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炖煮时间对松茸鸡汤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想 邓静 +4 位作者 易宇文 关雎 唐英明 张振宇 张浩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6-348,共13页
以雅江鲜松茸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使用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炖煮时间对松茸鸡汤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鲜松茸对鸡汤滋味贡献很大,电子舌鲜味强度值从2.1提高到8.0。采... 以雅江鲜松茸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使用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炖煮时间对松茸鸡汤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鲜松茸对鸡汤滋味贡献很大,电子舌鲜味强度值从2.1提高到8.0。采用GC-IMS方法共检出45种化合物,加入松茸后醛类含量从47.88%下降到21.13%,由ROAV值(128.08)确认3-甲基-1-丁醇是松茸鸡汤的关键化合物。其中,伞花烃、3-辛醇、正辛醇是松茸鸡汤的特征化合物,使松茸鸡汤呈现独特的汽油味、苔藓清香、坚果香味、蘑菇气味和金属气味。炖煮5 min后,鸡汤中松茸特征风味最明显,达到最佳食用效果。研究结果为雅江松茸鸡汤风味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江松茸 炖煮时间 电子舌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风味特征 滋味特征
下载PDF
焖制时间对米饭食用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孙洋 沙文轩 +3 位作者 刘薇 黄南娟 张贝宁 周晓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67-73,共7页
为研究焖制时间对米饭食用品质的影响,以不同焖制时间(0、10、20、30、40 min)的米饭为研究对象,测定米饭的质构、色差、热值、淀粉含量、微观结构以及感官品质,同时结合体外消化试验,对米饭的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x-pected glycemicindex... 为研究焖制时间对米饭食用品质的影响,以不同焖制时间(0、10、20、30、40 min)的米饭为研究对象,测定米饭的质构、色差、热值、淀粉含量、微观结构以及感官品质,同时结合体外消化试验,对米饭的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x-pected glycemicindex,eGI)以及蛋白质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焖制时间对米饭的食用品质有明显影响。当焖制时间过短或过长时,米饭的口感较硬、白度下降且水分含量较低,对米饭的感官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焖制时间的延长,米饭在消化过程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步增加,米饭的eGI值随之提高。当焖制时间为20 min时,米饭表面多孔,软硬适中,色泽观感最佳,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所提高,淀粉、蛋白质消化特性较好,米饭的感官评分最高,食用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饭 焖制时间 食用品质 淀粉消化 蛋白消化
下载PDF
固始鹅块的制作工艺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秋怡 吕静 +2 位作者 陈玉平 周舟 王宝刚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6期146-148,152,共4页
本试验以固始鹅为原料,以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炖煮时间、料水比、食盐添加量的影响,从而优化固始鹅块的制作工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炖煮时间2 h,料水比1.0∶1.5,以沥干后的鹅肉重量为计量基准,加入食盐4... 本试验以固始鹅为原料,以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炖煮时间、料水比、食盐添加量的影响,从而优化固始鹅块的制作工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炖煮时间2 h,料水比1.0∶1.5,以沥干后的鹅肉重量为计量基准,加入食盐4%、姜丝2%、味精2%、食用油6%、蒜4%、干辣椒1%,葱若干,茴香、八角、桂皮少许,此条件制得的鹅块色泽明亮,香气浓郁,咸香爽口,口感最佳。本试验为固始鹅块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鹅块 感官品质 炖煮时间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酱卤老汤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郭倩 张俊杰 《粮食加工》 2023年第2期40-43,共4页
老汤配料复杂,在熬制、使用和保存中,涉及多种物理、化学反应。分别从原料选择、熬制、卤制次数、存放等方面对保持老汤的最佳品质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酱卤老汤 熬制 卤制次数 存放
下载PDF
翠湖湿地软土触变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丽华 陈轮 高盛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5-768,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翠湖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湿地软土扰动后由不同静置时间引起的抗剪强度的变化,确定了扰动后湿地软土的抗剪强度恢复时间、恢复程度、灵敏度以及触变强度比率。对湿地软土的触变性...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翠湖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湿地软土扰动后由不同静置时间引起的抗剪强度的变化,确定了扰动后湿地软土的抗剪强度恢复时间、恢复程度、灵敏度以及触变强度比率。对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3个不同深度处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深度和静置时间对扰动后土体抗剪强度恢复的耦合影响。对湿地重塑土样进行了不同含水率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湿地软土含水率和抗剪强度的对应曲线。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湿地软土工程力学性质提供依据,也可为沼泽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软土 触变性 触变强度比率 静置时间 不同深度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炖煮过程中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15
6
作者 金文刚 别玲玲 +3 位作者 裴金金 陈小华 王景华 万小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07-313,共7页
为探明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GC-IMS)考察了不同炖煮时间(30、60、90、120和150 min)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GC-IMS技术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样品中45个信号峰中,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 为探明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GC-IMS)考察了不同炖煮时间(30、60、90、120和150 min)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GC-IMS技术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样品中45个信号峰中,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17种、酯类8种、酮类4种、醇类4种、酸类1种和吡嗪类1种;随着炖熬时间的延长(30~150 min),鲵头汤中丙醛、戊醇、乙醇、庚醛、2-庚酮、乙酸乙酯、壬醛和正辛醛浓度明显降低,而正己醇、丁醛、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己酯、2-丁酮、戊醛、异戊醛、苯甲醛、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浓度逐渐上升。该文构建了炖熬过程中鲵头汤挥发性风味指纹,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挥发性风味轮廓实现了可视化表征,为今后鲵头汤品质控制以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炖煮时间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炖制时间对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学兰 侯杰 +1 位作者 李慧芬 王瑞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炖制时间对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红景天苷含量为指标,对女贞子生品及加黄酒炖制不同时间(4,8,12,16,20,24h)的炮制品进行比较。用HPLC测定红景天苷含量。结果:6种酒炖品中红景天苷含量较生品增加1.19~11.88倍... 目的:研究炖制时间对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红景天苷含量为指标,对女贞子生品及加黄酒炖制不同时间(4,8,12,16,20,24h)的炮制品进行比较。用HPLC测定红景天苷含量。结果:6种酒炖品中红景天苷含量较生品增加1.19~11.88倍;且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炮制品中红景天苷含量逐渐升高。结论:炖制时间对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女贞子炮制后可产生红景天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酒制 炖制时间 红景天苷
下载PDF
煮制时间对驴肉不同部位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章海风 周晓燕 +3 位作者 钤莉妍 梅娜娜 李旭 王东亮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0,共4页
以三粉驴的不同部位为研究对象,比较煮制时间对其色泽、剪切力、质构特性及感官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煮制时间对驴肉4个部位的食用品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煮制7 min时,4个部位均具有较好的质构特性和较高的感官评价,腿肉、脖肉... 以三粉驴的不同部位为研究对象,比较煮制时间对其色泽、剪切力、质构特性及感官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煮制时间对驴肉4个部位的食用品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煮制7 min时,4个部位均具有较好的质构特性和较高的感官评价,腿肉、脖肉和脊肉表现出了较小的剪切力;同时,肋肉的感官评价得分相对较高,而脊肉得分相对较低。因此,为满足不同的需求,应根据不同肌肉的内在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粉驴 煮制时间 质构特性 品质 烹饪工艺
下载PDF
腌制时间对兔后腿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成林 夏许寒 +7 位作者 李诚 兰秋雨 卓勇贤 刘爱平 冯朝辉 杨勇 彭翔东 刘韫滔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83-1089,共7页
采用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不同腌制时间对兔后腿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在同等条件下以没有腌制的设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能对不同腌制时间的兔后腿肉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GC-MS总共测得挥发性成分60种,腌制0、12、24... 采用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不同腌制时间对兔后腿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在同等条件下以没有腌制的设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能对不同腌制时间的兔后腿肉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GC-MS总共测得挥发性成分60种,腌制0、12、24、36、48 h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分别为24、44、43、44和47种。腌制处理后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都以醛类、烃类和醇类为主,醛类为最多。腌制36 h的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质量分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时间 兔后腿肉 挥发性风味物质 电子鼻 GC-MS
下载PDF
卤煮时间对酱卤鸡腿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谢美娟 何向丽 +2 位作者 李可 栗俊广 白艳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6-30,共5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在95℃条件下,不同卤煮时间对酱卤鸡腿品质的影响。以黄羽肉鸡琵琶腿为研究对象,在煮制0、0.5、1.0、1.5、2.0、2.5、3.0、3.5、4.0 h后,对样品出品率、水分含量及迁移变化、色差值、p H以及质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本实验旨在研究在95℃条件下,不同卤煮时间对酱卤鸡腿品质的影响。以黄羽肉鸡琵琶腿为研究对象,在煮制0、0.5、1.0、1.5、2.0、2.5、3.0、3.5、4.0 h后,对样品出品率、水分含量及迁移变化、色差值、p H以及质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卤煮时间的延长,出品率及T23峰面积逐渐降低;亮度L*值逐渐下降,红度a*值和黄度b*值逐渐增加;p H波动下降;而硬度则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经研究,在卤煮1.5 h时,鸡腿出品率为71.2%;色泽均匀,表面呈黄褐色,内部呈浅棕色;p H为6.43,呈弱酸性,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硬度、咀嚼性及弹性符合产品应有的口感。综合以上研究,鸡腿经95℃卤煮1.5 h后得到的酱卤鸡腿口感和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鸡腿 卤煮时间 低场核磁共振 质构 品质变化
下载PDF
炮制时长对何首乌质量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福君 瞿晶田 王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黑豆汁炖制的最佳时长。方法:以何首乌为对象,测定了不同炮制程度的黑豆汁炖制何首乌中的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8-O-β-D-葡萄吡喃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吡喃糖苷、儿茶素、没食子酸、... 目的:探讨何首乌黑豆汁炖制的最佳时长。方法:以何首乌为对象,测定了不同炮制程度的黑豆汁炖制何首乌中的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8-O-β-D-葡萄吡喃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吡喃糖苷、儿茶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酯、苜蓿素和何首乌乙素9中有效成分含量。结果: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多数有效成分含量炮制到8~10 h达到最高值。结论:8~10 h为何首乌黑豆汁炖制最佳炮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炮制时长 黑豆汁 炖制
下载PDF
气水交替驱CO_2注入界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超群 黄磊 +2 位作者 罗璇 范虎 万单梁 《油气地球物理》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通过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CO2注入量、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 通过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CO2注入量、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2段塞数、气水段塞比等因素外,焖井时间和前、后段塞比都会对开发效果产生影响,但这两个因素在此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水驱效果相比,开采后期气水交替注入的采油量有了明显提高,而含水率却比水驱低。因此,CO2驱气水交替可以在M1油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交替注入 正交实验设计 焖井时间 前后段塞比
下载PDF
煮制时间对卤牛肉出品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永敢 石晓 刘少阳 《肉类工业》 2013年第6期21-22,共2页
研究煮制时间对卤牛肉出品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煮制时间越长,卤牛肉出品率越低,在煮制30min内,煮制时间对出品率影响较大,煮制30min后,影响趋于平缓。研究还发现,煮制时间对没加磷酸盐腌制肉块的出品率影响比加磷酸盐腌制过的肉块大。
关键词 煮制时间 卤牛肉 出品率
下载PDF
岭南黄鸡炖鸡汤过程中营养及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金浩 林耀盛 +4 位作者 杨怀谷 唐道邦 程镜蓉 王旭苹 邓咏鹏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8-337,共10页
以不同饲养期(90 d、120 d、150 d)的岭南黄鸡为原料,探究不同炖制时间(1 h、2 h、3 h)炖鸡汤的营养成分、理化性质、游离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鸡汤中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b*值、可溶性固形... 以不同饲养期(90 d、120 d、150 d)的岭南黄鸡为原料,探究不同炖制时间(1 h、2 h、3 h)炖鸡汤的营养成分、理化性质、游离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鸡汤中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b*值、可溶性固形物、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上升,汤产出率则相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120 d岭南黄鸡炖鸡汤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炖制3 h后达到6.17%。120 d炖2 h鸡汤的L*值最大为50.91,鸡汤色泽较为清亮。各鸡汤中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在380.59~2467.01 mg/kg、240.34~1309.55 mg/kg之间。120 d炖2 h、120 d炖3 h鸡汤的谷氨酸(1857.08 mg/kg、2467.01 mg/kg)和丙氨酸(1042.50 mg/kg、1309.55 mg/kg)含量高于其它7组鸡汤,其滋味更为鲜美。各鸡汤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有85种,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在63.99%~85.44%之间。各鸡汤共同含有的14种风味物质中,己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在50%左右。90 d炖2 h鸡汤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最多为45种,其次是120 d炖2 h鸡汤为42种。该研究揭示了岭南黄鸡饲养期与炖汤时间对其鸡汤品质的影响规律,表明了炖制时间适宜(2 h),饲养期适当(120 d)的岭南黄鸡鸡汤的综合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黄鸡 鸡汤 炖制时间 营养成分 风味
下载PDF
炖煮时间对羊肉汤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姬云云 詹萍 田洪磊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6-267,共12页
为明晰不同炖煮时间对羊肉汤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感官模糊综合评价法(SFE)结合价值工程评价法(VEE)对不同炖煮时间制备羊肉汤(DTS)样本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同时采用GC-MS对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偏最小二乘法... 为明晰不同炖煮时间对羊肉汤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感官模糊综合评价法(SFE)结合价值工程评价法(VEE)对不同炖煮时间制备羊肉汤(DTS)样本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同时采用GC-MS对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R)构建挥发性成分与SFE和VEE得分间相关性模型,以直观的形式探究不同组分挥发性化合物对羊肉汤感官属性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羊肉汤中共鉴定出58种化合物,依据其对羊肉汤贡献度和呈味能力可分为Z1(萜烯和醇类)、Z2(醛类)、Z3(酚类和酸类)、Z4(酮类、酯类和醚类)4个价值功能组分,且5组羊肉汤功能指数排序为DTS4>DTS5>DTS3>DTS2>DTS1,与SEF评价排序完全一致,确定炖煮4 h的羊肉汤的综合感官评分最优,同时表明功能组分3-甲基丁醛、E-2-癸烯醛、香芹酚等与SFE分值呈显著正相关,对羊肉汤的风味具有积极影响;而4-甲基苯酚和4-甲基辛酸与SFE呈现显著负相关,降低其含量能够提高羊肉汤的S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汤 炖煮时间 风味品质 感官模糊综合评价法 价值工程评价法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液晶灌注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冰 李新贝 张方辉 《现代显示》 2006年第9期35-38,共4页
液晶灌注在整个液晶显示器(LCD)的制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化灌注制程对提高生产良率、缩短工艺所耗时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对液晶灌注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影响液晶灌注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实验对... 液晶灌注在整个液晶显示器(LCD)的制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化灌注制程对提高生产良率、缩短工艺所耗时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对液晶灌注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影响液晶灌注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实验对液晶灌注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液晶的灌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灌注 气泡 静置时间 真空度
下载PDF
反复炖煮鸡汤中挥发性物质的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超 戚军 +3 位作者 蔡莹暄 张浩 张庆永 刘登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46-252,共7页
目的:本文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析不同炖煮次数鸡汤挥发性风味物质浓度和种类的变化。方法:取168只鸡,反复炖煮20次,分别取炖煮第1、3、5、7、10、15、20次的鸡汤样品进行GC-IM... 目的:本文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析不同炖煮次数鸡汤挥发性风味物质浓度和种类的变化。方法:取168只鸡,反复炖煮20次,分别取炖煮第1、3、5、7、10、15、20次的鸡汤样品进行GC-IMS分析。结果:反复炖煮5次后,汤中风味物质以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醛类、酮类、醇类挥发性物质缓慢增加;随着反复炖煮次数的增加,除醛类物质外,醇类、烃类、含氮化合物和酮类物质大量增加,醇类和酮类物质含量高。总的来说,在反复炖煮15次后,风味物质基本保持稳定。结论:GC-IMS可用于炖煮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可视化表征,研究结果对揭示鸡汤风味形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汤 指纹图谱 挥发性物质 炖煮次数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下载PDF
香酥鸭加工过程中卤制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匡威 宋文敏 +5 位作者 倪洁倩 王海滨 王宏勋 陈季旺 胥伟 田镇闻 《肉类工业》 2018年第2期14-21,共8页
卤制工艺是增加香酥鸭产品风味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卤制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不同的卤制温度(80、85、90、95、100℃)、卤制时间(70、80、90、100、110min)和焖制时间(10、20、30、40、50min)对鸭腿蒸煮损... 卤制工艺是增加香酥鸭产品风味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卤制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不同的卤制温度(80、85、90、95、100℃)、卤制时间(70、80、90、100、110min)和焖制时间(10、20、30、40、50min)对鸭腿蒸煮损失、剪切力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得出影响卤制后产品感官评分和剪切力的先后顺序为:卤制温度>卤制时间>焖制时间。较优的卤制工艺条件为卤制温度95℃,卤制时间90min,停火焖制时间4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卤制后产品感官评分为72.9分,剪切力为3.957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酥鸭 卤制温度 卤制时间 焖制时间 工艺优化
下载PDF
(4±2)℃静置法不同静置时间分离脂肪血浆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进才 宁振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4±2)℃静置法分离脂肪血浆的静置时间对脂肪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脂肪血浆(脂血指数&gt;65%)300袋(200 mL/袋)放入(4±2)℃贮血冰箱中垂直静置,每24 h记录分离情况及絮状物产生情况;测定分离前后总蛋白并... 目的探讨(4±2)℃静置法分离脂肪血浆的静置时间对脂肪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脂肪血浆(脂血指数&gt;65%)300袋(200 mL/袋)放入(4±2)℃贮血冰箱中垂直静置,每24 h记录分离情况及絮状物产生情况;测定分离前后总蛋白并对比评估分离效果。结果脂肪总分离成功率87.3%(262/300),≤120 h分离成功率为87%(261/300)并且无絮状物出现,分离前后总蛋白含量(g/L)为63.1±3.7 vs 61.1±3.9(P〉0.05)。结论 4±2℃静置法分离脂肪血浆时间≤120 h不影响分离后血浆内总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血浆 4℃静置 脂肪分离时间 总蛋白 血浆絮状物 无偿献血
下载PDF
卤煮工艺对酱卤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厉建军 张建梅 +4 位作者 孙晓红 王迎迎 李洋 辛伟娟 王彩虹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3期52-54,58,共4页
以酱牛肉为代表,研究卤煮过程不同料肉配比、不同卤煮温度、不同卤煮时间及中草药料包使用周期对酱卤肉制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肉配比为4%时,产品感官评分最高;当卤煮温度为85℃时,感官评分达到最大值;煮制时间为2.5h时,感... 以酱牛肉为代表,研究卤煮过程不同料肉配比、不同卤煮温度、不同卤煮时间及中草药料包使用周期对酱卤肉制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肉配比为4%时,产品感官评分最高;当卤煮温度为85℃时,感官评分达到最大值;煮制时间为2.5h时,感官评分达到最大值,产品风味最佳;中草药料包使用周期为3~5次,产品感官品质最好。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研究结果,最终确定了料肉配比4%、卤煮时间2.5h、卤煮温度85℃、中草药料包使用周期5次时所得产品的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肉制品 感官 肉料比 时间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