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ried straw layer and plastic mulching increase microflora diversity in salinized soil 被引量:12
1
作者 LI Yu-yi PANG Huan-cheng +5 位作者 HAN Xiu-fang YAN Shou-wei ZHAO Yong-gan WANG Jing ZHAI Zhen ZHANG Jian-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602-1611,共10页
Salt stress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straining crop productivity in arid lands of the world. In our recent study, salt stress was aleviated and crop productivity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by straw layer burial plus plas... Salt stress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straining crop productivity in arid lands of the world. In our recent study, salt stress was aleviated and crop productivity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by straw layer burial plus plastic iflm mulching in a saline soil. However, its impact on the microlfora diversity is not wel documented. Field micro-pl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2010 to 2011 using four tilage methods: (i) deep tilage with plastic iflm mulching (CK), (i) straw layer burial at 40 cm (S), (ii) straw layer burial plus surface soil mulching with straw material (S+S), and (iv) plastic iflm mulching plus buried straw layer (P+S). Culturable microbes and pre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studied; based on 16S rDNA,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ults showed that P+S was the most favorable for culturable bacteria, actinomyces and fungi and induced the most diverse genera of bacteria compared to other tilage methods. Soil temperature had signiif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number of bacteria, actinomyces and fungi (P〈0.01). However, soil water was poorly correlated with any of the microbes. Salt content had a signiif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microbers, especialy for bacteria and fungi (P〈0.01). DGG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S exhibited the highest diversity of bacteria with 20 visible bands folowed by S+S, S and CK. Moreover, P+S had the highest similarity (68%)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with CK. The major bacterial genera in al soil samples wereFirmicutes,Proteobacteria andActinobacteria. Given the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microbial growth, the combined use of straw layer burial and plastic iflm mulching could be a practical option for aleviating salt stress effect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thereby improving crop production in arid saline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ied straw layer plastic mulch soil microlfora changes PCR-DGGE microlfora diversity salinized soil
下载PDF
浅埋滴灌下玉米秸秆不同还田年限土壤有机碳固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葛选良 杨恒山 +3 位作者 杨学振 张瑞富 刘晶 李莹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9-1700,共12页
外源有机物(秸秆)添加直接影响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周转,研究浅埋滴灌条件下玉米秸秆持续还田土壤有机碳固存及其影响因素对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可持续生产与耕地地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玉米连作秸秆连... 外源有机物(秸秆)添加直接影响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周转,研究浅埋滴灌条件下玉米秸秆持续还田土壤有机碳固存及其影响因素对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可持续生产与耕地地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玉米连作秸秆连年全量还田0年(0a)、3年(3a)、5年(5a)和7年(7a)4个处理,探讨玉米秸秆不同还田年限对土壤结构、胞外酶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碳储量、固碳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与0a处理相比,0~30 cm土层3a、5a和7a广义土壤结构指数分别增加1.65%、1.99%和3.33%,土壤三相结构距离分别降低5.55%、6.65%和12.7%;0~30 cm土层3a、5a和7a土壤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提高4.34%、13.0%、15.9%和12.1%、16.3%、20.9%,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5.86%、13.4%、19.2%和12.6%、21.3%、34.1%;不同处理间几何平均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差异显著,0~30 cm土层3a、5a和7a几何平均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较0a分别提高8.63%、15.90%、22.25%和9.12%、17.19%、25.09%。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其储量均表现为3a、5a和7a显著高于0a,0~30 cm土层3a、5a和7a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较0a分别提高13.4%、32.7%、42.7%和17.5%、27.5%、42.5%,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0a分别提高13.2%、18.5%、28.5%和33.9%、45.3%、56.1%;同时0~30 cm土层3a、5a和7a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储量分别提高11.6%、29.5%、36.2%和14.9%、23.8%、35.5%,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储量分别提高10.7%、15.2%、22.3%和31.0%、41.0%、48.5%。0~30 cm土层5a和7a土壤固碳量均显著高于3a;0~30 cm土层各处理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差异显著,5a和7a较3a分别提高17.0%、26.1%和7.00%、19.9%。土壤结构稳定性、胞外酶活性与土壤固碳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液相体积分数、三相结构距离、纤维素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是影响玉米秸秆不同还田年限土壤有机碳固存的主要因素,其解释率分别为76.0%、4.10%、3.30%、1.70%和3.40%。浅埋滴灌下玉米秸秆连续还田7年改善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与土壤碳素相关的土壤胞外酶活性,进而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固存和碳库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秸秆还田年限 土壤特性 有机碳固存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秸秆深埋配施硫酸铝对西辽河平原地区苏打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
3
作者 陈希 杨树青 +4 位作者 温晓雨 郭富强 付娆 马卫华 刘红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为探索秸秆深埋和硫酸铝改良剂配施交互作用对苏打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影响,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开展覆膜滴灌下不同硫酸铝用量与秸秆深埋的田间试验,以甜菜为指示作物,常规处理为对照(CK),在有无秸秆深埋(A、B)的条件下分别设置4水平... 为探索秸秆深埋和硫酸铝改良剂配施交互作用对苏打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影响,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开展覆膜滴灌下不同硫酸铝用量与秸秆深埋的田间试验,以甜菜为指示作物,常规处理为对照(CK),在有无秸秆深埋(A、B)的条件下分别设置4水平硫酸铝添加量(30、60、90、120 g/m^(2)),揭示硫酸铝用量、秸秆深埋与土壤含水率、盐分的相关关系,提出覆膜滴灌及秸秆深埋下适宜的硫酸铝用量。结果显示,未添加秸秆处理中B3处理0~50 cm土体平均含水率最高(23.8%),比CK高8.2%,且平均含盐量最低(1.69 g/kg),比CK低12.6%;添加秸秆处理中A3处理0~50 cm土体平均含水率最高(26.6%),比B3处理高2.8%,平均含盐量也最低(1.57 g/kg),比B3处理低19%,且平均积盐率最低,比B3处理降低7.6%;A3处理在10~20和20~30 cm处土壤含水率均显著高于B3处理(P<0.05),在0~10和20~30 cm处土壤含盐量较B3处理显著降低(P<0.05);A3处理0~30 cm各土层均有脱盐趋势,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脱盐率11.5%;硫酸铝和秸秆深埋交互作用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0.808),与土壤含盐量呈显著负相关(-0.564)。秸秆深埋和硫酸铝改良剂综合作用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0.53~0.94,缓解土壤碱化度20.5%~21.9%。覆膜滴灌及秸秆深埋下硫酸铝用量在72~104 g/m^(2)为适宜当地的推荐用量。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平原地区盐碱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滴灌 硫酸铝 秸秆深埋 苏打盐碱土 水盐运移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aize Straw Return on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12
4
作者 ZHOU Dongxing SU Ye +4 位作者 NING Yucui RONG Guohua WANG Guangdong LIU Di LIU Liy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11-421,共11页
Straw incorporation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 that improves nutrient cycling and maintains soil fertility. To study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factors on soi... Straw incorporation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 that improves nutrient cycling and maintains soil fertility. To study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factor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available nutrients, a17-month(May 6, 2016 to October 6, 2017)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straw incorporation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under a three-factor(straw length, amount, and burying depth), five-level quadratic orthogonal rotation experimental design. Weight was assigned to each indicator for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and then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was established. Then, a second-order polynomial model of the three straw returning factors was establish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esults indicated that17 months after straw incorporation, straw amount and burying depth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of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Straw length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straw amount and burying depth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of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17 months after straw incorporation, the highest value of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of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was achieved when the straw length, amount, and burying depth were approximately 17–20 cm, 740–840 g m^(-2), and 9–13 cm, respectively, which can be recommended as the most suitable parameters for use in straw returning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 soil fertility soil organic carbon straw amount straw burying depth straw length straw returning factors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straw size in buried straw layers on water movement in adjacent soil layers 被引量:9
5
作者 Yao Mingze Li Bo +1 位作者 Wang Tieliang Feng X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6年第2期74-84,共11页
Deeply buried straw retention can improve the soil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its capacity for moisture preservation,the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ensuring a stable crop yield... Deeply buried straw retention can improve the soil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its capacity for moisture preservation,the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ensuring a stable crop yield;at the same time,the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deeply buried straw retention on soil moisture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Using an infiltration and evaporation experiment of a one-dimensional soil column,the effects of straw size on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straw and the adjacent soil were evaluated when the straw was deeply buried in soil;the infiltration and evaporation features of different sized straw and its adjacent soil were analyzed;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sorptivity and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of the straw were obtained;in the end,the water distribution laws of straw and adjacent soil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were concluded.The experiment was comprised of rod-shaped straw(RS),segment-shaped straw(SS)and filament-shaped straw(FS)to control treatment(CK).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iltration,the infiltration rate of filament-shape straw was the lowest at the stage of straw unsaturation.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ies of rod-shaped,filament-shaped and segment-shaped straws are 4.01 mm/min,1.33 mm/min and 0.03 mm/min at the stage of straw and adjacent soil saturation,respectively.There is a strong effect on preventing infiltration from segment-shaped straw;with the help of the Philip model of long duration,the sorptivity of the soil with rod-shaped,filament-shaped and segment-shaped straws was 12.31 mm/min0.5,11.02 mm/min0.5 and 24.26 mm/min0.5 at the unsaturation stage,respectively.The segment-shape straw improved the water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soil and straw column.The water retention capacities indicated that the saturated water contents of sandy loam,filament-shaped straw,segment-shaped straw and rod-shaped straw were 0.38 cm^(3)/cm^(3),0.29 cm^(3)/cm^(3),0.26 cm^(3)/cm^(3)and 0.13 cm^(3)/cm^(3),respectively.Additionally,the evaporation rate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of soil below different straw layers retained approximately 30%;that the more crushed the straw was,the more moisture the straw layer lost;and that the cumulative evaporation of rod-shaped straw,filament-shaped straw and segment-shaped straw within 120 days was 1.5 mm,13.5 mm and 25.5 m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ly buried straw straw size soil moisture INFILTRATION evaporation water retention
原文传递
秸秆粉碎技术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的提升机理
6
作者 王海礁 谢洪昌 +2 位作者 王晨平 王红元 王德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4-17,共4页
秸秆粉碎技术是指将农田或农作物种植后残留的秸秆、稻草等植物秸秆进行机械粉碎处理,在有效处理秸秆的同时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养分为土壤提供营养,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该文分析了秸秆粉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包括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 秸秆粉碎技术是指将农田或农作物种植后残留的秸秆、稻草等植物秸秆进行机械粉碎处理,在有效处理秸秆的同时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养分为土壤提供营养,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该文分析了秸秆粉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包括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等方面的正面影响。同时探讨了秸秆粉碎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对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阐述了秸秆粉碎对作物生长中提供养分、改善土壤温度、减轻土壤压实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和研究成果,总结秸秆粉碎技术在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和促进作物生长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研究内容旨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粉碎技术 农田管理 土壤改良 有机质 养分循环 作物生长优化
下载PDF
不同秸秆埋深对苏北滩涂盐渍土水盐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芙荣 杨劲松 +3 位作者 吴亚坤 姚荣江 余世鹏 张建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107,共7页
揭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是消减盐渍障碍因子的前提。本文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表层覆盖(M0)、秸秆深埋40 cm(M1)、70 cm(M2)及40 cm+100 cm双层(M3)等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时间... 揭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是消减盐渍障碍因子的前提。本文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表层覆盖(M0)、秸秆深埋40 cm(M1)、70 cm(M2)及40 cm+100 cm双层(M3)等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基本相似,且在土壤剖面分布上,表现为秸秆表层覆盖和深埋处理均能有效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生育期内M0、M1、M2和M3处理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分别为275.9、280.3、293.9和302.5 g/kg,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3.7、8.1、27.1和30.3 g/kg。从阻盐方面看,M0、M1和M3能有效抑制盐分表聚,积盐率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4.86%、8.76%和6.08%,M2处理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但其积盐率与对照处理相比也降低2.90%。双层秸秆埋深处理(M3)对土壤保墒和抑制盐分方面的作用最为显著,对提高该区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盐渍障碍消减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埋 苏北 滩涂 盐渍土
下载PDF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氮素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许明敏 冯金侠 +4 位作者 陈卫平 杨海水 刘建 卞新民 陆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60-1967,共8页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DB-SR)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能够形成特殊的"秸秆层"结构。通过研究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以期阐明秸秆层对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4...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DB-SR)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能够形成特殊的"秸秆层"结构。通过研究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以期阐明秸秆层对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40 cm以及对照(秸秆不还田)3个处理,测定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层(±5 cm)的NH^+_4-N与NO^-_3-N含量,分析微生物量碳(MBC)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秸秆层"对氮素具有滞留作用,并能够持续60个月。在20 cm埋深下,秸秆层提高了其界面上下土层的MBC,但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在40 cm埋深下,水稻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小麦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表明,秸秆层微生物能很好地利用各类碳源,其界面土壤的微生物代谢活性也比CK处理有所提高。对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20 cm埋深下,NH^+_4-N、NO^-_3-N与界面土层微生物群落具有相关性,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在40 cm埋深下,NH^+_4-N、NO^-_3-N和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变异显著相关。综上可知,"秸秆层"能有效滞留氮素,减少土壤氮素淋失,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沟埋还田 秸秆层 氮素分布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秋菊 刘峰 +3 位作者 焦峰 常本超 姜辉 宫秀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3-49,共7页
为明确秸秆粉碎集条深埋后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为秸秆集条深还技术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开展秸秆集条粉碎机械深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设置正常翻耕、秸秆耕层还田、秸秆集条深还3个处... 为明确秸秆粉碎集条深埋后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为秸秆集条深还技术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开展秸秆集条粉碎机械深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设置正常翻耕、秸秆耕层还田、秸秆集条深还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秸秆不还田处理比,连续还田3a,秸秆集条深埋处理0~30cm土层土壤固相比率和容重分别降低1.17%~6.21%和0.02~0.14g/cm^3、容气度和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总孔隙提高幅度为0.70%~5.98%,有效孔隙增加幅度为0.22%~2.69%,差异显著;与对照不还田处理比,耕层还田0~20cm土层土壤固相比率和容重降低幅度分别为2.42%~4.30%和0.09~0.12g/cm^3、容气度和田间持水量得到提高,总孔隙和通气孔隙增加;秸秆集条深还作业土层深,每隔3年进行间隔作业,长期则可改善全田土壤物理性质,增厚耕层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土壤 物理性质 集条粉碎 机械深还
下载PDF
稻麦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吴俊松 刘建 +5 位作者 刘晓菲 杨海水 王小华 许明敏 魏亚凤 卞新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66-2075,共10页
通过5.5a的大田定位试验,将上季秸秆全量沟埋还田,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40 cm以及免耕秸秆不还田(对照)3个处理。研究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水势、温度的影响以及长期秸秆沟埋还田方式下,沟埋还田20 cm处理各埋草沟土壤容重、总... 通过5.5a的大田定位试验,将上季秸秆全量沟埋还田,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40 cm以及免耕秸秆不还田(对照)3个处理。研究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水势、温度的影响以及长期秸秆沟埋还田方式下,沟埋还田20 cm处理各埋草沟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沟埋还田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的作用,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降低。当降雨量较大(26.6 mm)时,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在短时间内上升的较快,而对照则相对较慢;当降雨量较小(10 mm)时,沟埋还田40 cm处理水势值上升速度大于沟埋还田20 cm,对照处理最慢;降雨过后的12d内,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下降速度较对照更快;连续40d各处理土壤水势日均值大小为对照>沟埋还田40 cm>沟埋还田20 cm。土壤0—15 cm温度日较差大小为沟埋还田20 cm>对照>沟埋还田40 cm,土壤20 cm处日较差对照最大;沟埋还田20 cm处理0—15 cm以及沟埋还田40 cm处理0—20 cm土壤日均温高于对照,沟埋还田20 cm处理20 cm处土壤日均温与对照较为接近。在沿江稻麦轮作地区,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具有较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秸秆 沟埋还田 容重 总孔隙度 水势 温度
下载PDF
秸秆还田深松旋埋联合耕整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3
11
作者 周华 张居敏 +3 位作者 祝英豪 张春岭 H.M.Tahir 夏俊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26,共10页
深松作业能有效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利用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将2种保护性耕作方式结合在一起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为了满足深松和秸秆还田同时作业的需求,设计了集土壤深松、破茬碎土、秸秆旋埋、平地... 深松作业能有效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利用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将2种保护性耕作方式结合在一起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为了满足深松和秸秆还田同时作业的需求,设计了集土壤深松、破茬碎土、秸秆旋埋、平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深松旋埋联合耕整机。该机主要由自激振动深松装置和秸秆还田旋埋刀辊组成,自激振动深松装置可调节预紧力,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深松耕作阻力,还可以在遇到障碍物时有效保护深松铲,深松铲柄的设计利用了滑切原理,可有效切断秸秆和杂草,防止缠绕和堵塞深松铲,对旋埋刀辊进行了重新布置和优化,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和破土能力。田间试验表明深松作业可有效减小旋埋刀辊功率;在拖拉机1挡和2挡速度下深松旋埋组合作业总功率分别为单独深松和单独旋埋2项作业之和的85.0%和82.2%;深松旋埋组合作业下深松和旋埋的平均耕深分别为28.9和17.5 cm,耕深稳定性分别为93.5%和87.4%,秸秆埋覆率为92.0%,耕后地表平整度为1.0 cm,深松旋埋联合作业后的各项性能参数均超过质量评定指标,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土壤 深松 秸秆还田 滑切 旋埋 组合作业
下载PDF
秸秆集中掩埋还田深度对二化螟幼虫越冬存活率和出土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秀娟 李妍 +3 位作者 朱利群 王小华 徐兴英 卞新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3-747,共5页
为研究秸秆集中掩埋还田深度对稻秆内二化螟越冬存活率和春季田间出土行为的影响,在2010年3月至6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2011年3月至6月设置秸秆春耕还田和秋播还田试验,均设集中掩埋深度5 cm、20 cm、35 cm、50 cm 4个处理,以常... 为研究秸秆集中掩埋还田深度对稻秆内二化螟越冬存活率和春季田间出土行为的影响,在2010年3月至6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2011年3月至6月设置秸秆春耕还田和秋播还田试验,均设集中掩埋深度5 cm、20 cm、35 cm、50 cm 4个处理,以常规覆盖还田为对照。结果表明:秸秆掩埋还田深度与二化螟越冬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掩埋越深二化螟存活率越低,还田深度超过20 cm时,幼虫死亡率达60%以上,秸秆春耕还田二化螟越冬存活率比秋播还田低。秸秆掩埋还田二化螟越冬幼虫出土历期最长达85 d(2010年秸秆秋播还田),最短是没有幼虫出土(2011年秸秆春耕还田)。秸秆掩埋还田幼虫出土高峰主要集中在5∶00~7∶00和20∶00~22∶00,而秸秆覆盖还田幼虫出土高峰主要集中在12∶00~14∶00。以上结果说明秸秆集中掩埋还田深度影响二化螟越冬幼虫存活率和其春季田间出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集中掩埋还田 二化螟 越冬幼虫 存活率 出土规律
下载PDF
深埋秸秆和覆膜对土壤水分、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天助 李波 +2 位作者 丰雪 姚名泽 梁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3-498,共6页
为了探讨东北半湿润地区深埋秸秆和覆膜对土壤水分、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美津599为供试玉米品种,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法,在沈阳地区进行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试验设置4 个处理:秸秆无膜(S)、秸秆+覆膜(S+M)、无秸秆+覆膜(M)... 为了探讨东北半湿润地区深埋秸秆和覆膜对土壤水分、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美津599为供试玉米品种,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法,在沈阳地区进行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试验设置4 个处理:秸秆无膜(S)、秸秆+覆膜(S+M)、无秸秆+覆膜(M)和无秸秆无膜(CK),并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玉米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和S+M 处理能够显著提高030cm 土层的土壤含水率,S 处理030cm 土层的玉米播种初始含水率分别比S+M、M 和CK处理分别提高0.02,0.04,0.04cm3.cm^-3,玉米收获后,S 处理030cm 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比S+M、M 和CK处理分别提高0.04,0.04,0.04cm3.cm^-3;S 和S+M 处理的玉米产量均高于M和CK 处理,S+M 处理产量最高,比S、M和CK处理分别增产0.731%、5.85%和10.75%.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半湿润地区深埋秸秆可有效提高农田土壤水分,深埋秸秆有效地利用了秋冬季降水资源,明显改善土壤的蓄水、保水和供水能力.覆膜措施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不利于土壤水分状态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秸秆 覆膜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产量
下载PDF
东北半湿润地区深埋秸秆周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波 陈天助 +1 位作者 姚名泽 丰雪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5,共5页
为了探讨深埋秸秆周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设置4个处理:秸秆无膜(S)、秸秆+覆膜(S+M)、无秸秆+覆膜(M)和无秸秆无膜(CK),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动态。结果表明,深埋秸秆可有效提高春播... 为了探讨深埋秸秆周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设置4个处理:秸秆无膜(S)、秸秆+覆膜(S+M)、无秸秆+覆膜(M)和无秸秆无膜(CK),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动态。结果表明,深埋秸秆可有效提高春播前0~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比无秸秆的处理高0.03cm/cm2;深埋秸秆处理提高了土壤对雨水的拦蓄存储能力,降雨后随时间延长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强降雨132h后,S处理与s+M处理各层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S处理0~30、30~40、40~60cm土层土壤平均体积含水率比M处理提高了0.01、0.03、0.04cm3/cm3,比CK提高了O.02、0.05、0.05cm3/cm3;在长期干旱情况下,深埋秸秆处理具有更好的持续保墒效果.S处理与S+M处理保墒效果差异不显著,S处理0~30、30~40、40~60cm土层土壤平均体积含水率比M处理提高了0.01、0.02、0.06cm3/cm3,比CK提高了0.02、0.05、0.09cm3/cm3。深埋秸秆提高了土壤的含水率,起到了蓄水、抗旱、保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秸秆 覆膜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下载PDF
秸秆深还开沟合垄施肥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瑞丽 潘广鑫 +3 位作者 魏凤兰 黄毅 赵娜 窦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集秸秆深埋、化肥深施技术于一体,对构建土壤水库、肥库、碳库和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为彻底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此,对深耕合垄施肥机进行了设计和试验。该机可实现深开沟... 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集秸秆深埋、化肥深施技术于一体,对构建土壤水库、肥库、碳库和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为彻底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此,对深耕合垄施肥机进行了设计和试验。该机可实现深开沟、化肥深施及起垄整垄联合作业,配合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可实现秸秆深埋还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开沟参数和起垄参数符合秸秆深埋还田农艺要求;当开沟深度在30~40cm时,该机作业阻力在25~30k N变化,还应进一步优化工作部件结构以减小作业阻力。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种植玉米每公顷增产率为10.59%,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埋 化肥深施 玉米种植 施肥机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对长期秸秆带状覆膜还田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秉林 车宗贤 +4 位作者 包兴国 张久东 吴科生 杨蕊菊 崔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7-1047,共11页
【目的】秸秆还田方式影响着其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为此,我们探讨了河西绿洲灌区不同秸秆带状覆膜还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于2011—2020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试验设7个秸秆还田方式处理,分别是:玉米秸秆不还田(CK)... 【目的】秸秆还田方式影响着其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为此,我们探讨了河西绿洲灌区不同秸秆带状覆膜还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于2011—2020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试验设7个秸秆还田方式处理,分别是:玉米秸秆不还田(CK)、半量整株带状翻压还田(1/2WB)、半量整株带状覆盖还田(1/2WM)、半量粉碎带状翻压还田(1/2CB)、全量粉碎带状翻压还田(CB)、半量粉碎带状覆盖还田(1/2CM)、全量粉碎带状覆盖还田(CM),所有秸秆还田处理均在玉米行间还田,其上覆盖薄膜。在玉米主要生育期测定倒二叶SPAD值,成熟期调查玉米植株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并计算秸秆还田对产量的累积贡献率。【结果】两个秸秆全量还田处理(CB、CM)均显著提高了玉米穗粒数、百粒重、株高、茎粗、穗粗、穗长、有效穗长和收获指数,降低了玉米秃顶长度,增加了玉米籽粒产量(P<0.05),CB处理还显著增加了玉米穗数(P<0.05)。在试验第1年(2011年),6个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的叶片SPAD值与CK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2020年CB和1/2CB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吐丝期的叶片SPAD值(P<0.05)。秸秆带状覆膜还田对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从2011到2020年,CB处理对玉米累积产量的增产贡献率最高(为9.33%~14.15%),1/2CB处理次之,为7.17%~12.25%,之后是CM处理,为9.19%~10.14%。【结论】玉米秸秆带状还田能够显著提高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光合效率,协调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最终显著提高籽粒产量。长期连续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且增产优势逐年增加。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的效果优于整株覆盖还田,全量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效果优于半量秸秆粉碎翻压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绿洲灌区 秸秆粉碎还田 秸秆覆盖还田 玉米 产量 SPAD值
下载PDF
秸秆掩埋还田对黄淮海平原耕层土壤温度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玮 张佳宝 张丛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248,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行间掩埋配施不同类型氮肥(矿质化肥和鸡粪)下耕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初期配施氮肥对秸秆有激发效应,能提高耕层的土壤温度,提高幅度受大气温度、降水的影响。秸秆行间掩...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行间掩埋配施不同类型氮肥(矿质化肥和鸡粪)下耕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初期配施氮肥对秸秆有激发效应,能提高耕层的土壤温度,提高幅度受大气温度、降水的影响。秸秆行间掩埋配施质量分数为16%总氮的鸡粪和24%总氮的化学氮肥耕层土壤的增温效果明显,土壤温度分别上升0.7和0.8℃。秸秆行间掩埋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因作物类型和生育期而异,从不同生育期来看,作物前期的生长受秸秆行间掩埋还田的影响最大。从作物类型来看,配施质量分数为8%、16%、24%总氮的鸡粪,拔节期冬小麦的生物量低于对照38.7%、29.4%和27.9%,3个处理分别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玉米没有差异。秸秆行间掩埋配施质量分数为8%、16%、24%总氮的矿质氮肥,拔节期冬小麦的生物量低于对照25.7%、30.9%和14.1%,配施低、中量化学氮肥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玉米生物量高于对照0.9%、50.8%和19.8%,配施中量化学氮肥与对照有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作物生长 激发 秸秆掩埋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无驱动式自动调平水田埋秆起浆整地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燕 邓博 +3 位作者 谭丁炀 籍云鹏 李洪文 王庆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31,共12页
为解决东北稻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现有驱动式搅浆机存在动力消耗大、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并使得秸秆漂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无驱动式自动调平水田埋秆起浆整地机,机具前排星形耙片细碎土壤并掩埋秸秆,后排轧滚进一步碎土埋秆,平地装置平... 为解决东北稻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现有驱动式搅浆机存在动力消耗大、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并使得秸秆漂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无驱动式自动调平水田埋秆起浆整地机,机具前排星形耙片细碎土壤并掩埋秸秆,后排轧滚进一步碎土埋秆,平地装置平整地表,由电液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平,能够为水稻插秧作业创造优良地块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确定了优化后星形耙片的各项结构参数和排列方式;设计了带有齿板和刀齿的轧滚,倾斜布置的齿板和直立的刀齿分别对土壤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滑切,可提高碎土埋秆效果;改进设计了平地板,确定了板高为150 mm,并针对前进速度、板宽、推压角开展了仿真试验,得到最优工作参数为:前进速度2.4 km/h、板宽290 mm、推压角44°;采用中心不动法的调平策略,设计了基于倾角传感器和PID算法的自动调平电液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调平系统的快速平稳控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整机作业后地表平整度为0.73 cm,秸秆覆盖率为91.4%,压茬深度为5.98 cm,泥浆度为1.18 g/cm^(3),机具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该设计可为东北稻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整地机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埋秆起浆整地机 自动调平 无驱动式 东北稻区
下载PDF
秸秆粉碎覆盖沟播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蓉 董禄信 +2 位作者 孙长红 路平 许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4,70,共6页
为了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探索新型绿色可持续的冬小麦覆盖栽培模式,在陇中旱作农业区设置了秸秆粉碎覆盖微垄沟播(SM1)、秸秆粉碎覆盖微垄宽幅沟播(SM2)两种覆盖种植方式,以露地条播(CK)为对照,研究了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对冬小麦产量... 为了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探索新型绿色可持续的冬小麦覆盖栽培模式,在陇中旱作农业区设置了秸秆粉碎覆盖微垄沟播(SM1)、秸秆粉碎覆盖微垄宽幅沟播(SM2)两种覆盖种植方式,以露地条播(CK)为对照,研究了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4.3%,且增墒幅度SM2处理大于SM1处理。覆盖处理能总体降低冬小麦全生育土壤温度5.4%,但在越冬期~返青期覆盖处理有微弱的增温作用(0.9~1.2℃)。SM1和SM2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使产量较CK分别提高8.9%和15.7%。综上可知,秸秆粉碎覆盖沟播处理能显著改善冬小麦全生育期水分和温度,能提高冬小麦的光合同化能力,进而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且SM2处理的增墒及增产幅度均明显优于SM1处理,是更适宜在半干旱区冬小麦生产中应用的绿色可持续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粉碎覆盖 微垄沟播 微垄宽幅沟播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冬小麦 产量
下载PDF
对称交互熵多属性决策排序法在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丰雪 白子卉 +3 位作者 战丽媛 李波 解影 刘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5,共6页
为探究深埋秸秆量和土壤水分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生产效果的影响,于2016年对温室番茄进行了小区试验。设置4种秸秆量(0,1.5×10~4,3.0×10~4,4.5×10~4kg·hm^(-2))和4种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50%,60%,70%... 为探究深埋秸秆量和土壤水分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生产效果的影响,于2016年对温室番茄进行了小区试验。设置4种秸秆量(0,1.5×10~4,3.0×10~4,4.5×10~4kg·hm^(-2))和4种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50%,60%,70%,80%)。选取反映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的6个相关指标,利用对称交互熵多属性决策排序法,对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称交互熵多属性决策排序法可以用于多指标、多方案的深埋秸秆量和土壤水分管理评价,在评价中指标的选取及正理想解向量和负理想解向量的确定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的评价,确定该试验条件下最佳管理模式为T9处理,秸秆量为4.5×10~4kg·hm^(-2),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其次是T2处理,秸秆量为1.5×10~4kg·hm^(-2),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0%;评价结果最差的管理模式是T16处理,秸秆量为0,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其次是T15处理,秸秆量为0,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深埋秸秆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水功能,并不是灌水下限越高作物的品质越优,综合生产效果越理想。为提高果实的品质需要进行适当的水分亏缺灌溉,协调灌水量和品质之间的平衡点。对称交互熵多属性决策排序法克服了TOPSIS等评价方法的不足,计算简便,结果可靠,适用性强,为合理地深埋秸秆量和土壤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多指标、多方案的农业生产实践决策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交互熵 多属性决策 深埋秸秆 土壤水分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