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cal Behaviors of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Strata-bound Skarns and Related Deposits:A Case Study of the Dongguashan Cu(Au)Deposit,Anhu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LINGQicong LIUCongq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in the altered marbles, massive skarns and ores, as well as garnet and quartz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behaviors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t is demo...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in the altered marbles, massive skarns and ores, as well as garnet and quartz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behaviors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igh-field-strength (HFS) elements Zr, Hf, Th and Nb were immobile while other trace elements were mobil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skarns and related deposits. REE and ore-forming elements such as Cu and Ag in hydrothermally-altered marbles and skarns were provided primarily by hydrothermal fluids. In the direction transverse of the strata, the more deeply the marbles were altered, the higher the total REE abundance and the larger the negative Eu anomalies would be.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skar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marbles, but the former are distinguished by much higher REE contents and more remarkable negative Eu anomalies. Those patterns were apparently not inherited from the marble protolith, but were controlled by garnets, which were determined by the hydrothermal solutions involved in the infiltration metasomatism.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are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slightly right-hand dipping REE patterns, being enriched in LREE and having strong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The uptake of REE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 during the growth of garnet crystals resulted in the garnets having similar REE patterns to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Based 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REE in skarn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hosting strata, w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port path and pattern of the fluid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skarns and their related deposits. REE geochemistry investigation can help elucidate the genesis of skarns and skarn-relate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REE strata-bound skarn Dongguashan deposit Anhui China
下载PDF
层控夕卡岩及有关矿床形成过程的稀土元素行为——以安徽冬瓜山矿床为例 被引量:26
2
作者 凌其聪 刘丛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00,共9页
对安徽省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中穿层方向上不同蚀变程度的大理岩、顺层方向上距岩体远近不同但垂向深度相近的块状石榴子石夕卡岩及其主矿物石榴子石、不同演化阶段的石英及矿石等到的REE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穿层... 对安徽省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中穿层方向上不同蚀变程度的大理岩、顺层方向上距岩体远近不同但垂向深度相近的块状石榴子石夕卡岩及其主矿物石榴子石、不同演化阶段的石英及矿石等到的REE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穿层方向上,大理岩被交代的程度愈深其稀土总量(∑REE)愈高,Eu负异常愈显著;尽管,夕卡岩全岩的REE分布模式与原岩(大理岩)相似,但前者的稀土总量(∑REE)远高于后者,且Eu异常更为显著,显然不是继承原岩的REE特征所致,而是受控于其主矿物石榴子石的REE特征,后者又由参与交代作用的岩浆热液REE所决定;热液中的REE具有缓和右倾型分布模式、LREE富集、较显著的Eu负异常等基本特征;石榴子石晶体基本承袭了热液的REE特征。REE的空间变化特征结合地层的构造特征可以揭示夕卡岩及相关矿体形成过程中流体的输运路径及输运方式。REE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层控夕卡岩及其相关矿床形成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REE行为 流体地球化学 层控夕卡岩 稀土元素 铜矿床 金矿床 成矿环境
下载PDF
层控夕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的元素活动性及质量迁移——以铜陵冬瓜山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凌其聪 刘丛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4,共8页
应用改善了的质量平衡方程研究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成矿系统的元素活动性及质量迁移 ,结果表明 :系统中Zr,Hf,Y和Nb为不活动元素 ,其余均为活动元素。主量元素中仅CaO为迁出组分 ,其质量迁移量为 84% ,其余均为带入组分 ,带入量最... 应用改善了的质量平衡方程研究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成矿系统的元素活动性及质量迁移 ,结果表明 :系统中Zr,Hf,Y和Nb为不活动元素 ,其余均为活动元素。主量元素中仅CaO为迁出组分 ,其质量迁移量为 84% ,其余均为带入组分 ,带入量最大的SiO2 的质量迁移量高达 2 3 84% ;稀土元素均为带入组分 ,其中 ,中稀土较轻稀土和重稀土的活动性更强 ;其它微量元素中 ,带入序列由强到弱为 :Cr→Ta→Sn→Th,迁出序列由强至弱依次为 :U→Sb→Ni→Sr→Ba→Rb→Co→W ;成矿元素Cu和Ag为带入组分 ,其中Cu的带入量最大 ,质量迁移量高达 1 2 0 0 %。本文还得出两点具普适性认识 :①稀土元素较其它微量元素对体系条件的变化更为敏感 ,且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能更好地示踪地质地球化学过程。②不同元素在不同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差异极大 ,仅凭经验判定某一元素为不活动元素往往不可靠。因此 ,在开展质量平衡研究时 ,首先采用适当方法确认体系的不活动元素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前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夕卡岩型矿床 成矿系统 元素活动性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滇西羊拉矿区层状铜矿床复合成因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俊 李文昌 +6 位作者 曾普胜 尹光候 王彦斌 王勇 余海军 董涛 胡永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9,共13页
滇西羊拉矿区里农矿段层状铜矿体产于于与扩张有关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含矿岩系内部含中泥盆统至下二叠统构造岩块,但成因上具相似性,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半深海环境。矿体寄主岩石主要为富铁的矽卡岩,多个矿体呈... 滇西羊拉矿区里农矿段层状铜矿体产于于与扩张有关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含矿岩系内部含中泥盆统至下二叠统构造岩块,但成因上具相似性,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半深海环境。矿体寄主岩石主要为富铁的矽卡岩,多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向西缓倾,延伸大于2km,受到地层层位的控制,矿体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体的接触关系并不明显,与传统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里农矿段最具代表性的2、5号层状矿体及其围岩进行了岩石矿物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具同生沉积特征,含矿矽卡岩富铁,远高于正常接触交代矽卡岩。推断本区矽卡岩化应广泛作用于里农组和江边组中上段各类岩石,这样铁能够从原生矿层中的黄铁矿、胶黄铁矿得到补充。δEu与铜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可能说明矽卡岩化对矿体不同程度的叠加富集作用。里农层状铜矿床的成因可概述为:新古生代拉张背景下海底喷流热水活动形成了里农原生硫化物层状矿体,层状矿体与赋矿火山—沉积岩在空间上共存,印支期岛弧花岗闪长岩对原生层状矿体进行了不同程度叠加改造富集,形成了矽卡岩富厚矿体,因此认为羊拉层状矿床为具层控特征的复合成因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铜矿 矽卡岩 层控矿床 云南德钦羊拉矿区
下载PDF
地质流体的输运-化学反应与成矿作用微观机制研究——以安徽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凌其聪 刘丛强 鲍征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1,共7页
以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质模型,运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理论将其转化成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刻划矿质在断裂—多孔介质体系中输运-化学反应演化规律的解析解。研究揭示冬瓜山矿... 以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质模型,运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理论将其转化成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刻划矿质在断裂—多孔介质体系中输运-化学反应演化规律的解析解。研究揭示冬瓜山矿床的成矿微观机制为:成矿流体受外力的驱动在断裂-多孔隙复杂介质的输运过程中,由平流、动力弥散、扩散作用与交代反应、溶解-沉淀反应相互耦合作用而成矿。介质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动力学参数是矿体的空间分布及规模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模拟结果合理地解释了矿体的空间展布、矿石品位及矿石结构构造的空间变化特征等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本研究显示,一旦成矿过程的基本动力学参数能确定,可预测成矿的位置、矿体长度、厚度及贫富变化的规律,显示动力学研究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为研究复杂介质中矿床形成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流体 输运-化学反应 成矿作用微观机制 安徽 冬瓜山 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
下载PDF
铜陵天马山硫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俞沧海 袁小明 《矿产与地质》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天马山硫金矿床的矿体分为层状矿体、接触带矿体和穿层矿体。层状矿体和穿层矿体受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地层层位和层间断裂控制。接触带矿体受接触带控制 ,具矽卡岩型矿体典型特征。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控制 。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因 硫金矿床 层控矽卡岩型 铜陵地区
下载PDF
南岭东段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3
7
作者 肖惠良 陈乐柱 +5 位作者 鲍晓明 范飞鹏 周延 姚正红 武玲 吴涵宇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1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南岭东段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钨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实施钨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找到了一批具有中大型远景的与花岗岩有关的新类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别是在复式岩体中的花岗岩型新类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简称"体中体&q... 南岭东段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钨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实施钨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找到了一批具有中大型远景的与花岗岩有关的新类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别是在复式岩体中的花岗岩型新类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简称"体中体"式钨钼多金属矿床)和受中、上泥盆统地层控制的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不仅实现了南岭东段地区找矿新突破,而且对整个南岭乃至我国华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找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南岭东段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找矿新成果,通过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建立了南岭东段地区钨锡多金属矿成矿模式,提出了南岭东段地区今后钨锡多金属矿找矿方向应重点注意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有关的"体中体"式钨钼多金属矿床和中、上泥盆统控制的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 成矿模式 找矿方向 南岭东段
下载PDF
安徽省青阳县百丈岩钨钼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文广 孙乘云 +1 位作者 狄勤松 蔡晓兵 《安徽地质》 2007年第2期90-94,104,共6页
百丈岩钨钼矿床为安徽省“十五”期间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取得重要成果的4个金属矿床之一,是在过去的老矿点基础上经进一步工作查明的中型钨钼共生的层控夕卡岩型矿床。该矿床主要受燕山期细粒花岗岩外接触带下震旦统蓝田组层位控制... 百丈岩钨钼矿床为安徽省“十五”期间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取得重要成果的4个金属矿床之一,是在过去的老矿点基础上经进一步工作查明的中型钨钼共生的层控夕卡岩型矿床。该矿床主要受燕山期细粒花岗岩外接触带下震旦统蓝田组层位控制,从蓝田组一段至蓝田组四段均有矿体分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近平行互相叠置。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并分析了找矿方向,指出细粒花岗岩岩舌突进蓝田组围岩也即背斜的倾没部位以及矿床外围北东方向是找矿的有利部位,可作为今后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夕卡岩型 鸲钼共生矿 细粒花岗岩 蓝田组 百丈岩
下载PDF
福建政和铁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强 薛卫冲 《地质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647-652,共6页
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闽东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建瓯—遂昌上古台拱与浙闽粤沿海断陷交接处。矿体产于晚震旦世—早古生代稻香组与铁山混染正长岩及燕山晚期枫林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以及接触带围岩一侧的顺层裂... 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闽东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建瓯—遂昌上古台拱与浙闽粤沿海断陷交接处。矿体产于晚震旦世—早古生代稻香组与铁山混染正长岩及燕山晚期枫林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以及接触带围岩一侧的顺层裂隙之中。矿体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主要受地层产状及接触带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部分呈脉状。矿石品位较高,以铅锌矿石为主,次为黄铜铅锌矿石和铅锌磁铁矿石。矿床物质来源于地层、岩体特别是沉积岩中的火山质夹层。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侵入岩体与稻香组 成矿物质 矿床成因 层控矽卡岩型 铁山 福建政和
下载PDF
福建马坑铁(钼)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分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志 张承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9-1354,共16页
马坑大型铁(钼)矿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黄龙组(C2h)灰岩和林地组(C1l)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铁矿与矽卡岩密切共生,但矿床成因尚存在争议。本文就马坑铁矿矽卡岩进行了矿物学特征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矽卡岩矿... 马坑大型铁(钼)矿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黄龙组(C2h)灰岩和林地组(C1l)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铁矿与矽卡岩密切共生,但矿床成因尚存在争议。本文就马坑铁矿矽卡岩进行了矿物学特征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矽卡岩矿物组合主要为辉石、石榴子石和钙蔷薇辉石,退化蚀变岩矿物组合为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等。单斜辉石以透辉石和钙铁辉石为主,仅存在少量锰钙辉石;似辉石为钙蔷薇辉石和蔷薇辉石;石榴子石端元成分以钙铁榴石为主,钙铝榴石少量;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相对较氧化的条件下。马坑铁矿的矽卡岩是由热流体沿灰岩与碎屑岩之间层间构造破碎带交代形成的,铁矿石大部分产于矽卡岩内,磁铁矿多稍晚于矽卡岩,不仅广泛交代矽卡岩,而且还直接交代灰岩、砂岩等围岩,呈交代结构;主矿体下盘常出现厚层石英岩,碎屑岩也出现了明显的交代,矽卡岩分带现象普遍,与典型矽卡岩矿床特征一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马坑铁矿矿床类型应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分带 电子探针分析 层控 马坑铁(钼)矿床
下载PDF
贵池黄山岭层控矽卡岩及铅锌矿床成因 被引量:8
11
作者 邱瑞龙 《安徽地质》 1994年第3期10-18,共9页
黄山岭层控矽卡岩为钙铝榴石矽卡岩,为奥陶系汤头组泥灰岩经热接触变质作用生成。铅锌矿体叠加在层控矽卡岩之上,成矿作用与富钾钙碱性岩浆岩密切相关的热液活动有关。成矿物质以岩浆热液来源为主,兼有变质热水活化转移的同生沉积矿源。
关键词 层控矽卡岩 铅锌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青阳县百丈岩钨钼矿床中斑岩型(浸染状)钼矿体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克友 《安徽地质》 2008年第3期185-188,共4页
青阳县百丈岩钨钼矿床中斑岩型(浸染状)钼矿体发育在层控夕卡岩型钨钼矿含矿层位之下的花岗岩中。岩体与夕卡岩型钨钼矿的底板呈侵入接触关系,接触界面与岩层面呈小角度相交,岩体在平面上呈舌状分布。发现的斑岩型(浸染状)钼矿体厚度大... 青阳县百丈岩钨钼矿床中斑岩型(浸染状)钼矿体发育在层控夕卡岩型钨钼矿含矿层位之下的花岗岩中。岩体与夕卡岩型钨钼矿的底板呈侵入接触关系,接触界面与岩层面呈小角度相交,岩体在平面上呈舌状分布。发现的斑岩型(浸染状)钼矿体厚度大,对扩大矿床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今后皖南地区钼矿找矿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夕卡岩型鸽钼矿 斑岩型(浸染状)钼矿
下载PDF
冬瓜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小明 《有色矿山》 2003年第3期1-3,12,共4页
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可分为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铜金属量达100万t,受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和岩体控制。斑岩型矿体位于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规模可达中型,含矿岩体是包村岩体和青山脚岩体,岩性为石英二... 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可分为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铜金属量达100万t,受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和岩体控制。斑岩型矿体位于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规模可达中型,含矿岩体是包村岩体和青山脚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斑)岩,矿化蚀变作用强烈,形成了环(带)状矿化蚀变,矿化富集部位发生在石英—钾长石化带内。不同类型矿体组成了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成矿系列。冬瓜山矿床东南侧深部有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山铜矿床 层控矽卡岩型矿体 斑岩型矿体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广西西大明山罗维矿区层状矽卡岩的发现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珩清 付伟 +8 位作者 冯佐海 龙明周 李源宾 李伟 岳小军 郑剑锋 李赛赛 李程 文仕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2-720,共9页
罗维矿床位于广西西大明山复式背斜东端,是一个新近探明的中-大型钨铋多金属矿床。通过钻探,在矿区深部发现了一套产状非常稳定的矽卡岩层,此套矽卡岩并非发育在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而是分布在远离隐伏岩体400~550 m的寒武系小内冲组地... 罗维矿床位于广西西大明山复式背斜东端,是一个新近探明的中-大型钨铋多金属矿床。通过钻探,在矿区深部发现了一套产状非常稳定的矽卡岩层,此套矽卡岩并非发育在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而是分布在远离隐伏岩体400~550 m的寒武系小内冲组地层内。该矽卡岩层在垂向上至少发育7段,与地层交互发育,单层厚度从数十厘米到数米不等,形成稳定的层状或似层状形态。矽卡岩的内部分带非常明显,从中心到边部依次出现绿帘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辉石矽卡岩、辉石矽卡岩和斑点状角岩。矽卡岩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和绿泥石等矿物组合,且在矽卡岩中赋存着白钨矿、辉铋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辉钼矿等大量的金属矿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以钙铝榴石(Gro=71%~89%)为主,而辉石则为透辉石(Di=47%~75%)类型。研究认为,罗维矿区的矽卡岩属于钙质矽卡岩,矽卡岩矿物中的Fe^(2+)/Fe^(3+)值(Fe^(2+)/Fe^(3+)=0.03~1.05、K_p=1.72~4.82)指示了成岩期属于一种较强酸性的还原环境。此外,罗维矿区矽卡岩的矿物化学组分特征与全球典型的还原型含钨矽卡岩具有良好的类比性,指示了矿区具有良好的钨矿勘查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矽卡岩 白钨矿 罗维矿区 西大明山 广西
下载PDF
安徽省庐枞盆地龙桥铁矿床深部辉长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欧邦国 刘一男 +1 位作者 洪浩澜 张维 《安徽地质》 2016年第3期179-181,193,共4页
龙桥铁矿床是安徽省庐枞矿集区中大型铁矿床。矿床主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三叠系东马鞍山组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岩、泥质粉砂岩和石英砂岩中,前人研究认为矿区内正长岩侵入体与成矿关系密切。随着龙桥矿床的生产勘探,在矿区0线井下... 龙桥铁矿床是安徽省庐枞矿集区中大型铁矿床。矿床主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三叠系东马鞍山组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岩、泥质粉砂岩和石英砂岩中,前人研究认为矿区内正长岩侵入体与成矿关系密切。随着龙桥矿床的生产勘探,在矿区0线井下巷道开拓发现了辉长闪长岩侵入体。辉长闪长岩岩体呈岩株状产出,被正长岩体穿切破坏,靠近矿体部位发育透辉石矽卡岩化蚀变。辉长闪长岩主要造岩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角闪石较少,根据矿物组合将其定名为辉长闪长岩。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辉长闪长岩与可能与铁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而正长岩为成矿期后破矿岩体,研究结果为龙桥铁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盆地 龙桥铁矿床 辉长闪长岩 层控矽卡岩矿床
下载PDF
贵池铜山铜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22
16
作者 俞沧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6,共5页
铜山铜矿床矿化类型可划分为层状含铜黄铁矿型、含铜角砾岩型、含铜夕卡岩型和含铜斑岩型。控矿因素为地层、岩浆岩及构造 ,其中层间断裂与接触带构造是主要的容矿构造。铅、硫、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温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和热液主要... 铜山铜矿床矿化类型可划分为层状含铜黄铁矿型、含铜角砾岩型、含铜夕卡岩型和含铜斑岩型。控矿因素为地层、岩浆岩及构造 ,其中层间断裂与接触带构造是主要的容矿构造。铅、硫、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温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和热液主要来源于铜山岩体 ,矿床成因为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因素 容矿构造 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 成因 成矿作用
下载PDF
龙桥铁矿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立文 《安徽地质》 1992年第3期37-45,共9页
本文从热液蚀变的矿化特征,对岩矿原岩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大量矽卡岩矿物以及其它矽卡岩矿化特征,从而否定了过去对容矿原岩的看法,认为容矿原岩为灰岩,通过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判别了铁质来源于热液,并与其深部的石英正长岩有关,成矿是以... 本文从热液蚀变的矿化特征,对岩矿原岩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大量矽卡岩矿物以及其它矽卡岩矿化特征,从而否定了过去对容矿原岩的看法,认为容矿原岩为灰岩,通过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判别了铁质来源于热液,并与其深部的石英正长岩有关,成矿是以灰岩层间角砾构造为导向,其顶底板泥质粉砂岩为屏蔽,矿液沿灰岩层运移、沉淀而生成的透镜层状铁矿体。因此提出本矿为一内生层控矽卡岩型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矽卡岩型铁矿 矿床成因 安徽龙桥
下载PDF
安徽省青阳县高家塝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19
18
作者 蒋其胜 余传舟 黄伟平 《安徽地质》 2009年第4期251-254,共4页
安徽省青阳县高家塝钨矿床赋存于青阳岩体北东缘接触带附近,是安徽省目前探明的规模最大的层控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本文着重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等方面阐述分析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关键词 层控夕卡岩型 白钨矿 安徽青阳
下载PDF
安徽铜陵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科学基地建设
19
作者 何宏杰 张宇 《安徽地质》 2014年第3期182-186,共5页
安徽铜陵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典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重要产地,铜陵具有的优越的成矿条件、丰富的资源储量及找矿前景;最早在东汉时期,这里便开始了铜的生产,并设有炼铜场。唐、宋、元、明、清历代至现在一直在开采,具备丰富历史... 安徽铜陵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是我国典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重要产地,铜陵具有的优越的成矿条件、丰富的资源储量及找矿前景;最早在东汉时期,这里便开始了铜的生产,并设有炼铜场。唐、宋、元、明、清历代至现在一直在开采,具备丰富历史和完整地质勘查资料和成熟采、选、冶理论技术,具备了建立科学基地研究的各项条件。通过对安徽铜陵典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科学基地各项综合因素分析,在矿产最丰富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建立安徽铜陵矽卡岩型—层控矽卡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科学基地,为安徽甚至全国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成为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科普旅游及发展经济的综合性科研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研究基地 矽卡岩型 层控矽卡岩型 斑岩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