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万垠治疗肿瘤经验举隅
1
作者 林佩霞 吴万垠(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吴万垠教授临床治疗肿瘤善用“辨病、辨证、对症”三位一体的论治模式。以病为本,明确病性、病位;以证为纲,分期治疗,扶正祛邪有所偏重,并强调中医药对肿瘤治疗的补充和替代作用;以症为佐,在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化痰祛湿、... 吴万垠教授临床治疗肿瘤善用“辨病、辨证、对症”三位一体的论治模式。以病为本,明确病性、病位;以证为纲,分期治疗,扶正祛邪有所偏重,并强调中医药对肿瘤治疗的补充和替代作用;以症为佐,在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治疗原则基础上,灵活对症施治。此外,吴教授还注重健运中焦,顾护后天之本,认为健脾为扶正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辨病 辨证 对症 扶正祛邪 健运中焦 吴万垠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猴痘浅析
2
作者 张凌宇 李净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析中医药防治猴痘的内涵和可行性,为降低猴痘病毒传播造成的公共卫生压力及经济损失,制定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基于猴痘在全球多个非猴痘疫情流行地区暴发,参考国内外有关猴痘的相关报道及研究成果,梳理中医药千年来的防... [目的]探析中医药防治猴痘的内涵和可行性,为降低猴痘病毒传播造成的公共卫生压力及经济损失,制定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基于猴痘在全球多个非猴痘疫情流行地区暴发,参考国内外有关猴痘的相关报道及研究成果,梳理中医药千年来的防疫经验,据猴痘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分析猴痘在中医中所属范畴。研析古今疫病之相关文献,浅探中医药防治猴痘的方法。[结果]中医学认为,猴痘属中医疫病之疮疹、痘疹范畴。笔者认为猴痘病因病机重点为正气亏虚、卫气不固(本虚),因不良性行为或其他接触条件触感外邪,即感“不正之气”,蓄于体内后发。猴痘病机有寒热之分,仍以热邪为主,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当以“透疹祛邪”为基,分期辨证施治,佐以清瘟解毒之法,强调扶正固本之重要性,关注预后,注重情志疗法,悉心防护。[结论]中医药在疫疹的防治中确有优势,可以进一步推进科学研究,发挥好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猴痘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降低公共卫生压力,促进疾病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病因病机 防治法则 祛邪透疹 辨证论治 健脾扶正
下载PDF
胃气理论在急性胃肠损伤中运用探析
3
作者 欧邦权 赵云燕 沈树超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6期1031-1034,共4页
“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气很早就用于评估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转归。急性胃肠损伤(AGI)指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有胃气则生”,因而保胃气在AGI治疗中贯穿全程。虚实夹杂引起中焦气机逆乱是AGI的病机特点,早期邪盛为主应祛邪泻实... “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气很早就用于评估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转归。急性胃肠损伤(AGI)指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有胃气则生”,因而保胃气在AGI治疗中贯穿全程。虚实夹杂引起中焦气机逆乱是AGI的病机特点,早期邪盛为主应祛邪泻实和调畅气机以及时遏制邪损胃气,其中邪实多责之于热、瘀、湿,同时少佐补益脾胃之药以顾护胃气;后期脾胃亏虚为主应补养脾胃增益胃气,鼓动正气祛邪和兼清余邪。“留得一分胃气便留得一份生机”,正确把握祛邪扶正的时机和方向,运用中医药保胃气以期为AGI患者争取生机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损伤 胃气 保胃气 祛邪扶正
下载PDF
援鄂深圳中医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治疗新冠肺炎经验总结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禹翔 李燕君 +8 位作者 徐慕娟 李亚清 彭思萍 高雪 曲敬来 张伟健 许艺飞 潘华峰 刘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期83-85,共3页
援鄂深圳中医医疗队与广东省中医队,共同组成了第四批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广东队,负责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六病区(C6)病人的救治工作,并于2020年3月29日圆满地完成了湖北战"疫"任务,顺利关舱。其中深圳中医医疗队独立作战,... 援鄂深圳中医医疗队与广东省中医队,共同组成了第四批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广东队,负责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六病区(C6)病人的救治工作,并于2020年3月29日圆满地完成了湖北战"疫"任务,顺利关舱。其中深圳中医医疗队独立作战,充分发挥主场作用,在疫情的防控与救治工作中积累了丰厚经验。团队成员怀着报效祖国,支援武汉人民的共同心愿,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智慧,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融通中西医学,为患者制定了最佳诊疗方案。深圳中医团队治疗新冠肺炎以"扶正祛邪、针药并用、中西结合"为总原则,临床上强调中医药的尽早介入诊疗与护理疗法的全面完备,针药并用、辨证施治,提高患者本身的抗病能力;并通过现代医学先进设备为患者提供氧气疗法,纠正机体缺氧状态,从而保护脏器不受损;同时辅以八段锦、耳穴压豆、刮痧、热罨包等中医特色疗法,调养患者的体质与情志,将患者身体调节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使疾病自然消退,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护协同 扶正祛邪 针药并用 中西结合 整体调节 特色疗法 身心同治
下载PDF
郑小伟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经验浅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艳兰 余王琴 +1 位作者 孔丽娅 郑小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总结郑小伟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抄方、整理医案及查阅相关文献,探讨顽固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并运用病案列举兼评析的方法总结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郑师辨治顽固性咳嗽多从肺、... [目的]总结郑小伟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抄方、整理医案及查阅相关文献,探讨顽固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并运用病案列举兼评析的方法总结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郑师辨治顽固性咳嗽多从肺、脾、肾出发,辨证以风邪滞肺、脾虚湿困、肺肾气虚为主,治以清肺祛风、健脾化痰、补肾固本。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注重审证辨因,标本同治,附举案例中风邪滞肺、宣发不彻者,治以清肺止咳、祛风止痒;脾虚湿困、痰气郁结者,治以健脾祛痰、理气止咳;肺肾气虚者,治以补肾纳气、敛肺止咳,均获良效。[结论]郑师对顽固性咳嗽辨证思路清晰,咽痒而咳从肺论治,痰多而咳从脾论治,虚喘而咳从肾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咳嗽 祛风止痒 健脾化痰 补肾纳气 临床经验 医案 郑小伟
下载PDF
高金亮教授“因滞致虚、因虚夹邪”理论探讨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董洪飞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7期764-767,共4页
高金亮教授曾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因滞致虚,因虚夹邪"的学术思想。并以"滞则通之,虚则补之,夹邪则祛之"为切入点,着重于对滞虚邪的认识和理解。认为"滞"为标,多为食积、痰饮、水湿、气... 高金亮教授曾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因滞致虚,因虚夹邪"的学术思想。并以"滞则通之,虚则补之,夹邪则祛之"为切入点,着重于对滞虚邪的认识和理解。认为"滞"为标,多为食积、痰饮、水湿、气滞、血瘀等,"虚"为本并不局限于脾胃的虚损。正虚则邪乘,日久可化热伤阴,久病入络,络瘀则血阻。在疾病的后期阴虚和气虚的表现会更加明显,临床证型主要归结为气虚夹瘀型和阴虚夹瘀型,以益气行消法和养阴行消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金亮 慢性萎缩性胃炎 因滞致虚 因虚夹邪 养阴化瘀行滞 消瘀扶正祛邪
下载PDF
祛风宣肺健脾法配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风邪犯肺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双林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究祛风宣肺健脾法配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风邪犯肺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92例过敏性咳嗽风邪犯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究祛风宣肺健脾法配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风邪犯肺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92例过敏性咳嗽风邪犯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宣肺健脾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疗效、咳嗽症状评分、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祛风宣肺健脾法配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风邪犯肺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咳嗽症状,缩减临床恢复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宣肺健脾法 氯雷他定糖浆 小儿过敏性咳嗽 风邪犯肺证
下载PDF
张志明“从湿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2
8
作者 祁亚锋 宋忠阳 +4 位作者 雍文兴 刘永琦 张丽敏 韩冰阁 张志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6期123-125,共3页
2019年末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且发现本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一般潜伏期为114 d,病情发展较快,临床常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2019年末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且发现本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一般潜伏期为114 d,病情发展较快,临床常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2020年1月23日,甘肃省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我省在积极援鄂同时立即形成中医、西医治疗专家组进行省内干预。张志明教授作为甘肃省防治疫情专家组副组长,在防治疫情过程中总结前辈经验亲入临床观察,提出“从湿治疫”的方法。湿邪乃六淫邪气之中最善粘滞,最难祛除之邪气,且善夹其他邪气,相互为病,在温病学派当中,湿邪致病有着中重要的研究意义。张志明教授将中医经典与现代医学结合明确提出本病以“湿毒”为主,以肺为核心的病机传变状态,综合运用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以“清热理湿散邪”为轴,因势利导,审查阴阳,宣降肺气、疏通三焦、扶正祛邪,及早通络活血、注意寒温并用、宜施芳香药物的治则治法。在甘肃省新冠肺炎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毒疫 中医辨证论证 中国中医药 从湿治疫 分消走泄 扶正祛邪 现代因素
下载PDF
自噬在肝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萧雨 杨星 +1 位作者 王振 李素领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68-474,共7页
自噬作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特殊机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肝细胞癌早期,通过适当提高自噬水平,可加速细胞“推陈出新”,有效延缓肝细胞癌进展;在肝细胞癌中晚期,过高水平自噬又促进肿瘤进展。因此,自噬水平对于肝... 自噬作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特殊机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肝细胞癌早期,通过适当提高自噬水平,可加速细胞“推陈出新”,有效延缓肝细胞癌进展;在肝细胞癌中晚期,过高水平自噬又促进肿瘤进展。因此,自噬水平对于肝癌发生发展具有双向作用,这与中医“正邪理论”有相似之处。临床可通过调整正邪平衡、维持自噬水平的方法调控肝细胞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自噬 “正邪理论”
下载PDF
阮诗玮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五法
10
作者 吴美琴 高嘉玮 阮诗玮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514-1518,共5页
本虚标实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机,本虚为肺脾肾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为风、湿热、瘀血内结。其中,气阴两虚、湿热内蕴为其常见病机。故疾病初期,标实为主,虚象不显者,以治其标,兼顾其本;疾病后期,本虚为主,标实不显者,以治其本,... 本虚标实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机,本虚为肺脾肾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为风、湿热、瘀血内结。其中,气阴两虚、湿热内蕴为其常见病机。故疾病初期,标实为主,虚象不显者,以治其标,兼顾其本;疾病后期,本虚为主,标实不显者,以治其本,兼顾其标,是以为治。主要治法为疏风透邪,尤重风药;清热利湿,益气养阴;疏达肝气,调肝消浊;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理脾益肾,收敛固涩。临证应灵活遣方用药,多法并用,主次分明,组方轻灵平和,方能药到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蛋白尿 辨治五法 疏风透邪 尤重风药 清热利湿 益气养阴 疏达肝气 调肝消浊 活血通络 祛瘀生新 理脾益肾 收敛固涩
下载PDF
从脏腑风湿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
11
作者 刘馥溧 巴元明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433-1436,共4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多因阳虚郁痹、风寒湿外邪侵袭、正气无力抗邪,致使邪气潜藏,伏而内留,肾络瘀阻。该病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微观病理等方面与脏腑风湿病理论极为相似。故临证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宜采用通阳解郁、扶正宣痹,祛风除湿...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多因阳虚郁痹、风寒湿外邪侵袭、正气无力抗邪,致使邪气潜藏,伏而内留,肾络瘀阻。该病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微观病理等方面与脏腑风湿病理论极为相似。故临证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宜采用通阳解郁、扶正宣痹,祛风除湿、透散伏邪以及活血祛瘀、和络通脉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脏腑风湿 通阳解郁 扶正宣痹 祛风除湿 透散伏邪 活血祛瘀 和络通脉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弱精子症的辨治思路
12
作者 杨振霄 孙樱菲 +1 位作者 荣光财 刘绍明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中医学将“弱精子症”归于“精冷”“精清”“精少”的范畴,其发病原因的隐匿性和发病过程渐进性与伏邪致病有诸多相似之处。正虚为弱精子症发病基础,邪伏为弱精子症病机关键,由虚、痰、瘀、毒虫导致的精子活动力下降,发为不育,符合伏... 中医学将“弱精子症”归于“精冷”“精清”“精少”的范畴,其发病原因的隐匿性和发病过程渐进性与伏邪致病有诸多相似之处。正虚为弱精子症发病基础,邪伏为弱精子症病机关键,由虚、痰、瘀、毒虫导致的精子活动力下降,发为不育,符合伏邪致病渐进性的特点。扶正祛邪为弱精子症基本原则,具体治法有:培本固元、祛除伏痰、益肾活血、解毒杀虫、未病先防。本文结合临床验案对基于伏邪理论辨治弱精子症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弱精子症 扶正祛邪 中医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扶正抗癌理论的温阳散寒中药抗肺癌作用初探 被引量:17
13
作者 滕文静 李洪林 李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3-2028,共6页
目的:基于扶正驱邪抗癌理论探索温阳扶正抗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并基于此研究结果初步挖掘温里中药及有效组分在肺癌治疗中的体内外抑瘤作用,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挖掘来源1995年-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 目的:基于扶正驱邪抗癌理论探索温阳扶正抗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并基于此研究结果初步挖掘温里中药及有效组分在肺癌治疗中的体内外抑瘤作用,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挖掘来源1995年-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收载的温阳散寒类有效内服方剂,进行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并基于此挖掘结果及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体内观察温里中药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通过BATMAN分析有效中药的潜在抑瘤单体成分,通过CCK8、细胞划痕实验及流式实验检测有效单体成分的抗肺癌作用情况。结果:共收集文献报道以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有效的方剂86首,共包含中药156味,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物有10味,其中前3位分别为附子、黄芪、甘草,而最常用的临床有效药对为附子与干姜。肺癌皮下移植瘤抑瘤实验结果显示附子与干姜无明显抑瘤作用,而荜茇体内抑瘤作用明显,进一步挖掘结果提示荜茇的有效抗癌单体成分为荜茇明碱,体外A549细胞实验结果提示荜茇明碱有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阻断侵袭转移的作用。结论:方剂组方规律的统计分析表明温阳散寒法抗肿瘤并非一家之言,有理论依据并且应用广泛而临床疗效肯定,其组方用药配伍存在一定规律且有生物学抗肺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扶正抗癌 温阳 散寒 肺癌
原文传递
基于临床应用的附子配伍规律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田园 白明 +1 位作者 刘保松 苗明三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中附子的临床应用配伍规律。方法:中国知网搜集2013-2018年的期刊文献,以"附子+临床"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分类,将临床文献中含有附子的中药复方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Statis...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中附子的临床应用配伍规律。方法:中国知网搜集2013-2018年的期刊文献,以"附子+临床"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分类,将临床文献中含有附子的中药复方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Clementine12.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频数分析中,共纳入203首方剂,涉及235味中药,单味药以制附子(128次,12.34%)、白术(89次,8.58%)、细辛(83次,8.00%)等最为常见;用药类别以补虚药(35种,628次,30.15%)、清热药(26种,116次,5.57%)、活血化瘀药(25种,149次,7.15%)居多;中药药性研究中四气以温(104种,1038次,49.83%)、平(50种,350次,16.8%)、寒(65种,337次,16.18%)较多;五味以甘(94种,1 208次,35.07%)、辛(111种,1 062次,30.83%)、苦(104种,788次,22.87%)较多;归经以归肝经(117种,737次,12.49%)的中药较多,其次是脾经(94种,1 306次,22.12%)、胃经(87种,718次,12.16%)等,共涉及12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新的药对组合7种。因子分析得到公因子7个。结论:附子在中药复方中应用时,采用以寒制热、以甘缓毒、甘温助阳、甘寒补阴、辛以行散、扶正祛邪等配伍方法,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配伍规律 以寒制热 以甘缓毒 甘温助阳 甘寒补阴 辛以行散 扶正祛邪
下载PDF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探讨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辨治思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灿灿 杨丽丽 +2 位作者 史巧 肖新春 李翡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819-1824,共6页
下肢淋巴水肿的根本病机是正虚为本,痰、湿、瘀互结。在具体治疗上,以“血不利则为水”为切入点,以扶正祛邪、血水同调为原则,使活血而不伤正,养血而不留瘀。且不可拘泥于单纯的活血利水法,要审证求因,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并根据患... 下肢淋巴水肿的根本病机是正虚为本,痰、湿、瘀互结。在具体治疗上,以“血不利则为水”为切入点,以扶正祛邪、血水同调为原则,使活血而不伤正,养血而不留瘀。且不可拘泥于单纯的活血利水法,要审证求因,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辨证施治,将活血利水法同益气养血、养阴清热、温阳化湿、化痰通络、疏肝健脾等法巧妙地结合应用,调整脏腑阴阳,达到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 血不利则为水 扶正祛邪 血水同调 活血利水法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大肠息肉
16
作者 张瑞 刘万里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099-2103,共5页
大肠息肉的核心病机为“阳动不足,阴凝太过”。阳动不足,水湿内停,久聚成痰,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湿浊、痰饮、瘀血胶着互结,息肉渐成。湿、痰、瘀等阴邪凝聚太过,又会进一步困遏、损伤阳气,机体阳气愈衰,更益于有形浊邪停聚肠... 大肠息肉的核心病机为“阳动不足,阴凝太过”。阳动不足,水湿内停,久聚成痰,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湿浊、痰饮、瘀血胶着互结,息肉渐成。湿、痰、瘀等阴邪凝聚太过,又会进一步困遏、损伤阳气,机体阳气愈衰,更益于有形浊邪停聚肠腑。临床治疗以“益阳消阴,扶正祛邪”为核心,辨清患者阴阳失衡偏颇,权衡温阳化气与散结消阴比重,根据疾病所处阶段分期论治。初期侧重散结消阴,临证治以益气、化湿、消痰等法以消阴邪;中后期重视扶阳固本,以温补脾肾,益阳化气为要;并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出大肠息肉术后应重视调理患者体质偏颇,降低息肉复发率,及早阻断癌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阳化气 阴成形” 益阳消阴 扶正祛邪 分期施治
下载PDF
基于中医“邪正盛衰”理论的“扶正观”与“扶正七法”
17
作者 王诗琦 张琦 +3 位作者 陈如兵 华众 李圆圆 王祖龙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820-1826,共7页
正气学说是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正气具有协调五脏六腑、维护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和畅、疏通经络运行、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抵抗邪气入侵、促使病体康复的七大功能。邪正盛衰是中医重要的病机,包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学说是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正气具有协调五脏六腑、维护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和畅、疏通经络运行、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抵抗邪气入侵、促使病体康复的七大功能。邪正盛衰是中医重要的病机,包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邪交争,正胜邪退,正胜邪伏,正邪胶着,邪盛正衰,正虚邪恋八种转归。扶正观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不足的结果,在临床上要充分认识正气的作用,始终关注患者正气的强弱,始终不忘固护正气,将扶正或扶正祛邪作为疾病的根本治则。扶正包括健康不忘固护正气、正邪交争时祛邪即是扶正、正胜邪退时扶正固本、正胜邪伏时扶正即是祛邪、正邪胶着时祛邪而不伤正、邪盛正衰时扶正为主辅以祛邪、正虚邪恋时治标不应者求之于本七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正盛衰 “扶正观” “扶正七法” 正气 邪气 “伏邪学说” 王祖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