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ccentric Shear Stiffness of Walls on Structural Response of RC Frame Buildings
1
作者 Muhammad Umair Saleem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7年第4期527-538,共12页
Current research study consists of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location of the shear wall to get the maximum structural efficiency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building. It consist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ign rev... Current research study consists of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location of the shear wall to get the maximum structural efficiency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building. It consist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ign review of a seven-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shear wall location on the respon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when subjected to different earthquake forces. Three trail locations of shear walls are selected and their performance is monitored in terms of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different lateral loads. Required objectives are achieved by obtai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 of an exi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modeling it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based computer software. The structure is redesigned and discussed with fou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ne without shear wall and three with shear walls). Main framing components (Beams, Columns and Shear walls) of the superstructure are designed using SAP 2000 V. 19.0 whereas substructure (foundation) of RC building was?designed using SAFE.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ACI) design specification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racked section stiffness or non-linear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cracked section. Uniform Building Code (UBC-97) procedures were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lateral earthquake loading on the structures.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building was monitored at each story level for each earthquake force zone described by the UBC-97. The earthquake lateral forces were considered in both X and Y direction of the building. Each configuration of shear wall is carefully analyzed and effect of its location is calibrated by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Eccentricity to the lateral stiffness of the building is imparted by changing the location of shear walls.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shown that the location of shear wall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lateral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forces. It also motivates to carefully decide the center of lateral stiffness of building prior to deciding the location of shear wa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COMPUTER aided Modelling SHEAR Walls stiff-ness Deformations
下载PDF
高震区城市桥梁门式墩合理结构形式研究
2
作者 门士林 刘鸿博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5期14-18,共5页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当新建桥梁与既有设施交会或桥下净空受限时,常采用门式墩合理避让桥下构造物。文章结合某高震区桥梁工程实例,研究了盖梁与墩柱线刚度比对四柱门式墩受力的影响,给出了边墩设置支座的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和墩柱与钢盖梁...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当新建桥梁与既有设施交会或桥下净空受限时,常采用门式墩合理避让桥下构造物。文章结合某高震区桥梁工程实例,研究了盖梁与墩柱线刚度比对四柱门式墩受力的影响,给出了边墩设置支座的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和墩柱与钢盖梁固结的两种方案,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及工程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后者抗震性能更优,工程经济性更好,可在城市桥梁建设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震区 城市桥梁 门式墩 刚度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轮辋侧向刚度对路噪提升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戴大力 张宁 《时代汽车》 2024年第4期162-164,共3页
为优化某款电动汽车路噪,采用仿真结合测试的方法,以轮辋侧向刚度为评价指标,对其轮辋进行模态仿真和试验对标,验证了轮辋侧向刚度可以在车型开发前期通过仿真计算,并提出具体指标进行相应控制,验证不同侧向刚度对噪声传递函数的影响,... 为优化某款电动汽车路噪,采用仿真结合测试的方法,以轮辋侧向刚度为评价指标,对其轮辋进行模态仿真和试验对标,验证了轮辋侧向刚度可以在车型开发前期通过仿真计算,并提出具体指标进行相应控制,验证不同侧向刚度对噪声传递函数的影响,优化前后轮辋侧向刚度道路测试验证结果显示,在200~400Hz频段内,轮辋侧向刚度对整车路噪有显著影响。文章开展轮辋侧向刚度对路噪提升相关性研究验证,进一步验证了轮辋侧向刚度提高对路噪改善的影响,为优化电动汽车的NVH路噪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噪 对标 轮辋侧向刚度 噪声传递函数
下载PDF
不同筋材对复合材料加筋板水中透声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欣阳 祝熠 +1 位作者 梅志远 付晓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7-204,共8页
[目的]为探索使用复合材料筋材替代钢质桁架的可行性,针对加筋板近场声散射特性,提出复合材料筋材设计方案,并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方法]首先,基于水声材料测试标准建立加筋板透声性能试验方案;然后,通过消声水池自由场标定及扁钢与钢质... [目的]为探索使用复合材料筋材替代钢质桁架的可行性,针对加筋板近场声散射特性,提出复合材料筋材设计方案,并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方法]首先,基于水声材料测试标准建立加筋板透声性能试验方案;然后,通过消声水池自由场标定及扁钢与钢质桁架的透声性能对比,验证试验环境与试验条件的可行性;最后,通过试验分析正入射与斜入射条件下加筋板的透声性能规律。[结果]结果表明:在正入射与斜入射条件下,加筋板的透声性能规律基本相同,其透声性能依次为裸板>钢质桁架>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板;复合材料筋材的透声性能受入射面横截面积的影响较大,横截面积越小的加筋板其透声性能越优。[结论]研究结合试验分析探索了未来研制高透声复合材料加筋板的方向,即在保证弯曲刚度相等的前提下,复合材料筋材应尽量采用镂空结构形式,并尽可能降低其入射面横截面积;另在设计筋材时应尽可能减少材料使用的种类,以减少筋材中不同材料界面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加筋板 透声性能 等弯曲刚度 斜入射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结构自振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尚守平 鲁华伟 +2 位作者 邹新平 李双 陈婉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5,共9页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称SSI)存在于大多数的建筑物,在普通结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SSI,这和缺少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有关。通过调整结构的自振周期,可以很好地考虑SSI,实际情况是,一般的计算方法都偏于保守,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称SSI)存在于大多数的建筑物,在普通结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SSI,这和缺少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有关。通过调整结构的自振周期,可以很好地考虑SSI,实际情况是,一般的计算方法都偏于保守,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离散性比较大。土是非线性很强的材料,结构振动过大,土容易进入非线性状态,使得计算变得复杂。找出由于土的非线性导致结构自振周期的增大的规律,对于实际工程很有意义。本文通过对刚性基础与土槽中柔性地基上的钢框架模型进行激振,分别测得上部结构在不同刚度以及不同激振加速度时的结构自振周期。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结构自振周期与激振加速度、上部结构与地基相对刚度比的关系。通过拟合后的公式对两个文献中的试验模型的自振周期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本文拟合的公式能很好的考虑土的非线性,有效地减少简化模型计算与实测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激振试验 钢框架 结构自振周期 刚度
下载PDF
北京市区707例跟骨定量超声测定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薛延 李瑾 +2 位作者 张海文 朱玲 孙葆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测定北京市区正常成人跟骨定量超声参数 ,并与 12 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 UBIS 30 0 0型定量超声仪 ,对北京市区 5 79名正常成人 ,年龄为 2 0至 83岁 (女 366人 ,男 2 13人 )跟骨定量超声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跟... 目的 测定北京市区正常成人跟骨定量超声参数 ,并与 12 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 UBIS 30 0 0型定量超声仪 ,对北京市区 5 79名正常成人 ,年龄为 2 0至 83岁 (女 366人 ,男 2 13人 )跟骨定量超声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跟骨超声振幅衰减 ( BUA)和刚度 ( STI)的峰值女性在 40~ 49岁 ,男性在 5 0~ 5 9岁 ,超声声速 ( SOS)的峰值女性在 40~ 49岁。各年龄组的 BUA、SOS和 STI男性均高于女性。 BUA、SOS及 STI在绝经后妇女明显低于绝经前妇女 ;骨质疏松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跟骨 BUA、SOS和 STI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这些参数可以明显区分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 ;也能明显区分正常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 超声振幅衰减 超声声减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盾构隧道预应力管片接头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于宁 白廷辉 朱合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9-444,449,共7页
盾构隧道普通混凝土管片接头的抗弯刚度主要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目前尚无现成的公式或者图表可遵循,对于预应力管片这一新型的结构型式则更有必要对其接头的正负转角刚度,为此进行了弯曲的预应力管片接头试验。文章介绍了模型试验的设... 盾构隧道普通混凝土管片接头的抗弯刚度主要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目前尚无现成的公式或者图表可遵循,对于预应力管片这一新型的结构型式则更有必要对其接头的正负转角刚度,为此进行了弯曲的预应力管片接头试验。文章介绍了模型试验的设计及试验过程,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影响预应力管片接头刚度的各项因素,如施加预应力的大小、偏心距等,并得出了计算其刚度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预应力管片 模型试验 接头试验 接头刚度
下载PDF
结构用单板层积材的斜纹承压力学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钟永 邢新婷 +1 位作者 任海青 张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19,131,共6页
为了研究纹理角度对结构用单板层积材(LVL)承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80个不同纹理角度试件的承压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纹理角度的增加,试件的斜纹承压强度和刚度均明显下降;斜纹承压共发生纤维的褶皱破坏、剪切破坏和横纹受压破坏3种破... 为了研究纹理角度对结构用单板层积材(LVL)承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80个不同纹理角度试件的承压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纹理角度的增加,试件的斜纹承压强度和刚度均明显下降;斜纹承压共发生纤维的褶皱破坏、剪切破坏和横纹受压破坏3种破坏模式.将GB 50005—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斜纹承压公式与国外常用Hankinsion计算公式、Norris强度准则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Hankinsion计算公式能够更好地预测LVL的斜纹承压强度值;在同时考虑斜纹承压破坏模式的前提下,采用最大应力强度准则亦能较好地预测LVL的斜纹承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承压 单板层积材 承压强度 刚度 强度准则
下载PDF
基于概率法与有限元法的火炮方向机齿轮传动误差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忠 韩崇伟 +2 位作者 赵宇和 石志翔 彭超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3,67,共7页
系统分析了火炮方向机齿轮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静态传动误差和动态传动误差因素。考虑到误差的随机性,采用概率法分析了齿轮传动的静态传动误差;考虑到齿轮时变啮合扭转刚度对动态传动误差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齿轮传动的动态传动... 系统分析了火炮方向机齿轮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静态传动误差和动态传动误差因素。考虑到误差的随机性,采用概率法分析了齿轮传动的静态传动误差;考虑到齿轮时变啮合扭转刚度对动态传动误差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齿轮传动的动态传动误差。基于以上提出的计算方法,推导了齿轮传动误差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得到了方向机在不同载荷下动态传动误差曲线,可为研究火炮方向机对调炮精度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齿轮传动误差 概率法 扭转刚度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单搭接结构胶接头连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涛 曾俊伟 +1 位作者 段利斌 李卓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0-1036,1024,共8页
对单搭接结构胶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同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对单搭接结构胶接头连接效率的影响因素、接头两端刚度的差异对接头连接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钢材与铝材之间的结构胶连接,随着母材材料屈服强度的增大,接... 对单搭接结构胶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同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对单搭接结构胶接头连接效率的影响因素、接头两端刚度的差异对接头连接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钢材与铝材之间的结构胶连接,随着母材材料屈服强度的增大,接头连接效率不断提高,但当母材屈服强度增加到一定值后,接头连接效率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与钢材相比,接头连接效率对铝材屈服强度更为敏感。接头连接效率也随接头几何尺寸(母材厚度、接头搭接长度和搭接宽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对于两端刚度不同的结构胶连接,接头连接效率随着其两端刚度差异的加大而降低,因此为提高接头的连接效率,应尽量选用屈服极限相近的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胶接头 单搭接 连接效率 刚度差异
下载PDF
支撑钢框架中关键柱破坏后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山 魏民 徐嫚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研究支撑对多层平面钢框架在关键柱破坏后抗倒塌性能的影响,采用瞬时拆柱法分别对3种中心支撑和2种偏心支撑的钢框架在中柱失效和边柱失效的情况下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支撑对结构的极限抗倒塌承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为研究支撑对多层平面钢框架在关键柱破坏后抗倒塌性能的影响,采用瞬时拆柱法分别对3种中心支撑和2种偏心支撑的钢框架在中柱失效和边柱失效的情况下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支撑对结构的极限抗倒塌承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高,但对结构刚度提升十分明显;无论设置何种支撑,边柱失效的影响都要大于中柱失效;偏心支撑的设置并没有比中心支撑体现出更优越的性能,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构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中心支撑 动力效应分析 钢框架 刚度 瞬时拆柱法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渐进损伤强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孔祥宏 王志瑾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6-240,共5页
以含损伤复合材料泡沫夹层板为例,介绍有限元渐进损伤强度分析方法在结构强度计算中的应用。对复合材料面板采用Hill-Tsai强度理论和Tsai-Wu张量理论作为强度判断依据,采用一定的材料性能退化方法,对有限元模型中破坏的单元进行刚度折... 以含损伤复合材料泡沫夹层板为例,介绍有限元渐进损伤强度分析方法在结构强度计算中的应用。对复合材料面板采用Hill-Tsai强度理论和Tsai-Wu张量理论作为强度判断依据,采用一定的材料性能退化方法,对有限元模型中破坏的单元进行刚度折减。使用Abaqus/CAE进行参数化建模,使用Python程序控制渐进损伤分析的整个过程。经过实验和算例验证,有限元渐进损伤强度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极其吻合。因此,渐进损伤分析方法结合适当的强度理论、材料性能退化方法可以应用于复杂结构的强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泡沫夹层板 渐进损伤 强度分析 材料性能退化 刚度折减 参数化建模
下载PDF
高塔型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天 孙永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前国内尚没有吸收塔结构设计规范,通过分析国内薄壁塔类结构相关规范,得出薄壁塔类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方法基本归结为仅考虑结构本身与仅考虑固液藕联作用两大类;根据有限元理论,对带有高塔的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并进... 目前国内尚没有吸收塔结构设计规范,通过分析国内薄壁塔类结构相关规范,得出薄壁塔类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方法基本归结为仅考虑结构本身与仅考虑固液藕联作用两大类;根据有限元理论,对带有高塔的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对其刚度分布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按国内各薄壁塔类结构规范中的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吸收塔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可按照《钢制塔式容器》中的公式进行计算,误差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吸收塔 有限元法 动力特性 结构刚度
下载PDF
交变载荷下金属材料的损伤描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军 张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恰当描述介质的损伤状态,本文针对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其刚度不断下降的事实,建立了对于该现象的数学表达式,并据此,以及连续介质力学的客观性原理,讨论了使得金属材料的单变量疲劳损伤模型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从而为该模型的有... 为恰当描述介质的损伤状态,本文针对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其刚度不断下降的事实,建立了对于该现象的数学表达式,并据此,以及连续介质力学的客观性原理,讨论了使得金属材料的单变量疲劳损伤模型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从而为该模型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刚度 损伤 损伤力学
下载PDF
大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灵 王振亮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065-1066,共2页
目的:观察大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组在使用柳氮磺吡啶基础上加用通督开痹药饼(药物组成:淫羊藿15 g,狗脊30 g,怀牛膝30 g,杜仲15g,独活15... 目的:观察大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组在使用柳氮磺吡啶基础上加用通督开痹药饼(药物组成:淫羊藿15 g,狗脊30 g,怀牛膝30 g,杜仲15g,独活15 g,青风藤30 g,桂枝12 g,川芎15 g,红花10 g)进行大灸,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腰部晨僵、"4"字试验、扩胸度、枕墙距、接地距;化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23%,对照组有效率88.00%,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各个观察指标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关节疼痛、腰部晨僵、"4"字试验、CRP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大灸疗法 通督开痹药饼 柳氮磺吡啶 关节疼痛 腰部晨僵 “4”字试验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消退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秀娟 王时敏 +3 位作者 官继超 单娟萍 蒋宗明 沈水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方法 65例接受CAPD患者,根据其服用降压药物不同分为ARB(缬沙坦)组(A组)和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组(B组)两组,两...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方法 65例接受CAPD患者,根据其服用降压药物不同分为ARB(缬沙坦)组(A组)和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组(B组)两组,两组降压目标均为≤140mmHg/90mmHg,每间隔6个月定期至门诊随访,共随访24个月,即入选时(T_0)、6个月(T_6)、12个月(T_(12))、18个月(T_(18))、24个月(T_(24))。于随访各时点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肌酐、脑钠肽、尿量、超滤和肌酐清除率及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心胸比等,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观察T_0、T_(12)和T_(24)时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血压变异率并通过一系列计算获取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结果与基础值T_0比较,降压治疗第18个月后两组LVMI均明显下降(P<0.05);与B组相应时点比较,A组T_6、T_(12)、T_(18)和T_(24)时点LVMI显著降低(P<0.05)。与各组基础值比较,治疗后心胸比值下降(P<0.05);A组T_(12)、T_(18)和T_(24)时点心胸比和脑钠肽值较B组相应时点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T_(12)和T_(24)时间点24h收缩压变异、24h舒张压变异和动脉硬化指数显著降低(P<0.05)。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A组(5.4%)显著低于B组(11.6%)。结论 ARB能促进其CAP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消退,降低血压变异和动脉硬化指数,可减少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左心室肥厚 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面向高精度放大比的微动机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宫金良 裴童 张彦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1-696,共6页
以一种微位移放大模块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以高精度放大比为目标的参数设计方法.根据伪刚体模型法建立各柔性单元的变形协调关系,利用拉格朗日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系统能量与柔性单元位移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能量均布原则使得... 以一种微位移放大模块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以高精度放大比为目标的参数设计方法.根据伪刚体模型法建立各柔性单元的变形协调关系,利用拉格朗日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系统能量与柔性单元位移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能量均布原则使得结构参数关联化,实现了微位移放大模块结构参数的层递式设计.同时应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微位移放大模块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分析表明该理论计算方法与软件仿真结果偏差为6.25%,为面向高精度放大比的微动机构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机构 参数设计 放大比 刚度
下载PDF
深梁填充钢框架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宏 潘天久 卫磊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0,共9页
为实现结构抗侧刚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调幅和主动控制,将深梁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填墙形式进行研究,基于钢框架内填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这一结构体系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深梁填充钢框架结构体系,并分别对钢筋混凝土深梁、钢-混凝土... 为实现结构抗侧刚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调幅和主动控制,将深梁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填墙形式进行研究,基于钢框架内填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这一结构体系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深梁填充钢框架结构体系,并分别对钢筋混凝土深梁、钢-混凝土组合深梁、钢板深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总结。根据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深梁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能够通过改变深梁跨高比、宽厚比等实现抗侧刚度的调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深梁 钢板剪力墙 组合剪力墙 抗侧刚度 抗震性能
下载PDF
DAP增强梁结构形状控制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建国 骆英 柳祖亭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37,共4页
对称粘贴在梁结构上下表面上的压电元件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能使梁结构发生弯曲变形。通过分析驱动构件与结构中的应变分布,采用定向固定的压电元件(DAP,即directional attached piezoelectric)来代替传统的压电元件(CAP,即conventional ... 对称粘贴在梁结构上下表面上的压电元件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能使梁结构发生弯曲变形。通过分析驱动构件与结构中的应变分布,采用定向固定的压电元件(DAP,即directional attached piezoelectric)来代替传统的压电元件(CAP,即conventional attached piezoelectric),减小了驱动构件的横向效应,提高了压电驱动的效率,并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增强梁 梁结构 压电驱动 定向固定 变形分析 横向效应 应变分布 结构力学
下载PDF
稳定杆对互联空气悬架车辆侧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仲兴 许荣洲 江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7-12,共6页
为研究横向稳定杆对互联空气悬架车辆侧倾特性的影响,建立7自由度互联空气悬架整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仿真对比分析互联与非互联空气悬架车辆在未拆稳定杆、仅拆后稳定杆和拆除全部稳定杆3种不同情况下的侧倾角刚度特性。... 为研究横向稳定杆对互联空气悬架车辆侧倾特性的影响,建立7自由度互联空气悬架整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仿真对比分析互联与非互联空气悬架车辆在未拆稳定杆、仅拆后稳定杆和拆除全部稳定杆3种不同情况下的侧倾角刚度特性。结果表明:非互联时稳定杆对整车侧倾角刚度贡献率占34%,而互联时达到96%,稳定杆在互联空气悬架车辆中发挥的抗侧倾作用比在非互联空气悬架中更为突出。研究结果为互联空气悬架设计时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杆 互联空气悬架 侧倾特性 侧倾角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