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中C_(19-49)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以柴达木盆地西部英西地区原油为例
1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3 位作者 杨茜 陈琰 周飞 张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5-1783,共19页
【目的】为了确定柴达木盆地西部英西地区古近系深部储层(E)原油的热演化程度和成因类型,【方法】利用色谱—质谱(GC-MS)和色谱—质谱—质谱(GC-MS-MS)技术,对其中的各类生物标志物、烷基菲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 【目的】为了确定柴达木盆地西部英西地区古近系深部储层(E)原油的热演化程度和成因类型,【方法】利用色谱—质谱(GC-MS)和色谱—质谱—质谱(GC-MS-MS)技术,对其中的各类生物标志物、烷基菲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与讨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均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Pr/Ph比值低(<0.60),Ph/nC_(18)比值高(>1.30),伽马蜡烷含量高,伽马蜡烷指数介于0.90~1.36,属于典型咸水湖相原油,这与研究区古近纪的沉积特征一致。但依据不同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系列的分布与组成特征,可将他们分成两类:一类原油中C_(19-49)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异常丰富,C_(19-30)TT/C_(27-35)H比值大于1.60,C_(23)TT/C_(30)H>1.40,并伴随有高甾藿比(>4.50)和高β-胡萝烷/nC_(37)比值(>3.20),表明藻类是其主要原始生烃母质;另一类原油中C_(19-30)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含量中等,C_(19-30)TT/C_(27-35)H比值小于0.50,C_(23)TT/C_(30)H<0.55,其甾藿比相对较低(<2.0)、β-胡萝卜烷含量中等,β-胡萝烷/nC_(37)比值小于1.50,可见此类原油中藻类的贡献明显低于前一类原油。对比它们的甾、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发现这两组原油的成熟度相近,其对应的R_(o)值介于1.1%~1.3%,即它们形成于生油高峰之后、凝析油气形成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结论】影响研究区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系列相对丰度的主要因素是原始生烃母质,而非成熟度,因而它在研究区具有指示原油成因类型的作用,在后续油气勘探中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烷系列 C_(19-49)长链三环萜烷系列 伽马蜡烷 β-胡萝卜烷 甾藿比 原油 英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下载PDF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中烃类污染物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莫文清 樊芸 +3 位作者 付思琪 陈艺欢 曾源 陈社军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9,共12页
正构烷烃、霍烷和甾烷是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常见的烃类污染物。然而,这类污染物在城市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仍缺乏认识,环境因子对其大气浓度的影响还有待探明。本项目以大城市广州为研究区域,对PM_(2.5)... 正构烷烃、霍烷和甾烷是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常见的烃类污染物。然而,这类污染物在城市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仍缺乏认识,环境因子对其大气浓度的影响还有待探明。本项目以大城市广州为研究区域,对PM_(2.5)中两类烃类污染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广州这两类烃类污染物的浓度(正构烷烃:1.75~126 ng/m^(3),霍烷和甾烷:0.077~3.35 ng/m^(3))整体低于我国其他城市;正构烷烃浓度在工业活动相对较为密集的城区较高;石化企业的生产活动对霍烷和甾烷具有潜在的排放贡献。正构烷烃特征指标显示,植物源是PM_(2.5)中该类污染物重要的来源;在市政和工业活动密集的采样点,人为源的影响更为显著。源解析模型也证实,植物源对城区正构烷烃的排放贡献达38.1%,高于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排放源。夏季,机动车尾气对霍烷和甾烷的排放贡献明显增加;该类污染物在其他季节主要源于煤燃烧。温度和风速是影响这两类烃类污染物大气浓度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与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环境因子对正构烷烃浓度的影响与其同系物的碳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烃类污染物 正构烷烃 霍烷 甾烷
下载PDF
A new analytical method for quantifying of sterane and hopane biomarkers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HuiTong ZHANG ShuiChang +4 位作者 WENG Na ZHANG Bin WEI XiaoFang YU Han WEI CaiY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1713-1722,共10页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quantifying biomarker compounds of the sterane and the hopane existing in saturated hydrocarbons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s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quantifying biomarker compounds of the sterane and the hopane existing in saturated hydrocarbons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s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GC-FID) with optimized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new method achieves the quantification by using a GC×GC-FID system which is able to completely separate steranes from hopanes. The data obtained by the new method are of good repea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data,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 of 12 reference compounds are less than 5%. The RSDs of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of the biomarkers based on seven separate analyses are also less than 5%.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the new method ha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such as common internal standards(ISs), high resolution, no co-eluting peak, and no interference caused by diagnostic ion peaks. The new method provides petroleum geologists with an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means in future resear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GCxGC)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 time-of.flight massspectrometry (TOFMS) saturated hydrocarbon biomarker compounds quantification sterane hopane
原文传递
塔河油田原油甾藿烷系列化合物地球化学再认识 被引量:11
4
作者 南青云 刘文汇 +2 位作者 腾格尔 范明 王晓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4-299,共6页
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油气油源、成熟度、运移等领域研究中的一项得力工具。运用生物标志物色谱质谱技术,对比研究了塔河油田各油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中甾、藿烷系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为一由晚期成熟高、轻微改造的原油与早期... 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油气油源、成熟度、运移等领域研究中的一项得力工具。运用生物标志物色谱质谱技术,对比研究了塔河油田各油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中甾、藿烷系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为一由晚期成熟高、轻微改造的原油与早期成熟度低、遭受较强降解原油混合而成的复合油藏,该油藏各区原油C27—C29甾烷同系物以及C27—C29重排甾烷特征反映出该区不同成熟度原油来自同一母源,原油Ts/(Tm+Ts)、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和ββ/(ββ+αα)C29比值关系立体图指示出原油的充注方向,印证了“塔河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于南部的满加尔坳陷”这一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烷 藿烷 生物标志物 塔河油田地球化学
下载PDF
矿物和水对干酪根热解生烃作用的影响——Ⅲ.甾、藿烷(烯)的形成与热演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潘长春 耿安松 +1 位作者 钟宁宁 刘金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6-453,共8页
金管-高压釜体系下干酪根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量和不同矿物介质条件下,甾、藿烷(烯)的热演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纯干酪根、干酪根+水(TOC¨水=1¨1.5)和干酪根+高岭石+水(TOC¨矿物¨水=1¨24¨7~... 金管-高压釜体系下干酪根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量和不同矿物介质条件下,甾、藿烷(烯)的热演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纯干酪根、干酪根+水(TOC¨水=1¨1.5)和干酪根+高岭石+水(TOC¨矿物¨水=1¨24¨7~10)三种情形下,甾、藿烷(烯)热演化速率高于干酪根+蒙脱石、方解石或白云石+水(TOC¨矿物¨水=1¨24¨7~10)三种情形。对于前三种情形,藿烯类的热稳定性比17β(H)21β(H)-藿烷类低,对于后三种情形两类化合物的稳定性正好相反。C3122S/(22R+22S)升藿烷和C2920S/(20R+20S)和C29αββ/(ααα+αββ)甾烷比值都先从240℃至280℃降低,然后从280℃至320℃升高。表明这些化合物以不同的键合方式结合在干酪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催化作用 藿烯 17β(H)21β(H)-藿烷 17α(H)21β(H)-藿烷 甾烷
下载PDF
国产Y型分子筛对甾烷、藿烷的吸附和脱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汇彤 魏彩云 +2 位作者 张水昌 张大江 杨爱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首次对不同120型号的国产Y型分子筛对生物标记化合物甾烷和藿烷等的柱层析吸附—脱附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发现:USY,DNSY和DASY分子筛对甾烷、藿烷具有相同的吸附,不能用于甾烷、霍烷的分离;CDY分子筛对不同构型的甾烷、藿烷具有不... 首次对不同120型号的国产Y型分子筛对生物标记化合物甾烷和藿烷等的柱层析吸附—脱附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发现:USY,DNSY和DASY分子筛对甾烷、藿烷具有相同的吸附,不能用于甾烷、霍烷的分离;CDY分子筛对不同构型的甾烷、藿烷具有不同的吸附,但对C29藿烷和C295α,14α,17α—20R甾烷吸附能力近似;MOY和REUSY分子筛对藿烷具有很强的吸附,而对甾烷、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吸附较弱,可富集分离出甾烷、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NaY分子筛对不同构型的甾烷、藿烷、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吸附的差异性明显,是分离富集甾烷、藿烷等生物标记化合物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烷 藿烷 生物标记化合物 国产Y型分子筛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一类新的原油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包建平 王志峰 +3 位作者 朱翠山 汪立群 陈琰 周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841,共13页
各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冷湖油田原油具有姥植比高(Pr/Ph>2.0),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5~0.7)、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2~0.4)和新藿烷(C_(29)Ts/C_(29)H=0.4~0.7)含量中等,伽马蜡烷含量低(... 各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冷湖油田原油具有姥植比高(Pr/Ph>2.0),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5~0.7)、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2~0.4)和新藿烷(C_(29)Ts/C_(29)H=0.4~0.7)含量中等,伽马蜡烷含量低(伽马蜡烷指数<0.05)的特征,它们源于该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淡水湖沼相烃源岩;而柴西北区咸水湖相原油的姥植比低(Pr/Ph<0.8),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1)、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05)和新藿烷(C_(29)Ts/C_(29)H=0.2~0.4)含量低和伽马蜡烷含量高(伽马蜡烷指数=0.4~0.8),这一系列特征与柴西地区发育的古近系—新近系咸水湖相烃源岩一致。但是,东坪地区原油呈现完全不同的生物标志物组合,主要表现为丰富的伽马蜡烷(伽马蜡烷指数=1.2~3.0)与高含量的新藿烷(C_(29)Ts/C_(29)H>1.5)、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7)和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4)并存,这与地质样品中伽马蜡烷和重排类标志物的分布特征相矛盾,因为依据现有的认识无法解释这一特殊地球化学现象。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表明东坪地区原油所具有的特殊生物标志物组合并非源于不同类型原油之间的混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其确切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形成条件目前并不清楚。由此可见,东坪地区原油为柴达木盆地一个新的原油类型,推测其烃源岩可能形成于偏酸性的咸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蜡烷 新藿烷 重排甾烷 重排藿烷 原油 东坪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湖相优质烃源岩模拟生烃过程中甾萜类化合物的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明亮 王作栋 郑建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8-973,共6页
为了研究湖相优质烃源岩热演化生排烃过程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演化特征,选择低演化湖相烃源岩进行热模拟实验并对模拟实验产物开展对比研究。对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的液态排出物和残留样品抽提物的饱和烃馏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 为了研究湖相优质烃源岩热演化生排烃过程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演化特征,选择低演化湖相烃源岩进行热模拟实验并对模拟实验产物开展对比研究。对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的液态排出物和残留样品抽提物的饱和烃馏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并对检测出的丰富甾萜类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温度大于350℃之后,C27甾烷相对含量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并在450℃达到最大值;C2920S/(S+R)和C29ββ/(αα+ββ)值在350℃后持续升高,显示了与样品热成熟度之间良好的相关性。G/C30H值随着温度的增加有一个升高过程,可能与干酪根束缚部分伽马蜡烷的释放有关,但G/C30H值基本大于0.2以上,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是成熟烃源岩半咸水-咸水环境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烷 藿烷 热模拟 烃源岩 GC-MS
下载PDF
直接进样-热脱附-GC-MS快速测定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示踪物 被引量:3
9
作者 沈秀娥 刘保献 +4 位作者 王小菊 常淼 董瑞 张琳 石爱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153,共7页
建立了直接进样-热脱附-GC-MS快速测定细颗粒物中甾烷类和藿烷类有机示踪物的方法。经实验条件优化,1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0以上,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1.4%~102.3%,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9.1%~112.9%,相对标准偏... 建立了直接进样-热脱附-GC-MS快速测定细颗粒物中甾烷类和藿烷类有机示踪物的方法。经实验条件优化,1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0以上,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1.4%~102.3%,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9.1%~112.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3.2%。当采样体积为24 m^3时,各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8~0.084 ng/m^3,方法灵敏度高。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北京城区采暖季和非采暖季PM2.5实际样品,结果表明:各目标物均有检出,且采暖季的甾烷类和藿烷类化合物的总量均明显高于非采暖季。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和有机溶剂,操作简便快捷,在颗粒物中非极性化合物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 GC-MS 细颗粒物 甾烷类 藿烷类 有机示踪物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藿烷类的单体碳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继扬 向明菊 周友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0-313,318,共4页
对 5个广东泥炭样品和 3个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原油样品中支链烷烃和环烷烃进行了分离 ,应用色谱 -同位素比值质谱 (GC -IRMS)测定了其中藿烷类单体碳稳定同位素比值 ,研究它们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 ,结果表明泥炭中藿烷类δ1 3C为 - 2 1 .7... 对 5个广东泥炭样品和 3个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原油样品中支链烷烃和环烷烃进行了分离 ,应用色谱 -同位素比值质谱 (GC -IRMS)测定了其中藿烷类单体碳稳定同位素比值 ,研究它们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 ,结果表明泥炭中藿烷类δ1 3C为 - 2 1 .7‰~ - 34.4‰ ,与湖相页岩和原油中藿类相比 ,相对富集1 3C ;同一样品中 ,不同碳数和不同构型的藿烷之间 ,δ1 3C相差 4.4‰~ 1 2 .8‰ ,说明同一沉积环境中可能生长具有不同碳同位素组成藿类先质的多种微生物 ,相对亏损1 3C的C2 9βα、C2 9ββ、C31 βα藿烷可能来自甲烷菌 ,相对富集1 3C的C2 9αβ、C30 αβ藿烷可能来自化学自养型细菌 ;准噶尔盆地原油中藿烷类碳同位素δ1 3C为 - 30 .6‰~ - 53.4‰ ,原油之间藿烷δ1 3C值具有明显差别 ,它们指示克乌断裂带东部原油来自二叠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烷类 单体碳稳定同位素 原油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南海和冲绳海槽沉积物的生物标记化合物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运千 郑士龙 +2 位作者 龚敏 史继扬 黄孝建 《热带海洋》 CSCD 1993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对南海深海和冲绳海槽二个柱状样进行了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由于它们所处的沉积环境和生源母质上的差异,反映在正构烷烃的CPI值、C_(17)和C_(18)的含量、轻重烃比值、化合物构型的转化、有机质的成... 本文对南海深海和冲绳海槽二个柱状样进行了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由于它们所处的沉积环境和生源母质上的差异,反映在正构烷烃的CPI值、C_(17)和C_(18)的含量、轻重烃比值、化合物构型的转化、有机质的成熟度和17α(H)-22,29,30-三降藿烷与18α(H)-22,29,30-三降新藿烷的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上的差别。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多源性决定了其有机组分的特殊性,如生物来源的C_(17)和C_(18)量占有优势,有机碳含量(1.0—1.3%)高于南海样(0.3—1.0%),重排甾烷量少,生物构型的ββ藿烷已转变成地质构型的αβ藿烷和βα型莫烷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南海 冲绳海槽 生物标记
下载PDF
混合原油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标志物短期风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贺世杰 王传远 +1 位作者 韩彬 于洪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将胜利和塔西两种原油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风化模拟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风化样品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探讨和揭示短期风化作用对混合溢油常用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诊断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5d的... 将胜利和塔西两种原油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风化模拟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风化样品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探讨和揭示短期风化作用对混合溢油常用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诊断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5d的短期风化,在混源比例大于10%时,各系列混合油样的甾萜类生物标志物诊断指标与单一油品的相关诊断比值的差异性和混源油品比例值呈明显正相关。各系列混合油样中的常用萘及烷基萘等指标不适宜作为短期溢油来源鉴别的指标,但可以作为溢油是否发生混合的间接判定指标。根据常用的多环芳烃相关诊断指标,可将各系列油样的短期风化模式依据混源油品中塔西油田原油所占比例大致分为3类(20%~50%、10%和0%)。多环芳烃系列诊断指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与混源油品比例有关,混源塔西油样的比例越高,PAHs系列指标的RSD%越大,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原油 甾萜烷 多环芳烃 短期风化 诊断比值
下载PDF
济源凹陷邓2井含油构造的成藏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春晓 苗翠芝 王道义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4期15-19,共5页
邓 2井含油构造 ,油层为余庄组的河流相砂岩 ,位置处于后邓构造顶部 ,油藏为屋脊断块构造类型。由于研究区的第三系和白垩系均为红层 ,余庄组原油只有可能来自上三叠统谭庄组或下侏罗统鞍腰组的烃源岩。从邓 2井的油砂分析出发 ,测定其... 邓 2井含油构造 ,油层为余庄组的河流相砂岩 ,位置处于后邓构造顶部 ,油藏为屋脊断块构造类型。由于研究区的第三系和白垩系均为红层 ,余庄组原油只有可能来自上三叠统谭庄组或下侏罗统鞍腰组的烃源岩。从邓 2井的油砂分析出发 ,测定其气液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和爆裂温度 ,判定油藏形成的温度范围 ;对包裹体内部和外部的原油进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 ,利用砂岩的成岩作用、包裹体形成和油气聚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判别成藏的期次和地质时间 ;再对该油藏发育的地质史进行剖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原凹陷 邓2井 含油构造 成藏作用 研究 油气地质 包裹体 粒间孔隙 甾烷 三环萜烷 藿烷 地化参数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镜质体反射率和甾烷与藿烷异构化程度在恢复盆地热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绪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8-205,共8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应用镜质体反射率、甾烷和蒮烷异构化程度指标恢复古热流史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艾参1井做了实例分析。应用结果表明,以往某些镜质体反射率与TTⅠ的关系式不适合于艾参1井,而用甾烷和藿烷异构化程度指标... 本文简要叙述了应用镜质体反射率、甾烷和蒮烷异构化程度指标恢复古热流史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艾参1井做了实例分析。应用结果表明,以往某些镜质体反射率与TTⅠ的关系式不适合于艾参1井,而用甾烷和藿烷异构化程度指标恢复的热流史两者却极为一致,且与其他学者对艾参1井粘土矿物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研究结果吻合很好。重新建立了新的镜质体反射率与TT Ⅰ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 反射率 石油 天然气 勘探
下载PDF
北京地区典型土壤剖面分子标志物分布特征
15
作者 彭旭阳 张枝焕 +2 位作者 何奉朋 高丹丹 卢松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0-589,共10页
对北京地区具代表性的环境功能区土壤剖面中的藿烷、甾烷、芳香甾烷类分子标志物含量及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在10个土壤剖面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藿烷与甾烷系列化合物,其中水稻田(B9)和城区绿地(B7)这些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在农田(B6、... 对北京地区具代表性的环境功能区土壤剖面中的藿烷、甾烷、芳香甾烷类分子标志物含量及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在10个土壤剖面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藿烷与甾烷系列化合物,其中水稻田(B9)和城区绿地(B7)这些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在农田(B6、B9)和城区绿地(B7)表层土壤中还检测到了少量的三芳甾烷。土壤剖面中藿烷和甾烷含量随深度的增大而降低,在表层30cm深度范围内的变化较大,30cm以下其含量波动甚微,但不同深度土层中藿烷和甾烷化合物的指纹特征相近。表明表层土壤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化石燃料及其衍生物的影响,并且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土壤中藿烷和甾烷具有相关性,受石油类燃烧污染源的影响较大,煤燃烧污染影响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且深部土壤的藿烷与甾烷主要来源于表层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 藿烷 甾烷 芳香甾烷 北京
下载PDF
冀中凹陷文安油田双环倍半萜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真 张春明 +1 位作者 刘强 李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基于全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技术,分析了冀中凹陷文安油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其非均质性特征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双环倍半萜的影响并不明显,文安油... 基于全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技术,分析了冀中凹陷文安油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其非均质性特征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双环倍半萜的影响并不明显,文安油田原油含有丰富的双环倍半萜;文安油田原油中双环倍半萜的总体分布特征是C14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最小,C15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居中,C16倍半萜化合物相对丰度最高;文安油田南区与北区原油存在明显非均质性;重排补身烷与8β(H)-补身烷、C30重排藿烷与C30藿烷、C27重排甾烷与C27甾烷的相对丰度比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反映重排补身烷的形成机理与重排甾烷、重排藿烷的形成具有相似性;原油分子组成上的非均质性预示着文安油田原油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文安油田南区和北区可能存在着2个油气富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倍半萜 重排藿烷 重排甾烷 非均质性 成因类型 冀中凹陷 文安油田
下载PDF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湖泊环境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帆 冯一璟 张琪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5年第10期56-60,6,共5页
陆相烃源岩发育在湖盆内,古时湖泊的水体性质及沉积环境是影响烃源岩发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分子化石(生物标志物)作为历史遗存下的产物,更能准确科学地表现古湖泊环境的变化。通过介绍姥鲛烷与植烷、C35升藿烷、重排甾烷/甾烷和伽马蜡烷4... 陆相烃源岩发育在湖盆内,古时湖泊的水体性质及沉积环境是影响烃源岩发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分子化石(生物标志物)作为历史遗存下的产物,更能准确科学地表现古湖泊环境的变化。通过介绍姥鲛烷与植烷、C35升藿烷、重排甾烷/甾烷和伽马蜡烷4个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确定其都与湖泊沉积环境相关,可以反映古湖泊水体的化学性质,对它们的生物来源,成岩过程、与古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姥鲛烷与植烷 C35升藿烷比值 重排甾烷/甾烷 伽马蜡烷 古湖泊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东濮凹陷邢庄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林强 林壬子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通过对东濮凹陷邢庄地区原油和储层抽提物的GC和GC -MS检测 ,探讨了该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邢庄地区原油具有正构烷烃奇偶优势和较低甾、萜烷异构体比值 ,属于典型的低熟原油。该区原油具有较低的姥鲛烷 /植烷比值和较... 通过对东濮凹陷邢庄地区原油和储层抽提物的GC和GC -MS检测 ,探讨了该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邢庄地区原油具有正构烷烃奇偶优势和较低甾、萜烷异构体比值 ,属于典型的低熟原油。该区原油具有较低的姥鲛烷 /植烷比值和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 ,反映了其生烃母质形成于半咸水 -咸水的还原环境 ,而相对较高的C2 7/C2 9αααR规则甾烷比值则揭示了原油母源的物源输入以水生生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低成熟油 地球化学特征 甾烷 萜烷
下载PDF
重排藿烷参数示踪陇东地区油藏充注途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威 文志刚 +2 位作者 徐耀辉 朱翠山 高永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7-89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原油为弱氧化-还原、淡水-微咸水环境下低等藻类与高等植物混源生成,均为成熟-高成熟阶段,属于同一族群原油,且在平面上普遍分布。大部分学者都集中研究原油垂向运移成藏机理,但是对于平面上的充注...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原油为弱氧化-还原、淡水-微咸水环境下低等藻类与高等植物混源生成,均为成熟-高成熟阶段,属于同一族群原油,且在平面上普遍分布。大部分学者都集中研究原油垂向运移成藏机理,但是对于平面上的充注运移机理则一直少有关注和研究。基于重排藿烷/藿烷(C_(30)*/C_(30)H)比值的热稳定性,分析C_(30)*/C_(30)H参数在表征石油充注运移方面的可行性,认为对于成熟-高成熟原油,C_(30)*/C_(30)H值可能不仅仅是热成熟度的良好响应,对比C_(30)*/C_(30)H参数与MDR参数(4-/1-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暴露/屏蔽烷基二苯并噻吩参数,发现C_(30)*/C_(30)H参数与两参数都具有极好的正相关性,表明C_(30)*/C_(30)H参数不仅是良好的热成熟度参数还是良好的石油充注运移参数。利用C_(30)*/C_(30)H参数示踪陇东地区长7油层组的石油充注方向,发现华池地区为主要充注点,向西南、北东方向呈波阵面的方式充注运移,具有连续充注的特征。研究结果初步表明,C_(30)*/C_(30)H参数是示踪石油充注途径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藿烷/藿烷比值 充注途径 长7油层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甾烷和藿烷的国产X型分子筛分离制备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二庭 向宝力 +5 位作者 李际 迪丽达尔·肉孜 王汇彤 马万云 刘翠敏 张晓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3-720,共8页
采用国产10X和13X型分子筛对甾烷和藿烷类生物标志物进行吸附和脱附实验,探讨两种分子筛在制备甾烷和藿烷类化合物过程中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效应,为甾烷和藿烷单体化合物的分离技术提供一种可靠方法。结果表明,两种分子筛对不同类型化... 采用国产10X和13X型分子筛对甾烷和藿烷类生物标志物进行吸附和脱附实验,探讨两种分子筛在制备甾烷和藿烷类化合物过程中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效应,为甾烷和藿烷单体化合物的分离技术提供一种可靠方法。结果表明,两种分子筛对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吸附作用不同,对甾烷化合物中的5α,14α,17α-20S、5α,14β,17β-20R、5α,14β,17β-20S三种构型吸附能力最弱,其次是5α,14α,17α-20R构型的甾烷系列、β-胡萝卜烷和伽马蜡烷。13X型分子筛对藿烷组分吸附能力强于10X型分子筛,可用于藿烷类化合物的分离;而10X型分子筛对甾烷组分吸附能力强于13X型分子筛。通过控制淋洗液的用量,能够分别分离不同构型的甾烷化合物。获得的甾烷和藿烷化合物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过程中无碳同位素分馏现象,重复性非常好,说明国产10X和13X型分子筛可用于甾烷和藿烷类化合物的分离富集及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甾烷 藿烷 单体烃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