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滇主要断裂带应力应变积累速率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初步结果
1
作者 曹建玲 王辉 +2 位作者 刘晓霞 张晶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9-1852,共14页
川滇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断裂众多,强震活动频繁.了解主要活动断裂的应力应变积累速率对于评估该区的长期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文新建立川滇地区及其主要活动断裂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其中考虑了该区的岩石圈结构分层以... 川滇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断裂众多,强震活动频繁.了解主要活动断裂的应力应变积累速率对于评估该区的长期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文新建立川滇地区及其主要活动断裂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其中考虑了该区的岩石圈结构分层以及介质在水平和深度方向的不均匀性;采用1996—2018年的平均GPS水平速度场约束模型的侧边界,同时考虑川滇地块深部介质的拖曳力过程,模拟计算了构造加载作用下模型的动力学响应——区域变形特征和断裂的应力积累速率.模拟的位移场能很好拟合GPS观测的速度场,模拟的水平主应力方向在川滇块体和华南块体西缘与地震震源主应力方向相符,反映所建模型与模拟结果有较好的可信度.尝试将模拟的应力积累速率与基于GPS/GNSS观测的应变速率相结合,计算能反映区域地壳应变积累程度的弹性应变能密度分布;讨论了主要断裂带的背景应力、弹性应变能密度和库仑应力积累速率与M≥6.0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除了模型边界附近的应力奇异地带外,川滇其余地区1996年以来M≥6.0地震大多数发生在模拟应力积累速率高或次高的断裂带(段),以及弹性应变能密度积累速率中偏高的断裂带(段).在模拟的背景应力速率高而且库仑应力增长快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和鲜水河断裂带最南段,分别在本文写作和定稿阶段发生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6.1地震和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6.8地震.认为研究区具有类似高或者次高的模拟应力和弹性应变能密度积累速率、但至今无强震发生和记录的断裂带(段),潜在的地震危险性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黏弹性模型 有限元模拟 断层应力积累速率 弹性应变能密度 强震危险性
下载PDF
新疆及邻区现今GNSS变形特征与地震关系研究
2
作者 魏斌 陈长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429,共11页
基于GNSS观测数据,采用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了新疆及邻区的应变率张量特征,在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应变率分布以及1900—2022年M≥6.0地震分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GNSS应变率特征对强震地点的指示意义。通过构建三维弹性块体模... 基于GNSS观测数据,采用球面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了新疆及邻区的应变率张量特征,在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应变率分布以及1900—2022年M≥6.0地震分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GNSS应变率特征对强震地点的指示意义。通过构建三维弹性块体模型反演得到的区内主要断裂的运动变形特征,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对比分析了断裂运动变形特征与不同区域强震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山西段—帕米尔地区、阿尔金断裂带邻近地区呈现第二应变率高值特征,其中帕米尔构造结附近高值特性最明显;最大剪应变率方向在南天山西段—帕米尔地区主要为NE-NEE向,反映了该区以倾滑变形为主的特征。研究区域的M≥6.0地震主要分布在应变率高值区及其边缘,特别是帕米尔构造结东部地区的强震集中非常明显。区内断裂运动性质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除整体以挤压运动为主外,NE走向断裂带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NW走向的断裂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NE走向的柯坪、迈丹和那拉提断裂带与NW走向的克孜勒陶、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汇集的南天山西段和帕米尔西构造结东部地区强震密集分布,强震的震源机制类型与断层运动方式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应变率 块体模型 滑动速率 地震危险性 新疆
下载PDF
基于纤芯应变特征聚类的OPGW光缆风险辨识研究
3
作者 辛培哲 邹静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了解决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难以准确评估OPGW光缆风险的状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纤芯应变特征聚类的OPGW光缆风险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OPGW纤芯应变特征,包括OPGW光缆运行参数监测和OPGW纤芯应变相关参数特征。然后,以OPGW应力应变和布... 为了解决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难以准确评估OPGW光缆风险的状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纤芯应变特征聚类的OPGW光缆风险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OPGW纤芯应变特征,包括OPGW光缆运行参数监测和OPGW纤芯应变相关参数特征。然后,以OPGW应力应变和布里渊频移为特征参数,采用初始聚类中心优化K均值聚类实现OPGW光缆风险辨识。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OPGW的风险特性进行有效识别,有效支撑OPGW光缆的运行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GW光缆 风险辨识 纤芯应变 聚类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hamstring flexibility on 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 in sprinting 被引量:5
4
作者 Xianglin Wan Feng Qu +2 位作者 William E.Garrett Hui Liu Bing Yu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7年第3期283-289,共7页
Background:The effect of hamstring flexibility on the 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s in sprinting,until now,remained unknown,which limited our understanding of risk factors of hamstring muscle strain injury(hamstring i... Background:The effect of hamstring flexibility on the 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s in sprinting,until now,remained unknown,which limited our understanding of risk factors of hamstring muscle strain injury(hamstring injury).As a continuation of our previous study,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mstring flexibility and 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s in sprinting.Methods:Ten male and 1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Hamstring flexibility,isokinetic strength data,three-dimensional(3D)kinematic data in a hamstring isokinetic test,and kinematic data in a sprinting test were collected for each participant.The optimal hamstring muscle lengths and 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s in sprinting were determined for each participant.Results:The muscle strain of each of the 3 biarticulated hamstring muscles reached a peak during the late swing phase.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hamstring flexibility(0.1179 ≤ R2≤ 0.4519,p = 0.001) but not to hip and knee joint positions at the time of 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s.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s were not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genders.Peak muscle strains of biceps long head(0.071 ± 0.059) and semitendinosus(0.070 ± 0.055)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semimembranosus(0.064 ± 0.054).Conclusion:A potential for hamstring injury exists during the late swing phase of sprinting.Peak hamstring muscle strains in sprinting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hamstring flexibility across individuals.The magnitude of peak muscle strains is different among hamstring muscles in sprinting,which may explain the different injury rate among hamstring mus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摧毁灵活性 喻摧毁肌肉紧张损害 损害风险因素 肌肉 biomechanics 肌肉紧张 肌肉紧张损害
下载PDF
Seismic Strain Energy Release of Active Faults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5
作者 Liu Jie Zhao Genmo +1 位作者 Wu Zhonghai Li Jiacu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1期90-106,共17页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Gutenberg magnitude energy empirical formula and the Benioff seismic strain energy release curve,we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n seismic strain energy release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in the so...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Gutenberg magnitude energy empirical formula and the Benioff seismic strain energy release curve,we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n seismic strain energy release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ince 1500.This paper provides a periodic table of the earthquake strain energy release in the fault zones and the fault block areas.The study shows that seismic strain energy release is strong in the east and south,and weak in the west and north.The overall seismic strain energy release of the Yushu-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system is consistent with the quasi-periodic pattern.The seismic cycle of some fault zones and fault block areas shows synchroniz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The risk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current large release period of seismic strain energy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Local seismic risk analysis shows that seismic risk is very high on the Anninghe-Zemuhe and Xiaojiang fault zones.These dangerous zones need follow-up research.In future,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青藏高原 应变能 地震 南缘 青海
下载PDF
Microseismic Concentration Zones before and after the February 12,2014 M_S 7.3 Yutian Earthquake and the Possible Indication of an Earthquake Risk Zone
6
作者 Hu Chaozhong Chen Dan +2 位作者 Yang Panxin Xiong Renwei Li Zhangju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5年第2期169-175,共7页
Since 2001, there have occurred in succession the 2001 Kunlun Mountains M S8. 1earthquake,the 2008 Wenchuan M S8. 0 earthquake,the 2010 Yushu M S7. 1 earthquake and the 2012 Lushan M S7. 0 earthquake in the periphery ... Since 2001, there have occurred in succession the 2001 Kunlun Mountains M S8. 1earthquake,the 2008 Wenchuan M S8. 0 earthquake,the 2010 Yushu M S7. 1 earthquake and the 2012 Lushan M S7. 0 earthquake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Bayan Har block. By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strain release vari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Kunlun Mountains M S8. 1 earthquake in the same time length in the geodynamical related regions,we found that the seismic strain release was obviously enhanced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the Longmenshan area,Batang area,and the NS-trending valleys at the west of the Hot Spring Bas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first area,and the Yushu earthquake is related to the second area. After the earthquake rupture occurred on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on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Bayan Har Block,crustal materials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fault zone migrated to the southeast,leading to a concentration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e Longmenshan thrust belt, e ventually rupturing on the Longmenshan thrust belt. This earthquake case illustrates that seismicity enhancement zones are possibly prone to long-term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After the M S7. 3 earthquake in Yutian,Xinjiang on February 12,2014,earthquake frequency and seismic strain release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junction area between th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 tectonic belt and the Altun Tagh fault zone,whe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long-term seismic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区 地震后 集中区 东昆仑断裂带 龙门山地区 微震 应变释放 地震活动增强
下载PDF
无菌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梁悦怡 温海楠 +3 位作者 孙立红 张盼 刘焱超 谢守军 《临床检验杂志》 2023年第11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患者无菌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从血液、胸腔、腹腔等无菌部位培养物分离出的真菌菌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 目的探讨患者无菌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从血液、胸腔、腹腔等无菌部位培养物分离出的真菌菌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等方法进行鉴定。酵母菌采用ATB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检测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利用东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5株真菌菌株主要由酵母菌(169/175,96.57%)和丝状真菌(6/175,3.43%)构成,白念珠菌是IFI最常见致病菌(91/175,52.00%)。单因素分析显示,入住ICU、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热带念珠菌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与感染热带念珠菌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降钙素原(PCT)是IFI患者预后不良的可靠预测指标。药敏结果显示多数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株出现唑类交叉耐药的现象。结论临床需重视非白念珠菌,尤其是重视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及交叉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无菌部位 菌种分布 危险因素 耐药
下载PDF
应变型抗争:风险社会下都市青年维权新样态——对长租公寓爆雷事件中一起协商案例的分析
8
作者 赵雅倩 梁延润雨 王芳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22,共15页
作为青年群体在大城市中主要的租房形式,长租公寓颠覆了传统的房屋租赁模式,其爆雷导致的无责任主体维权事件是风险社会特有的产物。随着抗争场域中外界风险要素的复杂多变,都市青年在维权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抗争样态,现有解释框架对新样... 作为青年群体在大城市中主要的租房形式,长租公寓颠覆了传统的房屋租赁模式,其爆雷导致的无责任主体维权事件是风险社会特有的产物。随着抗争场域中外界风险要素的复杂多变,都市青年在维权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抗争样态,现有解释框架对新样态的解释力稍显式微“。应变型抗争”指的是抗争主体以明确的抗争目标为导向,不依附于特定的抗争工具,根据抗争对象和场域变化适时做出的理性选择,本质上是将抗争的时间性、过程性和多元性共同纳入抗争整个考察过程中,填补了现有抗争框架的解释缝隙。其中,在无责任主体风险中,都市青年群体“应变型抗争”的表现涵盖抗争目标的转变和抗争策略的应变两个部分;风险社会中不确定性的增加、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多变的互动策略则共同构成了都市青年“应变型抗争”的外部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型抗争 风险社会 都市青年租客 维权 长租公寓 爆雷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作用下埋地管道轴向应变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辉 胡海涛 +1 位作者 谢越 麻宏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为了保证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下管道的稳定运作,根据热-弹塑性理论,创建了滑坡碎屑纵向作用条件下埋地管道的应变分析模型,对不同滑坡碎屑流长度、宽度和厚度条件下埋地管道轴向应变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碎屑流尺寸对管道轴向... 为了保证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下管道的稳定运作,根据热-弹塑性理论,创建了滑坡碎屑纵向作用条件下埋地管道的应变分析模型,对不同滑坡碎屑流长度、宽度和厚度条件下埋地管道轴向应变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碎屑流尺寸对管道轴向拉压应变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滑坡厚度、长度、宽度.通过分析径厚比、管壁减薄和管道埋深等结构参数对轴向拉伸应变的影响规律,发现管道轴向最大拉压应变随着坡度、埋土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小;管道的壁厚减薄与管道轴向拉压应变呈正相关,管道埋深与之呈负相关;从管道结构参数对管道最大轴向拉压应变影响的影响程度来看,依次为管道埋深、管壁减薄、径厚比.适当增加滑坡碎屑流作用条件下的管道埋深可以减小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应变分析模型 轴向拉压应变分布规律 轴向应变影响规律 滑坡碎屑流灾害作用风险
下载PDF
高速跑时下肢双关节肌做功特性及拉伤风险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运健 刘宇 +3 位作者 傅维杰 魏书涛 伍勰 李庆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0-66,共7页
目的:建立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及下肢骨骼肌肉系统模型,量化快速跑时下肢双关节肌长度速度变化及应力变化,并进一步量化单位面积功率及做功总量,从生物力学视角分析短跑运动员下肢双关节肌做功特性及拉伤风险。方法:采集优秀短跑运动员高... 目的:建立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及下肢骨骼肌肉系统模型,量化快速跑时下肢双关节肌长度速度变化及应力变化,并进一步量化单位面积功率及做功总量,从生物力学视角分析短跑运动员下肢双关节肌做功特性及拉伤风险。方法:采集优秀短跑运动员高速跑时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建立下肢神经肌肉骨骼模型和下肢肌肉功能模型,进行下肢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计算受试下肢肌肉功能参数变化,结合最优化算法量化单块肌肉应力变化,进而分析单块肌肉单位面积功率和做功总量。结果与结论:双关节肌应力峰值、长度峰值、收缩速度峰值和做负功单位面积功率峰值均显著高于其他下肢单关节肌;腓肠肌在支撑前期被拉长的情况下对抗较大外负荷(高应力值)离心收缩,且出现做负功的单位面积功率峰值,拉伤风险极高;腘绳肌在摆动末期和支撑前期处于较大程度拉伸且应力值高,在摆动中期的屈髋伸膝阶段快速做负功(出现单位面积功率峰值),均易被拉伤;股四头肌的拉伤时相为摆动前期的伸髋屈膝阶段,股四头肌在此阶段一直做负功且出现做负功的单位面积功率峰值;双关节肌在一个完整步态中所做负功总和(负功积累)显著高于其他单关节肌。此外,双关节肌在步态某些阶段,同时对两个关节分别做负功和正功。本研究通过单块肌肉力学负荷相关指标为分析下肢双关节肌肉在快速跑时拉伤风险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跑 双关节肌 拉伤风险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火电厂锅炉管内壁氧化皮脱落风险预警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玺 杜保华 +10 位作者 王大鹏 赵晋松 薛晗光 王忠杰 李崇晟 马瑞瑞 刘振宇 李耀君 孙靖初 杜军 王存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3,共4页
为预防火电厂锅炉高温受热面管蒸汽侧氧化皮脱落堵塞,在对氧化皮脱落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ARMITT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确定模型关键参数,设计出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锅炉管氧化皮脱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火电厂锅炉... 为预防火电厂锅炉高温受热面管蒸汽侧氧化皮脱落堵塞,在对氧化皮脱落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ARMITT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确定模型关键参数,设计出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锅炉管氧化皮脱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火电厂锅炉管氧化皮脱落风险预警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预测结果与现场割管检测的结果基本吻合。该系统可用于锅炉管内壁氧化皮脱落倾向较大的机组,对脱落高风险区域进行预警,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受热面管 氧化皮 应变 脱落风险 预警系统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萍 刘丁 +1 位作者 余志海 陈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734-736,共3页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菌株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医院 2 0 0 0年 7~ 12月间 5 2例患者 ESBL s阳性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 1∶ 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产 ESBL s菌株引发医院感染率占34.90 % ,病死率为 5...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菌株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医院 2 0 0 0年 7~ 12月间 5 2例患者 ESBL s阳性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 1∶ 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产 ESBL s菌株引发医院感染率占34.90 % ,病死率为 5 .76 %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 ;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为呼吸道插管、泌尿道插管、免疫抑制药、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结论 有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要严密监测有无感染发生 ,缩短住院时间 ,尽量减少插用导尿管及其他插管 ,谨慎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免疫抑制剂均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医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南京市2014年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勇 马福宝 +4 位作者 汪志国 高君 于静 冷红英 吴昀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对南京市辖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做好维持无脊灰和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提供依据。方法从人群免疫情况、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对辖区分别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进行风险评估。... 目的对南京市辖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做好维持无脊灰和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提供依据。方法从人群免疫情况、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对辖区分别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浦口区、栖霞区和雨花台区为高风险地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和江宁区为中风险地区,六合区、溧水区和高淳区为低风险地区。结论南京市辖区尤其是高风险地区应及时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加强疫情监测,科学有效地防控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野毒株 输入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腘绳肌拉伤可变危险因素的筛选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东河 宋磊刚 +1 位作者 李增明 母春雷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0-72,90,共4页
目的:对腘绳肌拉伤可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主要危险因素,为损伤预防指明方向。方法:以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过单侧腘绳肌拉伤将其分为未受伤组(18人)和受伤组(10人);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肌... 目的:对腘绳肌拉伤可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主要危险因素,为损伤预防指明方向。方法:以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过单侧腘绳肌拉伤将其分为未受伤组(18人)和受伤组(10人);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两组学生两膝关节进行屈伸测试,得到两组学生的腘绳肌峰力矩、腘绳肌最佳力矩角度、股四头肌峰力矩、股四头肌最佳力矩角度、股四头肌峰力矩与腘绳肌峰力矩比值(Q/H),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伤组伤侧腘绳肌峰力矩明显小于健侧(P<0.05),伤侧Q/H显著大于健侧和未受伤组(P<0.05)。伤侧腘绳肌最佳力矩角度大于健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及建议:腘绳肌最佳力矩角度、腘绳肌峰力矩、Q/H可以作为腘绳肌拉伤的预测指标,建议选择适当的力量练习以预防腘绳肌拉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绳肌 拉伤 危险因素 峰力矩 最佳力矩角度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闭锁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腊月 李玉江 +3 位作者 张风霜 陈长云 尹海权 贾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7-479,共13页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本3·11地震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郯城以北的段落闭锁程度有所减弱,中南段东部地区主张应变率增强,处于拉张状态;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应变积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013~2017最新一期反演结果显示莒县以北断层闭锁程度仍较高,闭锁深度较深,为右旋挤压亏损,是1668年郯城地震的未破裂段;莒县以南到泗洪附近断层闭锁程度较低,无滑动亏损积累;泗洪以南到嘉山段断层闭锁程度较高,是历史地震的未破裂段,同时该地区小震不活跃,易于应力积累,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断层闭锁 滑动亏损 应变积累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2013-2018年徐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布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贾彤 张海晴 +3 位作者 魏素梅 黄海滨 刘成永 张礼茂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892-897,共6页
目的探究2013-2018年徐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分布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地区各医疗机构所有疑似NTM病而转诊至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并被确诊的患者97例,作为感染组,分离出... 目的探究2013-2018年徐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分布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地区各医疗机构所有疑似NTM病而转诊至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并被确诊的患者97例,作为感染组,分离出NTM菌株97株,对标本进行抗酸染色,PCR-反向点杂交,行分枝杆菌培养,并进行菌群菌种鉴定。分析NTM感染患者的性别、治疗史和户籍类型分布。选取同时期诊断为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者136例,作为对照组。对NTM感染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确诊NTM感染97例,分离出7种分枝杆菌,感染率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40.2%、鸟分枝杆菌24.7%、堪萨斯分枝杆菌12.4%、龟分枝杆菌10.3%、脓肿分枝杆菌8.2%、浅黄分枝杆菌3.1%和戈登分枝杆菌1.0%。男性鸟分枝杆菌感染率(17.5%比7.2%)和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率(10.3%比2.1%)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一年化疗患者胞内分枝杆菌和鸟分枝杆菌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有抗菌药物史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枝杆菌在城镇和农村户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户籍(OR=4.67,95%CI:2.66~8.20)、支气管扩张(OR=5.59,95%CI:3.19~12.33)、薄壁空洞(OR=4.16,95%CI:2.10~8.22)、吸烟史10~20年(OR=3.38,95%CI:1.76~6.47)、吸烟史>20年(OR=3.23,95%CI:1.68~6.19)、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弱阳性(OR=6.56,95%CI:3.59~11.99)、化疗史(OR=7.52,95%CI:2.46~23.02)、抗菌药物史(OR=2.96,95%CI:1.70~5.13)、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OR=5.11,95%CI:2.35~11.15)、饮用生水(OR=1.99,95%CI:1.09~3.61)和接触禽类史(OR=4.31,95%CI:2.47~7.51)是NTM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TM感染者中,男性和化疗患者更易感染胞内分枝杆菌和鸟分枝杆菌,且农村户籍、薄壁空洞、吸烟史(>10年)、PPD弱阳性、化疗史、抗菌药物史、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饮用生水和接触禽类史是NTM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分布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道感染菌监测及耐药感染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莉 薛永朝 +1 位作者 单晓萍 陈朝旺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和耐药感染因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37株菌株进行细菌鉴别,采用kb法药敏试验观察耐药率和分析可能造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我院ICU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种...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和耐药感染因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37株菌株进行细菌鉴别,采用kb法药敏试验观察耐药率和分析可能造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我院ICU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种格兰阴性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高危因素主要为年龄、住院时间、住院次数、COPD病史、气管切开、深静脉导管、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次数、留置胃管等。结论我院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呼吸道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多重耐药菌的合理监测和重视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控制医院内感染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综合医院ICU老年败血症危险因素和耐药菌谱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蓉 陈俊 +3 位作者 周小洁 朱椰凡 潘景业 李庆兴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ICU老年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21例老年败血症。结果有严重基础病与高危因素占95.84%(20/21)。高危因素包括介入性诊治、滥用抗药菌物、呼... 目的探讨ICU老年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21例老年败血症。结果有严重基础病与高危因素占95.84%(20/21)。高危因素包括介入性诊治、滥用抗药菌物、呼吸机的使用等;21例中G-菌9例(42.86%);G+菌9例(42.86%);真菌6例(28.57%)。细菌对常用抗菌药耐药严重。结论老年败血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G-菌有下降的趋势,但仍是老年败血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和真菌感染率明显增多;防治ICU老年败血症的关键在于及早治疗基础疾病,预防高危因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败血症 危险因素 耐药菌株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含凹陷油气管道应变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健 雷铮强 +2 位作者 王富祥 杨辉 李明菲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5年第5期59-62,共4页
为对含凹陷的油气管道进行更合理的完整性评价,采用有限元法模拟管道在承受外部岩石挤压时的应变分布,讨论凹陷深度、管道壁厚和挤压体大小等参数对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最大等效应变随凹陷深度增大而增大;在同样深度条件... 为对含凹陷的油气管道进行更合理的完整性评价,采用有限元法模拟管道在承受外部岩石挤压时的应变分布,讨论凹陷深度、管道壁厚和挤压体大小等参数对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最大等效应变随凹陷深度增大而增大;在同样深度条件下,管壁较厚处的凹陷最大等效应变较大;挤压体半径越大,凹陷的轮廓越光滑,应变集中程度越小;管材等级对等效应变的影响很小.该方法和结论可用于改进凹陷评价方法和风险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凹陷 完整性评价 失效 风险排序 应变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低温季节混凝土浇筑仓表面应力应变监测试验及反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瞿立新 黄耀英 +3 位作者 周宜红 高祥泽 周绍武 李金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1,64,共6页
结合西南某建设中的混凝土坝工程,通过在混凝土浇筑仓表面埋设多向应变计组及无应力计,监测低温季节混凝土表面应力应变状态。首先对无应力计实测值建立统计模型反演热膨胀系数从而分离出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然后根据应变计组实测应变,... 结合西南某建设中的混凝土坝工程,通过在混凝土浇筑仓表面埋设多向应变计组及无应力计,监测低温季节混凝土表面应力应变状态。首先对无应力计实测值建立统计模型反演热膨胀系数从而分离出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然后根据应变计组实测应变,结合无应力计测值获得实际应力,最后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场、应力场反馈分析,并统计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试件劈拉强度,进行开裂风险判断。分析表明,该混凝土坝浇筑仓低温季节保温效果好,总体开裂风险较小,但需要重视揭开保温被时段以及新浇筑预冷混凝土对下层混凝土冷击产生的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浇筑仓 低温季节 应力应变监测 开裂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