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Way to Look into Literature——Comment on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1
作者 He Zhigang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5-79,共5页
What is structruralism?Is it a school or a movement?Many critics agreethat structruralism is,in a broad sense,a revolution in the human thinkingprocess.Structuralism is,as Barthe,properly defined in,the activity of re... What is structruralism?Is it a school or a movement?Many critics agreethat structruralism is,in a broad sense,a revolution in the human thinkingprocess.Structuralism is,as Barthe,properly defined in,the activity of re-defining all the cultural phenomena,an activity grounded in the belief th-at like language,a myth,wrestling match,system of tribal kinship orrestaurant menu is a system of signs,In this connection,structuralism ismuch concerned with and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 schools of linguisticsespecially by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s originated by Sau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ew Way to Look into Literature Comment on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下载PDF
Two Dimensions to Interpret the Poem “Mountain Graveyard” Based on Structuralist Poetics
2
作者 李玲梅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1X期198-199,共2页
To interpret and appreciate a po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ist Poetics, its value will be revealed from two dimensions: its static structure and dynamic meaning. On one hand, Structuralist Poetics following ... To interpret and appreciate a po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ist Poetics, its value will be revealed from two dimensions: its static structure and dynamic meaning. On one hand, Structuralist Poetics following the critic mode of New Criticism by analyzing its structure and language; on the other hand Structuralist Poetics goes beyond that static way of criticism and combines a poem with other literary works, readers'capabilities of reading and other factors together, thus constructs more mean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ist POETICS vraisemblance intertextualit
下载PDF
An Iconic Mapping of Linguistics Into Literary Criticism On the Linguistic Roots of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3
作者 Liang-lin Zhang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8年第1期32-39,共8页
Peirce's concept of icon sheds light on the iconic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nd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failure of the latter.As a revolt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extrin... Peirce's concept of icon sheds light on the iconic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nd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failure of the latter.As a revolt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extrinsic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flourished 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movement in the 1950 s and 1960 s.However, its difficulties cannot be ignored.The failure of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can be found deeply rooted in structural linguistics.Guided by the spirit of iconic mapping and semiotic interdisciplinarity,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n inter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linguistic roots of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First of all, it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a closed system," initially established by Ferdinand de Saussure in his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which occupies a predominant position in sructuralist criticism.Secondly, it looks at how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borrows the principle of digging various levels of structures from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nd thirdly, how the typical notion of relations in structural linguistics is also widely used in structuralist literary analysis.By probing into the linguistic roots of structuralist criticism, this paper aims to clarify the cause of the failure of structuralist critic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onic mapping structur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structural linguistics DIFFICULTIES
原文传递
认知图式视角下传统聚落空间解释--基于桂北汉族与壮族传统四村落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王静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9-117,共9页
通过对传统聚落的调研及史料收集,借鉴图式的概念内涵,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并融合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对桂北汉族与壮族的传统聚落空间进行比较研究。归纳传统聚落空间认知图式的物化形态,对传统聚落空间进行句法图解与释义,以解译其空间... 通过对传统聚落的调研及史料收集,借鉴图式的概念内涵,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并融合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对桂北汉族与壮族的传统聚落空间进行比较研究。归纳传统聚落空间认知图式的物化形态,对传统聚落空间进行句法图解与释义,以解译其空间认知图式逻辑及特征,从自然环境、社会组织、文化信仰、经济技术等方面探讨传统聚落空间及其认知图式的建构机制。逆向捕捉桂北不同民族传统聚落空间特征和聚落社会秩序、文化等信息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梳理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聚落空间构建逻辑,以期对桂北传统聚落空间的保护与发展做出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认知图式 空间句法 结构主义
下载PDF
驳人工智能的作者身份论 被引量:3
5
作者 翟鹏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8,共15页
人工智能所具有的变革性力量正挑战着传统版权法中作者身份认定的理论范式,当下将人工智能主体性与作者身份之间等量齐观的做法尤值反思。确认作者身份实际上是版权机制实现创造资源倾斜性分配的有效社会组织手段,是赋予不同人格主体以... 人工智能所具有的变革性力量正挑战着传统版权法中作者身份认定的理论范式,当下将人工智能主体性与作者身份之间等量齐观的做法尤值反思。确认作者身份实际上是版权机制实现创造资源倾斜性分配的有效社会组织手段,是赋予不同人格主体以实际资格身份的一种分配技术。版权法中的作者身份并非“浪漫主义”作者观的简单投射,而是包含后结构主义与关系型作者理论参与建构的结果,其重在强调作者之于作品的本源性意蕴,并突出了自身的社会建构价值和鼓励文化交流与社会互动之功能。人工智能作者身份的“浪漫化”忽视了作者概念的人性要素及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后结构主义理论着力于作者身份的符号化,以解构与消除作者身份中的传统要素,因此其无法用来实现人工智能作者身份的理论证成;因人工智能不能满足关系型作者关于文化对话与意义交换的社会主体定位,亦排除成为作者的可能。对人工智能“作者”身份问题的本质澄清与反思,将有助人工智能时代版权法回归以人为本的制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作者身份 浪漫主义作者观 后结构主义作者理论 关系型作者理论
下载PDF
程抱一作品中的生态诗学与生态话语
6
作者 赵靓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当代法国生态人文话语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生态智慧”理论,以重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法籍华裔作家程抱一在自身的后结构主义诗学和文艺创作中启用了来自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重构了以三元论为基础的气论审美思想。这为... 当代法国生态人文话语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生态智慧”理论,以重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法籍华裔作家程抱一在自身的后结构主义诗学和文艺创作中启用了来自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重构了以三元论为基础的气论审美思想。这为当代跨文化生态话语的发展贡献了独特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气论 后结构主义诗学 审美三元论
下载PDF
国外主流语言学派对名词化的研究 被引量:66
7
作者 刘国辉 陆建茹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22,共6页
人们对名词化这个范畴的认知是逐渐深入的,通过国外四大主流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名词化研究的考察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看出学者对名词化现象的理解远未一致,对名词化及其相关... 人们对名词化这个范畴的认知是逐渐深入的,通过国外四大主流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名词化研究的考察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看出学者对名词化现象的理解远未一致,对名词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最后,该文就名词化转换的过程手段、指称、量化、限制条件进行了初步讨论,供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普遍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 结构主义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理论研究导论(英文)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小雷 吴硕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95-198,共4页
以学科交叉的理论视角,从方法学的角度讨论具有学科综合化特征的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理论框架,并提出以实证研究法为中心的"结构-人文"主观评价方法体系.该研究认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应持一种开放的多元评价观,在量和质的方... 以学科交叉的理论视角,从方法学的角度讨论具有学科综合化特征的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理论框架,并提出以实证研究法为中心的"结构-人文"主观评价方法体系.该研究认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应持一种开放的多元评价观,在量和质的方法充分结合的基础上,贯彻多视角、多手段共同接近研究目标的策略,以增进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 方法学 “结构-人文”评价方法体系
下载PDF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与二项对立 被引量:9
9
作者 雷月梅 马海良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3-96,共4页
二项对立是结构主义分析中最重要的关系和最基本的方法 ,它在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中是个重要概念 ,它被广泛应用于结构主义人类学、结构主义诗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
关键词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二项对立 人类学 结构主义 诗学 结构主义叙事学
下载PDF
名词化的主流学派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小虎 王君 吴雅凤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名词化是"人类语言最普遍的特征之一,但是,我们对此的理解仍然是微乎其微"(Jacobs,1968)。多年来,不同学派的学者们对名词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做了自己的阐述,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法和认... 名词化是"人类语言最普遍的特征之一,但是,我们对此的理解仍然是微乎其微"(Jacobs,1968)。多年来,不同学派的学者们对名词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做了自己的阐述,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等主流学派对名词化的阐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通过对各主流学派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成果的综述,发现他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寻求新的立足点,以便科学有效地发现名词化的规律及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 传统语法 结构主义 转换生成语法 功能语法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认知符号学 被引量:26
11
作者 胡壮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5,共6页
本文力图介绍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何被应用于符号学研究,从而导致认知符号学(cognitive semiotics)的出现和发展。文章在《认知符号学》初发6期基础上介绍:基于内部心智表达和外部社会结构互动的认知符号模式,作为人类经验极为重要... 本文力图介绍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何被应用于符号学研究,从而导致认知符号学(cognitive semiotics)的出现和发展。文章在《认知符号学》初发6期基础上介绍:基于内部心智表达和外部社会结构互动的认知符号模式,作为人类经验极为重要的施事及其作为主体间理解和互动的基础,施事对符号的意识,关于意义的符号学和关于思维的认知科学的自然汇合点的认知诗学,新结构主义符号学今后发展的三个可能方向,把符号看做既是物理的也是生物的生物符号学和人类符号学,以及把认知科学、美学和符号学三个元素结合的美学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符号学 施事 意识 认知诗学 新结构主义符号学
下载PDF
社会性别的批评话语分析述评 被引量:27
12
作者 廖益清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7,共5页
本文主要对社会性别的批评话语分析进行述评。对话分析和女性主义的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在语言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引起诸多争议,本文简要论及。笔者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评价理论为社会性别与话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批评话语分析 对话分析 女性主义的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
下载PDF
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诗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协立 冷惠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7,共6页
结构主义是旨在寻求不同学科的综合而成为一种新的信念体系的方法论。结构主义的哲学背景可以追溯至维柯和康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催生了20世纪西方世界结构主义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彻底否定了陈旧的经验主义语义观,为现代文体学和... 结构主义是旨在寻求不同学科的综合而成为一种新的信念体系的方法论。结构主义的哲学背景可以追溯至维柯和康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催生了20世纪西方世界结构主义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彻底否定了陈旧的经验主义语义观,为现代文体学和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模式。从巴利的结构主义文体学到雅各布森的诗学,从里法泰尔理解过程的"意向性"到卡勒的"文学能力"说,结构主义文论展现出超越其早期的局限性逐渐步入成熟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意义的创生 结构主义诗学 理解的历史性 文学能力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的语义成分分析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颜红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6-100,共5页
语义成分分析法深入到词义的微观结构,揭示了词义的构成,对词汇的聚合关系和语法的组合关系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其结构主义的语言观背景,存在着种种局限,语义成分成为一种抽象的理论实体,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 语义成分分析法深入到词义的微观结构,揭示了词义的构成,对词汇的聚合关系和语法的组合关系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其结构主义的语言观背景,存在着种种局限,语义成分成为一种抽象的理论实体,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语义成分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的原型属性,处于有序的概念结构中,在语言的不同层面有具体的形式表现;语义成分分析法不仅是一种词义分析方法,更是一种对语言形式提供语义解释的语言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成分分析法 结构主义语言观 认知视角
下载PDF
欧美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大转折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涛 周利娟 尹立鑫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8-131,共4页
要了解语言学的发展 ,就要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而了解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就基本了解了欧美语言学发展的全貌。本文以时间顺序为脉络 ,选取了两大语言学理论———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 要了解语言学的发展 ,就要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而了解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就基本了解了欧美语言学发展的全貌。本文以时间顺序为脉络 ,选取了两大语言学理论———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中的几个重大转折点 ,介绍了其中重要人物的语言学思想、理论及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发展 历史比较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下载PDF
自由间接话语与叙事声音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41,共6页
自由间接话语是小说叙事中再现人物话语的重要手段,而且常与叙事声音联系起来探讨。在现当代小说叙事模式中自由间接话语已很难根据语言学特征进行辨认,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声音理论更是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小说叙事。叙事理论的更新... 自由间接话语是小说叙事中再现人物话语的重要手段,而且常与叙事声音联系起来探讨。在现当代小说叙事模式中自由间接话语已很难根据语言学特征进行辨认,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声音理论更是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小说叙事。叙事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已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间接话语 叙事 叙事声音 结构主义叙事学
下载PDF
结构主义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分化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亮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41,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结束了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二元对立,进入了一个多元分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涌现出来的各种理论范式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结束了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二元对立,进入了一个多元分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涌现出来的各种理论范式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晚期马克思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何以用“独立成篇”取代“忠实”?——试谈翻译教学理念的创新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季春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基于原文的"忠实"观,曾是评估翻译的唯一准绳,也是翻译教学的主导理念。本文通过回顾语言观的转变和"忠实"观的解构过程,对"什么是翻译?"和"什么是‘忠实’?"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 基于原文的"忠实"观,曾是评估翻译的唯一准绳,也是翻译教学的主导理念。本文通过回顾语言观的转变和"忠实"观的解构过程,对"什么是翻译?"和"什么是‘忠实’?"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一个能很好整合传统理论和解构理论的新理念,即"独立成篇"的翻译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忠实 独立成篇 结构语言学 解构主义 互文性
下载PDF
沟通与和谐:海明威《雨中猫》结构主义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1-174,共4页
海明威小说素以言简意赅著称。对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猫》进行结构主义分析有助于挖掘其深层意义,揭示丈夫与妻子之间的情感冲突与压制,从而强调:沟通是复杂世界中人之和谐、幸福生存下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海明威 《雨中猫》 结构主义分析 符号矩阵 沟通 和谐
下载PDF
结构主义叙事学之反思 被引量:3
20
作者 江守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7,共11页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兴起,有其理论源头和理论前奏,理论源头包括索绪尔对语言的关注和俄国形式主义对"形式"的重视,理论前奏包括英美对"视角"的关注、小说理论的贡献、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兴起,有其理论源头和理论前奏,理论源头包括索绪尔对语言的关注和俄国形式主义对"形式"的重视,理论前奏包括英美对"视角"的关注、小说理论的贡献、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研究。在这些理论准备之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法国兴起,形成三种研究路径:或是注重故事结构,或是注重作品的构成体系,或是注重叙述者的作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就。但结构主义叙事学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及其适用范围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叙事学 法国 理论 不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