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Simulation and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a Bridge Using Responses Measured in a Passing Vehicle by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1
作者 Shohel Rana Md. Rifat Zaman +2 位作者 Md. Ibrahim Islam Ifty Seyedali Mirmotalebi Tahsin Tareque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3年第4期742-755,共14页
To prevent early bridge failures, effectiv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 is vital. Vibration-based damage assessment is a powerful tool in this regard, as it relies on changes in a structure’s dynamic character... To prevent early bridge failures, effectiv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 is vital. Vibration-based damage assessment is a powerful tool in this regard, as it relies on changes in a structure’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s it degrades. By measuring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a bridge due to passing vehicles, this approach can identify potential structural damage.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a novel technique grounded in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VBI) to evaluate bridge health. It aims to detect damage by analyzing the response of passing vehicles, taking into account VBI.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is method begins with representing the bridge’s superstructure using a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employing a half-car dynamic model to simulate the vehicle with suspension. Two sets of motion equations, one for the bridge and one for the vehicle are generat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 superposition, and D’Alembert’s principle. The combined dynamics are solved using the Newmark-beta method, accounting for road surface roughness. A new approach for damag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response of passing vehicles is proposed. The response is theoretically composed of vehicle frequency, bridge natural frequency, and a pseudo-frequency component related to vehicle speed.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method is applied to decompose the signal into its constituent parts, and damage detection relies on the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 corresponding to the vehicle speed component. This technique effectively identifies various damage scenarios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Vibration-based damage identification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和生 王泽宇 陈嘉缘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土木工程实际结构损伤状态的时间跨度通常只占总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为解决传统基于数据驱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缺乏足够多的损伤训练数据的问题,提出结合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 土木工程实际结构损伤状态的时间跨度通常只占总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为解决传统基于数据驱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缺乏足够多的损伤训练数据的问题,提出结合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模型和在线监测数据构建结构的数字孪生,以获得不同损伤工况下结构动力响应的“大数据”;为了摆脱对外激励信息的依赖,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和传递率函数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数据作为深度学习的输入进行训练,实现结构的损伤识别。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对实际结构未经训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泛化能力良好,能够有效识别结构损伤状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数据匮乏的问题,不需要任何地震信息,利用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数据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仍能保持较高的损伤识别准确率,二者结合可以使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更为主动、可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深度学习 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 损伤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下载PDF
结合传递比与栈式自编码器的结构损伤识别
3
作者 方圣恩 刘洋 张笑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0-1467,共8页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 如何从土木结构响应数据中挖掘损伤特征并有效分类,是实现损伤模式识别的关键。为此,以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搭建设有自编码器隐藏层和Softmax分类层的栈式自编码器网络,采用无监督联合有监督的混合学习机制;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框架不同工况下的传递比函数值,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样本;通过预训练确定自编码器隐藏层的参数值如权重和偏置值,避免网络出现过拟合;采用微调方式进一步调整预训练后的网络参数值,再结合验证集实现对网络超参数的调整;将实测传递比数据输入网络,实现对框架节点损伤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进行损伤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准确识别框架节点的单、双损伤工况,相较于传统浅层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度和更好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栈式自编码器 混合学习机制 传递比函数 框架结构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的层合板局部脱层损伤识别研究
4
作者 卢召红 彭郑飞 +2 位作者 殷兆龙 姚晗曦 王佳美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30-35,130,共7页
为简单准确测出层合板结构的局部脱层损伤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稀疏化的局部脱层损伤识别方法。文章设计了含脱层GFRP层合板受迫振动的实验方案,并采集板面多点加速度响应数据,利用数据构建振动传递率函数图谱,选取局部稳... 为简单准确测出层合板结构的局部脱层损伤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稀疏化的局部脱层损伤识别方法。文章设计了含脱层GFRP层合板受迫振动的实验方案,并采集板面多点加速度响应数据,利用数据构建振动传递率函数图谱,选取局部稳态频段利用L1范数稀疏化提出脱层损伤指标TD;分析不同脱层位置,不同脱层程度对脱层损伤指标TD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损伤识别指标TD的分布与实际试件脱层损伤的分布吻合性好,利用此指标可进行层合板脱层位置和脱层损伤识别,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递率函数 加固层合板 脱层损伤识别 结构检测加固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crack in a structural member using improved radial basis function(IRBF)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1
5
作者 Rajendra Machavaram Shankar Krishnapill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Cybernetics》 EI 2013年第2期182-211,共30页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technique to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particularly to identify a crack in a structure.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pproach is an alternat...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technique to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particularly to identify a crack in a structure.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pproach is an alternative to identify the extent and location of the damage over the classical methods.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tworks are good at function mapping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mong the various neural network approaches.RBF neural networks are chosen for the present study of crack identification.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Analyzing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a structur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onitor its health and even to detect the damage.A novel two-stage improved radial basis function(IRBF)neural network methodology with conventional RBF in the first stage and a reduced search space moving technique in the second stage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the crack in a cantilever beam structure in the frequency domain.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technique is used in both stages to sample the frequency modal patterns to train the proposed network.Study is also conducted with and without addition of 5%white noise to the input patterns to simulate the experimental errors.Findings–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identifying the location and magnitude of a crack by the proposed IRBF method,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RBF method and other classical methods.In case of crack location in a beam,the average identification error over 12 test cases was 0.69 per cent by IRBF network compared to 4.88 per cent by conventional RBF.Similar improvements are reported when compared to hybrid CPN BPN networks.It also requires much less computational effort as compared to other hybrid neural network approaches and classical methods.Originality/value–The proposed novel IRBF crack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is unique in originality and not reported elsewhere.It can identify the crack location and crack depth with very good accuracy,less computational effort and ease of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s Stress(materials)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materials BEAMS structural members Crack identification structural damage Frequency domain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Improv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Reduced search space moving technique
原文传递
钢结构损伤识别中Db族小波函数选择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晓楠 唐和生 +1 位作者 陈镕 薛松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68-1572,1577,共6页
在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小波函数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选取了部分Db(DaubechiesⅠ)族小波函数,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一个4层钢框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探讨了选择不同Db族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小波函数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选取了部分Db(DaubechiesⅠ)族小波函数,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一个4层钢框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探讨了选择不同Db族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则性好、消失矩大等特性的小波函数其损伤识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损伤识别 Db族小波函数 小波分析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小波函数的选择对结构损伤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晓楠 姜绍飞 +2 位作者 唐和生 陈镕 王远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6期635-639,共5页
目的为了寻找出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最优小波函数,进而提高结构损伤的识别精度.方法选取了几种常用的小波函数,运用小波分析提取能量特征,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四层钢框架进行了损伤识别及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经... 目的为了寻找出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最优小波函数,进而提高结构损伤的识别精度.方法选取了几种常用的小波函数,运用小波分析提取能量特征,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四层钢框架进行了损伤识别及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经过比较,发现采用函数曲线圆滑的Mexican cat小波函数识别精度可达100%,识别效果最好.结论在结构损伤识别领域,选用非正交、正则性好、消失矩阶数大的小波函数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函数 能量特征 结构损伤识别 小波概率神经网络 钢框架
下载PDF
基于动力特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学平 余志武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通过引入一个损伤分布函数,讨论了均质等截面BernoulliEuler梁的动力响应,构造出“损伤影响矩阵”.该矩阵反映了结构由于损伤所引起的振型耦合,最后介绍了基于损伤影响矩阵的结构损伤定... 介绍了一种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通过引入一个损伤分布函数,讨论了均质等截面BernoulliEuler梁的动力响应,构造出“损伤影响矩阵”.该矩阵反映了结构由于损伤所引起的振型耦合,最后介绍了基于损伤影响矩阵的结构损伤定位和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损伤分布函数 损伤影响矩阵 损伤识别
下载PDF
基于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4
9
作者 毛晨曦 周文松 欧进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134,共5页
为排除小波识别结构频率时地震动频带的干扰,提出了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地震反应小波谱分别沿时间轴积分,得到结构输入和输出的小波能量谱;然后将结构反应小波能量谱除以地震动输入小波能量谱,并定义... 为排除小波识别结构频率时地震动频带的干扰,提出了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地震反应小波谱分别沿时间轴积分,得到结构输入和输出的小波能量谱;然后将结构反应小波能量谱除以地震动输入小波能量谱,并定义为结构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该谱的脊线即为结构的时变频率.分别采用小波变换直接识别法和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方法对一幢6层砌体结构在汶川地震一系列余震中的频率变化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结构频率在较大的余震中明显降低,说明结构损伤有进一步发展.该方法可有效排除结构地震反应小波谱中地震动频带的干扰,准确识别结构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时变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结构余震响应监测 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 损伤识别
下载PDF
基于小波传递性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哲 冯新 周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4,共7页
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结构特性改变将导致不同自由度之间的传递特性发生变化,而传递性函数的改变可用于结构损伤识别。但是,基于Fourier变换的传递性函数对结构轻微局部损伤不够敏感。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多分辨率特性,在小波域内构造... 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结构特性改变将导致不同自由度之间的传递特性发生变化,而传递性函数的改变可用于结构损伤识别。但是,基于Fourier变换的传递性函数对结构轻微局部损伤不够敏感。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多分辨率特性,在小波域内构造了一种新的传递性函数,并且结合统计学中的离群值分析,建立了基于小波传递性函数的结构损伤探测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斜拉桥模型试验对方法的可行性予以验证。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小波传递性函数指标对结构损伤十分敏感,利用本文的损伤探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结构的轻微损伤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传递性函数 小波变换 离群值分析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随机海洋环境下基于互相关函数和主成分分析的平台结构损伤辨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伟 黄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9-187,290,共10页
为了确保海洋平台安全作业,及时辨识损伤以及进行损伤定位,海洋平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已成为学者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某在役导管架平台,对平台在不同随机波浪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别进行了健康状态和损伤状态的数值模拟。在损伤辨识... 为了确保海洋平台安全作业,及时辨识损伤以及进行损伤定位,海洋平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已成为学者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某在役导管架平台,对平台在不同随机波浪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别进行了健康状态和损伤状态的数值模拟。在损伤辨识过程中,对结构不同位置的动力响应进行互相关分析,提取损伤敏感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主成分;定义损伤指标并进行损伤辨识。针对传统PCA方法对某些杆件的损伤辨识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主成分选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PCA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CA方法有效提高了损伤辨识的精度,可以对随机波浪条件下的结构损伤进行准确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函数 主成分分析(PCA) 平台结构 损伤辨识
下载PDF
结构损伤模式识别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茂雨 陈联盟 +1 位作者 杨克家 陈跃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4,共6页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出了小波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构损伤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固有频率变化率为特征向量,利用有限的荷载和动力响应数据,便能得到良好的结构损伤识别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法对结构固有频率不敏感的...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出了小波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构损伤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固有频率变化率为特征向量,利用有限的荷载和动力响应数据,便能得到良好的结构损伤识别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法对结构固有频率不敏感的缺陷,克服了其他动力参数数据采集误差大的问题。数值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对一个12层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识别结果与实验现象基本吻合,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和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模式识别 支持向量机 小波核函数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点谱相关函数的悬臂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朝山 程华 +2 位作者 王仲刚 周凌 李迎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3,42,共6页
为了识别悬臂结构的损伤位置与损伤程度,提出基于点谱相关函数的损伤识别柔度法。该方法依据结构动力特征方程和悬臂结构的特点,利用柔度矩阵元素作为过渡,得到结构模态参数与杆件物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等式,讨论并提出利用结构自由振... 为了识别悬臂结构的损伤位置与损伤程度,提出基于点谱相关函数的损伤识别柔度法。该方法依据结构动力特征方程和悬臂结构的特点,利用柔度矩阵元素作为过渡,得到结构模态参数与杆件物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等式,讨论并提出利用结构自由振动信号的Winger-Ville点谱相关函数平方根值代替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建立点谱相关函数平方根值与刚度损伤系数的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组就能识别出结构单个或多个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突卸荷载激励容易实现,且只需一次测量,无需损伤前后对比测试,有利于工程应用。最后通过2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结构 相关函数 柔度矩阵 模态参数 损伤识别
下载PDF
结构连接刚度损伤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莹 李兆霞 钱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9-835,共7页
通过钢桁架结构系统在模拟连接损伤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参数测试,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各类动力指纹参数对连接刚度损伤识别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频段相关系数的结构连接刚度损伤识别方法.通过破损方案对比验证了此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并... 通过钢桁架结构系统在模拟连接损伤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参数测试,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各类动力指纹参数对连接刚度损伤识别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频段相关系数的结构连接刚度损伤识别方法.通过破损方案对比验证了此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对该识别方法的适用范围加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频段相关系数作为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指纹参数能够反映连接刚度的损伤,并能够对连接刚度损伤量大小进行定性评估;利用结构低频段的频响函数对连接刚度损伤进行识别会获得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对平动自由度丧失类损伤的识别效果良好,而对转动自由度丧失类损伤的识别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钢桁架结构系统 频响函数 频段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艾青林 林小贝 徐巧宁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8期824-835,共12页
针对现有的传递率函数法对钢结构损伤检测不全面、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将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钢结构框架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垂直于检测面的节点加速度,通过Matlab软件对各节... 针对现有的传递率函数法对钢结构损伤检测不全面、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将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钢结构框架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垂直于检测面的节点加速度,通过Matlab软件对各节点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频谱相除得到传递率函数,再将传递率函数进行差分运算得到传递率函数变化量。将传递率函数变化量作为全连接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采用反向传播对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得到钢结构各检测位置的损伤指标值。通过钢结构框架损伤检测实验,对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与传递率函数的钢结构损伤检测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与传统的传递率函数法相比,所有位置的钢结构损伤识别率平均提高了29.14%,能更准确与全面地识别钢结构各位置的损伤情况,可对钢结构损伤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损伤检测 全连接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 传递率函数 损伤识别率
下载PDF
智能复合材料结构荷载自识别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晚林 王鑫伟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4-18,共5页
利用智能复合材料自诊断结构实时识别荷载参量 ,是预估结构损伤、防止结构发生突发性和灾难性失效的有效方法。介绍了低速小能量冲击荷载识别问题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背景 ;建立了荷载识别系统模型 ;综述了智能材料结构应变传感... 利用智能复合材料自诊断结构实时识别荷载参量 ,是预估结构损伤、防止结构发生突发性和灾难性失效的有效方法。介绍了低速小能量冲击荷载识别问题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背景 ;建立了荷载识别系统模型 ;综述了智能材料结构应变传感测量技术以及荷载识别方法 ;并探讨了智能材料结构荷载自识别技术在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复合材料结构 结构损伤 荷载识别 功能失效 自诊断 自识别 分层损伤 航空航天工程
下载PDF
基于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7
作者 张立涛 李兆霞 费庆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3,共6页
基于加速度时域测试数据进行结构损伤识别计算时,所用测试数据的点数必须足够多才能够使识别有效,但往往又容易出现收敛到局部极小解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所谓多重测点数目标... 基于加速度时域测试数据进行结构损伤识别计算时,所用测试数据的点数必须足够多才能够使识别有效,但往往又容易出现收敛到局部极小解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所谓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即由不同点数的测试数据出发构造一族目标函数,以取代传统的基于单一点数的目标函数;迭代计算时采用了Tikhonov正则化技术以抑制解答的病态性。以Benchmark结构为算例,分析了两种基于单一点数的损伤识别计算难以收敛到正确解答的原因;并考证了文中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使得识别计算易于收敛到正确解答;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时域方法 多重测点数目标函数族 TIKHonOV正则化 数值仿真
下载PDF
结合静力测试与基频变化的PSO二阶段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3期5584-55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二阶段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实际结构测试中较为成熟且结果相对稳定、准确的静力位移及基频的变化为基础,通过损伤信号匹配技术以及PSO分别进行损伤初步定位及损伤最后定量。通过对平面桁...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二阶段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实际结构测试中较为成熟且结果相对稳定、准确的静力位移及基频的变化为基础,通过损伤信号匹配技术以及PSO分别进行损伤初步定位及损伤最后定量。通过对平面桁架结构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结构中的受损构件及其损伤程度能够做出正确高效的识别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粒子群优化算法 静力测试 基频
下载PDF
复合材料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利恒 《航空科学技术》 2011年第5期63-66,共4页
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状态监测技术,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结构健康监测研究对象和损伤识别方法,以及复合材料飞机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三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了复合材料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并讨论了制约... 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状态监测技术,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结构健康监测研究对象和损伤识别方法,以及复合材料飞机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三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了复合材料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并讨论了制约该技术发展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结构健康监测 监测用传感器 损伤识别 基于健康管理的设计
下载PDF
基于AQSSE方法的基础隔震结构损伤识别
20
作者 穆腾飞 周丽 尹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5-629,共5页
提出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AQSSE,Adaptive Quadratic Sum-Squares Error)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在线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建立基础隔震结构实验模型,进行振动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一套刚度元件装置在线模拟结构损伤,测量模型加速度响应和... 提出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AQSSE,Adaptive Quadratic Sum-Squares Error)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在线损伤识别实验研究.建立基础隔震结构实验模型,进行振动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一套刚度元件装置在线模拟结构损伤,测量模型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基于测得的加速度信号和AQSSE方法在线识别基础隔震结构的参数和位移,并追踪参数的变化,从而识别结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典型地震波激励下,通过不同时刻的刚度突变模拟结构损伤,AQSSE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且识别得到的位移曲线与实验测量的位移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AQSSE方法在基础隔震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追踪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损伤追踪 结构健康监测 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方法 基础隔震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