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的强国”与“职业教育来强国”:耦合逻辑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林克松 邵红垒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2,共8页
职业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强国”包含“职业教育的强国”与“职业教育来强国”双重意蕴。“职业教育的强国”意为强职业教育自身,“职业教育来强国”意为强国家、强民族,二者相互依存、相... 职业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强国”包含“职业教育的强国”与“职业教育来强国”双重意蕴。“职业教育的强国”意为强职业教育自身,“职业教育来强国”意为强国家、强民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坚持以促进民族复兴为旨趣、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载体、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支撑。现实中,建设职业教育强国仍面临职普融通失序、产教融合失能、科教融汇失位等困境。为此,应着力绘制新图景、孕育新希望、打造新动能,促进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实现教育、人才、科技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的强国 职业教育来强国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四个问题
2
作者 徐辉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然走内源自主式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增进教育中的现代性因素,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建设实践中坚持以“内源发展”为战略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整体性与协调性”的重要特征,坚...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然走内源自主式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增进教育中的现代性因素,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建设实践中坚持以“内源发展”为战略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整体性与协调性”的重要特征,坚持以“民族文化自信”为坚实基础。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正视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式 教育现代化 内源发展
下载PDF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报告要点与思考
3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3 位作者 肖琪 宋帆 宋梦琪 丁琳琳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8,共10页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不平等建立系统解决方案。了解该规划有助于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公平获取教育技术的机会。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阐述美国发布该规划的背景和目的,比较了七版规划的差异,分析和勾勒规划的侧重点,并从技术整合视角论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及其缓解策略,最后从教育强国建设视角反思了该规划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的启示,以期为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数字访问鸿沟 数字设计鸿沟 数字使用鸿沟 教育强国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面向交通强国的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实验案例库设计
4
作者 陈娱 朱婷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45-50,67,共7页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服务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但缺乏系统梳理和设计.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系统挖掘了思政元素.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点...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服务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但缺乏系统梳理和设计.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系统挖掘了思政元素.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点、线和网三要素,设计了交通地理课程实验的整体思路与框架.基于该框架,分别从城市、全国和亚欧大陆三个不同空间尺度,针对性地给出了南京市新能源充电桩空间布局特征、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结构分析和“一带一路”陆海运输通道专题制图实验具体方案和思政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同时树立民族自豪感、大局观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地理 课程思政 实验案例 交通强国
下载PDF
“五史”融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及推进路径
5
作者 王兰 张舒园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五史”,相对于“四史”增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这是对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肯定,可以将“五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从时间维...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五史”,相对于“四史”增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这是对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肯定,可以将“五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从时间维度、内容维度、实践维度看“五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理论上是契合的。通过“五史”的学习,能够推动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等。基于此,需要发挥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优势,助推大中小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职普融通的教育强国战略与评价改革赋能路径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德全 王志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9,F0002,共13页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在以往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创造性新思路,对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从“普职融通”到“职普融通”,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职业...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在以往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创造性新思路,对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从“普职融通”到“职普融通”,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职业教育要融合普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吸引力;从“层次”到“类型”,职普融通是同等地位下两种教育类型的等值融通;从“类型”到“理念”,职普融通要超越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上升为一种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使职业教育在教育与生活中时时处处渗透融通。其表征指向人的发展的完整性的本质特征,开放、跨界与协同有序格局的结构特征,高质量发展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相统一的内容特征。职普融通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路径需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助力。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职普融通仍面临观念束缚、制度瓶颈、思维局限以及评价制约的现实困境与评价痼疾,阻碍职普融通教育强国战略的价值实现。应通过文化再塑,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制度重构,构建职普融通的国家资历框架;思维进阶,遵从融合共生的系统思维范式;评价引领,扭转不科学评价的负向功能,推动新时代职普融通在教育强国战略中的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教育强国战略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国际方位与强国建设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卫 杜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供给能力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我国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百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研究生规模占比及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有明显短板,面对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教育强国建设亟需适应人口和经济发... 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供给能力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我国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百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研究生规模占比及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有明显短板,面对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教育强国建设亟需适应人口和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多路径扩大优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以改革评价制度为突破口,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培养机制;以理工科人才培养为依托,构建有组织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产学研联盟新机制,引领我国急需紧缺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与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水平;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提升教育合作能级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教育强国 现实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战略进路 被引量:3
8
作者 欧阳修俊 梁宇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回顾中国教育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培养人才、迈向教育强国、追求人民至上、建设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促进世界教育现代化等重大历史价值。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应对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厚育大国工匠:教育家精神映照下高职院校的价值坚守 被引量:2
9
作者 邱亮晶 赵青华 龙庆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尊师重教、兴教强国的深邃教育思想,富含教育情怀和深远教育目光,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厚育大国工匠在汲取教育家精神的内核后可形成彰显敬业尽责的主体理性、形塑博学多识的文化理性、弘... 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尊师重教、兴教强国的深邃教育思想,富含教育情怀和深远教育目光,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厚育大国工匠在汲取教育家精神的内核后可形成彰显敬业尽责的主体理性、形塑博学多识的文化理性、弘扬求真务实的制度理性、担当善施教化的价值理性四个重要育人思想;可起到引领职教师资走向专业自觉、涵养大国工匠的德性与灵魂、为深化高职内涵发展注入动力、构筑职教强国建设精神根基等四个重要育人价值。鉴于此,可从坚定高职教师的理想信念、助推教育家型的校长转向、于教育教学中渗透文化故事、以制度引领发展四个重要角度出发,奠定高职教育家精神的生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大国工匠 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教育强国
下载PDF
建设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框架与理论体系
10
作者 李健 薛二勇 张俊姣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开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运用综合集成法,深入学习和研究后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体现为科学教育内容、科学教育途径和科学教育主体三个方面,构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开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运用综合集成法,深入学习和研究后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体现为科学教育内容、科学教育途径和科学教育主体三个方面,构成了科学教育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主体论的“三论体系”,深刻体现了对科学教育规律与实践的洞察和把握。科学教育本体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囊括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创业能力和思想政治意识。高效实施科学教育要推进“四个优化”,即优化教育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制度、项目运行机制、科学环境氛围,这构成了科学教育的方法论。目的与方法的有效结合有赖于人,也就是科学教育的主体论,这要求党委和政府统筹,部门协同推进;两院和两科结合,加强联动引领;学校作为主阵地,发挥主要作用;学校与企业合作,产学融合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科学教育 创新人才 教育强国 人才强国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与大国工匠培养:耦合关系、现实困境和纾解策略
11
作者 马侨惠 路宝利 +1 位作者 雷前虎 尹秋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1,共6页
大国工匠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家精神与大国工匠培养之间存在着内在耦合关系,蕴含着大国工匠培养的根本要求,契合着大国工匠培养的价值定位,引领着大国工匠培养的实践探索... 大国工匠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家精神与大国工匠培养之间存在着内在耦合关系,蕴含着大国工匠培养的根本要求,契合着大国工匠培养的价值定位,引领着大国工匠培养的实践探索,为培养大国工匠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当前,我国大国工匠培养存在着认知局限、机制不畅、生源不足和条件困境等诸多难题亟须破解。为此,应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独特作用,破解大国工匠培养难题,从理念重塑、机制创新、资源优质和过程优化等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深入推进大国工匠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大国工匠 工匠精神 技能型社会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究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满忠坤 王文馨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8-79,共12页
教育强国建设自党的二十大提出就成为了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教育强国作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专题,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三个阶段。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究中的“中国经验”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 教育强国建设自党的二十大提出就成为了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教育强国作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专题,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三个阶段。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究中的“中国经验”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指导,以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为学术立场,以服务教育决策为价值遵循,以达成理实互促为范式规范。面向未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研究应进一步明确逻辑框架,聚焦教育强国建设专题问题研究;恪守学科立场,重视教育强国建设理论普及;坚持学术对话,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理论创新;重视循证研究,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研究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经验 科教兴国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13
作者 杨帆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党二十大的顺利召开为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可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细节,还可以坚定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 党二十大的顺利召开为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可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细节,还可以坚定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角度分别探讨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具体的实践路径,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图书馆发展——“2024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综述
14
作者 赵雷 张雅宁 +1 位作者 马晓旭 李洁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8,共7页
2024年6月24-27日,“2024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办,来自国内200余所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行业的嘉宾、学者、馆长与馆员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会议。论坛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图书馆”为主题,设立主论坛、分论坛、... 2024年6月24-27日,“2024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办,来自国内200余所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行业的嘉宾、学者、馆长与馆员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会议。论坛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图书馆”为主题,设立主论坛、分论坛、馆长圆桌会议等议程,围绕图书馆服务新质人才培养、信息素质教育推进、资源建设创新发展、启智育人生态重塑等多项议题展开研讨交流。文章综述了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及前沿思考,为图书馆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服务新质人才建设提供理论启发与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强国 立德树人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育人生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新领域、新征程
15
作者 包莉 赵宁远 王九龙 《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128-130,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践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时,努力将高校体育发展推向...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践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时,努力将高校体育发展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使高校体育在助力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校体育 体育强国 全民健身 中华体育精神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语言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韦述启 吴秀菊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5期42-46,共5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民族院校语言文字类课程思政建设则是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少数民族语言等语言文字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民族院校语言文字类课程思政建设则是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少数民族语言等语言文字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因此,以少数民族语言课程思政为抓手,紧紧围绕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从课程专业知识及其关联内容中挖掘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元素并进行隐性融入设计,在学生的课堂教学、田野调查实习、科研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等方面,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可以有效地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语言课程 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大中小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普丽春 子华明 赵伦娜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在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大中小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这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时代命题,但当前关注重点更多的是在高校的相关教育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不多,尤其涉及“大中小一体化”的相... 在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大中小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这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时代命题,但当前关注重点更多的是在高校的相关教育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不多,尤其涉及“大中小一体化”的相关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更加匮乏。“大中小”教育体系是个有机衔接的整体,而基础教育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强国的关键,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边疆民族地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本研究从对概念、理论上梳理的理论逻辑、为体系提供导向的国家治理逻辑以及现实需求的实践逻辑等体系建构逻辑出发,回应边疆民族地区相关教育体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并在理论逻辑和政策逻辑框架下进行反思,为构建“大中小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大中小一体化” 教育强国 认同
下载PDF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及实践
18
作者 孟扬 范炳良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赓续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并在百年党史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凝聚、升华和巩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党史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赓续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并在百年党史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凝聚、升华和巩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党史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结合高校实际,提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成果、提升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构建系统的党史课程体系以及互嵌融合式教育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教育 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价值及实践
下载PDF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传播与治理创新
19
作者 朱竹 张婧 段可争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教育理念,从提出到成熟经历了三十多年历程,该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可以概括为环境教育、环境人口与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阶段。中国在推动该理念的过程中,构...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教育理念,从提出到成熟经历了三十多年历程,该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可以概括为环境教育、环境人口与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阶段。中国在推动该理念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各主体如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各级政府部门、以公立为主的学校、社会机构等通过各种机制参与其中,推动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深化。而以上模式也为构建教育强国之路提供了参考,未来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共融共生、全机构治理模式的协同治理和数字化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基础教育治理 教育强国 协同治理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行动框架和实施路径
20
作者 陆模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1-39,共9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治根基牢固、经济基础扎实、科教融汇有力、现代化进程有序,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应聚焦“认知、基建和要...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治根基牢固、经济基础扎实、科教融汇有力、现代化进程有序,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应聚焦“认知、基建和要素的深层创变”“政策驱动、实践导向与经验互鉴的三重范式”“政府—学校—家庭—行企—研究—社会”多主体协同、重塑智慧职业教育新生态等内涵指征,科学搭建“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转向哪”行动框架,并在培植健康“数字文化”基因、搭建分阶“核心要素”框架、加强无碍“设施环境”建设、持续提升“转型能力”水平和构建全域“数字生态圈”五个方面下足真功夫、实现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数字生态 教育强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