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盆地老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储层沉积相 被引量:23
1
作者 任作伟 李琳 张凤莲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5-94,共10页
辽河盆地老第三系深层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泛滥平原沉积体系。依据其成因机制、古构造背景及其砂体形态将湖底扇划分为 3种类型 :①缓坡型湖底扇 :分布于辽河凹陷缓坡半深水至深水区 ,有较长的供给水道 ,砂体延伸方向与盆地长轴... 辽河盆地老第三系深层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泛滥平原沉积体系。依据其成因机制、古构造背景及其砂体形态将湖底扇划分为 3种类型 :①缓坡型湖底扇 :分布于辽河凹陷缓坡半深水至深水区 ,有较长的供给水道 ,砂体延伸方向与盆地长轴方向垂直 ,平面上相带展布及延伸明显受供给水道及古地形变化的控制。②陡坡型湖底扇 :发育于陡岸坡脚深水区 ,由陡坡扇三角洲向断阶下滑塌形成 ,砂体多发育在断层下降盘 ,前端进入地形相对开阔的洼陷区形成一套沿构造走向分布的扇带状砂体。③断槽型重力流水道沉积 :分布于两条断层夹持的断槽之中 ,碎屑沉积物从东侧陡岸泻入湖盆后直接进入由东侧边界大断裂形成的断槽中成为轴向分布的重力流水道沉积。对深层储层的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作了深入研究 ,认为沉积体系、沉积相决定了老第三系深层储层的发育规模和储集性能 ,在相同或相近埋深情况下 ,储集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扇三角洲砂体湖底扇体泛滥平原河道砂体 ;同一类型不同亚相、微相砂体储集性能也有显著差异 ,如缓坡湖底扇砂体由中扇辫状沟道扇中前缘外扇亚相方向由好变差。对深部有利储层预测和勘探潜力分析认为 ,湖底扇中扇、扇三角洲前缘以及泛滥平原河道砂体都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寻找深层的有利储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老第三系 碎屑岩储层 沉积相 油气富集
下载PDF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孙雨 向尧 +3 位作者 马世忠 李伟瑞 贺子恩 齐殿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5-734,共10页
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芯、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大凌河油层湖底扇具有较为发育的水道体系(主沟道或辫状沟道),平面上相带展布、扇体的分布面积、砂体延伸方向... 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芯、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大凌河油层湖底扇具有较为发育的水道体系(主沟道或辫状沟道),平面上相带展布、扇体的分布面积、砂体延伸方向和分布模式受水道及古地貌变化的控制。水道体系及其控制的沉积体呈顺源、带状展布。主沟道向前延伸逐渐变为规模较大的辫状沟道沉积,两侧发育辫状沟道侧缘,呈条带—舌形展布,向湖方向逐渐演变为多支小型末端辫状沟道沉积。湖底扇内部平面微相序列表现为"主沟道→主沟道堤→深湖泥"或"辫状沟道→辫状沟道侧缘→辫状沟道间(或末梢)→深湖泥"的变化特征。每支辫状沟道控制形成的带状沉积体间均为明显深湖—半深湖泥岩沉积分割,呈带状—舌状沉积体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单期重力水道 辽河盆地 大凌河油层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洁 陈世悦 李聪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45-251,256,共8页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结合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各级层序界面,建立地层层序格架,探讨地层格架下沉积相类型、演化规律以及平面展布,并就有利沉积相带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从钻测井资料看出,层...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结合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各级层序界面,建立地层层序格架,探讨地层格架下沉积相类型、演化规律以及平面展布,并就有利沉积相带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从钻测井资料看出,层序界面识别标志主要为岩性和颜色发生突变,沉积相类型发生突变,电性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等;将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12个四级层序;沙河街组三段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其中,上亚段扇三角洲发育,中亚段广泛发育湖底扇相沉积,下亚段以深湖、滨浅湖相为主,斜坡边缘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湖底扇相和下亚段扇三角洲相的储集物性最好,为有利沉积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湖底扇 扇三角洲 沙河街组三段 欢喜岭地区 辽河盆地
下载PDF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冷家油田沙三段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模式 被引量:26
4
作者 柳成志 霍广君 张冬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在详细研究岩心、测井以及室内化验分析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运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背景和沉积相标志,认为沙三段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其次为湖底扇沉积.建立了沙三段(S3)各沉积时期... 在详细研究岩心、测井以及室内化验分析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运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背景和沉积相标志,认为沙三段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其次为湖底扇沉积.建立了沙三段(S3)各沉积时期的沉积模式,S33,S23沉积时期为水进型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模式,S13沉积时期为水退型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沉积模式 扇三角洲 湖底扇
下载PDF
辽河油田兴北地区沙河街组沉积特征及找油有利相带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宏斌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6-19,29,共5页
根据对钻井、岩心观察和分析化验所取得的资料研究兴北地区沙河街组沉积特征,以查明有利油气聚集相带。此外,还提出了沉积模式和油气形成机制,分析了有利油气储集条件。最后通过分析研究部署了兴604 滚动探井。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扇三角洲 湖底扇 辽河油田 沙河街组
下载PDF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近岸湖底扇油气富集条件研究—以兴北地区热河台油层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孙晓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20-22,26,共4页
以钻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对辽河盆地兴北地区热河台油层陡坡近岸湖底扇的油气富集状况进行研究,建立了该区小层级别的地层对比格架,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不同时期各沉积砂体的展布特征和油层富集规律;指出中扇前缘砂... 以钻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对辽河盆地兴北地区热河台油层陡坡近岸湖底扇的油气富集状况进行研究,建立了该区小层级别的地层对比格架,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不同时期各沉积砂体的展布特征和油层富集规律;指出中扇前缘砂体、中扇沟道间和沟道侧缘砂体为有利储集相带,为辽河盆地类似油藏的高速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近岸湖底扇 沉积环境 浊积砂体 兴北地区
下载PDF
塔河油田AT1井区中三叠统中油组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洪涛 蔡玥 付国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3期53-58,共6页
塔河油田南部AT1井区中三叠统中油组是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其沉积相类型及其对砂体展布和油气储层的控制等地质开发问题倍受重视。文中在地震储层反演、岩心描述和测井分析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粒度分析等大量测试资料,对该地区中油组... 塔河油田南部AT1井区中三叠统中油组是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其沉积相类型及其对砂体展布和油气储层的控制等地质开发问题倍受重视。文中在地震储层反演、岩心描述和测井分析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粒度分析等大量测试资料,对该地区中油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表明:塔河油田三叠系AT1井区中油组为湖底扇沉积。该区发育AA、AB型非典型鲍玛序列,并主要发育中扇亚相。该亚相可以识别出辫状水道、水道间漫溢、无水道席状砂等微相,主要储集砂体为中扇辫状水道。该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浊积扇的成因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沉积模式 中油组 塔河油田
下载PDF
辽河油田齐3-17-5块莲花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欣欣 张景军 +2 位作者 柳成志 刘洋 张新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446-3449,共4页
以沉积背景分析为基础,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地震相与测井相分析,对辽河油田齐3-17-5块沙三下段莲花油层湖底扇相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湖底扇相进一步划分内扇、中扇(辫状沟道、辫状沟道间和中扇前缘)和外扇。中扇亚相在本区块极... 以沉积背景分析为基础,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地震相与测井相分析,对辽河油田齐3-17-5块沙三下段莲花油层湖底扇相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湖底扇相进一步划分内扇、中扇(辫状沟道、辫状沟道间和中扇前缘)和外扇。中扇亚相在本区块极为发育,并以辫状沟道发育为特征,岩性主要表现为厚层砂砾岩、含砾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岩相主要由块状砂岩相、含泥质条带砂砾岩相和含泥砾砂砾岩相组成,具有深水环境和沉积物重力流搬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沉积特征 辽河油田
下载PDF
渤海油田富砂性湖底扇沉积模式及有利勘探目标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改卫 黄晓波 +2 位作者 代黎明 王启明 涂丹凤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对渤海油田湖底扇发育特征系统分析,认为渤海油田发育的湖底扇从成因机制上可分为两种沉积模式,一种与早期继承性发育坡折带相关,另一种与同沉积坡折带相关;并对两种模式的湖底扇规模与富砂特征进行了对比。以BZ21区为例,在对古地... 通过对渤海油田湖底扇发育特征系统分析,认为渤海油田发育的湖底扇从成因机制上可分为两种沉积模式,一种与早期继承性发育坡折带相关,另一种与同沉积坡折带相关;并对两种模式的湖底扇规模与富砂特征进行了对比。以BZ21区为例,在对古地貌背景和三角洲推进形成同沉积坡折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地震追踪、复合微相刻画等手段,建立了BZ21区大型湖底扇群沉积模式,精细刻画了各个湖底扇富砂区和富砂边界,并指明BZ21区、BZ19区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古近系 湖底扇 沉积模式 勘探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