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rinciple of stability control of surrounding rock-bearing structures in high stress soft rock roadways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Wei-jun ZHU Yong-jian LI Shu-qing ZHANG Peng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eformational feature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around high stress engineering soft rock roadways,the coupling stabilization principle ofinner and outer structures in surrounding rock was ...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eformational feature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around high stress engineering soft rock roadways,the coupling stabilization principle ofinner and outer structures in surrounding rock was put forward.The supporting principlesof high stress engineering soft rock roadway (high resistance and yielding support,timelysupport,high strength and high stiffness supports) were proposed,which were applied inengineering practices,and obtained better achie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tress engineering soft rock mass inner and outer structures high resistance and yielding support timely support
下载PDF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practices in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at JinpingⅠhydropower sta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Aiqing Wu Jimin Wang +4 位作者 Zhong Zhou Shuling Huang Xiuli Ding Zhihong Dong Yuting Zh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640-650,共11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data obtained from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at Jinping I hydropower st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practice in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is first conducted. 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data obtained from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at Jinping I hydropower st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practice in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is first condu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ta, lithology, and initial geo-stress, the excavation process and corresponding rock mass support measures,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anchorage structures in the cavern complex,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stability and anchor support performance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of Jinping I hydropower st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o extremely high geo-stresses during rock excavation. Excessive surrounding rock mass deformation and high stress of anchorage structures, surrounding rock mass unloading damage, and local cracking failure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etc., are mainly caused by rock mass excavation. Deformations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and stresses in anchorage structures here are larger than those found elsewhere: 20% of extensometers in the main powerhouse record more than 50 mm with the maximum at around 250 mm observed in the downstream sidewall of the transformer hall. There are about 25% of the anchor bolts having recorded stresses of more than 200 MPa. Jinping I hydropower plant is the first to have an underground powerhouse construction conducted in host rocks under extremely high geo-stress conditions, with the ratio of rock mass strength to geo-stress of less than 2.0.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underground powerhouse construction in similar geolog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powerhouse High geo-stress rock mechanics rock mass stability engineering practice
下载PDF
Coupling analysis of unsteady seepage and stress fields in discrete fractures network of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被引量:11
3
作者 CHAI JunRui 1,2 & XU WeiSheng 2 1 College of Hydraulic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China 2 College of Hydropower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48,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S1期133-139,共7页
The drag force of water flow through single fracture and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epage and stress in single fracture surface are analyzed,and a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coupled unsteady seepage and stress ... The drag force of water flow through single fracture and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epage and stress in single fracture surface are analyzed,and a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coupled unsteady seepage and stress fields is proposed.This model is used to the analysis of foundation rock mass of a high dam.If the coupling effects are considered,the changes of boundary heads have less influence on the inner head of rock mass,and the strong permeability of main fractures appears.If the coupling effects are not considered,the fractures distribution affects the inner head more greatly.When the upstream water head declines,the inner head of dam foundation slightly declines and the hydraulic gradient distribution becomes smoother.A bigger upstream water level declining velocity has a stronger lag effect,meanwhile the values of stress components change more greatly.Therefore the upstream water level declining veloc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and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above factors to make sure the safety of the dam during reservoir level fluctuation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engineering UNSTEADY SEEPAGE stress coupling FRACTURES NETWORK rock mass
原文传递
山东龙郓煤业10·20冲击地压事故区域应力背景与防控研究
4
作者 孟静 张鹏 +4 位作者 王继明 丰成君 范玉璐 戚帮申 孙明乾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3-486,共14页
矿山巷道、交通隧道等地下硐室围岩稳定与岩体所处区域地应力环境息息相关。分析区域深部地应力与地下硐室走向、形状等因素的关系,有助于提前规避硐室开挖风险。文章以山东龙郓煤业10·20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通过地应力测量与监测... 矿山巷道、交通隧道等地下硐室围岩稳定与岩体所处区域地应力环境息息相关。分析区域深部地应力与地下硐室走向、形状等因素的关系,有助于提前规避硐室开挖风险。文章以山东龙郓煤业10·20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通过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工作,初步揭示了山东西部地壳浅表层现今地应力环境,结合龙郓煤业矿区附近现今地应力场特征,探讨此次冲击地压事故产生的区域应力背景,并从地应力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测量深度范围内主应力大小总体上与深度成正比线性关系,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3.48~20.76 MPa,随深度增加梯度为0.0182 MPa/m;最小水平主应力值为3.44~14.95 MPa,随深度增加梯度为0.0130 MPa/m;区内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为北东43°~89°,平均方位为北东75°;地壳浅表层构造作用以水平构造作用为主,但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向垂直构造作用转变;龙郓煤业10·20冲击地压事故的诱发机制主要是垂向应力大于水平主应力,现今处于拉张应力环境,尤其是巷道走向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建议龙郓煤业巷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为60°~90°,同时巷道顶板可以采用拱形顶板,确保巷道岩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西部 冲击地压 地应力测量与监测 地应力场特征 岩体稳定性
下载PDF
深部工程岩体温度与渗流耦合作用下复杂应力场反演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家兴 王金安 李飞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201,共14页
深部地质体应力场的复杂性可归因于高地温和高岩溶水压覆存环境中的岩体非线性特征和局部构造应力场重构。该文结合岩体在流-固-热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机制,建立了能够解析深部各应力测点构造信息特征的非线性反演与优化方法。系... 深部地质体应力场的复杂性可归因于高地温和高岩溶水压覆存环境中的岩体非线性特征和局部构造应力场重构。该文结合岩体在流-固-热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机制,建立了能够解析深部各应力测点构造信息特征的非线性反演与优化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深部地质体温度场—渗流场—地应力场的耦合作用,以及温度场和渗流场对地应力场的影响机理,开展了三山岛金矿区深部岩体在不同围压及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三轴压缩试验,探究了深部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随不同孔隙水压及围压的非线性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特征延扩迭代算法(NCEI算法),该算法能够对各区域实测地应力数据中“弱”非线性与连续性部分的特征信息进行整体优化拟合,以及对局部构造区地应力中“强”非线性和非连续部分的特征信息进行强化解析。基于ABAQUS软件的二次开发接口,编写出多耦合计算子程序,实现了岩体地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的耦合迭代计算,并对三山岛矿区深部地应力场进行了反演计算和分析。反演结果表明,考虑岩体多场耦合作用下的NCEI算法的各测点应力分量的平均反演精度为85.62%,高于BP神经网络算法与不考虑岩体耦合作用下NCEI算法的反演计算结果。因此,该研究方法可充分考虑深部地质环境的特征,为深部岩体复杂地应力场的反演与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地应力 温度场 渗流场 耦合作用
下载PDF
巷道围岩渗流场和应力场各向异性特征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天鸿 师文豪 +3 位作者 于庆磊 李海洲 郑超 夏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15-1822,共8页
依托范各庄煤矿12号煤层底板的砂岩巷道工程实际,应用岩体结构面非接触测量(Sha-peMetriX3D)系统,对巷道开挖面进行岩体结构面数字摄影测量及识别,得到岩体结构面的几何分布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Mont-Carlo方法生成裂隙网络,分别利用离... 依托范各庄煤矿12号煤层底板的砂岩巷道工程实际,应用岩体结构面非接触测量(Sha-peMetriX3D)系统,对巷道开挖面进行岩体结构面数字摄影测量及识别,得到岩体结构面的几何分布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Mont-Carlo方法生成裂隙网络,分别利用离散介质渗流方法和几何损伤理论计算岩体的渗透张量和弹性张量,研究了岩体力学参数各向异性和尺度效应;最后,建立了平面应变情况下的巷道围岩各向异性渗流力学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分析软件,计算得到了可以考虑节理分布特征的巷道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并讨论了岩体力学性质主方向对围岩应力场、渗流场及损伤区的影响。研究表明,岩体的各向异性对数值模拟结果影响显著,等效连续介质的各向异性模型能考虑岩体结构面的影响,更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渗流场 应力场 各向异性 裂隙岩体
下载PDF
基于采动应力场与微震活动性的岩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鹏海 杨天鸿 +3 位作者 郑超 于庆磊 刘洪磊 王培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为了研究采矿活动中的应力场、微震活动规律与围岩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依托石人沟铁矿工程实例,详细分析该矿15号勘探线附近区域地下空区形成及露天坑内排过程中围岩体内部微破裂的产生、聚集及演化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力学模型... 为了研究采矿活动中的应力场、微震活动规律与围岩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依托石人沟铁矿工程实例,详细分析该矿15号勘探线附近区域地下空区形成及露天坑内排过程中围岩体内部微破裂的产生、聚集及演化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力学模型,模拟不同采矿活动中的应力场分布。然后通过对比同一时期应力场与微震事件分布状态揭示应力场与微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应力状态的改变会诱发岩体内部微破裂(微震活动性)的产生,应力集中会引起微震事件的区域性聚集。结合现场岩体地质状况,发现高能量微震事件大量聚集的区域岩体破坏程度较周围区域更为严重,说明微震事件所释放的能量及事件密度是岩体内部破坏程度的真实反映,因而将它们作为岩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是可行的。最后,基于对以上关系的认识,结合下阶段矿山应力场分布状况预测了石人沟铁矿可能会发生岩体失稳破坏和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应力场 数值模拟 微震活动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溪洛渡拱坝坝基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盛金昌 速宝玉 +1 位作者 赵坚 詹美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把裂隙岩体概化为等效连续介质 ,基于表征单元体的概念建立了统一的渗流 弹塑性应力全耦合控制方程。对拱坝坝区耦合分析表明 ,与非耦合计算相比 ,渗流场差别非常明显 ,结构面的抗滑能力有所降低 ,对坝体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场 应力场 耦合 拱坝 坝基
下载PDF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研究 被引量:189
9
作者 刘高 聂德新 韩文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26-730,共5页
以某有色金属矿山巷道为例 ,给出了高应力软岩的定义 ,论述了高应力软岩的特征、形成条件以及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和类型 ,分析了巷道开挖前后地应力状态的变化及其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 。
关键词 高应力软岩 巷道围岩 变形破坏机制 工程岩体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流-弹塑性应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盛金昌 速宝玉 +1 位作者 王媛 詹美礼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引入能反映裂隙剪胀特性的非线性弹塑性本构模型 ,从而考虑了裂隙非线性法向变形和剪胀对裂隙隙宽的影响 ,更实际地反映了裂隙变形对岩体渗透性的影响。
关键词 裂隙岩体 等效连续模型 渗流场 应力场 耦合
下载PDF
岩体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一种量化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贺玉龙 杨立中 杨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简要分析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理 ,从岩石热 弹性作用和温度扩散方程出发详细介绍了热 弹性耦合强度量化参数PTC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几种常见岩石的热 弹性耦合强度 ,结果表明 ,岩石的热 弹性耦合强度一般处于 10 -3 量级。同时 ... 简要分析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理 ,从岩石热 弹性作用和温度扩散方程出发详细介绍了热 弹性耦合强度量化参数PTC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几种常见岩石的热 弹性耦合强度 ,结果表明 ,岩石的热 弹性耦合强度一般处于 10 -3 量级。同时 ,就提出的无量纲参数PTC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温度场 应力场 热-弹性耦合强度 耦合机理 热-弹性作用 温度扩散方程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孙玉杰 邬爱清 +1 位作者 张宜虎 张家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66,70,共6页
采用UDEC离散单元法中关于裂隙岩体开挖模拟及水力全耦合分析模型,分析裂隙岩体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与水力耦合作用导致的裂隙隙宽变化及渗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洞室开挖完成后,在围岩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下,围岩中裂隙隙宽、裂隙中... 采用UDEC离散单元法中关于裂隙岩体开挖模拟及水力全耦合分析模型,分析裂隙岩体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与水力耦合作用导致的裂隙隙宽变化及渗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洞室开挖完成后,在围岩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下,围岩中裂隙隙宽、裂隙中水压及其渗透流量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且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裂隙的闭合使得结构面水力梯度变大,作用在裂缝上的渗透压力增大,促进导水裂缝扩展,裂隙连通性增加;裂缝张开度增大,渗透能力增强,渗流量增大,其渗流压力相应降低;由于围岩中裂隙隙宽、压力和渗流量的动态依赖性,在一定条件下,裂隙隙宽的改变可导致局部水力通道的形成,高压水头从局部涌出,从而促进突水灾害的形成。研究成果初步表明了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并为研究裂隙岩体中开挖洞室引起的突水问题提供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场 应力场 耦合作用 突水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非均匀应力场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分析 被引量:74
13
作者 陈立伟 彭建兵 +1 位作者 范文 孙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非均匀应力场的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线方程式,可用于预测不同侧压系数时地下深埋隧洞的塑性区大小及形状.当不同程度地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时,围岩塑性区形状和大小有较大不同,且随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差异性的增...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非均匀应力场的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线方程式,可用于预测不同侧压系数时地下深埋隧洞的塑性区大小及形状.当不同程度地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时,围岩塑性区形状和大小有较大不同,且随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差异性的增大,这种影响趋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应力场 圆形巷道 围岩塑性区 侧压系数
下载PDF
地下工程围岩二次应力场的现场测试与监测 被引量:29
14
作者 靳晓光 李晓红 王兰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1-653,共3页
结合高地应力区某地下工程实践,提出了一套岩体地下工程围岩表面二次应力场的应力恢复现场测试与滞后监测方法,应用弹性力学理论和单孔应力解除法检验了测试结果的正确性。为地下工程围岩二次应力场测试和变化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围岩 二次应力场 测试 监测
下载PDF
煤岩体水力压裂动态演化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江 马天宇 +3 位作者 彭守建 冯丹 张超林 武雪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6,42,共9页
为了掌握煤体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孔附近应力场、水压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利用多场耦合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系统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全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应力积累阶段、微破裂发育阶段、裂缝失稳扩展阶段、... 为了掌握煤体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孔附近应力场、水压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利用多场耦合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系统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全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应力积累阶段、微破裂发育阶段、裂缝失稳扩展阶段、破裂后阶段;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孔径向应力会发生显著变化,而平行于压裂孔方向的应力变化不明显,且在裂缝扩展范围内距离压裂段越远的位置发生应力升高的时间越晚;水力压裂过程中水压力场的演化与裂缝的发育、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水压力等值线更倾向于沿着裂缝扩展的方向发展,且水压力等值线沿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扩展速度明显大于沿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方向的扩展速度,表明水力压裂裂缝主要沿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体 水力压裂 应力场 水压力场 时空演化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及应力场分析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被引量:38
16
作者 赵兴东 唐春安 +1 位作者 李元辉 袁瑞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4745-4749,共5页
主要对国内外冲击地压发生情况以及对冲击地压的监测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活动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监测与分析方法能够对冲击地压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 主要对国内外冲击地压发生情况以及对冲击地压的监测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活动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监测与分析方法能够对冲击地压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为了能够对冲击地压发生实现预测预报,引入地球物理学方法,建立矿山微震监测分析系统。将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矿山微震活动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与数值分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利用微震活动信息修改数值模型的单元信息;借助大规模科学计算,分析开采造成采场以及巷道围岩内部岩体的应力积累、应力阴影和应力迁移过程,进而实现对矿山冲击地压活动进行预测预报。同时,微震监测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对其他岩石工程动力灾害问题进行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应力场分析 微震监测分析系统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综述 被引量:71
17
作者 盛金昌 速宝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2-98,共7页
系统综述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的研究情况。阐明了单裂隙面的各种经验公式、间接公式及其适用条件,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优缺点及目前工程应用情况。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场 应力场 耦合分析 地下水
下载PDF
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突水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4
18
作者 姜福兴 叶根喜 +2 位作者 王存文 张党育 关永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32-1938,共7页
为了监测导水通道(断层、陷落柱等)在采动影响下的动力学活动和失稳过程,以及对其造成的突水危险性进行实时预测预报,利用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煤矿突水危险监测的工程实践。采用全局寻优定位技术,充分考虑内、外场震源定位的不同影... 为了监测导水通道(断层、陷落柱等)在采动影响下的动力学活动和失稳过程,以及对其造成的突水危险性进行实时预测预报,利用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煤矿突水危险监测的工程实践。采用全局寻优定位技术,充分考虑内、外场震源定位的不同影响因素,结合速度结构、检波器一致性等校正技术,实现微震震源的高稳定、高精度定位;优化布置微震监测台网,对大断层、陷落柱等隐伏构造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定位结果的三维展示和分析,得到地质构造的活化规律、底板破裂深度、顶板破裂高度、合理煤柱尺寸等实测参数,实现对突水危险性的预测预报。工程实践证明,微震监测能够准确诊断出断层和陷落柱等构造活化的强度、烈度以及相关的时空参数,是实现突水预警预报的强有力的地球物理监测手段。建立基于定位结果的岩体空间破裂场的定量描述模型、实现定位结果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技术,从防治水、矿山压力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实现突水监测的超前预警预报,是突水监测预警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矿 微震 突水监测 内场定位 外场定位 岩体破裂场 定量描述
下载PDF
不同应力场下软弱围岩公路隧道的力学特征试验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来弘鹏 林永贵 +1 位作者 谢永利 杨晓华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87,共7页
运用自行研制的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隧道开挖工具,系统地开展了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不同应力场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开挖对不同应力场公路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初始应力场公路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试验结果表明:... 运用自行研制的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隧道开挖工具,系统地开展了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不同应力场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开挖对不同应力场公路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初始应力场公路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不同应力场洞周各部位径向压力松弛程度不同;施作衬砌之后,不同应力场洞周各部位径向压力回升程度也不同;除在拱顶、拱底方向围岩与衬砌接触压力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略有减小外,其他各方向均随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影响较明显;应力场对衬砌结构切向应力影响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围岩 模型试验 力学特征 应力场 衬砌结构
下载PDF
流变扰动效应引起围岩应力场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波 高延法 王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46-1450,共5页
阐述了岩石强度极限邻域等岩石力学新概念,分析了岩石流变扰动效应机理,建立了岩石多次受到扰动后的累积变形量的本构方程,根据建立的本构方程,结合岩石流变及其扰动效应试验成果,建立了第三蠕变阶段横向扰动变形与扰动次数关系方程,结... 阐述了岩石强度极限邻域等岩石力学新概念,分析了岩石流变扰动效应机理,建立了岩石多次受到扰动后的累积变形量的本构方程,根据建立的本构方程,结合岩石流变及其扰动效应试验成果,建立了第三蠕变阶段横向扰动变形与扰动次数关系方程,结合典型软岩工程——龙口海域巷道实际地质资料,提出了围岩应力场峰值点转移判别标准,得出了当相邻巷道爆破施工时,爆破扰动导致的围岩应力场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流变 扰动效应 应力场演变 深井软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