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沟桥的选址与营造技术研究
1
作者 孔祥萸 李卫 张龙 《中国文化遗产》 2023年第6期118-125,共8页
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的卢沟桥是中国厚拱厚墩式多孔联拱石桥的杰出代表和重要实物遗存。近年来,在对该桥的保护与展示工作中,除关注历史文化价值外,也愈发突出其作为水利遗产的科技价值。本文通过现状调查与历史文献、影像档案的... 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的卢沟桥是中国厚拱厚墩式多孔联拱石桥的杰出代表和重要实物遗存。近年来,在对该桥的保护与展示工作中,除关注历史文化价值外,也愈发突出其作为水利遗产的科技价值。本文通过现状调查与历史文献、影像档案的梳理分析,结合罗哲文、孔庆普等学者的早期调查报告,对卢沟桥的选址与营建过程进行了研究,指出古代中国华北地区太行东麓南北大道、金中都的位置关系以及永定河游摆不定的下游河道是卢沟桥选址的重要因素;图解再现了卢沟桥的结构逻辑与营造过程,明确了对铁柱穿石、顺水曲面、整石基础等构造做法的认识,以期为卢沟桥当代科学的保护与展示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沟桥 选址 构造 营造技术 铁柱穿石
下载PDF
五台佛光寺塔坪新发现唐“没故和尚”经幢研究
2
作者 李小龙 韩炳华 《文物季刊》 2023年第3期98-103,共6页
2022年7月,佛光寺塔坪步道整修过程中,在杲公和尚塔东南方向发现一截经幢幢身。经幢八面,正面题额“奉为没故和尚造佛顶陀罗尼经幢”,第二面线刻“圣老人(文殊菩萨)见佛陀波利像”,第八面有“会昌二年”纪年。经研究,该经幢应为佛光寺... 2022年7月,佛光寺塔坪步道整修过程中,在杲公和尚塔东南方向发现一截经幢幢身。经幢八面,正面题额“奉为没故和尚造佛顶陀罗尼经幢”,第二面线刻“圣老人(文殊菩萨)见佛陀波利像”,第八面有“会昌二年”纪年。经研究,该经幢应为佛光寺僧众专门为“没故和尚”修建的一座墓幢,是目前五台山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经幢实物,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对唐代经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光寺 没故和尚 佛顶陀罗尼经幢 会昌二年
下载PDF
《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新考
3
作者 单晓涵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4-61,共8页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有《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石刻一方,其供养人衣着具有典型唐代贵族服饰特征,尤其帝后画像与《旧唐书·舆服志》所记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图像史学价值。关于供养人身份,推测应为山东淄州士族,为家族祈福之故供...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有《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石刻一方,其供养人衣着具有典型唐代贵族服饰特征,尤其帝后画像与《旧唐书·舆服志》所记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图像史学价值。关于供养人身份,推测应为山东淄州士族,为家族祈福之故供奉佛教经幢,并刻帝后礼佛形象以附会。根据供养人画像的风格与艺术特征,可得见当时的社会风貌及民众的精神世界。通过对石刻画像的分析研究,对研究唐代社会的服饰文化及时代特征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幢 宫廷服饰 唐代官制 供养人
下载PDF
粉煤灰吹填地基加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珊 夏宪成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3-65,共3页
分析了黄岛发电厂粉煤灰吹填造地形成的工程地基的特性 ,论述了该类地基加固的可行性 ,重点探讨了干法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加固吹填粉煤灰及其下层的粉土地基的机理 ,并进行了承载力的理论计算。经试验验证 。
关键词 粉煤灰 吹填地基 碎石柱 承载力 地基加固 黄岛发电厂
下载PDF
林柱状地质景观的类型与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洪忠 杨世瑜 《地质与资源》 CAS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提出了林柱状地质景观概念,对这一景观系列按成景岩性、成景地质作用、成景形态作了分类,并对世界及我国典型林柱状地质景观的地理分布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林柱状地质景观 类型 分布
下载PDF
成县大云寺石窟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百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1-26,共6页
成县大云寺石窟部分唐、宋时期题壁、石刻文字尚存。寺内"汉永平十二年"刻字说明佛教很早就已传入今陇南市境内,"梁大同九年"刻字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曾经在陇南境内兴盛及萧梁曾经统治陇南部分地方的史实。大... 成县大云寺石窟部分唐、宋时期题壁、石刻文字尚存。寺内"汉永平十二年"刻字说明佛教很早就已传入今陇南市境内,"梁大同九年"刻字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曾经在陇南境内兴盛及萧梁曾经统治陇南部分地方的史实。大云寺石窟开凿于北朝,创始于北魏的可能性最大,至隋唐时期已具有一定规模,"千佛"(遗迹)塑造于北朝至隋唐期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幢立于中唐时期。"大云寺"之名始自唐代武则天时期,石窟主要表现佛教内容,也包括儒家、道教和社会历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云寺石窟 题壁 石刻 开窟年代 “千佛”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幢 儒、释、道三教融合
下载PDF
化学法保护和修复大理国经幢
7
作者 陈颢 卢引科 +4 位作者 田建 李晓帆 高静铮 谢云贵 李良 《云南化工》 CAS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大理国经幢造型优美,雕刻技术精湛,反映了密宗造像的特点,被誉为滇中艺术的极品。试图对古幢进行加固保护和修复研究,为更好的保护大理国经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理国经幢 风化 加固保护 修复 化学
下载PDF
《郎官石柱题名考》金部郎官补正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可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2-56,,72,,共6页
《郎官石柱题名考》是清人赵钺、劳格撰写的一部学术巨著。其的搜集之完备与考订之精审,向为后代学者所赞叹。然近代以来,地下材料出土甚多,可以补充与订正该书的阙误。
关键词 <<郎官石柱题名考>> 金部郎中 补正
下载PDF
漫话石柱群与瑞利-贝纳尔对流
9
作者 王振东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7,I0004,共3页
中国和北爱尔兰都有许多石柱群。作者从流体力学角度,探讨了石柱群的形成之谜,它是在火山喷发时,由于热分格对流而形成的。在流体力学中,最典型的热分格对流,是瑞利-贝纳尔对流。
关键词 石柱群 热分格对流 瑞利-贝纳尔对流 流体力学 流动不稳定性
下载PDF
泉州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的建筑特征及其宗教作用
10
作者 孙群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1期50-53,共4页
回顾我国石经幢的起源,进而探究南安桃源宫陀罗尼经幢的建筑特征以及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并把它与泉州及江南和中原地区的石经幢进行对比,探索其建筑样式演变的历程,分析其宗教作用。
关键词 泉州 桃源宫经幢 建筑特征 雕刻艺术 宗教作用
下载PDF
唐代石灯名义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怀宇 《唐宋历史评论》 2015年第1期56-94,共39页
尽管学者一般将石灯称作“灯幢”,但本文通过考察目前所保 存下来的石灯铭文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认为在唐代石灯的主要名称是 “灯台”,而早期的另一称呼是“灯楼”.“灯幢”之名并不常见,与毗沙 门信仰联系在一起出现在中晚唐.唐初佛... 尽管学者一般将石灯称作“灯幢”,但本文通过考察目前所保 存下来的石灯铭文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认为在唐代石灯的主要名称是 “灯台”,而早期的另一称呼是“灯楼”.“灯幢”之名并不常见,与毗沙 门信仰联系在一起出现在中晚唐.唐初佛教文献也说明在佛教社区“台” 与“楼”两种建筑名称可以通用.韩国和日本现存的灯台铭文和文献材料 也说明灯楼和灯台的名称较为常见.唐代道教石灯的铭文亦证明灯台系石 灯常用名称.灯台之得名或许因为来自传统灯具的常用名称,而在佛教中 主要指用于支持燃灯的灯室和顶部作为佛之光明象征的摩尼珠的楼台状建 筑.灯台之兴起可能在北朝后期特别是北齐,但目前没有确切的文献证 明,学者只能从艺术风格判断太原龙山童子寺石灯来自北齐时代.但北朝 至初唐出现一系列宣扬燃灯功德的佛教译经,可能为石灯之兴起提供了文 本基础和教义基础.同时,来自道教的灯仪以及当时在北齐较为活跃的祆 教之拜火仪式可能也激发了佛教石灯的兴起.总之,石灯之出现是中古时 期一个因缘际会的现象.主要流行于唐代,宋明时期有少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灯台 灯楼 灯幢 唐代佛教 寺院建筑
下载PDF
灵隐寺吴越国经幢短柱造像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天兵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3,共8页
叙录灵隐寺吴越国两经幢短柱所镌造像,与经文及其他相关佛教图像的比照,确定经幢主体造像(一级短柱造像)的依据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造像可视作最为简化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是该经变相的晚期形态。造像性质的揭示亦明... 叙录灵隐寺吴越国两经幢短柱所镌造像,与经文及其他相关佛教图像的比照,确定经幢主体造像(一级短柱造像)的依据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造像可视作最为简化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是该经变相的晚期形态。造像性质的揭示亦明确了经幢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的一种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隐寺 吴越国时期 经幢造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序文
下载PDF
辽代经幢的类型、内容及其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满良 《西夏研究》 2016年第4期88-94,共7页
辽代普遍在石质经幢上刻写《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真言、咒语,反映出当时密教信仰的流行及其与世俗生活的交融。因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被认为有破地狱之效,所以与死亡信仰存在密切关系,体现出辽代佛教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 辽代经幢 形制 佛教 人生 终极关怀
下载PDF
西安韦曲韩家湾村唐大德和尚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岗 袁明 +6 位作者 李举纲 韩民兴 李艾娟 郑旭东 张蕊侠 张明惠 赵占锐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共5页
2009年10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韩家湾村以西,发掘了唐大和四年(830)僧人大德和尚墓(编号为2009HDM57)。该墓纪年明确,形制保存基本完整,出土了石经幢、陶俑、瓷器和玉器等,为西安地区中晚唐时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 2009年10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韩家湾村以西,发掘了唐大和四年(830)僧人大德和尚墓(编号为2009HDM57)。该墓纪年明确,形制保存基本完整,出土了石经幢、陶俑、瓷器和玉器等,为西安地区中晚唐时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家湾村 大德和尚 唐墓 石经幢
下载PDF
破地狱与生净土:唐宋时期尊胜信仰与观音信仰结合流行现象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凯源 《西夏研究》 2020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唐宋时期的文物遗存和文献资料中出现了大量佛顶尊胜与观音两种信仰结合流行的现象,地狱救赎与接引众生往生净土是两种信仰结合出现的主要依据。尊胜信仰与观音信仰结合的现象在7至13世纪以不同形式出现,但都表达了破地狱与生净土的主题... 唐宋时期的文物遗存和文献资料中出现了大量佛顶尊胜与观音两种信仰结合流行的现象,地狱救赎与接引众生往生净土是两种信仰结合出现的主要依据。尊胜信仰与观音信仰结合的现象在7至13世纪以不同形式出现,但都表达了破地狱与生净土的主题,满足了当时人们死后不堕地狱和往生净土的愿望,反映出唐宋时期人们希望同时得到尊胜与观音庇佑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胜 观音 敦煌文献 唐宋经幢
下载PDF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梵文真言陀罗尼经幢的刻立与不空三藏后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庆卫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06,共5页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梵语陀罗尼经幢,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尼文化交流的象征,故多命名为"中尼合文陀罗尼真言经幢"。本文通过对经幢刊刻内容的分析,以为其当称作"梵文真言陀罗尼经幢",唐建中二年(781)刻立于大兴善寺,其...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梵语陀罗尼经幢,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尼文化交流的象征,故多命名为"中尼合文陀罗尼真言经幢"。本文通过对经幢刊刻内容的分析,以为其当称作"梵文真言陀罗尼经幢",唐建中二年(781)刻立于大兴善寺,其性质和尼泊尔没有关联,而应该与不空碑同属于不空三藏卒后的礼仪纪念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空三藏 悉昙体梵文 陀罗尼经幢
下载PDF
注浆工艺在间柱回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发忠 王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4年第2期25-27,33,共4页
有色金属地下矿山开采中,通常采用留取矿柱(间柱)的地压管理方式,导致矿产资源的损失。在矿柱(间柱)回采前引入注浆工艺,改善了作业环境和安全条件,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这一工艺对间柱矿量大、矿岩稳固性较差、空区暴露面积和跨距大且... 有色金属地下矿山开采中,通常采用留取矿柱(间柱)的地压管理方式,导致矿产资源的损失。在矿柱(间柱)回采前引入注浆工艺,改善了作业环境和安全条件,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这一工艺对间柱矿量大、矿岩稳固性较差、空区暴露面积和跨距大且无胶结充填系统的地下矿山,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工艺 块石充填 矿柱(间柱)回采
下载PDF
柱锤强夯置换在块石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东岳 李小毛 李大浪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2年第3期33-35,共3页
在基础方案比选的基础上,介绍了柱锤强夯置换技术在某大型冶炼厂电解车间块石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试夯后的现场荷载实验结果高于设计要求,表明柱锤强夯置换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柱锤强夯置换 块石填土 复合地基
下载PDF
清代纪年惠安石雕龙柱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元平 《东南文化》 2000年第9期119-121,共3页
惠安石雕为世人所称道,但因散存于各地,一时难窥其全貌,故以现存的清代纪年惠安石雕龙柱略述清代惠安派石雕龙柱的概貌。
关键词 清代 惠安石雕龙柱 中国 石雕艺术 艺术风格 雕刻技法
下载PDF
用化学物相方法分析红柱石的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谈芹 薛福林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根据互助县夹道沟红柱石矿物组合特征进行试验,采用铝量法分析矿区红柱石含量,在所选试验条件下,对红柱石10.86%的样品进行12次分析,RSD为1.46%.
关键词 红柱石 物相分析 溶失效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