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秦汉律令异文的整理与汉字职用史研究
1
作者 赵岩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秦汉律令异文是研究汉字职用史的重要语料,是整理“一词用多字”“一字记多词”现象的直接材料,同时也为描写汉字职用演变提供了坐标。在秦汉律令异文整理过程中,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科学建构异文组,有助于正确解读异文,有助于... 秦汉律令异文是研究汉字职用史的重要语料,是整理“一词用多字”“一字记多词”现象的直接材料,同时也为描写汉字职用演变提供了坐标。在秦汉律令异文整理过程中,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科学建构异文组,有助于正确解读异文,有助于分辨校勘性异文与用字性异文,有助于认知异文的形成原因及过程。汉字职用史研究需注意利用秦汉律令异文材料,秦汉律令异文的整理也需借鉴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律令 异文 汉字职用史
下载PDF
汉魏六朝乐府诗中服饰文化词英译对比分析——以许渊冲和汪榕培译本为例
2
作者 孙越川 李丽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汉魏六朝乐府诗中涉及诸多具有时代烙印的传统服饰,它们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社会符号,像《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作品可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选取许渊冲和汪榕培两个权威译本中共同出现的诗歌进行分析,确定其中服饰文化词的具... 汉魏六朝乐府诗中涉及诸多具有时代烙印的传统服饰,它们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社会符号,像《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作品可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选取许渊冲和汪榕培两个权威译本中共同出现的诗歌进行分析,确定其中服饰文化词的具体数量及类别。同时从翻译方法和诗体美学两个层面入手,对其英译特点与内在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分析,探讨服饰文化词在两译本中的直译意译之别以及在韵律、意象和修辞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乐府诗 服饰文化词 翻译方法 诗体美学
下载PDF
汉代漆物的文化品格:美学的视角
3
作者 潘天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高贵的文化品格,它们贯穿于汉代造物及中华文化品格之中。这些具有典型性的造物品格既是汉代漆物的品格,又是汉代文化及中国传统美学的品格,为中华文化品格的最终形成注入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秉性,也为铸就中华工匠美学品格提供了卓绝的汉代漆物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漆物 汉代美学 文化品格 中华文明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出土“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价值探讨
4
作者 邹婧 喻燕姣 +2 位作者 刘琦 彭诗琦 赵江南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文章通过研究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丝织品,探讨了其在中国古代纺织艺术和技术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文字绮纺织品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传达功能。“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 文章通过研究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丝织品,探讨了其在中国古代纺织艺术和技术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文字绮纺织品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传达功能。“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句汉字织造纺织品,展示了汉代社会对长生不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的文化特征。其次,这类纺织品通过将汉字与图案巧妙结合,凸显了汉字在装饰艺术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湖南及周边地区的丝绸之路沿途广泛运用和流传。最后,中国汉字装饰纺织品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并可能对西亚乃至地中海周缘地区的纺织装饰技术产生影响,但两者在文化背景、艺术审美和社会功能上有明显区别。文章旨在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全面解析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夯实中华文化自信,并为未来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马王堆汉墓 文字绮 汉字文化 吉祥文化
下载PDF
“幽州人語謂耿爲簡”解
5
作者 孫玉文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2期4-17,231,共15页
文章從《三國志·蜀書·簡雍傳》裴松之注“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語謂耿爲簡,遂隨音變之”生發開去,探討了與此相關的音變構詞。本文就幽州一帶東漢至南北朝耕部字變入元部字,幽州方音與漢魏晉南北朝詩文用韻、古注音所反映的... 文章從《三國志·蜀書·簡雍傳》裴松之注“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語謂耿爲簡,遂隨音變之”生發開去,探討了與此相關的音變構詞。本文就幽州一帶東漢至南北朝耕部字變入元部字,幽州方音與漢魏晉南北朝詩文用韻、古注音所反映的耕部變元部的歧異原因,《切韻》系韻書爲什麽不收“耿”讀“簡”的異讀,裴松之注“幽州人語謂耿爲簡”注音背後的規則,幽州一帶“耿、簡”同音現象在後代逐步失傳的原因等相關問題,得出多種新的見解,旨在加深漢語語音史及相關學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州方音 漢魏晉南北朝 耕部變元部 漢語語音史
下载PDF
《列子》撰写时代考——从词汇史角度所作的几点补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东 罗明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列子》托名为先秦古籍,实则是晋人的伪作,然而学界从语言史角度提供的证据不多。杨伯峻较早从汉语史的角度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一些语词证据,其后刘禾、马振亚、张永言等又多有补益。然而《列子》中仍有不少晚汉魏晋时期的词语有待进一... 《列子》托名为先秦古籍,实则是晋人的伪作,然而学界从语言史角度提供的证据不多。杨伯峻较早从汉语史的角度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一些语词证据,其后刘禾、马振亚、张永言等又多有补益。然而《列子》中仍有不少晚汉魏晋时期的词语有待进一步发掘,如"丁壮"、"家累"、"身意"、"稽度"、"消灭"、"邻居"、"两可"、"巧妙"、"乞儿"、"儿童"等。通过发掘这些词语,可以为从语言学角度证明《列子》的撰写时代提供更多的证据,不乏语言学和文献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汉语词汇史 晚汉魏晋时期 杨伯峻
下载PDF
中国历史上的标点符号规范化 被引量:7
7
作者 萧世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中国的标点符号产生得很早。但是早期阶段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形式多样,极不统一,很不规范,无形中降底了其应有的效应。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对标点符号进行规范化的运动,这些规范化运动对于引领标点符号的正确发展,指导民众书面语... 中国的标点符号产生得很早。但是早期阶段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形式多样,极不统一,很不规范,无形中降底了其应有的效应。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对标点符号进行规范化的运动,这些规范化运动对于引领标点符号的正确发展,指导民众书面语的使用,提高民众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 规范化 说文解字 校雠 《议案》 《训令》
下载PDF
叙事抒情演进与五言诗体新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五言诗由汉末发轫,民间乐府叙事诗得风气之先,且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故事诗。文人五言诗兴起后,抒情逐渐压倒叙事。文人的文化传统与知识素养,又使得辞章、藻饰较方便地参与抒情,辞藻的中心色彩逐渐显现。随着抒情诗情感力度的消弱,辞采更... 五言诗由汉末发轫,民间乐府叙事诗得风气之先,且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故事诗。文人五言诗兴起后,抒情逐渐压倒叙事。文人的文化传统与知识素养,又使得辞章、藻饰较方便地参与抒情,辞藻的中心色彩逐渐显现。随着抒情诗情感力度的消弱,辞采更为凸显。两晋南朝,诗歌的事、情等内容层面都进一步乏弱,藻采上升为诗歌最重要的艺术追求。文学自觉的深化,具体落实为对文学形式美的追求。正是在叙事——抒情——藻采这一发展路径中,声律作为形式美的极致,顺势而生。审视汉魏至六朝五言诗的演变轨迹,叙事、抒情的消长,作为原动力,对文学史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引起充分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抒情 五言诗 汉魏 南朝
下载PDF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审美观念的转换——兼论魏晋时期新审美范畴的提出和确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友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魏晋玄学是在社会动荡、两汉"宇宙神学"崩溃、旧的权威思想轰然倒塌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唤醒了主体的自觉意识,为人的精神世界发展解脱了束缚,并以"人"为核心展开了对"人本体"的... 魏晋玄学是在社会动荡、两汉"宇宙神学"崩溃、旧的权威思想轰然倒塌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唤醒了主体的自觉意识,为人的精神世界发展解脱了束缚,并以"人"为核心展开了对"人本体"的深入探索,确立了"三教互补"的思想模式,促使了中国哲学思想和哲学主题由"宇宙本体论"向"人的本体论"、由外在的世俗世界向内在的精神世界、由外在行为规范的"礼"向内在伦理道德的"理"的巨大转换,从而促使这一时期的艺术思想也发生了巨大转换:即由注重外在的现实叙写,转向注重内在的精神探求;由"比德",转向"畅情";由"载道"转向"审美"。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符合艺术规律的美学思想范畴、概念,铸就了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和审美原则,对古代中国艺术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审美范畴 风骨 气韵 意象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俊奇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7,共6页
主要通过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解放前的研究特点:积极探寻中国古代体育源流;具有民族本位主义的思想,以之抵制西方体育文化。新中国以来的研究特点:一是不断延续革命史话语外,重头是中... 主要通过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解放前的研究特点:积极探寻中国古代体育源流;具有民族本位主义的思想,以之抵制西方体育文化。新中国以来的研究特点:一是不断延续革命史话语外,重头是中国古代体育史方向的研究,即"寻根史学"的特点,二是90年代,开始从客观讨论古代体育的历史、地位、价值与意义。近十年的研究特点:中国古代体育史、参与史学研究范式和古代体育断代史是其主要特色,二是体育史学在理论方法的运用方面受到一些新史学方法的影响。纵观百年来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进展,始终是中国体育史研究的重要部分,是学术主流。在古代体育史这个主题上,不少研究虽然以此为枢纽,但实际上又超出了古代体育史的范畴,大大推进和深化了中国体育史的整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体育史 民族传统体育 先秦体育 汉三国体育 魏晋南北朝体育 唐宋体育 元明清体育
下载PDF
秦汉时期的汉字字序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48,66,共6页
秦汉时期属于汉字字序法的早期,这个时期汉字排序呈多样性,其性质是根据意义排序。《说文》部首法将秦汉时期的表义字序法推向顶峰。《说文》关于部首的论述和单字的归部皆根据汉字结构分解汉字,在此基础上得出表义偏旁,进而组成表义部... 秦汉时期属于汉字字序法的早期,这个时期汉字排序呈多样性,其性质是根据意义排序。《说文》部首法将秦汉时期的表义字序法推向顶峰。《说文》关于部首的论述和单字的归部皆根据汉字结构分解汉字,在此基础上得出表义偏旁,进而组成表义部类,建立部首。这个表义的部首系统是用来为汉字排序,而非用来检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汉字字序法 《说文》
下载PDF
汉魏时期洛阳地区湖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家洲 刘锡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7-43,共7页
汉魏时期是洛阳湖沼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该时期洛阳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湖沼共有55个,湖沼数量多,面积大,多为人工开凿,缘渠分布,注意与寺庙、园林相结合。湖沼功能多样,既可供水给城市,又可灌溉农业;既可漕运,又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汉魏时期是洛阳湖沼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该时期洛阳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湖沼共有55个,湖沼数量多,面积大,多为人工开凿,缘渠分布,注意与寺庙、园林相结合。湖沼功能多样,既可供水给城市,又可灌溉农业;既可漕运,又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可以旅游观光。对汉魏时期洛阳地区湖沼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汉魏时期洛阳的城市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湖沼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时期 洛阳 湖沼 特点 功能
下载PDF
论简帛隶书的字体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晓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简帛隶书作为秦至汉初的重要文字材料,在汉字的隶变阶段具有重要地位。书写元素和构形元素是字体演变的基础,简帛隶书书写元素的演变表现为笔画平直化和方折化;构形元素的演变表现为构件类型上以半篆半隶为主,构件功能以表义示音为主,... 简帛隶书作为秦至汉初的重要文字材料,在汉字的隶变阶段具有重要地位。书写元素和构形元素是字体演变的基础,简帛隶书书写元素的演变表现为笔画平直化和方折化;构形元素的演变表现为构件类型上以半篆半隶为主,构件功能以表义示音为主,构形模式以义音合成为主,形声系统的形成是汉字构形系统走向成熟的标志。简帛隶书字体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汉字系统内部的矛盾运动,而书写材料、书写工具、书写者以及社会因素等,对其字体演变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至汉初 简帛隶书 字体演变 书写元素 构形元素
下载PDF
论秦汉文字瓦当的形式艺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阳摩一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3,共7页
秦汉文字瓦当当面结构形式,主要承继于战国图案及图像瓦当,而变化更富,主要有无界格式、十字四分式、×形四分式等多种。秦汉匠师们,灵活运用文字、纹饰、图像以及当心凸堆、界格、线栏诸因素,大胆创新,巧思迭出,依据均齐与平衡、... 秦汉文字瓦当当面结构形式,主要承继于战国图案及图像瓦当,而变化更富,主要有无界格式、十字四分式、×形四分式等多种。秦汉匠师们,灵活运用文字、纹饰、图像以及当心凸堆、界格、线栏诸因素,大胆创新,巧思迭出,依据均齐与平衡、动与静、统一与变化等形式法则,创造出千姿百态、丰美瑰奇的文字瓦当,并对后世瓦当及形式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文字瓦当 形式艺术
下载PDF
汉魏六朝碑刻中的双形符字和双声符字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继刚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9-75,共7页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碑刻 双形符字 双声符字 汉字性质
下载PDF
王肃《论语》注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春新 商爱玲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3-59,共7页
现存的王肃《论语》注与郑玄《论语》注,其差异主要是表现在两个学术层面上:第一,知识层面上,因为经文文本文义的模糊不清或经文的断句分歧、字词训解不同,从而造成了郑玄和王肃对同一经文理解的不同,不是王肃故意与郑玄注对立,属于正... 现存的王肃《论语》注与郑玄《论语》注,其差异主要是表现在两个学术层面上:第一,知识层面上,因为经文文本文义的模糊不清或经文的断句分歧、字词训解不同,从而造成了郑玄和王肃对同一经文理解的不同,不是王肃故意与郑玄注对立,属于正常的学术争鸣。第二,学理层面上:"王学"反对"郑学"注经时掺杂谶纬,王肃《论语》注既较郑注更为简约、理性,少有谶纬说经,而其少部分又注重义理发挥。郑玄《论语》注和王肃《论语》注的上述差异,远不能反映郑(玄)学、王(肃)学之争,尤其是两者在今古文经学的纷争。仅就此而言,当前学术界似有夸大郑王之争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肃《论语》注 礼法特色 两汉训诂 魏晋义理
下载PDF
汉魏六朝诗概说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亚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16,共7页
汉魏六朝诗相比较于先秦诗而言,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在探讨它的总体面貌、总体特征和繁荣原因时,诗美观念的确立、儒道玄佛的交互作用与影响、文学价位的升举、“属文好为新变”等几... 汉魏六朝诗相比较于先秦诗而言,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在探讨它的总体面貌、总体特征和繁荣原因时,诗美观念的确立、儒道玄佛的交互作用与影响、文学价位的升举、“属文好为新变”等几点是必须看到的。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家,也都颇有成就和特色。汉魏六朝诗为唐诗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圆满地完成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诗 总体特征 重要作家
下载PDF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烈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26-133,162,共9页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有一定数量的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它们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汉语实际语言中测度问句的新格局。文章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四个阶段,调查分析了此期70部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就其使用特点和历... 汉魏六朝汉译佛经中有一定数量的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它们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汉语实际语言中测度问句的新格局。文章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四个阶段,调查分析了此期70部汉译佛经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就其使用特点和历史地位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汉译佛经 测度问句 使用特点 历史地位
下载PDF
阜阳汉简《诗经》异体字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久湘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阜阳汉简《诗经》是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随葬的遗物,其残简尚存长短不一的简片170余条,其字体为隶书。对其残存字中的异体字加以清理,共得异体字17个,共出现31次,占总篇幅的2.61%。主要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为依据,对这些异体字加... 阜阳汉简《诗经》是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随葬的遗物,其残简尚存长短不一的简片170余条,其字体为隶书。对其残存字中的异体字加以清理,共得异体字17个,共出现31次,占总篇幅的2.61%。主要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为依据,对这些异体字加以分析,指出孰正孰俗,多少能揭示出异体字产生的根源,反映当时人们书写汉字的一些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汉简 诗经 异体字 研究
下载PDF
汉魏六朝碑刻疑难文字考释五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蒙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汉魏六朝碑刻存在不少形体怪异的文字,有些是受文字形旁类化的影响,如"■";有些是隶古定字,这些形体大多是战国文字或小篆的转写,形体复杂,如"■"字、"■"字等。本文摘录了有代表性的五则疑难文字,加以... 汉魏六朝碑刻存在不少形体怪异的文字,有些是受文字形旁类化的影响,如"■";有些是隶古定字,这些形体大多是战国文字或小篆的转写,形体复杂,如"■"字、"■"字等。本文摘录了有代表性的五则疑难文字,加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碑刻 疑难文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