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医院医院街的功能构成要素与空间形式的设计研究
1
作者 陈梦瑶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医院街作为儿童医院的主干道,串联着医疗与非医疗的活动空间,其功能与布局有着灵活的发展可能,可将其发展为儿童友好的公共空间,成为连接医院和城市的纽带。基于儿童心理特点,塑造儿童医院医院街各组成部分,可以缓解儿童对医疗空间的恐... 医院街作为儿童医院的主干道,串联着医疗与非医疗的活动空间,其功能与布局有着灵活的发展可能,可将其发展为儿童友好的公共空间,成为连接医院和城市的纽带。基于儿童心理特点,塑造儿童医院医院街各组成部分,可以缓解儿童对医疗空间的恐惧与焦虑,文章通过厘清儿童医院医院街的功能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探索儿童医院医院街的空间形式,以期指导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儿童心理 医院街 构成要素 空间形式
下载PDF
儿童友好理念引领下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以无锡市万顺道儿童友好街道建设项目为例
2
作者 姚雪梅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3期213-216,共4页
街道空间适儿化改造可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提高他们的独立出行能力,让儿童享有便捷、舒适、包容的设施、空间和服务,提升城市生活质量,营造更加友好和包容的城市环境。文章以儿童友好理念为指导,以街道空间的儿童友好改造... 街道空间适儿化改造可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提高他们的独立出行能力,让儿童享有便捷、舒适、包容的设施、空间和服务,提升城市生活质量,营造更加友好和包容的城市环境。文章以儿童友好理念为指导,以街道空间的儿童友好改造为目标,探索了无锡市万顺道更新设计策略,包括优化安全措施、增设校外活动及游戏场所等。这些实践为未来街道城市提供了更新设计范本,对街道空间的儿童友好化改造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理念 城市更新 街道空间 适儿化 儿童身心健康
下载PDF
耦合儿童行为特征的山地旧城街巷空间微更新研究——以贵阳市云岩区电台街为例
3
作者 刘楚楚 王思成 +1 位作者 李骁 龚鑘 《华中建筑》 2023年第7期138-143,共6页
随着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儿童视角创新社会治理,盘活存量、赋能旧城更新已经成为当下城市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从儿童行为特征出发,以贵阳市旧城电台街为研究地,采用GIS场景量化分析法解析儿童在旧城街巷... 随着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儿童视角创新社会治理,盘活存量、赋能旧城更新已经成为当下城市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从儿童行为特征出发,以贵阳市旧城电台街为研究地,采用GIS场景量化分析法解析儿童在旧城街巷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儿童行为特征的旧城街巷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从安全性、可达性、趣味性、环境特性四个维度展开评价,针对耦合关系下街巷空间存在的弱势指标,分别从点、线、立体三种空间类型展开在地性的空间更新研究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旧城街巷空间微更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特征 山地旧城 街巷空间 更新研究
下载PDF
广东三地流浪儿童自我意识现状调查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雪琴 叶绮华 +1 位作者 张书维 范敏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了解流浪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为更好地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广州、中山和深圳三地154名11~16岁智力正常、无残疾的流浪儿童为实验组,同时按照流浪儿童的性别比例采用分层取样法选取246位11~16... 【目的】了解流浪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为更好地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广州、中山和深圳三地154名11~16岁智力正常、无残疾的流浪儿童为实验组,同时按照流浪儿童的性别比例采用分层取样法选取246位11~16岁的广州市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选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流浪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均低于常模组(P<0.001),其总分和行为、合群、幸福与满足、焦虑四个分量表得分也均低于当前在校学生组(P<0.001,P<0.05)。14~16岁流浪儿童组的自我意识总分和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四个分量表得分高于11~13岁流浪儿童组(P<0.01或≤0.001),不同文化程度的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差异。【结论】对流浪儿童实施救助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儿童的自我意识特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提高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流浪儿童 自我意识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家庭关怀、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崔丽娟 俞彬彬 黄敏红 《心理研究》 2010年第3期47-52,共6页
本研究以北京、上海两地救助机构的41名流浪儿童为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流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在流浪儿童的心理弹性、家庭关怀、社会支持三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影响:(1)完善... 本研究以北京、上海两地救助机构的41名流浪儿童为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流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在流浪儿童的心理弹性、家庭关怀、社会支持三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影响:(1)完善的家庭功能有助于儿童形成高水平的心理弹性;(2)家庭关怀的缺失使得流浪儿童更多地寻求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3)心理弹性水平对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弹性越高,家庭关怀缺失对社会支持的负向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心理弹性 家庭关怀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流浪儿童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超越与融合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慧 许永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加剧,我国的流浪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本论文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工作对于传统社会救助的超越以及二者融合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超越体现在由"政策导向向需求导向"、"关注‘事’向关注‘人’"、&qu... 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加剧,我国的流浪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本论文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工作对于传统社会救助的超越以及二者融合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超越体现在由"政策导向向需求导向"、"关注‘事’向关注‘人’"、"被动向主动"、"说教管制向专业实践"、"系统内资源向社会资源"的转变。融合策略包括"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积极参与流浪儿童救助"、"转化传统社会救助人员"、"传统社会救助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和"传统社会救助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 超越 融合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 被引量:49
7
作者 王思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4,共6页
流浪儿童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其形成具有制度性原因,它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关,与某些家庭的贫困化、解体和解组有关,也与社会管理的模式有关。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建设,也需要完善救助保护系统,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 流浪儿童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其形成具有制度性原因,它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关,与某些家庭的贫困化、解体和解组有关,也与社会管理的模式有关。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建设,也需要完善救助保护系统,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领域应实施社会工作制度,从而加强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保护 能力建设
下载PDF
流浪未成年人公共图书馆权利初探——以杭州图书馆和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知识关怀实践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冯继强 朱峻薇 +1 位作者 丁晓芳 刘素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本文通过对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情况的综述和对杭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学员基本情况的调查,重点分析了他们的文化知识结构以及他们对文化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界如何在"普遍均等"服务理念下,采取有... 本文通过对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情况的综述和对杭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学员基本情况的调查,重点分析了他们的文化知识结构以及他们对文化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界如何在"普遍均等"服务理念下,采取有效方式保障他们的图书馆权利,并阐述了杭州图书馆和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以及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此项业务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流浪未成年人 普遍均等 图书馆权利
下载PDF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转向研究——基于抗逆力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元 彭华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4-30,共7页
纵观近30年来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发展历程,基本遵循着"问题视角"的工作理念与思路。救助服务的焦点集中在儿童流浪所产生的个体与社会问题及风险,其目标定位于以儿童流浪风险控制与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国家为本和机构为本。将优... 纵观近30年来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发展历程,基本遵循着"问题视角"的工作理念与思路。救助服务的焦点集中在儿童流浪所产生的个体与社会问题及风险,其目标定位于以儿童流浪风险控制与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国家为本和机构为本。将优势视角的核心要素抗逆力理论引入新型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构建过程,可以积极引导现有救助模式转向关注流浪儿童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并将救助目标定位为以流浪儿童能力提升与生命成长为导向的"儿童为本",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视角 优势视角 抗逆力 流浪儿童
下载PDF
中国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绩效:基于流浪儿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福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6,共7页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性"救助政策未能切实满足流浪儿童的需要,不能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革新,需要特别考虑流浪儿童自己的生存实际与主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 福利政策
下载PDF
儿童流浪行为分析及其干预策略 被引量:18
11
作者 孙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32,共8页
流浪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有社会结构变迁、家庭功能失调的影响,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个体适应不良的结果,因此解决流浪儿童问题需要运用综合发展的策略。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我国流浪儿童保护机构应有的干预策略包括机构内的行为、学... 流浪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有社会结构变迁、家庭功能失调的影响,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个体适应不良的结果,因此解决流浪儿童问题需要运用综合发展的策略。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我国流浪儿童保护机构应有的干预策略包括机构内的行为、学业和就业辅导,机构外的家庭维系服务和社区安置,从而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流浪 干预策略 社会工作
下载PDF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茵 欧阳旭伟 +5 位作者 李仲强 唐鹏 邱剑 鲁娓 杨改芳 袁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1910-1912,共3页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129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低于女生...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129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4.985,-4.720,-2.291,-3.798,-4.826,-3.623;P<0.05);男生敌对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573,P<0.01);二次以上流浪的儿童焦虑、偏执、强迫显著高于初次流浪的儿童(t=2.55,1.98,2.272;P<0.05);留守过的流浪儿童偏执、精神病性分数显著高于未留守过的流浪儿童(t=2.398,2.234;P<0.05)。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问题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亲社会行为相关性较弱(P<0.05)。结论负性经历对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负性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与问题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心理健康 问题行为 亲社会行为
下载PDF
传统儿童照顾模式的失灵与流浪儿童问题的形成 基于对上海火车站地区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福财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186,共19页
流浪儿童现象是一个普世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上海火车站地区49名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流浪儿童问题的生成主要是由社会转型过程的家庭功能失调、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和儿童对自主童年的追求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存在,使... 流浪儿童现象是一个普世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上海火车站地区49名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流浪儿童问题的生成主要是由社会转型过程的家庭功能失调、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和儿童对自主童年的追求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社会文化已确定的规范性儿童照顾模式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条件之间产生明显的断裂,进而迫使儿童外出流浪以寻找替代性的生存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流浪原因 社会转型
下载PDF
中国流浪儿童研究问题视角的解构与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丹丹 谭鑫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7期132-13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关于流浪儿童的研究。过去的研究报告中全面探索了我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成因,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流浪儿童的问题依然存在,关于流浪儿童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趋势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关于流浪儿童的研究。过去的研究报告中全面探索了我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成因,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流浪儿童的问题依然存在,关于流浪儿童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趋势与着重点,即聚焦于"问题视角"。而总是采用"问题视角"去研究流浪儿童本身就是对流浪儿童价值的否定。本文从近年来的流浪儿童研究中关于其内容、特征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视角"入手进行梳理,以后现代主义理论来解构现有的研究取向,并以优势视角来重新建构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问题论 后现代主义 优势视角
下载PDF
流浪儿童预防艾滋病教育需求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晶琦 何舒青 +3 位作者 王粉燕 王永红 胥健 李婷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了解流浪儿童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为在流浪儿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面对面访谈方式,于2006年在郑州和成都对53例13~15岁儿童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53名流浪儿童中,分别有60.4%(32/53)... 目的了解流浪儿童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为在流浪儿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面对面访谈方式,于2006年在郑州和成都对53例13~15岁儿童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53名流浪儿童中,分别有60.4%(32/53)、54.7%(29/53)、35.8%(19/53)和47.2%(25/53)的儿童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与他人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异性间性交行为、同性间性交行为和母婴途径传播。分别有41.5%(22/53)、35.8%(19/53)、26.4%(14/53)的儿童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拥抱、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和共餐传播。有13.2%(7/53)的流浪儿童回答有过性交行为;7.5%(4/53)回答第1次性交行为是不情愿的。67.3%(35/52)的流浪儿童想了解预防AIDS知识。结论流浪儿童缺少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要重视在流浪儿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并通过受教育的儿童向其他儿童和同伴传播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艾滋病 知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关于流浪儿童的需求及其服务模式的评估报告——对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志愿服务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2,共5页
评估表明,流浪儿童在救助中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吃住等需求外,他们还有心理健康需求、受教育的需求、回归与发展的需求。专业社工志愿者的介入提升了救助中心的整体服务品质,流浪儿童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不良行为与习惯明显减少。... 评估表明,流浪儿童在救助中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吃住等需求外,他们还有心理健康需求、受教育的需求、回归与发展的需求。专业社工志愿者的介入提升了救助中心的整体服务品质,流浪儿童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不良行为与习惯明显减少。今后应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加强评估工作的理论建设,推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制度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需求 服务模式 效果评估体系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薛在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8,共6页
目前,救助中心内的流浪儿童在教育基础、教育需求和学习愿望方面差别很大,以救助中心目前的师资和场所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有相当的难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对救助中心教育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方面。救助中心必须向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但... 目前,救助中心内的流浪儿童在教育基础、教育需求和学习愿望方面差别很大,以救助中心目前的师资和场所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有相当的难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对救助中心教育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方面。救助中心必须向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但对流浪儿童的教育应该以利于其回归家庭和社会为导向。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分类分层教育,分类分层教育模式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保护 分类分层教育
下载PDF
重塑心灵:救助中心内流浪儿童的心理干预实践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6,共4页
流浪儿童作为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流浪儿童自身特殊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点,需要中心在救助过程中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并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流浪儿童改变不良的心理状况,为流浪儿童最终回归家... 流浪儿童作为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流浪儿童自身特殊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点,需要中心在救助过程中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并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流浪儿童改变不良的心理状况,为流浪儿童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心理干预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下载PDF
关于北京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共7页
流浪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文化课教育,未保中心的教育职能应该定位为受助儿童教育的组织者而不是实施者。对流浪儿童的教育要学校教育和机构内教育并重,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是必要的,但需要将这些服务延伸... 流浪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文化课教育,未保中心的教育职能应该定位为受助儿童教育的组织者而不是实施者。对流浪儿童的教育要学校教育和机构内教育并重,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是必要的,但需要将这些服务延伸到其家庭、社区和学校。要根据流浪儿童的特点灵活地开展工作,个案工作要避免急功近利,小组工作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而心理评估的重点应该是长期滞留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救助保护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艳红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52-55,共4页
流浪儿童教育是流浪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完善的流浪儿童教育机制和保障,存在教育职能不清、教育功能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支持,从制度上明确救助机构... 流浪儿童教育是流浪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完善的流浪儿童教育机制和保障,存在教育职能不清、教育功能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支持,从制度上明确救助机构的教育职能,建立流浪儿童特殊教育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和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社会救助机构 流浪儿童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