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ban Public Spaces and Desig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uildings——Series II of Urban Public Space Design 被引量:1
1
作者 TANG Yongga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6年第1期31-32,共2页
This paper summarized concept and role of urban public space, highlighted its role in emotional exchange, cultural exchange, and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howing inside image of the city in term... This paper summarized concept and role of urban public space, highlighted its role in emotional exchange, cultural exchange, and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howing inside image of the city in terms of morality and residents' quality. Combining with desig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uildings, the paper explored the form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uildings in urban public spa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dministration square, religious square, cultural square and commercial street, so as to design "human-concerned" urban public spaces that meet human needs and reflect personality of the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public spac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uildings Administration square Religious square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Activity Expression in VR System to Build Consensus for Public Space Planning
2
作者 Yuta Inoue Yuichi Sueshige Hideaki Takayanag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20年第9期487-497,共11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la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ressing activities in a virtual reality(VR)system for public space planning to support consensus building with citizens,based on the idea that it is i...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la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ressing activities in a virtual reality(VR)system for public space planning to support consensus building with citizens,based on the idea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people’s activities when creating attractive public spaces.We constructed a VR system comprising a background expressed in 3D computer graphics(3DCG)and activities expressed in real video image.As a result of the evaluation experiment,it became easier to visualize the utilization of space by expressing an activity.Although its effectiveness was clarified,some problems regarding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ystem were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space activity consensus building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下载PDF
城市广场与人居环境的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图谱量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家骥 李松波 +1 位作者 李雪铭 杨俊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1-492,共12页
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具有公共性、艺术性、活力性,是人们生活居住重要的休闲场所。文章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工具,梳理国内外研究内容,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城市广场与城市人居环境重要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 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具有公共性、艺术性、活力性,是人们生活居住重要的休闲场所。文章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工具,梳理国内外研究内容,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城市广场与城市人居环境重要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结合整理城市广场“人居环境”崭新视角。结果表明:①城市广场的研究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缩影,其发展结合城市地理学、心理学、建筑学和社会学不同角度,中美对其文章贡献量最大,但鲜有文章深入研究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广场;②人居环境从景观环境、生态环境、艺术生活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不同要素对城市广场产生影响,其中高曝光度的关键词中以环境、居民满意度类别居多;③城市广场内外部“软”“硬”两种环境,对居民物质满足到精神汲取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④城市广场作为公共空间,其对人居环境影响研究热点的转变,均是对不同时期城市居民能够平等获取资源,享受健康、舒适、宜居生活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人居环境 休闲活动 公共空间 CITEspace
下载PDF
太原钟楼街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空间活化研究
4
作者 胡川晋 李思蓉 王崇恩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1期9-13,共5页
色彩是文脉活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街区色彩空间活力的再生需要唤起空间的情感表达,需要通过色彩空间改造的手段,激发人们对历史符号的认同感。文章以太原钟楼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巷内部空间结构体系的分析,明确街区的色彩空间特征... 色彩是文脉活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街区色彩空间活力的再生需要唤起空间的情感表达,需要通过色彩空间改造的手段,激发人们对历史符号的认同感。文章以太原钟楼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巷内部空间结构体系的分析,明确街区的色彩空间特征,分析以色彩为活化元素辅助空间序列的原则与方式,针对老城街区空间活力的激发提出策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楼街历史街区 色彩空间 活化
下载PDF
武汉纪念性建筑活态保护策略研究——以向警予故居为例
5
作者 祝笋 潘猛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29-33,共5页
武汉近代建筑整体空间融合了西方外来建筑文化、人文地理、地域文化等建筑风格,通过对武汉市纪念性空间、纪念性建筑等进行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测绘建模、文献分析等方式,分析其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对其提出活态保护策略... 武汉近代建筑整体空间融合了西方外来建筑文化、人文地理、地域文化等建筑风格,通过对武汉市纪念性空间、纪念性建筑等进行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测绘建模、文献分析等方式,分析其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对其提出活态保护策略,最后从制定完整性保护策略、完善活态保护理念的构建,加强沟通工作、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升全民动态的保护意识三个方面来探讨武汉市纪念性建筑的保护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历史风貌和文化特征,实现再利用,亦对武汉市其他类似遗产空间的延续与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性建筑 纪念性空间 活态保护策略
下载PDF
城市更新下的历史街区活化设计研究——以荆州市三义街北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霞 郑辑宏 彭蓉 《中外建筑》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城市更新的焦点所在,三义街作为历史文化古城——荆州的一条历史街区,如何进行相应的更新改造亟待解决方法和设计策略。对三义街北段现状进行空间特征、建筑现状以及生活场景三大视角的调研,分析、总结其保...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城市更新的焦点所在,三义街作为历史文化古城——荆州的一条历史街区,如何进行相应的更新改造亟待解决方法和设计策略。对三义街北段现状进行空间特征、建筑现状以及生活场景三大视角的调研,分析、总结其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以微更新理念为基础,提出以独特街巷空间设计、建筑功能更新引入以及生活氛围营造的历史街区活化设计策略,让三义街北段历史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三义街 街巷空间设计 建筑功能更新 生活氛围营造
下载PDF
Socioeconomic performance of in-between open spaces in a post-socialist city of Tirana,Albania
7
作者 Anna Yunitsyna Ernest Shtepani Kevin Hasa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4年第4期858-875,共18页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Tirana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expansion,population growth and intensiv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The post-socialist city became much denser,more diverse in t...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Tirana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expansion,population growth and intensiv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The post-socialist city became much denser,more diverse in terms of building types,taller,and relatively lacking in public space.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in-between open public spaces,which are specific for different urban settings.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in-between spaces is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the level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economic activities.Six neighborhoods,which belong to socialist and post-socialist tower,slab,and courtyard building typologies,are selected as case studies.Research methodology includes Space Syntax analysis,site surveys,and observations aiming to comprehend the socio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neighborhoods.The overlap of the activity pattern,human behavior mapping,syntactic measurements,and site survey allows understanding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open spaces and to find the in-between space that facil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between space building typology space syntax Social activity Socioeconomic 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社区营造视角下东门历史街区街巷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8
作者 潘杰 王秀慧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4期68-71,共4页
回顾国内历史街区更新的发展历程,多以单一的商业开发模式对街区的街巷空间进行更新,而忽视了历史街区所承载的城市历史文化及街区居民生活的使用需求,也使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品质趋于同质化,失去原有特色。文章从社区营造的视角出发... 回顾国内历史街区更新的发展历程,多以单一的商业开发模式对街区的街巷空间进行更新,而忽视了历史街区所承载的城市历史文化及街区居民生活的使用需求,也使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品质趋于同质化,失去原有特色。文章从社区营造的视角出发,对东门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历史文化、人际关系等进行分析,以人、文、地、景、产五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提出东门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更新策略,以期为东门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更新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更新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街巷空间 社区营造
下载PDF
探析医院建筑柱网柱跨的合理确定
9
作者 温向阳 张威 +3 位作者 应岚 常振华 刘俊捷 徐昱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介绍了国内医院建筑柱网柱跨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地下室停车位、“双通道”设计、未来开设公共服务空间的需求等因素对医院建筑柱网柱跨的影响;对8100 mm和8400 mm柱跨形成的诊室、病房进行了对比,并对柱跨选择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医院建筑 柱网柱跨 停车位 医疗街 诊室 标准病房
下载PDF
论发挥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的路径——以《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为例
10
作者 王星元 《体育科研》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我国实行统一而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地方性法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的立法过程,充分体现牢牢坚持科学立法、民... 我国实行统一而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地方性法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的立法过程,充分体现牢牢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总原则,立足反映群众意愿、满足实际需要、固化特色经验,推动解决实践中“无法可依”的具体问题,切实提升地方立法实效性,为提升上海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新时代上海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旨在以《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的立法过程和重点条款为例,探讨实现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的方法和路径,以期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 实施性 补充性 探索性 闲置空间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预付费经营活动
下载PDF
基于街景目标检测的城市人群活动研究——以武汉市汉正街为例
11
作者 吴子悦 孙靓 尚伟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近年来,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课题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动愈加频繁,在建筑学、城市空间的研究中起到跳板式的作用。本研究使用Mask-RCNN目标检测算法,对武汉市汉正街地区街景图像中的“板车工”人群进行图像分析与统计研究,统计全局街... 近年来,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课题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动愈加频繁,在建筑学、城市空间的研究中起到跳板式的作用。本研究使用Mask-RCNN目标检测算法,对武汉市汉正街地区街景图像中的“板车工”人群进行图像分析与统计研究,统计全局街景图中检测到的目标数量,研究“板车工”人群活动特征及其面临的交通压力,以及反映出的城市空间使用问题。通过此类人群活动的数据化与可视化成果,提出指导城市设计中对于重点区域的选择,同时提出对用于城市研究的检测模型应当增加“人—物”的组合标签,以适用复杂的人群活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景数据 Mask-RCNN目标检测 城市空间 人群活动 武汉“板车工”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理念下“互助—共生”多代同楼模式研究
12
作者 严子茗 韩雅玥 汪高俊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9期13-17,共5页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较高的住房价格也加大了年轻人的生活成本。在东部地区的较发达城市中,老龄化和年轻人住房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涌现出一些旨在解决两大难题的“互助—共生”模式。文章对多代同楼模式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对...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较高的住房价格也加大了年轻人的生活成本。在东部地区的较发达城市中,老龄化和年轻人住房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涌现出一些旨在解决两大难题的“互助—共生”模式。文章对多代同楼模式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对老年人自身价值的挖掘可以更好地满足多样化与多层次化的养老需求,“变老为宝”从而更好地阐释积极老龄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多代同楼 社区共享空间 互助—共生
下载PDF
An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for utilizing low-grade energy sources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军龙 朱求源 徐新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663-1667,共5页
An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which is an external wall or roof with pipes embedded inside, was presented. This structure may utilize the circulating water in the pipe to transfer heat or coolth inside di... An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which is an external wall or roof with pipes embedded inside, was presented. This structure may utilize the circulating water in the pipe to transfer heat or coolth inside directly. This kind of structure is named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due to dealing with the thermal energy actively inside the structure mass by circulating water. This structure not only deals with thermal energy before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becomes cooling/heating load by using the circulating water, but also may use low-grad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evaporative cooling, solar energy, and geothermal energy. In the meantime, this structure can also improve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by tempering the internal wall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 due to the thermal removal in the mass. This work further presents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is structure under a typical hot summer weather condition by comparing it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external wall/roof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ipe-embedded structure may reduce the external heat transfer significantly and reduce the internal wall surface temperature for improving thermal comfort. This work also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the 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pipe spacing on the heat transfer of this structure. The internal surface heat transfer may reduce by about 2.6 W/mE when the water temperature reduces by 1℃ as far as a brick wall with pipes embedded inside is concerned. When the pipe spacing reduces by 50 mm, the internal wall surface heat flux can also reduce by about 2.3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thermal comfort simulation analysis low-grade energy source pipe spacing
下载PDF
街道植物空间对步行愉悦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贺轩 高翔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在建设城市健康街道的背景下,街道植物空间环境及其对步行质量的影响规律问题值得关注。【方法】选取武汉市9个街道植物空间样本,通过构建街道植物空间形态与步行愉悦度的特征评价体系,运用逐步回归分析、随机森林法等探索两者... 【目的】在建设城市健康街道的背景下,街道植物空间环境及其对步行质量的影响规律问题值得关注。【方法】选取武汉市9个街道植物空间样本,通过构建街道植物空间形态与步行愉悦度的特征评价体系,运用逐步回归分析、随机森林法等探索两者之间的影响规律。【结果】研究发现:1)街道植物空间形态评价体系分为尺度特征(面积、高宽比)、形状特征(形状系数)、界面特征(侧面Ⅰ通视率、侧面Ⅱ通视率、顶面通视率、绿视率);2)步行愉悦度评价体系包括满意度(0.2537)、放松度(0.2379)、舒适度(0.2144)、安全感(0.1629)、吸引力(0.1311);3)街道植物空间形态特征对步行愉悦度的影响因子包括绿视率、顶面通视率、面积、形状系数、高宽比、侧面Ⅰ通视率,影响权重分别为0.2885、0.2388、0.1841、0.1642、0.0995、0.0249。【结论】基于相关研究成果、调查分析结果等,提出以人性化理念为主导的基于步行愉悦度的大城市街道植物空间评价体系。同时,提出了4点街道植物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1)选用植物要素构建或分隔街道空间,并控制乔木株距;2)控制街道植物空间的绿视率;3)重视街道植物空间边界形状的复杂度与丰富度;4)控制街道植物空间的高宽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康街道 植物空间 步行活动 愉悦度
下载PDF
福安莲池历史街区公共建筑门兜空间浅析
15
作者 陈力 陈志强 关瑞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公共建筑是历史街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兜”一词系属闽语方言,指建筑门口外围的空间,在澳门地区称之为“前地”。门兜是联系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该文以福安莲池历史街区为例,研究对公共建筑门兜空间的完善。... 公共建筑是历史街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兜”一词系属闽语方言,指建筑门口外围的空间,在澳门地区称之为“前地”。门兜是联系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该文以福安莲池历史街区为例,研究对公共建筑门兜空间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基于类设计理论与综合性整治方法,对门兜空间进行活化利用研究。旨在以门兜空间联系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满足“街巷—建筑”两层空间层次的功能需求,补足街巷的空间短板、提高公共空间的舒适度,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公共建筑 门兜空间 保护 活化利用
下载PDF
街道可步行性对老年人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大连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瑞娜 杨东峰 魏越 《新建筑》 2023年第3期135-141,共7页
街道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影响着老年人步行出行的发生频率与分布格局。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从活动能力视角切入,选取住区外部、住区自身及住区内部三个维度,分别涵盖街道连通性、街廓尺度与步行安全性,结合老年人活动能力调查数据,探究... 街道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影响着老年人步行出行的发生频率与分布格局。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从活动能力视角切入,选取住区外部、住区自身及住区内部三个维度,分别涵盖街道连通性、街廓尺度与步行安全性,结合老年人活动能力调查数据,探究街道可步行性与活动能力水平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街道连通性与身体锻炼和休闲社交活动积极相关,适宜的街廓尺度对休闲社交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提升步行安全性有助于日常活动出行,并据此提出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的环境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空间句法 街廓尺度 停车方式 活动能力
下载PDF
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空间营造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璐璐 李凌 +1 位作者 刘伟 高任 《城市建筑》 2023年第3期70-73,99,共5页
商业步行街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应运而生。各地都建设不同规模的商业步行街,而步行街的空间营造模式成为商业步行街规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以西安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分析的方法,从人的使用感受... 商业步行街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应运而生。各地都建设不同规模的商业步行街,而步行街的空间营造模式成为商业步行街规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以西安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分析的方法,从人的使用感受和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角度,对其空间进行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景观小品布置,对大唐不夜城的空间营造模式进行分析,获得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的优缺点。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商业步行街的空间营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步行街 大唐不夜城 空间营造 积极空间 消极空间
下载PDF
公众行为视角下观演建筑外部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虞雅菲 张燕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106-109,共4页
观演建筑外部空间属于建筑拓展文化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作为“高雅文化”和“市井生活”的汇聚点,是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源泉。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外部空间活力评估框架,以杭州市三个观演建筑为例进行空间活力评估,结合... 观演建筑外部空间属于建筑拓展文化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作为“高雅文化”和“市井生活”的汇聚点,是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源泉。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外部空间活力评估框架,以杭州市三个观演建筑为例进行空间活力评估,结合设计目的和公众行为特征分析影响外部空间活力的要素,从活动的包容、适应到诱发提出外部空间活力营造策略,从而为观演建筑外部空间实践提供了更多层次的设计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演建筑 外部空间 公众行为 活力营造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聚散性时空特征的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空间优化探究——以重庆杨家坪广场为例
19
作者 王妍淇 周铁军 《建筑技艺》 2023年第6期78-81,共4页
为弥补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研究中着重三维空间而缺乏探讨时间维度的不足,通过研究重庆杨家坪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人群聚散的时空特征,建立4类典型聚散空间,为该类型广场的人流聚散平衡、商业效益提升、空间活力提高、交通需求优化提供新... 为弥补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研究中着重三维空间而缺乏探讨时间维度的不足,通过研究重庆杨家坪放射形商业街道广场人群聚散的时空特征,建立4类典型聚散空间,为该类型广场的人流聚散平衡、商业效益提升、空间活力提高、交通需求优化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散性 人流聚集 时空特征 空间使用 街道广场 商业街
下载PDF
基于过街楼空间原理的学校建筑整合设计研究
20
作者 吴文治 洪建萍 胡小雨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30-35,41,共7页
过街楼作为特殊的建筑类型,运用范围较为普遍。本文旨在厘清学校建筑过街楼的概念,梳理学校建筑过街楼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功能。运用建筑类型学对学校建筑过街楼的空间布局、空间特性、空间功能进行分类,结合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整合法... 过街楼作为特殊的建筑类型,运用范围较为普遍。本文旨在厘清学校建筑过街楼的概念,梳理学校建筑过街楼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功能。运用建筑类型学对学校建筑过街楼的空间布局、空间特性、空间功能进行分类,结合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整合法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上述分析,以上海理工大学为设计载体,论证过街楼空间原理在学校建筑中的整合设计研究。过街楼往往是连接两栋独立建筑的“桥梁”,一般采用一字型、H型和L型的组合方式,以串联的设计形式穿插悬挑于学校主体建筑之间,整合校园建筑群组。过街楼本体空间的多元组合方式以及有效整合方法,为学校建筑过街楼在改造设计中的空间需求与复杂行为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过街楼空间原理在学校建筑的运用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街楼空间原理 学校建筑 整合设计 组合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