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and skin lipids based on molecular docking techniques
1
作者 REN Weishuo WULAN Tuya +4 位作者 DAI Xingxing ZHANG Yingying JIA Mingyue FENG Minfang SHI Xinyuan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tructural types of volatile oil compo-nents(VOCs)and skin lipid molecules;and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volatile oil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VOCMM)as pene...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tructural types of volatile oil compo-nents(VOCs)and skin lipid molecules;and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volatile oil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VOCMM)as penetration enhancers.Methods In this study;210 different structural types of VOC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VOCMM penetration enhancer database;and the molecular dock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three main lipid molecules of skin:ceramide 2(CER2);cholesterol(CHL);and free fatty acid(FFA).Each VOC was docked individually with each lipid molecule.Cluster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nding energy of VOCs and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s.Nine specific pathogen-free(SPF)Sprague Dawley(SD)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Nootkatone;and 3-Butylidenephthalide groups for in vitro percutaneous experi-ments;with three rats in each group.The donor pool solutions were 3%gastrodin;3%gas-trodin+3%nootkatone;and 3%gastrodin+3%3-butylidenephthalide;respectively.The pen-etration enhancing effects of VOCs with higher binding energy were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12-hour cumulative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gastrodin(Q12;µg/cm²).Results(i)Most of the VOCs were non-hydrogen bonded to the hydrophobic parts of CHL and FFA;and hydrogen bonded to the head group of CER2.Among them;sesquiterpene ox-ides showed the most pronounced binding affinity to CER2.The VOCs with 2-4 rings(in-cluding carbon rings;benzene rings;and heterocycles)demonstrated stronger binding affini-ty for three skin lipid molecules compared with the VOCs without intramolecular rings(P<0.01).(ii)According to the cluster analysis;most of the VOCs that bond well to CER2 had 2-3 intramolecular rings.The non-oxygenated VOCs were bonded to CER2 in a hydrophobic manner.The oxygenated VOCs were mostly bonded to CER2 by hydrogen bonding.(iii)The results of Franz diffusion cell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Q12 of Control group was 260.60±25.09µg/cm2;and th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of gastrodi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Nootkatone group(Q12=5503.00±1080.00µg/cm²;P<0.01).Th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of gastrodin was also increased in 3-Butylidenephthalide group(Q12=495.40±56.98µg/cm²;P>0.05).(iv)The type of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in VOCs was also an influencing factor of binding affinity to CER2.Conclusi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VOC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in the VOCMM and three skin lipid molecules in the stratum corneum were investigated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n this paper.This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data support for the screening of volatile oil-based penetration enhancers;and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penetration-enhancing mechanism of volatile 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ateria medica Volatile oil stratum corneum lipids Transdermal penetration-enhancing effects Molecular docking Ceramide 2(CER2) Penetration enhancers
下载PDF
脂质链长度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夏欣(综述) 姚志荣(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导致AD的重要原因。皮肤最外层的脂质基质角质层(stratum corneum,SC)对皮肤屏障功能的维系至关重要。大量研究显示,角质层脂质...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导致AD的重要原因。皮肤最外层的脂质基质角质层(stratum corneum,SC)对皮肤屏障功能的维系至关重要。大量研究显示,角质层脂质含量降低、链长度缩短、神经酰胺(ceramide,CER)亚类水平改变以及炎症反应等都会影响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本文就角质层脂质链长度与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层脂质 脂肪酸链长度 皮肤屏障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Specificity in the alteration of lesional and non-lesional skin lipids in atopic dogs
3
作者 Iuliana Popa Jacques Portoukalian Marek Haftek 《World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The present paper is in the same time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alterations of lipids in the stratum corneum(SC) of atopic dogs and a review of data based on our publications. Knowing the importance... The present paper is in the same time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alterations of lipids in the stratum corneum(SC) of atopic dogs and a review of data based on our publications. Know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 barrier function for against pathogens in atopic dermatitis, we show for the first time a detailed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lipid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me amount of proteins in the successive layers of canine SC taken using tape stripping and their specificity as compared to humans. Also we show new results concerning th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for proteinbound ceramides, and for the other lipids in involved and non-involved skin areas in atopic dogs. We show how a topical or oral treatment can restore the SC lipid 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 the barrier integrity by upregulating the biosynthesis of protein-bound ceram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PIC DERMATITIS DOGS GLUCOSYLCERAMIDE lipidS CERAMIDE stratum corneum
下载PDF
油酸经皮促透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褚爱武 崔跃红 +1 位作者 刘文波 姜少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皮肤角质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 ,而角质层类脂在角质层的屏障功能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透皮促进剂油酸导致角质层类脂形态上的变化及其降低表皮屏障功能的机理。 10 %的油酸 丙二醇应用于雄性Wistar大鼠的表皮 ... 皮肤角质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 ,而角质层类脂在角质层的屏障功能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透皮促进剂油酸导致角质层类脂形态上的变化及其降低表皮屏障功能的机理。 10 %的油酸 丙二醇应用于雄性Wistar大鼠的表皮 2h ,标本用四氧化钌固定后 ,电镜观察表明由于油酸的作用导致角质层类脂膜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破坏了其类脂膜的有序结构并在角化细胞间隙中形成大量腔隙。表明透皮促进剂油酸的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角质层类脂膜结构及在角质层细胞间形成腔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层类脂膜 透皮促进剂 油酸 四氧化钌 皮肤角质层 治疗 药物吸收 经皮促透作用 微观机理
下载PDF
化学促进剂与鼠角质层脂质相互作用的ATR-FTIR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志慧 周雪琴 +3 位作者 许晶 姚康德 刘东志 张玉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5,共2页
The mechanism of enhancers (methanol,chloroform,azone and thiozone) was studied in vitro in mouse stratum corneum (SC).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TR-FTIR) was applied ... The mechanism of enhancers (methanol,chloroform,azone and thiozone) was studied in vitro in mouse stratum corneum (SC).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TR-FTIR) was applied to monitor the wavenumber shifts of CH2 stretching absorbance as well as the lipid content in the SC,which were used as criteria to explain the effect of the enhancers on mouse SC.The FTIR spectra record that treatment with these four enhancers would result in significant shifts toward higher wavenumber at vasCH2 and vsCH2 and the integration areas of vasCH2 and vsCH2 decrease when treatment of methanol and choloroform.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four enhancers could increase the gauche conformational isomer content of lipid CH2,made the lipid in the SC a more fluid state,thus the resistance of drug transdermal delivery was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反射付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 鼠角质层 化学促进剂 脂质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表皮屏障影响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姜少军 潘敏鸿 +2 位作者 吴晋蓉 刘晓红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对裸鼠表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裸鼠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浸泡0、3、6和12 h,标本分别经锇酸和四氧化钌固定,在电镜下观察海水浸泡后裸鼠表皮角质层损伤的变化规律。结果:表皮经海水浸泡后,角质层结...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对裸鼠表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裸鼠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浸泡0、3、6和12 h,标本分别经锇酸和四氧化钌固定,在电镜下观察海水浸泡后裸鼠表皮角质层损伤的变化规律。结果:表皮经海水浸泡后,角质层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上部角质细胞间空腔形成,角质细胞剥脱;四氧化钌固定后的标本显示角质层脂质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表现为角质细胞间隙中出现异常的排列紊乱的絮凝块状电子致密或透明物质,脂质膜状结构异常并在膜结构间形成腔隙,上述改变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其变化愈明显。结论:海水浸泡可引起表皮角质层脂质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表皮屏障的损伤,本实验结果可为海战训练以及长期海上作业或渔业生产的防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角质层脂质 超微结构 屏障功能 四氧化钌
下载PDF
角质层及其类脂对雌二醇经皮渗透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平其能 孙国庆 刘国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29,共6页
采用扩散装置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测定,辅以FTIR和DSC技术,研究了雌二醇(OE)在角质层、去脂角质层、表皮以及活性表皮中的渗透性质和分配性质,分析角质层及其类脂在亲脂性药物经皮渗透中的作用。实验表明角质层是该类药物渗透的屏障,O... 采用扩散装置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测定,辅以FTIR和DSC技术,研究了雌二醇(OE)在角质层、去脂角质层、表皮以及活性表皮中的渗透性质和分配性质,分析角质层及其类脂在亲脂性药物经皮渗透中的作用。实验表明角质层是该类药物渗透的屏障,OE在其中的渗透速度受到角质层通透性和药物在角质层分配系数的双重控制,而OE从角质层转运至活性表皮的过程不成为限速因素。角质层的屏障性质仅部分来源于角质层类脂,而角质层细胞膜产生的阻力则是角质层屏障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质层类脂同时又可能是OE扩散的途径,该类物质通过对亲脂性药物增溶、提高后者在角质层中的分配产生影响。促进剂1,8-桉油精(1,8-CN)对OE的促渗作用也部分地依赖于角质层类脂的存在,通过一种可逆的物理相互作用改变类脂途径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层 类脂 雌二醇 扩散系数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对裸鼠表皮角质层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晋蓉 吴波 +1 位作者 周晓军 姜少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270nm~320nm)照射对裸鼠表皮角质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裸鼠经剂量为0.15J/cm2的UVB照射,取材后经多聚甲醛、锇酸和四氧化钌固定后分别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UVB照射后,表皮细胞...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270nm~320nm)照射对裸鼠表皮角质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裸鼠经剂量为0.15J/cm2的UVB照射,取材后经多聚甲醛、锇酸和四氧化钌固定后分别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UVB照射后,表皮细胞发生改变,表现为表皮增厚并具有一定时间滞后性,即照射后24h和48h未见明显改变,而在72h可见明显增厚。电镜观察显示紫外线照射后72h角质层脂质正常的板层状膜性结构消失,呈现出排列紊乱的中等电子致密絮凝块状结构。照射后96h变化更为明显,可查见角质层角化不全,在其细胞间隙内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空泡和指纹样结构。结论:UVB照射可导致表皮角质层的形态学变化并有一定时间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角质层脂质 超微结构 皮肤屏障
下载PDF
角质层及其类脂对5-氟脲嘧啶经皮渗透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平其能 孙国庆 刘国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924-930,共7页
采用离体皮肤扩散等技术研究了5-Fu在人皮肤各层次中的渗透性质和1,8-CN对药物渗透及皮肤热转变的影响。实验表明5-Fu在皮肤各层次中有相近分配系数,但扩散性质不同。角质层、全皮层、脱脂角质层和去角质层全皮扩散系数依次为1.32×... 采用离体皮肤扩散等技术研究了5-Fu在人皮肤各层次中的渗透性质和1,8-CN对药物渗透及皮肤热转变的影响。实验表明5-Fu在皮肤各层次中有相近分配系数,但扩散性质不同。角质层、全皮层、脱脂角质层和去角质层全皮扩散系数依次为1.32×10^(-7),1.01×10^(-7),1.37×10^(-6)和54.09×10^(-6)cm^2/h。用1,8-CN处理上述皮肤样品12h后,5-Fu在各组织的分配均减少,角质层和全皮的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对去脂角质层和去角质层全皮的通透性无明显影响。结合DSC分析证明,角质层是5-Fu经皮渗透的重要屏障,类脂对5-Fu的扩散和1,8-CN的增效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层 5-氟脲嘧啶 差热分析
下载PDF
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对角质层脂质超微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少军 周晓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用裸鼠作为实验动物对化学刺激性物质导致角质层脂态的变化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裸鼠表皮经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处理后 ,样品用四氧化钌固定。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由于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的刺激作用导致角质层脂质形态的变化、角质层脂... 本文用裸鼠作为实验动物对化学刺激性物质导致角质层脂态的变化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裸鼠表皮经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处理后 ,样品用四氧化钌固定。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由于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的刺激作用导致角质层脂质形态的变化、角质层脂质的抽提以及在角质细胞之间形成腔隙。结果表明四氧化钌对角质层脂质有良好的固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氯化苯甲烃铵 超微结构 角质层脂质膜 化学刺激物质 四氧化钌 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溶济汽油对作业工人皮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晓东 金锡鹏 王侠生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研究溶剂汽油对职业人群的皮肤损害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1配对调查方法和高效薄层层析技术,对溶剂汽油接触组与对照组各52名工人的皮肤健康状况和皮脂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接触组皮肤光泽度、弹性明显下降,皮肤角化度、皮肤干... 研究溶剂汽油对职业人群的皮肤损害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1配对调查方法和高效薄层层析技术,对溶剂汽油接触组与对照组各52名工人的皮肤健康状况和皮脂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接触组皮肤光泽度、弹性明显下降,皮肤角化度、皮肤干燥程度及指甲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皮肤皲裂、脆甲最为常见。接触组皮脂中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长期接触溶剂汽油,对皮肤与指甲有损害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溶剂汽油致使皮脂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气油 皮肤 皮肤损害 职业病
下载PDF
板层状鱼鳞癣病人角质层脂质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少军 周晓军 陈洁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94-596,共3页
本文采用四氧化钌固定法电镜下观察板层状鱼鳞癣病人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结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板层状鱼鳞癣病变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主要表现为脂质膜的层数增多、膜状结构破坏及腔隙形成。结果表明四氧化钌固... 本文采用四氧化钌固定法电镜下观察板层状鱼鳞癣病人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结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板层状鱼鳞癣病变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主要表现为脂质膜的层数增多、膜状结构破坏及腔隙形成。结果表明四氧化钌固定法将为阐述某些鳞屑性皮肤病的结构标记和病理机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状鱼鳞癣 角质层 脂质膜 超微结构 四氧化钌
下载PDF
有序排列的类脂双层膜体外构筑、稳定性与经皮促渗关系
13
作者 胡新 焦元元 +2 位作者 陈旭 侯新朴 赵玉英 《中南药学》 CAS 200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研究脂膜稳定性与经皮促渗作用之间的关系,寻求模拟皮肤角质层的体外简易模型,为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一种迅速、客观的方法。方法 以卵磷脂、胆固醇为基本膜材,在聚四氟乙烯小孔上构筑有序分子排列的双层脂膜(BLM),通过膜电阻Rm、膜电... 目的 研究脂膜稳定性与经皮促渗作用之间的关系,寻求模拟皮肤角质层的体外简易模型,为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一种迅速、客观的方法。方法 以卵磷脂、胆固醇为基本膜材,在聚四氟乙烯小孔上构筑有序分子排列的双层脂膜(BLM),通过膜电阻Rm、膜电容Cm、膜寿命tm的变化研究表面活性剂时脂膜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与体外促渗作用的相关性。结果 选定的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吐温-80和阴离子型胆酸钠、去氧胆酸钠)均明显干扰了BLM的稳定性,并与体外对水杨酸钠的促渗效果具明显相关性。结论 以类脂双层膜BLM作为角质层模型可以用来评价透皮促进剂的促渗能力,但此模型需要有更多的促渗剂和药物作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才能最终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排列 类脂双层膜 体外构筑 稳定性 经皮促渗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裸鼠表皮角质层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焱 周晓军 +1 位作者 孙桂勤 姜少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 :观察皮肤角质细胞间脂质的形态结构。 方法 :裸鼠表皮分别用四氧化钌和锇酸固定后电镜下观察裸鼠表皮角质层脂质的超微结构。 结果 :经四氧化钌和锇酸固定后的标本均能显示表皮颗粒层中被膜颗粒的结构 ,但分泌于角质层与颗粒层... 目的 :观察皮肤角质细胞间脂质的形态结构。 方法 :裸鼠表皮分别用四氧化钌和锇酸固定后电镜下观察裸鼠表皮角质层脂质的超微结构。 结果 :经四氧化钌和锇酸固定后的标本均能显示表皮颗粒层中被膜颗粒的结构 ,但分泌于角质层与颗粒层之间的被膜颗粒内含物 ,特别是角质细胞间脂质的膜状结构 ,只能用四氧化钌固定后才能观察到。 结论 :角质层脂质以其独特的结构组合分布于角质细胞间隙之中。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膜颗粒 角质层脂质 表皮屏障 四氧化钌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神经酰胺脂质体——含角质层脂质膜的脂质体 被引量:5
15
作者 Rudi Wajda 孙莉明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
角质层的渗透屏障大多是由饱和脂质如神经酰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它是物质交换的有效阻隔并防止皮肤干燥。神经酰胺脂质体(Cerasomes)是一种脂质体,它的膜是由最重要的角质层脂质组成的。神经酰胺脂质体作为类皮肤膜的来源,它... 角质层的渗透屏障大多是由饱和脂质如神经酰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它是物质交换的有效阻隔并防止皮肤干燥。神经酰胺脂质体(Cerasomes)是一种脂质体,它的膜是由最重要的角质层脂质组成的。神经酰胺脂质体作为类皮肤膜的来源,它能加快受损屏障层的再生、降低皮肤刺激,并且它还提供了将角质层脂质应用于化妆品中简单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酰胺 脂质体 角质层 质膜 脂肪酸组成 皮肤干燥 物质交换 皮肤刺激 胆固醇 化妆品 屏障 渗透
下载PDF
不同配比生理性脂质对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谈益妹 王学民 +3 位作者 樊国彪 阮靖 张永华 曹旖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用ConeofixR粘贴皮肤角质的方法,观察粘贴前后经表皮失水率(TEWL值)、角质层厚度(SCT值)和密度(SCD值)的变化来比较不同生理性脂质配比屏障修复剂对角质层屏障功能和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在33名健康女性受试者上背部连续两天用Coneo... 目的:用ConeofixR粘贴皮肤角质的方法,观察粘贴前后经表皮失水率(TEWL值)、角质层厚度(SCT值)和密度(SCD值)的变化来比较不同生理性脂质配比屏障修复剂对角质层屏障功能和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在33名健康女性受试者上背部连续两天用ConeofixR粘贴皮肤,分别在粘贴3片、6片、10片前后检测TEWL值、在粘贴10片前后检测SCT值和SCD值。第8天涂抹4种生理性脂质配比屏障修复剂和5%甘油保湿霜两次,第9天再次检测。结果:涂抹神经酰胺和胆固醇为主的生理性脂质屏障修复剂处Coneofi xR粘贴3片前后的TEWL值无差异显著性(P>0.05);且在粘贴6片、10片前后TEWL值的增加较其它试验物小;涂抹神经酰胺为主的屏障修复剂处的SCT值在用CorneofixR粘贴10片后减小最小,而SCD值增加最大,涂抹5%甘油保湿霜处反之。结论:短期使用以神经酰胺为主的生理性脂质屏障修复剂对于皮肤受到胶带粘贴等物理性损伤的防护作用在四种配方中最优;SCT值和SCD值从检测角质层完整性和粘合力的角度评价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屏障 角质层完整性 角质层粘合力 生理性脂质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角质类脂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雪花 于黎鹏 +1 位作者 杨君 杨跃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22-1826,共5页
目的:制备氢化可的松角质类脂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氢化可的松角质类脂脂质体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观形态;通过葡聚糖凝胶微柱测定包封率;用激光散色法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以大鼠皮肤为渗透... 目的:制备氢化可的松角质类脂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氢化可的松角质类脂脂质体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观形态;通过葡聚糖凝胶微柱测定包封率;用激光散色法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以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透皮扩散仪测定氢化可的松角质类脂脂质体的体外透皮累积渗透量和皮肤滞留量。结果:氢化可的松角质类脂脂质体粒径均匀且圆整,粒径为(433.90±30.71)nm,Zeta电位为(-33.09±1.86)m V,包封率为(40.32±1.56)%,p H值为(5.77±0.03);角质类脂脂质体的体外经皮渗透率为(10.87±0.76)μg·cm-2·h-1,为普通脂质体的1.91倍;12 h后皮肤中药物滞留量为(3.31±0.15)μg·cm-2,显著高于普通脂质体。结论:氢化可的松角质类脂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可有效促进氢化可的松的经皮渗透,为氢化可的松经皮给药新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角质类脂脂质体 理化性质 经皮渗透
原文传递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经皮给药研究中角质层脂质模型搭建及其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树芳 尹倩倩 +1 位作者 史新元 乔延江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6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经皮给药系统成为近年来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热点,皮肤角质层脂质的屏障功能是限制其开发应用的最大因素。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成功搭建了角质层脂质模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组成比为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2:2:... 经皮给药系统成为近年来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热点,皮肤角质层脂质的屏障功能是限制其开发应用的最大因素。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成功搭建了角质层脂质模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组成比为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2:2:1的模型不仅能够合理地解释皮肤角质层的屏障特性,并具备应对水合程度、离子强度和pH变化的很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深入阐明经皮给药系统与胞间脂质层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对于经皮给药系统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屏障功能 计算机模拟 角质层脂质模型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基于药物-皮肤的相互作用探究盐酸特比萘芬体外透皮特性
19
作者 郭世奇 赖蓉蓉 +4 位作者 罗炜璇 曾瑶 卢易 肖婷 徐月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考察盐酸特比萘芬的体外透皮特性,探究盐酸特比萘芬与皮肤的相互作用,基于药物-皮肤相互作用阐明盐酸特比萘芬透皮特性的机制。方法比较盐酸特比萘芬经皮渗透及其皮内滞留以及在皮肤各层的分布;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 目的考察盐酸特比萘芬的体外透皮特性,探究盐酸特比萘芬与皮肤的相互作用,基于药物-皮肤相互作用阐明盐酸特比萘芬透皮特性的机制。方法比较盐酸特比萘芬经皮渗透及其皮内滞留以及在皮肤各层的分布;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拉曼光谱研究药物与皮肤的相互作用,并对药物与角质层角蛋白及脂质的相互作用进行计算机模拟和计算。结果盐酸特比萘芬经皮渗透后高滞留低渗透,滞留的药物多分布于角质层。盐酸特比萘芬与角质层中脂质和角蛋白均有相互作用,该作用使药物自身难于透过皮肤,并导致较大的透过变异性。结论盐酸特比萘芬与皮肤脂质和角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其表现出典型的皮肤低渗透、高滞留特性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为盐酸特比萘芬体外透皮高滞留、低渗透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特比萘芬 角质层 脂质 角蛋白 相互作用 透皮特性
原文传递
皮脂膜具有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吗? 被引量:2
20
作者 蔄茂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4-1065,共2页
皮肤表面的脂质主要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由角质形成细胞合成的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脂肪酸和神经酰胺。这些脂质可以在角质层的角质形成细胞间形成复层板层结构,具有表皮通透屏障的作用。而来源于皮脂腺的脂主要包括角鲨烯、... 皮肤表面的脂质主要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由角质形成细胞合成的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脂肪酸和神经酰胺。这些脂质可以在角质层的角质形成细胞间形成复层板层结构,具有表皮通透屏障的作用。而来源于皮脂腺的脂主要包括角鲨烯、单酯蜡、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以及甘油醚二酯等。这些脂与汗液一起在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具有保湿作用。也有学者认为,皮脂膜具有表皮通透屏障的作用。但是,至今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皮脂膜有表皮通透屏障作用。因此,皮脂膜是否具有表皮通透屏障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 脂质 通透屏障 角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