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ried straw layer and plastic mulching increase microflora diversity in salinized soil 被引量:10
1
作者 LI Yu-yi PANG Huan-cheng +5 位作者 HAN Xiu-fang YAN Shou-wei ZHAO Yong-gan WANG Jing ZHAI Zhen ZHANG Jian-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602-1611,共10页
Salt stress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straining crop productivity in arid lands of the world. In our recent study, salt stress was aleviated and crop productivity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by straw layer burial plus plas... Salt stress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straining crop productivity in arid lands of the world. In our recent study, salt stress was aleviated and crop productivity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by straw layer burial plus plastic iflm mulching in a saline soil. However, its impact on the microlfora diversity is not wel documented. Field micro-pl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2010 to 2011 using four tilage methods: (i) deep tilage with plastic iflm mulching (CK), (i) straw layer burial at 40 cm (S), (ii) straw layer burial plus surface soil mulching with straw material (S+S), and (iv) plastic iflm mulching plus buried straw layer (P+S). Culturable microbes and pre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studied; based on 16S rDNA,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ults showed that P+S was the most favorable for culturable bacteria, actinomyces and fungi and induced the most diverse genera of bacteria compared to other tilage methods. Soil temperature had signiif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number of bacteria, actinomyces and fungi (P〈0.01). However, soil water was poorly correlated with any of the microbes. Salt content had a signiif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microbers, especialy for bacteria and fungi (P〈0.01). DGG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S exhibited the highest diversity of bacteria with 20 visible bands folowed by S+S, S and CK. Moreover, P+S had the highest similarity (68%)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with CK. The major bacterial genera in al soil samples wereFirmicutes,Proteobacteria andActinobacteria. Given the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microbial growth, the combined use of straw layer burial and plastic iflm mulching could be a practical option for aleviating salt stress effect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thereby improving crop production in arid saline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ied straw layer plastic mulch soil microlfora changes PCR-DGGE microlfora diversity salinized soil
下载PDF
Straw layer burial to alleviate salt stress in silty loam soils: Impacts of straw forms 被引量:7
2
作者 ZHANG Hong-yuan LU Chuang +3 位作者 PANG Huan-cheng LIU Na ZHANG Xiao-li LI Yu-y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65-276,共12页
Salt stress can be alleviated by straw layer burial in the soil, but little is known of the appropriate form of the straw layer for optimal regulation of soil water and salinity because of the uncontrollability of fie... Salt stress can be alleviated by straw layer burial in the soil, but little is known of the appropriate form of the straw layer for optimal regulation of soil water and salinity because of the uncontrollability of field tests. Here, the following four straw forms with compaction thickness of 5 cm buried 40–45 deep were studied: no straw layer(CK), segmented straw(SL, 5 cm in length), straw pellet(SK), and straw powder(SF). The three straw forms(SL, SK and SF) significantly delayed the infiltr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down the column profile by 71.20–134.3 h relative to CK and the migration velocity of the wetting front under SF was the slowest. It took longer for the wetting front to transcend SK than SL but shorter for it to reach the bottom of soil column after water crossed the straw layer. Compared with CK, the average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in the 0–40 cm soil layer increased by 6.45% under SL, 1.77% under SK and 5.39% under SF. The desalination rates at the 0–40 and 0–100 cm soil layers increased by 5.85 and 3.76% under SL, 6.64 and 1.47% under SK and 5.97 and 4.82% under SF.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raw forms in the 0–40 cm soil layer. Furthermore, the salt leaching efficiency(SLE, g mm^–1 h^–1) above the 40 cm layer under SL was 0.0097, 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SF(0.0071) by 37.23%. Salt storage under SL, SK and SF in the 40–45 cm layer accounted for 4.50, 16.92 and 7.43% of total storage in the 1-m column profile. Cumulative evaporation under SL and SF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41.20 and 49.00%, with both treatments hav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salt accumulation(resalinization rate being 36.06 and 47.15% lower than CK) in the 0–40 cm soil layer. In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 forms of straw layers have desalting effects under high irrigation level(446 mm). In particular, SL and SF performed better than SK in promoting deep salt leaching and inhibiting salt accumulation on the soil surface. However, SL was simpler to implement and its SLE was higher. Therefore, the segmented 5 cm straw can be recommended as an optimum physical form for establishing a straw layer for managing saline soils for crop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 layer segmented straw with 5 cm length straw pellet straw powder infiltration evaporation water and salt distribution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分层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解占军 韩瑛祚 +1 位作者 何志刚 王秀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80-3685,共6页
辽宁地区玉米种植长期实行浅耕旋耕作业,过量施用化肥,有机物料投入少,导致土壤结构退化、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施肥方式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 辽宁地区玉米种植长期实行浅耕旋耕作业,过量施用化肥,有机物料投入少,导致土壤结构退化、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施肥方式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和秸秆还田+分层施肥4种处理,研究了秸秆还田配合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秸秆还田处理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其中秸秆还田配合分层施肥效果较好,2020年玉米产量提高了17.68%,并且该处理比秸秆还田配合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4.65%。秸秆还田处理明显增加玉米氮素吸收量,尤其秸秆还田配合分层施肥处理随着秸秆还田时间的增加效果更明显。秸秆还田处理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钾含量,但分层施肥与常规施肥间无显著差异,对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可见,秸秆还田+分层施肥有利于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分层施肥 玉米 产量 氮素利用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straw mulching on the soil moisture by field experiment in the piedmont plain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被引量:1
4
作者 LI Man ZHANG Wei +1 位作者 HE Yu-jiang WANG Gui-ling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年第3期286-295,共10页
To reveal the influencing effect of the long-term straw mulching on the soil moisture, this paper employed the field experiment data in 2010 of a typical area of Taihang Mountains plain, observed the soil moisture dyn... To reveal the influencing effect of the long-term straw mulching on the soil moisture, this paper employed the field experiment data in 2010 of a typical area of Taihang Mountains plain, observed the soil moisture dynamic regularities under different mulching patterns by virtue of depressimeter and neutron prob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water content and storage in different depths and seasons under the long-term straw mulch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ng-term straw mulching can keep the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of the deep, while decreased the shallow.(1) The long-term straw mulching can changed the type of soil water movement. If no straw mulching, the type is mainly evaporation-infiltration. And with straw mantle the type would change into infiltration. The number of zero flux plane would be reduced or absent.(2) The long-term straw mulching can increase the soil water reserves of the whole soil profile with the depth between 0 cm and 220 cm. But the soil water content of the layer from 30 cm to 80 cm decreased 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of the layer from 80 cm to 220 cm increased instead., The effect of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on winter wheat is not obvious;(3) With no straw mulching, the depth of infiltration recharge by rainfall or irrigation is shallower than 80 cm. In a straw mulching, the influence depth is can extend to 120 cm;(4) With no straw mulching, there is a deep layer on the depth of 220 cm between March and June, while this layer will disappear with a long-term straw mul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 mulching Soil moisture Soil water content Deep layer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下载PDF
水稻高产耕层构建及地力保育技术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颖 张秀双 +3 位作者 赵英博 李波 金丹丹 曲航 《辽宁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稻田长期重用轻养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耕层变浅变硬,严重制约了该区域水稻可持续高产能力。以秸秆还田和深耕为核心的水稻高产耕层构建及地力保育技术是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技术之一。简述了“高留茬+深...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稻田长期重用轻养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耕层变浅变硬,严重制约了该区域水稻可持续高产能力。以秸秆还田和深耕为核心的水稻高产耕层构建及地力保育技术是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技术之一。简述了“高留茬+深翻”和“秸秆粉碎+深旋”两种模式的高产耕层指标、秸秆促腐还田、合理深耕、养分精准调控和适宜密植栽培等主要措施、技术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耕层构建 地力保育 秸秆还田 深耕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组分和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戎博 李国栋 +3 位作者 潘梦雨 郑险峰 王朝辉 何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035-4048,共14页
【目的】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固碳研究结果存在争议,为此展开本研究,旨在揭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农田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以及固碳机理,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固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依托1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秸秆... 【目的】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固碳研究结果存在争议,为此展开本研究,旨在揭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农田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以及固碳机理,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固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依托1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秸秆处理方式(还田与不还田),副处理为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不施氮(N0)、施氮168 kg·hm^(-2)(N168)、336 kg·hm^(-2)(N336,过量施氮)。【结果】施用氮肥较不施氮肥小麦增产14.4%—19.5%,秸秆还田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碳累积投入量70.8%(P<0.05),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不显著。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分别显著提高土壤碳累积投入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7.7%—8.5%(P<0.05)和4.7%—8.1%(P<0.05)。施用氮肥显著提高土壤固碳速率32.7%—56.1%(P<0.05),过量施氮(N336)显著提高土壤固碳效率51.8%(P<0.05);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固碳效率30.9%(P<0.05)。施氮和秸秆还田均能提升土壤碳库容量,N0和N168处理已经达到碳饱和状态。秸秆还田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含量分别提高4.6%、11.2%、4.5%。与不施氮(N0)相比,施氮(N168)和过量施氮(N336)的DOC分别提高14.1%、29.5%;MBC分别平均降低14.0%、28.0%;EO分别提高8.2%和11.5%。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DOC/SOC、微生物熵的提高。施用氮肥有利于DOC/SOC的提升,但降低了微生物熵。秸秆还田与施用氮肥均对土壤EO/SOC没有影响。秸秆还田和施氮均有利于大团聚体(>0.25 mm)的提升,秸秆还田显著提升了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5.2%。秸秆不还田下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随着氮水平增加表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还田下则表现为随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分别提升团聚体MWD和GMD 8.8%和7.5%,施用氮肥相较不施氮对MWD和GMD分别提升14.1%—22.7%和16.8%—23.4%。秸秆还田和施氮均能提高有机碳在大团聚体的分布。【结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可以通过增加碳投入量,提高活性有机碳含量,降低微生物活性,提高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来提高耕层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耕层 碳储量 活性碳组分 团聚体
下载PDF
秸秆隔层对沿海垦区盐渍土淋洗过程影响的模拟
7
作者 陆培榕 邢玮麟 +4 位作者 罗纨 贺园春 杨玉杰 吴慧 赵文宇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8,共10页
为探究淋洗过程中秸秆隔层对江苏沿海垦区盐渍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开展灌水淋洗的土柱试验,采用HYDRUS-2D模型模拟两类秸秆隔层(纯秸秆、土壤-秸秆混合)在覆盖、浅埋及深埋的单层、双层及三层布设形式下盐渍土壤水盐运移分布特征.结果表... 为探究淋洗过程中秸秆隔层对江苏沿海垦区盐渍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开展灌水淋洗的土柱试验,采用HYDRUS-2D模型模拟两类秸秆隔层(纯秸秆、土壤-秸秆混合)在覆盖、浅埋及深埋的单层、双层及三层布设形式下盐渍土壤水盐运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覆盖+浅埋+深埋的三层布设形式对土壤剖面水分的维持效果最优,但此时土壤盐分淋洗程度相对较低;秸秆隔层布设可显著提高其上方土壤淋洗后的蓄水量,且纯秸秆隔层的保水效果优于土壤-秸秆混合隔层;单层布设形式在首轮淋洗过程中的排盐速率比双层和三层布设形式分别高11.76%和17.41%,但各类布设形式在次轮淋洗后的累计排盐总量基本一致,最大差异仅为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柱试验 秸秆隔层 水盐运移 数值模拟 土壤盐分淋洗
下载PDF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氮素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许明敏 冯金侠 +4 位作者 陈卫平 杨海水 刘建 卞新民 陆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60-1967,共8页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DB-SR)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能够形成特殊的"秸秆层"结构。通过研究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以期阐明秸秆层对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4...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DB-SR)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能够形成特殊的"秸秆层"结构。通过研究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以期阐明秸秆层对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40 cm以及对照(秸秆不还田)3个处理,测定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层(±5 cm)的NH^+_4-N与NO^-_3-N含量,分析微生物量碳(MBC)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秸秆层"对氮素具有滞留作用,并能够持续60个月。在20 cm埋深下,秸秆层提高了其界面上下土层的MBC,但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在40 cm埋深下,水稻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小麦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表明,秸秆层微生物能很好地利用各类碳源,其界面土壤的微生物代谢活性也比CK处理有所提高。对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20 cm埋深下,NH^+_4-N、NO^-_3-N与界面土层微生物群落具有相关性,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在40 cm埋深下,NH^+_4-N、NO^-_3-N和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变异显著相关。综上可知,"秸秆层"能有效滞留氮素,减少土壤氮素淋失,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沟埋还田 秸秆层 氮素分布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玉米秸秆隔离层对西辽河流域盐碱土碱化特征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范富 张庆国 +3 位作者 侯迷红 邰继承 孙德智 刘振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37,共7页
自2008年开始用采自通辽市花吐古拉的盐碱土进行玉米秸秆隔离层处理,并种植大麦,分析4年盐碱土养分及碱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3B1处理(玉米秸秆用量6kg/m2,掩埋深度为10cm)的改良效果最佳,经过4年的玉米秸秆隔离层生态修复,土壤有... 自2008年开始用采自通辽市花吐古拉的盐碱土进行玉米秸秆隔离层处理,并种植大麦,分析4年盐碱土养分及碱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3B1处理(玉米秸秆用量6kg/m2,掩埋深度为10cm)的改良效果最佳,经过4年的玉米秸秆隔离层生态修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区增加了10.4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43.2,56.0,102.7mg/kg,pH值下降了2.19个单位,碱化度下降了37.3%,总盐量降低了2.251g/kg;阳离子中K+、Na+、Ca2+、Mg2+含量分别下降了78.6%,72.8%,81.5%,75.6%;阴离子中CO23-、HCO3-、SO24-、Cl-含量分别下降了60.0%,75.5%,40.0%,65.5%。其他各处理区养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碱化特征指标趋于良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玉米秸秆 隔离层 养分状况 碱化特征
下载PDF
大豆秸秆制备活性炭及其Cu^(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燕翔 张少飞 +5 位作者 王都留 裴平 王文健 李娟 李菲 赵艳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4,共7页
以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ZnCl2活化法制备大豆秸秆活性炭(soybean straw activated carbon,记作SSA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研究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等条件对SSAC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 以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ZnCl2活化法制备大豆秸秆活性炭(soybean straw activated carbon,记作SSA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研究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等条件对SSAC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SSAC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并考察了溶液pH、温度和时间对SSAC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SSAC的优化工艺条件是:ZnCl2活化浓度3 mol/L,炭化温度700℃,炭化时间40 min,该条件下SSAC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84 mL/0.1 g。当Cu^(2+)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SSAC投加量为0.2 g,在pH5.0、温度50℃、时间50 min时,SSAC对于Cu^(2+)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量4.589 mg/g,脱除率为91.77%。SEM和FT-IR观察发现,大豆秸秆活性炭具有丰富发达的基于多层石墨状的裂隙结构,表面含有丰富的C=O、O-H、C=C和C-O含氧官能团。大豆秸秆活性炭对于Cu^(2+)离子吸附性能较好,适用于含Cu^(2+)废水处理及金属离子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大豆秸秆 层状裂隙 Cu^(2+)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具有秸秆夹层层状土壤一维垂直入渗水盐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金珠 王振华 虎胆.吐马尔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4-960,共7页
为了解具有秸秆夹层层状土壤一维垂直入渗水盐分布特征,通过定水头入渗实验装置,在距土表以下20 cm设置一个秸秆夹层,研究了4种秸秆铺设量(0、6 000、12 000、18 000 kg/hm2)和2种秸秆长度(1、10 cm)的秸秆夹层对盐碱土入渗过程土壤水... 为了解具有秸秆夹层层状土壤一维垂直入渗水盐分布特征,通过定水头入渗实验装置,在距土表以下20 cm设置一个秸秆夹层,研究了4种秸秆铺设量(0、6 000、12 000、18 000 kg/hm2)和2种秸秆长度(1、10 cm)的秸秆夹层对盐碱土入渗过程土壤水分和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土中设置秸秆夹层具有良好的阻水性,累积入渗量和入渗速率明显下降,下渗水流在一定限度内滞留于秸秆层以上,秸秆夹层同时具有减渗性,使下渗水量明显减小;土壤盐分在秸秆夹层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出现峰值。秸秆长度影响盐分滞留深度,秸秆长度10 cm处理全盐含量最大值深度较秸秆长度1 cm处理有所下移;秸秆夹层也影响着水分入渗过程中离子的交换与吸附,Cl–入渗后在剖面深度的变化规律与全盐变化规律相同,HCO3–对秸秆夹层的敏感性明显强于SO42–,SO42–对水分依赖性较强,含水量足够大时才能引起它的快速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夹层 累积入渗量 入渗速率 土壤水盐
下载PDF
高量秸秆不同深度还田对黑土有机质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矫丽娜 李志洪 +3 位作者 殷程程 王晓飞 辛士颖 于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5-672,共8页
在田间耕作条件下黑土3个土层(0—20、20。40、40~60cm)添加4%和8%高量玉米秸秆于尼龙袋中原位培养近4年后,研究不同层次土壤秸秆转化与有机碳积累特征,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4%的秸秆量0—20、2... 在田间耕作条件下黑土3个土层(0—20、20。40、40~60cm)添加4%和8%高量玉米秸秆于尼龙袋中原位培养近4年后,研究不同层次土壤秸秆转化与有机碳积累特征,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4%的秸秆量0—20、20~40和40~60cm土层有机碳分别增加31.8%、96.4%和171.1%,8%秸秆添加量分别增加了86.2%、193.5%和265.9%,增加秸秆还田深度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0~20cm土层在无秸秆还田情况下有机碳下降了29-3%,而20~40cm土层仅下降了1.8%。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均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HA/FA)比值发生较大变化,改善了腐殖质品质。各处理腐殖酸碳(HS—C)和胡敏酸碳(HA—C)的大小为20~40cm土层〉0~20cm土层〉40~60cm土层,而40~60cm土层则更有利于富里酸碳(FA—c)的积累。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与HA—C、FA—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层秸秆还田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层 腐殖质积累特征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江苏沿江一次重霾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俞剑蔚 孙燕 +2 位作者 张备 董喜春 陈雨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4-669,共6页
综合应用美国极轨卫星NOAA-18遥感资料、地面自动站、人工站、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环境监测站污染物资料等多种资料,对2008年10月28日发生在江苏沿江地区的一次罕见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根本原因是沿江地区农... 综合应用美国极轨卫星NOAA-18遥感资料、地面自动站、人工站、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环境监测站污染物资料等多种资料,对2008年10月28日发生在江苏沿江地区的一次罕见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根本原因是沿江地区农民大规模焚烧稻秆排放的烟尘,而近地层偏东风的平流输送和辐合是造成霾的主要原因,同时逆温层结、弱下沉运动、低边界层高度等因素的叠加也有重要作用;在特征上与一般性霾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边界层厚度 焚烧
下载PDF
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1
14
作者 慕平 张恩和 +1 位作者 王汉宁 方永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6,共6页
试验以未进行秸秆还田(H0,对照)、连续3年秸秆还田(H3,2007—2010年)、连续6年秸秆还田(H6,2005—2010年)及连续9年秸秆还田(H9,2002—2010年)的连作玉米农田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根系发育和地上产量性状的变化,... 试验以未进行秸秆还田(H0,对照)、连续3年秸秆还田(H3,2007—2010年)、连续6年秸秆还田(H6,2005—2010年)及连续9年秸秆还田(H9,2002—2010年)的连作玉米农田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根系发育和地上产量性状的变化,探索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不同层次土壤改良效应及作物生长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全量秸秆连续还田,耕层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大幅增加,速效氮、速效钾显著增加,而速效磷养分变化幅度较小,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20~50 cm土层土壤容重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较对照显著下降,表现H9〈H6〈H3〈H0趋势。主要生育期玉米根重密度、总根长及根系活力水平等指标,均表现出随着还田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特别是生长后期较深土层的根系,表现不同处理间变化幅度差异显著的特点,成熟期40~60 cm土层H9、H6、H3处理根系活力水平分别较对照高54.76%、29.1%和16.3%,H9根重密度、总根长分别较对照高44.3%、79.3%,H6、H3处理根重密度分别较对照增加30.8%、18.8%,根长增加58.9%、47.7%,而对照根系表现迅速衰退现象,说明秸秆还田处理使成熟期玉米根系衰退延迟,有利于后期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产量的形成。随秸秆还田年限增加,玉米地上株高及穗位高相应增加,H9、H6、H3穗位高分别较对照增加11.1 cm、5.3 cm和0.7 cm;百粒重各处理较对照依次增加17.4%、10.2%和7.5%,H9处理产量较对照增产15.4%以上,H6、H3分别较对照增产10.3%和4.5%,表现随还田年限增加显著增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年限 耕层 土壤性状 根系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秸杆对北方耕地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晶秋 刘金城 白成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51,共6页
在晋中山西农科院试验场采用寸段秸杆耕层掩埋,研究秸秆在土壤中的残留,分配及损失。结果证明,进入土壤的秸杆,一年内有22—38%可以用机械的办法分筛出来。年消化率为62—78%,进入土壤有机质部分的秸杆碳为13.2—22.1%,损失碳在50.3—60... 在晋中山西农科院试验场采用寸段秸杆耕层掩埋,研究秸秆在土壤中的残留,分配及损失。结果证明,进入土壤的秸杆,一年内有22—38%可以用机械的办法分筛出来。年消化率为62—78%,进入土壤有机质部分的秸杆碳为13.2—22.1%,损失碳在50.3—60.1%之间。按土重3%施玉米秸和小麦秸,一年后,土壤增值复合度分别为86.4和90.1%。田间每年按250kg/亩施用玉米秸。连续三年 HA/HF 值降低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杆 消化率 增值复合度 耕地 土壤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交互式分层深松铲设计与离散元仿真 被引量:28
16
作者 赵淑红 刘汉朋 +3 位作者 杨超 杨罗罗 高连龙 杨悦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7,共13页
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为了提高深松作业破茬比率,降低土壤扰动与能耗,以物料(土壤、秸秆和根茬)特性、滑切原理和离散元(EDEM)仿真分析深松铲对土壤的作用为依据,设计了交互式分层深松铲。首先,根据物料特性与滑切原理得到前铲结构参数... 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为了提高深松作业破茬比率,降低土壤扰动与能耗,以物料(土壤、秸秆和根茬)特性、滑切原理和离散元(EDEM)仿真分析深松铲对土壤的作用为依据,设计了交互式分层深松铲。首先,根据物料特性与滑切原理得到前铲结构参数;然后,以前铲仿真过程中回流土壤最大加速度的位置和方向为依据,设计与回流土壤形成滑切交互作用的后铲交互段铲柄,同时设计后铲上下段铲柄,得到后铲结构参数;最后,结合前铲运动速度与土壤颗粒回流至最大加速度的时间确定前后铲处于滑切交互时的间距。将交互式分层深松铲与前铲仿真过程中所选土壤颗粒最大加速度的方向进行对比,验证了设计思路的合理性。离散元仿真对比试验表明,交互式分层深松铲可有效降低土壤扰动;比普通分层深松铲、圆弧型单铲对根茬的平均作用力分别提高了22.14%、26.98%;比非交互式分层深松铲、普通分层深松铲、圆弧型单铲的平均阻力分别减小了14.25%、26.02%、8.71%。交互式分层深松铲破茬比率高、土壤扰动小、能耗低,满足深松作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深松 秸秆还田 滑切 离散元仿真
下载PDF
麦秸还田耕层酚酸变化及其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皓皓 胡晓军 +2 位作者 贾敬业 吴萼 邢建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9-81,共3页
对大田条件下麦秸腐解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化感物质酚酸的变化及其对夏玉米吸肥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中酚酸浓度,秸秆还田后酚酸产生的高峰期在翻埋后40d左右,施N、P化肥处理的土壤中酚酸含量较低,酚酸对夏玉米... 对大田条件下麦秸腐解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化感物质酚酸的变化及其对夏玉米吸肥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中酚酸浓度,秸秆还田后酚酸产生的高峰期在翻埋后40d左右,施N、P化肥处理的土壤中酚酸含量较低,酚酸对夏玉米幼苗根系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层酚酸 玉米 生长
下载PDF
双层秸秆不同层位覆盖对土壤水分蒸发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长泉 赵文举 +1 位作者 王珍珍 许建堂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共4页
为揭示不同秸秆覆盖模式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双层秸秆不同层位覆盖下土壤水分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秸秆单层覆盖埋深80 mm (CK)、上层埋深0 mm下层埋深300 mm秸秆双层覆盖(C1)、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22... 为揭示不同秸秆覆盖模式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双层秸秆不同层位覆盖下土壤水分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秸秆单层覆盖埋深80 mm (CK)、上层埋深0 mm下层埋深300 mm秸秆双层覆盖(C1)、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220 mm秸秆双层覆盖(C2)、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300 mm秸秆双层覆盖(C3)、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380 mm秸秆双层覆盖(C4) 5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下,蒸发量显著不同,实验数据显示蒸发过程可分为3段,1~10、11~18、19~24 d的规律分别为CK>C4>C2>C1>C3、CK>C1>C4>C3>C2、C2>C1>CK>C4>C3。CK的累积蒸发量为3.154 2 kg,与CK相比C1、C2、C3、C4处理的抑蒸率分别为2%、3.97%、8.6%、2.3%。综合分析来看,双层秸秆覆盖较单层秸秆可有效减小土壤水分蒸发。可得不同层位秸秆埋深对土壤累计蒸发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排列为:C3>C2>C4>C1>CK。在整个蒸发过程中,不同秸秆覆盖下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Y=a x^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双层秸秆覆盖 不同层位 累计蒸发量
下载PDF
秸秆成型燃料双胆反烧炉的设计 被引量:17
19
作者 马孝琴 骆仲泱 +4 位作者 余春江 方梦祥 张百良 赵廷林 郑竹林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0-804,共5页
根据秸秆成型燃料的单颗粒燃烧试验,分析了秸秆成型燃料的燃烧速度、燃烧机理和燃烧动力学特性,总结了秸秆成型燃料的燃烧规律,并根据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特性,研制出适合于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的双胆反烧锅炉.该锅炉采用双层炉排反烧结... 根据秸秆成型燃料的单颗粒燃烧试验,分析了秸秆成型燃料的燃烧速度、燃烧机理和燃烧动力学特性,总结了秸秆成型燃料的燃烧规律,并根据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特性,研制出适合于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的双胆反烧锅炉.该锅炉采用双层炉排反烧结构,可使成型燃料连续稳定燃烧,同时基本上解决了秸秆燃烧的结渣、飘尘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锅炉燃烧效率高达99.23%~91.75%,而且烟气中的烟尘含量,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含量远低于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秸秆成型燃料 双炉排 双胆反烧
下载PDF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12
20
作者 慕平 张恩和 +1 位作者 王汉宁 方永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5,共5页
在甘肃农业大学平凉玉米育种站设计试验,以未进行秸秆还田、连续3年还田(2007-2010年)、连续6年还田(2005-2010年)及连续9年还田(2002-2010年)的玉米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主要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探索连续秸秆... 在甘肃农业大学平凉玉米育种站设计试验,以未进行秸秆还田、连续3年还田(2007-2010年)、连续6年还田(2005-2010年)及连续9年还田(2002-2010年)的玉米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主要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探索连续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环境改良效应。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结合土壤浅耕,能够降低耕层深层土壤容重,对土壤高pH值有一定改良降低作用,显著增加0-20cm耕层SOM、TN、TP、AN、AP及AK等含量,且表现H9>H6>H3>CK,但在20-40cm土层中除SOM较CK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变化处理间差异水平未达显著(P<0.05),连续秸秆还田使0-40cm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群体数量明显增加,还田9年耕层0-40cm土壤中细菌、真菌增幅最大,较对照的分别增加152%,159%,而放线菌增幅较低为15.1%;0-20cm土层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值(MBC)亦显著增加,说明连续秸秆还田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C源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玉米 耕层 土壤特性 微生物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