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太湖流域中国传统样式清真寺平面形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帕如克.阿力木 蔡军 《华中建筑》 2017年第8期109-113,共5页
泛太湖流域中国传统样式清真寺作为中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外来建筑文化与泛太湖流域地域特征融合的变迁过程。目前我国针对泛太湖流域中国传统样式清真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论述其概况和艺术表现上。该文采用文献资料解读、田野... 泛太湖流域中国传统样式清真寺作为中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外来建筑文化与泛太湖流域地域特征融合的变迁过程。目前我国针对泛太湖流域中国传统样式清真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论述其概况和艺术表现上。该文采用文献资料解读、田野调查、分类对比等手法,对泛太湖流域中国传统样式清真寺总平面布局和礼拜大殿平面构成及形状等进行探讨。期望该研究的开展能为中国传统建筑地域性研究有所补充,并为清真寺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太湖流域 清真寺 中国传统样式 礼拜大殿 平面形制
下载PDF
“殿堂”——解读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栱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温静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8,共6页
运用斗栱意匠论的考察方法,立足于设计者视角,首先提出在以佛光寺东大殿为代表的"殿堂"中,斗栱是营造殿堂内部空间的关键要素,斗栱乃至构架的形式设计均存在多种可能性;继而通过比较研究佛光寺东大殿和与之形制相似的中日遗构... 运用斗栱意匠论的考察方法,立足于设计者视角,首先提出在以佛光寺东大殿为代表的"殿堂"中,斗栱是营造殿堂内部空间的关键要素,斗栱乃至构架的形式设计均存在多种可能性;继而通过比较研究佛光寺东大殿和与之形制相似的中日遗构,解读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栱所体现的设计意匠和运用的设计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栱 殿堂 空间表现 构架设计
原文传递
《营造法式》中殿阁地盘分槽图的探索与引论
3
作者 朱永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6年第2期76-91,共16页
对《营造法式》中的殿阁地盘分槽图的研究,涉及大木作制度中殿阁、槽、骑槽、压槽、斗底等关键概念,分歧较大。本文分析了地盘分槽图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它们的起点、企图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价值的线索和存在的障碍。试图使问题明朗,... 对《营造法式》中的殿阁地盘分槽图的研究,涉及大木作制度中殿阁、槽、骑槽、压槽、斗底等关键概念,分歧较大。本文分析了地盘分槽图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它们的起点、企图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价值的线索和存在的障碍。试图使问题明朗,并引出必要的结论。文中指出:殿阁地盘分槽图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殿堂草架侧样图配合,共同揭示殿堂结构特征。它是铺作层的俯视图。进而对殿堂与殿阁、分槽形式、斗底、骑槽等概念加以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大木作 地盘图 殿堂结构 分槽
原文传递
再论《营造法式》中的“分心斗底槽”与“金箱斗底槽”
4
作者 朱永春 《建筑史》 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
本文从《营造法式》图样'殿堂八铺作双槽草架侧样图'中一条小注'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的疏证开始,指出将其通释成'’斗底槽’侧样与’双槽’侧样相同',有悖于古籍训诂中'随文释义注疏'的原则。进而指出... 本文从《营造法式》图样'殿堂八铺作双槽草架侧样图'中一条小注'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的疏证开始,指出将其通释成'’斗底槽’侧样与’双槽’侧样相同',有悖于古籍训诂中'随文释义注疏'的原则。进而指出:将'斗底'解释成'斗'的形态(回字形)的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是'斗形'与条状的'槽'相悖。既然《营造法式》是以'殿阁地盘图'与'草架侧样图'配合,来描述殿堂结构,就不应当脱离殿堂结构的属性去建空中楼阁。指出:'铺作层'是殿堂结构的特征,殿阁地盘图则是描述铺作层分槽形式的图,草架侧样图中的铺作形式,则反映了槽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地盘分槽图 斗底 殿堂结构 分槽形式 分心斗底槽 金箱斗底槽
原文传递
《营造法式》卷三十一(大木作制度图样下)注疏
5
作者 朱永春 《建筑史》 2018年第2期10-28,共19页
本文是《营造法式》中卷三十一的注疏。该卷为大木作制度图样的下卷,李诫用了一整卷篇幅,以图释的方式,专论殿堂与厅堂两类大木结构的特征、分类、分型及其属性。其中涉及铺作层、分槽形式、铺作配置、间缝内用梁柱等一系列大木结构的... 本文是《营造法式》中卷三十一的注疏。该卷为大木作制度图样的下卷,李诫用了一整卷篇幅,以图释的方式,专论殿堂与厅堂两类大木结构的特征、分类、分型及其属性。其中涉及铺作层、分槽形式、铺作配置、间缝内用梁柱等一系列大木结构的关键概念,有必要在探讨中取得共识。《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图样注疏,尚属尝试。故先将卷三十一注疏发表,以征求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大木作 注疏 殿堂结构 厅堂结构 铺作层 地盘分槽图 分槽形式
原文传递
两宋时期见于记载的几座佛道木构殿堂复原研究
6
作者 王贵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5年第1期100-138,共39页
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宋时代木构建筑的实例遗存,几如凤毛麟角,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宋代建筑,其数量屈指可数。但两宋时代是一个文化十分发达的时代,文献遗存十分丰富,从这一时期的史料中,我们爬梳出了几座佛教寺院与道教官观中的主殿建筑。... 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宋时代木构建筑的实例遗存,几如凤毛麟角,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宋代建筑,其数量屈指可数。但两宋时代是一个文化十分发达的时代,文献遗存十分丰富,从这一时期的史料中,我们爬梳出了几座佛教寺院与道教官观中的主殿建筑。这些建筑尺度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属于当时寺观建筑群中的主要殿堂,因而有较重要的价值。根据史料中的相关记载数据,依据宋代木构建筑的结构逻辑与比例规则,本文对这些建筑的可能平面柱网与结构断面形式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推测出其大略的外观造型。从而对极其有限的两宋木构殿堂实例,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史料 佛道寺观 木构殿堂 结构逻辑 比例规则 复原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