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ern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Fables of Pre-Qin Scholars Along With the Contextual Changes
1
作者 ZHANG Pei LIU Tiancha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3年第4期199-201,共3页
The fables of Pre-Qin scholar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thoughts,and literature,hence had profound and extensive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As a kind of c... The fables of Pre-Qin scholar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thoughts,and literature,hence had profound and extensive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As a kind of carrier of thoughts,the fables of the Pre-Qin scholars were not immutable and frozen,for they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various aspect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ognizing.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function,expression,and connotation of the fables of the Pre-Qin schol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les pre-qin scholars ALTERNATION EVOLUTION
下载PDF
On the Ancient Educational Thought under the Opposite View of Human Nature of the Pre-Qin Scholars--On its Value to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
2
作者 Zhichao Zh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4期52-55,共4页
The pre-qin Scholars’views on human natur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malleable human nature and immalleable human nature.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malleability of human nature,Confucianism formed an educationa... The pre-qin Scholars’views on human natur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malleable human nature and immalleable human nature.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malleability of human nature,Confucianism formed an educational concept aiming at shaping the ideal personality of Confucianism.The theory of immutability of human nature has become the root of the two distinct educational concepts of Taoism,which advocates letting nature take its course,and Taoism,which aims at reforming human behavior.Either idea has its reasonableness.All of these have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our higher education to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re-qin scholars Human nature Contemporary value
下载PDF
汉至唐宋琴的士人化与琴学的审美倾向
3
作者 宋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203,共8页
琴在先秦就进入宫廷,成为宫廷主要乐器之一。汉代以后,有流行于民间、盛行于士人的倾向。这是因为琴不同于八音中的其他乐器,从一产生,就因为其便于携带和琴曲适于独奏的特点,很适合私人备用和演奏。所以琴极容易成为士人常备的乐器,蓄... 琴在先秦就进入宫廷,成为宫廷主要乐器之一。汉代以后,有流行于民间、盛行于士人的倾向。这是因为琴不同于八音中的其他乐器,从一产生,就因为其便于携带和琴曲适于独奏的特点,很适合私人备用和演奏。所以琴极容易成为士人常备的乐器,蓄琴至晚到汉代就已经成为士人的雅趣,自汉至宋名士善琴者甚多。更为重要的是魏晋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琴因此而成为士人隐居以求志、独居而养心、标榜士人风流的工具。蓄琴私人化和琴事的士人化,必不可免地使琴学染上士人的观念和情趣,形成了崇尚琴的中和之美、欣赏琴曲清远风格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学 士人 中和 清远
下载PDF
探求司马士风人格 创新传承文化精神——评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
4
作者 亓娟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将司马迁放在先秦士人文化变迁的视域中予以观照,探讨先秦士人对司马迁的影响以及司马迁对先秦士人文化精神的继承、弘扬与创新。该书结构宏阔,论证精严,为研究《史记》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历史的纵深... 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将司马迁放在先秦士人文化变迁的视域中予以观照,探讨先秦士人对司马迁的影响以及司马迁对先秦士人文化精神的继承、弘扬与创新。该书结构宏阔,论证精严,为研究《史记》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历史的纵深视域揭示了《史记》的生成及历史价值,在司马迁思想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和创获,对推动“史记学”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士人 士风 司马迁 史记
下载PDF
新见杨明照手稿书法研究
5
作者 刘志超 周一凡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以新见杨珣先生、王恩平先生所藏杨明照先生大量手稿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杨明照书法艺术源头与流变在于受到家学影响和燕京大学读书期间郭绍虞先生指点,论述了杨明照书法艺术从日常书写逐渐转变到以颜书为取法对象的直追古法,再到人书俱... 以新见杨珣先生、王恩平先生所藏杨明照先生大量手稿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杨明照书法艺术源头与流变在于受到家学影响和燕京大学读书期间郭绍虞先生指点,论述了杨明照书法艺术从日常书写逐渐转变到以颜书为取法对象的直追古法,再到人书俱老的化境,以及他与四川高等书法教育文脉渊源关系.研究表明,杨明照书法超出文本外的文化意义,即一代文人风骨.首次对杨明照手稿书法进行研究,强调杨明照书法形象被其学术影响所遮蔽.作为蜀学研究最后一位大师,学界对他研究应多维和立体,以彰显那代学人的文化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明照 手稿墨迹 学者书法 文人风骨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我国学位服:回顾与展望
6
作者 许可峰 葛柯颖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今年是我国“94式”学位服颁布30周年。值此之际对中国古代士人服制和当代学位服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有助于明晰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学位服“应否”以及“如何”中国化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士人服和科举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重视符号象... 今年是我国“94式”学位服颁布30周年。值此之际对中国古代士人服制和当代学位服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有助于明晰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学位服“应否”以及“如何”中国化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士人服和科举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重视符号象征意义,其作为学术身份标识,与现代学位服有很大相似之处,是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精神的重要体现。20世纪,我国现代学位服制度历经百年最终建立,但中国化特点仍不够突出。21世纪以来,民间和部分高校在中国式现代学位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代化的中国式学位服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彰显中华民族悠久的崇文重教传统,彰显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做到“中国式”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学位服 士人服 科举服 “中国式学位服”
下载PDF
论北魏前期拓跋氏皇族的儒学素养与文风趋尚 被引量:1
7
作者 许鹤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之后,为实现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向更加先进的汉族文化学习,并深刻认识到文化教育对于提升鲜卑贵族自身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发展皇室教育培养鲜卑统治人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鲜卑皇室的儒学素养,更使得鲜卑... 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之后,为实现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向更加先进的汉族文化学习,并深刻认识到文化教育对于提升鲜卑贵族自身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发展皇室教育培养鲜卑统治人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鲜卑皇室的儒学素养,更使得鲜卑拓跋氏文士化倾向渐趋明显,并逐渐有文学作品产生,其文体风格多偏向于实用,明显带有北魏前期文学质朴文风的影响,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文学风尚和审美趋向,为北魏后期皇室的儒学接受和文学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氏皇族 儒学教育 文士化倾向 文风趋尚
下载PDF
阅读生活中“书卷气”的营造与设计思辨
8
作者 罗澄 《绿色包装》 2024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书卷气”秉承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对“气韵”的审美追求,以书籍为外在表现形态,形成具有东方气质的“形”“神”“韵”,在阅读生活中绵延传承,兼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阅...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书卷气”秉承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对“气韵”的审美追求,以书籍为外在表现形态,形成具有东方气质的“形”“神”“韵”,在阅读生活中绵延传承,兼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阅读生活带来更多元的模式,“书卷气”在现代书籍设计和数字化阅读中得到继承与发展。本文对“书卷气”的产生进行了探索,并结合当代设计实践探析“书卷气”在阅读生活中的营造方式和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设计 书卷气 书籍设计 阅读体验
下载PDF
以古文作为礼物:计东的赠言古文与清前期士人社会关系的维系
9
作者 郭英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24,共13页
以文字作为礼物,建立、维系与强化士人的社会关系,这是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清顺治、康熙年间,吴江士人计东漫游四方,广交朋友,以赠言古文为礼物,显露鲜明的交友动机,展现得体的修辞技巧,表达深挚的主体情感,由此形成纵横跌宕... 以文字作为礼物,建立、维系与强化士人的社会关系,这是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清顺治、康熙年间,吴江士人计东漫游四方,广交朋友,以赠言古文为礼物,显露鲜明的交友动机,展现得体的修辞技巧,表达深挚的主体情感,由此形成纵横跌宕的古文风貌。计东始终具有“立言”以不朽的自觉意识,着力赋予赠言古文以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纪念价值,使之由礼物成为文物,并以古文的倡导推扬作为维系士人社会的精神纽带,进而参与清前期政治秩序与意识形态秩序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赠言古文 礼物 文物 士人 社会关系
下载PDF
吴小如述学文体与京剧批评理论的建构——以“传”为考勘
10
作者 姜岩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
吴小如是京剧票友、评剧人士,又是文化学者、大学教师,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戏曲活动中,一个突出成就是自觉开展广泛而独到的京剧批评,建构以“传”为中心的理论谱系,具体包括批判“不传”、勉励“传人”、号召“真传”三个维度,由此打开了... 吴小如是京剧票友、评剧人士,又是文化学者、大学教师,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戏曲活动中,一个突出成就是自觉开展广泛而独到的京剧批评,建构以“传”为中心的理论谱系,具体包括批判“不传”、勉励“传人”、号召“真传”三个维度,由此打开了“传”所蕴含的丰富的张力空间。据此,他还创造了若干戏曲研究的新术语,使“旧剧”跳出新旧分立的二元逻辑,转而向内开拓“传”之路径,而剧评、伶评等文章“小道”也成为吴氏最具代表性的“述学文体”。吴小如的京剧批评及其理论化,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以降,传统戏曲现代化转型的整体思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今日戏曲传承与创新必须直面的理论遗产与历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小如 “传”之理论 述学文体 京剧批评 京剧学人
下载PDF
明清“士商互动”对岭南私家园林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霍艳虹 郑诗民 +1 位作者 林建桃 曹磊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54-460,共7页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士与商阶层打破彼此间的隔阂,逐渐产生互动,引发了社会结构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岭南因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对内对外的商业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士商互动现象更为明显也颇具特色。文章从士商互动的角...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士与商阶层打破彼此间的隔阂,逐渐产生互动,引发了社会结构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岭南因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对内对外的商业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士商互动现象更为明显也颇具特色。文章从士商互动的角度出发,选取以文人园林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和以商贾园林为代表的扬州园林作为参照目标,将二者与岭南地区私家园林风格进行比较,以期发现士商互动现象对岭南私家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从而更好的理解社会和文化以及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商互动 岭南园林 园林风格 明清时期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士大夫及士风和名节——以宋朝士大夫为中心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曾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1,共7页
本文针对在中华古史研究中盛行一种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史观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历史演进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教科文、军事等多方面的综合演进,而被剥削、受压迫的广大劳动大众是历史演进的主干和主角。古代的士大夫与近代的知识分子一词... 本文针对在中华古史研究中盛行一种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史观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历史演进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教科文、军事等多方面的综合演进,而被剥削、受压迫的广大劳动大众是历史演进的主干和主角。古代的士大夫与近代的知识分子一词有相近之处,其中的大多数只是卑鄙龌龊之徒,更有巨恶大憝之辈,不应将所谓士大夫的群体视为社会精英,但士大夫中也确有个别的真正精英人物。本文强调了在当代提倡名节或气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 士风 名节 气节
下载PDF
寒族士人之崛起与鲍照之“险俗”诗风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家骊 杨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107,118,共4页
晋宋之际,寒族士人崛起,这不仅直接刺激了文学创作的繁荣,而且推动文学题材与表现内容发生转变,促使文学表现技巧进一步发展。作为寒士杰出代表的鲍照,其诗风以"险俗"著称,主要体现为:情感悲愤,表达直露;语辞生新险奥,节奏急... 晋宋之际,寒族士人崛起,这不仅直接刺激了文学创作的繁荣,而且推动文学题材与表现内容发生转变,促使文学表现技巧进一步发展。作为寒士杰出代表的鲍照,其诗风以"险俗"著称,主要体现为:情感悲愤,表达直露;语辞生新险奥,节奏急促;关注中下层人士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情感,借鉴民歌清新靡嫚的风格。这对南朝乃至唐代诗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士 文学 鲍照 诗风 险俗
下载PDF
论中唐文人社会角色的变迁及其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自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4,共7页
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社会角色。唐前士人的社会角色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唐代士人社会角色的变迁是与唐代社会政治的变迁紧密相连的。儒士、文人和官僚的三位一体,构成了唐代文人的基本面貌。从社会身分的角度看,活跃在唐代社会政治文... 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社会角色。唐前士人的社会角色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唐代士人社会角色的变迁是与唐代社会政治的变迁紧密相连的。儒士、文人和官僚的三位一体,构成了唐代文人的基本面貌。从社会身分的角度看,活跃在唐代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几种社会角色,基本上可说是郎官、翰林学士、谏官、幕僚、州官等等。这几类人中,除了翰林学士是新产生的一种社会角色外,其他几类基本上是在原有的官僚体制格局中略作调整;但郎官、幕僚和州郡官之流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尤为活跃,所起的作用也更加明显。科举和入幕,特别是科举,成为士人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转换社会角色的两大基本途径。大多数士人都走过这条坎坷不平之路。而科举和入幕的共存,集中体现了唐代士人社会角色变迁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 唐代文人 中唐文风
下载PDF
论士人的心理构成对南宋词风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虹 付红妹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士人的心理世界也随之生变。爱国主义精神、理性意识、闲逸心态共同建构了南宋士人的心理世界。词至南宋几乎为士人所独享,士人们的心灵世界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词风的形成。于是,...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士人的心理世界也随之生变。爱国主义精神、理性意识、闲逸心态共同建构了南宋士人的心理世界。词至南宋几乎为士人所独享,士人们的心灵世界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词风的形成。于是,在士人们旋律不一的复杂心态的影响下,豪放、风雅、疏狂成为南宋词坛的主要风格。从南渡词人张元干、朱敦儒、陈与义到中兴词人张孝祥、辛弃疾、陆游;江湖词人姜夔、吴文英;再到遗民词人周密、张炎,等等,这些南宋主要词人的作品无不或轻或重、或隐或显地呈现了这样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士人心 豪放 风雅 疏狂
下载PDF
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雯秋 马广惠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句是译本的标志性风格特征;(3)口语风格特征突出,但也不乏正式风格特征;(4)文化语言的翻译采用的策略是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 译者风格 《儒林外史》 杨宪益与戴乃迭
下载PDF
盛唐集贤学士之文学地位与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旭 李芸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唐开元中期崇儒重文,以张说、张九龄等为中心的集贤学士地位崇高,文学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京城文坛,成为文学创作的核心。然而到了开元后期及天宝年间,随着意识形态上的慕道用法,文学之士风光不再,集贤院也不再是文学... 唐开元中期崇儒重文,以张说、张九龄等为中心的集贤学士地位崇高,文学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京城文坛,成为文学创作的核心。然而到了开元后期及天宝年间,随着意识形态上的慕道用法,文学之士风光不再,集贤院也不再是文学中心,京城的文学队伍因之而变得松散。集贤学士显赫之时,上与帝王显贵游宴雅集,下与聚集于京师的各地才俊往还酬唱,促进了雅俗诗风的交融,使文学创作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于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特质的形成,意义重大。集贤学士在为文方面普遍崇雅黜浮,强调气益雄浑,对中唐古文运动的影响非常深刻。而且,一些位居中枢的集贤学士,培养、选拔了一批文学新人,为中唐文体文风的变革奠定了基础。盛唐文学的内容、风格及成因,与集贤学士的创作和影响皆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贤学士 文学中心 雅俗诗风 唐文三变
下载PDF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中的邺下之游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明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 邺下之游 邺下文士
下载PDF
宋代文人自称“老子”的文学文化学解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金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宋人自称“老子”自北宋范仲淹始,至苏轼、黄庭坚而成时尚,至陆游、杨万里而泛滥。宋人自称“老子”的原因一是对老敏感,好言老弱病懒的时代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有多种成因;二是向往晋人风神;三是几个典故都合宋人口味;四是范仲淹的... 宋人自称“老子”自北宋范仲淹始,至苏轼、黄庭坚而成时尚,至陆游、杨万里而泛滥。宋人自称“老子”的原因一是对老敏感,好言老弱病懒的时代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有多种成因;二是向往晋人风神;三是几个典故都合宋人口味;四是范仲淹的正面效果;五是宋人好以才学为诗;六是“老子”一词可影响作品风格、显示作者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自称老子 文化心理
下载PDF
原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胡先骕博士的风范——缅怀永远的老师 被引量:5
20
作者 柳志慎 胡启鹏 李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63-168,共6页
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胡先骕博士,是一位国内外著名的学者。这位哈佛大学的博士于1940年至1944年担任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他精心擘划、筚路篮缕、励精图治,使这所"开创于战时,建立于战地"... 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胡先骕博士,是一位国内外著名的学者。这位哈佛大学的博士于1940年至1944年担任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他精心擘划、筚路篮缕、励精图治,使这所"开创于战时,建立于战地"的大学成为饮誉全国的著名大学。缅怀这位集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杰出校长是有意义的。广大学子称他为我们永远的老师,是一位让人永远"记在心里的人"。写的这些是几个侧面而非全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先骕 校长 学者 国立中正大学 风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