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pect-oriented software reverse engineering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旸 李凡 +1 位作者 胡圣明 陈平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6年第5期402-408,共7页
To solv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on problem of crosscutting concerns in existing legacy software system, a framework of aspect-oriented software reveme engineering is proposed. An approach on re-modularizing... To solv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on problem of crosscutting concerns in existing legacy software system, a framework of aspect-oriented software reveme engineering is proposed. An approach on re-modularizing traversal features of legacy sys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various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diagrams. While modeling crosscutting concerns in UML use case diagrams, the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at affect several use case modules can be enveloped into aspect modules with a stereotype mechanism. The recurring message transmission patterns can be re-modularized as aspects in UML sequence diagrams with UML collaborations. Standard UML activity diagram notations are extended and modified by node fusion and addition, which support the graphical composition operation between crosscutting behaviors and primary business roles of concurrent systems. Case study indicates that travernal features of software system can be extracted and re-modularized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n aspect-oriented reverse engineering, which improves comprehensi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of legac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cutting concerns aspect mining reverse engineering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AOP)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下载PDF
Improving recovery in subleve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by using partially reverse drawing technique
2
作者 Jinwang Zhang Dongliang Cheng +3 位作者 Jiachen Wang Shengli Yang Xiaohang Wan Xinyang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24年第12期1655-1676,共22页
The sublevel top coal caving(SLTCC)mining technology is extensively employed in steeply inclined thick coal seams.Becaus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coal face in this mining method,a signifi-cant port... The sublevel top coal caving(SLTCC)mining technology is extensively employed in steeply inclined thick coal seams.Becaus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coal face in this mining method,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top coal is lost at the face end.For reducing the coal loss,the partially reverse drawing technique(PRDT)is proposed as a novel top coal drawing technique.Meanwhile,based on the Bergmark-Roos model(B-R model),a theoretic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recovery ratio of top coal based on the top coal boundary equation and residual top coal amount is proposed.The mechanism of PRDT to reduce top coal loss at the face end is revealed by comparing with single-round sequential drawing technique(SSDT).Physical experiments and in-site observation data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PRD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ount of residual coal near the roof by optimizing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top coal boundary.Suggestions for improve recovery ratio in Wudong Coal Mine were given based on its face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leve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artially reverse drawing technique Boundary of top coal Drawing body of top coal Inclined coal seam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过大落差逆断层回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张华伟 曹庆华 《煤炭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落差较大的断层,严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逆断层在永夏矿区较为罕见,车集煤矿2902工作面切眼为矿井首次揭露大落差逆断层,通过对大落差逆断层回采技术难题研究分析,对工作面爆破机理及效果反向分析总结,对综采工作面爆破规律摸索... 落差较大的断层,严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逆断层在永夏矿区较为罕见,车集煤矿2902工作面切眼为矿井首次揭露大落差逆断层,通过对大落差逆断层回采技术难题研究分析,对工作面爆破机理及效果反向分析总结,对综采工作面爆破规律摸索,优化了爆破参数及爆破防崩措施;合理控制回采层位,减少了破岩量;制定了托顶煤控制措施,有效实现了安全快速通过逆断层,对类似构造煤层开采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回采层位 顶板控制 爆破
下载PDF
A Novel Operational Partition between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s on Vulnerability to Data Mining Bias
4
作者 Charles Wong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4年第4期264-272,共9页
It i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appropriately and effectively select from among the vast pool of existing neural network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ve models for industrial incorporation or academic research explor... It i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appropriately and effectively select from among the vast pool of existing neural network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ve models for industrial incorporation or academic research exploration and enhancement. When all models outperform all the others under disparate circumstances, none of the models do. Selecting the ideal model becomes a matter of ill-supported opinion ungrounded on the extant real worl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grouping of the model pool grounded along a non-stationary real world data line into two groups: Permanent Data Learning and Reversible Data Learning. This paper further proposes a novel approach towards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demonstrating thei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ased on how they alternatively approach dynamic and raw real world data vs static and prescient data mining biased laboratory data. The results across 2040 separate simulation runs using 15,600 data points in realistically operationally controlled data environments show that the two-group division is effective and significant with clear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Results across th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spectrum are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consistent yet demonstrative of why and how this result is non-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ine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DATA mining DATA DREDGING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alysis Permanent DATA LEARNING reversible DATA LEARNING
下载PDF
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加权逆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5
作者 吕莉 陈威 +2 位作者 肖人彬 韩龙哲 谭德坤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针对密度分布不均数据,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易忽略类簇间样本的疏密差异,导致误选类簇中心;分配策略易将稀疏区域的样本误分到密集区域,导致聚类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加权逆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首... 针对密度分布不均数据,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易忽略类簇间样本的疏密差异,导致误选类簇中心;分配策略易将稀疏区域的样本误分到密集区域,导致聚类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密度分布不均数据的加权逆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局部密度公式中引入基于sigmoid函数的权重系数,增加稀疏区域样本的权重,结合逆近邻思想,重新定义了样本的局部密度,有效提升类簇中心的识别率;其次,引入改进的样本相似度策略,利用样本间的逆近邻及共享逆近邻信息,使得同一类簇样本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可有效改善稀疏区域样本分配错误的问题。在密度分布不均、复杂形态和UCI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算法的聚类效果优于IDPC-FA、FNDPC、FKNN-DPC、DPC和DPCS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聚类 密度分布不均 逆近邻 共享逆近邻 样本相似度 局部密度 分配策略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磷矿反浮选回水体系中难免离子对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兴杰 梁欢 +2 位作者 朱倪 胡大勇 何东升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60-166,共7页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氟磷灰石及白云石在反浮选酸性介质中易溶解出Ca^(2+)及Mg^(2+),并在回水循环过程中存在“累积效应”,对浮选指标造成不良影响。本实验以氟磷灰石、白云石及石英三种单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循环次数...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氟磷灰石及白云石在反浮选酸性介质中易溶解出Ca^(2+)及Mg^(2+),并在回水循环过程中存在“累积效应”,对浮选指标造成不良影响。本实验以氟磷灰石、白云石及石英三种单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循环次数的回水对三种单矿物浮选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pH值为5,循环次数达到3次后,白云石与氟磷灰石回收率差值由72.21%降低为64.19%,石英的回收率基本维持10%左右;而循环次数达到5次时,白云石与氟磷灰石回收率差值略微回升为69.74%,石英的回收率略微降至11.22%。本研究通过测定回水循环体系下离子溶出量、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以及矿物表面的离子吸附量等分析手段,揭示了不同循环次数的回水中溶解离子对三种单矿物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氟磷灰石 反浮选 回水 难免离子
下载PDF
逆断层上下盘开采扰动下断层活化响应模拟研究
7
作者 刘雨生 孟祥瑞 +4 位作者 程详 赵光明 顾清恒 王艳芬 朱世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1,共9页
为探究煤层不同开采方式下逆断层应力场、位移场演化规律和断层活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逆断层地质条件下进行上盘开采和下盘开采时断层处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演化规律、断层活化过程以及断层和覆岩的位移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工... 为探究煤层不同开采方式下逆断层应力场、位移场演化规律和断层活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逆断层地质条件下进行上盘开采和下盘开采时断层处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演化规律、断层活化过程以及断层和覆岩的位移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工作面逐渐靠近断层,断层上部的正应力逐渐降低、剪应力逐渐升高,断层下方的正应力逐渐升高、剪应力逐渐降低,正应力和剪应力升高或降低的速率随工作面与断层距离减小而增加;当工作面与断层距离在80 m和40 m时,断层处正应力和剪应力发生异于前期应力规律性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增长和降低的情况;相对于上盘开采,下盘开采时断层更易受煤层开采扰动而发生活化,且活化程度和范围均大于上盘开采;随工作面不断向断层靠近,下盘开采时采空区上覆岩层下沉量和断层两侧岩体相对位移量均明显大于上盘开采。研究结果对煤层开采遇断层时围岩治理和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化 应力演化 上下盘开采 逆断层 弱化赋值法
下载PDF
模糊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
8
作者 汪美琴 夏旸 +2 位作者 贾琼 陈志浩 刘明哲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8-674,共7页
模糊测试作为一种高效的漏洞挖掘技术,近年来发展快速,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研究模糊测试技术,介绍了模糊测试的定义,分析了优点和缺点;从种子选择的能量调度、测试用例变异算法、模糊测试执行性能、混合模糊测试... 模糊测试作为一种高效的漏洞挖掘技术,近年来发展快速,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研究模糊测试技术,介绍了模糊测试的定义,分析了优点和缺点;从种子选择的能量调度、测试用例变异算法、模糊测试执行性能、混合模糊测试等方面,总结了模糊测试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项研究的改进点和不足,进一步提出了模糊测试未来改进的建议;描述了模糊测试在操作系统内核、协议、固件、深度学习等领域的漏洞挖掘研究成果;对模糊测试未来的挑战和研究热点提出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测试 漏洞挖掘 网络安全 逆向分析 漏洞验证
下载PDF
双膜法工艺在矿井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兴斌 刘潘 邹一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高矿化度煤矿矿井水往往具有盐含量高、硬度和碱度高的特征,处理工艺复杂,难度较高。陕西某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设计进水量为7200 m^(3)/d,产水量为4800 m^(3)/d(25℃),系统回收率为65%,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双膜法工艺,产水... 高矿化度煤矿矿井水往往具有盐含量高、硬度和碱度高的特征,处理工艺复杂,难度较高。陕西某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设计进水量为7200 m^(3)/d,产水量为4800 m^(3)/d(25℃),系统回收率为65%,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双膜法工艺,产水回用于井下生产。该工程通过定量投加复合阻垢剂取代传统的药剂软化工艺,节约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运行数据表明:矿井水原水(经过格栅+预沉调节池+磁加载沉淀处理后)温度约为27℃,溶解性总固体质量浓度为3700~4000 mg/L,硬度在450~500 mg/L;产水TDS质量浓度在70 mg/L左右,硬度质量浓度≤6.0 mg/L,氯离子质量浓度<35 mg/L,硫酸根质量浓度<5.5 mg/L,脱盐率为98%,系统回收率为71.4%,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回用 深度处理 超滤(UF) 反渗透(RO) 双膜法 软化工艺
下载PDF
基于力-构-能模型的钻井法凿井钻进参数设计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一超 宋朝阳 +4 位作者 刘志强 王强 荆国业 孙建荣 王媛 《建井技术》 2024年第3期1-9,43,共10页
竖井钻机钻井法是实现井筒机械化、无人化和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西部弱胶结地层钻井法凿井基岩破碎难、刀具损坏率高、糊齿和吸渣口堵塞等现象突出,高钻压、排渣不及时、泥包钻头易导致钻头憋死,而大扭矩钻进又发生了钻杆断裂、... 竖井钻机钻井法是实现井筒机械化、无人化和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西部弱胶结地层钻井法凿井基岩破碎难、刀具损坏率高、糊齿和吸渣口堵塞等现象突出,高钻压、排渣不及时、泥包钻头易导致钻头憋死,而大扭矩钻进又发生了钻杆断裂、钻具掉落等事故,进尺缓慢和反复提钻维修、钻具打捞导致钻井工效极低,主要原因是钻头结构及其刀具布置不合理、钻进参数与岩石条件不匹配、破岩与排渣效率不协调。为解决弱胶结地层钻井法凿井“破不掉、排不出、进尺慢、能耗高”的现实难题,梳理了竖井钻机钻头破岩钻进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系统”和“过程”为基本观点,提出了基于力-构-能协调模型的钻进参数设计思路与方法,应重点围绕弱胶结地层钻井法凿井钻头结构设计及其力学特征、基于钻头滚刀运动轨迹的滚刀布置、基于气-液-固耦合流场的排渣效率优化以及基于能量转化机制的钻进参数优化4个主要方面开展研究,进而形成融合钻头结构、滚刀布置、洗井排渣和能量消耗等多因素的钻头高效钻进参数设计方法,为西部弱胶结地层钻井法凿井低能耗破岩、高效率排渣和破-排效率协调作业提供支撑,推动竖井钻机钻井法在西部弱胶结地层凿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井技术 弱胶结地层 竖井钻机钻井法 机械破岩 气举反循环 钻进参数
下载PDF
高矿化度矿井水超滤-反渗透脱盐试验研究
11
作者 袁增翔 索林娜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为了实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对梧桐庄矿经过深化处理的矿井水应用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进行了脱盐试验研究。超滤预处理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膜压差、超滤膜反冲洗周期最佳参数的确定;反渗透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压力、温度对系... 为了实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对梧桐庄矿经过深化处理的矿井水应用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进行了脱盐试验研究。超滤预处理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膜压差、超滤膜反冲洗周期最佳参数的确定;反渗透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压力、温度对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关离子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超滤系统的膜压差宜控制在0.122 MPa,反冲洗周期宜控制在30 min~45 min;反渗透系统的操作压力宜控制在1.4 MPa~2.0 MPa,操作温度宜控制在14℃~24℃,最佳温度在22℃左右;反渗透系统对Ca2+、Mg2+、SO42-等二价离子去除率在98%以上,对一价Cl^(-)去除率在96%以上,对总硬度的去除率在97%以上。为避免膜结垢堵塞,保证反渗透系统的稳定、连续运行,工程设计中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一般按97%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 矿井水 脱盐 超滤 反渗透
下载PDF
煤矿主通风机不停风倒机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静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7期80-82,86,共4页
针对煤矿通风系统主备风机传统倒机方式供风稳定性与连续性差、备用风机启动失败率高、存在通风失稳风险等问题,研究了煤矿主通风机稳风倒机技术,从煤矿通风系统大滞后、非线性特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PID不停风... 针对煤矿通风系统主备风机传统倒机方式供风稳定性与连续性差、备用风机启动失败率高、存在通风失稳风险等问题,研究了煤矿主通风机稳风倒机技术,从煤矿通风系统大滞后、非线性特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PID不停风倒机控制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系统。该系统通过优化算法自适应调节风门开合角度,可有效缩短倒机时间,提高备用风机启动成功率,实现倒机过程井下通风不中断,确保通风系统全过程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主通风机 粒子群算法 不停风倒机
下载PDF
超高矿化度矿井疏干水深度处理改造工程实践
13
作者 杨莉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78-81,86,共5页
介绍了宁夏宁东地区某煤矿典型超高矿化度矿井疏干水深度处理系统的现状及改造工程设计。深度处理改造工艺流程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针对原有深度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改造工程设计中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改... 介绍了宁夏宁东地区某煤矿典型超高矿化度矿井疏干水深度处理系统的现状及改造工程设计。深度处理改造工艺流程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针对原有深度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改造工程设计中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改造工程实施后的运行效果表明:超滤+反渗透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效果良好,产水水质满足回用水水质标准,深度处理改造工程产水量9600 m^(3)/d,建成后实现年减排近350万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 矿井疏干水 超滤 反渗透
下载PDF
专家系统在袁家村铁矿反浮选工序中的应用
14
作者 闫克勤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7期9-11,32,共4页
太钢袁家村铁矿为了进一步提升反浮选工序生产效率及铁精矿产品质量,针对传统浮选流程调节滞后、主观性强等问题,通过浮选药剂智能添加系统、浮选槽泡沫成像系统以及浮选工艺参数远程控制系统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及专家系统工艺控制模... 太钢袁家村铁矿为了进一步提升反浮选工序生产效率及铁精矿产品质量,针对传统浮选流程调节滞后、主观性强等问题,通过浮选药剂智能添加系统、浮选槽泡沫成像系统以及浮选工艺参数远程控制系统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及专家系统工艺控制模型的自主开发,实现了浮选药剂的精准添加、浮选槽泡沫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工艺参数的智能动态调节,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了精矿产品的质量和金属回收率,经济效益显著,为袁家村铁矿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家村铁矿 专家系统 反浮选 智能控制
下载PDF
顺序开采工作面小煤柱巷道布置方法研究
15
作者 毕慧杰 莫云龙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53,共9页
为减小顺序开采条件下小煤柱巷道布置面临的相邻工作面回采扰动及采空区覆岩运动影响,以巴彦高勒煤矿为例,提出1种“窄煤柱反掘+宽煤柱正掘”的小煤柱巷道布置方式,并分3个阶段分析了巷道布置的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地表岩移观测分析... 为减小顺序开采条件下小煤柱巷道布置面临的相邻工作面回采扰动及采空区覆岩运动影响,以巴彦高勒煤矿为例,提出1种“窄煤柱反掘+宽煤柱正掘”的小煤柱巷道布置方式,并分3个阶段分析了巷道布置的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地表岩移观测分析,得出了采空区覆岩运动特征及稳沉距离。结果表明:盘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的不同导致采空区覆岩运动特征存在差异性;采空区稳沉距离约为900~1000 m;23104工作面回风巷布置过程中严格遵循反掘巷道滞后采空区的稳沉距离和正掘巷道长度的设置要求,完成了巷道的合理布置,保证了工作面平稳接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开采 小煤柱巷道布置 窄煤柱反掘 宽煤柱正掘 覆岩运动 稳沉距离
下载PDF
含弱层的复合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白润才 白文政 +1 位作者 刘光伟 孙有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5,共5页
针对露天开采所形成的复合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结合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采场北帮-北外排土场南帮复合高边坡,创造性地采用分段局部控制反向验算复合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并依据其采、剥工程实际,通过SMCAD时时地创建三维仿真开采边坡,逆向思考... 针对露天开采所形成的复合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结合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采场北帮-北外排土场南帮复合高边坡,创造性地采用分段局部控制反向验算复合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并依据其采、剥工程实际,通过SMCAD时时地创建三维仿真开采边坡,逆向思考,反向验算在不同安全距离下理想排弃标高为1 200 m的二号矿含弱层顺倾复合边坡的稳定性;然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验证分段局部控制反向验算复合边坡稳定性方法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二号矿安全距离为100 m、排弃标高为1 200 m复合边坡是满足稳定性要求的;用该反向验算方法来确定复合边坡参数及形态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复合边坡 SMCAD 反向验算 仿真开采边坡
下载PDF
煤矿乏风的蓄热逆流氧化 被引量:67
17
作者 郑斌 刘永启 +2 位作者 刘瑞祥 高振强 孟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75-1478,共4页
用自行研制的蓄热逆流氧化装置对煤矿乏风的氧化反应进行试验,考察了CH4体积分数、乏风流量、换向周期和反应区温度对煤矿乏风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H4体积分数大于0.2%时,蓄热逆流氧化装置能够维持自热氧化反应,氧化率在99%以上,且... 用自行研制的蓄热逆流氧化装置对煤矿乏风的氧化反应进行试验,考察了CH4体积分数、乏风流量、换向周期和反应区温度对煤矿乏风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H4体积分数大于0.2%时,蓄热逆流氧化装置能够维持自热氧化反应,氧化率在99%以上,且能够回收一定的热量;随CH4体积分数和乏风流量的增加,氧化装置中心区温度升高,高温区域扩大,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最佳换向周期范围为90~150 s;煤矿乏风氧化的最低反应温度为8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乏风 蓄热逆流氧化装置 氧化反应
下载PDF
平巷烟流滚退逆行规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心权 王海燕 赵红泽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运用环境流体力学及传热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水平巷道火灾烟流滚退规律,通过对滚退烟流与巷壁间的热交换过程分析,得出了滚退发生时烟流逆行距离的函数表达式,并对其进行简化以便于实际应用。
关键词 环境流体力学 传热学 烟流滚退 逆行距离 矿井火灾
下载PDF
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41
19
作者 李福勤 何绪文 +1 位作者 吕晓龙 王少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针对传统矿井水处理技术存在的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对近年来我国矿井水井下处理新技术,包括采空区处理矿井水技术、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专利技术、高矿化度矿井水反渗透技术、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压力式气水相互冲洗滤池矿... 针对传统矿井水处理技术存在的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对近年来我国矿井水井下处理新技术,包括采空区处理矿井水技术、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专利技术、高矿化度矿井水反渗透技术、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压力式气水相互冲洗滤池矿井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和开采工作面的多变性,研究开发模块化、可移动及可拆卸组装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以及采用多种技术耦合,提高矿井水处理效率,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井下水处理 高矿化度矿井水 反渗透技术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
下载PDF
高矿化度矿井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旭辉 邹元龙 +3 位作者 赵锐锐 杨晓莉 贾博中 黄亿箴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6-58,共3页
同煤集团马脊梁煤矿的矿井废水处理工程采用预处理/双膜法工艺,出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其运行成本为3.99元/m3。对矿井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矿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矿井废水 高矿化度 超滤 反渗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