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车荷载下近距交叠隧道加固方案优化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渭明 李强 +3 位作者 张为社 赵凯迪 王建 贺广良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11-1515,共5页
为研究列车荷载下交叠段围岩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以青岛市地铁2号线枣山路—李村站区间隧道与3号线李村—万年泉站区间隧道相交叠为工程原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列车荷载下交叠区围岩关键点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针对原加固方案引起交叠区... 为研究列车荷载下交叠段围岩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以青岛市地铁2号线枣山路—李村站区间隧道与3号线李村—万年泉站区间隧道相交叠为工程原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列车荷载下交叠区围岩关键点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针对原加固方案引起交叠区岩体较破碎,造成运营安全的不确定性特殊工况,提出4种交叠区围岩加固技术,并结合灰色关联理论对上述加固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确定最终围岩的优化加固方案为方案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隧道 近距交叠 隧道加固 围岩加固 列车荷载 数值模拟 灰色关联理论
下载PDF
激光扫描搭接区内的热循环与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宇 高立新 +2 位作者 崔玲丽 王会刚 杨久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由于搭接扫描的影响,激光扫描带内的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硬度落差,并且搭接区极易出现裂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精确给出光束移动过程中搭接区内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规律,从而给出激光扫描形成回火区和二次淬火区的理论解释。仿真结果表明... 由于搭接扫描的影响,激光扫描带内的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硬度落差,并且搭接区极易出现裂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精确给出光束移动过程中搭接区内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规律,从而给出激光扫描形成回火区和二次淬火区的理论解释。仿真结果表明,选取不同的搭接参数对于该区域的温度变化规律影响不大,但从改善表面硬度不均和搭接区裂纹的角度出发,搭接参数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强化 搭接区 热循环 残余应力
下载PDF
重叠板设计在基础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子臣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1998年第4期310-312,共3页
对一栋阳台发生倾覆的住宅楼,采用改变传力途径法进行加固设计,将阳台下增砌墙体的荷载传给已施工完毕的基础底板,根据计算,在原底板上另浇一钢混板构成重叠板,新旧板之间设隔离层,经过实际工程应用,加固效果良好.
关键词 加固设计 重叠板 设计 基础加固 住宅楼
下载PDF
聚脲防水涂料在大型沉管管段上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华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6,共4页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结构防水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后期运营安全,是工程的重难点之一,喷涂聚脲防水涂料防水层在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外包防水中的应用是该防水材料应用领域的一个创新。以天津海河沉管隧道工程为例,介绍聚脲防水涂料及其施工方法...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结构防水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后期运营安全,是工程的重难点之一,喷涂聚脲防水涂料防水层在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外包防水中的应用是该防水材料应用领域的一个创新。以天津海河沉管隧道工程为例,介绍聚脲防水涂料及其施工方法、工艺和施工组织方式,特别针对外侧墙喷涂层和防水钢板搭接部位、纵向和环向施工缝处、顶板预埋钢板和人孔处、沉管钢端封墙预埋角铁处等特殊部位,采用了加强层、层间搭接等处理措施,还介绍涂层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手段,指出喷涂过程中涂层出现鼓包及破损等缺陷时相应的修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聚脲防水层 喷涂工艺 基层处理 加强涂层 层间搭接
下载PDF
四线叠交隧道盾构施工地基变形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庆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1-919,926,共10页
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地铁线路互相重叠穿越,如何预测并控制隧道所在地层的变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南宁地铁1、2号线在朝阳广场站形成的四线叠交隧道工程,旨在探讨四线叠交这种复杂空间关系下隧道盾构施工的变形规... 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地铁线路互相重叠穿越,如何预测并控制隧道所在地层的变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南宁地铁1、2号线在朝阳广场站形成的四线叠交隧道工程,旨在探讨四线叠交这种复杂空间关系下隧道盾构施工的变形规律,进而提出有效措施控制地基变形。基于对水文地质情况及隧道情况的研究,借鉴成都、武汉等地工程情况,提出采用上下洞夹层土体洞内加固、结构加强、螺栓加强以及下洞临时支撑相结合的加固措施来控制地基变形,通过数值模拟验算加固效果,并与现场监测数据作对比,结果表明,加固后地层沉降显著减小,地表沉降满足变形控制要求,隧道变形大大减小。本文的研究成果保证了该重叠段隧道施工的安全,也能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线叠交隧道 盾构 地基变形 加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盾构重叠段施工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海生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盾构叠落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技术控制要求高、施工风险大。以武汉轨道交通地铁5号线复兴路站—彭刘杨路站区间小净距重叠段盾构施工案例为背景,为使盾构掘进沉降的二次叠加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盾构掘进对先成型隧道管片结构的影响,盾构... 盾构叠落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技术控制要求高、施工风险大。以武汉轨道交通地铁5号线复兴路站—彭刘杨路站区间小净距重叠段盾构施工案例为背景,为使盾构掘进沉降的二次叠加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盾构掘进对先成型隧道管片结构的影响,盾构掘进采取“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选用配筋加强型管片,夹层土注浆加固,洞内临时支撑台车加固,盾构掘进参数控制,施工期间洞内、地面跟踪监测等手段。总结出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 重叠段 施工顺序 加固 掘进控制
下载PDF
加强型完全叠接管节点滞回性能试验测试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永波 李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77,共6页
为了研究加强型完全叠接圆钢管节点的滞回性能,分别对1个未加强型完全叠接圆钢管节点和2个采用不同加强方式加强的完全叠接管节点试件进行了试验测试。通过控制叠接支管端部发生轴向位移,对试件施加了低周往复荷载,研究了试件的破坏模式... 为了研究加强型完全叠接圆钢管节点的滞回性能,分别对1个未加强型完全叠接圆钢管节点和2个采用不同加强方式加强的完全叠接管节点试件进行了试验测试。通过控制叠接支管端部发生轴向位移,对试件施加了低周往复荷载,研究了试件的破坏模式,分析了试件的延性和能量耗散。研究发现:局部加厚TL节点处相接支管的壁厚能够有效的防止相接支管的局部屈曲;同时局部加厚相接支管的厚度和在相接支管内部设置套管能够显著的改善节点的滞回性能,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但可能会使主管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叠接管节点 相接支管加厚 内套管加强 滞回性能 试验测试
原文传递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钢管K形搭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文伟 高栋 索雅琪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54,共13页
主管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支管为空钢管的K形搭接节点,按主圆支圆和主方支圆两种形式加工制作了4个节点,对节点两个支管通过同步往复加载,研究主管通过夹层混凝土加强的K形节点破坏模式、承载力、耗能性能等。分析了试件的滞回曲线、... 主管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支管为空钢管的K形搭接节点,按主圆支圆和主方支圆两种形式加工制作了4个节点,对节点两个支管通过同步往复加载,研究主管通过夹层混凝土加强的K形节点破坏模式、承载力、耗能性能等。分析了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延性系数、能量耗散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未加强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表面塑性破坏,主管夹层灌混凝土的加强节点为支管拉裂破坏;主管夹层灌混凝土提高了节点的刚度和承载力,对于方管尤为显著,但对节点的延性影响不大;相比主圆支圆的未加强试件,夹层灌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试件承载力分别提高了43.7%和52.1%,节点累积耗能分别提高了57.6%和64.0%;相比主方支圆未加强试件,夹层灌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试件承载力分别提高了66.7%和64.7%,节点累积耗能分别提高了39.8%和21.7%,但主管夹层灌普通混凝土和灌粉煤灰混凝土对节点的加强效果区别不大。利用ANSYS软件对试验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选用主管空心率、支主管直径比及支管径厚比进行参数分析。分析表明:随主管空心率的增大,节点耗能能力和承载力有所减小;随支主管直径比的增大,节点滞回曲线趋于饱满,耗能能力和承载力提高;随支管径厚比的增加,节点的滞回曲线的饱满度降低,节点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型K形搭接节点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读《玻璃杯半满抑或半空?汉语重音的另类观》引发的思考
9
作者 曹剑芬 《韵律语法研究》 2021年第2期23-37,共15页
本文并非对汉语重音问题的系统探讨,只是受到廖敏关于汉语重音的另类观(T?ísková,2020)的启发,从语音学的角度思考汉语重音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普通话重音问题争议概说及分歧实质简析:从... 本文并非对汉语重音问题的系统探讨,只是受到廖敏关于汉语重音的另类观(T?ísková,2020)的启发,从语音学的角度思考汉语重音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普通话重音问题争议概说及分歧实质简析:从廖敏的汉语重音的另类观说起——不一样的理解烦恼,一样的认知局限。第二部分,简评廖敏另类重音观的积极意义和“半空还是半满杯子”设问比喻的局限性。第三部分,“半满杯子”还是“半空杯子”比喻引发的若干思考,即关于汉语重音问题的诸多主张和争议,归根结底,都源于对以下两种关系认识的分歧:(1)语言的普遍共性与特异性的关系;(2)重音与声调的关系。世界上的语言具有许多普遍共性,所以才能彼此翻译、相互沟通,这是由人类共同的生物学机能(刺激—反应)和共通的认知心理机制决定的。与此同时,各种语言又都具有各自的特异性。所以,才有语言的多样性(曹剑芬,2016b)。而这种多样性是由各种语言社会最初约定音义结合关系时的任意性决定的。每种语言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就是词,因此这种由最初约定音义结合关系的任意性决定的语言的特异性就主要表现在词层面上。所以,在探讨重音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关注不同类型语言里的特异性,才能真正认清汉语重音跟其他语言重音的异同。至于重音的探讨为什么总是跟声调问题纠缠在一起,表面看来,原因似乎主要在于不同语言母语者对tone这个术语概念的理解不一样;而实质上,这依然是一个语言普遍共性与特异性的关系问题。这里涉及的关键因素是tonal变化的音位功能和节律功能及其实现手段的异同。在词层面上,汉语的构词法与重音语言的构词法不同。重音型语言的词,即最小音义结合单位是音节的组合,单个音节一般没有构词功能。所以词内音节之间的重度对比是重要的构词手段;而且,在物理声学上,这种重度对比必须依赖音节之间的音高高度(pitch height),即音区(register)特征的对比,而并不关心音节内部音高变化的曲拱特征。所以,重音语言里的词重音具有区别词(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的音位功能。而汉语的词重音一般没有区别词的功能,因为汉语的词,即最小音义结合单位是音节,词素就在音节内部。就tone这个音高运动因素而言,它在音节内部的时间函数(赵元任,1980:65)就已经身兼两职:既具有区别词的音位对立功能,又负载更高层面上的节律对比功能。这种双重载信功能是通过音节内部音高的音区特征和曲拱特征的并存叠加同步实现的。也就是说,汉语的构词要素在音节内部,不在音节之间,所以汉语音节之间尽管也存在相对的重度差异,但这种差异一般没有重音型语言里那样的构词功能。由此可见,尽管汉语跟其他语言一样,音高运动(pitch movement)是构成tone(声调、语调)和stress(重音)最重要的声学相关物,这是语言的普遍共性;但是,由于各自的构词法相异,因而tone的语言学功能及其作用方式也就各不相同。综上所述,任何活的语言都不可能没有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的语音变化,这是人类语言的普遍共性,是由语言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和思维载体的本质决定的。其承载和传递信息的效能,必然要在说和听的生理、心理局限与交际的客观需求之间取得相对的平衡。因此,语音的轻重调节是不可避免的,汉语也不例外。汉语并不是没有重音,只是汉语的重音跟重音语言或者其他类型语言里的重音不一样。无论是在词层面上还是语句层面上,汉语的重音都呈现出不同于重音语言的类型特点。尤其是在词平面上,汉语的重音不像重音语言那样依赖音节之间的轻重对比,而是通过音节内部包括音高在内的物理四要素的规律性调节变化实现的。因此,汉语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既能承载轻重信息,又能承载声调和语调信息。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人们,尤其是非声调语言母语者对汉语重音和声调关系理解上的种种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音 声调 语言类型 增强 减缩 弱化 对立 对比 普遍共性 特异性 音区特征 曲拱特征 并存叠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