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A alters subnuclear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uman steroidogenic factor 1 in living cells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伟 范吴强 +2 位作者 Toshihiko Yanase Masayuki Saitoh 吴茵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017-1022,共6页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subnuclear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uman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steroidogenic factor 1 (SF-1) in living cells with and without the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A ...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subnuclear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uman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steroidogenic factor 1 (SF-1) in living cells with and without the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A (PKA) signal pathway, and thus try to explain the unknown mechanism by which PKA potentiates SF-1 transactivation. Methods Full-length cDNAs of wild type and a naturally occurring mutant (G35E) human SF-1 were cloned and fus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uman SF-1 in living cells, whose PKA signaling was either activated or not, was studied by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y after the validity of the gene sequence was confirmed.Results The transactivation ability of the GFP-SF-1 chimeric protein was highly conserved. Wild type human SF-1 diffused homogeneously within the nuclei of cells when PKA was not active, and converged to clear foci when PKA was activated. Mutant SF-1 diffused within the nuclei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PKA activation, surprisingly aggregating as fluorescent dots inside the nucleoli, a phenomenon not altered by PKA.Conclusions Activation of PKA causes wild type, but not mutant SF-1 to alter its subnuclear distribution pattern to a transactivationally active form (foci formation). This finding may throw new light on the mechanism by which PKA activates the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oidogenic factor protein kinas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原文传递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的克隆及其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毓雯 朱传龙 +1 位作者 宁琴 罗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4-27,I0009,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然后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为TNFR1的基因干预研究提供简便的判定手段。方法:从小鼠肝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出TNFR1基因的cDN... 目的:构建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然后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为TNFR1的基因干预研究提供简便的判定手段。方法:从小鼠肝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出TNFR1基因的cDNA片段,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然后将目的片段酶切回收后插到GFP表达载体pEGFP-N2中GFP基因序列的上游,构建TNFR1-E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TNFR1,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到CHO细胞后24—48h,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NFR1的表达情况。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扩增出了长约1360bp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将pMD-TNFR1中TNFR1基因亚克隆至pEGFP-N2载体,酶切鉴定无误;重组质粒pEGFP-TNFR1转染CHO细胞后,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细胞有阳性棕染,同时荧光显微镜下也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TNFR1-E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可在CHO细胞中表达出TNFR1-EGFP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的TNFR1基因干扰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蛋白
下载PDF
DREB1C-GFP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涌鑫 李聪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03-607,共5页
为了便于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利用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 PCR)方法克隆来自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来自于拟南芥的目的基因DREB1C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改造获得融合基因。通过酶切和连接,... 为了便于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利用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 PCR)方法克隆来自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来自于拟南芥的目的基因DREB1C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改造获得融合基因。通过酶切和连接,将融合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获得了具有DERB1C和GFP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DR1-GFP,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该融合基因与设计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DREB1C转录因子 SOE PCR 载体构建
下载PDF
GFP标记的IGF-1基因表达载体转染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4
作者 张绍昆 刘一 +3 位作者 孙绍华 付长峰 赵松 闫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8-841,共4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含有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基因治疗关节软骨缺损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FP cDNA连接至pcDNA3.1-IGF-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GI,然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目的构建和鉴定含有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基因治疗关节软骨缺损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FP cDNA连接至pcDNA3.1-IGF-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GI,然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将pcGI转染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GFP和hIGF-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酶切分析证明重组的pcGI质粒含有GFP cDNA和hIGF-1 cDNA碱基片段,方向及大小正确。转染后的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可激发出绿色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有hIGF-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后成纤维细胞S期细胞增加,G1期细胞减少(P<0.01)。结论含有GFP和hIG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GI其可以在成纤维细胞内获得稳定表达,并有效的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这为进一步开展IGF-1基因治疗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携EGFP的人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5
作者 谢宜军 王月刚 +2 位作者 郭寿贵 童锴 吴平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构建携EGFP的人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腺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人HIF-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以KpnⅠ、ApaⅠ双酶切pcDNA3.1(+)-HIF-1α质粒获得HIF-1αcDNA,... 目的构建携EGFP的人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腺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人HIF-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以KpnⅠ、ApaⅠ双酶切pcDNA3.1(+)-HIF-1α质粒获得HIF-1αcDNA,克隆到质粒pEGFP-C1,以NheⅠ、ApaⅠ双酶切得到EGFP-HIF-1αcDNA,重组到穿梭质粒pShuttle2,再以PI-SceⅠ和I-CeuⅠ双酶切重组穿梭质粒,获得含有EGFP-HIF-1αcDNA的表达盒,与线性化的腺病毒骨架质粒Adeno-XViralDNA连接,重组成pAdeno-EGFP-HIF-1α腺病毒质粒,脂质体法转染HEK293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HEK293细胞中包装成为重组Adeno-EGFP-HIF-1α腺病毒,并进行PCR鉴定及滴度测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PCR证实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成功,包装后冻融细胞的上清PCR检测重组腺病毒包装成功,病毒滴度为2×109nfu/ml。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eno-EGFP-HIF-1α,为冠心病的HIF-1α基因治疗研究奠定更直观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绿色荧光蛋白在神经干细胞中的共表达
6
作者 吴万福 陈秀 胡长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以携带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观察HIF-1α和GFP在NSCs中的表达以及对NSCs生物学特性的影... 目的:以携带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观察HIF-1α和GFP在NSCs中的表达以及对N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HIF-1α基因转染的N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利用携带HIF-1α和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NSCs,相差显微镜下观察NSCs的形态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SCs及其诱导分化后的GFP表达情况;观察HIF-1α基因在NSCs中的表达;并检测NSCs的细胞活性。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干细胞及其诱导后分化细胞的特异性蛋白巢蛋白(Nestin)、神经微丝蛋白(Neurofilamentprote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重组腺病毒转染NSCs后外源性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有持续稳定表达;转染后的NSCs的形态学、细胞活性和分化能力等与未转染的NSCs无明显差异(P>0.05);检测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微丝蛋白和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证实转染后的NSCs仍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NSCs转染携带HIF-1α和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后能够持续、稳定地表达HIF-1α和GFP,生物学特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绿色荧光蛋白 重组腺病毒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中缺氧反应元件对微环境的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丰 陈霞芳 +6 位作者 韦芳 吴继红 谢匡成 田毓华 易苗英 李川源 黄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反应元件(hypoxia-response element,HRE)调控下,绿色荧光蛋白质(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构建的肝癌细胞Bel-7402/5HRE-EGFP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血管内皮...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反应元件(hypoxia-response element,HRE)调控下,绿色荧光蛋白质(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构建的肝癌细胞Bel-7402/5HRE-EGFP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HRE对微环境的反应特性。方法:以5个串连的HRE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的微小启动子为转录调控元件、GFP为报告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应用FCM和细胞免疫染色法观察缺氧、一氧化氮、过氧化物和酸性pH等微环境的变化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中HRE活性的影响,以及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缺氧探针哌莫硝唑的染色强度和分布与HIF-1α、VEGF和GFP表达强度和分布之间的关系,探求裸鼠体内肿瘤组织缺氧对HRE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肝癌细胞中HRE对缺氧非常敏感,肿瘤细胞和组织缺氧时可上调HIF-1α和VEGF的表达,两者的分布也基本一致。结论:缺氧在调控肝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方面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缺氧反应元件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细胞 Bel-7402
下载PDF
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生长因子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
8
作者 王冰 林山 王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研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 目的:通过构建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研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并鉴定pEGFP-N2-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SK-Hep-1后,通过G418(600μg/ml)筛选出抗性克隆,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PC3mR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GPC3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目的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研究GPC3对生长因子FGF2、IGF2、TGF-β1、BMP4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重组质粒测序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子,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真核细胞胞膜区发出强绿色荧光,RT-PCR及Western印迹法表明GPC3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GPC3抑制了FGF2对SK-Hep-1细胞的增殖效应,而不抑制IGF2、TGF-β1、BMP4的促增殖作用。结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GPC3完全一致;构建完成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2-GPC3;GPC3基因在SK-Hep-1中成功表达;GPC3在FGF2信号通路中可能发挥负性调控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3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SK—Hep-1 绿色荧光蛋白 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外源性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在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绍昆 刘一 +2 位作者 吴宏 单玉兴 徐莘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外源性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IG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关节软骨细胞内稳定表达的可行性,建立IGF1基因工程化的关节软骨细胞。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FPcDNA片段插入pcDNA3.1hIGF1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p... 目的探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外源性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IG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关节软骨细胞内稳定表达的可行性,建立IGF1基因工程化的关节软骨细胞。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FPcDNA片段插入pcDNA3.1hIGF1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pcGI。然后采用脂质体方法,转染原代关节软骨细胞,经G418筛选后,继续体外单层培养4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IGF1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软骨细胞表型,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根据重组载体pcGI内的酶切位点,设计采用BamHI酶切显示为线性化,XbaI酶切显示为512bp、1768bp、5915bp三个片段,HindⅢ则酶切下3023bp、5172bp二个片段,证明所构建的质粒方向及大小正确,含有GFP和hIGF1cDNA片段。稳定转染pcGI的软骨细胞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显微镜证实了hIGF1和GFP的表达,同时MTT显示转染后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并能维持Ⅱ型胶原的表达。结论外源性hIGF1和GFP基因在关节软骨细胞内获得稳定表达,体外单层培养的转染关节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同时维持软骨细胞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细胞 IGF-1 表达 外源性 免疫细胞化学 转染 Ⅱ型胶原 绿色荧光蛋白(GFP) 酶切位点 GFP基因
原文传递
利用翻译延伸因子1-α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L1蛋白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晓媚 姚宇峰 +5 位作者 黄惟巍 杨旭 孙文佳 刘存宝 龙琼 马雁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48-452,457,共6页
目的利用翻译延伸因子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TEF1-α)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L1蛋白。方法从毕赤酵母GS115中扩增组成型TEF1-α启动子(PTEF1-α)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替换... 目的利用翻译延伸因子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TEF1-α)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L1蛋白。方法从毕赤酵母GS115中扩增组成型TEF1-α启动子(PTEF1-α)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替换商业化表达质粒pPink-HC和pPink-LC的启动子PAOX1;在PTEF1-α下游分别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和HPV 16 L1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TEF-GFP和pTEF-16 L1;将重组质粒电转化感受态毕赤酵母PichiaPink strain 1,培养不同时间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分别在YPD、YPG、YPM、YPSor培养基中培养pTEF-16 L1转化菌,检测菌体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PV 16 L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pTEF-GFP和pTEF-16 L1经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在不同培养时间PTEF1-α指导了GFP的成功表达,且表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重组毕赤酵母在YPD和YPG培养基中生长迅速;4种培养基中均有HPV 16 L1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且在YPG和YPSor培养基中获得了HPV 16 L1蛋白较持续的表达。结论成功实现了组成型启动子PTEF1-α控制的HPV16 L1蛋白的表达,为HPV疫苗的低成本及方便生产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延伸因子1 启动子 毕赤酵母 绿色荧光蛋白 人乳头瘤病毒16 L1蛋白
原文传递
pHIF-1α/EGFP-C2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11
作者 马玲 卢晓梅 +3 位作者 金玉楠 魏文娟 马海英 于艳秋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构建pHIF-1α/EGFP-C2真核细胞表达质粒载体。方法缺氧培养与化学性缺氧两种方法诱导A498人肾癌细胞中HIF-αmRNA水平升高。RT-PCR法扩增HIF-1α的cDNA片段,经T-A克隆扩增后,连接入pEGFP-C2质粒。结果缺氧培养的A498人肾癌细胞组出... 目的构建pHIF-1α/EGFP-C2真核细胞表达质粒载体。方法缺氧培养与化学性缺氧两种方法诱导A498人肾癌细胞中HIF-αmRNA水平升高。RT-PCR法扩增HIF-1α的cDNA片段,经T-A克隆扩增后,连接入pEGFP-C2质粒。结果缺氧培养的A498人肾癌细胞组出现HIF-1α的cDNA扩增条带,DNA测序结果Genebank所公布的HIF-1α序列(NM001530)相同,无突变和移码。转染pHIF-1α/EGFP-C2的细胞中检测到HIF-1α蛋白的表达。结论 pHIF-1α/EGFP-C2真核细胞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绿色荧光蛋白 质粒构建 肾癌细胞
原文传递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调控小鼠锌指蛋白阳性间充质干细胞双向分化的研究
12
作者 张智星 肖丽 +4 位作者 吴来迪 于成博 毛靖 曹颖光 宋珂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7-434,共8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对小鼠锌指蛋白阳性间充质干细胞(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posit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s,Gli1^(+)-MSC)双向分化的调控作...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对小鼠锌指蛋白阳性间充质干细胞(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posit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s,Gli1^(+)-MSC)双向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繁育双报告转基因小鼠ROSA^(mT/mG)/Gli1-Cre^(ERt2)/PDGFRαfl(实验组)和ROSA^(mT/mG)/Gli1-Cre^(ERt2)(对照组),选取两组4周龄小鼠各20只,从小鼠主动脉外膜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使用他莫昔芬诱导,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分选,筛选两组Gli1^(+)-MSC,实验组Gli1^(+)-MSC中条件性敲除PDGFRα,对照组Gli1^(+)-MSC正常表达PDGFRα。对两组Gli1^(+)-MSC分别进行成脂肪诱导和成纤维诱导,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PDGFRα、脂肪细胞标志物[脂滴包被蛋白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α)]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 1,FSP-1)]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油红O染色观察两组Gli1^(+)-MSC双向诱导后的细胞脂肪分化程度,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他莫昔芬诱导后,可通过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标记准确地从流式细胞仪中分离出Gli1^(+)-MSC。成脂肪诱导后,实验组PDGFRα蛋白表达(0.017±0.002)显著小于对照组(0.184±0.012)(t=25.48,P=0.002),脂滴包被蛋白(3.138±0.414)和C/EBPα(3.565±0.289)蛋白表达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分别为2.312±0.218、2.179±0.103)(t=6.21,P=0.025;t=6.69,P=0.022),即PDGFRα的敲除增强了Gli1^(+)-MSC的成脂肪分化能力。成纤维诱导后,实验组PDGFRα、α-SMA和FSP-1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030±0.001、0.932±0.177和0.276±0.020)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分别为0.439±0.006、1.352±0.170和0.835±0.097)(t=149.40,P<0.001;t=66.38,P<0.001;t=11.41,P=0.008),即PDGFRα的敲除显著抑制Gli1^(+)-MSC向纤维细胞分化。双向诱导后,对照组可见脂肪细胞形成明显减少,实验组脂肪细胞形成较多;定量分析显示,双向诱导后实验组油红O染色量(0.461±0.042)显著多于对照组(0.017±0.007)(t=23.20,P<0.001)。结论PDGFRα在调控血管外膜Gli1^(+)-MSC的双向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成脂分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锌指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GPC3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与生长因子IGF2、BMP4之间的关系
13
作者 王瑜 林山 +2 位作者 王冰 姚和祥 王烈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应用构建完成的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研究GPC3对SK-Hep-1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生长因子IGF2、BMP4与GPC3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pEGFP-N2-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 目的:应用构建完成的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研究GPC3对SK-Hep-1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生长因子IGF2、BMP4与GPC3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pEGFP-N2-GPC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SK-Hep-1肝癌细胞后,通过G418(600ug/ml)筛选出抗性克隆,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PC3mR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GPC3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确定GPC3已经成功转入细胞后,采用MTT法研究GPC3对SK-Hep-1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生长因子IGF2、BMP4与GPC3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真核细胞胞膜区发出强绿色荧光,RT-PCR及Western-blot表明GPC3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基因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相比增殖明显减慢,有显著性意义(P<0.001),GPC3对生长因子IGF2、BMP4促肝癌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结论:成功筛选稳定表达GPC3蛋白的SK-Hep-1肝癌细胞系;GPC3抑制肝癌细胞增殖;GPC3与生长因子IGF2、BMP4信号通路可能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3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SK—Hep-1 绿色荧光蛋白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重组质粒pEGFP-N2-GPC3的构建及GPC3对生长因子FGF2、IGF2促进细胞增殖的影响
14
作者 王冰 林山 王烈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构建GPC3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研究GPC3对生长因子FGF2、IGF2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应用PCR法从GPC3原核扩增重组质粒pDNR-LIB-GPC3中获得编码GPC3的基因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PC3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 目的:构建GPC3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研究GPC3对生长因子FGF2、IGF2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应用PCR法从GPC3原核扩增重组质粒pDNR-LIB-GPC3中获得编码GPC3的基因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PC3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中,然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SK-Hep-1,并通过G418(600ug/ml)筛选出抗性克隆,应用荧光显微镜及RT-PCR法对转染细胞内pEGFP-GPC3的表达进行鉴定,采用MTT法研究GPC3对生长因子FGF2、IGF2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重组质粒测序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子,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SK-Hep-1胞膜区发出强绿色荧光,RT-PCR表明GPC3在SK-Hep-1中成功表达,生长因子实验中,GPC3明显抑制FGF2促细胞增殖效应,与空质粒转染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IGF2实验组与空质粒转染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测序表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GPC3完全一致;构建完成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2-GPC3;GPC3基因在SK-Hep-1中成功表达;GPC3在FGF2信号通路中可能发挥负性调控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3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SK-Hep-1 绿色荧光蛋白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