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Four Big Forests of Steles——by our staff reporter Shao De
1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1990年第1期66-66,共1页
The chinese upright stone tablets started building early inQindynasty which were called stone-carving in the Initial stage.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y were gradually changed name as"tablets" or "... The chinese upright stone tablets started building early inQindynasty which were called stone-carving in the Initial stage.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y were gradually changed name as"tablets" or "stel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arved stones. Greatnumbers of stone tablets standing like trees in forest, were 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our Big Forests of steles by our staff reporter Shao De FOUR DE
下载PDF
China's Forests of Steles and the Intension of the Stele Culture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2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China’s Forests of steles and the Intension of the stele Culture St
下载PDF
陇南诗碑题壁诗与陇蜀“诗教”类文献的流传
3
作者 焦福维 蒲向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17,共5页
散见于陇南各地诗碑与题壁中的诗作,数量较多,诸体兼备,作者属于官员、本地乡贤或游陇者群体。就其题材内容而言,除游宴抒怀、题咏陇南人文景观的篇什外,颂扬历代先贤乡哲、教化人心是其重要的方面。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不见于史传,但体现... 散见于陇南各地诗碑与题壁中的诗作,数量较多,诸体兼备,作者属于官员、本地乡贤或游陇者群体。就其题材内容而言,除游宴抒怀、题咏陇南人文景观的篇什外,颂扬历代先贤乡哲、教化人心是其重要的方面。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不见于史传,但体现了陇蜀地域“诗教”类文献流传的重要文学文化价值,在赓续地方文脉、承载诗教化育、补史存诗文献、资于地方文旅等方面价值突出。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诗碑 题壁诗 陇蜀 “诗教”类文献
下载PDF
乾隆西极纪功碑址的寻找与定位
4
作者 侯杨方 《历史地理研究》 2024年第1期137-144,159,160,共10页
根据清代实录、志书,以中外考察报告、照片与地图作为线索,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寻找到了远在境外的乾隆西极纪功碑址,精准定位,将这一成果及时呈现在《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中以供学界与社会进行重复性检验,并绘制在《清朝地图集》中。... 根据清代实录、志书,以中外考察报告、照片与地图作为线索,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寻找到了远在境外的乾隆西极纪功碑址,精准定位,将这一成果及时呈现在《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中以供学界与社会进行重复性检验,并绘制在《清朝地图集》中。此碑是清朝极盛版图形成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纪功碑 帕米尔 精准复原
下载PDF
关中唐碑中唐代书坛的正大气象
5
作者 王彩凤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古代碑刻既是保存历史资料的重要文物,也是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陕西关中历代名家名碑,从《石台孝经》到《孔子庙堂碑》,从欧阳询《黄甫诞碑》到高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从篆书《美原神泉诗序》到行书《慧坚禅师... 古代碑刻既是保存历史资料的重要文物,也是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陕西关中历代名家名碑,从《石台孝经》到《孔子庙堂碑》,从欧阳询《黄甫诞碑》到高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从篆书《美原神泉诗序》到行书《慧坚禅师碑》等,不仅完整再现了中国古代文字篆、隶、楷、行、草的发展轨迹,记录了中国汉字的书写史和风格演变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唐碑 正大气象 颜筋柳骨
下载PDF
《凉州刺史陶使君纪功碑》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6
作者 张坤 孙立滨 艾合买提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凉州刺史陶使君纪功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北50千米的焕彩沟内,是在《焕彩沟汉碑》碑身新发现的汉代铭文,也是新疆地区发现的第五块汉代碑刻,记载了东汉某任凉州刺史陶弘的有关情况。由于时代久远,岩面自然风化剥落严... 《凉州刺史陶使君纪功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北50千米的焕彩沟内,是在《焕彩沟汉碑》碑身新发现的汉代铭文,也是新疆地区发现的第五块汉代碑刻,记载了东汉某任凉州刺史陶弘的有关情况。由于时代久远,岩面自然风化剥落严重,碑文残泐较多。但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仍能识别部分铭文,该碑和《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性质相同,属于纪功刻石,大概刊刻于汉廷第四次驻屯伊吾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焕彩沟 凉州刺史 陶使君 纪功碑
下载PDF
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叙事设计的方法与实践
7
作者 刘秀敏 张凯 《设计》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基于叙事设计与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探讨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叙事设计的方法与实践。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焦点小组等方法分析叙事设计与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的内核和内容。提出焦山碑林博物馆叙事设计方法,包括叙事主题确... 基于叙事设计与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探讨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叙事设计的方法与实践。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焦点小组等方法分析叙事设计与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的内核和内容。提出焦山碑林博物馆叙事设计方法,包括叙事主题确定、叙事情节设置以及叙事设计表达。将提出的设计方法运用在设计实践中,能够促进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推动文创产品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焦山碑林博物馆 设计方法 设计实践 叙事设计
下载PDF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和生长特性
8
作者 张蕾力 张明宇 +3 位作者 汪宇轩 彭旭嵘 周逸文 单宏英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随着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红中柱根腐病的危害程度逐渐加重,该病害病原菌种类多样,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土传病害,对草莓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023年3月,笔者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草莓种植基地发现大面积植株萎蔫枯死,根部横切后,主根截面木... 随着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红中柱根腐病的危害程度逐渐加重,该病害病原菌种类多样,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土传病害,对草莓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023年3月,笔者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草莓种植基地发现大面积植株萎蔫枯死,根部横切后,主根截面木质部呈红褐色腐烂状。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6株草莓病株的根组织分离出5株形态一致的菌株,菌落圆形、白色,背面呈暗粉红色,边缘为淡粉红色。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圆形。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菌株TN97接种草莓植株后,茎基部和根部出现相同的发病症状。通过提取致病菌株TN97的基因组DNA,扩增和测序rDNA-ITS和EF-1α基因,经NCBI的BLASTn比对分析表明,2个基因(PP257645和PP297566)与层出镰孢菌(Fusarium.proliferatum)的相似性均为100%,系统发育分析也与F.proliferatum聚于同一分支。致病菌株TN97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蔗糖和硝酸钾,最适生长温度是25℃,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8~10。综上,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天津地区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为层出镰孢菌,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红中柱根腐病 层出镰孢菌 病原菌鉴定
下载PDF
临颍县文化馆藏贾咏夫妇墓志及《谕答碑》《赠官碑》相关问题释析
9
作者 李丽莉 王丽敏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漯河市临颍县文化馆藏有明代贾咏、张氏墓志二合,以及与贾咏夫妇相关的碑刻《赠官碑》两方、《谕答碑》一方。贾咏夫妇墓志详细记载了墓主的家族世系,与生平事迹亦相互印证,五方碑刻为研究明代官制、父祖封赠、诰敕文书等提供了重要的... 漯河市临颍县文化馆藏有明代贾咏、张氏墓志二合,以及与贾咏夫妇相关的碑刻《赠官碑》两方、《谕答碑》一方。贾咏夫妇墓志详细记载了墓主的家族世系,与生平事迹亦相互印证,五方碑刻为研究明代官制、父祖封赠、诰敕文书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咏夫妇 墓志 谕答碑 赠官碑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碑刻假借字职用关系考察
10
作者 程慧 王敏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假513处,假借字代替专用假借字16处。该时期碑刻假借字中“本无其字”的假借呈衰落趋势,“本有其字”的通假增长且占比呈绝对优势,并且存在一批临时假借向古今假借过渡的假借字;此外,多承袭历史约定俗成假借字,包括一部分沿袭前代假借字形但假借义不同的字,完全新出假借字占比较小。该时期碑刻假借字成因多样,同时为字词关系、字际关系研究等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碑刻 假借字 职用
下载PDF
《张淮深碑》作者再议——兼及写本制作考述
11
作者 钟溢琪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46,共11页
《张淮深碑》为敦煌遗书中系统记述张氏归义军家族事迹的仅有文献,亦是研究归义军初期历史的宝贵资料,原石已不知所在,敦煌写本P.2762+S.6973+S.3329+S.6161B+S.11564+S.6161A保存了此碑文。文章考证《张淮深碑》的作者当为悟真,撰于中... 《张淮深碑》为敦煌遗书中系统记述张氏归义军家族事迹的仅有文献,亦是研究归义军初期历史的宝贵资料,原石已不知所在,敦煌写本P.2762+S.6973+S.3329+S.6161B+S.11564+S.6161A保存了此碑文。文章考证《张淮深碑》的作者当为悟真,撰于中和二年(882);写本背面的诗则是不同时期作品的汇集,最早的当写于归义军初期,最晚的写于金山国后期,这组诗的最后编定,当在914年左右。结合写卷字迹可推测,这件《张淮深碑》写本当为张球抄写的张淮深纪念诗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淮深碑》 悟真 张球 作者与抄者
下载PDF
从《齐丛碑》看清末牛丛组织性质的转变
12
作者 刘洛杉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牛丛是明清时期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自治组织。由于其运行多依习惯法进行,流存的文字材料较少,经考证,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光绪时期的《齐丛碑》,反映了清末牛丛组织性质的变化。嘉庆之后牛丛组织成为滥用“苗例”的地方联盟组织,对... 牛丛是明清时期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自治组织。由于其运行多依习惯法进行,流存的文字材料较少,经考证,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光绪时期的《齐丛碑》,反映了清末牛丛组织性质的变化。嘉庆之后牛丛组织成为滥用“苗例”的地方联盟组织,对偷盗等行为私自处以火烧极刑,故被政府明令取缔。光绪时期《齐丛碑》反映了牛丛组织的新生,即由地方联盟武装组织变成民事组织,其对偷盗处罚方式已由私刑火烧改为经济惩罚,体现了清末少数民族地区内地化进程中的国家在场,反映了“苗例”正被“国法”取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例 国法 《齐丛碑》 牛丛组织
下载PDF
清代藏事碑的“大一统”叙事
13
作者 宋荻 黎竞飞 《西藏发展论坛》 2024年第2期45-53,共9页
清代藏事碑是清中央与西藏地方“大一统”意识构建的重要文献,也是清廷在西藏地方“大一统”政治实践的金石之证。清代藏事碑记录了清代西藏与其他边疆地方一起融入国家疆域“大一统”的进程,见证了清中央、入藏驻藏官兵与西藏地方人民... 清代藏事碑是清中央与西藏地方“大一统”意识构建的重要文献,也是清廷在西藏地方“大一统”政治实践的金石之证。清代藏事碑记录了清代西藏与其他边疆地方一起融入国家疆域“大一统”的进程,见证了清中央、入藏驻藏官兵与西藏地方人民国家疆域“大一统”、民族“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构建与演变过程,并为清代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的法治与行政“一体化”留下实证。清代藏事碑是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的重要史料,是中国边疆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藏事碑 疆域“大一统” 民族“大一统” 行政“一体化”
下载PDF
莫友芝临跋碧落铸鼎原绎山三碑篆书手稿整理研究
14
作者 梁光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32,共9页
莫友芝29岁临跋秦唐三碑篆书手稿是其存世的最早篆书手稿,奠定了他篆书成家的坚实基础,从未公开流传于世,极其珍贵。本文整理研究了莫氏手稿所蕴的厚重秦唐时代历史文化价值,首次研究了莫氏追古而自创一体古拙雄刚篆书书风的源头起点价... 莫友芝29岁临跋秦唐三碑篆书手稿是其存世的最早篆书手稿,奠定了他篆书成家的坚实基础,从未公开流传于世,极其珍贵。本文整理研究了莫氏手稿所蕴的厚重秦唐时代历史文化价值,首次研究了莫氏追古而自创一体古拙雄刚篆书书风的源头起点价值,研究了莫氏临跋《峄山》《碧落》《铸鼎原》秦唐三碑古穆渊深篆书的文字学价值,填补了莫友芝研究中长期缺失的一项空白,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友芝 秦唐三碑 最早篆书手稿 整理研究
下载PDF
明代莆田林氏《族范》碑及其新时代意义
15
作者 庞国雄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考察林氏《族范》碑相关文献记载及实物概况,福建省莆田市三清殿文物保护管理所藏有明代嘉靖年间莆田林氏《族范》碑,碑文载录莆田林氏家族为人处事的规范;钩沉相关史料、方志、谱牒及文集,证实林氏是当时莆田望族之一,碑文是林氏族人... 考察林氏《族范》碑相关文献记载及实物概况,福建省莆田市三清殿文物保护管理所藏有明代嘉靖年间莆田林氏《族范》碑,碑文载录莆田林氏家族为人处事的规范;钩沉相关史料、方志、谱牒及文集,证实林氏是当时莆田望族之一,碑文是林氏族人林俊所撰,林达手书勒石;探究《族范》碑的文物价值和书法价值,其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新时代家庭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研究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珍贵石刻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族范》碑 林氏家族 林俊 林达 新时代意义
下载PDF
萍乡古代寺产纠纷案初考——以显华寺碑刻所录案例为中心
16
作者 邓里 胡志群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古代,萍乡地区的寺庙因田产与村民发生纠纷的案件,地方文献不见有相关资料记载。近年,萍乡博物馆对全市庙宇文物进行调查时,在显华寺内发现数通碑刻,其中清同治二年(1863)重立的《永远遵守》碑和光绪四年(1878)刊立的《千秋永賴》碑涉... 古代,萍乡地区的寺庙因田产与村民发生纠纷的案件,地方文献不见有相关资料记载。近年,萍乡博物馆对全市庙宇文物进行调查时,在显华寺内发现数通碑刻,其中清同治二年(1863)重立的《永远遵守》碑和光绪四年(1878)刊立的《千秋永賴》碑涉及有关寺产纠纷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千秋永賴》碑刻比较详细地记录了一件萍乡显华寺寺产纠纷案的整个发生过程和最终处理结果,为我们研究清代该时期寺产纠纷案的处理及其衍生问题,提供了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华寺 清代碑刻 寺产纠纷案
下载PDF
汉末学术新变与梁鹄的碑刻遗珍
17
作者 丁宏武 丁文魁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4,F0002,F0003,共10页
梁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甘肃籍书法家,其一生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前期入选鸿都门学,以擅长书法而显贵;中期追随刘表,避乱荆州;后期归附曹魏,勤书自效。鸿都门学的设立,标志着汉末学术由重经学向重文艺的转变,梁鹄因此迎来了施展书法才艺... 梁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甘肃籍书法家,其一生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前期入选鸿都门学,以擅长书法而显贵;中期追随刘表,避乱荆州;后期归附曹魏,勤书自效。鸿都门学的设立,标志着汉末学术由重经学向重文艺的转变,梁鹄因此迎来了施展书法才艺的特殊机遇。汉末动乱虽然使梁鹄的人生跌宕起伏,但也使他不断地融入汉魏之际新的学术中心,书法技艺因此更加精湛成熟。其八分书如《孔羡碑》等,“笔尽其势”,代表了汉末魏初八分书的最高水平。“八分”体的单独命名,也与师宜官、梁鹄一派的成就和影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鹄 鸿都门学 孔羡碑 八分书
下载PDF
北宋名士祖无择宦游海州考述
18
作者 张家超 许强 李千乔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9-12,103,共5页
祖无择曾知海州,但游历海州原由、知海州准确时间尚存在争议。文章结合传世文献、《祖无择墓志铭》等资料,释读“宋篆”三言诗石刻,考知祖无择游历海州是提点淮南路刑狱时例行巡视,知海州准确时间在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至皇祐元年(1049... 祖无择曾知海州,但游历海州原由、知海州准确时间尚存在争议。文章结合传世文献、《祖无择墓志铭》等资料,释读“宋篆”三言诗石刻,考知祖无择游历海州是提点淮南路刑狱时例行巡视,知海州准确时间在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至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祖无择为海州地方的道德教化、城市治理等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无择 知海州 宋篆石刻 三言诗 三绝碑
下载PDF
The worldwide allometric relationship in anatomical structures for plant roots
19
作者 Yue Zhang Jing-Jing Cao +3 位作者 Qing-Pei Yang Ming-Zuo Wu Yong Zhao De-Liang Kong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21-629,共9页
The cortex(i.e.,absorptive tissue)and stele(transportive vascular tissue)are fundamental to the function of plant roots.Unraveling how these anatomical structures are assembled in absorptive roots is essential for our... The cortex(i.e.,absorptive tissue)and stele(transportive vascular tissue)are fundamental to the function of plant roots.Unraveling how these anatomical structures are assembled in absorptive roots is essential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plant ecology,physiology,and plant responses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In this review,we first compile a large data set on anatomical traits in absorptive roots,including cortex thickness and stele radius,across 698 observations and 512 species.Using this data set,we reveal a common root allometry in absorptive root structures,i.e.,cortex thickness increases much faster than stele radius with increasing root diameter(hereafter,root allometry).Root allometry is further validated within and across plant growth forms(woody,grass,and liana species),mycorrhiza types(arbuscular mycorrhiza,ectomycorrhiza,and orchid mycorrhizas),phylogenetic gradients(from ferns to Orchidaceae),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scenarios(e.g.,elevation of atmospheric CO_(2)concentr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oot allometry is common in plants.Importantly,root allometry varies greatly across species.We then summarize recent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s of root allometry and potential issues regarding these mechanisms.We further discuss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of root allometry.Finally,we propose several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that should be pursued regarding root allo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metric relationship Root dimeter Cortex thickness stele radius
下载PDF
文字与仪式:一个侗族村落竖立款约碑的文化实践研究
20
作者 罗康隆 向娟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5,共8页
在乡村社会,文字与仪式都是权力的象征。在权力运行的文化实践中并未完全依靠文字的力量,而是需要特定的仪式来彰显文字的权力,通过仪式的神圣性来展现文字的力量。在侗族地区的合款立碑,正是人们通过“仪式”把碑文的内容与石碑神圣化... 在乡村社会,文字与仪式都是权力的象征。在权力运行的文化实践中并未完全依靠文字的力量,而是需要特定的仪式来彰显文字的权力,通过仪式的神圣性来展现文字的力量。在侗族地区的合款立碑,正是人们通过“仪式”把碑文的内容与石碑神圣化,只有在这种仪式下的合款碑文才具有证据的效度。立碑“仪式”作为侗寨聚落社会的一种文化实践模式,在社会发生巨变而危及聚落社会的安全时,乡民启用了仪式而立碑来重归其文化之弧,在文化之网内保持其系统持续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仪式 岜扒侗寨 文化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