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RUCTURE-STRATIGRAPHY ANALYSIS" METHOD APPLIED IN THE PREDICTION OF SMALLER-SCALED STRUCTURE IN UNDERGROUND MINING
1
作者 李增学 魏久传 李守春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1996年第1期61-66,共6页
Structure-stratigraphy analysis" is a new method used in the study and prediction of and small-scaled structures in coal mines. The object of this method is coalbed structure that includes the folds and fracture ... Structure-stratigraphy analysis" is a new method used in the study and prediction of and small-scaled structures in coal mines. The object of this method is coalbed structure that includes the folds and fracture occurred in the vicinity of coal-seams. It emphases th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stratal lithologic combination.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a series of related parameters in stratigraphy and structure,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rawing, this method may provide a good means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mall scale structure in coa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区 矿井构造 构造预测 煤矿 多维分析 地层分析
下载PDF
Improving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using direct coupling analysis
2
作者 何小玲 王军 +1 位作者 王剑 肖奕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04-110,共7页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RNAs are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ir tertiary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and so their predictions are widely needed due to increasing discovery of noncoding RNAs.In the last decades,a lot o...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RNAs are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ir tertiary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and so their predictions are widely needed due to increasing discovery of noncoding RNAs.In the last decades,a lot of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to predict RNA secondary structures but their accuracies encountered bottleneck.Here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using direct coupling analysis and a remove-and-expand algorithm that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four existing popular multiple-sequence methods.We further show that the results can also be used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single-sequenc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structure prediction direct coupling analysis
下载PDF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s 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seismic data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Example from the eighth zone in Tahe Oilfield 被引量:10
3
作者 Lin Changrong Wang Shangxu Zhang Yo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6年第4期234-242,共9页
波形字符在分离数据在时间顺序安排了的地震数据结构特征工具把地震踪迹指向每 2-D 或 3-D。用地震数据结构特征的烃预言是一种新水库预言技术。当主要薪水间隔与很强壮的不同类在碳酸盐骨折和裂缝大洞类型水库时,有烃预言的一些困难... 波形字符在分离数据在时间顺序安排了的地震数据结构特征工具把地震踪迹指向每 2-D 或 3-D。用地震数据结构特征的烃预言是一种新水库预言技术。当主要薪水间隔与很强壮的不同类在碳酸盐骨折和裂缝大洞类型水库时,有烃预言的一些困难。因为 Tahe 油地里的第八个地区的特殊地质的条件,我们在这个地区为奥陶纪水库把地震数据结构特征用于烃预言。我们把区域油地区划分成有利、相反的块。十八个井地点在有利的油块被求婚,钻,并且恢复油和气体的更高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池 地震 油田 波形
下载PDF
Prediction and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被引量:1
4
作者 Bo Yu Yao Lu +1 位作者 Qiangfeng Cliff Zhang Lin Hou 《Quantitative Biology》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Background:RNA structure is the crucial basis for RNA function in various cellular processes.Over the last decade,high throughput structure profiling(SP)experiments have brought enormous insight into RNA secondary str... Background:RNA structure is the crucial basis for RNA function in various cellular processes.Over the last decade,high throughput structure profiling(SP)experiments have brought enormous insight into RNA secondary structure.Results:In this review,we first provide an overview of approaches for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including free energy-based algorithms and comparative sequence analysis.Then we introduce SP technologies,databases to document SP data,and pipelines/algorithms to normalize and interpret SP data.Computational frameworks that incorporate SP data in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are also presented.Conclusions:We finally discuss potential direc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prediction and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differential analysis structure profiling
原文传递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RNA contact prediction
5
作者 王慧雯 赵蕴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50-55,共6页
The RNA tertiary structure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Unfortunately, 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determine the large RNA structure from direct experimentation or computational ... The RNA tertiary structure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Unfortunately, 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determine the large RNA structure from direct experimentation or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ne promising approach is first to predict the tertiary contacts and then use the contacts as constraints to model the structure. The RNA structure modeling depends on the contact prediction accuracy. Although many contact prediction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protein field, there are only several contact prediction methods in the RNA field at present. Here, we first review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st the performances of recent RNA contact prediction methods for tertiary structure and complex modeling problems. Then, we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se RNA contact prediction methods. We suggest some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is rapidly expanding field in the 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structure contact prediction direct coupling analysis NETWORK machine learning
下载PDF
Arc-length technique for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被引量:9
6
作者 MEMONBashir-Ahmed 苏小卒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I CSCD 2004年第5期618-628,共11页
Nonlinear solu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particularly complete load-deflection response, requires tracing of the equilibrium path and proper treatment of the limit and bifurcation points. In this regard, ... Nonlinear solu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particularly complete load-deflection response, requires tracing of the equilibrium path and proper treatment of the limit and bifurcation points. In this regard, ordinary solution techniques lead to instability near the limit points and also have problems in case of snap-through and snap-back. Thus they fail to predict the complete load-displacement response. The arc-length method serves the purpose well in principle, received wide acceptance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However modifications to the basic idea are vital to meet the particular needs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he metho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弧长技术 增强混凝土结构 平衡路径 分歧点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Bioinfo-Portal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Genomic and Proteomic Data
7
作者 Rana Rehan Khalid Bilal Hussain +3 位作者 Muhammad Ali Muhammad Sajjad Ahmad Asma Haque Hira Qamar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5期485-488,共4页
关键词 数据分析工具 门户网站 蛋白质组 基因组 生物信息学 用户需要 分布式数据库 生物学家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跨越地裂缝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及预测研究
8
作者 熊仲明 熊俊龙 +1 位作者 王泽坤 陈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2-371,共10页
为开展特殊地质环境下结构的损伤分析,以一跨越西安f4地裂缝的五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动台试验和ABAQUS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模型训练,选取变形和能量组合形式的双参数损伤模型计算结构损伤指标,采用加权系数法... 为开展特殊地质环境下结构的损伤分析,以一跨越西安f4地裂缝的五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动台试验和ABAQUS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模型训练,选取变形和能量组合形式的双参数损伤模型计算结构损伤指标,采用加权系数法,开展了构件、楼层、结构三个层面的损伤预测分析,给出了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损伤程度评估。结果表明:地裂缝场地结构表现出明显上下盘效应,结构首层为薄弱层。BP神经网络损伤预测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在不同工况下均较为一致,其对于构件、层间、整体结构损伤指数预测最大误差分别为8.86%、5.66%、7.57%,该研究成果为跨越地裂缝结构的性能评估提供一种准确且高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框架结构 数值分析 神经网络 损伤预测
下载PDF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安徽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分析
9
作者 陆彪 郝永康 +2 位作者 陈德敏 王索军 张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797,共10页
为了从区域层面开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预测分析,以安徽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EAPAnhui预测模型,设计了基准情景(BAS)、发展规划情景(DPS)、节能减排情景(ERS)3种情景,预测了安徽省未来3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结果显示:... 为了从区域层面开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预测分析,以安徽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EAPAnhui预测模型,设计了基准情景(BAS)、发展规划情景(DPS)、节能减排情景(ERS)3种情景,预测了安徽省未来3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结果显示:到2035年,BAS情景下能源消耗总量达到23459×10^(4)t(以吨标准煤计),相比BAS情景,DPS与ERS情景能源消耗总量分别下降了20.6%、30.7%,其中ERS情景的能源消耗总量于2030年实现达峰,峰值为16416×10^(4)t;BAS情景下,安徽省碳排放总量到2035年已达到512.2×10^(6)t,年均增长率为2.6%。DPS与ERS情景下,碳排放总量分别于2030年(389.1×10^(6)t)、2025年(357.2×10^(6)t)达到峰值,均能够完成我国提出的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承诺。基于碳约束目标对于安徽省能源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在约束路径下,分配给三大系统清洁能源的比例分别为:第三产业39.3%、居民生活23.3%、第二产业37.4%,最小清洁能源需求量为107×10^(16)J,在能源需求总量中的占比为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路径预测 LEAP模型 情景分析 清洁能源 能源结构优化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类胰岛素肽基因的结构及表达分析
10
作者 苏曼文 张晓军 +3 位作者 袁剑波 张小溪 杨铭 李富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类胰岛素肽(ILP)是胰岛素超家族的成员,具有进化保守性,是影响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ILP1(Lv ILP1)全长基因,m RNA长度为81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序列分... 类胰岛素肽(ILP)是胰岛素超家族的成员,具有进化保守性,是影响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ILP1(Lv ILP1)全长基因,m RNA长度为81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Lv ILP1蛋白预计分子量为20.81 kDa,理论等电点为9.45,不稳定系数为96.20,具有一个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推导其为碱性、不稳定的分泌蛋白。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胰岛素超家族保守的Il GF结构域,由N端信号肽、B链、C肽和A链组成,同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和2个断裂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Lv ILP1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ILP7亲缘关系最近,与甲壳动物ILP1聚为一支,然后分别与无脊椎动物ILP7、脊椎动物松弛素(Relaxin)、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聚在一起。无脊椎动物ILP7类与外群海葵(Actinia tenebrosa)ILP的进化关系最近,表明这类ILP可能与胰岛素超家族的祖先较为相似。转录因子预测显示,Lv ILP1可能的转录因子为叉头框蛋白O3(FoxO3)、糖皮质激素受体(GR)、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等;蛋白互作分析显示,Lv ILP1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IR)、神经信号分子(VGLUT1、SYT 1_3)、糖蛋白激素(GPHB5)、鞣化激素(Bursicon)等相互作用;对这些转录因子和互作蛋白的生物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推测Lv ILP1可能具有调节生长发育、激素刺激反应、神经系统稳态、碳水化合物稳态、蜕皮后组织重建以及生殖发育等作用。分析发现,Lv ILP1在凡纳滨对虾早期发育阶段有较高表达,在成体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眼柄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ILP的基因结构、进化、功能及表达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为凡纳滨对虾的分子育种和健康养殖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类胰岛素肽 基因结构 功能预测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生境濒危植物龙棕种群结构及其动态特征
11
作者 包崇寅 孙永玉 +2 位作者 李敏敏 邢洪铭 戚建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90,共12页
【目的】分析不同生境下龙棕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区龙棕种群的保护、恢复和更新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楚雄州大尖山自然保护区内3种不同生境(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龙棕种群调查,编制龙棕种群... 【目的】分析不同生境下龙棕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区龙棕种群的保护、恢复和更新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楚雄州大尖山自然保护区内3种不同生境(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龙棕种群调查,编制龙棕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和绘制其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种群的数量动态做出相应的预测,以深入了解不同生境下龙棕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1)在3种生境中龙棕种群均处于衰退状态,对外界干扰较为灵敏,存活曲线呈现Deevey-Ⅲ型,龙棕个体在幼苗阶段出现大量死亡。(2)3种不同生境下龙棕种群都分布不均,呈聚集分布,说明龙棕种子传播以母株为中心扩散。【结论】从种群密度大小上来看,阔叶林中的龙棕种群密度最大,其次是针阔混交林,最小的是灌丛。结合对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水分条件较好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更有利于龙棕种群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棕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不同颜色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娜 张明 +4 位作者 李子健 饶家权 邹永芳 黄丹 罗惠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由于固态发酵的异质性,导致酱香型大曲常常出现黑色、褐色及黄色3种不同类型大曲,为了解其质量差异,对不同颜色大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力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基于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利用线性判别分析... 由于固态发酵的异质性,导致酱香型大曲常常出现黑色、褐色及黄色3种不同类型大曲,为了解其质量差异,对不同颜色大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力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基于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利用线性判别分析研究了3种颜色大曲微生物差异,通过PICRUSt2对其功能差异进行了预测,并基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微生物与酶活力和风味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了理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黄曲的特征微生物为嗜糖假单胞菌属(Pelomonas)、副球菌属(Paracoccus)、螯台球菌属(Chelatococ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和unclassified_Nectriaceae,褐曲的特征微生物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黑曲的特征微生物为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和镰刀菌属(Fusarium);3种颜色的大曲微生物的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糖假单胞菌属、副球菌属和螯台球菌属主要影响苯甲醇、苯乙醇、苯酚和邻苯二甲醚的合成;被孢霉属与十六酸乙酯和酯化力呈正相关;嗜热子囊菌属和镰刀菌属是引起大曲高酯化力的关键微生物,黑曲的淀粉含量显著低于黄曲和褐曲,而水分、总酸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黄曲和褐曲。该研究阐明了3种颜色大曲质量差异,其结果可为评价酱香型大曲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颜色大曲 微生物群落结构 挥发性风味物质 功能预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400 km/h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预测及分析
13
作者 宋立忠 张艺升 +3 位作者 张海文 刘全民 刘林芽 刘兰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3,共7页
为评估400 km/h高速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轮轨粗糙度、车速和扣件刚度3个方面,分析轮轨粗糙度变化、车速变化... 为评估400 km/h高速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轮轨粗糙度、车速和扣件刚度3个方面,分析轮轨粗糙度变化、车速变化以及扣件刚度变化对高速铁路高架段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仅改变轮轨粗糙度情况下,综合噪声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轮轨粗糙度的增大,综合噪声也呈现增大趋势,并且轮轨粗糙度每增加1 dB,声压级增加1 dB(A);(2)在仅改变车速情况下,综合噪声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车速的增大,综合噪声也呈现增大趋势,但是噪声增大的速率变缓;(3)在仅改变扣件刚度情况下,扣件刚度变化对综合噪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0~800 Hz频段,在其他频段范围内,综合噪声几乎不受扣件刚度变化的影响。在50~200 Hz频段,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综合噪声也相应增大;而在200~800 Hz频段,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综合噪声数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轮轨噪声 二次结构噪声 噪声预测 轮轨粗糙度 统计能量分析法 有限元-边界元法
下载PDF
基于稀疏多项式混沌展开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挠度预测
14
作者 岳鑫鑫 张健 +3 位作者 马露 于敏 常山 但文蛟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钢筋混凝土受弯结构的长期挠度预测对于评价其全寿命周期的可服役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传统的经验法难以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准确预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挠度,本文使用稀疏多项式混沌展开(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 钢筋混凝土受弯结构的长期挠度预测对于评价其全寿命周期的可服役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传统的经验法难以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准确预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挠度,本文使用稀疏多项式混沌展开(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PCE)模型预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挠度,并对影响结构挠度的参数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使用实验数据集建立和评估稀疏PCE模型,与常见的代理模型(RBF、SVR和Kriging)和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B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采用十折交叉验证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结果表明,稀疏PCE模型在预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挠度方面均优于常见的代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其相关系数R^(2)、相对平均绝对误差(RAAE)、相对最大绝对误差(R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70、0.108、0.537和0.062。稀疏PCE模型的RMSE值远远优于经验方法。最后,基于稀疏PCE的全局灵敏度分析结果对影响结构挠度的参数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其中,瞬时或即时测量的挠度a(i)、跨深比l/h、龄期t’混凝土强度fc’重要性程度较高,且依次递减。稀疏PCE模型可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挠度预测,并且可量化评估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适用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挠度预测 多项式混沌展开 代理模型 机器学习 全局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分析葡聚糖蔗糖酶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15
作者 蔡华扬 于连升 +2 位作者 李腾鑫 林宜萌 杜仁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105-114,共10页
葡聚糖蔗糖酶是一种重要的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对于乳酸菌合成胞外多糖具有关键作用,能够以蔗糖为底物合成葡聚糖或低聚糖,是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合成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关键酶蛋白。然... 葡聚糖蔗糖酶是一种重要的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对于乳酸菌合成胞外多糖具有关键作用,能够以蔗糖为底物合成葡聚糖或低聚糖,是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合成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关键酶蛋白。然而乳酸菌代谢系统复杂,EPS生物合成机制未得到全面解析,限制了EPS的应用。为了进一步解析乳酸菌EPS的生物合成机制,表征不同来源葡聚糖蔗糖酶的结构,探明酶的催化调控机制是必要手段。本研究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DRP105的葡聚糖蔗糖酶gtfB基因为目标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葡聚糖蔗糖酶GtfB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GtfB属于GH70家族,是一种胞外酶,不存在跨膜区,含有7个保守区域和39条重复序列。其理论分子量为308986.21,理论等电点为4.59,属于酸性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含110个Thr、89个Ser、53个Tyr,GtfB含有5个结构域,呈U型折叠,活性中心在A结构域,含有(β/α)8桶状结构。分子对接预测分析表明,蔗糖与GtfB的活性口袋结合紧密。这些结果初步探明了GtfB具有葡聚糖蔗糖酶的特征结构和功能,证明其在乳酸菌EPS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调控作用,为其在EPS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膜明串珠菌 葡聚糖蔗糖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构预测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损预测模型参数敏感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小雷 蔡燕飞 +1 位作者 杨明灿 季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3-571,共9页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评估时,结构特征参数冗杂且无法便捷选取,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2个训练有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从结构层次和构件层次探究了不同输入参数对结构震损...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评估时,结构特征参数冗杂且无法便捷选取,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2个训练有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从结构层次和构件层次探究了不同输入参数对结构震损指标的影响大小。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参数包括5个几何参数(结构层数、标准层高度、X向跨度、X向跨数、Y向跨数)、2个设计参数(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和1个地震动参数(地面峰值加速度)。结果表明:平面尺寸参数对结构及构件层次的震损指标敏感性均较小。剔除敏感性较小的参数后,在重要震损指标的预测上仍然有较高的准确性,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损预测提供了更简便的参数输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敏感性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震易损性 结构特征参数 机器学习 震损预测 震损指标
下载PDF
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PSIR-TOPSIS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文伯 贺薇宇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2,共15页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能否协调发展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DPSIR-TOPSIS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了我国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21—202...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能否协调发展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DPSIR-TOPSIS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了我国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21—2025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有小幅提升,但整体上仍旧偏低,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在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中,高技能人才数量和高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口比重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干预程度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在2021—2025年有小幅上升,各地区基本延续了2011—2020年的变化趋势,区域差异虽然仍旧存在,但在不断缩小。为提高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我国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部门统筹联动;明确办学定位,对接产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契合区域产业结构;重视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 高质量发展 DPSIR-TOPSIS模型 TOBIT模型 灰色预测分析
下载PDF
基于LSTM的泵闸工程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井 孔垂穗 邹科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6-81,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混凝土施工期温度过程线,结合主成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算法的预测模型。以上海崇明岛四滧港和八滧港水闸底板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建立以四滧港水闸底板... 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混凝土施工期温度过程线,结合主成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算法的预测模型。以上海崇明岛四滧港和八滧港水闸底板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建立以四滧港水闸底板温度数据为基础的LSTM温度过程线预测模型并对输入主成分进行训练,将训练后的模型用于八滧港温度过程线的拟合和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温度过程线与实际测点温度过程线拟合良好,均方根误差在2℃以内,判定系数接近1,预测结果符合工程精度要求。该预测模型可部分替代有限元反馈分析,从而提高泵闸混凝土温度场预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闸结构 温控防裂 温度预测 深度学习 主成分分析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福建省明溪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喜树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19
作者 张兴旺 谢艳萍 +2 位作者 吴晓敏 李垚 肖书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7-1044,共8页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为中国特有种,也是中国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在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福建省明溪县角溪区域有喜树种群野生分布点。为了探讨该区域喜树种群的生存状况,基于样地调查数据,以径级...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为中国特有种,也是中国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在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福建省明溪县角溪区域有喜树种群野生分布点。为了探讨该区域喜树种群的生存状况,基于样地调查数据,以径级代替龄级,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引入4个生存分析函数,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利用种群动态变化指数和时间序列模型对种群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喜树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各龄级均有个体分布,其中小树个体数量最多,幼苗、幼树存储量不足;种群动态指数在相邻龄级间存在一定的波动,Vpi和Vpi′的值均大于零,表明该种群当前属于增长型,但种群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抗干扰能力较差。(2)静态生命表显示,喜树种群存活数量和个体生命期望值都随着龄级的增加逐渐下降;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前期死亡率下降较为迅速,而后期死亡率下降趋于平缓;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第Ⅱ、Ⅷ龄级出现峰值。(3)生存分析表明,该种群具有前期迅速下降、中期小幅波动、后期逐渐衰退的变化特点。(4)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在经历未来2个龄级时间后,Ⅱ龄级和Ⅴ龄级个体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经历未来4、6、8个龄级时间后,所有龄级个体数量均呈增长趋势。人为干扰、自然干扰、种子成苗率低是影响该地区喜树种群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建议采取就地保护、近地保护和加强宣传等拯救措施,保护和改善生境,促进喜树种群的更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基于筛余特征参数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晟 纪伦 +2 位作者 邬金麒 周舰航 谭忆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5,35,共10页
为研究混合料级配变异与路用性能的关系,预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构建了典型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模式,提出筛余特征参数来表征混合料的级配变异特征,并使用SPSS软件对混合料的结构参数与路用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沥青混合料路... 为研究混合料级配变异与路用性能的关系,预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构建了典型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模式,提出筛余特征参数来表征混合料的级配变异特征,并使用SPSS软件对混合料的结构参数与路用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预测方法,以沥青混合料结构参数为中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变异级配筛余特征参数与路用性能指标的关系方程,并确定了各路用性能指标值的合格标准。通过试验进行了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预测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蠕变速率、残留稳定度的预测与实际结果符合较好。可据此实现对沥青混合料变异级配的部分路用性能结果的预测,在不影响施工进程的条件下实现快速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变异 结构参数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路用性能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