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Chinese Translators’ Different Viewpoints on Shijing Translationunder the Theory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1
作者 王朝阳 《大观周刊》 2012年第42期20-21,共2页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实践观
2
作者 崔治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践的理论。具体来说,它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性,要求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重视实践活动的整体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践的理论。具体来说,它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性,要求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重视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过程性,要求激发各种活力,处理好各类关系,稳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指出要不断提高实践主体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丰富实践对象,通过科技创新改进实践工具和手段,扎实推进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 主体性 协调性 创新性
下载PDF
关于加强农业科研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9
3
作者 梁贤 林涛 +2 位作者 麻小燕 温国泉 陆宇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广西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学科建设的工作实践 ,分析了当前农业科研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学科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科研 学科建设 科研能力 人才培养 基础设施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人民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颖 靳玉军 江亲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5-175,共11页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论述中的人民性主要包括人民取向、人民力量和人民立场三个内涵与维度。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论述中的人民性主要包括人民取向、人民力量和人民立场三个内涵与维度。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秉承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以人民取向为统领,以人民力量为保障,以人民立场为旨归,体现了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人民性的逻辑意蕴。人民取向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价值根基,人民力量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实践动力,人民立场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目标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意识形态 网络意识形态 党性 人民性 人民主体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互联网
下载PDF
“主观视点”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4,95,共14页
本文讨论了"主观视点"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该理论是邢福义先生(1991)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系统性的观点、类型学的视野、多角度的解释。主观视点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社会规约性等特征。&qu... 本文讨论了"主观视点"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该理论是邢福义先生(1991)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系统性的观点、类型学的视野、多角度的解释。主观视点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社会规约性等特征。"主观视点的主导作用,不仅适用于复句,而且也适用于所有的语言现象,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李宇明2001:596)具体说来,可作用于词汇、句式、语篇、语体等多个语言层面。文章以"时地的交代"、"人物的称谓"、"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变换"等语法现象简要说明了"主观视点"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的密切联系,并以"第二人称代词‘你'的非常规用法"与"被动句的定位功能"验证了"主观视点"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强大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视点”理论 汉语语法 主观性 动态性 社会规约性
下载PDF
学科视域下中学地理概念体系梳理和教学“原点”思考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向东 高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98,127,共7页
一直以来,地理概念教学都是地理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往的研究多关注地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教地理概念,很少去研究应该教哪些地理概念,地理概念应该教什么等。笔者试图对中学地理概念体系进行梳理,并结合案例从"... 一直以来,地理概念教学都是地理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往的研究多关注地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教地理概念,很少去研究应该教哪些地理概念,地理概念应该教什么等。笔者试图对中学地理概念体系进行梳理,并结合案例从"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地理学科本质、思想与方法""地理概念体系构建"等角度对中学地理概念教学进行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视域 中学地理概念 概念体系
下载PDF
从可及性到主观性:语篇指称模式比较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义娜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共4页
本文评述了语篇指称研究的4大理论观点:篇章制约观、语用制约观、功能认知观和概念参照观。在此基础上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取向已从指称信息的已知性研究、可及性研究发展到指称实体的主观可及性研究,即可及性与主观性的结合研究,指称... 本文评述了语篇指称研究的4大理论观点:篇章制约观、语用制约观、功能认知观和概念参照观。在此基础上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取向已从指称信息的已知性研究、可及性研究发展到指称实体的主观可及性研究,即可及性与主观性的结合研究,指称词语的表情意义也因而得到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指称 研究模式 主观性 可及性 视角
下载PDF
感觉域限:人的需要态势及转化的一个主观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树文 李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传统哲学从主观性与客观性对立统一的视角研究人的需要,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的需要态势及转化的主观视角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本文以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人的需要态势及转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感觉域限不仅是人的需要态势分... 传统哲学从主观性与客观性对立统一的视角研究人的需要,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的需要态势及转化的主观视角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本文以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人的需要态势及转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感觉域限不仅是人的需要态势分化的前提,而且是其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需要 感觉域限 态势 转化 主观视角
下载PDF
主体性、和谐性、法律性——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忠学 周艳云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是主体性、和谐性、法律性融于一体的理念。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性在古希腊萌芽,经过中世纪的发展,最终在近代被确立,但这还只是一种理念,并没有获得现实意义。只有在法律的维度下,它才获得了理性的自治性、意志...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是主体性、和谐性、法律性融于一体的理念。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性在古希腊萌芽,经过中世纪的发展,最终在近代被确立,但这还只是一种理念,并没有获得现实意义。只有在法律的维度下,它才获得了理性的自治性、意志的自由、利益的保护的现实意义。这些意义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达致实践理性的共融性、意志的共存、利益的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哲学视域 法律维度 和谐理念
下载PDF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续华 余斌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4,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学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后现代主义等不同视...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学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后现代主义等不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上述研究视角的解读,有助于推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属性
下载PDF
从文献谈“君臣佐使”概念与应用原则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今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3-65,共3页
考察历代相关的代表性文献 ,笔者认为依“三品”而确定的“君臣佐使”现在看来并不完全适用于养生保健 ,在临证用药处方中 ,更不宜机械套用 ,使药物发挥作用必须有相应足够的适当剂量。处方中针对病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且用量最大、剂量足... 考察历代相关的代表性文献 ,笔者认为依“三品”而确定的“君臣佐使”现在看来并不完全适用于养生保健 ,在临证用药处方中 ,更不宜机械套用 ,使药物发挥作用必须有相应足够的适当剂量。处方中针对病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且用量最大、剂量足够、药力最强的药物为“君”药 ,引导诸药达到患病脏腑及相关经络、病位的药物为“使”药 ,“臣、佐”药则从正反两个角度辅助“君”药。组方时还要注意“君臣佐使”的数量、奇偶、配比及方剂大小 ,提倡大“使”药观点 ,即处方中不仅有“君臣佐使” ,而且全方作用都要如“使”药那样能够达到患病脏腑及相关经络、患病部位 ,切合病证的病位、病因、病机和病变性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处方 方剂 中医
下载PDF
言语中发话人称谓语的选择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松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6-99,共4页
言语中发话人称谓语的选择及意义是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的研究注重从形式或语义入手对称谓语的类别和次范畴进行静态系统的描写。本文认为发话人视点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发话人主观倾向和客观维... 言语中发话人称谓语的选择及意义是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的研究注重从形式或语义入手对称谓语的类别和次范畴进行静态系统的描写。本文认为发话人视点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发话人主观倾向和客观维度“张力”互动的结果。全文着重以发话人为立足点 ,从二维制约机制入手 ,研究视点的选择和变换所产生的社交含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语 客观维度 主观倾向 视点
下载PDF
论“既然p,难道q(吗)”反问推断句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既然p,难道q(吗)"是因果反问推断句,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必备条件——应有推断结果、实际推断结果、应有结果再现,而且在其内部经历了两次否定:第一次是"实际推断结果"对"应有推断结果"的否定;第二次是&qu... "既然p,难道q(吗)"是因果反问推断句,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必备条件——应有推断结果、实际推断结果、应有结果再现,而且在其内部经历了两次否定:第一次是"实际推断结果"对"应有推断结果"的否定;第二次是"应有结果再现"对"实际推断结果"的否定。两次否定后产生"难道q"分句,再与"既然p"组配,形成"既然p,难道q(吗)"。此句式具有省略式推断性、强调式主观性、反问式期待性三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然” “难道” “吗” 结构省略 主观视点 应有结果再现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永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年第9期899-900,共2页
本文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和需求,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市场拓展三个方面,阐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创新理论引领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学科 人才队伍 建设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理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继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5,共6页
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指导原则确立的实践观 ,不仅能全面地体现出人类生产 (实践 )与动物生产的区别所在 ,使我们对马克思的“种的尺度”、“内在尺度”、“美的规律”的论断作出不同于以前传统看法的全新理解 ,同时 ,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 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指导原则确立的实践观 ,不仅能全面地体现出人类生产 (实践 )与动物生产的区别所在 ,使我们对马克思的“种的尺度”、“内在尺度”、“美的规律”的论断作出不同于以前传统看法的全新理解 ,同时 ,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人对自身的实践这三个实践层面 ,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指导原则确立的实践观 ,也有利于我们对传统实践观的突破和超越 ,能够更好地发挥它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观 主体尺度 具善美的统一
下载PDF
论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宁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9-51,共3页
共同侵权行为是侵权行为法律制度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又是共同侵权行为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对于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中,"共同故意说"和"共同过错说"称为主观说;"... 共同侵权行为是侵权行为法律制度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又是共同侵权行为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对于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中,"共同故意说"和"共同过错说"称为主观说;"共同行为说"和"关联共同说"称为客观说。对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认识应采取"折中说",其具体要求是:构成共同侵权,数个加害人均需要有过错,或者为故意或者为过失,但是无须共同的故意或者意思上的联络;各加害人的过错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或者相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侵权行为 主观说 客观说 折中说 共同性
下载PDF
也谈连词“或者(或)”
17
作者 芜崧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6-62,共7页
关于连词"或者(或)"的意义和用法,五部权威的虚词词典的注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争议主要集中在三类句子:"无论(不论)/不管……或者(或)……都……"中的"或者(或)";表示列举几种情况一类句子中的"... 关于连词"或者(或)"的意义和用法,五部权威的虚词词典的注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争议主要集中在三类句子:"无论(不论)/不管……或者(或)……都……"中的"或者(或)";表示列举几种情况一类句子中的"或者(或)";用于同义词或等义词中间的"或者(或)"。本人认为这三类句子中的"或者(或)"都是表示选择关系的,有时可以理解为"有的"或"有时",并陈述了理由,还重新构拟了"或者(或)"的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或者(或)” 连词 选择 主观视点 客观事实 镜头(画面) “和”
下载PDF
“氧化还原反应”同课两讲的教学实录及反思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友良 周泽宇 曹奉洁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7期110-114,共5页
文章从新课导入、概念引入、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四个方面实录了两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片段,并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种课型的教学设计,思考得出三个教学观点:(1)教学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2)课堂中应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知识内化;(3)课... 文章从新课导入、概念引入、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四个方面实录了两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片段,并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种课型的教学设计,思考得出三个教学观点:(1)教学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2)课堂中应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知识内化;(3)课堂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 教学观点 同课异构
下载PDF
主观可及性视角下海明威作品主题解读——以《一天的等待》为个案
19
作者 邓兆红 何世潮 《海外英语》 2010年第11X期234-236,共3页
以往研究多认为海明威擅长使用凝练朴实的语言来突出主题。该文则发现海明威还擅长运用人称代词的主观可及性彰显主题:《一天的等待》中开篇用高可及性人称代词he吸引并提高读者对主人公的关注,其余之处的he拉大认知主体(叙事者)与客体... 以往研究多认为海明威擅长使用凝练朴实的语言来突出主题。该文则发现海明威还擅长运用人称代词的主观可及性彰显主题:《一天的等待》中开篇用高可及性人称代词he吸引并提高读者对主人公的关注,其余之处的he拉大认知主体(叙事者)与客体(儿子)之间的概念距离,降低描述的主观性,增加主题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I作为叙事者可增加读者对小说主题的主观认同感。海明威还巧妙运用指称词语it的视角转换制造悬念,凸显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词语 可及性 主观性 视角
下载PDF
试论“高职教哲学”主体论的构建
20
作者 杨俊亮 《煤炭高等教育》 2003年第4期70-72,共3页
“高职教哲学”是一门研究教学主体 ,通过教学中介 ,作用于教学本体 ,形成教学行为的内在要素、关系及其规律的高职教观和一般方法论的理论学说。“高职教哲学”主体论是高职教哲学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以教师主导行为与学生主体过程... “高职教哲学”是一门研究教学主体 ,通过教学中介 ,作用于教学本体 ,形成教学行为的内在要素、关系及其规律的高职教观和一般方法论的理论学说。“高职教哲学”主体论是高职教哲学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以教师主导行为与学生主体过程的矛盾为动力 ,以教师主导论、学生主体论、能力资本论的界定及其否定关系为内容而构建的逻辑体系 ,具有解析性、批判性、重构性和方法论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哲学 主体论 主导论 能力资本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