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ensile strain enhancement in Ge nano-belts on an insulator surrounded by dielectrics
1
作者 卢卫芳 李成 +6 位作者 黄诗浩 林光杨 王尘 严光明 黄巍 赖虹凯 陈松岩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539-543,共5页
Ge nano-belts with large tensile strain ar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high carrier mobilit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s and efficient photonic devices.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the Ge... Ge nano-belts with large tensile strain ar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high carrier mobilit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s and efficient photonic devices.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the Ge nano-belts on an insulator surrounded by Si3N4 or SiO? for improving their tensile strain and simulate the strain profiles by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 method. The width and thickness parameters of Ge nano-belts on an insulator, which have great effects on the strain profile, are optimized. A large uniaxial tensile strain of 1.16% in 50-nm width and 12-nm thickness Ge nano-belts with the sidewalls protected by Si3N4 is achieved after thermal treatments, which would significantly tailor the band gap structures of Ge-nanobelts to realize the high performance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 nano-belts FDTD Si3N4 or SiO2 uniaxially strain
下载PDF
Calcite twinning strain variations across the Proterozoic Grenville orogen and Keweenaw-Kapuskasing inverted foreland,USA and Canada 被引量:1
2
作者 John P.Craddock Suzanne D.Craddock +2 位作者 Alex Konstantinou Andrew R.C.Kylander-Clark David H.Malone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57-1384,共28页
We report the calcite twinning strain results of a traverse across the Grenville orogen from Parry Sound,Ontario(NW)to Ft.Ann,New York(SE),including the younger,adjacent Ordovician Taconic allochthon.Fifty four carbon... We report the calcite twinning strain results of a traverse across the Grenville orogen from Parry Sound,Ontario(NW)to Ft.Ann,New York(SE),including the younger,adjacent Ordovician Taconic allochthon.Fifty four carbonates(marbles,calcite veins,Ordovician limestone)were collected resulting in 68 strain analyses on mechanically twinned calcite(n=2337 grains)across the Central Gneiss Belt(CGB;3 samples),the Central Metasedimentary Belt(CMB;27 samples),the Central Granulite Terrane(CGT;Adirondack's;13 samples)and the Ottawan Orogenic Lid(OOL;11 samples).Twinning strains in the greenschist-grade OOL marbles preserve N-S shortening and U-Pb titanite ages(~1150 Ma;n=4)document these marbles formed during the Shawinigan(1190-1140 Ma)part of the Grenville orogen.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the Ottawan(1095-1020 Ma)twinning strain is dominantly a layerparallel shortening fabric oriented N-S(Parry Sound),then becomes parallel to the Grenville thrust direction(NW-SE)across the CMB to the Adirondack Highlands where the sub-horizontal shortening strain becomes margin-parallel(SW-NE).Within the regional sample suite there are two areas studied in detail,the Bancroft shear zone(n=11)and a roadcut on the southeast side of the Adirondack Mountains(Ft.Ann,NY;n=8).Marbles from the Bancroft shear zone contain calcite grains with 2 sets of twin lamellae(e_1 and e_2).The better-developed e_1 sets(n=406)record a horizontal fabric oriented NW-SE whereas the younger e_2 lamellae(n=146)preserve a margin-parallel(SW-NE)horizontal fabric.Both the e_1 and e_2 strains record an overprint vertical shortening strain(NEV),perhaps related to extensional orogenic collapse.We also report an Ottawan orogen-aged granoblastic mylonite(1093 Ma,U-Pb zircon;1102 Ma Ar-Ar biotite)in the Keweenaw thrust hanging wall 500 km inboard of the Grenville front and interpret the relations of Grenville-Keweenaw far-field 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OGENIC beltS strain PROTEROZOIC
下载PDF
柴北缘骆驼泉剖面新生代地层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栗兵帅 王江汇 +2 位作者 颜茂都 张伟林 鲍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24,共20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对理解高原隆升和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于该地区挤压应力方向转变过程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对柴北缘逆冲带北西部骆驼泉剖面新生代地层开展系统磁组构(本文特指磁化率各项异性)研究,以揭示该地区...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对理解高原隆升和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于该地区挤压应力方向转变过程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对柴北缘逆冲带北西部骆驼泉剖面新生代地层开展系统磁组构(本文特指磁化率各项异性)研究,以揭示该地区挤压应力方向的转变特征.系统岩石磁学结果表明,骆驼泉剖面新生代样品中主要磁性矿物是顺磁性组分和赤铁矿以及少量磁铁矿.通过对磁组构特征分析及其与古水流方向对比表明,骆驼泉剖面新生代地层磁组构主要为初始变形磁组构,可用于指示沉积成岩时期的挤压应力方向.磁组构结果揭示,骆驼泉地区挤压应力方向在上干柴沟组下部沉积时期为NNE-SSW向,而上干柴沟组上部和油砂山组沉积时期转变为NE-SW向.结合柴北缘逆冲带已有磁组构结果指出,该地区早期N-S向或NNE-SSW向挤压应力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早新生代以来近N-S向碰撞挤压过程有关,指示印度—欧亚碰撞的挤压应力自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时期就已传播至高原东北部地区;而后期NE-SW向挤压应力方向与该地区现今GPS揭示的上地壳运动方向一致,可能与该时段高原东北部巨型走滑断裂构造体系(尤其是阿尔金断裂)有关.此外,柴北缘逆冲带新生代挤压应力方向转变在其北西部起始于上干柴沟组下部沉积时期,而南东部起始于上油砂山组下部沉积时期,与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断裂活动等地质证据共同揭示柴北缘逆冲带新生代的构造活动自靠近阿尔金断裂的北西部向南东部传播和扩展.综合分析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挤压应力方向转变和其他地质证据发现,挤压应力方向转变显示出自柴北缘逆冲带北西部向东、西和南向扩展特征,与阿尔金断裂在上干柴沟组下部-上油砂山组下部沉积时期剪切应力集中于断裂本身,而上油砂山组下部沉积以来开始散布于高原东北部内部地区的两阶段走滑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阿尔金断裂 柴北缘 磁组构 挤压应力
下载PDF
电梯包覆带曳引传动力学特性
4
作者 孟琳 于苏扬 +1 位作者 王兆满 郭万金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电梯包覆带作为一种新型曳引装置,在提升过程中会承受拉伸、冲击及振动等多种载荷。为了探究包覆带应力应变状态对电梯安全性能的影响,课题组建立了包覆带侧丝轴向拉伸应变的理论应变模型,对电梯包覆带曳引传动力学特性开展仿真分析;通... 电梯包覆带作为一种新型曳引装置,在提升过程中会承受拉伸、冲击及振动等多种载荷。为了探究包覆带应力应变状态对电梯安全性能的影响,课题组建立了包覆带侧丝轴向拉伸应变的理论应变模型,对电梯包覆带曳引传动力学特性开展仿真分析;通过ABAQU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来验证所提出的理论应变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承载体钢丝绳侧丝的缠绕角变化是影响包覆带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包覆带内部张力分布不均匀,其应力大小随着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包覆带的应力主要分布在内部钢丝绳上,发生应变的部位主要是内部钢丝绳的侧丝,包覆层随着钢丝绳侧丝的扭转而出现微小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包覆带 理论应变模型 曳引传动 力学特性 ABAQUS软件
下载PDF
纵滑工况下不同带束层角度轮胎胎面弹性应变能分析
5
作者 孟君灵 周水庭 +1 位作者 孙鹏飞 李跃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225/60R18子午线轮胎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纵滑试验,分析纵滑工况下不同带束层角度的轮胎胎面弹性应变能变化情况。当滑移率在-20%~20%区间变化时,不同带束层角度下轮胎胎面弹性应变能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且在...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225/60R18子午线轮胎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纵滑试验,分析纵滑工况下不同带束层角度的轮胎胎面弹性应变能变化情况。当滑移率在-20%~20%区间变化时,不同带束层角度下轮胎胎面弹性应变能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且在滑移率为0时出现凹点;当滑移率为±20%工况时,胎面弹性应变能分布均匀度降低,在接地区域内的应变能峰值超过200 kJ,在65°和67°带束层角度下达到250 kJ,此时胎面易产生横向变形;轮胎路径节点上的弹性应变能变化趋势呈“M”形,当滑移率在-20%~20%范围变化时,弹性应变能变化曲线从“左低右高”向“左高右低”变化;在65°和67°带束层角度下,弹性应变能更加稳定,轮胎更不易出现磨损,车辆行驶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线轮胎 弹性应变能 纵滑试验 带束层角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板块碰撞产物——强应变构造带对东准噶尔金矿的控制 被引量:37
6
作者 高怀忠 张旺生 孙华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7,21,共4页
东准噶尔强应变构造带是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控制了金成矿带的分布 ,而金的矿化富集地段分布于强应变构造带与走向北北西的断裂交汇部位。金矿体及矿脉则形成于强应变构造带的次级断裂和裂隙中。
关键词 东准噶尔 板块碰撞 强应变构造带 金矿床
下载PDF
喀喇昆仑断裂带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勇 许荣华 +3 位作者 阎月华 杨灿尧 罗伟 潘裕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本文讨论了喀喇昆仑断裂带的磁组构特征。磁化率几何平均值随岩石所含矿物不同而有很大改变 ,校正磁各向异性度 PJ在变形强弱不同的岩石中有较大区别。大多数磁化率椭球体有良好的磁面理和最短轴方位 ,表现出强烈的压扁型应变型式 ;最... 本文讨论了喀喇昆仑断裂带的磁组构特征。磁化率几何平均值随岩石所含矿物不同而有很大改变 ,校正磁各向异性度 PJ在变形强弱不同的岩石中有较大区别。大多数磁化率椭球体有良好的磁面理和最短轴方位 ,表现出强烈的压扁型应变型式 ;最短轴方位被视为最大主应力方向 ,在工作区呈 NE- SW向 ,并有低至中等大小的倾角 ,由于喀喇昆仑断裂走向 NNW-SSE,表明其走滑运动为右旋 ,在不同地区断裂两盘则有不同的垂向差异运动。同位素测年数据表明喀喇昆仑断裂的这次构造运动发生在中新世后期 ( 6 .88± 0 .36至 8.75± 0 .2 5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喀喇昆仑 构造意义 岩石 断裂带
下载PDF
东准噶尔强应变构造带成矿系统的特征、成矿流体和热动力条件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高怀忠 张旺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9-374,共6页
东准噶尔强应变构造带形成于板块构造的特定部位 ,是不同级别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 ,控制着该区大部分内生金矿的分布 ,并构成了该区最重要的金成矿系统 .在洋壳俯冲和洋盆闭合阶段陆缘火山岩浆弧、残余海盆和俯冲带上形成的陆缘 -... 东准噶尔强应变构造带形成于板块构造的特定部位 ,是不同级别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 ,控制着该区大部分内生金矿的分布 ,并构成了该区最重要的金成矿系统 .在洋壳俯冲和洋盆闭合阶段陆缘火山岩浆弧、残余海盆和俯冲带上形成的陆缘 -火山碎屑沉积相、含碳质沉积相及混杂蛇绿岩块等是金丰度较高的地质体 ,构成了成矿系统潜在的矿源层 (体 ) .构造运动产生的和深部上升的热能是成矿系统中岩石强烈变形变质和Au活化的能源 .构造带内由于应力的差异驱动成矿流体从强烈挤压地段向相对低压的伸展区迁移 ,使金矿床 (点 )集中分布于二者过渡带附近 .矿体及矿脉则形成于构造带较晚阶段形成的次级断裂及裂隙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应变构造带 成矿系统 成矿流体 东准噶尔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带西段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鲁如魁 张国伟 +3 位作者 钟华明 夏军 童劲松 余小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2-761,共10页
变形岩石的磁组构参数Kmax、Kint、Kmin、P、T、F、L、E等可以用来定量地表征构造变形的形状及期次.本文通过对阿尔金断裂带(郭扎错—空喀山口段)中岩石磁组构特征分析,认为该断裂带具多期活动性,变形性状由早到晚依次表现为韧性、韧-... 变形岩石的磁组构参数Kmax、Kint、Kmin、P、T、F、L、E等可以用来定量地表征构造变形的形状及期次.本文通过对阿尔金断裂带(郭扎错—空喀山口段)中岩石磁组构特征分析,认为该断裂带具多期活动性,变形性状由早到晚依次表现为韧性、韧-脆性及脆性变形,应力机制为剪切以及带有剪切性质的拉伸和压扁,主应力方向为NNE-SSW和近SN向.磁组构特征还表明该断裂带两侧断块相对差异运动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而且它们所经历的构造期次以及各期活动的应力机制、影响程度也有明显区别.此外,磁组构数据显示阿尔金断裂带具有中间变形强、向两侧变形逐渐减弱的准对称特点,其早期变形具有由东往西逐渐减弱的变化规律.由磁组构揭示的应力应变特征与野外露头、显微构造和古应力测量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应力 应变 变形 阿尔金断裂带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根部地壳结构及流变学演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索书田 游振东 +2 位作者 钟增球 陈能松 桑隆康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33-646,共14页
在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运用物理学观点,研究和分析了秦岭造山带根部——大别前寒武纪变质地体的三维结构及流变学演化历史.通过现代及中—新元古代时期地壳流变学剖面的构筑,强调地壳流变学分层性及变质变形分解作用对中下地壳结... 在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运用物理学观点,研究和分析了秦岭造山带根部——大别前寒武纪变质地体的三维结构及流变学演化历史.通过现代及中—新元古代时期地壳流变学剖面的构筑,强调地壳流变学分层性及变质变形分解作用对中下地壳结构及地球动力学演化的控制作用.线状强应变带与透镜状弱应变域的规律组合,是秦岭造山带及其根部地壳结构的基本样式,并具尺度不变性.将古老中下地壳近3Ga的流变学演化历史划分为7个阶段,它们既反映了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间长期的运动及动力学过程,也代表了组成秦岭造山带地壳不同层次物质的流变行为和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地壳结构 流变学 秦岭
下载PDF
实践中发展的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亚东 张进江 王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209-217,共9页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发表以来,不断得到新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结果的验证,正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支持。岩石的变形行为取决于自身力学性质、构造层次(包括温度、压力、流体压力等因素)和应变速率。浅构造层次中平面菱网状构造和剖面共轭膝褶带...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发表以来,不断得到新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结果的验证,正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支持。岩石的变形行为取决于自身力学性质、构造层次(包括温度、压力、流体压力等因素)和应变速率。浅构造层次中平面菱网状构造和剖面共轭膝褶带,钝角面对缩短方向,受最大有效力矩准则控制,是对慢应变速率的构造响应。证明应变速率对变形行为的控制程度不亚于构造层次。韧、脆性构造的共存意味着构造演化过程为快、慢应变速率的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应变速率 膝褶带 菱网状构造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带磁组构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应涛 张国伟 +2 位作者 鲁如魁 谢晋强 郭泱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7-989,共13页
为了探究鲜水河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在野外构造、显微构造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296块构造岩定向样品的磁组构特征和热磁特征,结果显示样品的平均磁化率km值总体较小,属微弱磁性到弱磁性;热磁实验及其显微构造表明顺磁... 为了探究鲜水河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在野外构造、显微构造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296块构造岩定向样品的磁组构特征和热磁特征,结果显示样品的平均磁化率km值总体较小,属微弱磁性到弱磁性;热磁实验及其显微构造表明顺磁性的页硅酸盐(如黑云母)等矿物对糜棱岩类样品磁化率贡献较大;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总体较大,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构造变形强烈;磁化率椭球体形状参数T总体大于0,扁率E总体在1附近分布,说明鲜水河断裂带磁化率椭球体以扁圆形为主,整体上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进一步显示出鲜水河断裂带构造变形样式以剪切、压扁为主,伴有拉伸的构造变形,同时也反映出鲜水河断裂带多次变形的综合特征;最小磁化率主轴Kmin方位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和南段分别受近EW向和NE-SW向主压应力控制;同时Kmin方位及其倾伏角特征显示鲜水河断裂带总体以左行走滑剪切为主,北段两侧块体在鲜水河断裂带两次不同的构造活动时期,各自有一定的相对抬升,但抬升幅度均不大;南段则是SW块体相对NE块体抬升,抬升幅度较大;整个断裂带特征显示出鲜水河断裂带在向南发展逐渐转化为挤压构造,这可能与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逃逸受阻以及鲜水河断裂带与龙门山断裂带在此交接的地质背景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应变 热磁实验 鲜水河断裂带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陕西中部地区近年来重力和应变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戴王强 高好林 +3 位作者 窦玛丽 张国强 段文仓 阎俊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8,128,共5页
基于2001—2005年陕西中部地区重力观测资料和GPS区域应变资料,研究了其重力场和应变场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年来陕西中部重力场和应变场的变化整体趋势一致,都是西升东降,南升北降;2)在西侧靠近鄂尔多斯西南弧形断... 基于2001—2005年陕西中部地区重力观测资料和GPS区域应变资料,研究了其重力场和应变场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年来陕西中部重力场和应变场的变化整体趋势一致,都是西升东降,南升北降;2)在西侧靠近鄂尔多斯西南弧形断裂带处,重力和最大剪应变均为正高值,并呈压缩状态;而中东部局部地区尤其是口镇.关山断裂带附近,重力为负值,最大剪应变呈高值状态,并受面拉张的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中部 重力场 应变场 面应变 鄂尔多斯西南弧形断裂带
下载PDF
改进的虚裂纹闭合技术及其在复合材料脱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危银涛 杨挺青 +1 位作者 万志敏 杜星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8-312,364,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虚裂纹闭合技术 (VCCT)对轮胎带束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 )不同脱层长度下的应变能释放率进行了计算。将强制裂纹闭合的位移作为一种可变约束施加在变形后的裂纹尖端 ,约束反力作为裂纹尖端力计算 ,应变能释放率由裂纹尖端... 提出一种改进的虚裂纹闭合技术 (VCCT)对轮胎带束 (一种复合材料结构 )不同脱层长度下的应变能释放率进行了计算。将强制裂纹闭合的位移作为一种可变约束施加在变形后的裂纹尖端 ,约束反力作为裂纹尖端力计算 ,应变能释放率由裂纹尖端力和约束位移的乘积得到。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 ,在物理理解上直观 ,实施起来方便。本文应用该技术对带束脱层进行了断裂力学分析 ,给出了数值结果 ,并对带束的脱层寿命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裂纹闭合技术 轮胎带束 脱层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华北板块南缘的变形分解:洛南—栾川断裂带与秦岭北缘强变形带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宋传中 任升莲 +3 位作者 李加好 陈泽超 连芸 蔡志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189,共9页
秦岭洛南—栾川断裂带具有左旋斜向俯冲的运动学特征,其产状一般为107°/N∠65°。华南板块的俯冲方向为80°,俯冲角度为42°;华南板块运动方向为42°,运动方向与华北板块南部边界的夹角为65°,汇聚角25°... 秦岭洛南—栾川断裂带具有左旋斜向俯冲的运动学特征,其产状一般为107°/N∠65°。华南板块的俯冲方向为80°,俯冲角度为42°;华南板块运动方向为42°,运动方向与华北板块南部边界的夹角为65°,汇聚角25°。秦岭北缘强变形带内褶皱枢纽延伸方向为290°,与洛南—栾川断裂带存在15°的夹角。逆冲断层走向与褶皱的枢纽方向基本一致,大多数断层与洛南—栾川断裂带有相同的运动学极性,性质为左行平移逆断层。平移正断层走向主要为NE-SW,断层性质、展布方向、运动学特征与板块汇聚的应力作用方式吻合;片理、片麻理走向117°,与洛南—栾川断裂带走向夹角为10°。在垂直剪切带的剖面上,系统观察岩石变形特征,测量面理产状,进行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岩石非共轴递进变形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北缘强变形带内由南向北面理走向与剪切带走向的夹角逐渐增大,岩石剪应变量依次递减,造山带变形具有"三斜对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斜向汇聚 变形分解 递进变形 汇聚因子
下载PDF
基于变形分解与斜向汇聚理论的秦岭—大别造山带构造变形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传中 牛漫兰 刘国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9-726,共8页
板块汇聚碰撞过程中,常常造成应力矢量与板块边缘的非直交关系,导致平移分量和缩短分量的产生,它们并非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的产物;这种斜向汇聚产生大陆造山带的不对称扇型结构及花状构造,也可能是大陆增生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变形分... 板块汇聚碰撞过程中,常常造成应力矢量与板块边缘的非直交关系,导致平移分量和缩短分量的产生,它们并非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的产物;这种斜向汇聚产生大陆造山带的不对称扇型结构及花状构造,也可能是大陆增生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变形分解作用使得岩石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纯剪变形分量和单剪变形分量,且不受尺度控制;该理论常被应用于解释造山带尺度的许多构造问题,在秦岭造山带中进行变形分解和板块斜向汇聚研究,有望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变形分解 斜向汇聚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有限元法在轿车子午线轮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振华 李治国 +2 位作者 何豪明 陈弘 王友善 《轮胎工业》 CAS 2012年第1期15-21,共7页
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TYSYS轮胎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185/60R14轿车子午线轮胎进行分析。通过减小带束层和冠带层宽度进行方案修改并进行性能比较,同时分析了钢丝圈相对位置和形状对轮胎性能的影响。经轮胎实测验证表明,分析结果... 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TYSYS轮胎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185/60R14轿车子午线轮胎进行分析。通过减小带束层和冠带层宽度进行方案修改并进行性能比较,同时分析了钢丝圈相对位置和形状对轮胎性能的影响。经轮胎实测验证表明,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子午线轮胎 应变能 带束层 冠带层 钢丝圈 有限元法
下载PDF
V带传动中附加摩擦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有忱 马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7-40,共4页
应用弹性力学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分析了V带传动由于带拉力沿带轮槽变化而产生的附加摩擦力。该摩擦力有助于提高V带的传动能力。
关键词 三角皮带传动 应力 应变 带传动 摩擦力
下载PDF
造山带的网结状构造样式 被引量:11
19
作者 索书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共7页
网结状构造样式是造山带地壳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线状强应变带与夹持其间的透镜状弱应变域规律组合格式。这种网结状型式在几何学上具有尺度不变性,并具三维特征,理论分析和实际观察指出,这种网结状构造样式,是在应变软化作用及... 网结状构造样式是造山带地壳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线状强应变带与夹持其间的透镜状弱应变域规律组合格式。这种网结状型式在几何学上具有尺度不变性,并具三维特征,理论分析和实际观察指出,这种网结状构造样式,是在应变软化作用及变形分解作用控制下递进发育而成的,而造山带地壳结构的不均一性、组成造山带岩石的流变学特征以及变形物理环境,又是控制应变软化及变形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地体 网结状型式 造山带
下载PDF
剪切应变异常带近等距控矿模式——以粤西河台金矿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江建 林舸 +2 位作者 曾乔松 陈广浩 王京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463,共10页
本文研究了河台金矿富矿体的分布规律并对河台金矿与富矿体有关的热液成矿期进行了构造-流体成矿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河台金矿的富矿体在平面上表现为左阶近等距的分布规律;剖面上也表现为近等距的分布规律,并都有北东向侧伏的规律... 本文研究了河台金矿富矿体的分布规律并对河台金矿与富矿体有关的热液成矿期进行了构造-流体成矿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河台金矿的富矿体在平面上表现为左阶近等距的分布规律;剖面上也表现为近等距的分布规律,并都有北东向侧伏的规律。其中,据统计,河台金矿云西矿床相邻品位富集中心在侧伏方向上的距离为85~179m;河台金矿高村矿床相邻品位富集中心在侧伏方向上的距离为62~302m。剪切应变异常带是有利于发生剪切滑动与成矿的扩容区,且本区数值模拟产生的平面剪切应变异常带具有与富矿体分布特征一致的左阶近等距性。由此提出,剪切滑动之前剪切应变异常带的近等距性决定了剪切滑动后矿体的近等距性。以上控矿模式称为剪应变异常带近等距控矿模式。剪切应变异常带对矿体的控制可能形成于剪切应变异常带形成期的剪切滑动控矿及剪切应变异常带形成之后的微裂隙扩张控矿。将该模式控制的近等距性的矿体进行矿体统计分析预测,有望实现一定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台金矿 糜棱岩 近等距 控矿模式 剪切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