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w does th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brain ischemia monkeys? 被引量:9
1
作者 Yong Yin Zhen Gu +7 位作者 Lei Pan Lu Gan Dongdong Qin Bo Yang Jin Guo Xintian Hu Tinghua Wang Zhongtang F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6期1445-1454,共10页
Th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various functional disturbance induced by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injured brain tissues,... Th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various functional disturbance induced by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injured brain tissues,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nd neurofilament protein changes can reflect the condition of injured neurons and astrocytes, whi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changes can indicate angiogenesi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duced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the rhesus macaque by electrocoagulation of the M1 segment of the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h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was conducted for 60 days from the third day after model establishment.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single-photon emission CT showed that the numbers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neurofilament protei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positive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infarcted sid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lateral hemisphere following th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oreover, cerebral blood flow in the infarcted sid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rating scale for stroke was used to assess neurological function changes in the rhesus macaque following th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Results showed that motor function was improved, and problems with consciousness, self-care ability and balance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significantly promoted neuronal regeneration, repair and angiogenesis in the surroundings of the infarcted hemisphere, and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rhesus macaque following brain isch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stroke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rhesus macaque brainischemia animal model neurological function neurotrophic factor single-photon emission CT cerebral blood flow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 of Truncal Exercises after Stroke to Improve Gait and Muscle Activity 被引量:1
2
作者 Byoung-Sun Park Ji-Woong Noh +8 位作者 Mee-Young Kim Lim-Kyu Lee Seung-Min Yang Won-Deok Lee Yong-Sub Shin Ju-Hyun Kim Jeong-Uk Lee Byong-Yong Hwang Junghwan Kim 《Neuroscience & Medicine》 2016年第4期149-156,共8页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trunk exercise program on the gait and muscle activity in stroke patient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pilot study included six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trunk exercise program on the gait and muscle activity in stroke patient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pilot study included six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The outcomes wer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 and spatiotemporal gait parameters. In analysis of sEMG,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pre- and post-training of 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 in rectus abdominis and external abdominal oblique muscle, but it tended to increase. However, the gait paramet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walking speed, walking cycle, and affected stride length in stroke patien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runk exercise program may in part improve the gait of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nk Exercise program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可心 肖雨倩 +4 位作者 万俊 陈淑颖 陈丽敏 王岩 白艳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但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机制与PSCI有关,包...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但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机制与PSCI有关,包括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泛凋亡、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和铁死亡等。因此,清楚了解各种PCD机制及其与PSCI的关系,阐明PCD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与PSCI相关的6种PCD途径,总结其在PSCI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不同途径之间可能存在的串扰,以期为临床靶向PCD途径的调节因子来治疗PSCI提供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程序性细胞死亡 CASPASE-8 串扰
下载PDF
甲壳质酶蛋白-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及ASPECTS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4
作者 王冀伟 李辉 +4 位作者 刘建峰 徐丽峰 毕红玲 谢雄伟 田洋洋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180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介入取栓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41例)与存活组(139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介入取栓前YKL-40、Caspase-1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探讨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预测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效能。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及梗死灶面积大于存活组,ASPECTS低于存活组(均P<0.001)。死亡组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141.37±12.40)μg/L vs.(115.05±11.40)μg/L]、Caspase-1水平([13.05±1.15)ng/L v s.(8.61±0.64)n g/L]均高于存活组(均P<0.001)。C 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灶面积大(HR 1.011,95%CI 1.001~1.022)、YKL-40水平高(HR 1.033,95%CI 1.001~1.066)、Caspase-1水平高(HR 1.576,95%CI 1.264~1.966)均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高(HR 0.887,95%CI 0.794~0.991)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联合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效能(AUC 0.940,95%CI 0.890~0.990)优于上述3项指标单独预测[AUC分别为0.869(95%CI 0.806~0.933)、0.897(95%CI 0.828~0.966)、0.724(95%CI 0.642~0.806)]。结论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均与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预后 甲壳质酶蛋白-40 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下载PDF
Acupuncture at Waiguan(SJ5) and sham points influences activation of functional brain areas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被引量:22
5
作者 Ji Qi Junqi Chen +5 位作者 Yong Huang Xinsheng Lai Chunzhi Tang Junjun Yang Hua Chen Shanshan Q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93-300,共8页
Most studies addressing the specificity of meridians and acupuncture points have focused mainly on the different neur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different point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Most studies addressing the specificity of meridians and acupuncture points have focused mainly on the different neur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different point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brain function in a pathological context. Sixtee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rue point group (true acupuncture at right Waiguan (SJ5)) and sham point group (sham acupuncture). Results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vealed activation in right parietal lobe (Brodmann areas 7 and 19), the right temporal lobe (Brodmann area 39), the right limbic lobe (Brodmann area 23) and bilateral oc-cipital lobes (Brodmann area 18). Furthermore, inhibition of bilateral frontal lobes (Brodmann area 4, 6, and 45), right parietal lobe (Brodmann areas 1 and 5) and left temporal lobe (Brodmann area 21 ) were observed in the true point group. Activation in the precuneus of right parietal lobe (Brodmann area 7) and inhibition of the 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 (Brodmann area 10) was observed in the sham group. Compared with sham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at Waiguan in stroke patients inhibited Brodmann area 5 on the healthy sid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ltered specificity of sensation-associated cortex (Brodmann area 5) i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a centr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t Waiguan for strok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ACUPUNCTURE Waiguan (SJS) brain injury ischemic strok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rodmann area sham point 973 program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6
作者 邓传宝 肖素朋 +2 位作者 韩明哲 王信 浦昌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和NIHSS评分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年龄、意识障碍、梗死面积、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大面积梗死患者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有意识障碍患者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年龄(OR=3.518,95%CI:1.989~5.012)和NIHSS评分(OR=4.258,95%CI:1.739~10.428)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OR=0.542,95%CI:0.354~0.831)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0.881、0.909,三者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83,三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2.627、2.734、2.720,P均<0.05)。结论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对AIS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erta卒中操作早期CT评分 人工智能 缺血性卒中 预后
下载PDF
锻炼意向对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影响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雨彤 朱丽丽 +1 位作者 张俊梅 孙月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5,111,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锻炼意向对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促进患者的锻炼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一般资料调查量表、锻炼意向量表、锻炼计划量表、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对29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锻炼意向对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促进患者的锻炼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一般资料调查量表、锻炼意向量表、锻炼计划量表、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对29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锻炼意向得分为(14.41±3.48)分,锻炼自我效能(41.68±10.95)分,锻炼计划(30.85±7.51)分,锻炼行为总代谢当量为1 108(596,1 470)MET-min/周。锻炼意向对锻炼行为有正向影响,锻炼计划在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19%,锻炼自我效能调节了锻炼意向对锻炼计划的作用路径(β=0.124,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锻炼行为有待提高,锻炼意向不仅能直接预测锻炼行为,还能通过锻炼计划间接影响锻炼行为,锻炼自我效能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可通过积极心理干预,激发脑卒中患者的锻炼意愿,提高锻炼自我效能,帮助患者制定完善的个性化锻炼计划,促进锻炼行为的产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力活动 锻炼意向 锻炼计划 锻炼自我效能 锻炼行为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在脑卒中后病人吞咽感觉促进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馨 张莉华 钱静兰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1期2008-201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感觉刺激技术(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在脑卒中后病人吞咽感觉促进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2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匹配法分为传统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基于多感觉刺激技术(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在脑卒中后病人吞咽感觉促进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2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匹配法分为传统组和试验组,各61例。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观察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改善、营养与食欲、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组,简化营养食欲问卷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提高其营养与食欲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优势,可对病人总体康复与转归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d技术 共享照护计划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与食欲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程序式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和负面情绪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于丹 杨兰 王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6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程序式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负面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入组2020年6月—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卒中偏瘫患者,按不同入院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20年6月... 目的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程序式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负面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入组2020年6月—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卒中偏瘫患者,按不同入院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12月)和观察组(2022年1—7月)。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Roy适应模式引导的程序式护理。两组患者总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troke sellf-efficacy questionnaire,SSEQ)、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卒中偏瘫患者90例,其中男性48例,年龄45~82岁,平均(67.66±6.53)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SSE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SE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5.32±11.60)分vs.(79.54±8.79)分,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82.13±14.09)分vs.(157.05±11.75)分,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1.89±4.51)分vs.(174.58±7.49)分,P<0.001]。结论对卒中偏瘫患者开展Roy适应模式引导的程序式护理,可有效激发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克服负面情绪,从而积极参与到康复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ROY适应模式 程序式护理 自我管理 负面情绪
下载PDF
ASPECT评分联合NL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郝佳妮 许娟娟 骆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30-1433,共4页
目的:探究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机械取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经过机械取栓治疗的AIS-LVO病人临床资料,根据90 d mRS分数分为预后... 目的:探究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机械取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经过机械取栓治疗的AIS-LVO病人临床资料,根据90 d mRS分数分为预后良好组(n=32)和预后不良组(n=52)。比较2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基本资料。分析术前ASPECT评分和术后NLR与机械取栓病人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关系及其预测病人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在后循环闭塞、术前NIHSS评分、术后NLR、症状性颅内出血方面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术前ASPECT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SPECT评分降低、术后NLR升高、症状性颅内出血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术后NLR联合ASPECT评分预测AIS-LVO病人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913,高于ASPECT评分和术后NLR单独预测结果(AUC分别为0.768、0.888,P<0.05)。结论:术前ASPECT评分降低、术后NLR升高、症状性颅内出血与AIS-LVO病人机械取栓不良预后有关,术前ASPECT评分联合术后NLR可较好的预测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11
作者 梁炳松 张岐平 +3 位作者 李育英 陈英道 李健 饶源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VO)机械取栓术(MT)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MCE)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前循环LVO行MT治疗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VO)机械取栓术(MT)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MCE)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前循环LVO行MT治疗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MT相关资料、术后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等],根据患者MT术后是否发生MCE将其分为无MCE组和MCE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MCE的发生率为30.53%(58/1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占比、术后ASPEC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术后ASPECTS是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影响因素(P<0.05)。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术后ASPECTS联合预测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大于四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MCE发生率较高,术前NIHSS评分高、梗死体积大、术前NLR高及术后ASPECTS高的急性前循环LVO患者MT术后更容易发生MCE,术后ASPECTS联合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对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恶性脑水肿 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TA图像CT值方差比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短期预后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应豪斌 顾水均 +1 位作者 缪建庆 戴文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中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方差比与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MCAO)代偿情况及短期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CT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MCAO)患者73例。根...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中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方差比与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MCAO)代偿情况及短期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CT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MCAO)患者73例。根据患者90 d改良Rankin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2例)及预后不良组(31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MCAO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ROC曲线检测CT值方差比在AIS-MCAO患者短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方差比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值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在ROC曲线中HU值比值的约登指数为0.694,所对应的最佳临界点为0.675,当CT值比值<0.675时,患者预后不良的可能性大。结论患者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方差比可有效评估AIS-MCAO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 ASPECTS评分 改良mRS评分
下载PDF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结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对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呼吸状态及排痰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娟 李豆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结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在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结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在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结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出ICU时,观察组的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Raw)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每日排痰量和痰液黏稠度Ⅰ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出ICU时,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结合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用于重症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排痰情况,调节炎症状态,促进呼吸状态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 序贯式排痰护理方案 重症卒中 气管切开 呼吸状态 排痰情况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运动程序起站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刘婧 钱秋晨 +1 位作者 何清 秦敬翠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运动程序起站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以及平衡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程序起站训练康复治疗,治...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运动程序起站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以及平衡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程序起站训练康复治疗,治疗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联合运动程序起站训练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和12周的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简易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8和12周的MAS较术前明显降低,FMA、BBS、BI、SS-QOL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4、8和12周的MAS、FMA、BBS、BI、SS-QOL评分均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运动程序起站训练可显著缓解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运动程序起站训练 脑卒中 肌痉挛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成像的pc-ASPECTS对椎基底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沈红健 沈芳 +7 位作者 尹伟 邢鹏飞 李子付 张磊 李强 杨鹏飞 张永巍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的后循环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pc-ASPECTS)对椎基底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VBAO-AI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 目的探讨基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的后循环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pc-ASPECTS)对椎基底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VBAO-AI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56例VBAO-AIS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急诊行多模态CT检查评估,获得基于非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NCCT)、CTP和RAPID-CTP的pc-ASPECTS。以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预后评价指标(mR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采用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基于NCCT与CTP、RAPID-CTP各参数的pc-ASPECTS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5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29例、预后不良组27例。预后良好组基于NCCT及CTP和RAPID-CTP各参数的pc-ASPECTS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基于CTP脑血容量(CBV)的pc-ASPECTS和基于RAPID-CBV的pc-ASPECTS预测预后的灵敏度分别为89.7%和79.3%,特异度分别为74.1%和81.5%,AUC值分别为0.861(95%CI 0.760~0.963)和0.861(95%CI 0.764~0.958)。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于NCCT的pc-ASPECTS≥8分、基于CTP CBV的pc-ASPECTS≥7分、基于CTP平均通过时间(MTT)的pc-ASPECTS≥5分、基于RAPID-CBV的pc-ASPECTS≥8分、基于RAPID-脑血流量(CBF)的pc-ASPECTS≥7分是预测VBAO-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基于CTP各参数的pc-ASPECTS是VBAO-AIS患者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尤其是基于CBV的pc-ASPECTS对血管内治疗后3个月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椎基底动脉闭塞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后循环 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罗利俊 陈国华 +3 位作者 龚雪琴 戴伟 马燕 葛莉 《中国康复》 2006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中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为康复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4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中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为康复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4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QLI总分及各分项得分、BI指数得分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DL,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病房 综合治疗 脑卒中 生活质量
下载PDF
DWI-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妙玲 梁满球 +5 位作者 邹玉坚 袁灼彬 刘勇林 黄翔 王芳 范宪淼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3例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N...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3例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非END组和END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数据行差异与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WI-ASPECTS对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的预测价值。结果:93例患者中,发生END者27例(END组),非END组66例。两组比较,END组的DWI-ASPECTS、血管狭窄部位、入院NIHSS评分、入院空腹血糖、糖尿病史与非EN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WI-ASPECTS与END风险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36,95%CI:0.564~0.961,P=0.024)。ROC曲线分析显示当DWI-ASPECTS≤4时,DWI-ASPECTS对预测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的敏感度为74.07%,特异度为69.70%,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CI:0.644~0.829)。结论:DWI-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扩散加权成像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下载PDF
自动ASPECTS评分法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影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荆利娜 高培毅 +5 位作者 杜万良 沈宓 秦海强 克德娜 马国锋 周剑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目的评价自动ASPECTS评分法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影像评估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10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连续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收集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上由RAPID软件评估的基于CT的自动ASPECTS评分,以DWI高... 目的评价自动ASPECTS评分法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影像评估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10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连续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收集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上由RAPID软件评估的基于CT的自动ASPECTS评分,以DWI高信号作为梗死核心标准获得DWI ASPECTS评分,将自动ASPECTS与DWI ASPECTS评分法进行组内相关系数与Cohen’s kappa分析,并计算自动ASPECTS评分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72例,基于分值的自动ASPECTS与DWI ASPECTS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746(P<0.001)。在ASPECTS≥6分与ASPECTS<6分的二分类分析时,自动ASPECTS与DWI ASPECTS评分系统一致性较高(kappa=0.742)。基于区域分布的自动ASPECTS评分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53.64%、85.99%及73.33%,其中皮层区分别为47.61%、98.47%、78.94%;脑深部区分别为62.68%、67.27%、64.93%。结论基于分值的自动ASPECTS评分法可以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受累范围的大小。基于区域分布的自动ASPECTS评分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在每个区域存在差异,因此最终诊断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计算机断层成像 缺血性卒中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机械血栓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靳明旭 李璐 +2 位作者 彭明洋 殷信道 马跃虎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9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机械血栓切除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住入院并接受MT治疗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大面积脑梗死定义为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机械血栓切除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住入院并接受MT治疗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大面积脑梗死定义为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5分。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为24 h内,且均于治疗前接受MRI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DWI-ASPECTS评分、3个月功能预后(mRS评分)及一般临床资料等。应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预测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预后良好组(18例)血糖≤6.8 mmol/L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32例)(66.67%与31.25%;χ^2=5.864,P=0.020);两组间DWI-ASPECTS评分无明显差异(4.75±0.25与4.35±0.38;t=2.898,P=0.170),然而预后良好组DWI-ASPECTS>2分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88.89%与56.25%;χ^2=4.240,P=0.026)。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糖≤6.8 mmol/L(OR 4.05;95%CI:1.05~15.0;P=0.03)、DWI-ASPECTS>2分(OR 6.93;95%CI:1.05~45.76;P=0.04)为预测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综合评估DWI-ASPECTS和血糖可以有效地判断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功能预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扩散加权成像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下载PDF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中不同时期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8 位作者 吴毅 姜从玉 孙莉敏 范文可 谢臻 沈莉 朱秉 白玉龙 李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80,408,共5页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 ,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规律。方法 :卒中 5 2例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对照组则不给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但常规内科治疗同治...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 ,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规律。方法 :卒中 5 2例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对照组则不给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但常规内科治疗同治疗组。分别于入选时 ,发病后第 1个月月末、第 3个月月末和第 6个月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运动相评分。结果 :康复组在入选后各阶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康复组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对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进行自身前后对比 ,发现康复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积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对照组除第 3个月月末和第 6个月月末的运动功能积分间不存在明显差别 ,其余均存在明显差别 (P <0 0 5 )。另外 ,从患者康复各阶段运动功能变化上可以看出 ,康复组在各阶段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积分在各阶段的增长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早期能够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 ,后期康复治疗仍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但是速度变慢 ,然而相对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仍然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康复 运动功能 偏瘫 脑卒中 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