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zing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Motor Control Training on Balance Function and Gait in Patients with Stroke-Induced Hemiplegia
1
作者 Xiaoqing Ma Zhen Ma +2 位作者 Ye Xu Meng Han Hui Yan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motor control training o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induced hemiplegia,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n patients’bal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motor control training o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induced hemiplegia,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n patients’balance function and gait.Methods:Fifty-two cases of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2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using computer-generated random grouping.All participants underwent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In addition to these,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pseudo-stimulation therapy+motor control train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herapy+motor control training.The balance function and gait parameters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 and assesse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s in both groups.Results:Before the invention,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lance function scores and each gait paramet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However,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higher balance function scor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exhibited higher step speed and step frequency,longer step length,and a higher overall satisfaction level with the intervent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motor control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induced hemiplegia has demonstrated positive effects.It not only improves the patient’s balance function and gait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overall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induced hemiplegia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 control training Balance function GAIT
下载PDF
Molecular chaperones in strok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被引量:3
2
作者 Haoduo Qiao Qing Xu +5 位作者 Yunfei Xu Yao Zhao Nina He Jie Tang Jie Zhao Ying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638-2644,共7页
Strok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is a process that leads to peripheral suppress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after a stroke and belongs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induced immunosuppressive syndrome.Stroke-induced... Strok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is a process that leads to peripheral suppress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after a stroke and belongs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induced immunosuppressive syndrome.Strok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leads to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post-stroke infections,such a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worsening prognosis.Molecular chaperones are a large class of proteins that are able to maintain proteostasis by directing the folding of nascent polypeptide chains,refolding misfolded proteins,and targeting misfolded proteins for degradation.Various molecular chaperones have been shown to play roles in strok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by modulating the activity of other molecular chaperones,cochaperones,and their associated pathways.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ole of molecular chaperones in strok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and discusses new approaches to restore host immune defense after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HSP72 HSP90 HspB5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molecular chaperones NEUROPROTECTION STROKE strok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下载PDF
Up-regulation of NKG2A Inhibitory Receptor on Circulating NK Cells Contributes to Transfusion-induced Immuno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β-thalassemia Major
3
作者 邹勇 宋志兴 +4 位作者 陆英 梁晓莉 袁青 廖思红 鲍俊杰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6年第4期509-513,共5页
Accumulating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s can induce significant immunosuppression in recipients, and thereby increas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or tumor relapse. Although it is ... Accumulating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s can induce significant immunosuppression in recipients, and thereby increas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or tumor relapse. Although it is well known that natural killer(NK) 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immunodepression effects of transfusi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 obscur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NK cells in transfusion-induced immunodepression in β-thalassemia major. The proportion of circulating NK cel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NK receptors(NKG2A, CD158 a, NKP30, NKP46 and NKG2D) as well as CD107 a were detected by multicolor flow cytometry. IFN-γ production by circulating NK cells was detected by 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and cytotoxicity(CD107a expression) of circulating NK cells in transfusion-dependent β-thalassemia major patients were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of β-thalassemia minor patients or healthy volunteers. Expression of NKG2 A inhibitory receptor on circulating NK cells in patients with β-thalassemia major was remarkably up-regulated,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NKP30, NKP46, NKG2 D, CD158 a and IFN-γ. These results indicate NKG2 A inhibitory receptor may play a key role in transfusion-induced immunodepression of NK cells in patients with β-thalassemia maj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killer cells NKG2A THALASSEMIA TRANSFUSION immunodepression
下载PDF
A Bronchopulmonary Onset of Candidemia Revealing a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4
作者 Chaïmaâ Zeroual Mina Moudatir +2 位作者 Khadija Echchilali Leila Barakat Hassan El Kabli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4年第5期147-154,共8页
Candidemia is defined as being a yeast infection confirmed by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one positive Candida blood culture. It is a life threatening infection causing high mortality. The clinical signs are generally co... Candidemia is defined as being a yeast infection confirmed by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one positive Candida blood culture. It is a life threatening infection causing high mortality. The clinical signs are generally compatible with the causative agent (whether there is a deep venous catheter or not). On the other hand and according to the 2012 Revised Chapel Hill Classification,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 is classified as a vasculitis associated with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 It is a systemic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anatomopathological aspect of granuloma.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patient who presented an atypical and a very rare revealing mode of GPA which was a bronchopulmonary candidiasis complicated by candidemia. Despite its controversy, the combination in the acute phase of antifungal treatment based on intravenous voriconazole and glucocorticoid therapy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control candidemia and calm vascul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EMIA C. glabrata Pulmonary Candidiasis VASCULITIS immunodepression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Cavitary Lesions Antifungal Therapy IMMUNOSUPPRESSANTS
下载PDF
间质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的筛选试验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宇宏 黄志卫 +2 位作者 马忠森 周及红 于晓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环磷酰胺 CTX,甲氨喋呤 MTX,甲基强的松龙 M- pred,秋水仙碱 COLC,刺五加 APS,环孢霉素 A Cs A,观察 6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免疫抑制剂 ,对人胚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 (2 BS)的影响 ,初步筛选出治疗肺纤维化更有效的药物。方法 采用生... 目的 环磷酰胺 CTX,甲氨喋呤 MTX,甲基强的松龙 M- pred,秋水仙碱 COLC,刺五加 APS,环孢霉素 A Cs A,观察 6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免疫抑制剂 ,对人胚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 (2 BS)的影响 ,初步筛选出治疗肺纤维化更有效的药物。方法 采用生物活性法观察 6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不同时间对 2 B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诱导 2 BS细胞凋亡小体形成百分率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1 6种药物对 2 BS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 ,与无药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 .0 1 ) ,Cs A作用明显大于其它 5种药物 (P<0 .0 5)。 2 6种药物均有诱导2 BS细胞凋亡作用 ,各种药物组 2 BS细胞凋亡小体形成百分率与无药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 ,Cs A的作用最强 ,明显高于其它药物。 36种药物对 2 BS细胞的作用呈现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 ,即细胞增殖抑制率 (CIR%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Cs A作用最明显。4Cs A对细胞整个增殖期均有作用 ,M- pred和 APS作用于 S期 ,COLC作用于 G2 /M期 ,MTX,CTX作用于 G0 /G1期向 S期过渡阶段 ,使 G0 /G1期细胞发生阻滞。结论 实验中的 6种药物均有抑制 2 BS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作用 ,其中 Cs A作用最强 ,可能 Cs A为治疗肺纤维化疗效更好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BS细胞 免疫抑制剂 肺纤维化 细胞凋亡 CTX MTX COLC CSA 药物筛选试验 间质性肺纤维化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陈兴平 李永喜 +2 位作者 邓云华 陈映玲 周礼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6-338,348,共4页
为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免疫功能低下个体 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机制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系统地观察了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外周血、脾脏、胸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显示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调节由于环磷酰胺导... 为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免疫功能低下个体 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机制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系统地观察了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外周血、脾脏、胸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显示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调节由于环磷酰胺导致的外周血、脾脏、胸腺中紊乱的 CD4 + T、 CD8+ T细胞亚群并使之恢复正常比例。提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能直接调节外周血、外周免疫器官 (脾脏 )和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 ) CD4 + T、CD4 + CD8+ T细胞的成熟与分化而维持 CD4 + T、 CD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免疫抑制 小鼠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芳 李八方 +3 位作者 王景峰 张晶 李尧 赵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8-242,共5页
目的:采用免疫学评价方法,研究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海带粗多糖为原料,采用酸提取、离子交换和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制备得到不同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 目的:采用免疫学评价方法,研究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海带粗多糖为原料,采用酸提取、离子交换和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制备得到不同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F-2、Fa和Fb的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造成免疫低下模型后灌胃。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F-2、Fa和Fb组小鼠分别灌胃F-2、Fa和Fb不同剂量多糖溶液(分别为25、50、100mg/(kg.d)),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左旋咪唑(20mg/(kg.d)),进行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F-2、Fa和Fb组均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脾脏质量/体质量比值,提高血清溶血素含量和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且F-2和Fa组能增强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但Fb组对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免疫低下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且中、低分子质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 免疫低下小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罗汉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全 黄勤英 +3 位作者 郑广进 曾振芳 许丹妮 农克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73-1582,共10页
该研究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罗汉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和左旋咪唑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1)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各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廓清指数(K)... 该研究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罗汉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和左旋咪唑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1)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各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T和B淋巴细胞增殖水平、耳肿胀度、半数溶血值(HC 50)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IL-2、IL-4、IL-6、TNF-α的含量,并观察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考察罗汉果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各剂量组(25、50、100 mg·kg-1)均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半数溶血值(HC 50)、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耳肿胀度,显著增加IgG、IgM、IL-2、IL-4、IL-6、TNF-α的含量。罗汉果多糖中、高剂量组(50、100 mg·kg-1)能显著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脾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可以减轻免疫抑制小鼠脾脏的病理损伤。这表明罗汉果多糖能明显增强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免疫抑制 小鼠 环磷酰胺 多糖
下载PDF
龙眼参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孔晓龙 蒋伟哲 林自中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5-336,共2页
目的 :探讨龙眼参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 :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功能低下 ,口服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龙眼参提取物30d。结果 :龙眼参提取物大、小剂量组均能提高中性粒细胞杀伤功能 (P<0 05 ,P<0 01)及... 目的 :探讨龙眼参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 :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功能低下 ,口服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龙眼参提取物30d。结果 :龙眼参提取物大、小剂量组均能提高中性粒细胞杀伤功能 (P<0 05 ,P<0 01)及小鼠溶血素水平 (P<0 05) ,同时还均具有提高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的作用。结论 :龙眼参提取物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参提取物 环磷酰胺 免疫功能低下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引起的鸡群免疫抑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杜岩 崔治中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1999年 8月 ,江苏省泰州市某 AA肉用型鸡父母代种鸡群呈现生长缓慢、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注射后HI效价不高及多发性腹膜炎、心包炎等免疫抑制性症状。 55日龄时 ,随机从 4只患鸡采集血浆样品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 ,7d后在间接荧光抗体反应中... 1999年 8月 ,江苏省泰州市某 AA肉用型鸡父母代种鸡群呈现生长缓慢、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注射后HI效价不高及多发性腹膜炎、心包炎等免疫抑制性症状。 55日龄时 ,随机从 4只患鸡采集血浆样品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 ,7d后在间接荧光抗体反应中均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 ( REV)的单克隆抗体 1 1 A2 5呈强阳性反应。结果表明 ,该鸡群的免疫抑制状态主要由 REV的早期感染及其持续的病毒血症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 感染 免疫抑制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下载PDF
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叶文斌 樊亮 +4 位作者 王昱 黄兆辉 王瀚 杨小录 王让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14,共8页
【目的】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成功建立免疫低下小鼠动物模型,以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Viscum coloratum(Kom.)Nakai f.lutescens kitag polysaccharide,VCP)为材料,研究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 【目的】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成功建立免疫低下小鼠动物模型,以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Viscum coloratum(Kom.)Nakai f.lutescens kitag polysaccharide,VCP)为材料,研究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免疫低下模型组、VCP高、中、低剂量处理组,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研究不同剂量的VCP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炭廓清指数、小鼠免疫脏器指数和脾脏淋巴细胞活性、以及肝组织GSH-Px活力和血清中IL-2、IL-4、IFN-γ生成水平、MDA含量及SOD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VCP高剂量能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半数溶血值及足趾厚度差;VCP低、中、高剂量促使IL-2、IL-4、IFN-γ生成水平、GSH-Px活力和SOD活力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对CTX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 免疫抑制 免疫功能 小鼠
下载PDF
不同感染量REV对鸡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慧君 崔治中 +1 位作者 孙淑红 柳风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3-898,共6页
用不同剂量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感染肉鸡和SPF鸡后,检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和NK细胞、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NDV抗体生成变化等,观察REV感染对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 用不同剂量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感染肉鸡和SPF鸡后,检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和NK细胞、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NDV抗体生成变化等,观察REV感染对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REV感染均造成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而且高剂量比低剂量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更强,但对NK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的细胞杀伤活性却有升高趋势,在抗肿瘤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结果说明REV感染对机体的免疫抑制是有选择性的,且抑制程度与感染病毒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 不同剂量 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作用 免疫抑制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和鸡群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56
13
作者 崔治中 杜岩 +2 位作者 赵文明 吉荣 柴家前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近几年来,我国鸡群中一些免疫抑制性综合症候,越来越常见。不久前,我们分别在江苏和山东的二个种鸡场遇见了典型的病例。虽然二个鸡群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鸡贫血病毒都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在对鸡群的系统病史、病理剖解变化和实... 近几年来,我国鸡群中一些免疫抑制性综合症候,越来越常见。不久前,我们分别在江苏和山东的二个种鸡场遇见了典型的病例。虽然二个鸡群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鸡贫血病毒都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在对鸡群的系统病史、病理剖解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确定这二个鸡群的免疫抑制主要是由于整个鸡群在早期感染了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所致。本文还讨论了造成这种早期感染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增生病 病毒血症 免疫抑制 症状 诊断
下载PDF
CpG寡脱氧核苷酸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卫兵 蒋建伟 +4 位作者 杨宁 陈巧儿 王一峰 韦相才 欧汝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 :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 (ODN)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 :选用环磷酰胺 (CTX)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 ,以乙肝疫苗和 2 0 μgCpGODN联合或单独左胫前肌肌注免疫C5 7BL/6小鼠。 2wk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 1次 ,再... 目的 :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 (ODN)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 :选用环磷酰胺 (CTX)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 ,以乙肝疫苗和 2 0 μgCpGODN联合或单独左胫前肌肌注免疫C5 7BL/6小鼠。 2wk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 1次 ,再过 3wk后摘除眼球取血 ,用ELISA法检测抗 HBsIgG抗体和IL 12的水平。同时 ,无菌取脾脏做HE染色 ,观察脾脏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细胞核的变化。结果 :CpGODN与疫苗联合注射组产生的绝对抗体量比单独注射疫苗组提高 1倍 ;注射组产生IL 12的水平较单独注射疫苗组也有明显升高。光镜下各组脾脏淋巴细胞的变化如下 :正常对照组脾脏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CTX组的淋巴细胞明显稀少 ;而CTX加CpG组的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 ,细胞核也明显增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寡脱氧核苷酸 免疫抑制小鼠 佐剂作用
下载PDF
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伍卿 刘瑛 +2 位作者 刘晓艳 鄢爱红 邓兵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25-1026,共2页
目的观察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AA)的疗效,探索治疗AA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环孢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4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并辅以粒系集落刺激因子、输血等治疗AA... 目的观察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AA)的疗效,探索治疗AA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环孢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4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并辅以粒系集落刺激因子、输血等治疗AAA 13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中基本治愈9例,缓解、进步各1例,无效2例(其中死亡1例);基本治愈9例白细胞达4×109/L,时间为(24.60±8.86)d,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时间为(152.22±68.88)d,血小板达80×109/L,时间为(125.55±55.76)d。治疗过程中7例发生感染,2例出现ALT和AST增高,1例有低蛋白血症和水肿,2例出现肉眼血尿。1例牙龈明显增生,脱牙。结论多药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小儿AAA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贫血 再生障碍性 急性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鱿鱼墨黏多糖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治东 王静凤 +3 位作者 王玉明 薛勇 赵芹 薛长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7-150,共4页
采用免疫学评价方法,研究了鱿鱼墨黏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鱿鱼墨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造成免疫低下模型后灌胃。鱿... 采用免疫学评价方法,研究了鱿鱼墨黏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鱿鱼墨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造成免疫低下模型后灌胃。鱿鱼墨黏多糖组小鼠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鱿鱼墨黏多糖溶液(分别为25,50和100 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左旋咪唑(20 mg/kg),进行免疫指标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鱿鱼墨黏多糖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脾脏/体重比值(P<0.05,P<0.01)、提高血清溶血素含量(P<0.05)、增强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P<0.05,P<0.01)、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P<0.05,P<0.01)和碳廓清能力(P<0.05,P<0.01)。提示鱿鱼墨黏多糖能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墨黏多糖 免疫低下小鼠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常用免疫抑制剂人血中定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燕 卜雯婷 +3 位作者 李鹏飞 马萍 高文静 孙健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830-836,共7页
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预防脏器移植排斥。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其检测结果通常作为临床医生调整用药剂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霉酚酸酯、糖... 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预防脏器移植排斥。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其检测结果通常作为临床医生调整用药剂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霉酚酸酯、糖皮质激素及新型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在人血中浓度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血药浓度监测 器官移植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丽娜 沈定国 +2 位作者 贾颐 刘建军 樊同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干预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0-2014-01期间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萘洛尔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发病2周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血浆总儿茶酚胺、促炎细胞因子及抑炎...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干预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0-2014-01期间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萘洛尔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发病2周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血浆总儿茶酚胺、促炎细胞因子及抑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普萘洛尔干预组发生感染8例(26.7%),对照组发生感染14例(46.7%),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感染发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萘洛尔干预组患者血浆总儿茶酚胺水平在入院后第2-1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在第3天、第5天、第7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7在第3-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二者均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在入院后第2-1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IL-10水平均与儿茶酚胺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抑炎细胞因子水平,增加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脑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降低卒中后感染的发生率,为临床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防治和改善卒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感染 免疫抑制 交感神经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晓龙 何鑫淼 +4 位作者 王文涛 冯艳忠 陈赫书 田明 刘娣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7,共3页
黄曲霉毒素(AF)是谷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是由黄曲霉菌及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当前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饲喂动物会导致中毒、急性肝损伤和肝癌,还可导致多脏器损伤,生产性能下降和抗病能... 黄曲霉毒素(AF)是谷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是由黄曲霉菌及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当前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饲喂动物会导致中毒、急性肝损伤和肝癌,还可导致多脏器损伤,生产性能下降和抗病能力降低,甚至死亡,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存在巨大危害,当人体摄入大量黄曲霉毒素,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脏损伤;而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人体慢性中毒。文章主要从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免疫器官结构功能、免疫基因表达和免疫抑制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AF) 免疫 基因表达 家禽 免疫器官 免疫抑制
下载PDF
IL-2Rα模拟肽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吉凤 赵雷 +1 位作者 杜柏榕 朱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研究IL-2Rα模拟肽CP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测定、皮肤移植物组织学改变、记录皮肤移植物平均存... 目的:研究IL-2Rα模拟肽CP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测定、皮肤移植物组织学改变、记录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ST)研究环七肽CP的免疫抑制效应。结果:环七肽CP可降低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强度、减少受鼠脾脏T淋巴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的数目并降低CD4+/CD8+的比值、下调受鼠脾脏T淋巴细胞诱导上清中IL-2和IFN的水平,并可延长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ST);环七肽CP与免疫抑制剂CsA联用,显示二者具有协同效应。结论:环肽CP以IL-2Rα模拟肽的方式发挥生物学效应,可有效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RΑ 模拟肽 免疫抑制 噬菌体展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