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僵局:亲亲相隐是非善非恶的可容行为 被引量:7
1
作者 韩东屏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35-42,共8页
我国学界关于亲亲相隐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很久,却仍未解决。关键在于,对亲亲相隐行为的价值定性要准确。不仅否定派对亲亲相隐是恶的不义行为的论证不能成立,肯定派对亲亲相隐是善的美德行为的论证也不能成立,这就需要另行定性。对行为... 我国学界关于亲亲相隐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很久,却仍未解决。关键在于,对亲亲相隐行为的价值定性要准确。不仅否定派对亲亲相隐是恶的不义行为的论证不能成立,肯定派对亲亲相隐是善的美德行为的论证也不能成立,这就需要另行定性。对行为在价值上的划分,道德不同于制度的两分法,即不当与正当的两分,而是四分法,即不当、守当、欠当和应当。据此分析,在知亲犯事情境中,助亲为虐属于恶的不当行为,大义灭亲属于善的应当行为,亲亲相隐则属于非善非恶的欠当行为。这里的"欠当"不是指行为违反了底线道德,而仅指行为没有响应道德中高线规范的倡导,达到"应当"的美德,因而亲亲相隐也就没有善恶可言。对这种行为,法律上自然不可入罪惩罚,道德上则默许之,既不谴责也不赞扬;对社会而言,亲亲相隐属于可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相隐 价值属性 恶善 非善非恶 欠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