77-87,共11页
The effects of metallic material on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s of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s against vertical long-rod tungsten projectiles were studied by artillery-launched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ffects of metallic material on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s of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s against vertical long-rod tungsten projectiles were studied by artillery-launched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Hybrid structures with rectangular cores in transverse orthogonal arrangement and slidefitting ceramic inserts of 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 prisms were fabricated with titanium alloy TC4(Ti6 Al4 V),AISI 4340 steel and 7075 aluminum alloy panel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brid structure of Ti6A14V exhibited the highest penetration resistance,followed by that of 7075 aluminum alloy with the same area density.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the hybrid structure of AISI4340 steel was the lowest.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showed that the metallic material of a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 can directly affect its energy absorption from the impact projectile,which further affects its penetration resistance.Different metallic frames exhibited different failure characteristics,resulting in different constraint conditions or support conditions for ceramic prisms.The high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the Ti6Al4V hybrid structure was due to its stronger back support to ceramic prism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ISI 4340 steel hybrid structure,and better constraint condition for ceramic prisms by metallic web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7075 aluminum alloy hybrid structure.The results of mass efficiency and thickness efficiency showed that the Ti6Al4V hybrid structure has advantages in reducing both the thickness and the mass of protective structure.In addition,because the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s in the present work were heterogeneous,impact position has slight influence on their penetration resi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structures 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 PENETRATION resistance Long-rod PROJECTILE METALLIC frame
下载PDF
结合传递比与栈式自编码器的结构损伤识别
2
作者 方圣恩 刘洋 张笑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0-1467,共8页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工况下的传递比函数值,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样本;通过预训练确定自编码器隐藏层的参数值如权重和偏置值,避免网络出现过拟合;采用微调方式进一步调整预训练后的网络参数值,再结合验证集实现对网络超参数的调整;将实测传递比数据输入网络,实现对框架节点损伤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进行损伤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准确识别框架节点的单、双损伤工况,相较于传统浅层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度和更好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栈式自编码器 混合学习机制 传递比函数 框架结构
下载PDF
结合深度信念记忆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
3
作者 方圣恩 刘洋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7-1924,共8页
从结构响应信号中挖掘敏感损伤特征是基于模式分类的损伤识别方法的关键。为此,将深度信念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混合组网,通过混合学习机制有机结合了两种网络在高阶抽象特征提取和考虑数据序列相关性上的优点。将响应信号传递比值... 从结构响应信号中挖掘敏感损伤特征是基于模式分类的损伤识别方法的关键。为此,将深度信念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混合组网,通过混合学习机制有机结合了两种网络在高阶抽象特征提取和考虑数据序列相关性上的优点。将响应信号传递比值输入深度信念网络,实现初步数据压缩和特征提取,以减少响应中的冗余信息;将特征序列依次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以考虑响应间的相关性并获取敏感损伤特征;利用Softmax分类层对长短期记忆网络输出的特征进行分类,实现对不同结构损伤模式的识别。三维试验钢框架的损伤识别结果表明:混合学习机制能更好地训练网络参数,整体微调后更有利于后续的损伤特征分类;混合组网方式在包含数值或实测噪声的情况下仍可以有效进行数据压缩、特征提取和分类,准确识别了试验框架的多种损伤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框架结构 深度信念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混合学习机制
下载PDF
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阳 钟沛杰 +3 位作者 门进杰 陈云 刘小娟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的梁端和柱脚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的功能可恢复能力。文中简述了近年来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各类型功能可恢复钢梁、功能可恢复摇摆柱脚的构造研究,介绍了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性能分析研究进展。最后,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 可恢复功能 防震结构 钢板阻尼器 柱脚 梁柱节点
下载PDF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车架结构分析及轻量化设计
5
作者 胡雪芳 王可栋 +1 位作者 刘守峰 单科臻 《电子质量》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车架作为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主要承载结构,其强度和刚度会影响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续航性等。通过对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车架静强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情况,以混合动力城市客... 车架作为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主要承载结构,其强度和刚度会影响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续航性等。通过对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车架静强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情况,以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车架轻量化为目标,对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车架进行结构进行了优化和验证,既有效地减少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排放,也改善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车架结构 有限元分析 轻量化设计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
6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祝超 刘伯权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5,共10页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形成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该文通过与普通地震动对比,阐明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谐振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经验模态分解初步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受低频特性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与底层倾覆力矩占比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最大框架剪力分担率所在楼层与普通地震动相比出现下移,且当峰值加速度增至400 gal时,SRC框架中下部楼层剪力分担率超过40%,底部倾覆力矩占比超过70%,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SRC框架将难以保证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激励频率对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与振型参与方式有关,低频激励(周期为0.5倍~2.0倍结构基本周期)下结构响应主要受低阶振型主导;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分量是导致框架剪力分担率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 协同工作 剪力分配 希尔伯特-黄变换
下载PDF
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7
作者 陶宇宸 肖志斌 赵唯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为研究适用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近年来的RCS节点剪切破坏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程方法、Nishiyama方法、Parra方法和ASCE指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法的参数适用性进... 为研究适用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近年来的RCS节点剪切破坏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程方法、Nishiyama方法、Parra方法和ASCE指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法的参数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对比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其中Parra方法结果离散性最小,中国规程方法计算最为简便。参数分析表明:4种方法对不同配箍率和不同位置节点均有较好适用性,但对小轴压比节点(轴压比0~0.2)与柱贯通节点预测均偏于保守;中国规程方法对于混凝土强度高于60 MPa的节点预测结果偏于危险,同时对有直交梁节点承载力预测偏于保守。建议在公式中引入混凝土强度系数和直交梁约束系数,用以考虑两者对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框架结构 混合节点 抗剪承载力 高强混凝土 直交梁
下载PDF
结构非线性阶段反弯点法抗震混合试验研究
8
作者 蔡泽文 刘晨光 田石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90,共11页
针对抗震混合试验边界条件模拟问题,提出非线性条件下框架结构边界条件模拟方法。建立钢框架数值模型进行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梁柱线刚度比、地震动放大系数、轴压比及长细比4种影响因素下对钢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的影响,并依据数... 针对抗震混合试验边界条件模拟问题,提出非线性条件下框架结构边界条件模拟方法。建立钢框架数值模型进行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梁柱线刚度比、地震动放大系数、轴压比及长细比4种影响因素下对钢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的影响,并依据数值模拟反弯点分布规律开展反弯点法抗震混合试验,将试验结果与非线性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梁柱线刚度比对框架柱反弯点分布规律和底层柱的剪力分配有较大影响,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反弯点法抗震混合试验在结构弹性与弱非线性阶段表现良好,在结构进入较强非线性阶段的位移时程曲线与非线性数值模拟结果较为接近,但在耗能能力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混合试验 反弯点法 边界条件 结构非线性 框架柱反弯点分布
下载PDF
某超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9
作者 徐晨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152-154,158,共4页
为明确某超高层不规则钢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通过结构分析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对不规则项及关键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局部分析并给出加强措... 为明确某超高层不规则钢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通过结构分析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对不规则项及关键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局部分析并给出加强措施。结果表明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耗能机制明确,不规则项加强措施有效,关键构件设计合理,为不规则超限工程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钢框架-核心筒 弹性分析 弹塑性时程分析 不规则超限
下载PDF
混合型减震设计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的联合应用
10
作者 杨晓峰 刘骥 +1 位作者 汤静 缪小春 《江苏建筑》 2024年第4期43-47,58,共6页
随着建筑产业化的日益发展以及《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结构的防震减灾能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抗侧刚度小、轻量化、区格变形大的特征,比较适合在其内部附加减震装备实现对地震作用下的反... 随着建筑产业化的日益发展以及《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结构的防震减灾能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抗侧刚度小、轻量化、区格变形大的特征,比较适合在其内部附加减震装备实现对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控制,以提高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位移型阻尼器达到屈服点之前,可以提供稳定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以满足使用要求,屈服以后阻尼器率先进入屈服耗能状态,并同时给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速度型阻尼器只要结构产生相对位移即可工作耗能,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值得关注的是,在面向多水准多阶段的结构抗震设防要求时,单一且过高的附加阻尼比是没有更多实际意义的。文章集成这两种消能装置进行混合型减震,实现优势互补,对要求装配式框架结构保持正常使用功能的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剪切阻尼器 混合型减震 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
下载PDF
高层型钢混凝土框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11
作者 徐培福 薛彦涛 +4 位作者 肖从真 王翠坤 孙慧中 徐自国 谷荣杰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共6页
[提要]为了研究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一个30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的拟静力试验,结构层2为转换层,模型缩尺比例为1∶10。介绍了模型设计、试验概况和主要试验结果。试验发现:型钢混凝土框架与核心筒的协同作用,使整... [提要]为了研究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一个30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的拟静力试验,结构层2为转换层,模型缩尺比例为1∶10。介绍了模型设计、试验概况和主要试验结果。试验发现:型钢混凝土框架与核心筒的协同作用,使整体结构有较高的承载力,也具有一定的延性,抗震性能较好;结构未发生层剪切破坏,最终破坏模式是在倾覆力矩作用下底部核心筒受拉墙肢及受拉侧外框柱拉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高层 型钢混凝土框架 框筒 拟静力试验 核心筒 混合结构 结构模型 模型设计 试验结果 协同作用 整体结构 剪切破坏 倾覆力矩 破坏模式 转换层 结构层 承载力 延性 墙肢 底部
下载PDF
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拟静力试验对抗震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40
12
作者 徐培福 薛彦涛 +1 位作者 肖从真 王翠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共8页
介绍一个30层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理论分析结果,并研讨这种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因柱和剪力墙拉断造成的整体倾覆破坏模式、框架及核心筒的双重抗震作用及所承受的剪力、倾覆力矩、... 介绍一个30层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理论分析结果,并研讨这种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因柱和剪力墙拉断造成的整体倾覆破坏模式、框架及核心筒的双重抗震作用及所承受的剪力、倾覆力矩、轴力的调整分配、结构的变形控制、抗震能力设计法遇到的结构设计不尽合理的问题。阐述了高宽比较大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按中震弹性或中震不屈服的性能水准设计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 带转换层结构 拟静力试验
下载PDF
三层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足尺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熊海贝 倪春 +1 位作者 吕西林 贾国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8,共8页
轻型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轻木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本文重点介绍了首次进行的3层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试验房屋下部一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二层为对称轻型木结构,模... 轻型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轻木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本文重点介绍了首次进行的3层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试验房屋下部一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二层为对称轻型木结构,模型平面尺寸为6.1m×3.7m。对5个上下抗侧刚度比不同的足尺模型,采用3种地震动沿房屋纵向激振,峰值加速度依次为0.1g^0.5g。每次激振后测定房屋自振频率及对应的阻尼,各层加速度和水平位移,木结构底部与混凝土结构顶部之间竖向相对位移以及螺栓锚固力等。试验结果表明:(1)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2)上部木结构与底层混凝土结构间连接可靠;(3)5个模型的振动均以第1振型为主,但对于刚度比大的模型,下部混凝土结构的2阶振动较明显;(4)刚度比大的模型其地震反应小于刚度比小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 轻型木结构 振动台试验 动力特性 抗拉锚固件
下载PDF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创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世东 严爱国 刘振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12-15,共4页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采用(130+2×275+130)m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结构,桥型方案为铁路桥梁首次采用,设计中针对结构构造、受力、施工等特点,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包括桥梁结构、构造和材料等方面。
关键词 铁路桥 连续刚构柔性拱 组合结构 技术 研究
下载PDF
混合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及问题 被引量:26
15
作者 白国良 李红星 张淑云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4-68,共5页
混合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经常被采用。介绍了不同类型混合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在国内外应用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外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和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这两种在我国经常采用的混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优缺点。在分析... 混合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经常被采用。介绍了不同类型混合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在国内外应用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外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和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这两种在我国经常采用的混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优缺点。在分析国内已经进行的混合结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工程实践,考虑抗震等多种因素,提出混合结构体系在不同抗震设防区的适用性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简体 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简体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大型火力发电厂SRC框架柱-RC分散剪力墙主厂房混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白国良 康灵果 +2 位作者 李红星 李晓文 赵春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6,共7页
针对我国高烈度区大容量机组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主厂房"先天不足"以及钢结构主厂房造价高的现状,现提出采用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柱—钢筋混凝土(RC)分散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作为主厂房框排架新型结构体系。根据该结构... 针对我国高烈度区大容量机组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主厂房"先天不足"以及钢结构主厂房造价高的现状,现提出采用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柱—钢筋混凝土(RC)分散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作为主厂房框排架新型结构体系。根据该结构体系特点,选取三榀三跨结构进行1∶7比例空间模型抗震性能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研究该新型结构体系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刚度退化规律、结构滞回性能、变形性能和薄弱部位等。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框排架结构体系能够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结构的位移-荷载滞回曲线较饱满,结构的耗能能力和变形性能较强,薄弱部位发生在汽轮发电机运转平台层处,实际设计中应加强注意。该混合结构体系能够满足8度地区大容量机组主厂房结构的抗震要求,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新型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框架柱-RC分散剪力墙 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周颖 吕西林 +2 位作者 卢文胜 陈林之 黄志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8,共8页
外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之一,我国已有多个采用这种结构体系的单塔楼工程实例,但对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不等高双塔连体混合结构,进行了7度多遇地... 外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之一,我国已有多个采用这种结构体系的单塔楼工程实例,但对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不等高双塔连体混合结构,进行了7度多遇地震、基本烈度、罕遇地震和8度罕遇地震阶段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得到了结构的破坏模式,并对模型结构和原型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此类结构设计的一些建议。研究表明,高位连体的竖向地震反应比较明显,设计中应适当考虑动力放大效应;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变形均呈现弯曲型;主塔楼核心筒在中震下可以保证"不坏",但结构小震下的层间位移略超过规范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混合结构 连体 振动台试验 动力反应
下载PDF
广珠城际西江特大桥主桥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世东 刘振标 +1 位作者 陈勇 杨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36-39,共4页
介绍了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西江特大桥主桥桥式方案的构思,通过研究比选,采用100 m+2×210 m+100 m独塔斜拉连续刚构组合桥式方案。该桥式结构新颖、刚度条件好且经济美观,在现代高速铁路桥梁中不失为较佳桥型方案之一。
关键词 铁路桥 斜拉连续刚构 组合结构 方案比较
下载PDF
带可更换构件的RCS混合框架结构受力特性及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门进杰 霍文武 +2 位作者 兰涛 雷梦珂 史庆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2,共11页
提出一种带可更换构件的RCS混合框架结构,其结构组成包括耗能框架和主框架,利用可更换构件损伤集中耗能,地震后通过更换受损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功能快速恢复。采用SAP2000对14榀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对比研究了混合框架的受力性... 提出一种带可更换构件的RCS混合框架结构,其结构组成包括耗能框架和主框架,利用可更换构件损伤集中耗能,地震后通过更换受损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功能快速恢复。采用SAP2000对14榀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对比研究了混合框架的受力性能,明确了混合框架的屈服机制及受力状态。分析了可更换梁的破坏模式、截面形式及布置位置,耗能框架的跨度及布置位置等参数对混合框架受力特性的影响。基于受力特性分析结果,提出了正常使用、耗能构件可更换、主框架可修复、生命安全及防止倒塌等5个性能水准的划分方法,并将弹性刚度比(KDF/KMF)和屈服位移比(Δ2/Δ1)两个参数作为结构弹性设计的控制参数。采用SAP2000对8榀混合框架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和非线性静力分析,提出了满足不同性能水准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以及对结构进行弹性设计时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并结合结构的不同性能目标,进而提出混合框架结构基于双参数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屈服机制,剪切型可更换梁耗能能力较强,自定义截面可更换梁有利于实现结构震后功能恢复,楼面层与层间同时布置可更换梁、增大耗能框架的跨度均能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此外,当弹性刚度比为2.8~4.3,屈服位移比大于1.8时,结构可以达到预期受力状态,且具有较好的可更换性,所提基于双参数的抗震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混合框架 可恢复结构 受力特性 性能水准 抗震设计
下载PDF
基于刚度和位移带可更换构件RCS混合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门进杰 霍文武 +2 位作者 兰涛 雷梦珂 史庆轩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9-178,共10页
带可更换构件的RCS混合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恢复功能结构,其抗震设计方法尚不明确。基于其结构受力特性及现行抗震规范中性能水准的划分,提出了正常使用、耗能构件可更换、主框架可修复、生命安全及防止倒塌等5个性能水准,明确了... 带可更换构件的RCS混合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恢复功能结构,其抗震设计方法尚不明确。基于其结构受力特性及现行抗震规范中性能水准的划分,提出了正常使用、耗能构件可更换、主框架可修复、生命安全及防止倒塌等5个性能水准,明确了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受力状态和指标限值。将弹性刚度比和屈服位移比作为结构设计控制参数,提出了基于双参数的带可更换构件RCS混合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抗震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构件截面设计方法。通过非线性静力分析及动力时程分析,对一幢3层带可更换构件的RCS混合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能满足预期的不同性能水准,所提抗震设计方法是有效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混合框架结构 可恢复结构 弹性刚度 屈服位移 抗震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