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trol of astronomical cycles on lacustrin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hunshang sub-member of the upper Es_(4) in the Dongying Sag
1
作者 Tian-Yu Xu Jun Peng +4 位作者 Le-Dan Yu Hao-Dong Han Yi-Ming Yang Yao Zeng Yu-Bin W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395-1410,共16页
Fine-grained lacustrine sedimentation controlled by astronomical cycles remains a research weakness in sedimentology studies,as most studies have concentrated on how astronomical cycles affect the normal lacustrine fi... Fine-grained lacustrine sedimentation controlled by astronomical cycles remains a research weakness in sedimentology studies,as most studies have concentrated on how astronomical cycles affect the normal lacustrine fine-grained sedimentation,but how they affect the lacustrin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 has been rarely studied.Therefore,this work research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 sedimentation by systematically observing the cores from 30 cored wells in the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Dongying Sag at a depth of over 1800 m,with more than 4000 thin sections being authenticated and over 1000 whole rocks being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The research object was the Chunshang Sub-member of Upper Es_(4) in the Fanye 1 well,as it had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data and underwent the most continuous coring.We divided astronomical cycles into different orders and made corresponding curves using the gamma-ray(GR)curve,spectral analysis,power spectrum estimation,and module extreme values,there were 6 long eccentricity periods,22 short eccentricity periods,65.5 obliquity cycles,and 110.5 precession cycles in this sub-member.On this basi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trol of astronomical cycles on the lacustrin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and the research shows deposits were developed by slide-slump,turbidities,hyperpycnites,and tempestites in the Chunshang Sub-member of the Upper Es_(4),with higher long eccentricity,the monsoon climate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storm currents,while with lower long eccentricity,the surface deposits are severely eroded by rivers and rainfalls,thus developing the slide-slump,turbidities,and hyperpycnit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custrin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 and astronomical cycles was studied in this case study,which can promote research on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rocks in genetic dynamics and boost the theoretical and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 fine-grained sedimen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nomical cycl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 Long eccentricity Chunshang sub-member of the upper Es_(4) Dongying Sag
下载PDF
Lacustrine Shale Oil Resource Potential of Es3L Sub-Member of Bonan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Shuangfang Lu Wei Liu +6 位作者 Min Wang Linye Zhang Zhentao Wang Guohui Chen Dianshi Xiao Zhandong Li Huiting H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996-1005,共10页
Following shale gas, shale oil has become another highlight in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 large amount of shale oil has been produced from a host of marine shale in North America in rece... Following shale gas, shale oil has become another highlight in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 large amount of shale oil has been produced from a host of marine shale in North America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lacustrine shale, as the main source rock of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should also have abundant oil retained in place. In this study,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shale from Es3L sub-member in Bonan sag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Rock-Eval pyrolysis, X-ray diffraction, and ?log R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3L sub-member shale have TOC contents ranging from 0.5 wt.% to 9.3 wt.%, with an average of 2.9 wt.%. The organic matter is predominantly Type I kerogen, with minor amounts of Type II1 kerogen. The temperature of maximum yield of pyrolysate(Tmax) values ranges from 424 to 447 ℃, with an average of 440 ℃,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Ro%) ranges from 0.7% to 0.9%, indicating most of shales are thermally mature. The dominant minerals of Es3L shale in Bonan sag are carbonates(including calcite and dolomite), averaging 51.82 wt.%, and the second minerals are clay(mostly are montmorillonite-illite-mixed layer and illite) and quartz, averaging about 18 wt.%. Finally, its shale oil resource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volumetric method,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shale oil resource is up to 5.94 billion tons, and mostly Class I resource. Ther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acustrine shale oil of Es3L in Bonan sa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resource potential EsL sub-member Bonan sag Bohai Bay Basin.
原文传递
川中中台山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层序特征及有利区优选
3
作者 郑超 邱玉超 +5 位作者 文龙 李楠 吴长江 张晓丽 陈双玲 袁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亚段(须三下)层序构成差异性明显、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较快,层序地层划分较为困难,进而影响优质储层的识别与刻画。为此,基于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层序特征,圈定不同朵页体的分布范围,对储层... 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亚段(须三下)层序构成差异性明显、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较快,层序地层划分较为困难,进而影响优质储层的识别与刻画。为此,基于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层序特征,圈定不同朵页体的分布范围,对储层有利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地层沉积继承了须二上亚段的地层特征,为东南高西北低、洼中隆的缓坡古构造背景,共识别出3期层序界面和2期湖泛面;致密砂岩储层矿物组分主要为岩屑和长石,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微裂缝为主;岩性组合主要有厚层砂岩组合、厚层砂夹薄层泥岩组合和厚层泥夹薄层砂岩组合三大类;结合高产井具有断裂、裂缝、储层发育,位于构造相对高部位的特征,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3类有利区。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层序特征 储层预测 须三下 中台山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6~10)亚段沉积相高频演化特征
4
作者 刘兆恒 吴冬 +5 位作者 邓虎成 伏美燕 曹凯旋 胥旺 刘慧 李可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54-3566,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6~10)亚段沉积微相高频变化,分布特征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地区马五_(6~10)亚段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划分了4种沉积微...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6~10)亚段沉积微相高频变化,分布特征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地区马五_(6~10)亚段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划分了4种沉积微相,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马五_(6~10)亚段高频沉积相演化特征。研究表明,马五期海平面整体呈下降趋势,发育局限台地亚相,云坪、膏云坪、灰云坪微相在空间上彼此相邻,纵向上相互叠置,随海平面的涨落沉积微相在膏云坪、云坪和云坪、灰云坪、云灰坪之间频繁转化。马五_(10)、马五_(8)、马五_(7)^(2)、马五_(6)^(1)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坪和云坪微相,马五_(9)亚段主要发育云坪和灰云坪微相,马五_(7)^(1)、马五_(6)^(2)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坪、云坪及灰云坪微相,马五_(6)^(3)亚段则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膏云坪、云坪、灰云坪、云灰坪微相。研究区海平面升降控制了沉积亚相的演化,更为高频的次级海平面变化控制着沉积微相快速变化。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6~10)亚段沉积相高频演化特征研究,将有力支撑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深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动用,同时为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沉积模式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碳酸盐岩 马五_(6~10)亚段 沉积微相
下载PDF
川中充西地区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精细预测研究
5
作者 张豪 辛勇光 +5 位作者 马华灵 孙豪飞 朱心健 谢忱 朱可丹 谷明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7,共11页
川中充西地区多口钻井在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中油气显示好,测井解释储层发育,展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准确预测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纵横向分布,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储层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接着围绕... 川中充西地区多口钻井在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中油气显示好,测井解释储层发育,展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准确预测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纵横向分布,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储层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接着围绕岩性和储层分别开展岩石物理分析,优选盐岩和泥灰岩储层的敏感参数,利用地震波形指示模拟预测盐岩的分布;最后利用波形指示反演预测泥灰岩储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雷三2亚段顶部盐岩对应强波峰反射,储层底界对应弱波峰反射,储层与盐岩存在明显的波阻抗重叠,而盐岩与其他岩性在密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当去除盐岩的影响后,利用波阻抗可以较好地区分储层和非储层。因此,在利用波形指示模拟识别盐岩分布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有效识别储层。充西三维区储层大面积发育,厚30~60 m,发育岩性圈闭16个,总面积124 km 2,是下一步富有机质泥灰岩储层的现实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雷三2亚段 盐岩 泥灰岩储层 波形指示反演 波形指示模拟
下载PDF
陆相断陷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地层有机质富集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为例
6
作者 于乐丹 彭军 +2 位作者 许天宇 韩浩东 杨一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1-722,共22页
【目的】湖相细粒沉积泥页岩储层“甜点段”的发育与有机质富集密切相关,但目前针对断陷咸化湖盆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的探究及富集模式的建立等相关研究较少。【方法】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Es4scs)时期发育典... 【目的】湖相细粒沉积泥页岩储层“甜点段”的发育与有机质富集密切相关,但目前针对断陷咸化湖盆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的探究及富集模式的建立等相关研究较少。【方法】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Es4scs)时期发育典型的陆相断陷咸化湖盆,为深化对研究该区细粒沉积地层有机质富集规律的认识。从沉积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及分子地层学等方面入手,利用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孢粉鉴定、生物标志物色谱—质谱分析等技术手段,运用各项指标详细探究有机质富集的控制因素,建立适用于研究区各环境演化阶段的有机质富集模式。【结果】(1)有机质具有条带状、充填式、分散式等微观赋存状态,母质来源主要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在中上部地层出现少量的陆源高等植物来源;(2)沉积环境经历了较浅水半干旱弱氧环境—深水半湿润还原环境—次深水半干旱贫氧环境三个演化阶段;(3)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古气候、古盐度、古氧化还原性、古生产力和沉积速率,而次要控制因素为古水深、陆源输入、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结论】本次探究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建立了适用于陆相断陷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地层的有机质富集模式,研究成果对我国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即高生产力、还原环境、适宜的盐度和沉积速率主导了高有机质富集,该环境的沉积产物是页岩油气勘探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泥页岩 控制因素 富集模式 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 东营凹陷
下载PDF
东营凹陷深层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怀宇 张鹏飞 +2 位作者 邱贻博 巩建强 韩同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1,共10页
东营凹陷深层是以“红层”为典型特征的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四下亚段)—孔店组,该套层系沉积厚度大、储量发现少,蕴含着极大的勘探潜力。综合深层烃源岩评价、高成熟油源对比及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深层沙四下亚段和... 东营凹陷深层是以“红层”为典型特征的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四下亚段)—孔店组,该套层系沉积厚度大、储量发现少,蕴含着极大的勘探潜力。综合深层烃源岩评价、高成熟油源对比及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深层沙四下亚段和孔店组二段(孔二段)两套烃源岩的基本特征,落实了深层的资源潜力,同时深入剖析关键成藏要素条件,建立了自源型差异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深层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_(1)—Ⅲ型,评价为过成熟中等烃源岩;沙四下亚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_(1)型,评价为成熟优质烃源岩。利用原型盆地的井—震追踪落实烃源岩展布,进而评价出深层资源量为11.35×10^(8)t。同时,建立了两种自源型油气藏的差异成藏模式,一种是陡坡带沙四下亚段烃源岩直接对接深层砂砾岩储层,匹配形成凝析油气—常规油的纵向有序油气藏;另一种是南部斜坡带孔店组源内的“源—断—储—圈”差异油气运聚模式。分析认为,基于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品质与规模的深化认识,以及两种自源型油藏模式的认识可将勘探目的层至少下探1500m,初步估算新增圈闭资源量近2×10^(8)t,东营凹陷深层自源型油藏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迎来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四下亚段—孔店组 深层 自源型油藏 油气藏模式 东营凹陷 勘探实践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岩性组合特征及页岩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
8
作者 蒋裕强 温声明 +9 位作者 蔡光银 李树新 熊先钺 李星涛 董大忠 邱振 谷一凡 王占磊 付永红 路俊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5,共14页
中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但海陆过渡相页岩沉积环境变化频繁,页岩、煤、砂岩以及石灰岩等岩性频繁互层,目前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地质评价还处在初期阶段,有利页岩岩性组合及储层特征有待深入... 中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但海陆过渡相页岩沉积环境变化频繁,页岩、煤、砂岩以及石灰岩等岩性频繁互层,目前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地质评价还处在初期阶段,有利页岩岩性组合及储层特征有待深入研究。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大吉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二段三亚段(以下简称山23亚段)海陆过渡相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观察,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划分了岩性组合类型,并基于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扫描、气体吸附、高压压汞等实验技术手段,厘清了不同岩性组合页岩储层特征,明确了有利岩性组合类型和页岩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山23亚段可划分为纯页岩型(S型)、富粉砂页岩型(SS型)、富砂页岩型(SSS型)以及富煤页岩型(CSS型)4种岩性组合类型;②S型组合页岩储层物性最优,总有机碳含量为6.87%,腐泥组含量可达50%,有机质类型兼具Ⅱ2型和Ⅲ型,含气性高,富含石英等脆性矿物,表现出“甜而脆”的特征;③S型组合页岩储集空间为有机孔+微裂缝,有机孔孔径介于10~300 nm,呈圆形或椭圆形;④山23亚段其余岩性组合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富含黏土矿物,有机孔发育程度低,微裂缝贡献对总孔隙体积最高为32%;⑤S型组合受海湾环境控制,海源与陆源的“双源”有机质以及非陆源石英等脆性矿物富集显著改善储层品质。结论认为,S型组合页岩具备连续型有效配置的烃源岩、储集层和聚集、保存的基础地质条件,且勘探开发实践已证实S型组合页岩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黄金靶体”,并为下一步该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吉区块 下二叠统 山23亚段 海陆过渡相页岩 岩性组合 储层特征 页岩气勘探意义
下载PDF
烃类源内微运移对页理型页岩油差异富集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士祥 郭芪恒 +2 位作者 潘松圻 周新平 郭睿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共9页
受陆相页岩多纹层类型、高密度纹层特征的影响,烃类源内差异微运移成为控制不同岩相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的重要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10口系统取心井为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激光共聚焦、地球化学等分析测... 受陆相页岩多纹层类型、高密度纹层特征的影响,烃类源内差异微运移成为控制不同岩相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的重要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10口系统取心井为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激光共聚焦、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及试油资料,对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中烃类的微运移现象及微运移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页岩中富有机质纹层生成的原油普遍发生微米—毫米尺度的微运移,其中生烃增压提供了微运移动力;频繁发育的刚性纹层为微运移的烃类提供大量聚集空间;生烃增压缝—页理缝—微裂缝为微运移提供了通道;纹层矿物组成差异造成烃类分异。纹层的组合类型及差异微运移机理决定了长英质纹层页岩和凝灰质纹层页岩具有相对较好的含油性及可动性,是中—高成熟度页理型页岩油风险勘探的主要岩相类型。7口直井在长73亚段页岩中试油获10t/d以上的工业油流,证明长73亚段页岩段含油性好,水平井开发提产潜力大,有望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增储上产的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长73亚段 源内微运移
下载PDF
冀东NP280 Es_(3)^(1)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10
作者 吴晓红 陈金霞 +3 位作者 王现博 阚艳娜 丁乙 罗平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5-732,共8页
针对冀东油田南堡280区块多口井钻遇至沙三1亚段(Es_(3)^(1))时发生井壁失稳,研究表明区块内泥岩遇水易产生水化作用,其漏失段间裂缝发育,裂缝多为中高角度裂缝,原裂缝宽度(0.1~100μm)受压力等诱导因素后变大导致成为致漏性裂缝漏失频... 针对冀东油田南堡280区块多口井钻遇至沙三1亚段(Es_(3)^(1))时发生井壁失稳,研究表明区块内泥岩遇水易产生水化作用,其漏失段间裂缝发育,裂缝多为中高角度裂缝,原裂缝宽度(0.1~100μm)受压力等诱导因素后变大导致成为致漏性裂缝漏失频繁,同时也会诱发大规模的掉块从井壁上剥落进而导致了井下的坍塌卡钻等井下复杂问题。对南堡280区块破碎地层进行井壁稳定机理、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以原三开抗高温抑制钻井液为基础,进行室内优化实验,构建了适合诱导性裂缝地层的强封堵性井壁稳定钻井液,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可有效防止Es_(3)^(1)地层的坍塌失稳问题,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280区块 Es_(3)^(1) 钻井液 封堵 井壁稳定
下载PDF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及发育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_(1+2)亚段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子兴 董国栋 +5 位作者 裴文超 吴学强 赵伟波 黄道军 陈娟萍 高星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2-380,388,共10页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_(1+2)亚段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有利区,应用铸体薄片鉴定、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及CT扫描的方法,对研究区马五_(1+2)亚段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以含硬石膏结核...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_(1+2)亚段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有利区,应用铸体薄片鉴定、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及CT扫描的方法,对研究区马五_(1+2)亚段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以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角砾白云岩(渗流粉砂充填)、砂屑白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为主,其中,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为优质储集岩,但其发育程度及规模较有限;角砾白云岩(渗流粉砂充填)储集性能略差,但其分布规模大,更具勘探潜力。主要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不整合3类因素的影响,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与靖边气田相比,角砾化严重,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发育厚度明显变小,而且更为致密。结合有利储层的分布特征,优选了榆林—米脂地区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储层成因 马五_(1+2)亚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页岩纹层发育特征及类型划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成 柳广弟 +3 位作者 孙明亮 游富粮 王子昕 曹玉顺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2期125-140,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沉积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频繁发育的纹层导致页岩层系非均质性强,进而对泥页岩的储集特征及含油性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典型的纹层页岩样品,利用游标卡尺对岩心上的纹层进行定量测量,结合显微镜下薄...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沉积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频繁发育的纹层导致页岩层系非均质性强,进而对泥页岩的储集特征及含油性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典型的纹层页岩样品,利用游标卡尺对岩心上的纹层进行定量测量,结合显微镜下薄片鉴定、总有机碳测定、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及岩石热解实验,对长7_(3)亚段页岩纹层的发育特征、纹层类型划分及纹层在单井上的纵向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岩心上发育的纹层单层厚度一般分布在0.4~5.0 mm,纹地比(纹层总厚度/统计段岩心长度)介于5.7%~16.8%,纹层发育频率非均质性强。显微镜下依据纹层沉积构造的形态划分为6类,分别为3种具有连续形态沉积特征的平直型纹层、波纹型纹层、粒序型纹层及3种非连续形态沉积特征的透镜状纹层、斑状纹层、弱纹层,不同形态纹层页岩的矿物组成及有机质丰度差异明显。依据纹层内部的微观物质组成将其类型主要划分为有机质纹层、长英质纹层及凝灰质纹层;按照不同纹层垂向的叠置规律,将纹层组合划分为均质泥岩、长英质纹层型页岩与凝灰质纹层型页岩。单井上,纹层分布具有非均质性,不同纹层的发育频率与黏土矿物含量、TOC及OSI的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 纹层组合 泥页岩 长7_(3)亚段 纹层演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沉积特征
13
作者 杜江民 崔子豪 +4 位作者 贾志伟 张毅 聂万才 龙鹏宇 刘泊远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8,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结合地球物理技术,对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结合地球物理技术,对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属于整体海侵、晚期海退沉积背景下的向东倾斜的碳酸盐岩台地相,发育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等亚相,可根据成分细分为云坪、灰坪和台内滩、云灰坪、灰云坪等微相。(2)研究区平面上沉积环境呈典型条带状展布,西部地区沉积水体盐度偏高,具有局限台地特征;东部地区沉积水体盐度偏低,具有开阔台地特征。(3)研究区的局限台地与开阔台地内部的低洼区域,高密度富Mg海水汇聚,为白云岩发育的有利区。(4)局限/开阔云坪相、台内滩和含膏云坪微相主要发育各种白云岩储层,连片发育白云岩的西、北部地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阔台地 局限台地 白云岩储层 马五_(5)亚段 马家沟组 奥陶系 苏里格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页岩油储层特征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建博 石彬 +5 位作者 郭超 高潮 白奋飞 刘刚 尹锦涛 徐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91,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期位于湖盆东部沉积中心,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对于页岩油储层特征研究较少,缺乏储集特征和含油性研究,制约了页岩油勘探部署实践。以富县地区长73亚段为研究对象...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期位于湖盆东部沉积中心,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对于页岩油储层特征研究较少,缺乏储集特征和含油性研究,制约了页岩油勘探部署实践。以富县地区长73亚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观察、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氯仿抽提、核磁共振、有机碳及孔隙度测试等多种手段,从岩石矿物学特征、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含油气性等方面开展分析,明确了长73亚段发育泥页岩类、粉—细砂岩类、凝灰岩类三大岩石类型,泥页岩类根据纹层发育程度又可细分为4种岩石类型。泥页岩段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长石、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还有少量的黄铁矿。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及微裂缝4种储集空间类型。粉—细砂岩中、大孔比较发育,核磁共振T2谱以多峰型和左偏单峰型为主;黑色页岩微孔相对较发育,大孔相对较少,核磁共振T2谱以多峰型、右偏单峰型为主。含油气性好、油饱和度指数高的粉—细砂岩是长73亚段最优的页岩油储层,其次是纹层状泥页岩。综合分析认为,粉—细砂岩类和泥页岩类目标均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也是未来增储上产的潜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富县地区 长73亚段 页岩油 储集特征 含油性
下载PDF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北部沙一下亚段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及地质意义
15
作者 殷杰 傅于恒 +3 位作者 周世阳 李子悦 张洁 李越哲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0,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北部非常规油气勘探潜力,以西柳地区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X射线衍射、全元素测定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的综合应用,对目的层段岩相类型及控制因素... 为进一步探究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北部非常规油气勘探潜力,以西柳地区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X射线衍射、全元素测定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的综合应用,对目的层段岩相类型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柳地区沙一下亚段湖泊沉积岩主要发育中有机质粉砂质混合细粒沉积岩、中有机质块状黏土岩、高有机质页状灰质混合细粒沉积岩、高有机质页状灰质黏土岩和高有机质页状灰岩5种岩相类型;特征元素比值参数垂向上的变化反映了沙一下亚段沉积时期具有一定阶段性,即沙一下亚段底部形成于低物源影响、高水体盐度及强还原环境,而上部细粒沉积岩形成于较高物源影响、低水体盐度及较弱还原条件的沉积环境,沉积环境的变化控制了岩相的发育及有机质的赋存状态。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化断陷湖盆细粒沉积岩基础研究,同时为后续非常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沙一下亚段 细粒沉积岩 岩相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断陷湖盆水道型湖底扇沉积储层预测——以莱州湾凹陷沙三中亚段为例
16
作者 王志萍 官大勇 +2 位作者 郑敬贵 付鑫 王启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7,共9页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三段发育大型水道型湖底扇岩性圈闭,成藏背景较好,勘探潜力较大,但湖底扇沉积特征不明确,储层分布难以精细刻画,制约了勘探的进程。因此,在地震沉积学、沉积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以不同重力流水道类型地震相分析...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三段发育大型水道型湖底扇岩性圈闭,成藏背景较好,勘探潜力较大,但湖底扇沉积特征不明确,储层分布难以精细刻画,制约了勘探的进程。因此,在地震沉积学、沉积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以不同重力流水道类型地震相分析为基础优选敏感属性,平面剖面结合精细刻画湖底扇的展布,最终确立有利储层发育区的技术思路,以期为研究区湖底扇型岩性油气藏勘探部署提供有利的支持。分析认为,湖底扇水道具有中−弱振幅、杂乱反射特征,与湖相泥岩的平行连续、强振幅反射具有明显差异,以此为基础优选分频倾角相干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地震结构属性及神经网络波形分类技术对湖底扇边界以及内幕水道进行刻画。其中,限制水道复合体及叠置水道复合体砂岩厚度大,两类水道发育区域是研究区的有利储层发育区。限制水道复合体分布在F1断裂坡折带下,水道厚度及宽度较大;叠置水道复合体分布在F2断裂坡折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道型湖底扇 沉积储层预测 断陷湖盆 沙三中亚段 莱州湾凹陷
下载PDF
船体小组立机器人焊接三维扫描识别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开平 陈雷 +3 位作者 梁剑明 王聪毅 王立甲 李华鹏 《造船技术》 2023年第5期74-79,共6页
针对船体小组立结构件,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和图像处理算法,完成船体小组立结构件的三维扫描、焊缝识别和焊缝拓扑结构分析。基于片体智能化焊接流水线,构建船体小组立机器人焊接三维扫描识别系统。该系统具备对一般筋板类型结构... 针对船体小组立结构件,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和图像处理算法,完成船体小组立结构件的三维扫描、焊缝识别和焊缝拓扑结构分析。基于片体智能化焊接流水线,构建船体小组立机器人焊接三维扫描识别系统。该系统具备对一般筋板类型结构件与交叉类型结构件的焊前扫描、焊缝识别、机器人焊接路径规划和机器人焊接作业生成等功能,经实际验证,可为片体智能焊接流水线实现船体小组立结构件智能化焊接提供准确的视觉信息与作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 小组立结构件 机器人焊接 三维扫描识别系统 点云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州26洼古近系文五段沉积体系重建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绪诚 陈维涛 +3 位作者 罗明 何叶 靳瑶瑶 王菲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4,共11页
沉积体系重建是储层预测的基础。基于最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惠州26洼主控边界断层活动性及洼陷构造演化,厘清了古近系文昌期洼内具有沿断层走向构造迁移特征,以此为基础恢复物源—沉积区古地貌,对文五段沉... 沉积体系重建是储层预测的基础。基于最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惠州26洼主控边界断层活动性及洼陷构造演化,厘清了古近系文昌期洼内具有沿断层走向构造迁移特征,以此为基础恢复物源—沉积区古地貌,对文五段沉积体系进行重建。研究表明:①惠西南地区惠州26洼在文昌期沿主控断层走向发生构造迁移扩展,沉积、沉降中心向北东方向发生自迁移:文昌早期为南断北超箕状半地堑,文昌末期则为多断联控、广湖连片的沉积背景。②文五段沉积时期惠州26洼北部火山岩潜山与东沙隆起之间断层尚未活动,两大物源区为连片的缓坡带剥蚀区,碎屑物北西向搬运至潜山侧翼坪台形成广阔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③文昌末期构造活动向北迁移,潜山侧翼沉积区由于断层错断造成物源供给不充分,同时湖盆强烈断陷沉积厚层泥岩,形成有利储盖组合。在新认识指导下,首次下探惠州26洼深部文五段,钻遇规模储层并获得天然气发现,这对珠江口盆地其他具有类似成盆背景的深层古近系油气勘探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西南地区 惠州26洼 构造迁移 古地貌 沉积体系 古近系 文五段
下载PDF
细分小层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沉积学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以鄂尔多斯地区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 被引量:29
19
作者 包洪平 杨帆 +2 位作者 白海峰 武春英 王前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4-1106,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碳酸盐岩旋回性沉积,地层厚度达500~900m。对其上部厚约200~350m的马家沟组第五段岩性、沉积相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内部仍发育次一级的沉积旋回。而通过细分小层的沉积学研究和岩相古地理编图...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碳酸盐岩旋回性沉积,地层厚度达500~900m。对其上部厚约200~350m的马家沟组第五段岩性、沉积相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内部仍发育次一级的沉积旋回。而通过细分小层的沉积学研究和岩相古地理编图,对马五段的岩性相变规律及沉积演化特征的认识则更为明晰,对该区奥陶系的沉积学研究与天然气勘探部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有利沉积相带(尤其是相控储层)的预测更为精准,细分小层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对主力目的层的研究分析更具针对性;二是对白云岩化机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基本明确了短期海侵层序中的白云岩化受继承性古地理格局与层序演化的共同控制;三是推动古隆起东侧奥陶系中组合(马五5-马五10)岩性圈闭大区带成藏认识的形成,勘探发现了千亿方规模储量接替区;四是催生奥陶系盐下"侧向供烃成藏"模式的建立,指导近期盆地中部奥陶系盐下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因此可以初步认为,细分小层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可能代表了古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对相带展布、层序演化及白云岩化等沉积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对油气勘探工作中的有利储集体预测及圈闭成藏规律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岩 碳酸盐岩 岩相古地理编图 细分小层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东部马五~5储层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广社 赵俊兴 +2 位作者 邵晓岩 李凤杰 季明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3,共9页
近年来,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新层段,奥陶系马家沟组马5五亚段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在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基础上,结合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苏里格地区东部马5五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了成藏控制... 近年来,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新层段,奥陶系马家沟组马5五亚段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在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基础上,结合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苏里格地区东部马5五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苏里格东部地区马5五亚段主要储层为白云岩型岩性气藏,气藏与白云岩之间对应关系好,晶间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其中,中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的储层物性最好;沉积微相为储层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白云岩控制了有效储层的分布,中—后期埋藏阶段的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和成藏最为有利,鼻状构造对成藏有一定的影响,古岩溶作用对马5五亚段储层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东部 马家沟组 5五亚段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