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cavation and Screening Utilization of Strong Aroma Tobacco Variety in Chizhou Tobaccogrowing Area
1
作者 钱益亮 张向前 +5 位作者 阎轶峰 徐经年 唐经祥 薛宝燕 李田 祖朝龙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5期785-789,794,共6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screen out the strong-aroma tobacco variety with goo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s the best cultivar in Chizhou. [Metho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formed the strong ar...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screen out the strong-aroma tobacco variety with goo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s the best cultivar in Chizhou. [Metho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formed the strong aroma style of tobacco leaves in the tobacco-growing area, 6 varieties(K326, NC55, NC71, 0508, Yunyan99, Yan240)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through combining 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to the quality. [Results] The output value of 0508 was the highest and NC71 had a medium output value but with coordinated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system evaluation of this study on the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 style further clarified the feature strength and utility value of various tobacco varieties with strong aroma. [Conclusion] NC71 is the best cultivar in Chizhou tobacco-growing area, and it is suggested using NC71 as the demonstrative variety of the next year. The study on the excavation and screening utilization of tobacco varieties with local featur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obacco production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strong aroma VARIETY Quality
下载PDF
Rapi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trong aroma base liquor based on SPME-MS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被引量:3
2
作者 Zongbao Sun Junkui Li +5 位作者 Jianfeng Wu Xiaobo Zou Chi-Tang Ho Liming Liang Xiaojing Yan Xuan Zho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2021年第3期362-369,共8页
To objectively classify and evaluate the strong aroma base liquors(SABLs)of different grades,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spectrometry(SPME-MS)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were used.Results showed that SPME-MS combi... To objectively classify and evaluate the strong aroma base liquors(SABLs)of different grades,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spectrometry(SPME-MS)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were used.Results showed that SPME-MS combined with a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method yielded almost the sam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in distinguishing different grades of SABL,with 84%recognition rate for the test set.Partial least squares(PLS),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 partial least squares(SPA-PLS)model,and 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ed samplingpartial least squares(CARS-PLS)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four esters in the SABL.CARS-PLS model showed a greater advantage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thyl acetate,ethyl butyrate,ethyl caproate,and ethyl lactate.These results corroborated the hypothesis that SPME-MS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different grades of SABL and prediction performance of e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E-MS strong aroma base liquor(SABL) CHEMOMETRICS Grade identification Ester compounds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中主要异嗅味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平 孙啸涛 +5 位作者 许德富 张宿义 明红梅 敖宗华 贾俊杰 李孟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96-407,共12页
异嗅味是严重影响白酒酒质与优质率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酒企的产品品质与经济效益。该文对浓香型白酒中6种主要的异嗅味类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可能产生异嗅味类型的异嗅味物质进行整理归纳,明确了可能引起异嗅味的异嗅味物质,并将... 异嗅味是严重影响白酒酒质与优质率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酒企的产品品质与经济效益。该文对浓香型白酒中6种主要的异嗅味类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可能产生异嗅味类型的异嗅味物质进行整理归纳,明确了可能引起异嗅味的异嗅味物质,并将嗅阈值和味阈值联合使用,实现了感官特征的完整描述,为生产工艺的调控提供指导。此外,结合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对原辅料、大曲、窖泥、糟醅、黄水、蒸馏和贮酒过程中常见的异嗅味产生因素与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了浓香型白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部分不规范操作方式,为浓香型白酒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异嗅味 感官特征 生产过程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基于银纳米三角片蚀刻机制区分不同产地浓香型白酒
4
作者 贾俊杰 张宿义 +4 位作者 许涛 马龙 黄张君 王松涛 佘远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4-262,共9页
区分不同产地白酒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原产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四种不同形貌大小的银纳米三角片(Ag nanoprism,AgNPRs)作为传感材料,两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氧化阴离子作为氧化蚀刻剂,基于AgNPRs蚀刻机制构建了一种4×3传感阵列... 区分不同产地白酒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原产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四种不同形貌大小的银纳米三角片(Ag nanoprism,AgNPRs)作为传感材料,两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氧化阴离子作为氧化蚀刻剂,基于AgNPRs蚀刻机制构建了一种4×3传感阵列,将该阵列对四川、江淮和北方三大产地共41款代表性浓香型白酒样品进行比色响应,所获得的比色信号值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进行判别分析,并进一步选取了部分未知样品对判别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比色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白酒样品对AgNPRs的蚀刻效应起促进作用,这可能与白酒中含有不同的有机酸有关。对不同产地样品的区分结果显示,单一阵列对不同产地样品的区分效果相对较低,三种阵列组合后的区分效果明显提高,对41个样品的产地判别率可达99%,对15个未知浓香型酒样的产地判别率可达98%。采用组合阵列对四川产地5种品牌21个样品和江淮产地3种品牌13个样品判别率分别可达99%和100%,采用单一阵列对四川各厂家不同等级产品的判别率均可达100%。本研究采用的纳米比色传感方法简便快速,不仅可用于产品鉴别和防伪,也可辅助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为白酒质量智能化监控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银纳米三角片 蚀刻机制 比色传感阵列 模式识别
下载PDF
泸型酒糟醅中微生物组学和挥发性代谢物关联性分析
5
作者 贾勇磊 张宿义 +8 位作者 许德富 王思浓 敖宗华 贾俊杰 杨艳 陈垚 黄志久 付鑫 张榆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2-81,共10页
为了揭示泸型酒糟醅微生物-挥发性代谢物的时间特征,阐明泸型酒“窖香浓郁”风味的内在机制。该研究以不同发酵时间点的糟醅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法解析糟醅中的微生物组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测定糟醅中的代谢物的... 为了揭示泸型酒糟醅微生物-挥发性代谢物的时间特征,阐明泸型酒“窖香浓郁”风味的内在机制。该研究以不同发酵时间点的糟醅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法解析糟醅中的微生物组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测定糟醅中的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同时测定其水分、酸度、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并进行Pearson’s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糟醅中微生物和挥发性代谢物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其组成和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不断变化。Lactobacillus、Limosilactobacillus、Weissella、Bacillus、Pediococcus、Kazachstania、Aspergillus、Thermoascus、Thermomyces和Issatchenkia是糟醅发酵的优势菌群,其与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等163种代谢物质生成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该研究还发现,泸型酒糟醅在发酵过程中经历了糖化、酒化、生香3个典型的阶段,尤其生香阶段大量生成的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确保其“窖香浓郁”风味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型酒 糟醅 微生物组学 挥发性代谢物 窖香浓郁
下载PDF
感官定量描述结合化学分析技术解析浓香型白酒窖泥臭味物质基础 被引量:3
6
作者 倪兴婷 孙细珍 +5 位作者 江莎 熊亚青 刘家欢 宁珍珍 杜佳炜 胡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219,I0002-I0006,共12页
窖泥臭味是浓香型白酒常见的异味,研究浓香型白酒窖泥臭味物质基础,对提高酒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联合使用感官分析技术和多种挥发性化合物检测技术对浓香型白酒中风味物质进行解析,进一步对30批正常和窖泥臭缺陷型浓香型原酒中13... 窖泥臭味是浓香型白酒常见的异味,研究浓香型白酒窖泥臭味物质基础,对提高酒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联合使用感官分析技术和多种挥发性化合物检测技术对浓香型白酒中风味物质进行解析,进一步对30批正常和窖泥臭缺陷型浓香型原酒中135种风味物质准确定量,采用感官分析结合化学分析技术筛选出对浓香型白酒窖泥臭味具有重要作用的化合物,最终通过香气添加试验确认窖泥臭味物质基础。结果表明,芴、吲哚、3-甲基吲哚、4-甲基苯酚、丁酸、异丁酸、戊酸、庚酸、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丁酸甲硫醇酯与浓香型白酒窖泥臭味密切相关,这些物质的含量对浓香型白酒的感官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含量过高会导致浓香型白酒出现窖泥臭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感官定量分析 化学分析 窖泥臭味
下载PDF
3个年份浓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7
作者 马赫迪 薛康 +2 位作者 胡江涛 程铁辕 陈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0-433,共14页
以2011年、2014年和2015年3个年份某品牌浓香型白酒为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3个年份浓香型白酒中共鉴定出7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40种、醇类10种、醛类5种、... 以2011年、2014年和2015年3个年份某品牌浓香型白酒为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3个年份浓香型白酒中共鉴定出7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40种、醇类10种、醛类5种、酮类3种、芳香族5种、萜烯类8种、呋喃类2种。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OAV)确定3个年份酒共17种对总体风味起关键作用和重要修饰作用的挥发性化合物,再联合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Spearman相关性、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3个年份浓香型白酒的年份差异性化合物14种。以3个年份浓香型白酒和二曲酒挥发性化合物为数据集,利用此方法筛选出22种真假差异性化合物作为指纹峰,分别建立3个年份浓香型白酒指纹对照图谱,各年份对照图谱与样本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与掺假验证样本相似度均在0.9以下。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可靠,鉴别能力强,为特定品牌浓香型白酒质量控制、假酒鉴别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多元统计分析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浓香型白酒勾调的影响
8
作者 王贤 王富春 王红梅 《酿酒》 CAS 2024年第4期70-73,共4页
白酒勾调就是将不同风格的酒勾兑在一起,使酒体协调、平衡,并烘托出主体香气,以获得更为出色的风味。白酒生产有“七分技术,三分艺术”的说法,这里的艺术,就体现在勾调上。“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调”这句话更是强调了白酒... 白酒勾调就是将不同风格的酒勾兑在一起,使酒体协调、平衡,并烘托出主体香气,以获得更为出色的风味。白酒生产有“七分技术,三分艺术”的说法,这里的艺术,就体现在勾调上。“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调”这句话更是强调了白酒勾调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勾调 影响因素 理化分析 专家品评
下载PDF
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浓香型白酒的风味物质及危害成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静 莫晓慧 +3 位作者 赵耀 敬树忠 曾里 段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7,共12页
为优选泸州地区浓香型白酒酿酒新原料,本文分别以糯高粱单粮和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2:8)酿造泸型浓香型白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 为优选泸州地区浓香型白酒酿酒新原料,本文分别以糯高粱单粮和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2:8)酿造泸型浓香型白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研究酒样的风味物质和危害成分。结果表明,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的蛋白质、多酚、花青素含量与糯高粱无显著差异(P>0.05),果胶含量相对降低9.7%;紫糯麦-高粱酒符合浓香型优级白酒国家标准,总酯含量相较高粱酒降低7.9%,总酸含量相对提高8.3%。两种酒样共检出102种挥发性物质,且均以己酸乙酯为主要物质,符合浓香型白酒主体风格。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模型和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分析发现26种对两种白酒风味形成差异具有贡献的物质。与高粱酒相比,紫糯麦-高粱酒的中长链脂肪酸酯、酸类物质、醇类物质的OAV值相对升高,甲醇和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相对降低20.6%和39.9%,表现为紫糯麦-高粱酒的香气更有层次感、立体感,口感更加悠长、醇和,安全系数更高。综上,紫糯麦168具有作为泸型浓香型白酒酿造原粮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糯麦 酿酒原料 浓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风味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判别分析(OPLS-DA) 氨基甲酸乙酯(EC)
下载PDF
浓香型酒糟与饲用油菜混合青贮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雯雯 胡连清 +5 位作者 黄菊 周万海 冯瑞章 魏琴 黄义芬 黄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浓香型酒糟与饲用油菜混合青贮的品质,确定浓香型酒糟在饲用油菜青贮中的最适添加比例。以盛花末期刈割收获的饲用油菜为试验材料,设R组(不添加酒糟)、RS-10组(添加10%酒糟)、RS-20组(添加20%酒糟)、RS-30组(添加30%酒糟) 4... 试验旨在研究浓香型酒糟与饲用油菜混合青贮的品质,确定浓香型酒糟在饲用油菜青贮中的最适添加比例。以盛花末期刈割收获的饲用油菜为试验材料,设R组(不添加酒糟)、RS-10组(添加10%酒糟)、RS-20组(添加20%酒糟)、RS-30组(添加30%酒糟) 4组,青贮60 d。结果显示,各组饲用油菜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均较好,RS-10组和RS-20组青贮的感官评价达一级优良。酒糟添加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R组(P<0.05),RS-20组和RS-30组青贮的酸性洗涤纤维(ADF)、铁(Fe)、铜(Cu)含量显著低于R组和RS-10组(P<0.05),酒糟添加组青贮pH值显著低于R组(P<0.05);RS-20组的氨态氮(NH_3/N)和乙酸(A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青贮饲料均未检测出丁酸。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饲草质量(RFQ)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_(2001))排序均为RS-20组>RS-30组>RS-10组>R组。研究表明,添加浓香型酒糟能改善饲用油菜的青贮品质,其中饲用油菜中添加20%酒糟时青贮发酵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油菜 浓香型酒糟 混贮 青贮品质
下载PDF
酸类物质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河云 王学娇 +5 位作者 张曼 张欢 郑佳 周韩玲 马立娟 杜丽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2-89,共8页
为了探索不同浓度的酸类物质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浓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及乳酸进行检测。结合气味活性值(OAV)、香气重组和缺失实验筛选出关键香气化合物,并通过感官分析和顶空固... 为了探索不同浓度的酸类物质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浓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及乳酸进行检测。结合气味活性值(OAV)、香气重组和缺失实验筛选出关键香气化合物,并通过感官分析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浓度的酸类物质对模型溶液香气轮廓及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检出3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6种酯类、9种醇类、10种酸类、3种醛类和1种呋喃类。己酸、乙酸、丁酸、乳酸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含量都在100 mg/L以上,对浓香型白酒风味有着重要作用。基于OAV和香气缺失实验,共筛选出16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其中己酸乙酯的OAV>20000,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感官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酸类物质对模型溶液香气轮廓有一定影响,其中乳酸的影响尤为突出;低浓度己酸有利于果香、花香、甜香等属性的增加,高浓度丁酸和乙酸可以增强花香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类物质 浓香型白酒 关键香气化合物 风味影响
下载PDF
5种品牌浓香型白酒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斌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6期158-163,共6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5种浓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古井贡酒、红星二锅头、牛栏山、银装青酒和洋河大曲分别检测出36、32、27、38、34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5种浓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古井贡酒、红星二锅头、牛栏山、银装青酒和洋河大曲分别检测出36、32、27、38、34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酯类化合物是浓香型白酒的相对含量最高且影响最大的一类化合物,其中己酸乙酯的质量浓度最高,均>200 mg/L,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之一。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还有辛酸乙酯、己酸己酯、庚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癸酸乙酯、己酸丁酯、乳酸乙酯、戊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湖南不同产区的浓香型上部烟叶品质比较
13
作者 文伟康 万花全 +5 位作者 范才银 姚强 邓国林 刘国定 单雪华 邓小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69-72,78,共5页
为了探讨湖南不同浓香型烟区间烟叶品质的差异,以衡阳、郴州、长沙、永州、邵阳等浓香型烟区的120份上部烟叶(B2F)样品为材料,对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浓香型烟区的上部烟叶,整体外观质量... 为了探讨湖南不同浓香型烟区间烟叶品质的差异,以衡阳、郴州、长沙、永州、邵阳等浓香型烟区的120份上部烟叶(B2F)样品为材料,对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浓香型烟区的上部烟叶,整体外观质量以永州和邵阳烟区的较好,衡阳与郴州烟区的适中,长沙烟区的稍次;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评吸质量各具特色;郴州烟区的上部烟叶14.3%可用来制作高档主料烟,其余4个烟区该档次比例均为0;衡阳烟区的上部烟叶用于制作主料烟的比例最高,为33.3%;长沙烟区的上部烟叶100%用于制作辅料烟;衡阳烟区的上部烟叶用于制作填充料烟的比例在5个烟区中也是最高的,达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 上部烟叶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风格特征 湖南
下载PDF
川中地区浓香型白酒酒醅风味物质时空差异性比较
14
作者 蒲领平 黄治国 +4 位作者 饶家权 王晓平 何超 任正茂 邹永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2-269,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四川中部地区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主要风味物质的时空分布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中心酒醅和边缘酒醅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边缘酒醅有132种风味物...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四川中部地区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主要风味物质的时空分布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中心酒醅和边缘酒醅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边缘酒醅有132种风味物质,其中酯类44种、醇类26种,酸类14种,中心酒醅的风味物质有127种,其中酯类为58种,醇类27种,酸类为15种;乙酸、丁酸、己酸、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十六酸乙酯为酒醅发酵过程的差异性代谢产物;边缘酒醅己酸、丁酸整体上呈现先增加较缓,中后期呈迅速增加的趋势;中心酒醅的十六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含量均在76 d达到峰值,分别为23.14、12.90μg/g。以期为为川中地区浓香型酒固态酿造机制、质量稳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酒醅 风味物质 时空差异 川中地区
下载PDF
采收成熟度对浓香型烤烟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孟智勇 张保占 +6 位作者 马浩波 李彦平 胡占军 王正平 朱景伟 曹晓涛 张东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下部烟叶提前5d采收,能提高橘色烟比例,经评吸,香气量足,杂气、刺激性稍小,余味好;常规采收的烤后烟叶糖类物质含量高,含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中部烟叶常规采收,烟叶油分好,色度强,糖类物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提前7d采收降低10.8%,糖碱比(9.95)、氮碱比(1.02)比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经评吸,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减轻、余味较适。上部烟叶推迟9d成熟采收,烟叶油分足,色度浓,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总氮、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最低(5.46%),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分别降低22.00%、21.33%,糖碱比适宜,还原糖/总糖分别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提高11.69%和14.67%,经评吸,香气量较足,劲头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的采收时间应掌握在提前5d到常规采收之间为宜,即适当早收;中部烟叶的采收时间掌握在常规采收到推迟7d采收为宜;上部烟叶应较常规采收推迟9d充分成熟后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烤烟 浓香型 烟叶品质
下载PDF
浓香型烟叶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丽 文俊 +3 位作者 林锐锋 刘永来 叶为民 石锦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504-9506,9514,共4页
综述了烤烟浓香型风格形成的内在质量基础,以及与生态因素、土壤、品种、栽培措施等的关系。
关键词 浓香型 烤烟 香气物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酒醅风味物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0
17
作者 高江婧 任聪 +4 位作者 刘国英 葛向阳 王慧琳 叶方平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共6页
为解析浓香型白酒发酵周期与原酒品质的关系,跟踪了发酵周期长达5个月的窖池,并重点关注了窖池下层酒醅中主要风味物质和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酒醅中的乳酸、乙酸在发酵初期(0~14 d)迅速增加,之后增速放缓;己酸、丁酸以及己... 为解析浓香型白酒发酵周期与原酒品质的关系,跟踪了发酵周期长达5个月的窖池,并重点关注了窖池下层酒醅中主要风味物质和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酒醅中的乳酸、乙酸在发酵初期(0~14 d)迅速增加,之后增速放缓;己酸、丁酸以及己酸乙酯含量则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整个发酵过程中,乳杆菌科占绝对优势,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酒醅中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梭菌科(Clostridiaceae_1)微生物的相对丰度逐渐上升,这些微生物也是窖泥中的高丰度微生物。结果表明,在长期发酵过程中,窖泥为酒醅持续不断地提供其主体的厌氧微生物。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微生物对发酵后期己酸、丁酸、乙酸的合成具有重要贡献。虽然窖泥来源的微生物在酒醅微生物中占比较低,但对于浓香型白酒的贡献却非常巨大。该研究为从发酵角度控制浓香型原酒品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酒醅 窖泥 微生物菌群 风味物质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PCA-SVM对几种浓香型白酒的鉴别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瑞煜 朱焯炜 +2 位作者 胡扬俊 张毅 陈国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1026,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鉴别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方法。运用FLS920荧光光谱仪测量了七个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三维荧光光谱,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荧光光谱特征相似,仅凭荧光特征参数较难区分。采用求偏导和小波压缩相结合的数据... 提出一种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鉴别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方法。运用FLS920荧光光谱仪测量了七个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三维荧光光谱,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荧光光谱特征相似,仅凭荧光特征参数较难区分。采用求偏导和小波压缩相结合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求解光谱数据中每一激发波长下,荧光强度对发射波长的一阶和二阶偏导数,选取db7紧支撑正交小波对数据进行压缩,选择4尺度分解后的近似系数作为新的数据矩阵,然后做主成分分析(PCA)。将提取的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并利用Kfold交叉验证的方法寻找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c和γ,建立不同品牌白酒的分类鉴别模型。从每个品牌白酒中随机选取14个样本,共98个样本组成训练集,其余的42个样本组成预测集。分别比较了数据不求偏导,对数据求一阶偏导和二阶偏导的预处理后对鉴别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荧光光谱经过二阶偏导的预处理后,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能很好地实现不同品牌浓香型白酒的分类鉴别,模型的准确率为98.98%,预测集的准确率为100%。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的优点,可为中国白酒的检测和鉴别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三维荧光光谱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皖南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东锋 钱益亮 +3 位作者 邵伏文 姚忠达 阎轶峰 祖朝龙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筛选能够彰显皖南典型焦甜香烟叶特色风格的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分析了最新引进及选育的7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生理指标、化学成分和组织切片结构变化及评吸质量。试验结果表明,NC71品种的香气质和香气量较好,类胡萝卜素积... 为筛选能够彰显皖南典型焦甜香烟叶特色风格的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分析了最新引进及选育的7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生理指标、化学成分和组织切片结构变化及评吸质量。试验结果表明,NC71品种的香气质和香气量较好,类胡萝卜素积累量最大,组织结构疏松。K326具有明显的焦甜感、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量幅度最大,皖南焦甜香风格特征彰显较为充分。整体来看,NC71品种和K326品种适合皖南浓香型烟区的生态条件,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种植并开展NC71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品种筛选 浓香型
下载PDF
应用GC-O分析比较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 被引量:62
20
作者 柳军 范文来 +4 位作者 徐岩 张国强 徐钦强 丁云连 李志强 《酿酒》 CAS 2008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提取兼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采用闻香分析(GC-O)和GC-MS分离鉴定。兼香型白酒中共鉴定出90种香气化合物,香气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是己酸乙酯、4-乙烯基愈疮木酚、己酸、3-甲... 采用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提取兼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采用闻香分析(GC-O)和GC-MS分离鉴定。兼香型白酒中共鉴定出90种香气化合物,香气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是己酸乙酯、4-乙烯基愈疮木酚、己酸、3-甲基丁醇、3-甲基丁酸乙酯、4-乙基愈疮木酚、香草醛、乙酸-2-苯乙酯和丁酸。对比研究浓香型白酒主要香气化合物后认为,酯类是兼香型白酒一类重要的香气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对兼香型白酒整体香气贡献比浓香型白酒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香型白酒 浓香型白酒 液液萃取 GC-O GC-MS 香气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