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Strategy, 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斌开 林毅夫 Lin Wanp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年第1期5-20,共16页
Analyzing the reasons for the lag in urbanization and the persistent widening of the urban- rural income gap in China from the viewpoint of govern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we find that the government's strategy of e... Analyzing the reasons for the lag in urbanization and the persistent widening of the urban- rural income gap in China from the viewpoint of govern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we find that the government's strategy of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ntensive sectors has resulted in a relative fall in labor demand in urban areas and thus delayed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hampered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into urban areas and widene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Using the technology choice index (TCI) to measure the degree to which government policy is biased towards capital-intensive sectors, this paper conducts empirical tests of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hypotheses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or 1978-2008. We further find that changes in China's urban-rural income gap conform to a U-curve pattern, i.e.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come gap first decreases then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strategy heavy industry URBANIZATI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赶超战略论析——以“一五”时期毛泽东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王淑平 王茶生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22-28,共7页
“一五”时期,为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非常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与此同时,它还产生了巨大成效,使中国... “一五”时期,为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非常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与此同时,它还产生了巨大成效,使中国抓住了当时的历史机遇,大大缩短了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此,站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全面深入总结这一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对我们在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农业集体化 社会主义改造
下载PDF
外部性与重工业优先发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姚洋 郑东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9,共17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均为内生决定的动态模型,同时考虑重工业投资和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通过比较分散经济下和社会计划者经济下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投资,分析私人对重工业投资是否不足,以此来考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 本文建立了一个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均为内生决定的动态模型,同时考虑重工业投资和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通过比较分散经济下和社会计划者经济下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投资,分析私人对重工业投资是否不足,以此来考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否合理。由于生产方式越迂回,生产效率越高,重工业投资具有正的技术外部性和正的金融外部性;由于消费者偏好多样性,轻工业投资具有正的金融外部性。重工业投资的外部性始终超过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所以私人对重工业投资不足。如果不考虑补贴造成的扭曲效应,需要一直对重工业投资进行补贴,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和重工业投资的外部性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对重工业投资的补贴应该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外部性 金融外部性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下载PDF
20世纪新中国经济重心西移与西北工业的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敏 杨明东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29-134,共6页
研究20世纪新中国经济重心的两次西移对西北工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历史比较分析,认为西北工业的发展与这一时期中国政府进行的以"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战略两次大规模西移有直接的关系.并由此决定... 研究20世纪新中国经济重心的两次西移对西北工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历史比较分析,认为西北工业的发展与这一时期中国政府进行的以"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战略两次大规模西移有直接的关系.并由此决定了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突出了以国防工业为重点的重工业化结构的特点,加快了西北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战略西移 西北工业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 重工业化
下载PDF
重化工业阶段贵州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晓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6-69,共4页
贵州经济发展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结构性落后。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阶段对贵州而言是一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及时抓住机遇,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采取正确的产业政策和所有制优化调整政策... 贵州经济发展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结构性落后。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阶段对贵州而言是一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及时抓住机遇,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采取正确的产业政策和所有制优化调整政策,在结构调整中做大做强贵州的支柱产业,对贵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经济 重化工业阶段 工业发展 抓住机遇 结构调整 战略选择 所有制 重大 科学 机遇期
下载PDF
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少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1-36,共6页
建国初期,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制约,新中国确定了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运用政权力量作特定的制度安排,从而衍生出传统经济体制的内在结构,即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型纵向筹资... 建国初期,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制约,新中国确定了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运用政权力量作特定的制度安排,从而衍生出传统经济体制的内在结构,即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型纵向筹资机制、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机制、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这种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体制,曾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起过重要的推进作用,因而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当其历史使命终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重工业优先 计划经济体制
下载PDF
试析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2
7
作者 江业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 新中国 历史背景 制度形成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试析 计划经济体制 户籍制度 历史渊源
下载PDF
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形成背景、主要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储成仿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1-26,共6页
中国工业化以“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起点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不同的思考从理论上看,中国工业化道路一开始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与列宁进一步归纳和发展... 中国工业化以“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起点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不同的思考从理论上看,中国工业化道路一开始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与列宁进一步归纳和发展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密切相关。朝鲜战争的爆发加速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形成保证重点、均衡发展是“一五”时期所实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最显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重工业 形成背号 主要经验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我国城乡二元财政的形成与一元化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颂东 《西部论坛》 2014年第1期9-18,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我国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建立了城乡二元税制,并采取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制度,使农民的税收负担比城市居民的税收负担重,而农村居民享有的公共品比城市居民少,加速了城乡二元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我国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建立了城乡二元税制,并采取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制度,使农民的税收负担比城市居民的税收负担重,而农村居民享有的公共品比城市居民少,加速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进。进入工业化中期,我国及时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城乡二元税制不复存在;同时通过一系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体制也不复存在,但财政分配的城乡二元性还存在。二元财政制度的一元化,并不意味着长期二元财政制度的结果可以立即得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公共服务差距依然会长期存在。加速城乡一体化,政府还应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城乡二元财政支出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财政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税收对比度 二元财政支出对比度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工业化 资本积累 农业税 二元公共品供给制度 工业反哺农业
下载PDF
论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形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延春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15,共6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原因在于初始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二元供给体制是建国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选择的结果,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和政策决策者对农民落后性的认识是这种二元体制...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原因在于初始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二元供给体制是建国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选择的结果,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和政策决策者对农民落后性的认识是这种二元体制形成的制度环境。因此,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真正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彻底改变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改变对传统"小农"的认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城乡二元体制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统筹城乡发展
下载PDF
1953~1978年间中国工业化战略探析
11
作者 王乾厚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2-64,共3页
:1 953~1 978年间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但这一战略并不适合当时中国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 ,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 ,因而在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劳动就业、消费水... :1 953~1 978年间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但这一战略并不适合当时中国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 ,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 ,因而在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劳动就业、消费水平、经济波动等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战略 资金积累方式 重工业优先发展 中国 经济 1953年 1978年 产业结构
下载PDF
试论我国农业合作化加速的原因
12
作者 王永华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381-385,389,共6页
探讨了我国农业合作化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认为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本身孕育着深刻的矛盾 .随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推行 ,同落后的农业之间发生尖锐的矛盾 ,而农业合作化当时被视作解决它们矛盾的基本途径 ,随着矛盾的日益发展 。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学术争呜 工业化 经济建设
下载PDF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原因
13
作者 黄华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22-23,33,共3页
建国初期 ,我国工业化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战略 ,选择这一战略的原因是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 ,苏联工业化道路成功的示范效应 ,受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影响。“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建... 建国初期 ,我国工业化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战略 ,选择这一战略的原因是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 ,苏联工业化道路成功的示范效应 ,受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影响。“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国选择优先发展工业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是正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工业化
下载PDF
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传导机制——基于城市化和金融发展角度的再检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秋运 马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9,共12页
基于城市化和金融发展的双重视角,试图借助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实施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渐趋扩大的机制。研究发现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还存在短期的负向协整关系,... 基于城市化和金融发展的双重视角,试图借助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实施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渐趋扩大的机制。研究发现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还存在短期的负向协整关系,这表明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在长期会扩大收入不平等,而在短期则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其源于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长期具有两种效应:既可以降低城市化水平而扩大收入不平等,又能通过降低金融发展水平而缩小收入不平等,前者的效应更强。而短期内,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仅能通过降低金融发展水平而减缓收入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 收入不平等 新结构经济学
下载PDF
对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卫东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以单纯的经济因素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当时、现在和将来都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建国初期 重工业 优先发展战略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军事因素 国际环境
下载PDF
赶超战略的起源:殖民、制度与威权体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秋运 李思静 +2 位作者 魏智武 杨冀轩 李致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6,109,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别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说”和“国际价格波动说”。一个经济体的被殖民历史以及独立后的威权体制才是决定赶超战略实施的主要原因,其中威权体制具有决定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别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说”和“国际价格波动说”。一个经济体的被殖民历史以及独立后的威权体制才是决定赶超战略实施的主要原因,其中威权体制具有决定作用。一方面,公共资源由少数政治精英掌握提高了赶超战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威权体制下的官员激励机制难以确保经济信息的有效传达,这进一步造成了赶超战略的持续。实证研究发现,政治体制的威权程度越高,则该经济体推行赶超战略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在拥有殖民经历的经济体样本中,该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超战略 威权体制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
下载PDF
山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
17
作者 马飞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7年第3期5-7,共3页
论述了山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这些难点主要表现在:战略指导思想与内容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经济结构的制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结构 山西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原因探析
18
作者 马海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第8期9-12,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发展战略,中共领导层最初曾有过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想法,但最终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确定,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多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共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发展战略,中共领导层最初曾有过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想法,但最终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确定,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多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共同作用促成的。必要性主要有新中国当时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充满风险的外贸形势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示范效应。可能性主要有苏联对华援助的确定、中国资源丰富、中国共产党严密有力的组织体系和超强的执行能力。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新中国彻底扭转了旧中国留下的工业基础极度薄弱的局面,从此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优先发展重工业 必要性 可能性
下载PDF
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 被引量:67
19
作者 姚洋 郑东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40,共15页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本文的出发点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研...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本文的出发点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最优补贴期限和补贴率。本文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校准,然后做了两个政策实验,一是中国实行平衡发展战略,二是中国实行适当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并将其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实际结果下居民的效用贴现和低于平衡战略下的效用贴现和;但是,如果我们实行最优赶超战略,那么,实行补贴的时间短于实际发生的情形,而且补贴率低于实际水平,同时,居民的效用贴现和比平衡战略下的还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转型 两阶段最优控制法 校准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战略逻辑——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论述为中心 被引量:4
20
作者 伍山林 李宗圆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34,共16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针对我国国情并且借鉴列宁和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以及苏联工业化经验,毛泽东提出以"三个并举"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思想体系。基于首重安全和兼顾发展的战略逻辑,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凭借...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针对我国国情并且借鉴列宁和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以及苏联工业化经验,毛泽东提出以"三个并举"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思想体系。基于首重安全和兼顾发展的战略逻辑,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凭借这一战略,我国到改革开放前建立了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效率偏低和结构失衡等问题。这种战略逻辑分析有助于理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工业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有助于把握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战略方向,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要对学术界关于工业化战略的一些评论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再评论,有助于理解习近平"两个不能否定"的科学论断和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工业化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 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